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杂志 部级期刊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杂志简介:《科学大观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07/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前沿、专栏、聚焦、地球故事、科学探奇、影像、科技人_自立自强、文化硬核扶贫、封面故事_你读研了吗、量子科技、强国之路_科学技术是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3-1871
国内刊号:11-1607/N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10873
总被引量:484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虚退实进的日本

    作者:白竞楠 刊期:2019年第21期

    说起日本,想必皇室和武上是大多数人最先联想到的代名词,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菊与刀”从未改变,但是对日本国家定义的“标签”已悄然加上了“诺贝尔奖”.“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的“狂言”正在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这并非狂言.在迈入21世纪的这前20年里,日本已经获得了19个诺贝尔奖,究其背后的原冈,除了经济发展和对科研的重视之外,也是科学真...

  • 美国新一代登月宇航服有何特点

    刊期:2019年第21期

    宇航服有如迷你版太空飞船,是宇航员出舱活动时的必备设施.新一代宇航服被命名为“探索舱外移动单元”,外观以红、白、蓝三色为主.初看起来,它与目前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任务中使用的宇航服差别不大,都是由加压服和像背包一样的“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组成,但它的内部技术升级可使宇航员2024年执行登月任务时展开时间更长、程序更复杂的探索任务.

  • 超大质量黑洞“一日进三餐”

    刊期:2019年第21期

    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新发现一个“一日进三餐”的超大质量黑洞,它大约每9个小时“吞食”一次物质,“每顿饭”吃掉的物质大约相当于4个月球.美国航天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说,这个黑洞位于代号“GSN 069”星系的中心,距离地球约2.5亿光年,质量大约是太阳的40万倍.

  • 为何人到中年容易发福

    刊期:2019年第21期

    人到中年为何容易发福?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近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说,这可能与脂肪组织中的脂质周转(储存和去除脂质的能力)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即便不多吃、不减少运动量,人的体重也更易增加.

  • 美航天局否认火星存在生命的说法

    刊期:2019年第21期

    近日,美国航天局在给新华社记者的一份声明中否认了其前雇员吉尔伯特·莱文发现火星存在生命的说法.这名前雇员近日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撰文称,美国探测器在20世纪70年代已发现火星存在生命.

  • 人类母乳新惊喜能有效对抗致病菌

    刊期:2019年第21期

    众所周知,母乳是母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含有抗菌化合物和免疫调节活性.现在,人类母乳又带来新惊喜!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报告》杂志撰文称,他们发现,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化合物月桂酸单甘油酯能够对抗有害细菌造成的感染,同时不会影响有益细菌,为母乳有益婴儿健康再添佐证.

  • 左撇子相关基因首次被识别

    刊期:2019年第21期

    人群中约有10%是左撇子.英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脑》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了人类基因组中与左撇子相关的基因区域,并发现其中一些区域与大脑结构有关.此前以双胞胎为对象的研究发现,约25%的左撇子是遗传所致,但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尚不清楚.

  • 大脑过度活动与较短的寿命有关

    刊期:2019年第21期

    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的神经活动会影响人类寿命,而抑制这种过度活动则可延长寿命.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该发现提供了神经系统活动影响人类寿命的第一个证据.以前有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部分会影响动物的衰老,但神经活动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却一直模糊不清.

  • 火箭升空它的残骸去了哪里?

    刊期:2019年第21期

    不久前,在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一次发射任务中,通过火箭上安装的栅格舵系统,火箭的一子级落点实现了精确控制.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有助于保障落区居民安全,也是未来中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诸多核心技术之一.

  • 吉野彰锂电池重新定义未来

    刊期:2019年第21期

    淡灰色的衬衫加暗条纹格领带、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坐在记者面前的是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他清瘦而有礼貌.如果不是看过他的履历,你丝毫觉察不出这是一位拿奖无数的“锂电池之父”,全程从未谈起自己有过什么荣誉,淡定地聊着对锂电池技术的理解,有一些问题会停下来思考良久再给出答案,说到兴起时他也会仰起脖子大笑.

  •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刊期:2019年第21期

  • 屡拿诺贝尔奖日本却“高兴不起来”

    作者:公开课白小哲 刊期:2019年第21期

    日本在2001年出台“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时提出,“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当时,从日本国内到国际社会,对此争议都不小.可是,从2001到2019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奖.也有数据表明,日本近些年的科研发表数量呈下降趋势,被引用的数量也没有以前多.

  • 四大主因助力日本成为诺奖大国

    作者:戴二彪 刊期:2019年第21期

    从最受重视的自然科学领域三大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别统计看,日本已经成为21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二大国.如此巨大的进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获奖人数呈井喷式上升?是否应该归功于本世纪初制定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 亲近自然家庭温暖让孩子具有创造力

    刊期:2019年第21期

    日本人为何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除了科学家善于自我反省和勤奋工作之外,日本的科研环境、评价机制以及经费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大多有着相对美好的童年,喜欢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而且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和引导角色.

  • 视人才为珍宝日本发展后劲不容小觑

    作者:王玲 刊期:2019年第21期

    日本视人才为珍宝.近十几年来,科技人才政策在日本政府科技战略布局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01-2005年实施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时,日本政府就提出,增加面向青年研究人员的竞争性研究资金,营造青年研究人员可以独立开展研究的环境.在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2010)》中,日本政府把重视人才培养作为基本理念,强调将研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