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4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7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刑事诉讼法研...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大学
国际刊号:1000-5935
国内刊号:14-1071/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47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98
复合影响因子:1.64
总发文量:1595
总被引量:8595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7.2727
立即指数:0.0484
期刊他引率:0.9859
平均引文率:18.9839
  • 哲学与文学的分野——罗蒂的后现代哲学观之考察

    作者:严春友 刊期:2017年第05期

    以诗性和文学来解构哲学,不过是一种态度,即把哲学看作一种创作,一种虚构,是关于存在的“故事”,它根源于诗性的冲动,因而可以看作是文学性的。这样来看待哲学,就不必把它看得那么庄严,仿佛它就是关于世界的真理。但不可模糊两者的界限,因为此文学非彼文学,它只是文学性的,却不是文学,文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是无法消除的。它们是我们思维中的两个...

  • 论布莱恩·巴利的“作为公道的正义”

    作者:薛勇民; 薛良喜 刊期:2017年第05期

    作为公道的正义是巴利社会正义论的核心范畴。巴利在阐明作为公道的正义理论时,主要依托于相互冲突的自身之善的观念,提出以共同认可的理性协议为彼此矛盾的化解提供必要的解决之道。这一理论拒绝承认某一社会单一权威性的善的存在,也否认将行为主体的利益与所关切之物置于首位,强调以理性、中立、公平的方式提议解决不同甚或相互冲突的道德体系...

  • “作诗免罪”母题的社会政治功能及其负面影响

    作者:王立; 刘畅 刊期:2017年第05期

    “作诗免罪”是“赋诗”行为的交流与娱乐功能的世俗性延伸,具有更现实而实用的存在价值。唐宋时代“作诗免罪”渐趋成为“科举取士”政治功能的社会化扩张,诱导并掌控了读书人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明清时期,“作诗免罪”母题秉承前代并被反复言说,是文人理想生存环境的文本化表现。文人以“操纵文字之术”交换“个体自由”,是文人群体的“特...

  • 《文心雕龙》征引宋玉及其作品阐论

    作者:张德恒 刊期:2017年第05期

    在先秦文学史上,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辞赋作家。刘勰《文心雕龙》征引宋玉及其作品凡十三次之多,对宋玉的文学创作水平、创造文学新体裁,以及其超卓的文学创作技巧,均给予极高的评价,体现出文学自觉时期的卓越文论家对宋玉作品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对《文心雕龙》征引宋玉其人其作进行细致探索、阐发,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宋玉的文学...

  • “安内”与“攘外”:论唐德宗统治政策的转变

    作者:贾发义; 郭艺娇 刊期:2017年第05期

    唐德宗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刚刚平定,百废待兴。终其一生,德宗都在致力于“安内”削藩,希望恢复盛唐治世局面。即位之初,德宗采取了缓和与回纥及吐蕃的民族矛盾,全力施行“安内”政策。随着削藩的失败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为稳定唐朝边境,德宗的统治政策逐渐转变为“攘外”之策。但其“攘外”之策无不体现着“安内”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又为唐宪宗的削...

  • 近代危机与知识分子的以佛救世意识——以章太炎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王晓洁 刊期:2017年第05期

    近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外交攻的艰难境地,西方世界全面入侵,儒家制度化荡然无存,旧的社会秩序已被破坏,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以章太炎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危机面前试图用佛教来挽救日益沉沦的中华民族,他们以现实需求为旨归,不仅试图用佛教的核心理念来拯救世道人心,亦通过利用佛教思想、思辨性来整合、建构可与西方文化对抗的形而上学。这...

  • 媒介社会学视域中的新闻生产研究——对塔奇曼《做新闻》的再诠释

    作者:弓慧敏; 涂光晋 刊期:2017年第05期

    将新闻生产置于媒介社会学的研究视域中,在梳理媒介社会学理论脉络及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对盖伊·塔奇曼《做新闻》一书中提及的“新闻是框架”“新闻如何成为框架”“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等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沿着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文章重点考察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闻记者对于时空感知、消息源的选择、新闻把关...

  • 数字时代广告产业融合的效应与结局

    作者:李名亮 刊期:2017年第05期

    广告产业的融合进程伴随的是产业内涵与外延的深化、拓展。由平台、数字与数据技术推动,广告产业正经历路径多元的融合转型,其效应有三:一是产业边界模糊化,动摇了产业链平衡,引发对产业生存的忧虑;二是深度融合有益于构建一个互联网化的产业生态链,以此推动广告产业服务价值提升,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传播构架”转型;三是融合促进产业主体竞...

  • 教育分析哲学从Aristotle学到了什么?

    作者:苏永明 刊期:2017年第05期

    本文系在检视英国的教育分析哲学的始祖皮德思和赫斯特,他们晚期逐渐采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皮德思是在道德教育方面,从原先坚持康德的理性自主,后来加入亚氏在道德教育的主张——习惯的养成。并用互补的方式将这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而有“要进入理性的殿堂,必先经过习惯和传统的中堂”之名言。赫斯特早年对博雅教育采用主智主义,提出以知识型来...

  • 教育分析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折冲

    作者:王嘉陵 刊期:2017年第05期

    本文主要论述面临后现代的学术潮流,教育分析哲学应如何因应的问题。首先通过介绍教育分析哲学的研究取向,说明其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接着提出学者对于此一派别的质疑,以及教育分析哲学面临困境之后的转向;作者提出后结构主义的概念,尝试透过Foucault对于“启蒙”的观点,检视教育分析哲学的研究方向,并省思教育分析哲学的未来发展,以因应后现代...

  • 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

    作者:肖福赟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应着力突显中国学术话语。文化自信思想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为当前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价值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基本意蕴包含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和而不同的哲学沉思和交流互鉴的发展态势三个方面,学术路向在于比较教育研究者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多元文化视角方法论的选择...

  • 西方创业课程设置的路径探究

    作者:张雅婷; 姚小玲 刊期:2017年第05期

    创业教育在近年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关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出丰富的理论成果。西方国家从1947年开始,就对创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根据对西方文献的整理,对其创业课程设置的讨论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并从创业课程的对象、如何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探索创...

  • 数据、评价与问责: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困境破解——美国《高等教育法》教师教育项目条例修订稿评述

    作者:韩云霞; 徐冰鸥 刊期:2017年第05期

    问责是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美国《高等教育法》对教师教育的问责形式和内容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不断走向完善。2016年10月公布的《高等教育法》“教师教育项目条例”最新修订稿中,主要从三方面推动教师教育问责机制的改革:完善问责指标,确立灵活评价体系;向社会公布教师教育项目的效能,促进信息公开;将教师教育项目质量...

  • 政府承认的性质及其所适用的原则

    作者:罗国强 刊期:2017年第05期

    政府的承认是指当国家领土没有发生变更,而其政府出现新旧更迭的时候,所出现的对政府的承认的问题,其与国家承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承认的性质应当以宣告说为主,而以构成说为辅。承认奠定建交的基础、确认国家的权利义务并撤销对旧政府的承认,承认的效果溯及既往,这与“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则不相矛盾。有效统治是政府承认所适用的首要原则,...

  • 组织医疗行为中的个人过失责任

    作者:刘梦觉 刊期:2017年第05期

    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医疗行为往往以组织医疗行为的形式出现,而非单纯的个人医疗行为,分工会影响客观注意义务的内容和责任归属。不同于个人医疗行为,医务人员在“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中因分工而产生新的客观注意义务,在客观归责中出现不能适用“义务违反关联性”的情况,同时存在因分工导致不能主张信赖原则而免责的状况,在判断罪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