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杂志 省级期刊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杂志简介:《科学之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2/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承、专题、自然传奇、人物经纬、企业风采、绿色氧吧、智享生活、舌尖食话、卷首语、大城小事、妙论、小科说宝、心灵驿站、悠乐旅堂、科...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1000-8136
国内刊号:14-1032/N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5206
总被引量:1064
H指数:10
立即指数:0.002
期刊他引率:1
  • 为热爱而活

    刊期:2018年第12期

    11月份利用年假大理游玩时,古城街头偶遇一位卖花环的白族阿婆。阿婆瘦瘦小小,收拾得干净利落,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向游人推销花环和彩辫。晚秋的大理依旧阳光和煦,温暖如春,随处可见各色小商小贩,而这位阿婆在热闹的街头显得尤为特别。让人驻足的先是阿婆五彩缤纷的花环,每一朵都是开得正艳的真花,一朵挨一朵紧密地扎成一圈,花色的搭配也恰...

  • 我国启动“天河工程”星箭研制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6日,我国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卫星模型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据天河卫星总指挥刘伟亮介绍,“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总研制,计划于2020年完成“天河一号”卫星首批双星发射。

  • 盖亚望远镜数据揭秘银河系成因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1日,欧洲科学家团队通过盖亚望远镜的数据,确定了我们所在银河系的形成原因——大约100亿年前,银河系与另一个星系碰撞,导致银河系银晕内充满了恒星,并且使银盘增厚,而这个相撞的星系也因此次发现被命名。研究团队根据盖亚望远镜和巨人恩克拉多斯(希腊神话里面的盖亚之子),将这个撞击星系命名为“盖亚—恩克拉多斯”。

  • 我国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首条光束线站顺利出光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2日,我国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首条光束线站——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完成首轮调试,同步辐射光顺利到达实验站,标志着“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正式进入调试出光阶段。硬X射线通用谱学线站全部由“上海光源”设计、国内自主加工完成。下一步,科研人员将不断优化线站参数,使线站尽快达到验收指标。“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将按照计划于2022年...

  • 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两国共同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这次发射,将我国发射的海洋卫星和海洋作为牵头主用户的卫星数字改写为7颗。到2025年,我国计划再发射14颗卫星,其中7颗海洋卫星立项在研,即将形成全球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和海洋监视监测能力。

  • “雪龙”号穿越“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7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通过有着地球“第四极”之称的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洋面,向南极行进。“雪龙”号通过的海域位于海沟最深处的西面。根据海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水深10924米。目前“雪龙”号正以15节(1节等于1.852千米)左右的时速行进,11月9日通过赤道,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继续向南极挺进。

  • 3D器官芯片可实时监测细胞活动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3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三维(3D)器官芯片,可实时监测细胞活动,有望用于开发新疗法,同时减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新设备可以成为多种类型的器官芯片,如肝脏芯片、心脏芯片等,最终得到“身体芯片”,可以模拟各种治疗方法对整个身体的影响。

  • 机器学习可预测基因组修复结果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8日,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及哈佛医学院科学家理查德·舒尔伍德及同事,发明了一种用机器学习预测基因组修复结果的方法,可通过机器学习对致病基因变异实现精准且可预测的编辑。这项成果为研究遗传疾病,开发潜在疗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我国学者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杀伤癌细胞的“攻防机制”

    刊期:2018年第12期

    等离子体被认为是固体、液体、气体之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2018年10月25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治疗肿瘤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等离子体杀伤癌细胞的机制,以及癌细胞的“抵御”机制,对抗癌的疗效预判、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港珠澳大桥:"智造"中国奇迹

    刊期:2018年第12期

    在广袤的伶仃洋上,横卧着这样一条跨海通道:它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过程中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它就是——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横跨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千米,是“一国...

  • 伶仃洋上造桥大海深处“穿针”

    刊期:2018年第12期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让世界为之振奋,这项超级工程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桥梁建设能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创造奇迹的实力。潮起潮落、寒来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构筑起全长55千米的世界级跨海通道。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通途。驾车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天蓝水美,中华白海豚欢腾跳跃,让人不免陶醉。

  •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科技智慧

    刊期:2018年第12期

    港珠澳大桥拥有专利400项之多,涵盖了当今世界多项尖端科技,体现在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上,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科技支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科技智慧。

  • 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人生,就是奔跑

    作者:史文慧 刊期:2018年第12期

    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级工程的正式通车,离不开整个建设团队的努力奋战,更离不开港珠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从47岁到61岁,林鸣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在了这座大桥上,带着4000人的团队,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

  • 巧手聚万象一剪绘锦绣

    作者:本刊编辑部; 伏兆娥; 秦改梅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几千年来,在祖国西部的这方宝地,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互动交融,共同建设了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共同创造了兼容并包的灿烂文化。这片神奇的土地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留存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本刊记者专程走进宁夏,开启了一次寻访民间艺人的文化之旅。传承中华文明,延续历史文脉,前几期“传承”,...

  • 山沟沟里飞出的凤凰

    刊期:2018年第12期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现如今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一片片红纸带着浓郁的乡俗乡情,带着北方妇女在炕头窗下的情思,带着庄稼人的希望、向往和内心世界,飞向城市、乡间的每一个角落。于是,那张红纸不再是一张普通的纸了,仿佛是一只只灵动的女性的手,抚摩着观赏者的心。说起宁夏的海原县兴仁镇,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