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装备研究

教育与装备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Education & Equipment Research

杂志简介:《教育与装备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41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实验教学、课程教法、技术前沿、技术应用、环境建构、理论探析、优化治理、卷首语、书香校园、域外采风、劳动教育、管理评估、实践育人、...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国际刊号:2096-1766
国内刊号:10-1415/G4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27
总发文量:3938
总被引量:3313
H指数:9
引用半衰期:4.4688
立即指数:0.0274
期刊他引率:0.8571
平均引文率:1.6341
  • 配备标准与新课程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诗海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为了支撑新课程实施,我所启动了“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下称新标准)的编制工作。本文将探讨新标准与新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实施新课程、新标准操作层面的参考。

  • 巧制妙用 趣味实验(Ⅲ)

    作者:梁玉祥 刊期:2007年第03期

    1弯曲了的光线 (1)实验步骤 ①在小水槽中加入清水,让一束激光射入水中,我们会看到,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X)——第九单元 酸和碱

    作者:白福秦 刊期:2007年第03期

    本单元实验较多,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量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的观察,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 利用多媒体观察多普勒效应

    作者:刘亚红 刊期:2007年第03期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人教版·必修加选修)第十章中的多普勒效应一节中,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便于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笔者制作了一个多普勒效应演示器,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重庆地区植物色素用作酸碱指示剂的研究

    作者:张庆云; 杨华 刊期:2007年第03期

    对重庆地区18种植物色素在酸、碱溶液中的性质做了研究,从中筛选出了几种变色敏锐的单一植物色素用作酸碱指示剂;并配制出了变色较好的混合指示剂;还介绍了提取植物色素的方法。既能满足中学化学实验要求,又可减少污染,节约支出,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装备“十一五”发展目标

    刊期:2007年第03期

    形成与浙江省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装备标准体系;建立并完善以部门集中采购为主要形式的供配新体系;健全教育装备基础管理制度体系;建成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评估监督体系,确保教育装备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 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再探究

    作者:闫盛 刊期:2007年第03期

    乙醛具有还原性,弱氧化剂氢氧化铜就可以把它氧化成乙酸。但是该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pH值大于10)才能发生,过量的碱在反应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究。

  • 酸碱浓度对中和热测定数值影响的实验探究

    作者:吉晨; 肖然; 曹葵 刊期:2007年第03期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各种酸碱相互中和的反应热,以及不同浓度酸碱在稀释时的放热,并以此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及矫正,找出酸碱中和的实际反应热与酸碱种类及浓度的关系,初步推出各种酸碱在中和反应放热中的最适浓度。

  •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改进

    作者:王红娜; 张洪俊; 谭旭; 汪斌; 伊颖 刊期:2007年第03期

    Fe(OH)2制备向来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如果直接向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制备,上课演示时成功率较低,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令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

  •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改进

    作者:盛锡铭; 刘金翠 刊期:2007年第03期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是(苏教版化学必修1)“硫、氮和持续发展”专题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本人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趣、更环保、更简便。

  • Na2CO3及NHCO3与HCl反应比较实验的改进

    作者:湛先军 刊期:2007年第03期

    高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实验2—7]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 HCl,并将两个各装0.3g 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里的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这个实验有不足:不易装固体,实验时固体易残留试管口,既要称,又要量,费力,费时。为简化实验、节约时间,做如下改进:

  • 纤维素与蔗糖水解实验的改进

    作者:徐昌学 刊期:2007年第03期

    1纤维素水解 (1)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高中课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纤维素水解”演示和学生实验存在一些不足。如滤纸容易被炭化或没能掌握好纤维素水解的时间,结果实验很容易失败或者成功也很费时。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作了一些探究,得到较好的效果。

  • 体现氢氧化钠理化性质的改进与补充实验

    作者:徐宜秋 刊期:2007年第03期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强碱,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其理化性质。但关于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教材上文字叙述居多,验证的实验欠少或现象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直观观察与本节教学的效率提高。以下实验是对学习氢氧化钠理化性质时的补充,供参考。

  • 改装电表测量灯丝伏安特性

    作者:刘志存; 鲁百佐; 杨敬娜 刊期:2007年第03期

    该文设计了一项有益于培养学生综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测量钨丝灯伏安特性曲线。该实验要求学生从概念入手改装电表,设计测量电路、拟定测量方法及实验步骤,并对实验中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

  • 对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的两点改进

    作者:肖永强 刊期:2007年第03期

    利用一次性输液器、5mL注射器、透明胶卷筒等常见材料,制作了注射滴定器、石膏粉分散器,并对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进行两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