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1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非洲宗教研究、江南文化研究、历史学、教育论坛

主管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5035
国内刊号:33-1011/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6912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8.4038
立即指数:0.069
期刊他引率:0.9512
平均引文率:14.7931
  •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马丁·特罗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杨

    作者:杨天平; 邢雪 刊期:2018年第02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马丁·特罗以欧美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先后提出了发展阶段论、模式论、分层理论、领导力理论、问责理论、多样性思想等六个彼此联系的核心思想,其研究视阈从分析美国实践到对比欧美国家差别,从批评英国和欧洲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到包容性地看待欧洲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从而在当代高等教育学界异军突起、独...

  •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院校发展20年:实践回顾与研究趋势——基于WOS与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许国动 刊期:2018年第02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院校呈现出多元化的型态表征。从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看,地方院校理应从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然而,在当下“双一流”建设目标下,地方院校发展将面临慎思的困境。因此,在回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20年来所表现出的规模转型、内涵转型和结构转型这一动态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选取1998—2017年间SCI、CSSCI中相关主题的期...

  •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性思考

    作者:狄伟锋 刊期:2018年第02期

    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是一种高尚的伦理精神。它既是公民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精神,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和社会风气是否优良的标准之一。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公民教育一直仅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补充,存在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淡薄、公民责任缺失、高等教育和现实生活中功利倾向严重、大学公民教育贫乏等问题。从大学生的心理发...

  • 略论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

    作者:陈国灿; 胡先哲 刊期:2018年第02期

    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进程始于六朝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完成。这种演变是民间海洋开发不断拓展和官方倡导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重点在于护海和守海两方面的精神追求。相对于其他海神信仰,海神化的观音信仰具有信仰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信仰内涵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体现了浙东地区开放包容、刚毅坚卓的海洋文...

  • 宋代沿海社会秩序的构建

    作者:张宏利 刊期:2018年第02期

    沿海地方生活着数量极为庞大的涉海人群,该群体具有的流动特质,促使国家构建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沿海社会秩序,以求引导、约制濒海居民的日常行为,进以维护国家的稳定、有序状态。国家通过对涉海群体人身控制与精神控制来构建沿海社会秩序,其制度举措则依赖地方官府的执行与实践。鉴于国家力量在沿海地区的严重不足,朝廷乃希冀借助富民阶层,完成沿...

  • 18世纪欧洲对华贸易的结构性失衡与变局——以法国对华贸易为中心

    作者:江晟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对华贸易成为了欧洲所构建的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各国的对华贸易活动在18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这一时期以法国对华贸易为代表的欧洲对华贸易活动却显露出了两方面的结构性特征:陈旧的特许贸易模式限制了资本主义商业活动的扩张,从而构成了其内部的结构性失衡;经济实力上的不足则导致了贸易逆差和白银大量外流...

  • 幸福是美德指引下求善的实践——亚当·弗格森的幸福观探究

    作者:林子赛; 赖晓彪 刊期:2018年第02期

    亚当·弗格森是苏格兰启蒙时期的重要伦理学家,他对幸福的看法颇有启示意义。他认为,就快乐与幸福而言,幸福以快乐为基础而又高于快乐,快乐是获得幸福的工具,而不是幸福本身。关于德性与幸福关系,他总体上主张“德性即幸福”,但并不反对现实的物质幸福,认为它是构成幸福的物质基础。他尤其强调幸福与行动的关系,主张幸福存在于不懈追求善的过程之...

  • 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早期传播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历史解读(1919—1921)

    作者:程丙; 王东莉 刊期:2018年第02期

    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中的早期传播,本质上是中国进步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时代性转换和大众化传播所做的初步探索。文明开化的社会环境、科学革命的理论魅力、敢为人先的青年担当和应用广泛的大众传媒一起构筑起近代马克思主义在浙江进步青年群体中传播的强大合力。这一时期,浙江进步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经历了从注重语言符...

  • 帛裂与统合——叶适“文集大成”的一种微观考察:以记体文为例

    作者:张平 刊期:2018年第02期

    作为最为叶适所重并为其获得盛誉的重要文体之一,记体文在叶适的散文创作中具有样本分析的典型意义。在“景语”趋退的文脉嬗变中,叶适记体文实践了“景语”从式微到复萌的调适;在“理语”浸多的文变大势下,叶记实践了“理语”从“放言”到“法言”的变迁。叶记兼具“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的双重属性,在特定的学术语境与文学语境中,它折射了...

  • 《梅》诗(不受尘埃半点侵)作者辨考

    作者:高列过 刊期:2018年第02期

    宋以来的文献表明,《梅》诗(不受尘埃半点侵)的作者应该是南宋末年文人王菉猗(漪),而不是王淇、王琪、王慕漪等。王菉猗(漪)亦是《春晚》诗(一从梅粉褪残妆)的作者。另外,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梅》诗作者也不可能是北宋王琪。目前各种选本关于这两首诗作者标注的错误应予以订正。

  • 唐代各家诗论“兴”范畴群研究

    作者:王抒凡 刊期:2018年第02期

    先秦时期产生的“兴”概念,历经先秦、两汉、魏晋至唐代,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美学的重要概念范畴,毫不夸张地说,“兴”范畴是整个唐代乃至整个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可以有以“兴”贯通整个古典诗学、美学体系的可能。唐代正是“兴”范畴的定性(型)期,陈子昂“兴寄”说、王昌龄“感兴”说、皎然“比兴”说、殷璠“兴象”说、司空图“韵味说”,都饱...

  • 卡夫卡学术百年:困惑与反思

    作者:赵山奎 刊期:2018年第02期

    百年卡夫卡学术催生出诸多矛盾和彼此矛盾的卡夫卡形象,卡夫卡学术本身很早也已成为卡夫卡学者所面临的“卡夫卡式境遇”。从布罗德、本雅明、安德斯等第一代卡夫卡学者到晚近的康格德、吉尔曼、安德森、卡萨诺瓦等人,跨越百年时空的卡夫卡战场依然硝烟弥漫。但透过学术史来观看,第一代学者之间“针锋相对”的差异几乎不值一提,他们的共通性反倒...

  • 真相与危机:评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

    作者:庞好农 刊期:2018年第02期

    石黑一雄在《被掩埋的巨人》里从国家、友情和亲情等层面探究了真相与危机的内在关联,展现了个人、民族和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从国民的愚钝化、欲盖弥彰的荒谬性和国家凝聚力的沦丧等方面展现了统治者掩盖历史真相的社会危机,从信念、利用和欺骗等角度探析了动机真相与友情危机的内在关联,从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揭示情爱的局限性和亲情...

  • 感知的空间——论《洪堡的礼物》的叙事艺术

    作者:王喆 刊期:2018年第02期

    小说《洪堡的礼物》背离了传统时间的序列性和事件的因果律,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同时性和事件的偶合律。在有限的时间域内,作者索尔·贝娄用不同的地域空间、心理空间和文化空间,通过它们相互间的切换、照应、协作而产生的“引力波”,把个人、历史、思想和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而使人们对作品的理解逐层深化。这不仅使该小说更具跳跃性、扩张性和...

  •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成效、问题与优化策略

    作者:付娟 刊期:2018年第02期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是一项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从2001年实施至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初步构建了高校“对口支援”的网络体系,促使一批西部高校得到较快发展,西部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明显得到提升。但也存在诸如政治动员效力不足、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缺乏问责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