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6 18:39:56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56-02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弘扬传统文化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文化构筑为核心,具娱乐、健身、教育、文化传递等功能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在繁荣地方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知名度等方面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魅力。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创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成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问题之一。

白裤瑶是瑶族的支系之一,其自称为“瑙格劳”,白裤瑶男人穿白色紧膝五指裤,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其文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和稀有性,已经突破地域之限,打上了国际化背景的深深烙印,和非洲大陆的老虎族等部族文化一起,成为世界民俗学界普遍认同的古朴文化之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

据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至今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生态状况,其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在地域文化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白裤瑶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本研究以具“洞天部落”美誉的白裤瑶和新农村建设为社会文化背景,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目前,课题组已经收集相关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文献76篇,新农村建设与体育文化发展相关论文20多篇,查阅关于白裤瑶文化著作10部。并与2008年2月至4月到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作田野调查,收集了关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并于2008年6月撰写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研究》6万字的研究报告)为研究依据,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进行研究。

1 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性

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给人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同文化经过碰撞和融洽而走向整合道路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这份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因此,以中央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为契机,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定有迅猛的发展态势。

2 新农村建设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参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全人类的。

2.1 有助于挖掘与重塑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2008年2月19日,我们课题组进驻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次日,我们在赶圩日采访前来赶圩的陀螺王韦永祥。他说,我们这里有一些风俗:(1)在农闲时节,各村寨的瑶民经常三五成群在一起打陀螺、玩石子等。自己到山上去找青钢木回来做陀螺,然后拿到村寨或在赶圩日的时候来打陀螺玩;(2)女追男的风俗,即在赶圩日如女子上街看到中意的男子,随即跑上前去抢男子身上的挂饰或者腰带,如果被抢的男子如也中意改女子则追上前去,晚上女子便和男子一起去约会……但是,由于白裤瑶生活比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主要靠种田为生,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景才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新生一代的白裤瑶青年由于受不了贫苦的生活,大都出去打工赚钱,维持生计。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到90年代以来,里湖乡瑶族同胞在党的政策正确指引下,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前住的茅草房现在变成了砖瓦房,以前走的小土路,现在变成了宽大的石子路。当地人民政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白裤瑶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大型春节文体活动和陀螺节比赛。我们听后,感到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将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和白裤瑶胞的交融和整合提供一个巨大的舞台,这对于重塑与挖掘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2.2 有助于巩固与发展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是白裤瑶主要集聚地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交通不发达地区,经过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现在的里湖乡白裤瑶胞们生活比起改革开放前有了质的提高。每逢过节时,每家都能吃上腊肉,三五成群去赶圩。乡政府每逢春节,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同时,还举办白裤瑶传统文体活动,有白裤瑶民族服饰展演、打陀螺比赛、打铜鼓、射击、喇利、吹牛角、对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大大的丰富了白裤瑶胞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娱乐和健身的目的,有助于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巩固与发展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2.3 可以促进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新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但长期以来,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大多都分散在各地区,不集中,无组织,这就影响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政策使白裤瑶胞开始思考本民族的发展,这就使得白裤瑶胞逐渐改变了固步不前、保守的观念,开始接受外界社会,开始融入了各民族的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只有融合了各民族不同的思想和理念,才能使白裤瑶更具现代民族性。在里湖乡白裤瑶村寨里,白裤瑶社会许多长期形成的思维观念已经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正是实施新农村政策的实惠,使白裤瑶内部激发出来的动力,可以预见,它将推动白裤瑶乡村社会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使白裤瑶胞的思想理念得到更加普及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可以极大丰富白裤瑶文化建设,从而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做出最好诠释。

3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以白裤瑶文体节庆活动为平台,是加强政府与白裤瑶胞、白裤瑶胞之间的有效途径,可以使白裤瑶胞产生对体育参与的热情,改变白裤瑶胞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可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1 可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进程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发展起来的。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白裤瑶社会的“活化石”,它在某种意义上反应了白裤瑶的传统习俗和民族历史发展线索,对研究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近年来里湖乡政府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文体节庆活动,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有力的注入了现代元素,从而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的进程。

3.2 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2002年起,党中央连续4年颁布一号文件,持续关注社会主义社会新时期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要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白裤瑶胞在里湖乡举办的最热闹的节日。在元宵节当天,当地政府组织白裤瑶胞举办打陀螺比赛、对山歌、射击、斗鸟、民族服饰展演、吹牛角、吹喇利等比赛。集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刺激性于一体,活跃了白裤瑶胞的生活方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3 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在白裤瑶村寨的又好又快发展

我区有11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集聚地之一,主要集中在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等地。据资料显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仍是广西最贫困地区。因此,只有走体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道路才能摆脱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在广西自治区和当地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早在1998年在里湖乡建立了甘河白裤瑶民俗风情示范区。2003年2月成功举办了影响深远的首届白裤瑶陀螺节。2004年2月,成功举办了风情浓郁的首届白裤瑶民俗文化节。同年11月建立了广西南丹县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2006年,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加强白裤瑶民族文化的宣传,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表演、打陀螺大赛,带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引进市场机制,吸引外来资金赞助,提升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在白裤瑶村寨的又好又快发展。

4 结语

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今天,当地政府部门只有明确与重视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二者间互动发展关系,以传统节庆文体活动为平台,通过结合地方优惠政策交流、融合与整合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才能产生二者各得其所、互利互惠的互动发展和双赢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谢明学.中国白裤瑶风情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体育;现状;农民;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 G81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 号: 1007-3612(2011)05-0016-06

A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Fruits on China’s Rural Sp orts

LIU Renhan1,WEI Zuotao2, HUANG Duo1, WANG Yaqi1

(1.School of P.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 ui 741001,Gansu China; 2.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614004,Sich uan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China’s rural sports in rec ent fifteen years, the paper reckons that: the number of research fruits of Chi na’s rural sports is increasing year on year, and they are in high qualityT here is a trend of centralization of research teams,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 h methods and more quantitative study than qualitative studyBut some methodsneed to be discussed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involv 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sports, sports in small towns,rural sp orts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ural sports and economy , rural sports culture,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o onInthe f uture, researches on rural area sports should be developed on make contemporary ,innovative, opening, crossed and disciplinaryFor a better study, this pa per points that: appropriate research subject and methods should be chosenMul 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shall be used to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ur al sports.The main body of rural sports study shall be highlighted; Deep resea rch of basic theory problems of rural sports shall be strengthened and group adv antage shall be displayed

Key words:rural area sports; status quo; peasant; research tren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体育也逐渐走入农民的生活,尤其是 1995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农村体育研究空前繁荣。2002年党的十六大 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的论断后,“三农”问题进一步成为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十 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 村体育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农村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此,本文以计量学(metrology)理论为研究视角,借助近15年来我国农村体育研 究文献的各种数量特征,描述、评价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预测分析农村 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作出解释,对未来农村体育的有效研究提供积极的理论思 考和实践准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5-2009年),以“农村体育”为 题名进行检索,以“农村体育”、“小城镇体育”、“农民体育”、“乡镇(村)体育” 、“村落体育”为“关键词”,筛选出1995-2009年有关农村体育代表性的研究论文276篇, 以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对所收集的论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检索相关研究类论文,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研究 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农村体育研究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农村体育研究的内容分类,访谈了数 名该领域专家教授。

1.2.3 数理统计法对276篇论文依据研究需要进行数理统计, 进而分析其研究特点与不足。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大致分两个阶段,研究侧重点随时代变革而发生变化 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为 标志,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进入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新时期。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情 况,农村体育研究成果并不多,且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体育现状和农村体育场 地设施等方面的 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农村体育 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契机。特别是2005年10 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国家在2006年 “中央1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为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随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根据这些文件精神 ,这一时期农村体育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趋势、对策及农村体育文化、消 费及管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态势。

2.2 农村体育研究成果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 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09年期间,我国农村体育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及比例总体而 言呈上升趋势,而2002年可以看作是其研究的转折点。1995-2002年,农村体育的研 究论文 每年均 保持在20篇左右,2003-2008年所发表的论文年度增长比例基本呈直线上升态 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年均超过100篇,仅2006-2008年3年间所发表的论文就近5 00篇,是前11年所发表的论文总量的2.5倍。从统计结果看,2009年农村体育的研究又呈下 降态势。这些研究论文的公开发表,都与国家的“三农”政策,特别是随着法制性、政策性 文件的导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以及“农村体育年”的哲学启动有着密切 的关系。加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立项资助课题对农 村体育的研究 具有扶持和导向作用,均表明农村体育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农村体育的研究呈现空前繁 荣的局面。

图1 1995-2009年农村体育研究比例折线图

2.3 研究人员年龄、职称结构及单位归属分析 从文献样本研究者的年龄结构分析,46~55岁研究者的比例最高,占统计总数的40.3%,其 次是35~45岁研究者,所占比例为30.2%,而35岁以下的研究者比例最低,仅为11%。由 此可见,46~55岁的研究者以其基础扎实、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研究优势取得 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发展的眼光看,35~45岁研究者应是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 主力军,而35岁以下研究者应取长补短,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努力提升研究水平。

从研究者的职称结构分析,副教授的比例最高,占统计总数的42.5%,其次是教授的比例为 33%,讲师的比例为17.8%,而助教的比例最低,仅占统计总数的6.7%。这同样也反映出 高级职称的研究者在农村体育研究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体育研究的中坚力 量。但与此同时,高级职称研究者也有责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应积极鼓励和扶持 职称较低的研究者迅速成长起来,以扩充研究队伍,将农村体育未来的研究向纵深层次不断 推进。

从研究者的单位分布看,来自高校的研究者最多,占统计总数的61.5%,其次是专业体育学 院的研究者,其比例为28%,而体科所和机关的研究人员最少,仅占10.5%。从研究专业 看,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人员最多,反映出研究成果与其研究领域较为吻合。而高质量 科研成果的作者地域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优越、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氛围浓厚的省份 ,如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体育科研与地理环境有着必 然的联系。 2.4 研究方法多元化,有些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商榷 通过对所收集论文在研究方法使用频度(降幂排列)的统计(图2),可见:文献资料法 > 问卷调查法(普通、专家) >调查法(田野、实地)>访谈法 >逻辑法>数理统计法 > 比较分析 >其他。由此反映出农村体育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但对研究方法深入分 析后发现,也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表述的上下位关系混乱。诸如实地考察、实地调查、实地观察、现场调查、田野 调查等方法,上下位关系不明确,难以区分其异同。

第二、表述不准确。诸如调查法、分析法表述太笼统。而统计分析法、统计处理法、数 学分析法应该是同一方法的不同表述。

第三、 方法有生造痕迹。诸如联机检索法究竟是研究方法,还是某种研究方法操作的 具体过程,有待商榷。而经济理论分析法,究竟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还是借用经济学研究的 理论整体来进行分析,很含糊。

图2 农村体育研究使用方法比例排序

2.5 研究内容归类及分析

2.5.1 农村体育发展及其战略的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研究,分 析后可概括为以下3种类型:

第一类为内驱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1]: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必须 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农民体育锻炼观念为前提。

第二类为依赖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2]:农村体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各 级政府的 扶持、各类政策法规的完善及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就农村体育内部环境 而言,主要依赖于农村体育的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的丰富程度。

第三类为综合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3]:农村体育的发展要依据农村建设与 发展 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各方面发展较为成熟时,农村体育建设应成为与农村社会融为一体,形 成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上,2002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 点”,由此确立乡镇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战略重点。围绕这种战略指导思想,裴立 新教授[2]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乡镇以小城镇为切入点,并首先从县城有 条件的建 制镇实现突破。吕树庭教授等[4]等指出小城镇应作为农村体育的突破口, 由城镇辐 射农村,从而最终带动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虞重干教授[5]等认为:农村 体育的根 基在于村落。村落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是农村的主体,只有体育进入村落,农民才能得到 实在的享受。

由此可见,农村体育的发展同农村社会的实际面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 在农村体育与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宗教等社会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在其发展战 略选择上,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以成共识,但在操作层面上对突破口和切入点的抉择还难 成定论。笔者认为: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确立,应从不同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时 、因地”的在“乡镇”和“村落”间做出选择。通过部门间的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是农村 体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5.2 农村体育现状研究 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主要集中在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场地设施、锻炼时数、锻炼内容等方 面。

1)农村体育人口。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1996年我国农民体育人口比例为7.13% ,2000年上升为8.4%,5年中提升了1.27%,平均每年增长率仅为0.25%[6],200 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农村 体育人口比例为10.12%。而同期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以每年6.4%的速率增长 [7]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增长速度,呈 现一定的滞后性。

2)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数。根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有3.4亿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城镇居民中有2.18亿的 人 参加过体育锻炼,乡村居民为1.22亿。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差异明 显 ,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全国“经常锻炼”的 城乡居民中,城镇居民有13.1%,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乡村居民仅为4.1%,城乡差 异较大。

3)体育场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8]: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 80个 ,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 m2。但占全国总人口一 半的镇(乡)村人口,拥有体育场馆69 537个,仅占总数的8.18%,其中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数 量占总数的67.19%。可喜的是,截至2007年1月底,全国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159个,总投资达11.87亿元,到2010年,将争取使我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 地设施[9]。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力度的加大,必将为进一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打下坚实基础。

4)体育观念。郭敏刚[10]研究指出:乡村居民受到农村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 与城镇居民相比,体育观念有很大差异。乡村居民普遍认为劳动即锻炼,无病就是健康,进 行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加之农村体育的舆论环境较差,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不 理解,甚至讽刺挖苦。

5)锻炼场所及内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城 镇居民在单位、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以及健身会所等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高 于乡村居民。而在江河湖畔、街头巷尾、公路旁和自家庭院及室内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 锻炼的人数乡村高于城镇。其中,在“自家庭院或室内”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乡村居民为 28.7%,城镇居民是9.2%,高出19.5%,相差较大。另有研究表明[11]:因为农 民的余暇时间 受劳动性质、劳动方式特殊性影响,所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稳定,季节性强。参加体育 锻炼的场所较为分散,锻炼地点多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田间地头、马路边、街道边、 自然空地、河流和湖泊等天然场地,也有一小部分在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针对上述状况,总体上讲“我国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 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12]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客观分析我国农 村体育 的现状,正如江崇民所言[13]:“我国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农村 社会生产 力水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发达,许多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相比,处于 相对体育贫困状态。”

由此可见,关于农村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研究成 果最多的方面。无论其研究内容多么广泛,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弄清农村体育现状,探求其 发展对策。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研究成果在文献资料和大范围抽样调查情况下,提出具有普 适性的对策与建议,如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政策扶持与导向,加大农村体育宣传等等,而提 出有创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较少。

2.5.3 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的研究 以2003年吕树庭、裴立新教授[14]共同署名发表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 发展 战略重点的思考》一文为标志,一大批研究者在相关文献中对“小城镇作为农村体育发展重 点”的观点进行了正面回应和支持,“小城镇体育”迅速成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 究主要集中于小城镇体育的性质、小城镇作为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依据、小城镇体育的 功能等方面,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乡镇体育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方面。

近几年,随着“小城镇体育”研究的逐渐“降温”,“村落体育”的研究已上升为农村 体育研究的最大热点。此种观点以“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农民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为 立论基础,并结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实施的事实,提出发展农村体 育应“以村落为重点”。田雨普教授[15]明确指出农村体育发展“将工作重点逐步 转移到村 落体育的发展上来,……是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低水平、不全面和很不平衡’局面的重 要举措”。 郭修金博士[16]在对山东临沂的沈泉庄村进行田野考察认为:村落体 育形态多 元、功能多重、与竞技体育相去甚远;村落体育的发展基础和保证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 落需要有自身的体育文化,需要找回被遮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价值,需要“培育、输入” 并举、村落精英带动及学校体育的辐射。郭敏刚硕士[17]从文化学视角研究指出: 村落农民 体育与村落文化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同时也相互制约。两者之 间的现实作用机制决定了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发展既要同步,又要避免相互制约。唐 炎博士、虞重干教授[18]则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行动取向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 :进行新 农村体育建设,不必仅仅从“民享”意义上来思考农民的体育需求,还应从“民生”的意 义上去发现体育对农民生活的价值。

那么,农村体育的发展究竟是“以乡镇为重点”还是“以村落为重点”,唐炎博士、虞 重干教授[18]认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从乡镇向村落延伸,只能说明发展村落体 育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现实条件,以往发展中“重乡镇、轻村落”的发展方式需要调整。但就乡镇在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和地位而言,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点地位既没有也不能 “落幕”。其实,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发展,其真实含义应当是“从村落着眼,从乡镇 着手”。

无疑,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清晰地认识中国农村体育的真实面貌以 及在当代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5.4 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研究 江亮等人[19]调查表明:个人锻炼是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有组织的 农民 体育活动仅占10%左右。而体育实践表明,自发的个人体育锻炼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组织化 程度高的农村体育的。姜健[20]通过调查认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工作机构不 够健全, 缺乏体育人才,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很少。部分地区县乡以下就没有专门的 体育机构,县乡级的体育行政机构多挂靠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或卫生部门,负责群体工作 的人员也大多属兼职,并且管理者缺乏相应培训,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就更不言自明了,这种 情况致使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受阻。陈宁教授[21]研究认为:在农村体育的管理模式 上“县级 体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乡镇要建立健全体育文化站;村要建设好村级文化体育 活动室;农民体育协会要培养体育骨干”;采取“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 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李会增等[22]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 离不开 一个健全的组织,体育组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型体育组织,一是群众体育组织,两者 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 乡镇发展总体规划;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

从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体育管理主体多为农村基层政府,管理松散乏力,农村体育 社会化远未形成。而体育体制的核心是体育组织的结构和权力分配及运行,随着我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办体 育的作用,重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组织体系将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2.5.5 农村体育消费研究 王建欣认为[23]:“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的消费,具有丰富生活内容、 娱乐 身心,增进身体健康;活跃体育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等,是体育消费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体现”。《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 锻炼的人群中,有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其中,城镇居民 有 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0 %,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 村 为355元。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其 他各项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差异不大。可见,城镇居民各项体育消费的人均水平明显高于乡 村[24]。

由于影响农村体育消费因素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得农村体育消费的开展目前仍有一定 的难度。因其体育消费同属于经济和体育两个领域的重要范畴,可以肯定地讲,随着农村居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必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5.6 农村体育与经济关系研究 陈梦周等[25]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姜健等 [20]研究 认为: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证明,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经济的发 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体育是没条件开展的。朱家新[26]研究表明:2001-2008 年,我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随着农民收入的 不断增高,恩格尔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发展的需求必然随着 增加。体育活动必将成为农村居民满足体育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2.5.7 农村体育文化研究 许锍成[27]针对农村宗族意识与农村体育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宗族组织的一些活 动有 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恰当地处理传统文化与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有利于农村体育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刘玉[28]通过对我国农村体 育文化特 点的研究,明确我国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工作重点为:“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自主发展相结 合,保障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场融资相结合,创 新公共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评价体系;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 展相结合,切实将以点带面工作落到实处。”李会增等[29]从我国村落的历史文化 背景出发 ,分析了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提出当前我国村落体育应该走与“生产劳动、文化艺术、民 族传统”相结合的杂糅式的发展模式。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还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因此,抓住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弱势地位的有 效措施。

2.5.8 农村学校体育研究 曲宗湖教授等[30]以7个省市区为样本,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农村中小 学的 体育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要完善对 农村学校体育的领导,改革体育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投入。朱 应明[31]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实验研究,认为:从事民间体育项日教学,能充分调动 学生的锻 炼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能缓解体育经费、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曾全红等[32]提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落实素质教育观,切实改变 农村学校 体育教育的内外环境,建立与健全农村学校体育的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学校体 育课程建设,进一步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学 校体育建设与饮食卫生同步发展。焦卫宾,周登崇[33]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 查的基础 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徐 东锋[34]在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文献基础上,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农村 学校的现 状,提出以选择一至两项适合地理气候条件、有良好群众基础、易于开展、健身价值较高, 又具终身体育性质的现代或民族优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推 进农村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可见,农村体育研究中,学校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涉及的内 容也较为广泛。

3 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村体育研究内容的相关分析,可以说其研究内容已呈现稳定、全面、 深入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应正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理论与实践 的紧密结合,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对其实践产生有益影响;其二,对现象和状态的准确描述 ,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抓住当前的发展现状;其三,对本质的揭示和规律的发现,即农村体 育研究能否深刻地解释其现实现象。为此,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

1)研究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教发展为农村体育研究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和前景。因此,农村体育的研究将会更加坚持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明晰战略发展 的策略预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对农村体育的需求,体现农村体育研究的时代性,瞄准重要 领域和重要课题的创新。

2)研究的开放性与交叉性。现阶段,农村体育体育科研的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研究方 法简单粗糙。而人口学、 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政治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 的发展则相对较为成熟。鉴于农村体育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千丝万缕之联系。 因此, 在研究 中,将更注重借鉴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寻找农村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以进一步完 善农村体育的科学结构体系。

3)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农村体育 的研究理念、手段和方法也必然随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使农村 体育研究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然更加重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 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有力提升农村体育研究的科学含量与实 效性。

4)研究的学科性和特殊性。农村体育尽管属于综合性研究,但仍具有独立的专门知识、 理论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体系。因此,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是提高 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农村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途径。此外,在研究农村体育 时,会更加注重农村体育的特殊性要求,即将农村体育现象置于农村特定场景中去分析,揭 示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近15年来,农村体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特别是2002年以 后,农村体育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且质量较高。未来农村体育科研将朝着时代性、创兴 性、开放性、交叉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学科性的方向发展。

4.2 建议 1)把握农村体育研究的实质,运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农村体育研究的实质是要探寻在 农村特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规律和运行机制。

2)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新农村体育进行综合研究。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必须改变从单一 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实行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才能开拓出新农村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 新领域。

3)突出农村体育研究的主体。农民是农村体育研究的主体。因此,对农村体育的研究 必须围绕农民进行,把农村体育这一“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并以物衬托人、服务人, 这样才更有利于农村体育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

4)重视对农村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农村体育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 本观念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整体性、综合性的认识和把握农村体育的发 展态势。在研究中不仅要加强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更要注重其理论解释和归纳,从而使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互为补充与促进。

5)发挥群体研究优势。在农村体育科研中,要注重“老、中、青”结合的科研梯队建 设。同时,需要加强地域、单位间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 5,(6):5-7.

[2] 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 5-9.

[3] 徐颂峰,等.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6-28.

[4] 吕树庭,等.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05(3):1-4.

[5] 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2-4.

[6]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2001:40.

[7] 中国经济信息网[z].cei.省略/.

[8]周志忠.我国投入11亿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N].人民日报,2007-03-01.

[9] 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32-36.

[10] 王晓玲.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30-33.

[11] 马先英,杨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10):1309-1312.

[12] 江崇民,张彦峰,蔡睿,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 学,2009(3):9-19.

[13] 吕树庭,裴立新.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3,(3):8-10.

[14] 田雨普.小康社会演进中农村体育重点转移的轨迹考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 8, (6):461-464.

[15] 郭修金,虞重干.从村落看村落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1-6.

[16] 郭敏刚,等.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6) :33-37.

[17] 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J].体育科学,2009,( 9):81-85.

[18] 江亮,等.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8,31(11):1461-1467.

[19] 姜健.陕西省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 7,(4):67-69.

[20] 陈宁,周挺.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挑战与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1-6.

[21] 李会增,等.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国体育科技,2007,( 4):1-6

[22] 王建欣.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8-19.

[23] 沈克印,等.社会排斥与农村体育贫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289-292.

[24] 陈梦周,等.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4): 66-70.

[25] 朱家新,沈丽玲.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社会环境的理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32(5):16-20.

[26] 许锍成.农村宗族与农村体育关系初探[J].体育学刊,2003,(4):40-41.

[27] 刘玉,田雨普.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特点及工作重点探讨[J].成都体育大学学报,20 08,(11):17-19.

[28] 李会增,等.我国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32(5):1325-1327.

[29] 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 报,1998,(4):9-12.

[30] 朱应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0,(3):75-7 8.

[31] 曾全红,等.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 :91-93.

[32] 焦卫宾,周登崇.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J].北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57-659.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3篇

[关键词]我国;全民健身;农村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17-02

201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在工作措施中提到要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自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农村体育虽有所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总体上仍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农村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体育事业开展不起来,直接影响整个全民健身事业前进步伐。发展农村体育要充分利用包括乡镇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实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和人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运动会,这将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丰富广大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这将促进新农村协调建设和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于此同时,在农村体育科研方面也应相应得到重视。

一、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建设农村的新举措。农村体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发展。李丽等[1]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并剖析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张红学[2]在研究中针对我国农村体育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根据农村体育特点在农村开展多样化的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体育活动。胡庆山等[3]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从文化力的角度解析农民体育的发展,提出农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文化力,其研究应具有“平民化”视野,国家政策的惠及与扶持是农民体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希望,发展农民体育的文化力是农民体育发展的长远之计。此外,代方梅[4]从哲学角度提出农民应改变对体育活动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引导农民根据具体现实状况开展体育活动,抓主要矛盾,解决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遵循量变到质变和普遍联系的观点。于莉,张培申[5]根据农村体育当前所面临的价值观念落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消费水平较低、体育人口较少和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提出一些有利于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对策。

农村体育发展的研究可以直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进步,上述研究从农村体育现状、问题和哲学等不同角度对农村体育发展进行探析,但是农村体育的发展还要在总结农村体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新的突破。

二、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主席提出我国应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竞技体育的成就使我国成了“体育大国”,那么“体育强国”应由全民体育来形成。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失衡使城乡体育差距甚大。李建国[6]提出我国体育的薄弱环节就是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总量不足、投入不足,分配不均衡是当前的主要问题。马永明[7]以江苏省农村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也提出农村服务体系遇到的问题,研究得出:江苏省农村体育缺乏专业指导人员,开展的活动缺乏实效性,体育组织不能发挥相应作用,体育项目过于传统,缺乏活力,场所有限,经费投入不够,政府引导不足。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改善农民健身环境,提高农民健身意识,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缩短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差距。

上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以理论结合实地考察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对于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什么及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学者们各抒己见。刘庆山[8]认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涵盖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信息、体育指导、体育资金、体育政策法规、体育监督反馈和体育绩效评价九个结构要素。而周登嵩等[9]结合前人研究将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分为八个子系统:体育政策法规体系、体育组织机构体系、体育人力资源体系、体育资金保障体系、体育物质保障体系、体育信息服务体系、体育服务内容形式体系和服务对象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三、农村体育运行机制研究

运行机制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有不同的解释,卢锋[10]指出体育学中的运行机制是指体育系统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陈宁[11]在《全面健身概论》一书中指出:农村体育的运行机制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程序,可概括为:建立城关镇、镇、乡三级运行网络,以城关镇为龙头,镇为中心,乡为基础,向村辐射。

邰崇禧等[12]提出构建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及影响因素,反映出农民体育运行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农村体育在实现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系统各影响因子之间彼此依存与人为调控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需要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功能并实现目标[13]。王冬冬和肖夕君[14]在研究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中提出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运作手段有市场协调、政府协调、企业协调、准市场组织协调、关系网络协调和社会协调几个因子,并指出了因子之间相互作用过程。

综合上述得出农村体育运行机制是使农村体育组织程序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并有效运转的一个工作系统,是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保障。农村体育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在完善其基本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应更多的结合实际研究农村体育运行机制,从个体到总体,再从总体覆盖到个体,促进整个农村体育运行机制的顺利运行。

四、农村体育文化研究

农村体育文化对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徐成立等[15]审视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并提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认为我国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需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付太山[16]的研究提出农村体育文化的限制因素有政策管理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方面。俞爱玲[17]从文化学视角研究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困难是面临着几种文化冲突;走出这种困境需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造、加强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以及加强我国体育文化制度建设。除场地设施等硬件外,传统文化也是影响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比城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要大的多,农村体育的发展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头脑中的消极文化思想观念。辜德宏等[18]研究了文化环境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提出主要的传统观点有“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庸之道”“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以及农村固有的“小农意识”等。

农村体育文化的研究视角较多。能够从实践角度去探析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从理论上剖析传统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重大作用。可见,对于农村体育文化的研究点多面广,但是深度不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问题。

五、小结

农村体育是当前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体育发展、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4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体育发展受到场地设施、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与城市体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主要还是停留在基本理论研究层面,没有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农村体育运行机制是使农村体育组织程序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并有效运转的一个工作系统,是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保障;农村体育受封建传统观点影响较大,只有从根本摆脱这种束缚,才可以顺利发展农村体育,改变农民体育意识。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借助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应从实际出发,从而提出解决农村体育问题的对策。但是当前农村体育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是大同小异,只是研究区域差异,所以,农村体育研究应突破原有研究界限,使所研究结果能应用于改善农村体育现状的实践当中,健全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增强农民体育意识,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参考文献】

[1]李丽,杨小龙.吴亦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6,28(3):116

-120.

[2]张红学.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24-27.

[3]胡庆山,王维,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J].体育科学,2007,27(10):40-48.

[4]代方梅.农村体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0,3,29(2):133-134.

[5]于莉,张培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2,25(6):38-40.

[6]李建国.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体育科研,2009,30(4):15-18.

[7]马永明.江苏省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0):13-16.

[8]刘庆山.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24-26.

[9]周登嵩.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7.

[10]卢锋.体育系统的运行机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12.

[11]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144.

[12]邰崇禧.环太湖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构建思路及其外部条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42-45.

[13]唐萍.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3(1):22-25.

[14]王冬冬,肖夕君.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科研,2010,31(5):50-53.

[15]徐成立,严珍,王丽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文化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23(2):66-69.

[16]付太山.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 3(21):35-38.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要获得农村职业教育的突破性进展,可以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中理解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寻找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性支撑;从现代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迪;从对农村职业教育现实价值的挖掘中端正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中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预备就业的人员进行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新一代劳动者,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农村吸收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又包括农村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的教育,是层次多重、内容丰富的教育。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中理解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在此背景之下,农村职业教育以其基础特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无一离得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的目标,生产发展就成为第一要务,要获得农村生产发展,核心因素是农民,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正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同时,人作为劳动者的行为规范、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等,都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农村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依然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其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乡风的文明建设,都要以农民素质的提升、观念的改变为基础,而这些都离不了农村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迫切要求。

二、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寻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性支撑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他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如下描述:“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就叫人力资本”。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迁移与流动资本。人力资本和其他非人力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生产要素,都是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而将所有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投资称之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和动力之源,进而强调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政策上的核心主张就是必须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由此看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贡献表现在: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利益的提高;强调了必须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的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本,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其价值,因此大众性应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它排斥传统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农村职业教育的“人人成功”的目标。

三、从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迪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当时农村的状况可以说是破败不堪。因此,农村问题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陶行知首当其冲,身体力行投入到乡村教育中,他认为乡村教育在于“培养农人和农人的小孩子,把乡村创造成一个合理的人间”,乡村教育要让“荒山成林,叫瘠地长出五谷”;晏阳初也一向认为,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一切问题解决都取决于农村。他认为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唯有从平民教育入手,特别是把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广大贫苦农民的教育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元气,改进国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国家的基础;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人类谋求生存和改革社会的根本手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赖以维系的根基。对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他认为解决农民生计问题必须从治穷开始,由职业教育入手,使农民致富;梁漱溟认为中国原本就是一个农业社会,改造中国社会,只能靠“理性”,通过“乡治”即乡村建设的途径来实现。他所谓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教育为中心,谋求乡村之自治与乡村社会之发达,完成民族之自学和乡村之文明。

这些现代教育家们正确地认识到,农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真正发展,难以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农村的建设不是单项的、孤立的,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教育既是工具或手段,也是一个过程。这些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照,对于推进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的态度,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来对待;其次,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要多形式,多规模,多层次,多渠道,机动灵活,办出特色,拿出先贤们胆略和勇气,探索和创造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

四、从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价值挖掘中端正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要求农民具有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这些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教育无法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只有将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增进农民知识、品德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农民某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形成专业化人力资本,才能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农村各项建设中来。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外出劳务人员人都集中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相比不仅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同时职业岗位也缺乏稳定,难以实现深层次的转移。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就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体现。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而且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并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先进思想的灌输与教育,将城市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讲科学,讲文明,指导他们懂技术、懂经营,组织农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文明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从而革新他们的落后观念,改变农民的各种陈规陋习,这些都将有利于谐社会环境的打造。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5篇

农村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在农村教育研究方面,教育理论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①。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研究的学理水平还很低,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需要对现有的研究加以学术反省。”[1]所以,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更为有效地开展农村教育研究,使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实践的发展,有效提高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使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享有和城市大体均等的受教育权利,使农村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快速迈向城镇化的新现实,是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摆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农村教育研究是否需要“理论”,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来说,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属于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农村教育研究都是有“理论”的。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内在地反映出研究者一定的立场、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等理论素养,农村教育研究成果也必然具有“理论性”。但具有“理论性”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并不必然是“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农村教育理论是农村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其一,它是对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研究;其二,是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出一般性的问题,从而确立一定时期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领域,进一步来明确农村教育研究的对象;其三,对“农村教育”这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特征、发展规律进行抽象归纳,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其四,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性理论假设,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由此,“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抽象与升华。

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否应有属于“自己”的“理论”。目前的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将“农村教育”视为一个公共问题领域,将某一种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理论”应用到或移植到农村教育领域中来,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中的理论,正如将统计学引入到教育领域而成为教育统计学一样,从而生成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农村教育研究要“综合应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2],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本文认为,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固然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的深入,但也应将农村教育视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研究对象,从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入手,构建农村教育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是否特殊到足以需要一种有针对性的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从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看,将其视为一个公共问题领域有其合理性;但我国的农村教育亦有其特殊性,从体制来看,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城乡间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教育结构,尽管在国家教育政策文本或经典教育学教科书中,我们很少见到有关于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教育的表达,但实际上,无论在观念层面或在实践层面,农村教育已成为一种区别于城市教育的教育”[3]。从文化上看,基于农业文明的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此外,人口分布情况、地理和民族差异等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并且这一特殊性无论合理与否,都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并非城乡教育发展“同质化”。所以,农村教育也需要属于自己的“理论”,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作为农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必然有其异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农村教育研究需要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实。理论的生成不是由“一般到个别”,而是正相反。正如不是先“构建”辩证唯物主义,再“创造”历史唯物主义一样。农村教育实践发展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理论工作者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将其上升到理论认识,并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升农村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学科优势进行视阈融合,形成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4],据此形成属于农村教育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也将起到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学学科的作用。对农村教育研究者来说,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不仅仅是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空间意义上的领域,研究者只是将某一理论应用在这一领域中,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深入其中,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从而生成农村教育的理论。首先,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传统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自秦汉以降,管理地方越来越重视教化的作用,“到明中期地方乡绅、族长成为教化的主导力量,与此相适应,乡约、族谱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形式。”[5]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十分迅速,城市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日渐式微,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变化是巨大的。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更多地保留了农耕文化传统,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和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无论这种差异本身是否合理,在短期内是很难消弭的,理论研究者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其次,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体制上强化了城乡本就具有的这种差别。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因素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的叠加影响,农村的社会与教育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仍是巨大的。这也是理论研究者必须正视的现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6],“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也说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视这一现实,一厢情愿地进行抽象的批判和理论构想,对改善农村教育的现实并无裨益,这种流于清议的学术研究在实践中反而往往是有害的。农村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由于文化传统、现实国情等原因,农村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场域,更主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简言之,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至于这种特殊性是什么,如何评价,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农村教育理论建设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明确农村教育的内涵。包括其本质、规律、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建设农村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前提。

二、问题域:“教育的农村问题”抑或“农村的教育问题”

顾名思义,农村教育理论的价值是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由上文,建设农村教育理论首先要为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立法”,即在内涵上明确农村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从而避免假借农村教育之名做泛性的一般化的研究。更进一步,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也在外延上明确了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域。如果对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成果进行考察,其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一类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类是“教育的农村问题”。所谓“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指将农村教育问题视为整个农村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来审视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此类研究比较侧重于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探究农村教育问题背后的动因,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与其他农村问题之间的联系,试图从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农村教育。关注此类问题的大多是具有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其研究的合理性是注意到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整体制约性,也关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理论视角比较开阔和丰富,其研究方法,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的方法,比较规范、严谨,其研究结论也具有说服力。其局限则是相对忽视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性,更多的是从外部而不是从教育自身出发来探讨农村教育问题,视教育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手段与途径,造成农村教育改革路向的偏差。所谓“教育的农村问题”,是指基于教育自身的视角,从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此类研究更多的是将农村教育(农村学校)从农村大环境中剥离出来,做相对独立的剖析,关注相对微观的学校教育内部的问题,对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的描述较为具体细致,有助于对农村学校教育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多具有教育学科背景。其研究的合理性是充分尊重了教育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架构等方面问题更为关注。其问题则是容易导致相对孤立地研究农村学校教育现象和问题:一方面,忽视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别。

两类研究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农村”与“教育”(学校)之间的分离。建构农村教育理论,需要将农村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农村,又有教育。既要立足于农村,把农村教育问题视为农村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又要立足于教育,凸显出农村教育之于农村社会和城市教育的特殊性。农村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必然就是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看,一种是由教育自身原因引发的教育问题,这是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主要领域。此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育领域内部矛盾发展变化使然,例如教师体罚学生,虽然问题也有社会背景,但主要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不必扯上什么社会原因,把责任推给社会。这类问题是教育矛盾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也必然是教育学要研究的问题。一种是由社会原因所引发的教育问题,这类问题表现为教育问题,实际是农村社会(以及整个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这一问题不仅在教育领域反映出来,也在社会其他领域中得以反映,所以,这类教育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这类问题不可能在农村教育的框架内单独解决,而需要在整个社会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者来说,这类问题并非不可以研究,但需要更加审慎,不能流于空洞的情绪化的议论。农村教育理论需要在农村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来展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教育理论也要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教育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由于社会其他领域问题与教育问题发生切实的影响。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社会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影响了教育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需要把教育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去研究。教育理论之所以要研究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活动的矛盾运动发展,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教育研究的理论前提。所以,需要将“教育的农村问题”与“农村的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农村教育,那么农村教育就变成了一般教育理论的应用地,但是如果我们从城乡关系、社会转型等大的背景去思考问题时,就会发现农村教育有许多自己独特的‘问题型’”[8]5-10,由此所生发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才是可以解决的有意义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研究。

三、落脚点:如何建设农村教育理论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农村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为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许多新问题需要理论研究加以应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8]5-10在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教师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设想,农村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村教育理论的建设的路径,应是在对当前农村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理清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矛盾和核心问题,探索农村新教育理论构建问题。其目的是通过理论研究,系统总结之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今后农村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

(一)在对已有研究的研究中确立学术生长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研究,提高农村教育研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力,有必要对30年来农村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社会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10年,改革逐步深化,社会继续发展。适时进行理论总结,探究3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发展线索,对农村教育研究做相对全面的理论梳理,以形成对此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的全面概括。其二,对30年以来农村教育研究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进行总结。农村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与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是不可分的。任何实践都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的背后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此一时期教育理论研究的成功之处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其三,对3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反思。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必须正视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农村教育研究的解释力与实践力的不足需要反省。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原因所在,以求在今后的研究中克服。

(二)基于农村教育现实,明确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与核心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都有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问题。构建农村新教育理论,离不开农村教育实践与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农村教育研究是研究农村教育中的问题的。所以,基于农村教育的问题意识,是农村教育研究的合理性前提。即只有研究的是农村教育的问题,才能称作是农村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找到农村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矛盾与核心问题。找到了农村教育的特殊矛盾与问题,才能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深入认识农村教育的本质和特征。也就能够确定农村教育研究的边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社会与农村教育的发展与演进路径和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造成了农村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必然就是中国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当然,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但由于教育发展与研究价值取向中的城市本位的价值取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育研究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作为中国教育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在现实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从理论到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庸”,这种局面,对于农村教育是不利的。农村教育中的问题是被“发现”出来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本文力图通过文献梳理与调查研究,从理论上阐明农村教育的本质与特征,以确立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与现实起点。

(三)基于辩证法的方法论,构建农村新教育理论从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可以追本溯源,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有效性。此外,农村教育理论的构建要基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教育理论研究不能构建农村教育的“乌托邦”。当前,“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是教育研究中的两种价值取向。近一时期,后者在教育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科取向”与“问题取向”本质上不是对立的,具有统一性。“问题”总是在一定的“学科”意识下被发现,“学科”也总是要通过研究教育中的“问题”来形成。建构农村新教育理论,需要本着系统性原则,将纷繁复杂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脉络梳理,理清问题的主次、先后,从而避免陷入“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引发了一个大问题;解决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等等的怪圈。所以,“问题取向”的农村教育研究在把研究坐实的同时,也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潜在危险,导致研究的碎片化。教育问题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往往互为因果,单独就某一个问题做原子式的分析与探讨,固然可以得到比较深入的认识,但深入的认识未必是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本着系统性的原则,从问题之间的联系入手来分析某一问题。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教育创新;新农村建设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rmers’ qualities about science,technology and culture and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points out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quality must depend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that the innovation of the education should encircle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lso has a discussion of concept innovation,system guarantee and keys of creative ideas to the research.

Key words: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innovation;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从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差别和分别管制,加之农村经济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形成了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成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分配。义务教育实行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还达不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年限要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到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只占劳动力的13.6%。而同期城市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小学文化程度是农村的18倍,高中文化程度是农村的4倍[1]。由于文化低,致使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 农业科技知识缺乏,生活生产状况较差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表现在:一是农民科学种田知识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民仍然按传统的观念进行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作物的防病、防灾害知识欠缺,面对多种病虫害不知如何防治,导致农作物减产。二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不灵,农副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影响农民自身的收益;三是实用技术知识能力不足,进城打工的大部分属苦力作业,在同类作业中,拿的是最低工资,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属此类,大部分农民不懂技术修理技能,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目前农村建筑所用的泥瓦工,一般都没有上岗的资格证,直接影响其待遇。四是农民居住分散、地域广泛,以户为主的作业方式,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纪律松弛,法制观念淡薄,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状况不佳,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相对空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中国农村的现状,分析起来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村经济结构造成的。由此可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

2 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打工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而纯农业经济增长却出现停止与萎缩状态。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不同的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财力十分宽裕的情况下提出的,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退耕还林和农作物补贴,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都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十分丰厚的前提下实施的。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建设时间的持续性、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强性、建设思路的超前性、建设规模的宏大性。最终目标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职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条件。

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发挥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适用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方向错位、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全、教师队伍薄弱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依赖技术进步,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技术和人才。只有培养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千百万计的农村青年,就能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3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线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3.1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

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以往发展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这种发展思路虽然具有许多好处,但从建设新农村角度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要了解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人才需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等。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只是盖集体农庄,不仅只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包括(1)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建设;(2)农村各种保障事业建设;(3)农业经济的增长率和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从粗放作业到精细作业;(4)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管理;(5)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6)农村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7)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过程,是农村分散经济形式向集约型经济建设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过程。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内容及实施步骤,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分析其实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进行,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3.2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

3.2.1 投资与融资机制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只能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中央政府投资不足;二是县级经济差别较大,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城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差距较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必须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来源体系,就是要建立以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投资与融资体制。

中央、省和县级政府投资比例占到总资金的90%以上,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应不低于60%。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出现滑坡现象,是因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较少的因素所致。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并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可采取灵活方式,把地方经济形势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采取对经济形势差的县倾斜的办法,适当减少经济形势好的县的投资比例,达到总体平衡,从利益角度分析,在国家、个人、企业三方面中,国家是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任[2]。

融资机制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教的资助或投资,国家对资助款应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资助包括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和场所、师资力量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个人为辅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融资方面,根据“利益所得”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筹措办学资金。农民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应承担部分费用[3],从企业所征的教育培训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经费结构是多元化的,包括中央、省、县级政府的投资、企业和个人的捐资或融资、学生个人的学费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体创收收入、学校举办各种培训和技术推广收入等。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是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

3.2.2 政策与管理机制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老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老师待遇不高,好的留不住,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老师队伍.、并配之以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特别是要保护“双师”型教师的利益,提高其待遇。同时建立适应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民免费培训的管理。“十五”以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经费与专项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投入十多亿专款,提高了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校的服务功能,2006年有近16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免费或减免学费,2005-2006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9314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4],2007年国家对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免除学费的政策,要求毕业生回农村一定年限。应该说,中央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和农村城填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政策到位和经费的落实,有些地方向农民发放免费培训证的做法值得推广,其培训费用由政府转移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与招生困难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除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外,还应鼓励教师深入农、林、牧、副、渔生产中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培养新农村建设专门技术人才,对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政府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3.2.3 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机制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对此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应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促进农民从事有一定风险但潜在回报相对较高的活动,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使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同时又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1870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参保农民54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全面建设,全国有678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2.36亿;农村社会救助也在同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有384.5万个农户和776.5万个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应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为原则,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支撑,以低保制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配以医疗和住房救助,解决农民基本生存风险[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对农村职业学校老师具有保障作用,使其安心工作;更能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使农民子女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前景。健全的农村保障机制不仅能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子女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地方政府统筹有力、较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系统,使农村高职、中专和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职中、广播电视学校、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基础教育一体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组成责任明确、互为补充、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职教网络体系[6]。

3.3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管理创新为龙头,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着手,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适用性人才为目标,始终围绕这些关键要素进行创新。

3.3.1 办学理念创新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性、技能性和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是培养数以亿计新型农民的教育,不仅只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除此还应担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在城乡农民集中的地方开办农民夜校,延伸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应该说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差。表现在一是守着学校办学,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为辅;三是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农村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正确认识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人才的关系,因为大部分农民工最终还是回家建设,他们的回家是把资金、技术和观念带回来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留在城市继续发展,转变为城市劳动者。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办学。理念创新的重点是培养学习型、技能性,懂生产、会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3.2 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教育并非学科教育,技能性人才也并非学科性人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改变传统专业学科教材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主,并非不要理论教学,而是以实践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进,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从而消化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第一次实践是让学生了解某一产品的结构、性能等,第二次实践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动手操作,考取技能证书。客观地说,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与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差距,他们在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较差,所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理解理论知识方面很有作用,是切实可行的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重在教材创新,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制适合职业学生特点需要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在教材上没有大的区别,在内容上变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本,教学内容偏深,理论过多,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性、技能性人才要求,没有自成体系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重在补充实践内容,缩减理论部分,完善实践环节。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训基地和实习设施建设,使实训课程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作者曾考察过多所职业院校,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学生上课教室就是实训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是实训模型,设备的结构、部件、功能和特点直观而生动,学生一目了然,加之多媒体课件,更能加深理论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3.3.3 办学形式创新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新农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办学形式不活,一是单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二是开办的短训班较少;三是学生毕业或结业时不能取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些问题进行,就是要从不活到活,以培养技术的实用性和资格证为目标,改变单一的入学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培养不同规格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长远专业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城市职校与农村职校联合办学;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招生和就业方面要做好三个衔接,一是初中与职业中学的衔接;二是职中与高职的衔接;三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7](订单式培养)。培养目标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一技之长的能生产、懂技术、会管理的多方面人才。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主要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市场从理念、教材、教学、办学形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加速县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职教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世平,姜群英. 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04):8-12.

[2] 王清连,张社字.小康社会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2):7-10.

[3] 赵修文,张晓骞.创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6(10):20-21.

[4] 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J].中国农村教育,2007,(04):6-7.

[5] 农发所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张元红等.新农村建设的系列思考[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30(7).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河北省农村 群众健身 活动形式

1.研究目的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根本问题,解决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条件。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讲述关于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时明确指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但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却面临资源与制度的多重约束、供给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农村群众健身活动形式的现状、需求对策,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提供切合可行的构建模式,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等网络工具,查阅有关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学术研究、论著等,了解新农村体育的研究现状,丰富相关理论知识。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的需要,设计出能反映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内容的调查问卷,

2.3访谈法

主要对河北省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内容、影响因素、措施与方法等问题进行调查访谈。

3.研究结果

3.1河北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判定体育人口状况的标准包括:(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三次(含三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半个小时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通过对河北省部分行政村的调査,完全符合该标准的仅占18.32%。

3.2河北省农民体育健身项目

通过调查,在农民健身体育项目的选择中,跑歩、打乒乓球和打篮球依次排在前三位,其他依次是武术、健身操、散步、羽毛球。这反映出农民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更愿意选择对场地设施和技能要求较低的项目,这说明这些项目更容易在农村体育的推广中得到认可。

3.3河北省农民健身地点

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住宅附近、路边空地和学校的体育场地等场所中。体育基础设施匮乏,造成农村居民只能利用自家住宅空地或者路边空地进行体育活动,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

3.4河北省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河北省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保持运动能力等方面。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农村居民不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会功能。

3.5河北省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现状

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农村居民体育组织领导制度、体育活动的管理体制和体育活动的组织及体育活动信息的宣传。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农民自发的体育组织,另一部分是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通过调查了解到,部分行政村虽然设立了体育领导机构,但是相关主管干部对农村体育概念含糊不清,使得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形同虚设。

3.6河北省农村体育物质资金状况

调査发现,农村体育工作开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体育活动经费的来源以乡镇和村委会财政支出为主,几乎没有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赞助,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发动农民捐建体育场所的难度较大。调査还了解到,部分村企和处于经济开发地域的村委会,每年对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小额活动经费。

3.7河北省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现状

在调查中了解到,绝大部分行政村没有体育专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少数行政村有,但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实际指导经验。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人员更是缺乏,服务效率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为数不多的行政村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都由其他课程教师兼职。因此,农村体育服务体系要得到全面发展,关键是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3.8河北省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政策法规:当前河北省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和河北省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文件。多数市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关于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文件。

组织管理:基层乡镇领导和村委会干部对农村体育重视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够等因素影响了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

人力资源:当前大部分在农村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都不熟练,不能进行合理组织,农村居民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受到一定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河北省农村体育人口数量不足;健身体育项目中跑歩、打乒乓球和打篮球依次排在前三位,其他是武术、健身操、散步、羽毛球;健身活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住宅附近、路边空地和学校的体育场地等场所;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保持运动能力等方面;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形同虚设;物质资金和体育人力资源匮乏。

4.2建议

强化法律制度保障:法律制度的保障是农民能充分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前提,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其他各项措施才能得到落实,因此,应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农村体育工作落到实处。

健全体育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村体育管理机构,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将农民体育服务状况的好坏,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加强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农村人口多,且以村落形式分散居住,这给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带来了困难。农民对体育活动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基层组织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培养农民体育骨干,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勇.新时期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硏究——基于湖北省通山县的村落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何茂.广西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栋.对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新西部,2011.9.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教育功能;认识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87-04

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易经》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关乎人文,化成天下。”显然,文化天生具有“教化”的功能。文化虽不是教育,但“文化育人”却是一种必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化建设,教育亦本。搞好乡村教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遗憾的是,在我国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文化事业相对滞后。文化之域,教育尤甚。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确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欣喜之余,我们更应该醒觉地意识到,变革之中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乡村教育不仅没有伴随着文化建设的大潮汹涌向前,相反,却在尴尬中走向了落寞。显然,这种状况并不正常。困惑之余,人们不禁会问,其中的原因和真相是什么?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入手探寻其缺失的根源及转向。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最近,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并研判当代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程度及其思想认识根源,我们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一)调查模式

与传统单一调查模式不同,调研组实施“三三制”调查模式。也就是说,在方式上采取“三结合”调查法,即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社会调查与课堂调查相结合,分散调查与集中汇报相结合。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策略,将调查步骤划分为三个前后相连的阶段,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三结合”的调查法贯穿于“三步走”调查阶段的全过程,但每个阶段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所分殊。这种模式有效确保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全面性、有序性和严谨性,从而避免了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化或虚无化。

“步步为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一个步骤。“三步”调查阶段依次进行,第一步,调查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问卷设计和调查辅导两个环节,由师生协同完成,增强调查目的性。第二步,中期的社会调查和实践阶段,由村民在大学生的协助下完成。调查活动要求大学生必须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深入到家乡所在农村基层发放问卷,并在走访座谈中,认真了解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期待和建议,并对制约乡村教育的“文化”因素进行原生态的观察。这一阶段采取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单一问卷信息覆盖率低的弊端。第三步,后期的总结和成果验收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返校后,每位同学逐一登台讲述社会调查的经历、体会和收获,全面清晰地勾勒出当下农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的大致轮廓。老师根据学生课堂汇报情况,再次进行间接调查。师生一道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探索乡村教育提升的新思路。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活动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80份,回收率为96%。大学生在学习、思考和交流中提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结论。调查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效。在综合群众的所思所言和大学生所看所感等信息的基础上,调研组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现状做出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满意,普遍持肯定态度。农村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丰富和改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乡村文化资源“软”“硬”难以同步,区域发展不均衡且得不到有效利用。成就主要局限于物质层面,乡村教育并没有太大起色,农民文化素质依然不高,家庭教育能力不足。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农村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往也大大提高,但乡村儿童、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教育状况依然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1.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变追求。不同历史时期,具体任务有所不同。现阶段,最为切要的,就是培养适应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当前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少农民不仅科学文化素养较低,而且家庭教育意识差,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等,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根深蒂固。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与不平衡的文化建设不无关系,与文化育人功能缺失关系尤甚。“乡村教育失误是造成农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1]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以硬件、公共设施为主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不少实惠,比如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网络设施较为完备,广场舞风靡一时。这些成就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娱乐、健身的需要,但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软”“硬”不均的文化资源难以彰显出文化的“软实力”,广大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的教育和收获,尤其是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新型农民培养的任务依然艰巨。

2.乡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不佳。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有着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编织快乐童年记忆的必要元素,而且对一个人良好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根本无法满足乡村少年的期待和需求。在题目为“您的中小学精神文化生活是否丰富?请列举你参加过的活动”的问卷简答中,虽然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所列举出来的活动中看出,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来自学校教育,而非来自新农村文化建设理应承担的社会教育。

乡村青少年除文化生活不如意外,思想和心理状况同样令人担忧。他们不仅时常受到来自城乡二元价值观冲突或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或侵染,而且渐趋衰微的“乡土文化”,更是加剧了对青少年的心灵伤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使得多少儿童的天空因亲情的缺失而黯淡?有多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因成人社会的衰落和父母管教的缺失而荒漠?又有多少人的童年美梦被掩埋在“空心化”村落?这不能不让我们为乡村少年的前途命运深深地担忧。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化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政府支持力度与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2] 与任何科技一样,网络也是一面“双刃剑”。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不足,然而,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更为棘手、隐蔽和不可预测,比如网络综合症、网络犯罪等,不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危害着农村地区社会安全和他人利益。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安全文化的教育,成为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3.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和信仰危机。调查显示,改革开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同时也打破了乡村文化的平静和轨迹。本土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遭受到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各种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有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一些优秀文化形式正逐渐从农村消失,甚至灭绝。”[3]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农民进城“务工潮”从来没有止息过,潮起潮落中越来越多的人“逃离”了农村。乡村文化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在分化中走向了不同的历史和宿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传承,相反,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和异化的危险,甚至悄然湮没在快速崛起的城镇化进程中,就连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也不能幸免。“在流行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许多民间文化不断走向衰落,甚至濒临灭绝,富有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4]

在中国农村,“文化危机”不仅直接表现为文化的消失或异化,还表现为“乡愁”和“乡恋”的消失或淡漠。无论是乡愁还是乡恋,对于任何一代生活于此的炎黄子孙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她们代表了一种乡村独特的文化符号,寄托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也承载着中国人无法忘却的历史和美好记忆。这是中国传统乡村特色文化精神力量的使然,因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令人堪忧的是,这种意义正逐渐被削弱,这种力量日渐稀薄,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心中变得无足轻重。“乡愁”无处安放,乡土不再芬芳,乡音所剩无几,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正遭受瓦解。显然,无论乡村文化的“异化”还是“乡愁”的消失,都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衷。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试想,如果传承千年的地方特色文化传统消失或中断了,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恐怕就面临着动摇的危险,我们决不能以牺牲传统为代价,谋取城镇化的快速崛起。

至于农村存在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等现象,问题更为复杂,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虽然不能把主因归咎于文化建设的不力,但这与文化教育功能的缺失不无关系。比如,在有些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美德等先进文化没有起到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更没有占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对于群众中存在的不道德行为、陈规陋习、拜金主义、封建迷信、思想不端以及价值观扭曲等,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和教育,导致道德失范、思想迷茫、理想信念缺失等不良现象的蔓延。市场经济所滋生出的拜金主义、功利思想、封建迷信活动等,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长此以往,若不加强治理,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势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消解。

由此可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任务还很艰巨,深层次的问题还很突出。为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认识论根源的找寻中,重新审视其价值和功能,而且要在行动上,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功能的有效实现。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认识论根源及其转向

如上所述,自从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便如火如荼般地展开了。然而,低层次的文化建设,注定了乡村教育的乏力。文化和教育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协调发展,相反,两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十分薄弱,甚至有所缺失。无论是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中,还是学术界理论探讨中,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中教育功能缺失一定有着重要的哲学认识论根源。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认识论根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哲学认识论根源,主要表现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人们传统思想观念中的“门户之见”,对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正见”;另一方面源于学术界理论研究成果不足。

首先,最为深刻的思想认识根源莫过于传统思想观念中的“门户之见”。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缺乏一种正确的认知。这种“正见”的缺乏,势必导致“文化―教育”整体观的缺失和“门户之见”的形成,造成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对教育缺乏应有的关怀和指导。“文化建设”与“乡村教育”各行其是,文化建设中缺乏教育的自觉,乡村教育中缺乏文化的引领。最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被弱化,甚至缺失。

其次,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足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缺失的又一认识根源。从搜集到的材料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盲区。很少有学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便成为学术界长盛不衰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就有1000多篇,还出现了不少的专题学术著作。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内容、意义、特点与规律,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 不难看出, 学者们虽然对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发展的意义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多从经济层面进行研究,鲜有学者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都难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功能的详尽论述。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也只是泛泛地谈意义,对其教育功能鲜有涉及。也有个别学者注意到了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但是,研究的视角不够全面,缺乏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研究尚且如此,实践中新农村文化建设教育功能的缺失便不足为怪了。

(二)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论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彻底扭转乡村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不利格局,认识论转向十分重要。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打破传统观念上的思想桎梏和门户之见,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文化”和“教育”一体化的整体观,辨证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认识论转向,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的转变问题。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及其规划布局,务必立足于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克服畏难情绪,走出传统思想藩篱,打破狭隘的“文化观”和门户之见,牢固树立“文化―教育”一盘棋思想,协调推进,共同进步。这就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观念大讨论,为文化建设开辟新的思想阵地。一方面,广大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主导者和决策者,不仅要率先垂范,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变行政命令为行为自觉,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文化育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仅要将服务农民、青少年的需求作为今后文化建设的重点,而且要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今后工作的难点和重中之重,切实履行文化建设在乡村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巩固硬件方面所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要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破旧立新,在思想上达成共识。齐心协力,积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精神层面转型提升。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认识论转向,还必须辩证地理解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文化与教育虽然概念上有所分殊,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虽不是教育,但文化育人却是一种必要手段。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否则,文化就断了脉系。文化通过教育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彰显出文化育人的功能,从而提升文化的“软实力”。教育也不同于文化,但教育无论如何都走不出文化的视阈,无论何时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根基。实际上,文化和教育同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两者不可偏废,要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才能有力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文化建设对于教育的意义非同小可,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作用力,只是不易为人们所察觉和发现而已。文化为教育振兴提供了精神沃土,教育则是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弘扬光大的重要途径。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亦不可替代,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的文化使命,只有相辅相成、辨证统一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才能真正形成“以文助教、以教促文”的良好格局。

三、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

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教育必须迎头赶上。如今,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赋予农村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乡村教育决不能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中坐失良机,不仅要借文化之力,克服困难和不利因素,将乡村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得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切实为乡村教育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资粮。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一样,当代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同样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新格局。文化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承担着教化和育人的独特功能。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功能与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关系着“农业、农村、农民”的方方面面。

根据教育服务对象的不同,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为两大历史使命,一是承担着培养新型农民的重大历史使命。农民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依靠力量,没有新型的农民,新型农村就无从谈起。新型农民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从农业知识技能到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从科学文化素养到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是当代新型农民的重要表征。同时,新型农民素质结构因身份不同而有别。比如,作为一名优秀的农业行家里手,既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知识技术,还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科学文化水平;作为一名良好公民,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自觉践行并传承社会公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服从并服务于农村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为乡村儿童和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公共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要从这一大局出发,开展文化和教育活动。尤其要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孩子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指导和帮助。

(二)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