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杂志 部级期刊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杂志简介:《科学大观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07/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前沿、专栏、聚焦、地球故事、科学探奇、影像、科技人_自立自强、文化硬核扶贫、封面故事_你读研了吗、量子科技、强国之路_科学技术是第...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3-1871
国内刊号:11-1607/N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10873
总被引量:484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用爱,去呵护成长

    作者:任红雨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万物生长,从来不风平浪静。孩子的成长,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育,更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也许,校园本应是象牙塔,孩子们在书声琅琅和欢歌笑语中茁壮成长,但这只是大家美好的一厢情愿罢了。中关村二小的霸凌,上饶小学孩子被刺……一系列事件让校园不再宁静,让家长们坐立不安。何为校园霸凌?瑞典心理学家丹·奥维斯(Dan Olweus)认为,校园霸...

  • 地质学 太阳给地表贴了层“膜”,让光照变成电流

    刊期:2019年第11期

    自然界的矿物也在发生'光合作用'。这听起来不可思议,因为在寻常的认知中,只有生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鲁安怀团队日前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揭示,自然界无机矿物可转化成太阳能系统,地表矿物也有光合作用。矿物属于无机物,如何发生光合作用呢?实际上,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把水变成氧气这一过程中.

  • 古生物 1亿多年前的“吸血鬼黄蜂”竟拥有细长尖牙

    刊期:2019年第11期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和英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1亿年前的一种远古小黄蜂,它长着让人毛骨悚然的锋利牙齿,被命名为Supraserphites draculi(科学家们以此将其称为'吸血鬼黄蜂')。保存在一块琥珀中的它具有多节的触角和2~3颗'长尖牙',以及扁而长的下颚。其触角的节状结构,被认为是serphitoid黄蜂家族的一种进化特征,这将帮...

  • 生育健康 高龄生育可能会影响妻儿健康

    刊期:2019年第11期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男性为了事业或为将来给孩子更好更优渥的条件而选择推迟当父亲的年龄,但很少人了解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危害。最近,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更年期杂志》上称,男性过度推迟生育年龄并不可取,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伴侣和孩子的健康。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过去40年来美国关于父母年龄对怀孕、...

  • 行为学 服刑或无法遏制暴力犯罪

    刊期:2019年第11期

    近日,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入狱服刑不会显著降低未来的暴力犯罪率。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刑事定罪后判处罪犯入狱的一个常见动机是认为服刑可以阻止未来的暴力犯罪。理论上讲,通过服刑消除罪犯实施犯罪的机会,让其改过自新或者打消未来实施犯罪的念头,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通过入狱服刑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性一直存在巨...

  • 医学 “骨骼阑尾”在增多

    刊期:2019年第11期

    每个小学生都知道人类拥有206块骨骼,但目前教科书可能需要改写,之前科学家认为进化消失的一块骨骼,现已奇迹般复原。豆骨(fabella),是位于膝盖后方肌腱中的一块小骨骼,目前它在人体存在的概率是100年前的3倍。它的直径不足1.3厘米,是在我们灵长类祖先身体上发现的,它被称为'骨骼阑尾',因为它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

  • 传染病 流感病毒在低湿度下更易传播

    刊期:2019年第11期

    秋冬季节多发流感感染。美国耶鲁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流感病毒之所以在秋冬季节更易传播,一个关键因素是湿度低。研究团队介绍,此前医学专家已知温度低和湿度低会助推流感病毒传播,但对低湿度具体如何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对流感病毒的抵御知之甚少。此次,他们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说,湿度低易使流感病毒“长驱直入”主要是从三方面阻...

  • 心理学 婴儿天生爱利他

    刊期:2019年第11期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人类本性是善还是恶。近期一项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性中可能存在一些天生“善念”,或者更专业地讲,至少孩子们能够在较早年龄段拥有道德判断。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婴儿的美妙世界》中一项研究表明,学步儿童倾向于“善念”行为。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让不足1岁的婴儿观看木偶戏,木偶戏中不同颜色的木偶外形...

  • 稻米传奇 香飘七千年

    刊期:2019年第11期

    稻米养育了中国十几亿、地球几十亿人口,而中国几千年来'食米文化'的传承与'稻米之路'的传播,使稻米已远远超越了果腹的意义,成为一种具有民族凝聚力、代表耕作与收获的精神象征。对于中国人来说,米是一日三餐最常见的主食,这样的饮食系统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当稻米还与旷野中的野草并为同类时,是华夏民族最早将其发现并开始了人工栽培。随后稻米...

  • 孩子的天空

    刊期:2019年第11期

  • 上饶小学命案 谁应该深刻反省

    刊期:2019年第11期

    '我们班级里很多都是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坐同桌,让他们互相帮助,提高成绩。'同学李淘说。5月10日早上,在江西上饶第五小学,一个中年男人冲进学校教室,用刀刺向自己女儿的同桌同学刘帅。行凶者王某建(化名)从敞开的后门冲进三年级(1)班时,班里正在上语文早读。

  • 被改变的人生 校园暴力受害者回访调查

    作者:李兴丽 刊期:2019年第11期

    他们成为不断累加的案例中的一个数字。那些发生在他们瘦弱身体上,隐匿而绵长的伤害鲜被关注。'时间真的能够抚平伤痛吗?'2014年,一项来自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的研究,给出了否定答案。这项研究经过长达50年的追踪发现,童年时遭受欺负,可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长达约40年的持续影响。

  • 校园报告 为什么他们要欺负我

    刊期:2019年第11期

    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不是指你和我因为什么矛盾打了一架,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解释道,“所以校园欺凌不只是肢体上的暴力行为,有些非肢体的欺凌对孩子的伤害也很大。”

  • 校园暴力 成长中的角色混乱

    刊期:2019年第11期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统计,仅2015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达到60多起。大家在痛心之余都在思考,校园暴力事件为何会一再上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性、去个体化效应、媒体过度渲染等有关。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身体外形发生明显变化,第二性征也开始显现,成人感逐渐产生...

  • 法律在前 从欺凌到犯罪仅一步之遥

    作者:宗春山 刊期:2019年第11期

    校园欺凌事件结束后,受欺凌者仍旧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心理创伤难以愈合,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而欺凌者则在欺凌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抑郁、焦虑情绪障碍及自杀风险,长大后参与暴力事件、酗酒、吸毒及犯罪行为的风险也很高。一旦被欺凌,三观全改变。就像一位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