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

新农业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新农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91/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业政策、农村经营管理、种植新技术、养殖新技术、瓜果生产、果树栽培、土壤肥料、贮藏加工

主管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2-4298
国内刊号:21-1091/S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7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0982
总被引量:4953
H指数:14
期刊他引率:1
  • 生物质能源前景无限

    作者:石元春 刊期:2007年第01期

    目前,国家生物质能源向前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我把下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潦工程的一些想法梳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 再论承包地里建商品楼问题

    作者:孙军 刊期:2007年第01期

    岫岩县河西村农民再次来信,继续反映本村农民在承包地里建楼,农民意见很大的问题。我在这里解答两个问题。

  • 执政为民不该仅仅是口号

    作者:王春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宽甸县步达远镇的几位农民来信反映,因某公司修建浑江双岭子水电站,该镇大牛沟村2003年经批准被征用林地216亩,耕地712亩,获得耕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共计近400万元。2003年上半年,该水电建设公司就按协议如数将上述补偿款全部拨付到了该县政府某局。

  • 扶贫开发 任重道远

    作者:柴久凤 刊期:2007年第01期

    2006年,辽宁省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全省未稳定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将由上年的72万人减少到32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将由上年的3.3%下降到1.5%。全年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比去年增加2000万元,增长9.3%。在新一年开始的时候,作为工作在抉贫战线的一员,我深感担子的分量。一是全省还有32万人温饱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部...

  • “一事一议”建水利

    作者:李坦军 刊期:2007年第01期

    西丰县金星乡有9个行政村、23个自然屯,3800户,1.4万口人。境内主要河流是小寇河,还有大小支流10余条。有方塘9处,水库1座(宝兴水库)。2005年洪水过后,金星乡境内水利工程严重受损,恢复和重建水毁工程迫在眉睫,但由于乡财力不足,投入有限,国家又取消了农村“两工”,给以水毁工程恢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难度。面对这种情况...

  • 两委加协会 兴农又富民

    作者:刘艳波; 马子新 刊期:2007年第01期

    台安县高力房镇乔坨村位于盘山、台安两县交界地带,辖9个村民组,总人口1980人,耕地面积4700亩,2004年以来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

  • 辽宁农民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

    作者:任国泰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议,辽宁省司法厅决定。在沈阳农业大学新农业杂志社设立“辽宁省法律援助中心农民联络部”(简称“农民联络部”)。从此农民申请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有了便捷的绿色通道。

  • 发展生产奔小康

    作者:赛树奇 刊期:2007年第01期

    李纯栋是辽阳县唐马寨镇刘坨予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农民。发展“AA”级绿色食品,使全村“AA”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4500亩,占全村耕地的80%。建成了50栋“四位一体”温室大棚,使刘坨子村成为辽阳市绿色水稻第一村和生态能源建设第一村。李纯栋还加强了村务公开工作,率先实行了村财务公开和村民理财小组账前审计制度,为...

  • 富富有“鱼”全靠他

    作者:赛辑 刊期:2007年第01期

    田忠信是辽宁省渔民协会副会长。他自1980年从事淡水鱼养殖至今已20余年,是全省农村出现个体养鱼的第一批带头人。1987年他与北京市水产研究所签定合同,成为辽宁省首批仅有的3家试验养殖户之一,在他的带动下,1988年辽阳市实现集约化养殖面积1万多亩,当年全市2.7万亩养鱼水田总产翻了—番。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他与韩国做起了淡水鱼出...

  • “花心”不改的当家人

    作者:韩晓东 刊期:2007年第01期

    凌源市凌北镇辛杖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斌,1992年动员党员干部多方筹款,带头种花,如今在本村及周边种花面积近万亩。全村520户农民,每户都有1亩以上的花卉日光温室大棚,靠这一稳定致富项目全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2002年他在国道306线路边选址开始筹建凌源市辛杖子花卉交易市场。

  • 致富路上“绿为先”

    作者:晓东 刊期:2007年第01期

    张殿荣是铁岭市清河区前杨木林子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他带领全村开发“绿色”酒葡萄和“绿色”鲜食葡萄1000亩,并与北绿集团签订了为期10年酒葡萄购销协议。2001年,酿酒葡萄每亩达到了3000元的可观收益,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500元。

  • 扶贫助困的热心人

    作者:赛辑 刊期:2007年第01期

    崔玉祥是盖州市暖泉开发农场农民。1995年他承包了当时负债累累的暖泉青年林场,带领200多农民创业。开垦荒山1100亩,人造乎原90亩,栽植果树10万株,发展绒山羊500只,优良母猪200头,生猪出栏1000头,仔猪出售1000多头,打井9眼,修方塘2座,购置各种农机9台,新建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1820平方米。

  • 农民企业家——韩忠保

    作者:树奇 刊期:2007年第01期

    兴城市沙后所镇南门外村党支部书记韩忠保,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共兴办集体企业5家,私营企业26家,建成了服装加工厂和4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安排1640人就业。集体固定资产达到了1.06亿元,集体积累569万元。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9亿元,人均纯收入4860元。集体投资2300多万元打井办电,使全村3000亩耕地成为水浇地、经济田;建...

  • 玉米水稻小麦补锌新方法

    作者:赵德庵; 薛德利 刊期:2007年第01期

    随着农业杂交高产品种不断推出和栽培水平的提高,粮食亩产不断刷新。我国上世纪50年代由下氮肥的缺乏影响了粮食产量,氮肥的应用使得粮食产量显著提高。60年代专家对土壤磷肥的缺乏有了深入研究,由于氮肥、磷肥的补充粮食产量"跨黄河,过长江";70年代土壤中钾肥成为最少养分,施用钾肥成为增产的关键。

  • 冷棚甘薯效益高

    作者:王玉梅; 梁莉红 刊期:2007年第01期

    喀左县大传予乡大架下村是典型的山村,现有耕地1982亩,大部分种植的是玉米,每亩收入在300元左右。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村农户为提高种田效益,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条件,从2003年开始利用冷棚种植甘薯,收到了每亩5000元以上的好效益。2006年余村种植甘薯500亩,已成谈村农民的—个致富产业,2007年还准备大发展。他们的主要栽培经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