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渔业经济与管理

渔业经济与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2 09:43:35

渔业经济与管理

第1篇

这次全市海洋与渔业暨“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总结了2008年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具体任务,我都表示同意。会议还通报表彰了去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各类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区政府、××镇政府、××乡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很受启发。会上还签订了2009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希望各县(区)政府和××认真抓好落实。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08〕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对渔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专项支渔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支渔资金占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增加。重点保障渔业重点建设工程、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标准渔港建设、渔船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和“十百千万”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要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渔业节能高效、水产品保鲜保活以及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

第2篇

这次全市海洋与渔业暨“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总结了2008年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具体任务,我都表示同意。会议还通报表彰了去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各类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区政府、**镇政府、**乡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很受启发。会上还签订了2009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希望各县(区)政府和**认真抓好落实。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08〕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对渔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专项支渔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支渔资金占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增加。重点保障渔业重点建设工程、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标准渔港建设、渔船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和“十百千万”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要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渔业节能高效、水产品保鲜保活以及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

第3篇

关键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S9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6902

1引言

渔业资源是指水域中蕴含的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能够通过渔业得以利用的生物资源。它不仅包含水域中蕴含的鱼类和水生经济动植物, 还包括与渔业生产和环境有关的水生野生动物、水生饵料生物等的品种和数量。渔业资源的储藏量和生物多样性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人为原因

2.1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过度捕捞

伴随社会发展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移,就业压力加大,而对于从事渔业生产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经济收入却不少,于是一部分人员纷纷转产转业投身渔业生产。渔业生产者往往过度看中渔业经济利益而忽视渔业资源自身特点,一味追求高产量,于是不断改良渔船渔具等器械,以求最大限度提高捕捞能力,造成捕捞强度极大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导致可供捕捞的鱼类种群数量日益减少,严重影响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

2.2因资源产权的虚置,管理无力

虽然近些年渔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定措施,如规定禁渔区、禁渔期、增殖放流、发展远洋渔业等,力求恢复渔业资源再生能力,但因为管理力量薄弱,社会影响力低,一些渔民仍无视国家的渔业法律法规,无视休渔禁渔的条例,滥捕幼鱼和产卵亲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不合格渔网渔具屡禁不止,使得本已脆弱的渔业资源雪上加霜,再生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无持续发展的意识,污染严重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和城市污水的乱排放、水利设施的盲目兴建等不顾及生态环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鱼类洄游、种群繁衍,造成大批鱼类死亡,部分甚至到了濒危的地步,影响鱼类种群繁衍和存亡,危及食物链上的各个动植物。

3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

3.1可以对渔业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渔业大国,有长达18000 km的海岸线,而且连续 10多年来水产品的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海洋渔业在我国―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能提高城市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此,人们总是更加倾向于向海洋索取,而忽略了对海洋的保护,结果就是造成了捕捞能力严重过剩、海洋水体污染、兼捕物的浪费、栖息地退化、部分鱼类种群面临灭绝。此时,就迫切地需要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真实的反应渔业资源的现状。

3.2能够从优化管理的角度为渔业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可持续利用体系能够对其包含的子系统进行更加微观层面的分析,包括子系统的现状、子系统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等,这些分析和论断将为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监管渔业资源,及时发现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探讨

影响我国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因素有:渔业劳动力素质不高、渔业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执行力度不强等,为了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采取以下措施。

4.1有计划地通过渔民转产转业以减少渔业劳动力

在21世纪初,我国就进行了大规模地鼓励渔民转产转业的行动,希望通过他们的转产转业提高其收入,同时也保护渔业资源,令渔业资源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实际的结果却和预计大相径庭,在初期的转产转业成功后,出现了大量的转产后的渔民再度返流捕捞,极大的削弱了“双转”的成果。时至今日,从实证的角度同样可以得出,渔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仍旧严峻,具体原因包括:对于“渔业”的传统观念束缚了转产转业的实施;巨大的渔业沉淀成本,如渔船、基础设施建设等;因为渔民中的文盲、半文盲和小学的文化程度比例高,使得他们很难再找到其他维生的行业。鼓励转产不是简单的动员渔民脱离渔业这个大产业,可以是鼓励渔民从捕捞渔业转向养殖渔业,同时政府需要安排一定的专家进行渔业养殖的合理培训指导。

4.2将海洋渔业资源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建立渔业资源有偿开发有偿使用的制度。海洋是我国蓝色的国土,海洋渔业资源也就是一种蓝色国土的资源,那么就应当将海域与土地同等看待,纳入资产管理的范畴。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面临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资源的无偿使用,渔民懂得“靠海吃海”,却不明白海也是要去“护养”的,自由入渔和恣意浪费,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利用。对此,渔业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管理渔业资源资产的功能,对渔业资源的开发或经营者收取一定的使用费、资源再生补偿费等,实现资源的市场价值。

4.3实行渔业资源的社会再生产,大力发展养殖渔业

随着人类对于渔业资源需求的剧增,仅仅依靠鱼类自身的繁殖能力很难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就需要人类介入鱼类的新陈代谢和再生循环中,通过增加社会投入扩大鱼类的再生。这种社会的投入需要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即包括发展人工鱼礁、营造渔场环境等,为鱼类的社会再生产提供优质的环境。

通过鱼类养殖品种的优化升级、苗种繁育技术的提升、养殖饲料的调整,坚持存量调整与规模膨胀并重,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大、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海洋牧场,提高渔业养殖业的规模、质量和比重。通过支持建设高效节能的水产养殖业引导传统的渔民弃捕从养、转产转业。

4.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渔业产业多元化

在海洋产业中,海洋捕捞业是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随着近海资源结构的改变和国际渔业管理的加强,我国渔业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呼之欲出。合理的渔业产业结构应当是以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为中心,以海洋科技、休闲渔业为重要支撑的立体化的结构。

休闲渔业是将渔业和休闲、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转移,在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保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渔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意义深远,有利于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休闲渔业已经成为现代渔业和现代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渔业和现代休闲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朝清.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河北渔业,2007(2):4~5.

[2]海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资源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3]郑斯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博弈与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1.

[4]白洋,朱伯玉.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利用国际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171~176.

[5]姜亚洲,林楠,杨林林,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J].中国水产科学,2014(2):413~422.

第4篇

 

1 前言

 

渔业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渔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渔业产值占国家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提高。中国作为渔业大国,在其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渔业法律也在不断的完善。我国现行的渔业法规主要是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但是随着国内国际条件不断变化,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有必要对我国渔业立法进行分析,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

 

中日两国虽然处于不同的立法体系中,但是其立法机关具有相似性。中国的《渔业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而日本的《渔业法》是由日本国会通过。日本在渔业的具体事务上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表现在: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沿岸渔业振兴、渔业灾害赔偿等方面。这能使每一项的渔业活动受到法律支配,从而实现对渔业生产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而中国则缺少这些细致的相关立法。有必要在充分对比中日渔业法律的前提下,吸收借鉴日本渔业法律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为我国实现依法治渔夯实基础。

 

2 渔业法律体系比较分析

 

2.1 日本渔业法律体系按内容可以分为10大类

 

(1)渔业基本法。日本现行的《渔业法》于1949年颁布,它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开展的政治博弈的产物。它主要是调整渔业基本经济关系,确立渔业基本管理制度。为了实现渔业资源高效利用,日本《渔业法》提出了“海洋表面综合利用”的理念,并形成了日本海洋渔业制度框架最基本的特征。

 

(2)渔业管理制度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具体包括《水产资源保护法》(1951)、《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法》(1996)等。

 

(3)渔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因水银等毒物污染水产动植物遭受损失的被害渔业者的资金融通特别措施法》(1973)、《环境基本法》(1993)等。

 

(4)水产业振兴法律法规。如《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促进法》(1971)、《持续性养殖生产确保法》(1999)等。

 

(5)水生野生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保护和保存法》(1992)、《野生水产动植物保护基本方针》(1994)等。

 

(6)水产业团体等组织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农林水产省设置法》(1949)、《渔业协同组合合并援助法》(1967)等。

 

(7)船员及渔船管理法律法规。如《渔船法》(1950)、《船舶职员法》(1951)等。

 

(8)渔港及海岸带管理发展的法律法规。如《海岸法》(1889)、《渔港法》(1950)等。

 

(9)渔业保险救济法律法规。具体包括《渔船再保险及渔业共济保险特别经费法》(1937)、《渔业灾害补偿法》(1964)等。

 

(10)外国渔船从事渔业活动的法律法规。具体包括《邻海与毗邻区法》(1978)、《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1996)等。

 

2.2 中国的渔业法律法规按内容和调整对象可以分为9大类

 

(1)渔业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于198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它是我国渔业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内容涉及我国渔业发展基本方针、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监督管理等各方面,是我国渔业生产发展和渔业管理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2)渔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具体指《国务院关于设立幼鱼保护区的决定》(1981)、《关于在长江流域施行春季禁渔制度的通知》(2002)等。

 

(3)渔业水域生态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等。

 

(4)渔业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1)、《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2002)等。

 

(5)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关于加强海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1991)、《关于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2000)等。

 

(6)渔业行政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渔政管理工作暂行条例》(1979)、《渔业行政处罚规定》(1998)等。

 

(7)渔业船舶检验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1999)等。

 

(8)渔港监督和渔船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渔港通报制度》(1988)、《关于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的通知》(2007)等。

 

(9)外国渔船在我国管辖水域从事渔业活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邻海与毗连区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国人、外国船舶渔业活动管理暂行规定》(1999)等。

 

3 中日两国渔业法律体系比较分析

 

3.1 立法目的不同

 

对比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日本《渔业法》,两国政府制定的渔业法律法规所调整客观对象及实现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对渔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来达到更好利用渔业资源,实现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由于中国与日本的渔业法律体系都是主要对渔业生产活动加以约束和引导,因此两国的渔业法律体系很相似,都是由渔业基本法律、地方行政法规及国际条例组成。虽然两国渔业生产社会活动本质一致,但两国在国情风俗等方面不尽相同,所以两国立法目的就有所区别。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渔业法律体系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为根本目标。然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追求渔业民主化,其目的是实现渔业的共同参与。

 

3.2 法律内容差异

 

通过分析研究中日两国渔业法律体系,可以看出中国现行的渔业法律体系仍较薄弱,有许多空白地方亟需填补,其中在渔业保险救济及水产业振兴发展战略方面的法律法规尤为突出。我国几乎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渔业保险救济的法律,而水产业振兴与发展战略方面的法律只有2002年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而日本早在1937年制定了《渔船再保险及渔业共济保险特别经费法》,1952年及1965年分别颁布了《珍珠养殖事业法》和《水产业改良普及事业推进纲要》。在日本,渔业权是明确的物权概念,包括定置渔业权、区划渔业权及共同渔业权。而我国渔业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虽然2007年《物权法》对渔业权略有涉及,但关于渔业权是公权还是私权的问题仍很模糊。总的来看,日本渔业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不仅普通立法与特别立法相结合,而且制定的渔业基本法律数量较多。而我国渔业法律体系较为薄弱,直接调整渔业领域的法律数量少。

 

3.3 相关法律更新缓慢

 

虽然在我国,渔业法律法规已有600部,涉及渔业生产及管理的大部分,但随着渔业生产日益多元化,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使得原有一些渔业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渔业立法滞后毋庸置疑会阻碍渔业执法,阻碍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渔业立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更新缓慢,不能及时适应渔业的发展要求,例如《渔政船舶管理暂行办法》、《海洋捕捞渔船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行政法规规定的内容与现行法律重复或相悖,亟待修订。同时立法规划相对滞后,未能起到实施效果,导致我国一些渔业法律法规与现实需求不协调,不利于我国渔政执法及监督管理。

 

4 完善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的建议

 

4.1 提高执法力度,实现共同参与

 

日本渔业法律法规始终秉承着共同参与管理的理念,渔民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在海洋渔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学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积极参与管理,有效的打击渔业生产中违法行为,大大缩减了政府管理成本的支出。随着渔业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管理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渔业资源具有流动性和共有性的特点,使得渔业共同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迫切要求我国在完善渔业法律体系时,需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共同管理渔业法律法规。坚持共同参与原则,在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发挥立法的主导作用,同时调动渔民、社区及团体积极参与,监督违法滥捕行为,积极帮助渔业执法工作的开展。此外,我国还需加强程序性立法的建设,对执法权力要明确规定,科学执法,加强地方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通过立法解决多层次、多门类管理现状,真正做到维护渔业法律权威。

 

4.2 增加立法数量,提升立法效力

 

实践证明,想要实现依法兴渔,必须有法可依。与日本相比,我国国内的渔业法律体系不完善,渔业法律数量偏少与我国渔业大国地位不相称。我国现行的渔业法律体系中对一些渔业经济活动的监督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饲料使用及浅海滩涂开发与管理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亟需增加渔业法律法规的数量,通过立法清除法律的盲点,对处于渔业法律法规空白的渔业领域,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如《渔业发展促进法》等。此外,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对出现的新兴渔业活动,如休闲渔业等,及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明确渔业法律体系对新生渔业关系进行规定,通过开展调研工作,提高立法效力,使我国渔业法律体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4.3 及时更新渔业法律法规

 

虽然一部法律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一成不变的法律也是不科学的。对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法律法规必须及时进行立、改、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渔业法律法规才能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我国要及时对渔业法律体系进行清理更新,使渔业法律法规符合当前发展的需要。日本的渔业调整委员会在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及政策时,能提供准确的反馈,有利于法律法规执行。我国国内也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民间机构,进行调研和监督,提供反馈意见,保证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满足发展的要求。此外,从渔业立法角度来说,要引入预防性措施思想,确保我国国内的渔业法律法规更加具有指导性,使我国渔业法律体系真正实现科学化、系统化。

第5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休闲渔业概念及我省的休闲渔业资源状况,分析了我省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休闲渔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一种产业,在我国渔业发达省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我省只有七、八年的历史,是新兴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休闲、娱乐、健身逐渐发展到旅游、观光、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实现了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它既充实渔业的内容、扩大渔业发展空间,又能为渔业创造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1休闲渔业的概念

休闲渔业(Leisure Fishing)一词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而后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普遍认可,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各地渔业旅游发展的代名词。它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它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的了解,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

2我省的休闲渔业资源状况

我省是一个内陆省份。内陆水域面积约232万亩,其中:河流170万亩(季节性河流未统计在内),水库40.50万亩,湖泊17.80万亩,池塘4万亩。其中主要河流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73.20%;湖泊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7.70%;水库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17.40%,池塘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1.70%。常见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有26种。江河、湖泊、水库地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区为发展内陆休闲渔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3我省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休闲渔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不足是制约高标准、高品质项目建设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我省渔业投入资金较少,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不足。在当前转产转业的政策背景下,资金问题更为突出,资金不足,缺口较大现象更加严重。

3.2劳动者素质问题

劳动者因素是休闲渔业发展中人的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有大批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目前,从事休闲渔业的劳动者多是一些专业渔民,他们从传统的捕捞业转移而来,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服务意识,严重影响了休闲渔业的质量水平。

3.3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从事渔业的生产者多是世代相传的渔民。让他们从生产性的捕捞业转入到休闲性渔业,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自身的天然资源优势看不到其潜在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把握时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

3.4缺乏统一规划,经营类型单一

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当前休闲渔业市场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体系和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监督管理方面做的也不够,致使休闲渔业市场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另外,目前休闲渔业的类型仍然以休闲垂钓型和生产经营型为主。综合开发水资源的观光疗养型和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展示教育型休闲渔业现在还很缺乏,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度假、疗养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建设目前还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

4我省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休闲渔业的兴起给渔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当前渔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以上情况表明,目前休闲渔业的发展之路仍然是艰难的,休闲渔业的深入发展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形成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提高执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渔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增加渔民收入为目的,加强渔业管理,改善渔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休闲渔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针对以上思路,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4.1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品牌

休闲渔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在经营上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域界限,冲破传统、陈旧的体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建品牌。各个地区的资源状况是不同的,各地应该提高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开发资源,因地制宜的建设休闲渔业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渔民收入。如在城市周边的旅游风景区利用现有水面资源建成游览、垂钓、休闲、餐饮、住宿、疗养为一体的休闲景区;在离城市较远的水库库区,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通过几个高标准、高品位项目的带动,使休闲渔业向着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选择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按长、中、短期规划设计上档次、上规模的项目,形成几个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

4.2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增加渔业资金投入

在宏观、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政府要将渔业部门的建议置于我省整个经济中去考虑,做好财政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鼓励发展休闲渔业的发展基金、专项基金、补助基金 。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渔民转移到休闲渔业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凭借渔民自己的积蓄是远远不够的,省财政要对从事休闲渔业的养殖场、渔民给与一定补助,鼓励发展休闲渔业,这将有利于渔民休闲渔业发展。第二,重点扶持几个休闲渔业企业,起示范带头作用。有条件的渔区已经从事休闲渔业,但都感觉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应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4.3提高渔业劳动者素质,加强技术培训

休闲渔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也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同其他任何产业一样,休闲渔业需要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较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对休闲渔业从业人员要进行渔业知识、法律常识、卫生知识、旅游知识、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对休闲渔业有更多的了解。要推进休闲渔业的发展,保证休闲渔业的质量,就要加强宣传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其技能培训。

4.4解放思想,锐意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越来越显露出不足。休闲渔业必须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要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组合,实行优势互补,以现有的天然资源优势为载体,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在新模式上,既有一般的生产养殖种类,也有一些特殊的养殖种类及一些观赏鱼类,栽培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藕等,让人们既可观赏,又可以垂钓、买鱼,也可提供一些设施,让大家品尝或者自己动手烹调可口的佳肴,在休闲的过程中体会多种乐趣。

4.5坚持环境保护与休闲渔业开发协调发展

休闲渔业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产业。在开发中必须依托生态环境进行,坚持生态平衡、环境的保护与休闲渔业开发协调一致的原则,把生态文化、生态养鱼、生态捕捞等融入休闲渔业开发的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掠夺性地开发渔业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从业者及游客要有环保意识,使休闲渔业持续性永久健康地发展。

4.6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休闲渔业保障体系

休闲渔业的发展涉及到众多管理方面的工作,例如游客的人身安全管理、饮食卫生管理、船舶审批手续的管理和船舶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休闲渔业的管理,首先要明确行使休闲渔业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落实管理职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监督管理。同时,对在渔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加以总结、引导、推广。各地方发展不平衡,渔业主管部门应会同旅游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有关的规定,或参照现有的相关条例,行使管理职能,共同把渔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带动起来。

总之,休闲渔业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这项新产业,有利于解决我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培育渔业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动全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渔业改革,推进渔业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全方位的开发。通过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必将增强我省渔业实力,提高经济活力,增加渔民财力,使之成为培植我省渔业经济的增长点。

第6篇

这次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海洋与渔业两个专业会议、省十届人代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回顾总结2002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情况,全面分析海洋与渔业发展形势,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总体思路,具体部署2003年工作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全省海洋综合管理和渔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2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应对考验、战胜困难,取得新的进展的一年。海洋捕捞生产面临减船转产、结构调整的沉重压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渔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产品市场销售遭遇了质量标准提高的严重影响;海域使用中各种用海行为亟待得到规范和调整,海洋与渔业水域污染日益严重。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突出一条主线--结构调整,围绕两个目标--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着力推进"六大工程",强化规范"五项管理",海洋与渔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业绩。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加强,海域使用开始走向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减灾防灾成效明显。渔业经济稳步发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0.68万吨(净增7.83万吨,增幅1.66%)。其中海洋捕捞324.18万吨(净减5.13万吨,减幅1.56%,符合预期情况)、海水养殖85.15万吨(增9.66%)、淡水渔业71.35吨(增8.29%)。渔业产值334.04亿元(增6.39%),养捕产值之比54.1:45.9;水产品加工产值146.33亿元(同口径比增长16.55%);水产品出口24.72万吨、出口值7.9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89%和1.73%);水产品市场交易量438.5万吨、交易额448.9亿元,同比增长5%;渔民人均收入达到6008元,比上年增收196元,增幅3.37%。

(一)以推进"六大工程"建设为抓手,渔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省各地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主攻养殖、拓展远洋、深化加工、搞活流通、发展休闲渔业"的方针,以推进"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渔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水产养殖持续快速发展。养殖总面积达到494.85万亩,新增9.59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75.35万亩、新增6.24万亩,淡水养殖319.48万亩、新增3.34万亩)。深水网箱养殖经受了2次台风(威马逊、森拉克)正面袭击的考验,至去年底已下海792只(总水体153万立方米),为全国之最。稻田养鱼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总面积已超过180万亩,新增20多万亩。浙西部山区"好山好水养好鱼"成为新亮点,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全国三个"有机鱼"生产基地中,我省占2个(千岛湖、云和紧水滩水库)。高起点、高水平的设施渔业在新昌等地开始起步。新建成了33个省级优质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和4个省级良种场,引进、繁育、推广了一批优质种苗,促进了优势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

远洋渔业取得拓展性增长。先后实施了北太鱿钓、西南大西洋鱿钓、太平洋金枪鱼钓、印尼捕捞、缅甸合作等项目,开拓了南太平洋、印度洋等新的渔场,逐步走出了因资源变动、鱼价下跌,远洋渔业产量、效益不佳的低迷状态,各个项目经营情况良好。全省近20家远洋渔业企业外派渔船420艘,产量21.74万吨,比上年增长18.58%。全省拥有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公司从6家升为11家。值得一提的是台州市的远洋渔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浙江省远洋渔业协会"顺利组建,为进一步规范远洋渔业行业管理,形成和完善行业自律和自我发展机制奠定了基础。

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销售在逆境中前进。面对水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出口受阻的严峻形势,全省各地迎难而上,狠抓质量安全,通过一年努力,已基本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一是加强了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心的行业整顿,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二是水产品加工与流通龙头企业培育得到重视,全省新培育省级渔业骨干龙头企业9家,争取到扶持资金1200多万元;为加强行业管理,还成立了"浙江省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是开拓了淡水鱼精深加工新领域,湖州、杭州、绍兴等地都新建了淡水鱼加工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四是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成功举办了"2002浙江水产精品上海推介(展销)会",进一步扩大了我省水产品的影响。宁波、湖州、三门等也举办了特色鲜明的水产品推介活动,促进了当地水产品的销售。在2002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全省渔业系统有139个产品获奖,其中金奖37个、银奖33个、优质奖69个,比上届有较大幅度增长。

旅游休闲渔业日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全省各地开发旅游休闲渔业的意识明显增强,杭州、温州、绍兴等大中城市郊区,发挥区位优势,建起了规模化的休闲垂钓渔场,其中杭州垂钓渔场规模已达3000多亩。舟山市拥有渔民家庭旅馆332家、床位5800多张,占全市旅游接待能力的11.5%,户均年创旅游收入数万元。嵊泗县这一昔日的纯海岛渔业县正快步向旅游大县迈进,休闲渔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平阳南麂岛的人工鱼礁建设在上年投礁2400空立方的基础上,2002年又投礁3万多空立方,投礁规模居全国第一。

(二)以全国双转工作会议为东风,海洋捕捞减船转产工作进度进一步加快

2001年我省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已初有成效,去年8月全国减船转产会议的召开和支持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省工作的开展。全国会议以后,省财政追加我省减船转产补助资金每年600万元;在省财政、省计委的支持配合下,我局及时制定调整了2002~2006年全省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规划和2002年度计划,并联合召开了"全省海洋捕捞减船转产工作会议",章副省长到会讲话,对全省海洋捕捞减船转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国家农业部及渔业局对我省转产转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农业部核定的2002年度全国报废渔船的船只数、功率数、专项补助款和转产转业项目扶持资金中,我省分别占到25.87%、33.3%、32.4%和33.5%,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省已压减捕捞渔船1050艘,上缴渔船功率指标11万千瓦,引导渔民转产转业5200人,基本完成了农业部核定的年度减船计划。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全省沿海渔区已涌现出一批近外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典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从根本上解决捕捞渔民及渔民子女的出路问题,舟山市还启动了总规划用地985亩、总投资2亿元的"航海职工教育培训园区"建设工程,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海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于我省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起步早、力度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去年8月以来,已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为全国性减船转产工作的全面展开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

(三)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技术攻关、推广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我省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攻关开发"研究课题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完成了对适养海区的全面调查和规划,开发了HDPE沉浮式、子母式及钢构碟式等多种类型、适养不同海域的深水网箱,申报专利8项,已批2项,同时取得了网箱锚泊、苗种培育、分级换网等系列技术与经验;完成了对三家企业的深水网箱产品的技术鉴定与国产化制造定点授牌工作;编写了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举办培训及讲座22次,听课人员达1600多人次。经过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努力,深水网箱课题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验收。同时,为深水网箱养殖配套的苗种选育和渔用饲料研究开发也有了新的进展。

贻贝、羊栖菜精深加工产业化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完成了贻贝保鲜保活技术研究,进行了贻贝、羊栖菜系列食品开发,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当地养殖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

渔业标准化工作倍受重视。完成了国家行业标准《无公害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的制定,这是我省第一次承担国家级无公害标准的制定;完成了《无公害黄鳝》、《无公害青虾》、《无公害罗氏沼虾》等10项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全省各地也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按照无公害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水产品,已成为众多标准化示范区和养殖户的自觉行动。

全面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防治工作,将测报范围扩大到7个市31个县(市、区)84个测报点,对大黄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甲鱼等10大主要养殖品种5~10月份主要生产期进行了全程监测,基本摸清了这10个品种的发病情况,并及时指导各市、县开展病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培训和实践,水生动物检疫防疫员队伍也不断壮大。

(四)以强化"五项管理"为重点,海洋开发利用和渔业生产行为逐步得到了规范

根据去年初"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确定的"管理年"工作要求,我省全面加强了海洋与渔业的综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海域使用开始走向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在省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省已将海域使用审批纳入到基本建设立项管理程序中,规范了用海项目的审批程序,并按《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征收了海域使用金。2002年全省新登记海域使用项目2071个,面积300多万亩,新发证764本,征收海域使用金1327万元,海域使用管理范围已覆盖到《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的全部用海项目。省、市、县际间的海域勘界工作开始启动。同时,积极抓好典型案例严格执法检查,有力地宣传了《海域使用管理法》,进一步树立了海洋主管部门依法综合管理海洋事务的权威。

渔业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先后实施了产卵带保护、"蓝剑行动"、张网管理、伏休专项检查、查处北太违法生产等一系列执法管理行动,收到了明显效果。2002年伏季休渔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查处省内违规渔船7艘。象山等地渔民还提出了延长(提前)伏休期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继续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全省内陆水库、江溪水域共放流(增殖)大小银鱼卵1550万粒(尾)、池沼公鱼卵(苗)2000万粒(尾)、香鱼苗26万尾、河蟹苗10万只;象山港放流增殖大黄鱼鱼苗100万尾、黑鲷10万尾,在南麂人工鱼礁海域首次放流大黄鱼、黑鲷、赤鲷等鱼苗60万尾。

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加大。制定了《浙江省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准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十几个项目的环评报告书和环评大纲的评审工作。基本建立了赤潮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去年全省共发现29次赤潮,污损面积达到5000Km2,由于加强了跟踪监测和预报防范工作,仅造成约2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远低于2001年26次赤潮损失3000万元的程度,防灾减灾效果十分明显。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宁波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省级建区工作基本完成,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被列合国全球环境基金会"中国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4个示范区之一,获得了近80万美元的资金和技术资助。积极介入海洋与渔业污损事件调处,一年来共处置污损事件近20起,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对打击肆意排放污染物,保障渔民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台州路桥特大化工污损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最终使受损养殖户获赔700万元人民币,引起社会积极反响,促进了周边类似事件的顺利调处。去年我省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表彰奖励,被评为海洋环保先进集体。同时积极开展海洋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去年16号台风(森拉克)的抗台工作中,由于预报工作准备充分,预测分析结果科学,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在抗台减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状况得到改善。针对虾仁氯霉素事件给我省水产品出口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我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了调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按照农业部要求,协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加强出口水产品原料质量控制管理,最近我局又制订了《出口海捕虾制品原料供应船注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和《出口水产品养殖场注册登记管理暂行规定》。随着我省水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的提高,我省水产品质量和出口形势已明显好转。

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有所好转。在层层签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渔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全省渔业系统协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全省渔船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月"活动;12月21日省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作了专题部署。经过全省各级共同努力,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有所好转。去年,全省共发生渔船水上交通事故249起、沉船106艘、死亡或失踪115人,直接经济损失2986万元。除特大事故发生2起突破了不多于1起的考核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控制在省安委会下达的指标内,其中死亡人数为控制数的77.7%。同上年相比,死亡人数、特大和重大事故次数均有明显回落。

去年,我们还配合省经贸委等积极做好渔船修造行业生产秩序整顿工作,对全省渔船修造企业进行了严格考核,全省渔船修造企业总量已从原来的350家下降到264家(有239家已获国家渔船检验局认可证书),减幅25%;其中建造类企业从189家减到80余家,减幅过半。通过整顿和考核,船厂的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为加强浙北渔场治安管理,去年下半年,省综治委组织成立了由我局牵头的以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和武警边防总队为骨干的浙北渔场管理指挥组,长期驻守嵊泗渔场,加强海上巡查,严格执法管理,舟山、台州两市及嵊泗、临海、三门等县(市)也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及时调解渔事纠纷,使浙北渔场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整个冬汛生产旺季,共查处130艘违规船舶和165名违规人员,成功营救19名遇险渔民,浙北渔场刑事、治安案件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0%和42.7%。

(五)以渔港建设为重点,海洋与渔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2个重点建设渔港,已有18个通过了可行性研究,其中9个已开工建设(2个已建成并在抗御台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余渔港建设项目也可望在近期开工。各地通过渔港建设,带动了以渔港为中心的渔区二、三产业发展,吸纳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由此带动了渔区小城镇建设。象山石浦和玉环坎门依托渔港,各自成功引进数亿元巨资,开始打造"中国渔村"和"休闲渔都"两大综合性渔港经济开发项目。

全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体系、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渔业病害监测防治体系建设工作也全面加快,省市县三级海洋与渔业监测预报网络初具规模,省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渔业病害监测中心实验室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海洋与渔业执法装备建设得到重视。部省市联建的中国渔政东海指挥基地已破土动工。省与市、县1:1配套投资的第一批13条渔监艇现已完成统一设计、统计招标工作,开始动工建造;另外还争取到部局2条渔监艇分配指标;台州市一条300吨级渔政船项目也被列入部局建造计划。

全省渔技110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去年新启动了5个市级站、13个县级站的建设,杭州、衢州、金华、温州等市都已开通独立网站。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建的全省渔技110信息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渔业信息网站"也正式开通,并实现了与市、县级网站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养殖户可以随时了解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从而能更有目的地安排生产,实现丰产增收。

(六)以执法队伍改革和《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颁布为标志,依法行政工作迈出新步伐

以统一行使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职权、实现行政管理与行政处罚职能分离、人员依照公务员管理为基本目标,去年以来,我省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和省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省执法总队"已于去年4月26日正式批复组建,全省沿海地区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改革方案也已批复下达,宁波及奉化、象山和嵊泗、仙居等支队、大队已正式成立,其它地方也正在积极改革之中。执法队伍改革到位以后,不仅有望解决渔民要求解决的统一执法综合问题,还将明显改善队伍形象,实现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队伍的综合执法能力。

经过2年多时间的努力,《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终于在去年9月3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从今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这一《条例》有许多创新,可操作性强,被省政府评为2002年度优秀法规提案。《条例》对我省渔港的规划与建设、渔港与渔业船舶的管理、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强化了对渔船修造企业的源头管理,确立了渔港规划的法律地位,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职责。《条例》的出台,有利于从根本上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减少渔业生产安全事故,使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有利于加快我省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有利于改变我省渔港建设资金短缺、建设标准不高、布局不合理的旧貌,加快我省渔港建设步伐,为我省渔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

2002年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一是海域开发利用上"三无"现象依然存在,《海域法》规定的三项制度尚未得到全面落实;二是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水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省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渔场缩小、资源衰退、污染加重,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捕捞比较效益继续下降,渔民增收难度加大,渔业涉外事件多发,违法捕捞屡禁不止;四是渔业安全事故虽有所好转但仍时有发生,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推进渔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强化海洋与渔业执法管理,加快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为建设海洋与渔业强省而努力奋斗。

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两个奋斗目标(即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渔业经济强省),实现三项根本任务(即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实现依法治海和依法治渔,实现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六大工程"(即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渔业龙头企业培育、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水产种子种苗、水产品市场拓展、海洋与渔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六项管理"(即海域使用管理、海洋与渔业水域环境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海洋与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

预期指标是:到2007年,海洋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1000亿元,年均递增约12%以上,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海洋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三位。到2007年,新增渔业产值100亿元、新增水产加工业产值100亿元、新增远洋捕捞渔船100艘、建成100个休闲渔业观光区,养殖与捕捞产值之比63:37。

2003年预期指标是: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2000亿元左右,增加值为550亿元,占全省GDP的7.5%以上。全省水产品产量470万吨,国内捕捞略有减产,养殖和远洋产量继续增长,渔业(第一产业)产值330亿元,养殖与捕捞产值之比55:45,渔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

"六大工程"、"六项管理"具体如何抓?这次会上印发了"六大工程"、"六项管理"的详细行动计划,这是会议主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不再作具体的阐述了。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当前海洋与渔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供大家讨论。

(一)海洋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海洋开发与保护工作越显重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不仅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空间,是解决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希望所在,海洋对于人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开发价值。联合国大会多次作出决议,敦促世界沿海国家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证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利用。不久之前,党的十六大报告已明确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要求,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国广大海洋工作者发出的动员令,也预示着新一轮的海洋经济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浙江的希望在海洋,浙江的未来在海洋"的观点。特别是近期以来,省委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我省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根据省领导的意见,我局会同省委政策研究室、省计委、省统计局等单位已联合开展了《关于加快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下步还将有更多的涉海部门参与到10个子课题的研究中来。根据初步研究的结果,我省发展海洋经济产业基础良好、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环境优越,但也存在着海洋经济整合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海洋科技力量相对薄弱、海洋环境破坏严重、传统优势产业(即海洋渔业)面临严峻挑战等困难与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区相比,我省的海洋经济总量还不大,资源利用水平还不高,优势产业辐射还不强,对外拓展能力还较弱,与我省的资源禀赋和可开发潜力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指示要继续深化课题研究,请省政府提出目标,省委审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目标、任务、方案、举措。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为配合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海洋局提出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海强、海权、海蓝、海盾"等工程,就建设海洋强国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目标、措施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切实加强对管辖海域的有效监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依法强化对用海项目的管理,全面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努力遏止海域环境污染;狠抓海洋执法监察工作,提高中国海监的知名度和威慑力,为海洋开发工作保驾护航。我省要按照国家海洋局的总体部署,努力做好海域使用管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技兴海等各项工作,严肃查处用海大案要案,进一步确立海洋管理部门权威。同时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责无旁贷地做好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但必须切实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近年以来,我省在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以发展浅海网箱养殖、沿海围塘养殖、内陆稻田养殖为重点抓外延扩张,以扩大名特优新养殖比例、改进养殖模式、改进产品质量为重点抓内涵提高,水产养殖突飞猛进,成绩显著。

水产品作为人类重要的动物蛋白源和营养健康食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吃鱼健脑、吃鱼健身日益成为共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基于这种认识,结合我省实际,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仍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作为主攻方向。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集中力量,优先扶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优势品种;积极顺应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实际,大力推进无公害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并把浙西部山区有机鱼生产培育成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加快推进观赏鱼产业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确保我省水产养殖业持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大力发展优势品种养殖,培育优势产业带。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近百个养殖品种中,大黄鱼、淡水珍珠、龟鳖类、海水蟹类(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对虾类和泥蚶等品种已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有很高的位置。在今后几年,我们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这六大类优势品种,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有鲜明浙江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文蛤、贻贝、羊栖菜、河蟹等具有出口优势的区域性养殖品种,注重冷水鱼、观赏鱼、石斑鱼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海淡水珍品的养殖。

第二、要抓好养殖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养殖水产品加工率不高、加工程度不深,已成为制约养殖产品销售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几年,我们组织科研力量抓了贻贝、羊栖菜的精深加工问题,效果十分明显。通过精深加工,原先仅供省内鲜销的嵊泗贻贝,开始销往国际市场(加工产品95%出口,3年出口4000多吨,创汇826万美元),并因产地收购价的大幅提高,使养殖渔民得到了很大实惠。

第三、要加大养殖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随着形势的变化,市场因素已成为左右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象山养殖大黄鱼从滞销到供不应求,身价倍增,正是基于对消费市场的深入研究,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先导、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的养殖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三门青蟹红遍大江南北,搞好市场营销更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抓好养殖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既能使养殖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商机。

第四、要加强对养殖业的规范管理,尽快使水产养殖业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按照部局的要求,重点是做好养殖证的发放工作,这既是对养殖户合法权益的确定和保护,也是推进HACCP管理的必要条件。省局计划在沿海和内陆渔区选择3~4个县作为试点,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迅速在全省推广,力争全省三分之一的养殖面积在年内完成养殖证的发放任务。

(三)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我省远洋渔业发展步伐

当前我省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家扶持大洋性远洋渔业发展的战略有实质性启动,国务院已批准同意农业部起草的《"十五"远洋渔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扶持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的政策。二是公海大洋性渔业资源尚有较大开发潜力,世界金枪鱼产量长期稳定、鱿鱼产量逐年递增,表明资源基础尚好,仍有开发潜力。三是一些渔业发达国家远洋渔业正呈现萎缩态势,很多发展中国家尚无能力发展,为我国发展远洋渔业腾出了空间。四是我省经济发达,投资环境良好,民间资本充裕,尤其是渔区群众对发展远洋渔业热情高涨,捕捞技术精良,发展基础良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远洋渔业上作出一番成就。

我省要紧紧抓住远洋渔业国际分工重新整合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远洋捕捞渔船的更新换代。根据部局要求,用长远的观念,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造一批大洋性远洋渔船。在巩固过洋性远洋渔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双边渔业合作的领域,重点加大大洋性远洋渔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钓船队规模。我们设想,2003~2007年,全省拟建造、购置500吨级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钓船30艘、1000吨级鱿钓船30艘,新造常温金枪鱼钓船50艘、更新鱿钓船50艘,发展过洋性远洋渔船100艘。五年后,争取全省远洋渔船规模达到520艘,力争达到550艘的规模,远洋渔业产量25万吨、力争30万吨。同时要不断加强对金枪鱼产品及市场的宣传,争取大洋性金枪鱼渔场和国内金枪鱼市场开拓双突破。台州、温州等地要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后来居上,为我省远洋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远洋渔业,还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派出船队去捕点鱼来,而应当包括向外输出养殖技术和水产品加工技术,进行全方位合作和多领域开发,这样,发展远洋渔业就不仅是沿海渔区的事情,同样也是内陆渔区所应当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我省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加入WTO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高了水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城市也开始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一度使我省水产品对外出口和国内销售陷入困境。我省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直面挑战,迎难而上,高度重视水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问题,一方面,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使我省水产品市场销售出现转机。从出口量值上看,虽仍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止跌回升的势头很好,国内市场拓展情况也十分喜人。这既是一种恢复性的增长,更是我省水产品安全卫生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后出现的必然结果。

因此,国际国内市场设置日益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虽然会在一时间对我省水产品市场销售造成严重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更应当看作是一次提高自身质量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的难得机遇。在这次重大变革中,一部分安全卫生质量过不了关的企业被档在了质量标准门槛之外,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则不仅跨越了门槛,经受了考验,而且减少了竞争对手,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全国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我省渔业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如捕捞、养殖、加工、市场销售等,都具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这是我省的优势,也是我省渔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贸易竞争面前,想要保持这一优势地位,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按照农业部提出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狠抓水产品质量管理。要加快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完善,积极推行产品和产地双认证;要围绕特色优势水产品,大力培育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要加大生产环境的治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要加快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确保我省水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我省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全力做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

减船转产工作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一项正确的决策,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渔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一次强调要"加快沿海渔民的转产转业"。因此,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作为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里我省沿海渔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

我省减船转产工作虽然成绩显著,但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总体进度尚不理想,个别地方减船转产进展缓慢,阻力很大,甚至明一套暗一套,表面上看淘汰压减了不少渔船,实际上还在通过各种途径增船增马力,对全省减船转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种不协调现象的存在,既是世代以海为家的传统渔民习惯于祖传职业以及纯海岛渔区转产转业难度较大等这些客观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更源于对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和捕捞生产形势发展的错误判断。

第一,近海渔业资源虽然存在年际间的波动,但总体上处于衰退状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目前这样高的捕捞强度下面,期望着渔业资源能在短时期内有根本的好转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相继于2000年和2001年生效实施的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经过几年的实施,过渡期即将结束,2005年6月1日起中日协定暂定措施水域以外的日本周边水域(日本专属经济区)将限制我方渔船入渔生产,2005年6月30日起中韩协定韩方一侧过渡水域也将同目前的韩方一侧管辖水域一样成为韩国专属经济区,届时韩方专属经济区中国渔船入渔规模将从原来的5500艘减少到2000艘左右,渔获量也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按照现有的分配比例,我省只能分到220艘左右的入渔指标,给一个县都不够。因此,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虽然已给我省海洋捕捞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更大的影响还在后头。而中、日、韩三国一旦完成海域划界,则几乎所有的渔船都不得不局限在国内渔场生产,对国内渔业资源的争夺将会变得更加激烈,资源会受到更严重的破坏,渔民的日子也会更难过。

随着国家《渔业船舶报废暂行办法》的实施,大批北太鱿钓船也面临淘汰报废问题。因此,海洋捕捞减船转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更要痛下决心,积极行动,抓住当前难得时机,全力以赴抓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如果我们甘做群众尾巴,一味地被动等待,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六)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把渔港经济区和休闲渔业培育成渔业经济新亮点

渔港经济区就是在建设渔港的基础上,密切联系集镇建设和产业集聚,使之成为以渔港为龙头、集镇为依托、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经济区。建设现代化的渔港经济区,对于促进渔区产业升级,实现渔业经济顺利转型,增加渔民收入,推动渔区城镇化建设,改善渔民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渔民的生存环境要改善,生活质量要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建设渔港经济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完全符合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农业部渔业局对渔港经济区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以往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渔港项目,每个渔港国家只补助270万元,2002年开始增加到1600万元,今年可能会增加到2000万元。增加资金的原因,就在于不单单是为了渔船避风而去建设功能单一的渔港,而是要把一批中心渔港建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渔业小城镇,为渔民就业开拓空间,带动渔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中心渔港已经显示了其在集聚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强大作用。嵊泗中心渔港地处海岛,区位条件并不优越,但渔港主体工程竣工后,港区内土地马上升值,达到每亩32万元,嵊泗最大的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园区也在港区内开工建设;洞头东沙渔港也一样,这个渔港刚完成"三平一通",就有许多企业和个人前来洽谈投资事宜。因此,培植现代渔港经济区既是渔业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也是渔港自身发展的需要。台州市在渔港经济区培育工作上启动早、力度大,基础研究深入,为全省做出了示范。省市县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正在进行渔港升级调整的良好机遇,统筹规划好渔港总体布局,及时做好上下衔接沟通工作,积极努力,确保我省渔港经济区建设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渔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也已经成为满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消费的新兴产业,成为渔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势头会越来越猛,这是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发展休闲渔业也有利于解决日益突出的渔区就业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渔区社会的全面进步。

省局已有初步的规划,到2007年要在全省建成"都市型休闲渔业带"、"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带"和"生态休闲渔业带"等三大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产业带,把休闲渔业培育成我省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发展具有明显旅游业成份的休闲渔业,也要要充分考虑当地现有的旅游基础条件和游客来源,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应立足于在共同把旅游业这只"蛋糕"做大的过程中,获得休闲渔业更多的利益份额。

(七)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愈加强烈,保障体系建设和执法管理任务日益艰巨

《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今年起实施。这部《条例》加上原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我省渔业领域有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今后工作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执法必严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可持续发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执法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对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监测,积极开展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工作,大力开发有助于渔业资源保护的选择性渔具,为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但是近期以来,不和谐的音符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牵制了我们很大的精力,也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有这样几方面的表现:

其一,舟山等地部分鱿钓渔船违犯国际渔业法规,在北太平洋公海从事非法作业,严重扰乱了北太鱿钓渔业的生产秩序,农业部、外交部已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再不悬崖勒马,我国远洋渔业将深受其害,捕捞渔民也将深受其害。其二,沿海一些地方逆着海洋捕捞减船转产的历史潮流,打着建造渔运船的插边球,或者从省外买来渔船准造证,无视省政府禁令,继续违规建造捕捞渔船,在渔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其三,在国内捕捞生产中,线内违规捕捞、使用电脉冲拖虾等现象屡禁不绝,大肆破坏渔业资源。其四,渔业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有些地方虽然拥有比较强大的执法管理力量,但不检查不处罚,或只查外地渔船,对本地渔船眼开眼闭,放任渔民违规生产。

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渔民法制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的原因,也有不执法或执法不严的问题,更有地方保护主义因素在作怪。无原则地放纵和包庇渔民违反双边渔业协定、违反国际法准则、违反省政府禁令,给国家形象抹黑,给我省渔业系统抹黑,到头来是既害了渔民也害了自己。

对这些违法行为,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省局已作出安排,要积极配合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和"11·20"专案组的工作,对北太公海违法生产行为一查到底,坚决打击;要对违规建造捕捞渔船的行为公开暴光,严肃查处;要继续发挥"海上渔政执法特编船队"的作用,严厉查处国内捕捞生产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根据《条例》的规定和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狠抓渔业安全生产,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在继续做好渔港、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渔业病害监测防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海洋与渔业执法装备的体系建设。由于执法管理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没有也不应有创收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为此,各地要积极主动做好政府领导的参谋,争取领导的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争取将执法装备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保障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7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海洋经济的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加快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与工作目标

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工作重点,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为目标,实施海洋综合开发与海洋综合管理,正确处理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保护的关系、渔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与提高服务水平的关系。2006年全县海洋经济总产出和海洋经济增加值同比增加15%左右,预计渔业总产量20.3万吨,产值12.8亿元,其中捕捞产量12万吨,产值6亿元;养殖产量8.3万吨,产值6.8亿元。渔民人均收入8300元。

三、具体措施

2006年,海洋与渔业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县“提升文化力,再创新优势”的战略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加快发展我县海洋经济。

(一)创新海洋意识,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强县建设。

1、建立健全县海经办。树立大海洋的观念,按照《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新修编的《县海洋功能区划》,确定海洋经济发展框架。在县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常运行,发挥综合协调、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与上级海经办及本县涉海部门的信息沟通工作和重点涉海项目的实施。

2、开展近海海洋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结合国家“908项目”的实施,配合省、市局进一步做好全县的海籍及海岛资源调查,组织开展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调查,摸清全县海洋资源状况,为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利用奠定基础。

3、抓好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形成以渔港为依托,以渔业为基地,集渔船避风、渔需供应、水产品交易、水产品加工基地、渔政管理与渔民教育培训中心、渔船修造及配件、休闲渔业、渔民新村为一体,产业层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二)创新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着力提高渔业发展质量。

1、调整提高捕捞业。一是稳定与优化海洋捕捞作业方式。继续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捕捞作业的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灯光围网、延绳钓等作业;要在捕捞强度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依托传统作业优势,更新改造现有渔船,推广海上一线保鲜保质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渔业经济效益。要及时掌握远洋渔业信息,推进境外的渔业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远洋渔业船员的培训工作,为远洋渔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二是继续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积极探索建立与完善弃捕渔民的转业机制。在原转产转业渔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转产转业渔民社会保障体系。

2、发展优化养殖业。一是以优势产业带建设为重点,优化养殖品种和养殖布局。进一步开发礁膜、沙蚕等新的特色优势产品养殖,突破黄玉螺、角螺半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引导规范延绳式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二是完善基地与园区建设,提高养殖业的集约化水平。深入建设深水网箱基地,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无公害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三是继续实施养殖证与苗种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档案建设,打击无证生产,切实保护养民合法权益。

3、整合提高加工业。一是加大扶持水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动员和鼓励企业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水平。二是加快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水产品加工基地、水产加工园区和虾米加工基地建设,引导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带动和辐射功能。三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水产品国内外市场。组织举办水产精品推介活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加有影响的国际渔博会或展销会,扩大水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发展规范休闲渔业。大力促进休闲渔业发展。在“渔港经济区”、“海洋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休闲渔业建设的指导,努力建成集海岛旅游、海上垂钓、海鲜美食、休闲娱乐等一体的海洋休闲渔业项目。

5、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逐步完善渔业经营体制,努力推动“公司+渔户”的初级形式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高级形式转变。选择几家带动力强的予以重点扶持,发挥企业辐射示范效应,全面提高渔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三)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1、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一是继续推行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渔船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船长,同时加强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对在渔船安全事故中负有责任的人员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二是强化宣教、检查和监督机制。要把宣传教育工作与日常的港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渔船季节性管理,开展以安全设备配备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三是严格渔船检验和渔港管理。重点落实好渔船进出港签证站点的建设,有效控制渔船适航状态。四是健全渔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网络,继续鼓励自救互救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鼓励渔民参加各类保险,提高渔民参保率。五是完善防台预案。结合防台形势,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防台预案,做好渔业系统的防台抗灾工作。

2、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一是制定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和行动计划。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建立渔业龙头企业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产地登记和生产记录制度,保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有效追溯。三是积极鼓励水产加工企业、养殖基地、合作社开展无公害生产基地和产品的认证工作,按无公害要求,将水产品的生产、加工与流通纳入haccp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优势产品标准的制订与宣传推广,切实提高渔养民的质量安全意识。

3、海洋综合管理。一是加强海域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海域申请、论证、报批等审批程序,依法征收海域使用金;继续推进养殖用海管理,正确处理好海域使用权证与养殖证的关系,推进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证和养殖证的发放工作,不断提高海域使用管理的覆盖面;同时要积极探索非渔业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管理新路子。重点处理好滩涂、养殖补偿机制和标准问题,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资源增殖保护。继续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联系,严格涉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实现环评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加快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完成“三站合一”及实验室建设,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具有初步的检测能力。

4、加强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要抓好执法队伍的素质培训与内部的制度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海洋执法队伍。一是切实抓好渔业行政执法工作。继续抓好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搞好常规海上和港口检查,维护生产秩序。二是积极开展海监执法工作。要单独设立海监执法队伍,在开展常规海监执法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典型违规用海案件的查处,积累海监执法经验,不断推进海监执法水平。

(四)创新机关形象,加快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要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等工作。要深入基层,进一步密切与渔养民的关系,改进作风,积极研究和解决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第8篇

关键词: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本土化;研究

1.1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制度概况1.1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类型公共渔业资源的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渔业资源的保护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分为投入式管理、产出式管理、技术性管理三种。其中产出式管理是最先进的管理方式,目前西方发达渔业国家普遍采用这种管理方式,产出式管理的实质是渔业资源的产权化管理。

1.2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概念

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是指明确公共渔业资源可捕总量,使渔业资源由公有产权(即可捕总量)以一定合理形式分配,而成为私有产权(即个人可捕配额),通过对私人可捕配额使用及流通的严格管理,以避免渔业资源被过度利用。在公共渔业资源的管理中引入产权思想,并建立了TAC、IQ、ITQ,被认为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制度变革之一[1]。

1.3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制度类型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的主要制度有总允许可捕量制度(TAC)、渔获量个别配额制度(IQ)、渔获量个别可转让配额制度(ITQ)。TAC是根据某种鱼的MSY(最大持续产量)水平,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确定一定时间和区域内总允许可捕量,当渔获量累计达到TAC水平时,全面禁止这种鱼的捕捞。当TAC确定后,渔船都想在TAC范围内多捕鱼,容易导致过度投资和捕捞竞争。ITQ和IQ则是在TAC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两种制度避免了TAC的过度投资与捕捞恶性竞争,将TAC分成若干份额,分配给企业、渔民和渔船,最高捕捞量以获得的捕捞配额为限,IQ制度下捕捞配额不可自由转让;ITQ制度下捕捞配额可以自由买卖或出租。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已实施总允许可捕量制度(TAC),在TAC基础上实施IQ的国家有加拿大、比利时、挪威、爱尔兰、瑞典,实施ITQ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

2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的制度困境

2.1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的主要制度目前我国渔业资源管理主要采用投入式管理制度。投入式管理也称间接限制捕捞努力量的管理,即控制捕捞力量的投入,如控制捕捞船只数量或渔船功率等。

2.2投入式管理制度的优点与缺点这种管理制度的优点是容易操作,执行成本低。

但其缺点也十分突出,在捕捞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渔船的捕捞强度愈来愈无法控制,这种管理制度日益受到过度捕捞的挑战,近些年,我国近海常见经济鱼类产量急剧下降,部分鱼类资源濒临灭绝,在我国的总捕捞量中,90%左右的渔获物未达到国家可捕标准,在内陆水域中,过度捕捞造成的后果也不容小觑,如黄河鲤鱼已很难捕捉到了,长江水系三峡库区渔获物小型化趋势明显[2]。

3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在我国遇到的困难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是一种对渔业资源的量化管理,需要较精确的渔业资源数据,并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存有科学性认识。一般来说,TAC作为一种量化的渔业管理措施,是在鱼类种群不复杂、兼捕量少的渔业中比较容易实施。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可捕鱼类种类比较复杂,对渔获物种类、数量、规格控制难度将很大、监管成本会很高。渔业可捕配额的确定及交易缺少有效的渔业社会组织化与以渔业资源科研为基础的法制化支持。

4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4.1公共渔业资源被过度利用的原因公共渔业资源具有财产公有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性质使得其被滥用是必然的,谁都可以开采,没有人会承担资源恶化的全部成本,这就导致“搭便车”和过度开发导致的“公地的悲剧”。在面对公共渔业资源的公众集体中,个人表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趋利理性,公众集体则表现出无克制的过度开采公共资源的非理性。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国与国之间争夺公共渔业资源,国内地区与地区之间争夺公共渔业资源,同一地区捕捞单位之间争夺公共渔业资源。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1999年我国农业部首次提出海洋捕捞量“零增长”战略,但近年来我国近海三大海域渔业资源仍然持续衰退。

4.2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是有效保护渔业资源的根本措施渔业资源产权公众共有的问题不解决,公众必然会滥用资源,通过对渔业资源公共属性的改造,进行产权认定,变公(公共可捕资源)为私(即个人捕捞配额),这是解决渔业资源问题的一个有效举措。关于产权不清的外部性问题,Pigou最早提出政府通过征税干预,Coase提出通过界定产权从而解决外部性的市场方案,他反对Pigou提出的政府征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