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1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非洲宗教研究、江南文化研究、历史学、教育论坛

主管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5035
国内刊号:33-1011/C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1349
总被引量:6912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8.4038
立即指数:0.069
期刊他引率:0.9512
平均引文率:14.7931
  • 当“看到”打败“听到”:论景观在传媒时代的特殊地位

    作者:邵培仁 刊期:2010年第06期

    景观是不同时期地球形态的集合。在文化地理学中,景观既有自然的、物质的形式和形态,又是指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景观是由感性的可观性影像建构起来的。在作为以影像生产和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里,景观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而且已经成为现今人们主导性的生活模式。媒介每天都在提供可供大众消费的景观,以其丰富的影像世界构筑起景...

  • 中国贪腐丑闻的生产场域及其作用方式研究

    作者:李东晓 刊期:2010年第06期

    贪腐丑闻是指公开传播的有关政治人物(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社会公德或公众期望等不当行为的信息。对贪腐丑闻生产场域的考察可以了解各种社会权力是如何通过作用于新闻生产场域而影响贪腐丑闻生产的。在我国,政治场域中的权力斗争成为贪腐丑闻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媒介组织在市场机制和宣传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一方面要挖掘和报道贪腐...

  • 论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基于《狼图腾》的文本分析与理论思考

    作者:廖卫民 刊期:2010年第06期

    《狼图腾》成为21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关系的理论思考。本文从传播学结合心理学、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传播与性格、行为以至于国家命运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文本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发现:《狼图腾》运用了"狼性"与"羊性"等两组对立的民族性格划分方式解释了中国...

  • 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

    作者:袁靖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其传播范围从个体向整个社会扩展,在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两方面均具备建构公共空间的优势条件。然而,在普遍的乐观预期下,恰恰更需要警惕网络商业主义、集体无意识和注意力承载力这三方面因素的困扰,它们严重影响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舆论公共空间的积极建构。

  • “工具沉迷与使用理性”的对决——美国对网络媒体使用成瘾的研究综述

    作者:关萍萍 刊期:2010年第06期

    网络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体,以其融合性、互动性优势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成为受众接受信息和娱乐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媒体使用中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网络成瘾。本文选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网络成瘾的部分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学术界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的定义、类型及症状表现、诊断标准、网...

  • 2009年度中国儿童研究:回顾与展望(下)--2009年度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

    作者:刘万伦; 邵蕾蕾 刊期:2010年第06期

    2009年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说是在平稳的发展中闪耀着亮点。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无论是认知发展,还是社会性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对儿童高级认知能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涉及到对儿童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高级认知能力的研究;在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能紧紧抓住国际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

  • 2009年度儿童传播学研究述评

    作者:陈钢 刊期:2010年第06期

    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曾将传播研究比作一个“十字路口”——不同学科的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汇聚其中,共同构建蔚为大观的景象。与之相似,远未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儿童传播学也类似于一个“十字路口”,来自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也在共同推进儿童传播这个领域的研究。

  • 2009年度中国儿童艺术研究综述

    作者:常立 刊期:2010年第06期

    综观2009年度儿童艺术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往年相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四个特征:第一,儿童艺术研究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运用,在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走向多元文化的整体趋势。第二,儿童艺术研究格外重视当下性,最新的影视动画作品、社会热点和时尚话题均可成为研究对象。第三,儿童艺术研究更加重视教育性...

  • 汉代越地楚歌诗及越文化的走向——以《吴越春秋》为中心

    作者:于淑娟 刊期:2010年第06期

    楚歌诗是汉代的主流艺术形式。《吴越春秋》中的楚歌诗并非先秦成诗,而是汉代越地文人赵晔的自创,或自出机杼,或改写史料,是汉代越地楚歌诗的代表。这些楚歌诗既继承了楚歌诗以"悲"为主的情感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越文化特色,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强烈、复杂,篇幅增加,语言更为丰富细腻,有明显的文人案头创作痕迹。汉代越地楚歌诗的出现是在汉代大一...

  • 从天台智者“一念三千”到王昌龄“意境”说

    作者:赵平 刊期:2010年第06期

    在天台宗智者大师笔下,生灭示现之"意"与圆妙具足之"境",两者非生非含、无前无后、互具无痕,其"一念三千"有关意念与境界的联合表述、浑融为一的本义推演,呈现出"意境"组合的雏形。天台智者的天才创意,开启了王昌龄等后学文士的"意境"思维法门,前者以佛理导入,后者在文意上定格,先后绘就了玄妙深绝、了无阻碍、不可思议的诗意图景。

  • 庆元香菇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

    作者:吴积雷 刊期:2010年第06期

    浙江省庆元县有着悠久的人工栽培香菇历史,被誉为"香菇之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香菇文化;自吴三公发明"砍花法"等制菇技术至民国年间,香菇文化的形成有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香菇文化包括以菇业为中心的生活与生产习俗、行为规范、共同语言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 农村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与路径选择

    作者:蔡应妹 刊期:2010年第06期

    农村道德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文章从农村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入手,分析了目前农村道德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和完善道德规范、营造良好氛围、选择适宜载体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 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生存状况研究——基于对浙江省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

    作者:蔡晓雨; 徐今雅 刊期:2010年第06期

    文章从生活、工作、学习、身体健康四个方面对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女教师面临着双重角色冲突、人际交往局限、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满意度不高、专业发展受限、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农村女教师三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对策,改善农村女教师目前的生存状况,促进她们的专业发展。

  • 我国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的供应链治理机制探讨

    作者:陶海飞; 杨性民 刊期:2010年第06期

    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影响,我国现有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的整体效益比较低。为改善这种状况,文章从广义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了一个包括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关联企业等主体广泛参与的农村连锁经营供应链治理机制,以降低运行成本,提升其竞争力。

  • 外国学生汉语写作元认知策略研究

    作者:徐丽华; 彭璐莹 刊期:2010年第06期

    二语习得的元认知策略研究是学界热点,它与认知紧密联系,又比认知更加深入学习主体,是研究学习者对自身认知的认知。本文从问卷调查、作文分析、写作课观察三个途径对外国学生写作元认知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来提高外国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