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杂志 省级期刊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杂志简介:《科学之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2/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承、专题、自然传奇、人物经纬、企业风采、绿色氧吧、智享生活、舌尖食话、卷首语、大城小事、妙论、小科说宝、心灵驿站、悠乐旅堂、科...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1000-8136
国内刊号:14-1032/N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5206
总被引量:1064
H指数:10
立即指数:0.002
期刊他引率:1
  • 十月随想

    作者:关儿 刊期:2004年第10期

    金秋十月,想起你的时候,思绪浮想联翩。

  • 为你开启创造之门——“创造学”研究专家关原成素描

    作者:曹俊卿 刊期:2004年第10期

    一提起"发明创造",大部分人都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可人人又对它是那么的向往--我就不能有所发明创造?能!创造学研究专家关原成告诉你:人人都孕育着发明能力,所缺乏的是驾驭这种能力的能力,那就是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进行创造力培训而得以开发和提高的.

  • 科技资讯

    刊期:2004年第10期

    “哈勃”捕捉到“太空气泡”,第二代互联网刷新速度,我国研制成功百吨级海水淡化装置,我国开发出成本相对低的管道清洁机器人系统,网吧10“岁”了

  • 奥秘

    刊期:2004年第10期

    登山家面对的是以人类微薄的体力去挑战大自然的伟岸,星际旅行家面对的则是以人类短暂的生命去跨越星际间几乎无限的距离,人类的平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间虽然有所增长,但自然衰老依然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即使在基因图谱逐渐被揭开的今天也没有迹象表明人类的寿命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获得数甲级上的延长。

  • 无声的天籁交响

    作者:张唯诚 刊期:2004年第10期

    在寂静中倾听 1883年,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人们在听到它强大轰鸣的同时,还隐约感受到了一种隐藏着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一种听不见的声波,它使科学家第一次意识到大自然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声音:次声.

  • “信使”号:3件法宝 7种武器 6大任务

    作者:腾月 刊期:2004年第10期

    人类第一艘环绕水星的探测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是人类第一艘环绕水星的探测器,它由"波音德尔塔Delta Ⅱ"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信使"号探测器的质量约1 100kg,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低成本"发现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此次探测计划的投资额只有四亿多美元.

  • 黑洞究竟有多黑

    作者:刘建学 刊期:2004年第10期

    发现黑洞 美国宇航局利用"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1999年探测到一颗超新星周围物质喷出的大量X射线,科学家据此认为,这颗超新星中央存在黑洞.该望远镜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显示了一个遥远类星体喷射出的X射线流达20万光年之远,其喷射出的能量可能相当于10万亿个太阳释放能量的总和.

  • 大脑里的天才按钮

    作者:刘雁 刊期:2004年第10期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 从刘翔的胜利看人类种族的差异

    作者:江波 刊期:2004年第10期

    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m跨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金牌.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这个成绩不仅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还平了英国选手约翰逊11年前创造的世界纪录.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胜利,而是在男子110m跨栏...

  • 神秘的古金属

    作者:赵光 刊期:2004年第10期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夏麦哈洛里,矗立着一根公元5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6.7m,直径约1.37m,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耸立了一千五百余年,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

  • 视点

    刊期:2004年第10期

    科技的发展对管理体制提出了双向要求:既要保证小科学的充分自治,又要对大科学项目实行控制和管理……

  • “大科学”项目纷争

    作者:原春琳 刊期:2004年第10期

    11名华人科学家质疑"大科学"项目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就引起激烈争议的"大科学"项目作出回应:中国还是要做"大科学".

  • 大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与运行模式

    作者:陈国栋 刊期:2004年第10期

    "大科学"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就其研究特点来看,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根据大型装置和项目目标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大科学研究分为两类:

  • “大科学”计划之一--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作者:张志清 刊期:2004年第10期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始于1989年.1990年成立的全球变化研究行动小组,是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一,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天体科学和遥感技术、极地科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与网络化技术应用等众多的学科领域.此项目主要研究大气物理、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学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

  • 中国正成为“全球研究村”中活跃一员

    作者:张咏晴 刊期:2004年第10期

    环境、大气、海洋、人类健康……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各国科技界正联手组成一个"全球研究村",中国正是其中活跃的一员.在当今最具代表性的51项国际大科学合作研究计划中,我国已参与了21项,并取得多项举世瞩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