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ocial Science Front

杂志简介:《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0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儒学研究、民生发展与经济增长、“三农”问题研究、经济史、制度史、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新闻与传播研究、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治理、公共管...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科院
主办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0257-0246
国内刊号:22-1002/C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2
复合影响因子:0.9
总发文量:6348
总被引量:30313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6.3297
立即指数:0.0323
期刊他引率:0.9659
平均引文率:11.8694
  • 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从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图景来看

    作者:谢地坤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文章在分析当代世界哲学研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哲学有不同的特性,但哲学的主题最终关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当代世界哲学具有不同的研究倾向,并表现出实践哲学新特点,这表明了今后哲学发展的新趋向。反思中国哲学研究的百年兴衰,强调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势在必行,当代中国哲学家应当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范...

  • 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普遍性要求——一种关于比较哲学的新诠释

    作者:傅永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文章讨论比较研究朝向跨文化比较研究的主题变化,探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普遍性问题。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及其理性根据;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跨文化语境下,比较研究在旨趣与任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指出跨文化比较研究必然会提出一种普遍性要求;第三部分则重点讨论跨文化比较研究如何实现自己的普遍性追求,阐论跨文化比较研究...

  •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性价值范式的突破

    作者:包利民; 孙仲 刊期:2018年第01期

    以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和人体为特征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即将彻底改变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方式,并深刻影响人们对于现代性公共伦理范式的信念。现代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曾经围绕大众福利、自由尊严和反思性自律等角度详细论证了现代性范式的正当性。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新科学主义有可能全方位地、彻底地改变传统公共伦理学对于市场经济的正当性和普...

  • 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母语意识”刍议——以对于汉语量词的刻画为案例

    作者:徐英瑾 刊期:2018年第01期

    从英语思维的角度来讲,现有主流人工智能技术的编程语言与界面语言,对于英语言说者有明显的友好度。隐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中立面相背后的英语全球霸权,很可能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扩张。而作为这种趋势的对抗措施,最好的办法就是激活各个非英语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其与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刻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 人工智能与伦理挑战

    作者:蓝江 刊期:2018年第01期

    是否应该赋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与人类同等的道德主体的地位,成为当代伦理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电子人格”是否可以进入到与人类主体进行平等协商和对话的公共理性当中,以及我们是否将进入到一个人与智能主体共存的社会,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工智能的波兰尼悖论出发,以胡唐·阿西拉芳给出的机器人大战为案例,认为在伦理学...

  • 大数据思维改变人类认知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何大安 刊期:2018年第01期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制度安排通常随人类认知的变化而变化。当前人类对因果关系推论或判断所形成的认知受到了大数据的挑战。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关于认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从动机、偏好、效用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因素等方面展开的,是一种典型的注重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因果思维。大数据思维是一种以数字关系取代因果关系,进而...

  • “三农”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与监管

    作者:冯兴元 刊期: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出现较多创新模式,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其中,网贷平台的风险较突出。文章从金融生态与功能视角分析了“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梳理了各种“三农”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总结了其总体特点、作用和可能产生的风险,肯定了当前“三农”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对于健全农村金融系统、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和更好发...

  • 民间规范、地方立法与社会治理效率

    作者:李胜兰; 黎天元 刊期:2018年第01期

    文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了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与社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间规范和地方立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取决于与地方立法相关的法律执行成本。当法律执行成本较低时,地方立法相比民间规范能够更好地施加集体惩罚,从而约束个人的行为;反之,民间规范则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个人的行为约束。此外,降...

  • 刑期与财产双重约束下的腐败惩罚——2015年刑法修改的实证分析

    作者:褚红丽; 魏建 刊期:2018年第01期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罪做出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这一调整势必在腐败惩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2014-2016年的贪污罪和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文章实证分析了刑法修改对腐败惩罚的影响。分别使用监禁刑和财产刑来衡量对腐败的惩罚,我们发现,刑法修改使监禁时间大幅减少,而财产刑大幅增加,腐败惩罚形成了刑期与财产的双重约束...

  • 探索主体性:近代天下崩解后国家与文化的紧张——兼及“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

    作者:罗志田 刊期:2018年第01期

    近代西方意义上国家和文化观念的传入,使“何为中国”成为一个需要在世界性的眼光中重新回答的问题。随着“天下”的崩解,新兴的国家与文化衍成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在师法西方以自救的进程中,是先拯救国家还是同时兼及文化,形成了民族主义和民族文化的对峙。1935年,王新命等“十教授”提出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主张,实际侧重的却是“...

  • 关键年代的小历史——1919年的事件与日常

    作者:桑兵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一般历史论著大都聚焦于大事件,并围绕大事件展开论述,其他史事很难出现在历史叙述或认识之中。1919年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史上大事件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年份,运用大时代亲历者的日记,旨在以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为主体,以各人耳闻目睹的经历和日记习惯的偏好为基准脉络,从横断面展开历史叙事的画面,随着人物的变换不断切换视角,大幅度拓宽观察...

  • 20世纪初越南新史学对传统中越关系的解读与重构

    作者:叶少飞 刊期:2018年第01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夺取越南后,越南知识分子在西方及中国、日本传来的新思想的鼓舞下,以独立、自由、竞争、进化等观点撰著新的史学著作。其中改良派史学家服务于法国殖民政府和阮朝朝廷.因此不能以这些观点号召抗法,遂转而以此评论历史上的中越关系,将中国塑造为“竞争者”“外敌”。革命党人则在倡导抗法的同时,也大肆批判传统中越...

  • 清越朝贡礼仪之争的思想根源

    作者:禹平; 肖可意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有清一代,越南朝贡使在参与朝贡礼仪时,与清廷的摩擦时有发生,这与前代朝贡过程中规范、有序、顺利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朝贡过程中矛盾产生的原因是,越南虽然从国家利益出发“事北为大”,但其思想深处却认为以满洲人为主建立的清朝为“夷狄”,不具有“中华”的正统性,越南反而成为“华夏”,自比“中国”。文...

  • 传播游戏理论:智能化媒体时代的主导性实践范式

    作者:喻国明; 景琦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物质匮乏的原因,并不直接创造价值的游戏一直被赋予负面的消极色彩。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由此造就了人们时间和精力的盈余,游戏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诉求得到认可与重视。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传媒业的广泛应用,使传播游戏理论成为“过剩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的主导性实践范式。...

  • 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游戏化及其表征——一种符号学视角

    作者:蒋晓丽; 贾瑞琪 刊期:2018年第01期

    后互联网时代是个体被激活的时代。传播权力和信息资源向“原本的受众”扩散。传播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递,而是一场由传者与受者联合呈现的游戏景观。在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实践中,多元符码带来的丰富化语义空间、表意呈现及意义再造贯穿始终,在重塑传播行为的同时,也为作为个体的受众提供了参与感、沉浸感、愉悦感等一系列极具游戏色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