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2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关注_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研究_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学研究、艺术与传媒_美学本体论专题、教育学研究、城市与社会、史...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4-8634
国内刊号:31-1120/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69
复合影响因子:1.77
总发文量:1221
总被引量:9334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5.8182
立即指数:0.0652
期刊他引率:0.9771
平均引文率:19.75
  • 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

    作者:王正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环境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社会”看作是一个辨证发展的整体,提出了关于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新认知,“自然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环境权利,人具有积极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责任。环境哲学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它要求人们从机械世界观转...

  •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维

    作者:陈爱华 刊期:2006年第02期

    自从有人类以来,自然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凡是在人迹所至之处,自然均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的印记,这样自然就成为“历史的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和生存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传统和谐状况遭到严峻的挑战,环境伦理问题、资源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必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定的伦理理念与...

  • 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化”人生观

    作者:周治华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从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性来看,一种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必然包含着一种关于人生观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和深生态学关于人生观的主张与见解,从而指出环境伦理学理论包含着一种“生态化”人生观。相对于现代社会盛行的人生观来说,“生态化”人生观是基于人生之生命层面的,尊重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的人生观。它作为一种新的人...

  • 佛学环境哲学思想

    作者:余谋昌 刊期:2006年第02期

    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经中国僧人的改造,产生了“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不是环境哲学,但有丰富深刻的环境哲学思想。本文阐述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生命观;“依正不二”生命与环境统一的思想;“中道缘起”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众生平等”的环境伦理思想;追求“净佛国土”和谐社会的思想,对于环境...

  • 新疆喀什宗室成员碑文及考证——对马在田墓碑及碑文的分析

    作者:王建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在丹麦皇家图书馆的法文文献中发现的有关新疆喀什王室成员马在田葬于云南的墓及墓碑资料基础上,对马在田身份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认为他很可能是新疆伊斯兰教中具有浓厚苏非神秘主义思想的和卓(宗教长老)家族成员;阐述了他为什么放弃仕途而“还俗”的动机及社会背景;最后文章指出,马在田的墓及碑文还反映了中国穆斯林社会的跨地域、跨...

  • 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选择

    作者:蒋传光 刊期:2006年第02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在各种社会风险中,其中有一个因体制转轨所造成的特殊风险,就是社会控制的弱化。因而,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建立完备的社会控制体系,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安全,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外部环境,是...

  • 法治文化:都市法治化的深层底蕴——关于上海都市法治文化的理论思考

    作者:孙育玮 刊期:2006年第02期

    文章围绕都市法治文化的主题,侧重从基本理论的层面,对“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法治化与法治文化”的基本关系展开思考和分析,具体阐明和回答四个紧密相关的问题:1.都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何以必须提出法治化的既定目标?2,都市法治化的深层蕴涵和底蕴是什么,都市的法治化应当在怎样的理念和视域下推进?3.到底应当如何来定义和理解...

  • 古代酒俗与元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

    作者:翁敏华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我国饮酒习俗源远流长。民间对嗜酒的看法截然相反。杂剧《遇上皇》的戏剧冲突正来自于这样两极的社会舆论,表现了人的酒德、酒功、酒效、酒祸,还有酒趣: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险恶。中国自古就有“歌演当宴”的传统,戏剧观赏也一样,是中国“乐感文化”的特点所在,也是酒人酒事大量搬上舞台和受到欢迎的原因。从戏剧表演的角度看,则表明了醉...

  • 《西厢记》中“哩也波哩也啰哩”的语义考探

    作者:徐时仪 刊期:2006年第02期

    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生读了莺莺信后所说“哩也波哩也啰哩”、“哩也波哩”是戏剧歌辞中和声的记音,源于记梵文四流母音R、R、L、L的鲁、流、卢、楼或哆哆哩哩等语,含有祈福禳灾的寓意和悟道归源的超然洒脱义,引申可泛指一种超然于世俗的洒脱自得之状貌。从洒脱自得义引申则可比喻《西厢记》中张生所说男女欢会义。

  • 论明代通俗小说出版中心的变迁及成因

    作者:汪燕岗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在对明代通俗小说刊刻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通俗小说的出版中心是从福建建阳,逐渐转向以苏杭为中心的江浙地区,这是出版商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小说作为一种商品的真实反映。

  • 从《晋书》看唐代的《世说新语》接受

    作者:刘强 刊期:2006年第02期

    唐修《晋书》采用《世说》入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其褒贬毁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接受史角度入手,在取舍与剪裁、统整与编排、订补与训释、赞润与篡改等四个方面,详细梳理《晋书》对《世说》的采撰实况,认为唐代史臣基本上是把《世说》作为一般史料来看待和处理的,其采撰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恰好说明《世说...

  • 白马湖作家群论

    作者:吕晓英 刊期:2006年第02期

    “五四”新文化大背景下的白马湖作家群,他们中有很多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成就卓著的作家群体。但是,当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群体性行为研究。文章从白马湖作家群中的与编辑出版相关的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对这一作家群体的报刊、书籍编辑撰述经历作了新的考论。

  •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的“表现说”

    作者:赵怀俊 刊期:2006年第02期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

  • 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不同境遇的原因与启示

    作者:裔昭印; 石建国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对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成败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指出: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之时。不但与韩国的爱国独立运动相结合,而且还与韩国本土的萨满教在上帝观念上相互认同。当以理学为基础的韩国儒学陷入困境时。基督教就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部分韩国人的精神支柱,从而创造了基督教传播的“奇迹”。儒学在近代中国也经历了危机,但其影...

  • 传统家族组织中的伦理精神

    作者:徐茂明 刊期:2006年第02期

    传统时代的家族伦理精神可以归结为“仁”与“孝”。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家族虽然也倡导“仁”与“孝”,但重心发生转移,对“孝”的强调更甚于重“仁”。为了维护家族的稳定与和睦,历代士大夫们还建立与家族伦理相匹配的制度保障。它包括血缘凝聚制度、道德规范制度、生活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传统的家族伦理精神既有符合人性的相互关爱和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