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中学语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2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_视点、教学_阅读教学、教学_写作教学、教材_文本解读、课改_课题选萃、课改_课改在线、拾贝_微论、拾贝_随笔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国际刊号:1000-419X
国内刊号:42-1021/G4
全年订价:¥ 676.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7444
总被引量:545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作者:卓立子 刊期:2017年第10期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爱因斯坦说,"关于世界的知识不能单纯从观察的结果 ,或独立于经验的理性视角获得,而只有通过可以经验性验证的‘建构性假设’而获得。"这种认识论立场被认为是一种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综合。因而,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在经验总结、理性关照、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通过"语文课程学科化、语文学科学习化...

  • 在小说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从小说《二十年后》的教学说开去

    作者:魏澜; 姜毅; 胡根林 刊期:2017年第10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是这几年沪上语文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随着种种示范展示课和专题讲座的举行,老师们对于如何利用不同的教材文本和不同的课型培养、创生学生的学习经历已经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益的认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感到,学生学习经历的培养具体到语文学科上来看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经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既定的前提下,

  • 课堂的边界与有效教学——以“三味书屋”为例

    作者:陈俊平; 卢世林 刊期:2017年第10期

    所谓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客观地说,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这一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概念似乎是专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来的,只是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虽汗牛充栋,但这些讨论大多只停留于理论探讨或教学体会层面,很少有人能举出一个具体的案例(...

  • 分散放羊式深读 集中讲座式分享——高中语文“深阅读微讲座”阅读课模式探索

    作者:毛永健 刊期:2017年第10期

    每周一节的高中语文阅读课怎么上?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大问题之一。之前现场观摩部分教师的阅读课教学,大多都是将学生赶到偌大的图书馆里,让学生围桌而坐,进行集中的"放羊式"自主阅读。这种阅读课的优点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读什么,怎么读,各取所需,有一定的个体针对性。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颇多:一是因为时间的限制,只适合浅阅读、短阅...

  • 部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旁批设计审视

    作者:李思雯 刊期:2017年第10期

    旁批设计启蒙于古人的批注阅读,批注是古代读书人的学习、思考、读书的方法,随文点评。我国传统的批注以对炼字、修辞、文法的点评为主。旁批设计在近年来的人教社1993版、苏教版教科书中均有所运用。而在部编本教科书中,开始全面应用于自读课文。在此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同时也有诸多值得我们认真审视的问题。一、部编本自...

  • 略谈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架构——以《杨修之死》为例

    作者:孙志满 刊期:2017年第10期

    "语文课中什么都可以有,但又只能是语文。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就只有语文。"①由于阅读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学媒介的多样性,语文课中可以说是什么都有,甚至"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成了追求。但也正因为阅读教学内容可能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犹如"乱花"迷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眼",在很多的语文课上,在很多的语文老师身...

  • 生命美学视阈下的《项羽之死》教学

    作者:彭建 刊期:2017年第10期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笔下的英雄人物"项羽"极其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已经成为历史英雄谱上的特定形象。所谓"王不过霸"指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据《史记》记载,"项羽"的性格是复杂的,多面的,是充满矛盾与缺陷的。纵览《项羽本纪》可以看出,项羽性格的是多么的暴戾、凶残与自矜功伐。他是屠城的鼻祖,...

  • 写作教学中的拓展环节应怎样拓展

    作者:林汇波 刊期:2017年第10期

    写作教学中的拓展活动,与阅读教学一样安排优秀文本组织学生阅读、分析、领悟?然后组织学生把得出的结论往写作上靠?写作教学的课堂拓展,从属于写作属性,就应该是写的活动,写的能力的提升,而不能与阅读教学混为一谈。如果没有认识到与阅读教学的区别,写的拓展如果设定为阅读教学活动,则是对课程认识的失误,写作教学就可能因此而陷入低效而至无...

  • 场面的定格与分解——提升叙述性文章写作能力的两个策略

    作者:周永祥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一、叙述性文章及其写作困境叙述性文章是主要采用叙述与描写的表达方式,讲述事件,刻画形象,借以表达中心的文章。它是相较于事实文体而存在的虚拟文体,也可称之为教学文体,因为它主要存在于中小学教学环境之中。针对人们存在的一些误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叙述性文章并不等同于记叙性文章,而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作为表达方式,记叙本就...

  • 文思达畅 纲举目张——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结构意识初探

    作者:王坚 刊期:2017年第10期

    高考议论文写作针对学生的考查是多方面的,大家往往比较熟悉的,比如审题立意、思维品质、语言能力、素材应用等,前者也成为了众多师生训练写作的重点。然而文章立意再上乘,思维再深刻,语言再独特,素材再新奇,如若缺乏一个明晰流畅、简明扼要的结构形式来呈现,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凸显出写作实力与表达优势,因此于众多学生而言,高考议论文写...

  • 议论说理的思维类型及其运用——以《六国论》为例

    作者:郭传斌 刊期:2017年第10期

    有一种说法认为,近代科学精神没有能在中国萌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思维认识事物一直缺乏理性分类意识。这是有其深刻道理的。中国本没有"科学"一词,近代日本人将西方的Science——"分科之学"翻译成"科学",由留学生们带回,中国才有了科学这一概念。"科学"乃"分科之学"也,典型如西方动物分类学的深入发展最终诞生了达尔...

  • 论写作中的思维能力

    作者:崔俊杰 刊期:2017年第10期

    我们从写作的角度来认识思维逻辑,这既区别于逻辑学的抽象理论也不同于原始的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我们希望讲求写作思维的理性化,在表现感性生活中体现一种内在的逻辑美。如果说哲学的诞生是人类对思想追求的必然,那么逻辑学的创立则是人类追求思维的成果。认识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追求。思维的规律源于自然规律,是自然规律在人头脑中的理...

  • 用过程性内容的落实促进作文教学的高效

    作者:代保明 刊期:2017年第10期

    王荣生教授说:"中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没有写作教学,这主要指的是从学生思考其写作开始,到开始写作,直至作文完成,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指导。"~①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大软肋,也是众多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就连雷夫·艾斯奎斯都说"写作可能是最难教的一个科目"。②不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教,又不知道怎么教。有时候,教了对学生的写作几乎不...

  • 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的过程写作教学法

    作者:范梦怡 刊期:2017年第10期

    写作是高度主体化循环式的认知过程,是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写作者必须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交互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国内外对写作的认识大致有三种:(1)从结果上看,把写作看作"写文章";(2)从过程上看,把写作看作"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3)从功能上看,把写作看作"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

  • 《曹刿论战》:经典文本的文化精神取向教育(一)

    作者:苏宁峰 刊期:2017年第10期

    问难:不置于丘壑,如何见精神?经典名篇《曹刿论战》进入到中学语文教材是在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第241-244页。同书下引皆从此。且简称为《用书》)相应篇章一以贯之地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程序化的分析与教学指导。纵观全文,其分析要义与指导核心旨在于"褒曹贬庄":编者以曹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