中国食品学报

中国食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中国食品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528/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论坛、基础研究、营养与功能、加工技术、食品贮藏与保鲜、分析与检测、综述、其它、国外资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国际刊号:1009-7848
国内刊号:11-4528/TS
全年订价:¥ 840.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7
复合影响因子:1.13
总发文量:5096
总被引量:38425
H指数:50
引用半衰期:6.1148
立即指数:0.0902
期刊他引率:0.8986
平均引文率:16.3504
  • 麦芽糊精的支化修饰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才明; 李阳; 顾正彪; 洪雁; 程力; 李兆丰 刊期:2018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感官良好,体系均一,摄入后能够维持饱腹感,持续而缓慢提供能量的食品。麦芽糊精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原料,具有流动性好,溶解性高等优点,然而其稳定性较差,易于消化的性质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鉴于此,常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改变其结构,从而改善其稳定性及消化性。本文分析了近年...

  • 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乳酸亚致死性损伤与复活研究

    作者:石慧; 陈卓逐; 庞宇轩; 阚建全 刊期:2018年第10期

    亚致死性损伤菌(SI菌)难以彻底消除,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已引起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乳酸存在于很多酸性食品或者发酵食品中,可能导致SI菌的产生。本研究以具有强耐酸性的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为研究对象,通过TSA/VRBA双培养基计数方法得到亚致死性损伤率及复活率,结果显示:乳酸会导致SI菌产生,损伤率随时间延长而增...

  • miRNA在牛乳过敏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嗜酸乳杆菌的干预作用

    作者:孙伊乔; 李艾黎; 张超; 李爽; 李巍巍 刊期:2018年第10期

    观察β-乳球蛋白(β-Lg)过敏小鼠模型中miRNA的异常表达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相关性,同时研究嗜酸乳杆菌的干预作用,探究益生菌缓解牛乳过敏的分子机制。BALB/c小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β-Lg过敏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嗜酸乳杆菌干预组,以ELISA法检测过敏小鼠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RT-PCR法检测过敏小鼠脾脏组织CD4+T细胞中与炎...

  • 副干酪乳杆菌LC01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作者:田丰伟; 杨震南; 丁历伟; 叶佳蓉; 陆文伟; 陈卫 刊期:2018年第10期

    本研究为探究副干酪乳杆菌LC01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每天分别饮用味全活性乳酸菌产品、味全乳酸菌常温产品和乳酸调味产品。干预4周后,基于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不同组别人体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相对于饮用调味产品的对照组和常温产品组,饮用味全活性乳酸菌产品可以显著提高人体肠道内乳杆菌属的含...

  • 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勇超; 赵健; 任超; 贺青华; 刘瑞雪; 张波 刊期:2018年第10期

    初步探讨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血脂的干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降糖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 bw后继续喂养4周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3个剂量组在给予高脂高糖饲...

  • 天然抗冻多肽的性质与对乳酸菌的低温胁迫保护作用

    作者:颜阿娜; 陈旭; 吴金鸿; 李晓坤; 王文龙; 汪少芸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猪皮明胶抗冻多肽的相关性质,研究其对乳酸菌的低温胁迫保护活性。方法:应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抗冻多肽表面疏水性;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抗冻多肽热滞活性;应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低温循环过程中抗冻多肽对冰晶的重结晶抑制活性;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低温冷冻后乳酸菌的存活率。结果:在最优条件下获得的抗冻多肽其水解度为7.2%,抗冻多肽...

  • 鹿茸蛋白水解肽的抗炎及肠吸收机制

    作者:赵磊; 张雅莉; 张晓蕾; 谢峤菲; 王成涛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鹿茸蛋白水解肽抗炎及肠吸收机制。方法:鹿茸经提取、酶解和超滤分离得到鹿茸蛋白水解肽(MW〈3 ku),在对其分子质量分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评价其抗炎活性。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对鹿茸蛋白水解肽(MW〈3 ku)的肠吸收和转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鹿茸蛋白水解肽(MW〈3 ku)主要由二肽和...

  • 绿豆活性肽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梅青; 王康; 周鑫 刊期:2018年第10期

    分析绿豆分离蛋白的基本成分,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制备绿豆活性肽,通过CCK-8法和显微镜观察,研究绿豆活性肽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绿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91.4%;不同浓度的绿豆活性肽对HepG2细胞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48 h和72 h的...

  • 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凝胶的协同作用及其流变特性

    作者:倪俊杰; 曹连鹏; 傅玉颖; 李可馨; 沈亚丽; 王美 刊期:2018年第10期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凝胶的协同作用及其流变特性。研究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低于3∶7时,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复配凝胶的储能模量G′和凝胶强度逐渐增大;当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复配比高于3∶7时,随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加复配凝胶的储能模量G′逐渐减小,凝胶强度逐渐减弱,且不同复配比的复配凝胶的变化趋势不随总质...

  • 绿豆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乳化性质研究

    作者:齐宝坤; 赵城彬; 李杨; 隋晓楠; 王欢; 江连洲 刊期:2018年第10期

    采用糖基化反应制备绿豆分离蛋白(MBPI)-葡聚糖(DX)接枝物,研究MBPI-DX接枝物的乳化性质。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糖基化反应的接枝度先迅速增加而后增速变缓。糖基化反应使MBPI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反应2 h得到的接枝物乳化活性最高且乳化体系最稳定。糖基化反应使MBPI乳液的界面蛋白吸附率显著增加,有利于乳化能力的提升。因多糖...

  • 鱼骨粉对海鲈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作者:仪淑敏; 乔翠平; 李学鹏; 朱文慧; 励建荣; 李钰金 刊期:2018年第10期

    以鳕鱼鱼骨粉及海鲈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球磨机制备微细鱼骨粉,测定其粒度、矿物质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鱼骨粉对海鲈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持水性、蒸煮损失、凝胶强度、白度、水分分布状态、蛋白分子量分布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骨粉钙、磷含量丰富,二者比例接近人体骨骼的钙磷比;随鱼骨粉添加量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

  • 不同立体构型的虾青素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姚康飞; 张瑞莲; 刘晓娟; 曹庸; 赵力超; 贺丽苹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目的:制备左旋和和右旋虾青素,明确不同立体构型虾青素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方法:从不同原料中分离纯化虾青素,构建亚油酸、肝线粒体和红细胞氧化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指标来评价不同立体构型虾青素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结果:从雨生红球藻和红法夫酵母中制备的虾青素分别为左旋和右旋。3种立体构型虾青素对亚油酸自动氧化程度和Fe2+诱导MDA生成、A...

  • 牛溶菌肽线性衍生物Bac8c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

    作者:曹宋宋; 李盈盈; 姜成刚; 崔春利; 蒋姗姗; 王秋岭; 张鸿超; 侯俊财 刊期:2018年第10期

    选取牛中性粒细胞的牛溶菌肽的线性衍生物Bac8c为研究对象,对Bac8c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c8c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16μmol/L;当肽浓度为64μmol/L时,溶血率低,仅为10.39%;细胞毒性小,治疗指数为2.58,细胞选择性强;在100℃条件下处理1 h,抑菌活性未改变,热稳定性好,具有应用于食品...

  • 乳酸菌对氨基甲酸酯农药的降解作用

    作者:陈芳芳; 庞佳楠; 马春敏; 戚莉佳; 李铁晶 刊期:2018年第10期

    氨基甲酸酯农药是人类针对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的缺点而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杀虫、杀螨、除草剂。本研究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单独及其混合作用于异丙威、仲丁威和呋喃丹,结果发现除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对异丙威的降解效果低于仅添加嗜热链球菌外,其它混合培养菌株的降解效果均优于只添加一种菌株。在MRS中培养24 h,...

  • 海带碘代谢应对海洋酸化研究取得新突破

    作者:半岛网 刊期:2018年第10期

    10月9日半岛记者从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日前,黄海水产研究所叶乃好研究员为责任研究员的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海带碘代谢应对海洋酸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海洋藻类群体及其代谢机制演变,成为国际气候变化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