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杂志 省级期刊

Reference for Elementary Teaching

杂志简介:《小学教学参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23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数学、语文、图音体、英语、综合、管理等

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7-9068
国内刊号:45-1233/G4
全年订价:¥ 304.00
创刊时间:196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3372
总被引量:1877
H指数:10
  • 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作者:王庆菊 刊期:2019年第20期

    深度学习是对工具性学习和浅表学习的超越。探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架构促进深度学习的基本路径,从而推动数学学习的真正发生。

  • 当“发现”升级为“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庆菊 刊期:2019年第20期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前,很多学生都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顺学而教,课堂教学的重心必然从“发现规律”升级为“验证结论”——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之所以为180°的探究过程,让数学学习在建构中走向丰盈和深刻。

  • 寻找知识背后的道理——“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王庆菊 刊期:2019年第20期

    课堂应该回归本质,通过适当的“问题引领”,从根本处追问、从无疑处深究,让学生从知识的浅表走向内核,并获得丰富的数学思维和理性体验,在思辨中感受数学的力量,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寻找知识背后的道理。

  • 自我建构,让概念的本质更明晰——听周卫东老师“认识分数”一课有感

    作者:余夕凯 刊期:2019年第20期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一次有力的尝试,解答了教师最常关注的问题:学生对分数有认识吗?学生心中的分数能用文字或图形进行表征吗?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这节课的教学?如何让具有差异的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分数?

  • 研磨探索中由表及里揭示概念本质特征——从“四边形”课例中感悟概念教学的嬗变

    作者:李志; 罗龙飞 刊期:2019年第20期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建立数学理论的基础。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理论的前提。以“四边形”的教学为例,完整呈现了四边形概念从建立表象认识到深入本质的蜕变过程,并提炼出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如何开展课例研修活动提供了经验参考,也为概念教学提供了方法指导。

  • 五年级“小数除法”整理与复习的磨课历程

    作者:严秋容 刊期:2019年第20期

    整理与复习课的功能是引导学生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整理的能力和习惯。以五年级“小数除法”整理与复习课的磨课过程为例,说明教师只有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 从线性走向网状的课堂教学架构——以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为例

    作者:曹江峰 刊期:2019年第20期

    新的时代、新的课程理念在呼唤“情投意合”的数学教学设计。以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为例,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从线性走向网状的课堂教学架构的做法和思考。

  • 基于数学素养视角研读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位置”为例

    作者:黄肖慧 刊期:2019年第20期

    基于数学素养的视角研读教材,应始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起点,梳理教材结构,把握知识本质内涵,读懂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位置”为例,谈多维度研读教材的方法。

  • 例谈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型综合实践课——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为例

    作者:吴厚天 刊期:2019年第20期

    综合与实践课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如果按活动形态的不同,动手操作型可归为其中之一,这样的课型往往需要准备一些活动材料,但是面对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教学中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组织,没有清晰的活动要求,那么整节课可能就会在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状态中结束。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为例,把动手操作型综合实践课分为几个教学模...

  • “相遇问题”的拓展尝试与思考

    作者:顾风玲 刊期:2019年第20期

    教材是“本”,但不能“唯教材是从”。教师在教学上“点子”多,敢于大胆拓展、尝试创新,才会有其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上厚积薄发的更多“点子”。通过对“相遇问题”的教学拓展,体现教师在教学上追求“道高一尺”,学生就能在智慧的成长上“魔高一丈”。

  • 对分数意义的再认识

    作者:许艳平 刊期:2019年第20期

    分数的定义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完善除法商数的符号记录,有的为了满足比例的简记……导致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紊乱。分数的真正意义在于对除法计算结果的补充完善,教学时不能拘囿于分数的认读、计算,要进一步明确分数商的定义,将分数与自然数、小数融为一体,完善学生的数域认识。

  • 商不变时,余数变了怎么办?

    作者:周丽 刊期:2019年第20期

    研究除法里的商不变规律时,学生很容易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就代表结果不变,但是一旦涉及余数,学生就难以把握。余数随着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而同步变化,对于“商不变,但是余数变了,商和余数共同决定的结果到底变不变”这个问题,需要将余数作为除数(份数)“共有”的来考虑。

  • 对减法第二重意义的重新思考

    作者:秦引 刊期:2019年第20期

    从总量中取走部分量,计算剩余量使用减法,这是减法的初始意义,其前提是总量和减少量是同类量,衍生到后面的求量差意义下的减法,学生还会固执地认为只有同类量求量差才能用减法。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教师要利用好“开会场景”来诠释求量差下的减法意义,首先让学生定性判断座椅够不够,再定量计算还缺几把座椅,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图形深...

  • 为防范错误而设计的教学

    作者:时雷 刊期:2019年第20期

    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设计,都应该符合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大纲,但是,具体怎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教师却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可以发挥无穷的创造力。对于一些理解难度大、错误率高的知识点,以防范后期的错误为出发点来倒逼教学设计的改进,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 “找次品”方法再探究

    作者:华有称 刊期:2019年第20期

    找次品的策略包含了逻辑推理思维,教学“找次品”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分析推理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基本类型入手,最后总结出一般的计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