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学进展

渔业科学进展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杂志简介:《渔业科学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66/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研究综论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
国际刊号:2095-9869
国内刊号:37-1466/S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3
复合影响因子:1.22
总发文量:1500
总被引量:16584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6.1066
立即指数:0.0709
期刊他引率:0.8448
平均引文率:16.6614
  • 气候变化对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分布的重塑作用

    作者:单秀娟; 陈云龙; 金显仕; 杨涛; 戴芳群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以2012-2013年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分布为基础,通过动态生物气候分室模型(DBEM)预估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IPCC,RCP2.6、RCP6.0和RCP8.5)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增量分布的变化。在RCP2.6、RCP6.0和RCPS.5这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鱼类资源密度增量、底层鱼类资源密度增量随着时间推移均呈递增趋势,且递增程度和增量重心分布范围随着温室气体排...

  • 茜素络合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的染色标记效果

    作者:徐永江; 柳学周; 史宝; 翟介明 刊期:2016年第06期

    采用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分别浸泡标记70 d和170 d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耳石,设置了5个浓度组和3个时间梯度组。结果显示,ALC对半滑舌鳎70–170 d苗种的耳石染色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存活率和标记效果,ALC浸泡标记半滑舌鳎苗种耳石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36 h浸泡处理)和150 mg/L(24 h浸泡处理)。相同浸泡...

  • 鳀科(Engraulidae)鱼类DNA条形码电子芯片研究

    作者:柳淑芳; 李献儒; 李达; 庄志猛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将基于线粒体COI部分序列的DNA条形码和DNA芯片技术相结合,以缇科11属30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在比对分析其DNA条形码序列的基础上,利用软件Oligo Array 2.1筛选探针,经OligoCalc优化探针,去除易形成发夹(Hairpin)、茎环(Stern-loop)及自身二聚体结构(Homodimers)的探针,再利用Oligo heat map对探针与靶标序列进行虚拟杂交,共有14个物种...

  • 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仔鱼发育过程

    作者:姜云荣; 于道德; 刘洪军; 官曙光; 张少春; 张岩 刊期:2016年第06期

    采用显微观察、拍照、测量的方法,对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人工培育苗种各阶段仔鱼的发育(0–80 dph day post hatching)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12℃、盐度为28–32、p H为7.8–8.2、光照为800–1200 lx、微充气静水的培育条件下,太平洋鳕早期仔鱼发育主要特征为:0–5 dph仔鱼完全营内源性营养,1 dph仔鱼黑色素...

  • 蛋白营养对工业养殖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效应

    作者:张静; 高婷婷; 李勇; 赵宁宁; 马骏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体重为(145.08±0.56)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种饲粮蛋白质水平(41%、46%、50%和55%,即Ⅰ、Ⅱ、Ⅲ和Ⅳ组)的单因素实验74 d,研究蛋白营养变化对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增重率的提高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先快后慢,Ⅲ、Ⅳ组增重率极显著高...

  • 裂壶藻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作者:刘宏超; 程镇燕; 翟胜利; 林城丽; 王金娥; 乔秀亭; 白东清 刊期:2016年第06期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80%裂壶藻水平组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

  • 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雄性亲鱼繁殖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敏; 梁萌青; 郑珂珂; 徐后国 刊期:2016年第06期

    饲料中添加0、10%、20%的南极磷虾粉,配制3组(对照组K-0、K-10、K-20)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90 d的养殖实验,探讨南极磷虾粉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雄鱼繁殖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半滑舌鳎雄鱼肝体比、性体比、精液浓度、睾酮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K-10组...

  •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特性和对鲤春病毒的敏感性

    作者:王津津; 刘莹; 于力; 贾鹏; 陈兵; 史秀杰; 郑晓聪; 兰文升; 何俊强; 刘荭 刊期:2016年第06期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草鱼出血病研究时建立的一株细胞系,迄今已传至300多代,在中国鱼类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测定、细胞核型分析、细胞凋亡检测、电镜观察等方法,对GCO的生长特性及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

  •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梭鱼(Liza haematocheila)、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的营养成分及加工品质比较

    作者:赵睿; 娄方瑞; 丁福红; 马爱军; 王婷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对不同养殖环境和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梭鱼(Liza haematocheila)、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对鱼体的解剖测量结果显示,梭鱼头重占体重的比例为17.09%,低于黑石斑鱼和草鱼。对3种鱼的胶原蛋白和氨基酸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石斑鱼肌肉可溶性与不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均...

  •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外部性征的分化及发育

    作者:冯政夫; 林晓菲; 葛蕾蕾; 朱伟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性别分化和生殖器官发育是其繁殖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性别调控的基础。经过2年的取样观察,研究了中国明对虾雌性纳精囊和雄性交接器的分化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早在仔虾后16 d(16 days post-larva,PL16)即开始雌雄分化,此时,雌虾第4与第5对步足间腹甲处的锥突出现明显下陷,而雄虾的没有下陷。...

  • 分段养殖模式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李俊伟; 颉晓勇; 郭永坚; 朱长波; 常华; 王豪杰; 陈素文 刊期:2016年第06期

    通过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监测池塘水质变化,研究分段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养殖实验在6口池塘内(0.267 hm2/口)进行,首先在其中2口池塘内进行对虾的中间培育,养殖密度为300×104尾/hm2。经过36 d和48 d的中间培育后,将对虾先后转移到其他4口池塘内,养殖密度为60×104尾/hm2,分别记为T1和T2组。剩余...

  •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杂交子一代的生长和存活比较

    作者:蔡忠强; 郑言鑫; 任利群; 赵春暖; 吴彪; 王肖君; 于涛; 杨爱国; 林建国 刊期:2016年第06期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分析了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4个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80%以上);自交组的受精率略高于杂交组,但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在幼虫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大于CK组和CC组,...

  • 盐度、pH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作者:杨杰青; 蒋玫; 李磊; 董冉; 许高鹏; 沈新强 刊期:2016年第06期

    采用静态法,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盐度(16、18、20、22和24)和pH(6.7、7.7、8.7、9.7和10.7)对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6–24盐度范围内,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盐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组(对照组)文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51 L/g·h、6.65 mgPOM/g·h,显著高于盐...

  • 体外仿生消化在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体内镉的生物可给性中的应用

    作者:杨妙峰 刊期:2016年第06期

    体外仿生消化是目前研究食品中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将体外仿生消化法应用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以下简称扇贝)中镉(Cd)生物可给性分析的前处理工序(Cd暴露水平较高),即模拟人体消化环境,加入消化液所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含消化酶),探讨扇贝体内Cd在胃肠中的释放机制。结果显示,各体外仿生消化液单独作用于扇贝时...

  • 人工鱼礁材料添加物碳封存能力及其对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固碳量的影响

    作者:李娇; 公丕海; 关长涛; 刘毅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将农渔废弃物(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作为鱼礁材料添加物,利用礁体自身碳封存增加人工鱼礁碳汇潜能的可行性,并通过研究礁体附着生物的变化特征,探讨礁体材料添加物对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生物固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海区礁体附着生物的优势种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 Gmelin),添加了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的人工鱼礁并未显著增加褶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