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5 14:43:54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1篇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效;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并明确写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高中政治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了高中政治教育的实质,也是对多年来我国高中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纠正。

1 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理所当然地要求当代的学生接受,更不能通过强制灌输来使学生接受。所以,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自身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要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思考,解决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在与家庭、学校、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使他们形成健康、理解、宽容的个性,以及享受快乐,过积极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高中政治课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生活是科学世界(书本世界)的基础,是高中政治知识的意义之源。道德的学习与发展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无意义的,也是没有效果的。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贯通,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应体现生活性的特点。

2.1 教学内容生活化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但教材只是可供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所以,我们要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世界,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所有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摆脱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状态。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教学方法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也疏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3 教学过程生活化

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它的主要环节有课首导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惟有健康快乐的生灵才是真正的生灵。”教学的过程,应是适宜生命成长、生态和谐地育人的过程。要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应在以下3个环节中均有所体现。

2.3.1 课前导入生活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教学在课首一环就应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孕育相应的课题意识。

在课首导入课题的常用方法有: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的呈现法;让学生与实物见面,调动多种感官并亲自操作,从中孕育直觉感受的实物法;以小品等游戏为中介,搭起教学内容通向学生与生活的桥梁的游戏法;引发学生回忆、反思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唤起法;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倾述个人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体验的倾述法。在这里,我运用了唤起法和倾述法,激活学生已有的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

2.3.2 课中展开生活化。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体验和认知。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教学的展开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学生既用脑子想,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与感悟。郭思乐教授指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拓展的工作。感悟是孕育在学生心中的道德花蕾。”课中展开,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师生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要接纳和欣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堂教学成为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变成学生精神焕发、德性成长的沃土。

2.3.3 课后延伸生活化。学生高中政治的形成是现实生活中自主建构形成的。所以,一节课的课尾不能突然停止,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如果用标点符号形象表征的话,课尾不是句号,而应是逗号、问号或冒号。所谓“逗号”,是指在课尾一环要将课内教育有机地延续到校外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去。所谓“问号”,是指课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又会触发学生继续去探究新的问题。所谓“冒号”,是指在课尾要召唤和趋动学生将课中学习的收获和道德感悟拿到生活中去验证,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如果脱离生活世界,学生对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便无法形成。所以,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在课堂上,教师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自主体验,从而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岳秉乾.解决高中思政教学内容与课时冲突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1(16)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2篇

一、政治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政治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无论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政治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政治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当前,在政治课被认为难教,政治教师难当的情况下,需要政治教师具有执著的敬业、乐业精神。政治教师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特级教师郄禄和曾经说过:“一个教师要解决三种能力问题即动力、能力、精力。缺乏动力不想干,缺乏能力不会干,缺乏精力不能干。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动力问题,而动力则来自于对教育的事业心。”可见,政治教师增强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从而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综上所述,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将学生的性格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治教师要做到“两要”、“两不要”,即: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人格魁力感召学生,不要单靠口头说教;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不要靠大棒来维持教师尊严。只有这样,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 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 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 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 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 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乎,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3篇

关键词:体认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42-02

一、体验式教育与认知式教育的一般原理

(一)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

体验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活动情境,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和内省,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教育。

体验式教育包括情感体验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两个方面。所谓的情感体验教育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觉知和意识;是主体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对外部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道德的内心体验;是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的态度体验。实践体悟即道德活动体验和感悟,是人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体悟;是人的道德认知的外在行为表现,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意志行为,常以愿望和意向的方式被人们体验着,并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走向,进而采取有效办法去积极完成动机所激发的行动。以行为要素为道德行为,并在对行为后效进行反馈、评析、反思的基础上,获得觉知体悟,是其鲜明的实践操作表征。这里的活动即行动,指对象性活动,是外显的操作活动,区别于观念层面的内隐性思维活动。通过行动,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关系,个体对环境产生切实的道德影响,通过相互反馈,个体获得自由而真切的体验、感悟,进而在“实然”与“应然”的自主体悟中,建构品德,优化德性。

(二)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

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以内安排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主要指社会、法律基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教学。这些内容是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各级学校统一安排,具有明确德育目、落实德育内容的。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和规范认同两个统一体。所谓的道德认知指主体对现实的道德现象的心理反应;是道德品质心理结构中的智力因素;是个体对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认知在品德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道德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先导。没有科学的道德认知就难以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道德认知是推动人们形成、发展和完善道德行为和习惯的深层精神力量,荒谬的道德认知则是人们道德败坏的认知根源。

规范认同指社会规范的一种主动自觉的、较为高级的接受状态;是道德学习、规范接受,品德形成之关键;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是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知情心理因素之深入;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之开端;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动力机制和执行机制,是奠定自觉遵从态度的心理基础。规范认同属于道德的理性学习,是将外在的主体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一种高级的内化形式。规范认同属于社会认同的范畴。规范认同分别为偶像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1)偶像认同,即指个体处于对某个或某团体的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遵从、接受现象,又称自居作用或同一化。其出发点是“提高自身的价值感”,“希望自己成为和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并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基本含义就是主体试图与榜样一致,即对榜样的遵从或模仿。(2)价值认同,即指个体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规范的遵从、接受现象。例如,由于个体认识到“善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所以遇事就会更多地表现出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乐于助人,甚至舍己为人,这就属于价值认同。

在当前的德育教育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处于两极对立。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境况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和思想意识。这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面对今天的学生和理论课教师,提出了互知、互变、互动的新标准。

互知:今天的大学生已不再是老师教什么,他们便听什么,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学生具有信息量大、思维敏捷、理念新颖、思维深刻、视角多位、个性突出的整体思维特征和性格特征。一句话,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静态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式,教师应是一条河,学生却是一条溪的动态教学模式时代已经到来。

互动:呆板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立足于讲台与学生之间的,多体一本的教案使教师习惯于程式化的说教。学生的变化已为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动态的要求。学生之动,在于参加社会实践,产生与教学内容认知一致的情感体验。教师之动,在于把握学生之需要与社会之需求的衔接契机,获得成功施教。

互变:由知晓什么到为什么知晓,由接受什么到何以致用,由接受知识到转“识”成“智”,这是当代各级学生的变化特征,特别是大学生;而对于教师来讲,却应由程式化的模式走向多维教学模式变化,单一知识结构向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变化,教学型教师向教学研究型教师变化。

为了保证这些课程指导原则落实到位,经过对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调研,应向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以下三种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四种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一)三种教学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具有宽泛的理论素质,主要包含教育学、社会学、语言逻辑学、教育心理学等。(2)以真实生活实践的论据支撑教学论点的素质。(3)必须正确地、尽可能准确地运用精美语言表达事物,在逻辑关系上完成正确、准确、和精确的递进。

(二)四种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为了保证各门课程教学实效的提高,贯彻课改指导原则,我认为应该执行以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1)照本宣科且有讲述内容、观点上的错误存在,这属于缺乏基本知识和素养。这样的老师应该让他离开讲台,进修,自学,达到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后再让他上讲台。(2)授课无内容、观点上的错误存在,但授课过程完全处于呆板的程式化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无任何特点,这属于基本具有授课资格但需要提高完善的教学水平。这种老师需要同行引导,提高。(3)授课内容清楚,形式上具有个性特点,且有良好的生活案例支撑,但教学目的的不能实现和升华,很大程度上非教学内容添加为哗众取宠,属于给予纠正、调整教学目的的主旨的教学水平。(4)授课语言表达精美,有生活论据支持,完全体现教学上升,且具有自身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的精品升华,属于师生共同认可的优良教学水平。

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是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之有机整合

(一)培养一支以身立教德育队伍,是进行整合的关键

德育教师是实施整合课程成败的关键。两者整合后的德育课程应该注重从整合教育思想和现代人才观出发,遵循“认知与体验相互渗透、协同作用、相得益彰”的核心理念,由“体验”围绕“认知”而开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运用,教师的把握和引导是关键,因而对教师的教学及人品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需要结合起来,优化认知式德育内容,实施思想品德课案例化教学改革,积极现课堂案例化教学的三个显著特征

(1)模真性;(2)联结性:知一情一意一行;(3)体认性,从情感体验,到认知内化。不断强化实践体认环节。实践体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有创造性,在更大程度上展开学生实践课程。

(三)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逐渐形成新的教学范式

1.首先体现一个原则,即事实与价值统一原则。思想道德教学的所有问题都在于这个原则贯彻的好坏。坚决做到“四不”:教学不能停留在经验水平;教学不能哗众取宠;教学不能单向灌输;教师不做加油员,要做雕塑家。

2.用两种评价体系。即学生在网上给老师打分和学校同行老师听课打分,来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和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使之充分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3.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应该具有三种素质,宽泛的理论素质,即除专业外还应掌握教育学、社会学、语言逻辑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真实论据支撑教学论点的素质;准确精美语言的表达素质,即在认知的同时进行情感交流。

4.要避免四种教学效果。照本宣科且有错误,缺乏授课资格;照本宣科无错误,程式化教学,教学不互动;表述完整,但无鲜活案例事实支持,往往表现出为教师的一相情愿,学生并不认可;表述完整,且有论据支持,但无精品升华。积极倡导一种教学效果:有论据支持,不哗众取宠,且有自身精品升华。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时间较长、动态因素较多的科学探索过程,它牵扯到施教者、受教者和动态环境、大学环境特点等诸多互动因素,依据科学性原则来指导这一过程,是我们的坚定信念,把握动态教学过程是我们的教改内容,立足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是我们教学改革契机。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彭希林,冯惠先.青年道德心理学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俞世伟.生命.实践.理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6]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郭广银,陈延斌,杨明,王云骏.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蓝维等.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4篇

【关键词】政治课 德育 艺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6-02

一、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要注意艺术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性的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性的活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这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运用语言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在政治课上,教师进行理论讲解时语言力求多变,富有幽默感,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灵活的运用典故、谚语、名人故事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得德育的效果更佳。

2.抓住良好的时机、寻找最佳突破口

抓住良机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敏感的觉悟感,及时和适时的运用政治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师敏锐的发现学生思想动态,抓住苗头,进行及时有效的开展德育,有利于防微杜渐,如果晚了会于事无补,要恰到好处,把握最佳时机。

政治课这门学科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教材在内容编写上,很注重渗透一些德育内容的材料,如名人轶事,时政热点,学术争辩话题,社会前沿动态等。这些话题一般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认识上存在疑惑之点,情感上的敏感点,以及容易产生共振的共鸣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突破口。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

学生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一贯的强制性灌输,结果将会适得其反。在课堂上,为了消除学生的对抗情绪,教师可先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意识和无戒备的状态下,通过诱导、启发和关键点的点拨,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高昂的情绪,心甘情愿的接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也是教师进行德育的高明之处。

二、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方法和艺术是德育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方法恰当,艺术高超,可使德育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试谈谈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

1.理论灌输法

灌输式教育法不是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不是简单、粗略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适合灌输的教育内容陈述,并且能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从情、理、法方面说教,让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从思想触动自愿接受教育。在讲到“财政的作用”、“税收性质”、“纳税人”等内容时,明确告诉学生我国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税收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国防建设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在享用税收带来好处的同时依法纳税,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尽公民义务,理解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思想意识。

2.辩论会讨论法

辩论会容易碰出思想的火花,也比较容易加深学生对德育的领悟。在新教材中,教材设置了很多辩论的题目,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好好利用这些材料。而且在每一单元都有综合探究,这些是很好的德育辩题,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个辩论队,就各种消费心理进辩论,学生用他们知道的知识和现实例子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领悟到各种消费心理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们知道要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与此类似的做法,还有知识竞赛法,演讲赛,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讨论,进行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从而实现道德认知和情感的转变。

3.实践锻炼法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比如,我们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参加实践活动,这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方法。如参观文明社区,就是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再如分组参加市场调查,采访等。实践锻炼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身临其境的参与,情感上的体验,思想上的体悟,行为上的转变,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榜样示范法

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人生榜样,道德榜样是人们生活世界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政治教学中,可以运用典型的正面的或反面的人物和事迹,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警示警诫,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讲到《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时,我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导入说明什么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讲到《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时,我播放某市贪官的视频录像,激起学生对那种只讲索取不讲贡献,,享乐主义行为的一种痛斥。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图文并现,声情并茂,它所起到的效果远远超过了老师直接空洞的说教。

5.咨询辅导法

现在高中生思想基本上都已早熟,男女同学爱慕恋爱问题、学业压力、受社会大环境诱惑产生的思想问题,独生子女不懂人际关系处理等,都普遍存在并且严重困扰着他们,迫切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果政治教师具备扎实、深厚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功底,又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自己开展课堂心理咨询讲座,或播放心理专家的心理讲座录像,开设心理辅导室课后个别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传道解惑,这都是德育的有效方式。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5篇

【摘 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行脚步,有效教学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长期浸淫在传统思维中的低效的政治课堂却以其惯性力量顽固地存在着。高效、人文、和谐的政治课堂的构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的实现需要教师们注意以下四方面: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1.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2. 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本知识只是学生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因及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

3. 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 以往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做题背诵”的常态教学思维造成的,最终培养的是一批批“闯关过关”的“考试人才”。所谓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么成为停留在课程计划或文件上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要么成为众人济济一堂而心知肚明的公开课或比武课上的“成功表演”。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桎梏。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4. 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分裂势力和拉萨“”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6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移动课堂” 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实施,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保障“培养什么人”的课程,在高校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人才过程中,必须转变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努力让大学毕业生成为既是拥有知识技能的精英,又是怀抱道德理想的楷模,发挥好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移动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有着积极意义。

一、“移动课堂”的概念

“移动课堂”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同一过程的教学模式。在“移动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既是学习的实践者,又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安排的制定者和学习结果的创造者。由于“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的场景是现实的、具体的,同时也是经过选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存在情景,涉及问题是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这就要求他们在:观察时力求全面准确;调查中力争发现新问题;分析时力图捕捉新认识;综合时力争亮出新观点;论证时力图导出新结论;制作时力争构建新模型;展示时力图展示新成果。这样他们就会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亲身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自己,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分工合作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不断探索求新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在总结认识切身感悟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二、“移动课堂”的运行

根据教学计划,开课前安排“移动课堂”教学的学时和内容,“移动课堂”开展的时间和地点是紧密结合校内课堂讲授的理论教学进度选取的。下面我就以到小岗村开展“移动课堂”为例,具体介绍“移动课堂”的过程设计及运行。

到小岗村开展“移动课堂”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校内课堂讲授完“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后选的时和点。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课程教学此时选点小岗村开展“移动课堂”,是因为小岗村既是中国改革第一村,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大学生农村创业典范村。“移动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有大包干纪念馆讲解员、大包干带头人、小岗村创业的我校大学生,由他们担当“校外课堂”教师的角色。“移动课堂”的学习方式:看、听、写、说。一是看:在小岗村,让同学们看改革第一村的村容村貌、十八位带头人农户人家、大包干纪念馆和大学生蘑菇创业园,了解社情民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二是听:邀请大包干带头人给同学们讲话,回忆当年按下血的手印冒着政治风险搞包产到户的原委,让同学们学习小岗人的首创精神;在纪念馆,请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各个展区的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回眸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小岗人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跨越的奋斗历程。在创业园,同学们通过与我校在小岗创业的苗娟等学姐学兄的亲切对话交流,身临其境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学习学姐学兄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三是写:小岗归来后,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移动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要求参加“移动课堂”的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撰写两千字左右,主题为“小岗归来话感想”标题自拟的文章。四是说:广大同学撰写的文章在班级开展成果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任课教师的评阅,遴选出优秀文章。最后召开全校性颁奖大会作总结汇报交流。

三、“移动课堂”的实效性

1.“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中心内容,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离开了理论性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最终要能说服人,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又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显示出它的威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必须把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所坚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是我国长期坚持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强调“要特别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能够恰当地、逐步深入地联系生产建设的实际、阶级斗争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反复强调“理论引导和实践体悟要紧密结合”,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泼的课堂讨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和解决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的能力”。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单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邓小平曾指出:“马列主义、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2]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其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不能片面突出课堂讲授,重视理论灌输。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化、轻内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

2.“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尽管知识的记忆和积累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迁移创新的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3]。在这种新形势下,选择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新模式――“移动课堂”,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既注重理论灌输又关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实际,了解世情、国情、民情,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明辨是非,把握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理论素养得以提升,对社会的体悟得以升华,相对接受式学习来说,显然更适合时代的要求,学生在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同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但当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实践不够的问题,致使思想理论教育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因此,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实施“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3.“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切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实施“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可加强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推动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过程来看,知行转化规律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知、情、信、意、行”五要素的统一均衡发展过程,社会实践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只有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体悟,才能强化理论认知,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只有通过多次的思想品德实践的锻炼,才能强化自己的情感、信念和意志;只有在长期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实践中,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过程来看,思想品德作为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内容,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形成的[4]。

历史唯物主义昭示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法子解决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4]。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但尚停留在浅层的理性认识阶段,唯有通过实践的切身体悟才能真正认识其本质、规律和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真正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获得正确的知识。“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能够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感觉”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疑难问题的认识,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理论体系,树立独立的思维品格。可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方法,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在动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8.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体验;源泉;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70-02

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体验密切联系,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自我体验。同时,我们注意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不重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成简单的让大学生被动接受抽象道德知识的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误入工具主义的窠臼等,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活力、生命力,进而被边缘化。

那么体验究竟为何物?体验就是个体亲自经历、实践的,并且产生感受、领悟的一种心理历程。体验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学生的体验作为切入点,形成独有的情感世界,达成知行的高度统一,使个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在学生生活世界中寻找体验的源泉

体验性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能把握学生生活中现实存在的资源,探寻体验的源泉。

寻找学生体验的源泉首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体的经验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人生经历来开展价值引导,根据学生亲身经验来选择对话主题。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关注社会生活而远离学生的生活,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契合。把道德标准生搬硬套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无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到陌生,不能产生联想,更不能找到现实的依据。如同样讲的是“中国梦”,如果没有结合学生实际,以纯理论方式要求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么多数同学可能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听听而已。如果结合了学生独有的生活经验来传授,则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好人好事受到表扬,勤劳勇敢受到赞赏,结合学生这样的经验,会触动他们的心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寻找学生体验的源泉还要发现并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只要教育者能够及时的把握机会,教育活动随时可以进行,如日常生活资源、情境生活资源、意境生活资源等。

日常生活资源,是指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体验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活动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等资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并不善于挖掘学生生活资源进行教育,没有使生活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没有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世界中感受到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最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教育反而常常被忽略。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抓住物境资源,并能够让学生将条条框框的道德规范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或者选取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并能够真实地体验和感悟到如量入为出、勤俭节约、自尊自爱等生活方式并转化为健康的生活习惯。

情境生活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情境、人文情境、教育情境。自然情境的美好、壮美、高雅会使学生愿意走进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发自肺腑的热爱,产生真实的体验,坚定自身的信念。教育者应有意识通过自然情境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这样会产生一种直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生成体验的基础。人际关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情境,充满人文气息的生活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资源。当前我们的老师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关心,一个鼓励的点头,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理解的目光、一个赞许的微笑,会使师生间达到一种会心的默契,使学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再就是创设情境,即模拟真实生活的仿真性演习活动,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对于某些难以直接体验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提供生活素材的方式,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中,激发体验兴趣。让学生充当老师、医生、顾客、工人、农民等,体验各种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打基础。

意境生活资源的开发主要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如借助绘画、摄影、电影、戏剧、音乐文学艺术等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思想、意识上的启发和教育,使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参与、创作、学习,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会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调剂生活,丰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创设活动、情境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体验

当学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学生的体验是真切的、直接的、真实的、自然而然的,而无需雕琢。因此,老师应借助真实的活动和情境,引发学生真实的感受。

实践活动是体验产生的基础和平台,正是因为亲自经历,个体在活动中的感受才是真切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坦然面对自己的感受。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应是既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并且还要充分考虑教育者的需要和条件及现实可利用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

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就要善于开辟活动体验的渠道。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真、善、美,生成对事物真实的感受。如组织学生参加远足、参观乌兰夫纪念馆、参观大青山革命根据地遗址,参加志愿者服务、扶贫帮困、校园值周、义务植树、献血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活动的感染,迸发生活的热情,体会劳动的乐趣,滋生爱国主义情感,达到活动目的。

在设计活动时,首先,体验活动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确定。当前设计的学生活动多是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老师充当指挥,学生就像木偶人,被动地听从,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活动,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我们组织的大量活动都是老师一厢情愿的在自说自演,全部包揽,很少考虑学生的想法是什么,他们对活动组织的形式有什么建议,安排布置的活动是否可以完成,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是否可以自己解决。如果这些方面考虑的不足,活动很难让学生有所体验,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感受教育意义。最后,活动内容要与学生生活阅历相关联,这有助于激起学生对生活经历中的某些内容进行回忆和思索,形成更新更深的感受。如开展感恩教育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历过的关怀、关心、帮助入手进行,这样就能激起共鸣,无形之中触动学生的情感,自然就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三、注重方法有效性,使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深化体验

通过活动,学生的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这时就需要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注重情感投资,进一步激感,丰富体验。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就要随时关注他们体验到了什么和想进行什么样的体验活动,这就需要老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观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心灵间的距离,建立情感的桥梁。学生在活动与情境中的体验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需要自己理智的控制,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有助于发挥社会正能量的予以弘扬,对消极的予以压制。

学生在活动仅仅获得对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教育内容有理性的理解、感悟。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到不平凡的感悟,透过现象看本质,产生联想,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收到实效。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尤其是其中包含着激烈思想冲突的事件,分析自己做出判断、选择的心理及背景,做出正确的评价。每次的体验之后都要经历感悟、反思,那么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或问题时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做出正确的抉择。老师也应该将学生每次的心理、思想、道德、行为反思中的闪光点记录下来,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学生通过感受、情感、感悟、反思,一次体验已经完成,学生已经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但为了巩固教育成果,仍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归生活、付诸实践进一步深化体验,升华为学生内在的个性、态度、品德及实践能力等素质。

――――――――――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道德与法治教学感悟第8篇

论文摘 要: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从加强青年教师的自身修养、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应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致使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同时,高学历趋势明显。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点,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对青年教师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外因分析研究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德是对教师操行修养的基本规范,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

1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

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端正教风,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揭示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深刻揭示了从政或从教者的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师道贵表,以身作则[1]。行道贵在表率、示范、引领,故“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青年教师应始终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与学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2努力培养脚踏实地、勤于研究的学习习惯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即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君子务本”(《论语?学而》)。所谓“务本”,就是修养德性。“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荀子?儒效》)。孔子毕生致力于传道,并不断完善和修养自己,是我国古代大力提倡师道并且努力实践师道的教育家,其在道德修养、教书育人、学术贡献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要被学生所尊敬或爱戴,必须要克服自身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认真学习,勤于研究,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感悟职业,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高校大多都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比如,以学习、讨论、心得体会、师德标兵的评选以及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这些做法的确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师德现状。但与此同时,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领悟教师岗位的真谛,从而使得每一位教师能够从内心热爱这个职业。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而不至于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流于形式。

笔者非常认同“感悟”这个词。一个人一生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在于“感悟”。每一个人的处事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最终的工作成效都取决于他对事物的思想认识,而思想认识程度的关键在于他对事物的“感悟”。“感”是感性的、物质的,“悟”是理性的、精神的,感悟的关键在“悟”。《土生说字》曰:“悟”从心,吾声。“心”为内心。“悟”为我心而悟,我心而觉,强调了悟是靠自己的本心去领悟、开悟、觉悟,本意是觉醒、明白。“悟”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悟”是人的一种认识转变过程,即由迷惑到清醒、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由愚痴变得智慧,由贪嗔痴变成真善美。从心,说明要用心去体察、体验,去感悟人生和职业的道理,强调的是思考;从吾,说明思考是用自己的身心去认识客观世界,去省悟自身。

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源或者说是内动力,即在于“感悟”,感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真谛和本质属性。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一种“良心活”,本身就说明师德的评判标准和考核体系不可能完全科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这一职业的正确感悟,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所以要想真正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还得从“心”抓起,还需修炼“内功”,还要真正“觉悟”。

二、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环境建设工作

1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2]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也提出:“全社会要更加尊重教师,关心教育发展,支持教育改革,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全体教师的高尚形象,要加大宣传和表彰那些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有口皆碑的教师的力度。”[3]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尊敬,社会应该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倡导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高校应树立为人师表的好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师德认同感。

2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的导向及其激励和调适的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有益功能。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思想观念的熏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也不例外。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由环境文化、学风、教风、校风所构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耳濡目染的巨大教育资源。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全体师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作风和情操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致使他们内心萌发出一种职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努力营造能够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潜能的工作环境

要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构建以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为方向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以公开招聘和竞争择优为主要的遴选机制,从而使得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需要对青年教师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优。青年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突出的优点和明显的缺点,因此高校要处理好青年教师长处发挥和短处抑制的问题,做到在人才使用上扬长避短,而不应在处理实际事务过程中,因为一点失误就“一棍子把人打死”。要把发挥青年教师个人的长处和实现组织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以人为本,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

4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

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特点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人性化、人情味要贯穿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始终。高校领导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才,要鼓励青年教师的求知欲望,积极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开展业务指导和“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更快地提高。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掌握各类教师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要关心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问题,关心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了解和掌握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加强情感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对某些难以解决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要搭建便于青年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环境。

三、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注重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高校党委应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重视发挥各级组织和各二级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考核二级学院的一个重要指标,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必须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可能地开发教师的潜能,营造一个识才、荐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工作环境。在制定学校人事制度和教职工利益分配的各项政策时,切实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倡和鼓励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行为,将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先进个人的形式激励全体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应配套制定师德师风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尽可能地将其标准化、定量化。可以采取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四位一体”的综合权重评价,其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对严重不符师德师风要求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使教师自觉增强敬业精神,规范自身的师德行为。当然在这个评价机制形成之前必须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多次研讨,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避免“一纸空文”。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弘扬奉献和牺牲精神,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进行规范,这也是有效帮助教师成才和提高其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是过去许多高校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相对其他职业,自主性比较强。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时间、精力的投入上基本应由教师自己做主。因此,各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有必要建设一个由学生、管理层以及社会三方构成的监督网络,根据师德师风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一定的压力,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毕诚中国古代师道、师德和师风[J]中国德育,2010(4)

[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9-01

[3]陈至立在庆况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