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杂志简介:《音乐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04/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分析·研究、历史·文化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0-4270
国内刊号:31-1004/J
全年订价:¥ 196.8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1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891
总被引量:638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10.0515
立即指数:0.037
期刊他引率:0.854
平均引文率:7.679
  • 勃拉姆斯歌曲中的艺术手法选析(一)——纪念勃拉姆斯逝世110周年

    作者:桑桐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选择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从歌词内容简介、歌曲的结构形式、艺术手法分析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分析,从中了解勃拉姆斯歌曲中的艺术表现技巧、音乐形象创造与和声处理手法等方面的特色。

  • 张豪夫与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

    作者:张大龙 刊期:2007年第02期

    《第三弦乐四重奏》是张豪夫先生写于1999年的一部作品。作曲家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融会各种技术手段,将民歌素材缜密、逻辑地贯穿于赋格写作中,完成了这首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乐曲。本文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较全面的音乐分析和归纳。

  • 潘德列茨基早期作品中的演奏法及其组合研究

    作者:张旭儒 刊期:2007年第02期

    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是20世纪引人瞩目的作曲家,他的新颖的“音色-音响”观念及技法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演奏法组合的开发,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新思路”是他早期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意欲探索潘氏作品中的演奏法和独特组合的特点。

  • 论节奏结构的重音

    作者:张巍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将对节奏结构中的重音问题进行讨论。其中主要对重音的种类、重音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重音在音乐节奏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以便进一步加深对节奏的认识。

  • 1950年代的武满彻——从五声音阶到意识流

    作者:渡边未帆; 周耘(译) 刊期:2007年第02期

    作为战后日本代表作曲家,武满彻从1967年纽约初次上演其《十一月的阶梯》以来,便每每被置于“西方与东方”、“传统与革新”的二元论下加以讨论。受此影响,他的音乐在东西方听众之间形成悖论:对日本人而言,武满彻西洋作曲技法烂熟于心,是体现着现代性的存在;对西方人而言,透过其简洁的总谱和对自然声音、空间样式、均衡匀称的敏锐感觉,...

  • 音乐现实与理论符号的差异——谈基本乐理与音响表达的关系

    作者:杨晓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从“音乐存在的丰富性与理论符号的有限性,音乐的动态性与理论符号的抽象性,音乐存在的特殊性与理论符号的独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音乐现实存在与音乐理论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在承认和正视这种客观差异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基本乐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憾并提出了教改的设想。

  • 更正

    刊期:2007年第02期

  • 《士兵舞曲》源流考

    作者:钱仁康 刊期:2007年第02期

    叙述《士兵舞曲》的渊源和传承《士兵舞曲》的后世作曲家。

  • 温可铮教授的生平和业绩(1929—2007)——为悼念温先生辞世作

    作者:戴鹏海 刊期:2007年第02期

    温先生是新中国诞生之初最早涌现的第一位蜚声中外乐坛,并享有“中国国宝”“亚洲之宝”“世界第一流的大师级艺术家”“当代的夏里亚平”等诸多美誉的男低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在传播外国声乐名作的同时,他毕生致力于推广中国优秀声乐新作、探索美声唱法的民族化和为祖国培养高水平的声乐人才,并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 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关于台湾、香港音乐研究

    作者:梁茂春 刊期:2007年第02期

    “让音乐史研究更全面”的重点是讲如何填补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某些空白,如何补充某些残缺。由于受到左倾政治的钳制和其他的原因,以往的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研究是不够全面,甚至是残缺不全的。完整的中国音乐史不能缺少了对台湾、香港音乐的研究。

  • 桓谭乐事考略

    作者:孟凡玉 刊期:2007年第02期

    桓谭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家,对当时以及其后的音乐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从他的家庭音乐背景、音乐管理、音乐表演和创作、音乐理论著述等几个方面对和桓谭相关的音乐史实作了初步的考索。

  • 和雇制度及其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

    作者:康瑞军 刊期:2007年第02期

    和雇制度起源于先秦时的和买交易活动,至迟在两宋转折前后,应用于宫廷音乐实践。它对于后者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流动性极强的和雇乐人在宫廷举乐活动中补足在籍乐工的缺额,以及与相对稳定的在籍乐工在宫廷内的共同执事活动,大幅度沟通了宫廷殿堂、城市勾栏与乡村庙台音乐的表演内容与形式,从而使当时的宫廷音乐能够不断从民间市井音...

  • 论藏族旋律的复合性及其文化背景

    作者:蒲亨强; 彭李玲 刊期:2007年第02期

    藏族旋律绝无仅有的民族风格呈现出某种复合性,它并非单纯表现为南音或北音风格,而是在南音风格基础上又兼容了较多北乐风范。本文着重从旋律形态角度就其风格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论证,并论及其风格形成的经济、地理、人文历史等文化背景特点。

  • 论道教音乐与现代文化

    作者:胡军 刊期:2007年第02期

    道教产生于汉代,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它与我国的民俗活动始终结合在一起,传统道教音乐文化与社会和谐关系密切。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音乐,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有必要对道教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对道教音乐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和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

  • 约翰·凯奇谈乐录

    作者:约翰·凯奇; 威廉·达克沃斯; 毕明辉(译) 刊期:2007年第02期

    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是20世纪西方音乐舞台上最为重要的现代作曲家、音乐哲学家之一。1988年,美国作曲家、布克奈尔大学音乐教授威廉·达克沃斯(Williams Duckworth)对约翰·凯奇所作的访谈笔录,首次以《我说什么都会被误解》(Anything I say will be Misunderstood)为题,部分发表于《布克奈尔大学评论一约翰·凯奇75周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