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1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非洲宗教研究、江南文化研究、历史学、教育论坛

主管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5035
国内刊号:33-1011/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6912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8.4038
立即指数:0.069
期刊他引率:0.9512
平均引文率:14.793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

    作者:郑祥福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经验总结,其重要意义在于:1.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中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和创新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指导近四十年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马...

  • 普力夺与反普力夺的现实共存——中国当前政治生态何以优越?

    作者:成林; 倪维维 刊期:2018年第01期

    秩序是政治的首要追求,但过于严整的秩序可能抑止社会活力。中国政治的首要特征是对普力夺状态的排斥,即对高度秩序的优先追求。但中国社会不只是高度一元的,而且是一元多样和充满活力的。中国当前政治生态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对秩序与活力的兼顾,从而超越了普力夺或反普力夺的两极化政治学思维,为政治学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当代乡村意义符号体系的重组——从一个视角解读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作者:范家进 刊期:2018年第01期

    《山乡巨变》所描写的绝不仅仅是当代中国农村外在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变",而是同时较多地留下了对乡村社会的意义符号系统进行彻底改造的具体而丰富的细节和场景。这表现在建筑与居室布置及其相应言说符号的改写,关于尊卑贵贱秩序及读书人与非读书人地位等方面的重新理解和排位,还有对于女性行为礼仪、规范以及爱情态度方面的大幅度调整和改写,...

  • 创伤视角下凯瑟琳·安·波特“阴暗寓言”中的场景意象与人物群像研究

    作者:魏懿 刊期:2018年第01期

    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被称为"阴暗寓言",因为它们大多描写现代人恐惧、孤独、暴力、疏离等负面心理状态。波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固定模式的场景意象群与人物形象群。这些场景意象和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丰富象征性不仅烘托了小说的主题,而且也营造了波特小说所特有的阴暗文风。波特的"阴暗寓言"展示了现代人在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的...

  • 纨素与梅红:李纨人物造象中的性别焦虑

    作者:陈超 刊期:2018年第01期

    《红楼梦》中,贾珠的遗孀李纨以服膺儒家礼教、恪守三从四德的保守士族女性形象出场,其人格由父教家风、宗规族训等塑造而成,背负着道德化主体需要承载的训诫功能。这位看似槁木死灰的贞妇并非如表面虚静绝尘,曹氏以红梅及其拟喻物所代表的诗学意象,暗示李纨去性化的人格背后,有着女子的天然性情、精明的利己之心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热忱,并潜藏着...

  • 国图所定归义军时期《大般涅槃经》写卷叙录辨考

    作者:吴波; 景盛轩 刊期:2018年第01期

    通过对国图所定归义军时期的21号《大般涅槃经》写卷的缀接、集合等考辨,在补白符号、硬笔书法、武周新字以及抄写年代等方面补充和修正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馆藏目录卷》的相关著录,发现了一批有加点补白、硬笔书写、武周新字等特点的写卷,多为前人所未论及。

  • “饥”“饿”历时替换考

    作者:殷晓杰; 吴瑞东; 赵娟; 徐伟栋 刊期:2018年第01期

    表一般的"肚空乏食"义的词属于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普通话说"饿",方言中有"饿""饥""枵""月曹""困"等说法。汉语史上的主要用词是"饥"和"饿",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替换关系。经调查,先秦"饥""饿"程度深浅不一,汉以来二者之别逐渐消失,至晚到清中叶"饿"在通语中基本取代"饥",成为表示一般的"肚空乏食"义的主导词,"饥"...

  • 与交互副词相关的歧义及其分化研究

    作者:余俊宏 刊期:2018年第01期

    交互副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副词,由其构成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歧义。就歧义的类型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交互方式歧义、交互事件数量歧义和交互副词指代歧义。这三种歧义各有特点,内部也较为复杂,在分化方法上,可以采用化单句为复句、增添词语或补充说明的方式予以分化。

  • 文化认同与清代前期的丧葬礼制建设

    作者:沈宏格 刊期:2018年第01期

    清代前期,满清统治者在文化上主动认同儒家文化,但在认同的过程中却贯穿着民族意识。这一文化特点也反映在丧葬礼制建设上,从顺治到乾隆,满清统治者经过近百年时间完成了丧礼、葬式、居丧守制等方面的建设与调整,最终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清代丧葬礼制,它既继承了儒家丧葬礼仪的伦理精神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考察其礼制建设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清代...

  • 从《条款官话》看晚清时期的琉球外交

    作者:张明明 刊期:2018年第01期

    《条款官话》为诸多琉球"官话"之一。与其他以学习汉语为目的的官话不同,《条款官话》以问答为形式,细致深入地记录了清末琉球的外交活动。生存于中日夹缝中的琉球国对华态度虚与委蛇,其中日"两属"所引发的政治身份焦虑在《条款官话》中有所呈现;对于英法骚扰那霸港事件,琉球人出于自保目的,对清朝政府也采取了隐瞒态度。《条款官话》集中体...

  • 解构与变迁:城市文化的空间记忆——基于清代杭州城的分析

    作者:蔡禹龙 刊期:2018年第01期

    深度挖掘城市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文化的变迁伴生着空间记忆,地理学意义的街区空间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空间进一步诠释着文化空间的内涵。作为空间存在的街区,承担着文化记忆的功能。民俗文化、教育文化、报刊文化的嬗变促成了文化街区的产生与消失,从而使街区文化表现出新的特征。灯市、端午竞渡、温元帅庙会等民俗活动...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个体宗教心理发展观的理论构建

    作者:陈永胜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个体宗教心理发展观的理论构建,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基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是准确理解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即不仅允许公民有依法行使信仰宗教的权利,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无神论信仰提供了法理依据。基于宗教信仰自由的上述理解,围绕涉及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的先天与后天、内因与...

  • 明遗民的农耕情结及其影响流变

    作者:韩品玉; 刘爽 刊期:2018年第01期

    明清易代之际,产生了一批不仕新朝的士人群体,即明遗民。明遗民在"天崩地解"的乱世中,面对个人生存时作出的为农选择,其背后的农耕情结表现为对亲事农桑的实践、耕读传统的演绎、学稼之辨的思考,这一现象对务实学风的转变、士人心态的嬗变、中国传统农学发展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 由唐宋禅籍看佛教行香礼的世俗化变革

    作者:徐琳 刊期:2018年第01期

    行香礼自佛教传入后,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礼仪。在唐宋禅院中,行香礼经历了去神佛化和世俗化演变的过程。借香谈禅之风盛行于禅林,行香礼被禅师们用来启悟僧徒、接待宾客,甚至被作为禅僧间斗机锋比禅法的赌注。佛教行香礼在唐宋禅院中被赋予了更多世俗化的功能。

  • 大学: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基石——《“他为她”影响10×10×10计划之大学平等报告》解读

    作者:朱剑; 侯晓宇 刊期:2018年第01期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大学不仅具有学术引领和道德示范作用,还是社会发展的引擎和社会正义的守卫者。因此,大学在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通过对联合国妇女署2016年9月的《"他为她"影响10×10×10计划之大学平等报告》文本和各校举措分析,梳理出了十所大学为促进性别平等而采取的四条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