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与文化论文

科学与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26 22:49: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与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学与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企业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逐渐从一开始专家学者关注和呼吁,发展到有远见、个性的企业和企业家重视;从企业开展文化培训,发展到走进大学讲堂,成为管理学诸多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企业文化正以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使企业管理得到升华,但也正如哈佛大学主讲企业文化的佩恩教授所说,“这门课是全新的”,其极具时代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驱使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还盛行的当今,加强对大学企业文课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企业文化教学探讨价值之当下定位

1.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著名管理学大师程思危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当今世界正在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边际递减效应相比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呈现几何递增现象,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成为一种趋势和抉择,成功的企业无不是在此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企业文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中重视物的因素,而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是一种发散人的思维、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日本二战后的发展奇迹中可见一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也曾指出:“国家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富强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备受国际资本和市场煎熬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全球化的浪潮,全力以赴地以后发展国家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成为全球制造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要强大,实现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科学管理的同时,文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责任,对高校企业文化课教学模式的思考,有利于促进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

2.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是传统式教育占主导,往往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众教育模式下大学卿顶利就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正如保罗·罗莫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体系没有培养私有企业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有卫见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一方面是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处于待业和半待业状态。出现这种就业和需求两难境地,原因很多,在这里不作理性的梳理,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改革。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专业的课程,对其教学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保证顺利就业。

3.满足大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企业文化虽是纷繁复杂的大学课程中的一门,但作为一种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讨,是共性与个性相连接的。对其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思考和凝炼,对其他课程乃至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施“再现型”教育向“发现型”教育的转变,实现教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提升,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二、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困境

1.主体实践基础缺乏。受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谓“十年寒窗”,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感性知识,有些人连企业最起码的印象和概念也未具备,给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增添了难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现代教育教师角色将“从知识的供应者转换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调停者”,企业文化是实践性和社会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丰富的实践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但大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平时可利用的企业“资源”也很少,只能实现从书本到书本的往复,理论和实践脱节,苍白无力。

2.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成熟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个新兴学科,十几年前才引进中国,要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完备的体系还需要时日,有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可供实习的单位较少。在目前的中国,特别在内陆地区,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原则上企业文化教学实习单位可以随机选择,但要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塑造真谛,到优秀企业进行文化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可供教学选择的国内案例较少。国外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但总的来说,“他山之石”味道较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一些优秀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同样不成熟,今天是企业明星,明天就可能陨落,如三九文化与赵新宪等,给企业文化教学经常带来尴尬和无奈。特别是企业文化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很多企业还是建设真空。

这些困境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规避误区,抉择出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此乃本文立论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文化教学之当下对策

对企业文化教学对策进行探讨,不仅在于对探讨价值和当下困境的解读,同时也建立在对企业文化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之上。其一,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一半科学、一半艺术”,这是对管理学的真实写照。管理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企业运作,牵涉到环境和人两个方面,而环境和人都是变化的,形成解决问题途径的不唯一性,这也就是管理的艺术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与文化学的结合,在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同时,其艺术性更强,个人的创新思维和人格魅力更突出。其二,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教学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维范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突发和多变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鲜明的实践性。 当我们把关于企业文化的这些认识和感悟,放到现代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来思考,也就是定格在学习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时,那么教学改革方略便很清晰了,“企业文化课的受训目标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上,重在创造性思维与实际相结合,并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艺术的引导渗透其中”,为此,应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科学考核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化教学平台。

1.艺术化课堂讲授。每门课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运用讲授法能够使传授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在给企业文化课讲授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饱满激情的同时,也增添了驾驭难度。讲授中要把握要领和技巧,做到繁简得当,方式多样,抓住问题链,层层深人。有些章节以口头激情表述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如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体系等。有些章节要增加信息量,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的讲解,企业CI的设计等。有些章节枯燥无味,没有提炼价值,为避免引起学生听课的厌烦,可采取学生自主探讨式。

2.经常化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的无限性和管理者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协调的矛盾,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诞生了。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案例教学可改变课堂呆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顿悟”和“发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Hills教授所阐述的NIH现象,即书本知识的时滞性。企业文化强烈的主体艺术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把随堂开展和专堂进行相结合。案例要具有新颖性,难度要适中,篇幅要适宜,答案要有启发性,不求唯一解。案例的选择要宽方位,做到国际(如丰田、IBM、微软)和国内(如海尔、联想)案例相结合,成功和失败案例(如“太阳神”的陨落、“巨人”的败北等)相比照,经典案例和人为设计案例相补充。

3.多样化实戏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把外在的社会认识变为内在的社会经验的过程。企业文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应多样化,主要应采取两种形式。其一,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就聘请江淮汽车公司有关人员来校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讲座,效果较好。其二,抓好教学实习这一关。针对目前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经费较少的这一现状,某些学校采取的“分散实习—相互交流—总结提高”的实习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可广泛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可把这种形式与重点实习基地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现场实习与虚拟实习相补充,构建立体化的实习模式和效果。

4.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教学模式。“若不把新的科学理论及时渗透到教学当中,就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运用现代技术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的选择。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投影、幻灯和视频,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实现虚拟现实,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企业现场,企业文化的艺术性和实践性借助现代技术的载体,将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双语教学与跨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教师应熟悉西方文化知识,学生要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第3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通过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科学的预设来完成教学预设,最终到达需要实现的目标,这是教学的最终归宿。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是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堂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要把三维目标和学生们生活的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在备知识的同时更要备学生,认识到掌握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学目标是应包括学生的智能、体能和人文精神目标等多元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语文学习。

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要求上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唯一课程资源的束缚,可以整合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来落实当前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现在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时代感强,贴近于学生生活。然而,语文教材并非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作为教师,要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课标为基本的指导,大胆的来挖掘教材,并对于所学知识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使学生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1.适当增加相关生活化课外阅读内容。海伦说:“课外阅读像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更是课内教学引向广阔社会生活的扩展与延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们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重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活动,并且及时予以恰当的引导,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感知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2.通过网络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革命。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喜欢盲目地崇拜书本,造成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被禁锢被扼杀。而网络教学有着教学活动的跨时空性、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等显著优点,它能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结合学生们学习的相关内容给学生们呈现与之相关的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样就能够使孩子们的思维突破教材的束缚,可以弥补教材存在的不足,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据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文本,拓深语文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采取“满堂灌”“满堂问”“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否定。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关注是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更加提倡创新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文本。教师要拓展语文教学时空,突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生活化的研究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新课程理念越来越体现出课堂评价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也要生活化,要打破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内容狭窄化,评价方法简单化的评价模式。在评价的主体上,要从以往的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并存的形式,可以是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指导学生互评时,要求贴近生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甚至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者:杨伟强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参考文献:

[1]孙欣.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1).

[2]刘芳.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第4篇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第5篇

有人说过:“一部化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化学知识是无数科学家付出汗水和心血总结出来的,他们身上潜藏了众多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讲述他们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譬如,用侯德榜改进制碱工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故事,居里夫人发明新元素命名为“钋”,用以怀念自己祖国的故事,以及中国神舟八号太空遨游等材料,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再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展示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例,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教师还可利用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勤奋实验最终取得伟大成就的史料,启发学生明白“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二、知识规律即百变的人生观

化学知识并非都很具体,有些知识需要教师通过形象化的方法来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过程,笔者在讲授“离子”一课时,引领学生总结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的过程中引入了人性的探讨:“有的人天生衣食无忧,父辈给予了他所需的一切,这使他慢慢放弃了理想与抱负,甘愿一生碌碌无为,就好比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不再奋斗,也就不再得失电子,呈现一种稳定状态。而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好比一对玩伴,双方父亲命令他们到山上采一筐药,非金属原子非常勤奋,天黑时筐快满了,而非金属原子贪玩,采到天黑还没有盖满筐底,最后两人商量着,金属原子把自己的药材全部给了非金属原子,在成全了非金属原子完成任务、得到表扬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托词:走错了地方,那里根本没有药材。两种原子在此过程后都变成了离子。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哪一种原子呢?”在规律的探索中,也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再如,在讲授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人的本质与外表的变化,如某同学每天可能会变换不同的服饰、发型,但这种变化只是停留在外表上,这就是物理变化,有的学生喜欢读书,日积月累,他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就是化学变化。通过举例,学生不仅明白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还受到了教育。

三、化学素材即健康心理的听诊器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和主体实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属性和品质。当今社会,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严重,部分学生远离交际群体,封闭自己。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会变得扭曲。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为:自卑感增强、抗挫折能力减弱、会有一些极端的想法和行为等。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师要耐心地进行疏导。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的性质时,我给学生展示了清华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狗熊的新闻素材,并就此事件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与动物为善、与自然为善的健康心理。再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利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造假118号元素事件以及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案等事件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信做人的求实精神。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科举文化;古代文学;研究意义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选官制上的新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项伟大创举。科举制作为制度文化现象,确实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似乎可以用一种稳定而周全的制度长年不断地为中华民族选拔各级管理人员。尽管这种浪漫的构想最终不成样子,但当二十世纪的人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科学的选拔机制,那就还没有资格来嘲笑它。”[1]这无疑是一种较为客观而通达的认识。在我们已经谙尽以嘲讽和批判一切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虚妄与创痛之后,在以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重新梳理、认识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认识、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其必要性已无可置疑。

科举是一种制度,但更是一种文化,我们把它称之为“科举文化”。对于科举制度,当然可以作多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但我们在更多地对它作制度方面的关注和析说的时候,却相对忽视了对它的文化关注。以往的一些学人由于重在科举制本身的研究,或兼及与文学的关系,但并未对科举的文化意义作足够的理解和拓展,而往往出现许多偏狭的认识。科举文化包容了内在与外在的两种文化属性,并由此对文学产生影响,而于林林总总的士人精神存在与文学现象中得以表见。所谓科举文化的内在属性,指的是科举考试内容具备了儒学的与文学的性质,即狭义的文化特质;而科举文化的外在属性,指的是由科举而形成的政治导向性与社会、文化等价值观,即具有了广泛的文化特性。科举文化的内外属性的凑泊,构成了科举文化的整体。这一整体又营造了文人及文学赖以成长的文化氛围与环境。

科举制度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发展、成熟的,并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内涵与形式特色。它所显示出来的精神观念和特异色彩,又深刻地影响乃至再造了中国文化。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制度造就了如此庞大的文官队伍。黄仁宇先生曾经把秦汉以降“二千年而弗能改”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作了一个通俗而又形象化的比喻,说是好像美国的所谓“潜水艇加肉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即是‘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即成万上千的农民,其组织以纯朴雷同为主;中层机构简单,传统社会以尊卑男女长幼作法治的基础,无意增加社会的繁复。上下的联系,倚靠科举制度。”[2]以文官集团为核心的文官政治的形成,使得统治机构中集中了一大批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代表的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因而,从科举与文学关系审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文人及文学现象,就无疑会更能鲜活和切实地贴近文人及文学本身,把握他们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感情形态,展现他们赖以活动的文化背景,从而在更深广的范围来认识古代文学及其发展状貌。

科举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复杂的。不管古代的文人是出入于科举,抑或是远离科举,甚至否定科举,但最终都无法逃离这一文化氛围的笼罩。归属与反叛其实都是一种“影响”,虽然其价值评判大相径庭,但“对象”毕竟是同一的。由此,我们想到文学研究上应该建立一门“影响学”,来进行科学的理论探讨或实践批评,以避免文学研究上的简单、片面。

我们觉得,从科举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文人及其文学现象,其学术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可以突破时代背景、作家小传、作品评价的板块格局,揭示创作主体与作品的直接联系。

在文学研究领域,方法与观念的更新转变,显得愈来愈重要。以往的时代背景、作家小传、作品评析的研究格局,固然有它的意义,也解决了文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但划界太清,使三者之间的关涉令人有悬隔之感,失之于笼统汗漫、游谈无根。时代、作家、作品究竟是怎样紧密联系起来的,恐怕这在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而文学的文化研究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作为文化的科举,它是联系世风、士习的最佳中介,也与文学创作建立了较为切近的联系。如杜荀鹤,为了科举及第而积极行卷,几乎行遍天下,这不能不影响到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再如蒲松龄,他一生科场失意,到老乡试未能通过,其孤愤狂痴寄寓笔端。可以说,《聊斋志异》所展现的就是这位落魄秀才眼中的世界。当然,科举只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切入点之一,并不能说它是打破时代、作家、作品板块格局的唯一途径。然而,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它确是一种最切实、最重要的文化视角。

其次,追索营造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时空,透视作家的整体精神风貌。

中国古代的作家都生活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当中,在这一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思考、创作。由于时代的睽隔、历史的变迁,白云千载,哲人其萎,我们想完全置身于那一时代的现实中以古人特有的情感去感受周遭的一切已成痴想。我们已无法完全复活一个唐朝,去繁华的长安街上领略磊落唐风;我们也无法完全复活一个宋朝,去不夜的汴京城里观赏万家灯火。然而,这一缺憾可以通过对当时的历史文化的考察及对文学作品的文化说解获得一定补偿。科举制度驱动无数文人负笈远游、求学应举,这无疑造成了文士的大量流动。譬如唐朝举子纷纷来到长安,穿着白麻衣行走在长安街市上。他们的大多数带着强烈的科举仕途欲望聚集到这里,怀着新奇与激动打量着这座繁华雄伟的帝都,登第的喜悦与落第的沮丧形诸歌吟,春风得意与铩羽还乡决定了他们人生的不同去向。唐诗中即反映出这些文士的情感潮汐,颇堪吟味。这不是文学的悬想,而是历史的真实。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演绎,认真切实地把握每个作家的生活空间,这无疑会更能充分了解和发掘作品的思想内蕴与情感内蕴。

如上所说,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它更是一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文化塑造出了不同时代的文人的精神风貌。唐代科举制度初创,这一新的选官制度刺激了广大庶族寒士从政入仕的强烈欲望,使唐代文人昂扬奋发、豪迈奔放;宋代科举几乎成为文人唯一的入仕之途,且出路更优,使宋代人饱读诗书、博雅风流;元代科举几经废立,且极不平等,使元代文人整体沉沦,他们充满绝望、愤懑,与倡优为伍,以浪子自命;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科举成为牢笼志士、驱策英才的专制工具。这时的文士多在一灯如豆下写作或背诵八股时文,空疏而迂腐。当然,这里所描述的只是某一时代的总体倾向,但一代文学风貌,莫不与此相关。

第三,可以深入拓展对作家群体、诗派及文派的研究理路。

现代文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古代作家群体及流派提供了宏观方法,给予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其作用不容抹煞。然而,如果一味作架空的分析,而不结合中国古代作家群体或流派的特殊生成状态来考虑问题,就不免空泛,或得出不合文学实际的错误结论。科举制度的建立,在一种新的方式上加强了文人队伍的聚合。如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同年关系、师弟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有可能导致文学集团或文学流派的衍生。这是具有原生态的文学现象。它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合于现代的文学理论模式,但确是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

在这方面,历史研究似乎走在了文学研究的前列。何冠环先生有一本小书,其题目为《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作者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胡旦榜进士这一角度切入,析论了他们与宋初朋党的关系。[3]这一视角颇为独特,也颇具眼光。这种考察符合北宋朋党的真实面目,这种切入角度对文学研究也有启示意义。由此,我们来看古代的文学集团或流派,有些情形就与科举密切相关。就唐宋古文运动看,它在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和作用,已为许多学人注目并加以研究。那么,唐宋古文运动何以能够兴起,其组织方式是什么,原因可能很多。但我们觉得,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科举。韩愈不顾流俗的排侮非笑,而以师道自任,成就了一批“韩门弟子”,这些人大都成为古文运动的中坚。所谓韩门弟子,就与科举行卷之风相关。以师弟子关系为组织形式,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关键。他著《师说》要恢复古代从师之道,其用心也就十分显明。有意味的是,这一组织方式为北宋文人所承继,宋代的许多古文家都强调师道,就是一个明证。此外,如明清科举的乡试、会试与文学集团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方面已有人做出研究。这种视角与取向,无疑会促使我们以更为切实的态度,拓展思路,获得学术的新视野与新思维。

   第四,有助于加强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文化关注的考察及以科举文化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系统研究。

傅璇琮先生就一再强调要加强古典文学研究的文化意识,提出了历史文化研究方法。他指出:“人们认识到,不能孤立地研究文学,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社会概况仅仅作为外部附加物贴在作家作品背上,而是应当研究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个时代的总的精神状态,研究在这样一种综合的‘历史——文化’趋向中,怎样形成作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从而产生出一个时代以及一个群体、个人特有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心态。”(《日晷丛书》总序)傅先生自己也正是这样进行学术研究的,他的《唐代科举与文学》就是采用历史文化研究方法的范例。他有意识地沟通历史与文学,在充分考察那一时代的文化背景上来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以及相联系的时代风貌与社会习俗。[4]这种研究实际上是以人为轴心的文化研究,它所关注的是作家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情感状态,并使这种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与情感状态在某种历史文化背景上得以凸显。科举制度是切入文人核心的最佳视角之一。“科举制度产生于7世纪初,一直存在到20世纪的头几年,足有1300年的历史。有哪一项政治文化制度像科举制度那样,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长久地影响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貌和感情形态呢?……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研究其文化形态,如果不着重研究知识分子的历史变化,那将会遇到许多障碍。”[5]知识分子的历史变化与科举制度的联系如此紧密。通过科举制度,可以考察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目和感情形态,这确实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一种最佳方式。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认识、态度中,又可以看出创作主体的自我文化关注,以更进一步透视文人的精神世界。这种自我文化关注,主要表现在科举文学当中。对这一大宗文学作品,我们以往似乎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作品除表现士子功业意识、济世情怀外,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窥见士人的自我情感体验及对自身的文化思索。譬如唐代落第诗很多,有自陈落第的,还有慰人落第的,情调大多黯然,由此可透视唐代文人情感世界的另一面。戏曲小说中对士人自身的展示更加充分。如唐传奇中,往往表现士人“婚”与“仕”的矛盾,揭示出当时进士阶层普遍的悲剧心理,是士人意识的集中体现。明清时期,对士文化的描写与反思之作出现,其思想内蕴更为深刻。总之,如果对科举文学系列进行全面清理,有一完整认识,那么,我们对一些文学现象本身的研究可能会更为深刻而切实了。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

[2]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第7篇

实际上,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国内教育领域的整体教学策略不断翻新,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性的学习空间,学校的总体教学氛围也较以往有所改善。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讲求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并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单词或语法,但鉴于小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教师只有采取兴趣导向式教学以及差异化方法教学,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强化学校的教学质量。

1.差异化方法教学模式内容概述

所谓的运用“差异化方法”来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指的就是在英语课堂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来巩固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及其理解能力等因素放在教学的首位,进而采取灵活多变且有针对性的教学,令不同素质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获得收益。实质上,差异化方法教学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并非易事,因其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既往学习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有敏锐的感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2.差异化方法教学模式及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从一段时期以来的教学经验来分析,差异化方法教学的实施不仅得到了教学双方的认可,学习氛围较为良好,而且,运用改模式能够起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成绩稍差一点的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从具体来看,则要从英语课堂训练差异化教学、英语小组分类教学以及作业评价分层等方面,来巩固小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成果,进而在不打击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运用差异化方法教学,能够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弱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心理成长所带来的压力。例如:在时下,有很多小学生在学龄前接受过英语教育,则其在课堂上的反应就会较为活跃,因为这是有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一旦谈及到他们擅长的领域,就会勇于表现自己,相反,则有一部分小学生在学前没有接受过英语教育,在课堂上的反应则会过于消极,甚至会产生自备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就要格外注意那些不善言语的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这样的学生来回答,回答完毕后,通过表扬学生学习能力强的策略来强化他的自信心。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英语学习小组的模式,渗透差异化的英语教学内容,从而缩短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英语成绩方面的差距,而且能让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结语

第8篇

一、挖掘新教材,聚焦于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总要以一定的材料为载体,材料本身为学生所关注,有较强的吸引力,无疑是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今天的学生接触面广,信息量大,视野开阔。他们关心社会、关心国际国内败治、经济大事等。例如:申办奥运、复关谈判、波黑内战、拉宾遇害、李登辉访美、京九贯通筹。我们及时抓住同学们所关注的这些话题,组织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京九线接轨的庆典将在九江举行的消息一传开,立即成了九江人民热切期盼的一个兴奋点。我们及时举办了“爱我大京九宣传广播周”活动,组织全体同学收看了京九接轨庆典的电视实况转播,以班为单位,举办了以“京九贯通的意义大”为题的主题班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强化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九江的情感,增强了振兴中华、振兴九江的信心。

发生在同学们中间的典型人和事,也是我们进行教育的活教材。对师生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宣传,树立榜样,使同学生们受到了如何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活生生的教育。对已发生而又不应该发生的事,我们不回避、不遮盖,公之于众,开展讨论,使同学们从中受到警示,吸取教训,提高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探索新途径,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自主教育

围绕如何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为自主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自主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的德育方法。

利用班团队活动这一阵地,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教育。整个活动由学生自已设计、组织、主持、完善,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开发了潜能,启迪了心智,收到了学有所得、发展个性的实效。我校初二实验班,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很高,以至于一半以上的家长规定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必须是班级的前三名,给孩子订了种种清规戒律,导致孩子对家庭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主题班队会。会上同学们既道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百般怜爱和所寄托的深切期望,也表达了对父母给自己规定的各项不切实际的指标无迭达到以及面对种种清规戒律实难从命的苦衷。班主任老师及时引导同学们冷静、理智地用书面形式与父母交换意见,变相互发泄为善意规劝,恨快化解了矛盾。之后,又设计并举办了“爸爸妈妈心目中的我”的主题班会,会上学生们相互评论,相互督促,认真寻找自己的不足,纷纷表示要尽快改正缺点。

我们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节”,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感,增长才干,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整个活动融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文化节也开展对抗辩论赛,让同学们在激烈思想对抗、相互诘难中,不断深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了明辨是非、提高抵制各种消极思想因素影响的能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的目的。

学生的自主教育是同学间道德观念行为的相互参照评价,是同龄共勉,是同伴友好交往中传递的意见。这就使学生群众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一种教育力量,自然地促使学生评判自我、深省目我,从而使自我认识得到升毕。增强了教育的实效,形成了学校德育的一种良性循环。

三、抓住主渠道,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学生活动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各学科教材中都蕴藏着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丰富内容,是知识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结合;育人的特点又在于“渗透”,在于潜移默化。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把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德育的首要地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