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28 00:41:09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1篇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2篇

关键词:民主;公平;政治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故此,我们探讨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任何政治活动和行为都是有其价值依据的,没有脱离价值依据的政治活动和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亦是有其政治价值依据的,这种政治价值依据就是民主和公平,民主和公平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第一,民主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实现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紧紧抓住社会劳动这一核心,阐述了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劳动具有二重性,即特殊性和普遍性,二者既是矛盾的,又是有机统一。劳动的特殊性可以指人类劳动的具有特殊性意义、或者具有个体性的具体性的劳动活动,它是一种个性;劳动的普遍性则是指任何人类劳动都是蕴涵了人类一般劳动性质,也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活动,它是一种共性。劳动二重性矛盾本质上反映就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或者也可以说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矛盾冲突,当这种矛盾无法解决时,那么政治革命就不可避免,从而走向人类解放,趋向于社会主义。这种劳动的二重性的矛盾只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消解,而其历史趋势就是社会主义。同样,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的方式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本质上也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只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民主意愿,才能真正发展社会主义。忽视了此点,社会主义将走向反面,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本真精神。

公平的政治价值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精髓。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共产党人通过消灭三大差别,实现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真正公平的社会。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公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强调只有社会赋予人与人之间公平的基本权利,结束历史上一切人身依附关系,是人获得尊严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恩格斯指出:“公平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在,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

第二,民主和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价值取向。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追求民主与公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目标,无论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旗帜上始终书写着“民主”两个大字。在如何解答“历史周期律”问题时,的答案是人民民主。新中国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民主的新纪元,建立了一系列的体现人民民主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人民民主思想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局面。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思想,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出了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社会公平思想同样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政治上了“三座大山”,在宪法上确立了人人平等,建立了相关的保障制度,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条件;经济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人享有公平的物质条件;文化上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思想自由,确立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重新获得确立,纠正了时期关于社会公平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一条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新路。社会主义本质论阐释了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公平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观和核心执政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执政价值观,制定了保障社会公平的系统政策。

总而言之,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它们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二、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民主、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则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一种价值诉求,是对“应该是什么”的一种追问,这种价值观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它也体现在不同层面,表现为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等层面。民主、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其内在要义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的活动的理论抽象,而现实的活动是蕴含丰富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等活动。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深刻反映,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相一致的,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活动的一种深刻反映。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看,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以及现实选择的必然结果,追求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和公平的社会,反对专制和不平等的社会,始终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这也是中国人民对现实社会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需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也就必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之一。如果缺乏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那么政治活动就是不健 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不健全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偏颇的;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的政治活动,才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政治活动,也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实践的一种本质反映和价值追求,已经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方面,追求民主和公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诉求,也是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凝聚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其实,追求和实现民主和公平的社会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民族精神的内在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富有理想的民族,把社会和谐始终作为自己民族奋斗的价值追求。而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均衡的全面发展的状态,民主与公平也就必然成为其内在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顺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的本质反映,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历史本质把握,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恰恰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内在反映,深刻揭示了时代精神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价值诉求。我们现在提倡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概括,也是现时期社会政治活动本质的提升,而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则是世界政治历史活动的理论提升,也是中国社会政治活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和理论诉求。

第四,从社会主义道德视域来看,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政治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规范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反映,它深刻揭示了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规范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言行,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和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追求,深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的价值诉求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本质是民主和公平的,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实践的价值欲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在政治活动实践中的反映。如果离开了民主和公平政治价值指导,那么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将显得僵硬和死板,缺乏活力;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只有具有民主和公平,才可以真正显现社会主义政治活动的精神和活力以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

三、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推进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建设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政治文明,同时,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文化价值观本质就是一种公民政治文化价值。就如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说,公民文化就是公民政治文化。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动作层面的观念依托。而这种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一种公民文化价值观,这种“‘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入,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民主和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表现,而这种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必然对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公民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社会各族人民凝聚力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和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需要具体化为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大众的内在价值追求。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和要求。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那么,我们努力实现政治活动的民主和公平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培育具有此种价值观的公民,本质上就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另外一个方面,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了,才可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同样,抽象理论只有具体化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才可以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也使得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的提升。

四、民主、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社会存在、社会制度秩序和个体心灵秩序等三个角度来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

第一,从社会存在角度来看,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建设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生产方式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深层原因,也是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经历着完全依赖物的时期、片面依赖人的时期以及人的独立自由全面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生产方式随着三个阶段是逐步前进发展的,社会文明也是随着三个阶段逐步前进发展的。所以,变革生产方式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途径。那么,在现阶段我们主要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场伟大的变革,也是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要求政治文明、法制健全、秩序良好和优良道德的,特别是民主和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故而,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和发展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从而使得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文明获得发展,那么,也就相应地促进了民主和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3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具有划时代得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落实“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就是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以人为本”是衡量和谐社会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阶段 以人为本 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它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开创了我党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独立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任务,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转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能力已日趋成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和谐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的进程中,我们党只有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价值理念进行理论创新,对和谐社会阶段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才能真正从法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和谐共进。本文重点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塑造问题。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灵魂。它既克服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又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因为“以人为本”具有里程碑式的本质内涵,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深刻理解两个最基本概念。

其一,“人”这个概念。“人”包括: 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人”在哲学上有三个对应物,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一个是国家社会。无论是物、神,还是国家与社会都是因有了独立人格的个人而具有存在价值,可见,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具有本原性的决定意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作为哪一种类的人都没有因其具有独立人格,从根本上摆脱对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的依附。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物。由于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由于人们在知识、技能、生理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人们对物的依附程度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弱者对物的依附逐步演化为对人——强者的依附。在某种意义上,人与物依附关系的实质即人对人,人对于社会的的依附。二是人之所以依附于神。历史上,人曾长期作为神的奴仆。在宗教改革之前,人与上帝的勾通须经教会的中介,个人不允许有自己的思考,只能接受教会强加给人们的信条。新教确立了内心自由法则,使信仰者与上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个体的解放与觉醒,使人摆脱对神的过度依附。人对“神”的依附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人的精神依附。由于不同形式的精神依附都来源于人的征服本性,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历史惯性,所以,人为的制造精神依附成为上帝之后的精神鸦片,精神征服者在征服别人时并没有获得精神自由,反而成为精神的附庸。可见精神依附是个性发展道路上最难以克服的、来与人性自身的精神障碍。三是人之所以依附于国家社会。洛克指出:“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人,个人在组成社会、建立国家时,并没有将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交给国家,因而国家也无权剥夺这些权利。但是,国家社会通过神的力量或独立个体的权利自愿委托掌握公共权力后,就成为一种超越自我的支配性力量,独立个体因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成员获得了庇护,但也因此逐步演变为类存在意义上的、社会群体性的、无个性的个体。

其二,“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是物质,人的世界的“本”就只能是人——人本。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既是“本原”的本,又是“根本”的本;它既回答了人是国家与社会的本源和载体,又回答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人类关注的问题。“本”就是始原、发源,是其他一切的根据和标准,是规定性的力量。“人本永恒”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本原和目的,赋予人独立和自主的地位。人如果不能独立,就不能彻底摆脱工具地位,就不能真正把人作为目的。因此,讲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的独立和个性解放问题。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是不会进步的,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自从形成社会和国家以来,人不但要面对人与物的关系,还要面对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国家和社会等各种关系,在诸种关系中的人并不总是主动、自由和独立的,包括哪些能利用公共权力的阶层也一样没有摆脱对权力的依赖成为权利的仆从。马克思早就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它揭示了独立个体与国家社会的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肯定了独立个体对国家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既是指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又指独立个体特有权利本原。人作为本原和终极目的既不应屈从于国家和社会,又应自觉依法摆正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人的自由和自主既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本原和依据,又应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源泉。

“以人为本”,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既区别于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所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民主权反对专制,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又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所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中国古代有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但是,这种“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幌子,其真正目的在于更好地“役民”、更顺利地实现其统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种“民本”思想的样板,它实质上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君本”思想。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学说反对神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捍卫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虚构的、无差别的、抽象的 “共同人性”的理论预设基础之上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它既是对传统的、教条的,近乎于圣明教义的反思,又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 “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以保障人民社会主人翁地位为前提的、以维护人民权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它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人民的国家主权地位,而且成为支配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力量,成为我们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出发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把增进全社会利益,保障每个人权利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的创建,规范制定,政策的实施的终极标准,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最终归宿。

 

二、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阶段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评判历史进步的;社会历史是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不断表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主要在于:一是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确立自己的价值,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三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和谐一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和谐,这些执政理念的改变,首先表现在具有支配能力群体自觉摆脱权力依附后的感悟,主动挣脱对“物”的膜拜后独立意识。其次表现在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和本原权利的回归。第三表现在普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本本”依赖、阶级依赖、权力依赖和政绩依赖,真正围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的开始。 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只有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法的规范和制度的力量,才能真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手段。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这两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现实的,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所有的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动力和目标。只有坚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给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最可靠的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曾经把战争时期行之有效的阶级斗争的方法运用于经济建设上,把肃反的手段运用到思想建设上,把服从作为组织手段运用到各类管理上,把政策作为法条运用的党的领导方式上,把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统统融化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一切本末倒置,把人民当作工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的手段问题。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实现“以人为本”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或以整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政倾向。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上我们党对教条机械式的信仰,精神依赖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勇气的丧失,依赖精神凝固了全党的个性思维,对“物”的严重依赖和控制,泯灭了个体的所有个性后,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也荡然无存。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际上就是要从思想上自觉地摆脱这种“精神依赖” 

 

三、构建和谐社会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超越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游离于社会及群体之外、随心所欲地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作为处在生产力和社会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如何发展时强调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人只能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所形成的制度范围内发展自己,依靠这一制度确保人们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善、不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依然在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也不可避免带有初级阶段的痕迹,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原”性价值观将逐步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反映在经济政治体制之中,体现于法的理念之上。“以人为本”在建设和谐社会阶段中处于支配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超越和谐社会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的,独立于国家于社会之外,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条件和发展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是互动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是人的“本原”地位决定的,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事实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措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在不断协调中实现。然而,在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上,由于受历史的、现实的和人性自身的局限,往往以人的社会性掩盖了人作为个体和主体的“本原”意义,以阶级性取代了个性,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代替、侵害或牺牲主体权利。反过来说,当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被替代后,阶级、国家和社会仅仅是从受制于每一个个体转变为某个个体或某个阶层的附庸。人依附于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是因为人作为个体力量的孱弱,物、神和国家与社会控制人和依附于人,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人的本性使然。

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历史发展是新陈代谢的不息过程,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正因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水准与交往程度的限制,人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孤立的行为,它必须与社会和群体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因历史的局限,而忽视用民主的手段保障人的权利,用法治手段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价值标准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确立了人本原性和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制度框架、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诞生,它从根本上走出了“本本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的盲区,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真正的从理论走向现实,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世界回到了中国。“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独立个体权益作为发展的根本,把最高纲领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立足于和谐社会阶段,以此衡量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既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现阶段方向的正确性,同时保证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符。

 “以人为本”是衡量和谐社会阶段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阶段,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同的是把实现阶级利益的终极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轻视个体利益,集中体现制度优越转变为创新体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把检验发展的标准从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既要保障人民群众宪法权利,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能成为国家与社会的主人。

 “以人为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主体权益的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不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由各利益主体的具体权益构成的,每个个体的权益必须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设计上,反映在政策和实际工作之中,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个体主体权益的集中表现,个体主体权益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和前提。没有个体权益的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在国家和社会的框架内演化为蚕食、侵吞主体权益的载体。事实上,国家和社会被俘获的过程,就是个体权益被侵害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由人自身权利的扩张性引起的,用法的力量保障个体权利不受伤害,既约束了个人权利的扩张本性,又从根本上避免了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4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它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连,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不但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整个民族的综合品位和激烈竞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关乎在未来岁月里中华民族对全人类能否有像样的文化贡献。所以,十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理念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概括和凝练深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基础和基本着力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伟大工程中,能更加主动自觉接受好的、高境界的价值理念,做一个有高度党性觉悟的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内容,是一种文化的主心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精神状态。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国家政权的巩固、稳定和发展以核心价值观的强化和完善为基本支撑,旧政权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观的崩溃为先声,新政权的诞生也往往以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先导,要搞乱一个国家,颠覆一个政权,首先要从意识形态打开突破口,从搞乱人民的思想入手。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没停止过,布热津斯基说:“瓦解了世界共产主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了核心价值观,这是苏共、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这一惨痛教训提醒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一认识,凝聚人心。讲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的客观要求。美国学者舒曼在上世纪60年代也曾提出:“共产党中国犹如一栋由不同的砖石砌成的大楼,她被糅合在一起,站立着,而把她糅合在一起的就是意识形态和组织。”现在,我们更没有理由放弃这一“糅合剂”。

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异常复杂的新考验、新挑战和新影响,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在本质上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指出:“意识形态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能正确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对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为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提供坚强的“主心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的风向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改革开放中的价值目标,其在改革开放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对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不同的价值观会使改革的方向出现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和方向。改革过程中存在目的和手段、理论和实践、改良和革命、制度与价值、计划与市场等多方面的关系和矛盾,这些关系和矛盾的处理依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控和引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验证了改革的成果,在改革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总会呈现出阶段性的运动结果,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结果的信息进行评价和反馈,对运动的方案和过程进行修正,促使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今,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改革深水区的矛盾错综复杂,改革任务艰巨繁重,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多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社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现价值的机会和舞台,但一些消极、颓废的观念、信仰迷失、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也有所滋长,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树立主流价值观的难度也加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能最大限度地为改革的推进整合力量、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为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减震和抗压,强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找到正确方向。

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改革健康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导向贯穿改革的全过程,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思想,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政治优势抵御改革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支撑

民族凝聚力是指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统一意志上的精神凝聚力,以及建立在精神凝聚力基础之上的民族团结的力量。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与命运的重大问题。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相比较,是更持久、更巩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激励人们奋勇前行,使整个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有了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成为凝聚13亿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进一步激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增强民族向心力、鼓舞斗志、凝聚中国力量,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考虑价值观因素和价值观路径,高度重视和加强价值观建设,提供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观不可替代的高度凝聚力和感召力。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使人们超越民族、地域、血缘、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多元价值观念的并存,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正本清源,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汇聚成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先进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的特点,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包容,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培育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

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的精髓,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就失去了魂,没有了方向和引领,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是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从不同层面规范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报告[R].2012-11-08.

[2] 布热津斯基.美国的地缘战略大师[M].商务印书馆,2011:214.

[3] 刘烨.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D].复旦大学,2003.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5篇

关键词: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之处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4-03

普世价值一直是一个极富敏感性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就普世价值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之所以普世价值会饱受争议,是因为有学者倾向与将普世价值视为西方的强势话语,也有学者主张跳出某种意识形态的偏见,科学地对待普世价值,更有学者提出了“相对普世价值”的论断。学术界各为阵营,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报告中的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试图从正视普世价值的角度来反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寻求出二者的相通之处。

一、纠正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

(一)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在哲学上,价值是指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通俗地说,就是指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观是对于价值的根本看法,表现为人们所熟知的信念、理想等形态。“普世价值”是在“价值”前面加上了“普世”这一定语。普世性是“普世价值”最鲜明的特点。程广云、韩璞庚提出普世价值的普世性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概括地说有普遍适用性、普遍永恒性和普遍必然性。正因为很多学者基于对“普世价值”的此种认识,于是乎就断然否定了“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普世价值的存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内学者对于普世价值问题的探究更大程度上是对当代西方普世价值论的理论回应。一方面,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日益密切,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全球性的问题。无疑,这些共同问题的存在使得全世界人民诉诸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全球性的普世价值便凸显了出来。另一方面,普世价值是西方的舶来品,但不能将其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圈子里,因为否定借其名义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而彻底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这也是不可取的。普世价值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根源于人类生活实践的需要,并不是由纯粹抽象的思辨所决定的。抽象的思辨将普世价值定位在超阶级、超历史的高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之上的,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形而上的色彩。

承认普世价值的存在,对于自觉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得人类的共同利益遭受到了威胁,不解决这些问题,整个人类社会就难以维系和发展。因而,普世价值的存在,是对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形成了共同利益这一事实的确认,是人类自觉维护共同利益的基本前提。

(二)科学界定普世价值的话语语境

学术界对于普世价值争论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者们对于普世价值的话语语境界定不清,混淆了生活语境、学术语境和政治语境下的普世价值。

生活语境下的普世价值意在能与人们产生思想共鸣、利于整个人类精神升华的思想观念。关注弱者、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接受,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情感触动,除此之外,它影响的范围广,包括全人类,因此,就将其定义为“普世价值”。

学术语境下的普世价值,杨德霞有了相关的论述,指出:“学术层面的普世价值讨论主要在一部分学者和宗教人士中展开。他们从全球对话、遏制或缓解不同文化冲突、寻求人类和平的善良愿望出发,希冀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对话中求同存异,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等群体的价值观中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以求得某些共识,用以指导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1]

而政治语境下的普世价值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围绕自由、平等、民主等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上升到制度层面的高度,认为这是一个关系国家走向的政治问题。这体现了不同的政治诉求。侯惠勤倾向于将普世价值视为西方的强势话语,探究了践行普世价值必然导致“全盘西化”,改革开放应批判普世价值的深层原因,最终将普世价值的争论归结为政治问题。他主张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不应该放在人类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价值追求上,而在于能否用“普世价值”来指导我国的实践,否则就会走入重大的理论误区,并会带来严重的实践危害。李德顺则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来对待普世价值,主张认同普世价值要有鲜明的立场,强调:“跳出某种意识形态成见,科学理解普世价值的意义,就应该看到:普世价值不是外在于我们生活的异己之物,它无非就是人类长期生存发展中从自发到自觉地共同追求着的一切有益的、美好的前景的名称。所以普世价值并非如一些人所描述的那样神圣,也并不神秘。”[2]

从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由于混淆了不同语境下的普世价值,于是出现了以下的问题:第一,概念界定不清,没有搭建起一个共同的学术话语平台,各自为营,给学术界带来了严重的沟通障碍,不利于对普世价值深层次的认识。第二,将三种语境下的普世价值混为一谈,有学者认为若承认生活和学术层面的普世价值,也就相应地承认了政治层面的价值,认定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进了社会主义的阵营,“中国特色”也就随之消失。因而,要将三种语境下的普世价值适度剥离。

对于普世价值,我们应科学对待。首先,敢于承认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不止步于抽象的理论层面。普世价值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横向上来说,它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共同的价值前提。从纵向上来说,它为各个时代的人类生活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其次,要区分不同语境下的普世价值,唯有如此,对于普世价值的讨论才有价值。对于一些学者批判抵制普世价值的话语霸权,笔者认为这将普世价值归结于一个政治问题,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坚决反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这是可以理解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将西方价值和普世价值画上等号,确实是有失偏颇。再次,要将普世价值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提炼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基本、也是集中体现一个社会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又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既有大多数人普遍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又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2011年度中国学术的十大热点之一,由此可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练,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学术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是马克思留给后人的价值难题,这是因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对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没有过明晰具体的论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价值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邓小平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同富裕”、“发展就是硬道理”等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思想,并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阐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党的十报告更是创造性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一方面,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剖析。社会主义包含着多种维度,按马克思的划分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其中,价值层面无疑是最集中、最凝练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上层建筑领域科学地回答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这一社会主义的规定性问题。这就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世界历史发展看,价值观的竞争,不只是思想观念之争,而且是谁引领历史发展趋势,谁掌握文化前进方向的话语权,谁占领文化软实力和道德制高点的争夺。”[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以“自由、民主、人权”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大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向全世界宣扬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

三、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层面、十二个价值”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社会主义自身的价值内涵的最新凝练,也是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的理论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不同于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后者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为内容,而前者则实现了人类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一)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的相通之处

⒈理想性。二者并没有停留于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是将人类的远大理想同人们改造现实世界的伟大实践任务相结合,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并超越现实。正是有了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的引导,人们才能顺利地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

2.稳定性。普世价值是适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体现,二者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准则,必然是在一定时空维度里具有稳定性。

3.共识性。二者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的集中反映,并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是人们价值共识的体现。

(二)普世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普世价值体现了对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追求,是世界各国人民行为的共同价值准则,是对自己普遍权利和责任的自觉担当,必然建立在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它不该成为任何人进行霸权统治的工具。我们认同普世价值,就应该自觉担当起作为人类成员的普遍权利和责任。

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对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普世价值是人类共同利益的表达,承认普世价值的客观存在是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华民族这一群体当代的共同利益反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维护。当代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只有自觉维护好、发展好人类的共同利益,其他利益主体的特殊利益才能得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利益也才能够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成果,具有人类历史的共性和中国具体国情的个性双重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和保持其原有的个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不能将这一个性与人类历史的共性割裂开来,而是要将这一个性至于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之下,并自觉地与追求人类文明相一致,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体现出普世价值的担当,充分展示出对于当代普世价值的积极认同。否则就会造形成共性与个性对立的局面,甚至完全忽略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责任与贡献,走向边缘化。

“普世价值和文化差异背后具有共性,普世价值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提供基准线:共同的价值基础保障各国文化免于陷入破坏性的冲突局面,各国得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自己的独特性。”[6]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普世价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应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世界性的价值诉求

纵观普世价值的研究,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普世价值。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的集中概括,是引导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报告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最新表述,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引导社会主义前进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力量。这四个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几个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丰富和发展了普世价值,对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集中概括。“公平”、“正义”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内被看作是“自由主义”的同义语。可现实将公平问题提升到后资本主义时代的首要问题,这是必然的。以“平等”、“公平”为核心的正义观,是自空想社会主义以来的社会主义体系的核心理念。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秘密,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和现实任务,就是要在尊重和保障自由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以平等、公平为特点的社会主义。

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也是世界性的价值诉求。作为一个普世价值概念,“公平正义”自身包含着尊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平等地包含多元主体的正当权益,以寻求共赢效果的意思。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主导价值特征,党和国家近年来反复强调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被提升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的高度。公平正义成为我国保持社会稳定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志之一。这也有助于对外展示我国形象,回应世界各国面对中华崛起而产生的关切。

自由、平等在党的报告中首次使用,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内在价值。现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被提出,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上的思想解放,对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四个词是从不同侧面对现代政治发展的价值概括,它们之间在内涵上是相互交织,更是内在地包含了普世价值。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集中概括,是公民在政治、职业和社会交往道德的集中体现。这四个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饱具中国意味,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和人民所用,具有世界性的价值诉求。

对于普世价值应科学对待,它是一种世界性的价值追求,不能简单机械地将其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画上等号,我们应积极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来指导中国的实践,主动承担起全球性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自觉赋予其特定的时代、民族特色,有效地抵御西方的“话语霸权”,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德霞.试析当前“普世价值”讨论中的三大误区[J].探索,2009,(5).

[2]李德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当代普世价值[J].学术探索,2011,(10).

[3]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5]韩震.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北京:光明日报,2011-02-14(11).

[6]邵汉明,陈姝宏.关于普世价值的研究与思考[J].哲学研究,2009,(10).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24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具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

价值观是反映人们内在诉求及深层信念的意识形态。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作为社会公示、共同追求和精神支柱。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来看,我们迫切需要提炼出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展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顺应时展的新形势、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要问题,首次用24个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表述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本质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所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核心中的核心。

十报告采用“三个倡导”的形式,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对“富强”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价值,又有传统意义。“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既包含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处世风格,又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自由”是以人为本的本质,是所有人追求的最高价值。“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不平等的自由是特权。同时,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离不开“公正法治”。没有“法治”,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没有“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概括了公民道德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是公民政治道德的集中体现,“敬业”是公民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诚信”和“友善”体现了个人德性和品格,是其他一切道德之本。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与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政治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个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 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能够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指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背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偏差,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改革只有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才能保证改革的每一项措施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规定,确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政治体制改革失去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确保市场经济体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经济基础。

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国家的发展存在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和负面作用,及其给人们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市场机制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差距悬殊及其他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反映出人们的思想存在偏差,严重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盛行;弄虚作假、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的现象依然存在;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建立良好、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有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筑牢思想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团结全体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凸显,利益格局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上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认识既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又产生了空前冲击。困此,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建构一个共同的、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至关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又能激发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潜能,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坚实堡垒,抵御西方文化攻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包括社会公平和社会管理,社会公平强调社会对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分配、财富收入的分配及其合理性。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社会管理是社会向心力的整合,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基础离不开公平、正义和法治,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突出,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凸显,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断涌现。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题中之义。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使思想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只有形成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掌握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为人民所遵守和奉行,才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价值诉求,才能凝聚十三亿中国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和精神纽带,才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7篇

关键词 十 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A26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1)在学习中磨砺品质。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

(2)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强调“凡事务实,勿事虚文”,倡导务实精神。实干精神体现在不畏困难,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只有真抓实干,在遇到困难时不缩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技能,干不成功不罢手。

(3)在努力实践中增长才干。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中国梦而奉献智慧和才华。自由和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是遵循人自身发展规律的,是在共同的社会规范、价值共识的基础上的个性人格的高扬,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自由和平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自由、平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01).

社会主义价值观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理论渊源;现实困境;培育路径

民主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民主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的决心和理念,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理论渊源

(一)民主的历史起源与两方民主观发展历程中的有益成分

古希腊是民主的起源之地,古希腊政治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思想:多数人掌握政权;大家地位平行;选任公职人员依据真才实能;公民权利至关重要;保障“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国家政治权力相互分工,彼此制约。罗马征服希腊后,建立人民大会,行政长官实行限任制,实行国家共和,支持地方自治,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有任期,无报酬,对其行为负责,这些做法都闪耀着民主的光芒。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近代民主之门,人文主义提倡的肯定人、尊重人、解放人、保障人的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就是民主思想。以启蒙运动为标志,形成了西方近代民主观,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民主理论。比如卢梭倡导“天赋人权”、“人民”,宣扬“所有人生来平等”、“属于人民”;由洛克倡导孟德斯鸠完成的“权利制约”,主张权力制衡,服务民主等。

(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民”观点与近代对民主思想的艰辛探索

民本思想形式上与民主思想相近,虽服务于专制统治,但也有不少“重民”观点,起到了约束帝王并促使他们体恤民情的作用。比如周公倡导“敬德保民”;孔子主张“仁者爱仁”;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贾谊认为:“闻之于改也,民无不为本也”;唐太宗视君为舟,民为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同时引进了民主政治思想。林则徐和魏源最先介绍西方民主制度,郑观应在其《易言》一书中最先使用了“民主”二字;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了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司法独立的民主思想;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思想,并亲自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尽管他们的尝试失败了,但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民主政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立足无产阶级立场,从经济结构入手,深入思考了民主理论。主要观点如下所述:第一、马克思指出民主的实质在于人民,人民要通过公民普遍立法、选举实现;第二、民主是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具有阶级性,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第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民主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第四、强调民主实现过程中人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五、未来社会的民主是原始社会的回归,那时人类将彻底解放。“这(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的复活”。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主观。主要观点如下所述:第一、赋予人民广泛的民利,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工人对生产进行掌管,开展多党合作尝试,党内实行民主论证与集体领导。列宁说:“我们没有把任何人排除出苏维埃之外”;“在统一的组织里,应当对党内的问题广泛地展开自由的讨论。”第二、社会主义是更高类型的民主,是人民大众的无产阶级的民主,人民享有的权利更加真实。“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第三、列宁主张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改善治理工作,推动政权活动民主化。第四、要吸收党工群众参加经济建设,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发扬地方经济组织中的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管理民主。第五、列宁认为民主建设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大兴教育,加大投资,发展文化事业。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以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走出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新路。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府,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指出对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中共党内讲民主,与派之间要协商办事。同志说:“我们党内要有民主,就是对同志要有同志的、朋友的、兄弟的、姐妹的态度。”[7]同志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论述方面,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在人的自由方面指出,自由只给人民,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在平等观方面指出农民、民族、男女之间平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民主思想。他还提出要通过制法律维护秩序,发展民主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紧扣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小平同志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8]的论断。为了发展民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十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时刻从人民利益出发,积极走群众路线,下决心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加强法制中国建设,广泛开展协商民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二、培养社会主义民主观存在的困境

(一)由社会利益冲突引发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随着出现,进而导致收入差距拉大,食药安全问题频发、土地房屋补偿不到位。社会利益协调整合困难,党内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经济问题都会影响民主政治建设,致使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难以充分彰显。

(二)政治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当前政治体制中,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人大代表按照选区登记,可能使外出务工人员或其他暂住人口登记困难;代表由于有本职工作,与民沟通、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时间较少;代表新兴社会阶层和年轻代表较少,领导干部和党员身份人数较多,这些都不利于广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人大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立法质量不高、能力不强、观念不足的问题较突出,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公民民利的保障和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培育受到影响。

(三)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西方宪法政府民主思潮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留下的一些封建专制传统,致使部分公职人员有法不依、特权现象时有发生;而百姓则受传统思维制约,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怒而不言”,没有培养起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影响了我国部分人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方式,有些西方国家借助其文化霸权优势对中国开展思想渗透、和平演变,大力宣扬西方民主思潮,对社会主义主义民主观的培育构成了挑战。

(四)网络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影响

网络时代背景下各种媒体步入日常百姓生活,出现了拥有粉丝众多的舆论“大咖”,他们的一条微信、微博,一个评论有时会影响大众,甚至超越主流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挑战。再加上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制度机制建设未能及时跟上与应对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有时出现难于应对、消极应对的状况,这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培育与践行。

三、培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民主制度建设包括选举、决策、权力制约与监督、党员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前政治民主化的现实,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中的合理成份,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选举方面要扩大非党员、非干部、社会新兴阶层人士的比例;决策方面要加大民主决策力度;人民代表要加大基层调研力度,切实围绕群众切身利益工作;监督方面力争监督对象普遍化,拓宽监督渠道;完善财产申报机制。另外,必须健全民利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制定出周全、完备、操作性强与可实现的法律,并建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制度,切实有效保障人民民利。

(二)提升群众的民主意识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充分享受民主政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是培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当前群众政治参与激情低,民主意识差,要加强民主教育,把民主理论制度转化为便于说明和操作的实践形式,融入群众日常政治生活,可以依托听证会、社会情况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开会议公示制度、在线交谈、网络论坛、议事会、恳谈会等形式强化公民的民主实践,让人民通过参与活动,增进对政策的了解,增强民主意识。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

民主不仅是政治问题、制度问题,还是文化问题,能起到维系社会秩序与规范政治行政活动的作用。通过普及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众性政治活动,比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宣讲考察活动;工会要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教育,比如网上民主论坛、网上时政栏目、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切实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公民民主素养,营造良好的民主文化氛围。

(四)公职人员要规范用权并建立符合民主原则的干部考核机制

公务人员作为代表党和国家行使公职权力的群体,必须充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群众观,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杜绝“为官不为”、“为官不勤”、“权本位”等行为,恪尽职守,依法依规用权,公正、便民、勤政、廉政,增进群众对政策的认可,对政府的信任,对民主的理解。鉴于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现象,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考核、评判,把经得起群众、历史、实践检验的干部选出来,积极服务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保障人民民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4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人民出版社,1995.398.

[3]列宁全集(第33卷)[M].人民出版社,1985.31.

[4]列宁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87.362.

[5]列宁全集(第35卷)[M].人民出版社,1985.249.

[6]朱洸.与黄炎培话“周期率”[J].光明日报发,1993-01-20

[7]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