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专业论文

社会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5:04

社会专业论文

社会专业论文第1篇

在该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课程设置”两个主要的概念,因此,为了对研究有一个明晰、科学的认识,文章首先对着两个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念界定。首先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际上最初称为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2007年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阐述如下,即: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2012年,教育部为了更好的明确该专业的专业性质,将其改为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且在同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重新界定了社会体育指导与专利专业的培养目标,紧接着,在接下来进行的全国各大本专科高校在2012年下半年的招生中,也相应的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而且各个高校还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人才培养目标也各自进行了完善,使得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办学特征。其次是课程设置。课程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最基本的一个单元,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与此相对应的,课程设置也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关键性内容,是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和专业建设工作的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优化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个关键点。其中,合理的课程结构,实际上指的就是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应科学合理,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应科学、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应合理等等。而合理的课程内容,指的则是课程的内容安排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要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以及学科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只有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是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

2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状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的体系结构层面来说,基本是一致的,普遍是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教育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大多都是围绕着《专业目录》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而课程也普遍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任意必修课四大类为主。其中,专业教育是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不同的学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本上都是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课程,加上体育技术类课程,再加上方向课程”这三个部分来构成的,也有个别院校并没有设置方向课程。如果从培养方向的层面来研究和区分,有的院校侧重于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有的院校侧重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却均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实际上仍然是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的简单增加或是减少,仍然没有突破体育教育的课程构成模式。

3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存的问题

概况来说,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

在2012年,教育部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之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目标也重新界定为:培养具备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教育部关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实际上所规定的只是专业的一个大方向,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还分别对此专业的培养领域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设定,虽然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彰显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多元化,但是也突出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这一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有效分析。

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中,由于对需求分析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所开展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层面上,而却很少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至于所设置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际,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3)专业方向的设置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部分高师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晰的方向划分,而即使部分学校进行了明晰的专业划分,但是其中部分方向的设定也常常存在于社会体育职业教育不存在紧密联系的问题,例如:社会人文方向或是运动科学方向,设置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方向等等,存在明显的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相混淆的问题。

4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针对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特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1)应重视专业方向的科学定位。

要确保专业方向定位的科学性,要注意与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其就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考察和分析学生的就业渠道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通过考察和分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可知,体育教育方向、运动科学方向等不属于该专业的范畴,应剔除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2)应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

也就是说,在开展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工作时,应在注意满足社会体育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平衡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和学生双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准确把握社会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3)应重视以专业方向为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的强化。

社会专业论文第2篇

在实践开始初期,派两名带队老师跟随学生到企业,主要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协调与企业的关系,确定企业方面对学生管理的负责人,在这期间发现学生出现如下问题:

学生没有主动工作的意识

学生对气候不适应,生活不习惯晚上

学生普遍会饿

从未住寝的学生在住宿方面出现适应困难

生活用品准备不足导致学生出现了小情绪

根据如上问题制定以下解决办法,在学生初到北戴河后,普遍情绪比较兴奋,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教师开会为学生们做引导,强调主动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实践的深入,问题开始逐渐显露,由于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生暂时无法适应,在教师的协调下,参观企业各个部门及认识各个部门主管领导。开会制定了工作和生活要求及标准。经过和企业方面沟通,由企业方面出车,统一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和食品,协助企业带领学生购买工装,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角色。

为了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了锻炼学生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的抗压力能力,教师不能一直根在学生身边,防止学生一出现问题就找教师解决的现象发生,带队老师将在下企业十天后撤回。但学生的年纪毕竟还小,对有些问题无法正确处理和面对,三个星期后,带队老师再次来到企业,并发现如下问题:

同学之间关系复杂,经常有矛盾

部分同学因环境等因素出现身体不适

部分同学工作结束后,喜欢聚众聊天

部分同学早晨不起床吃饭,中午上班迟到

部分同学由于第一次离家有想家情绪

根据以上新的情况,教师制定以下解决办法,由于工作上的一些问题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而且把不快情绪带到了工作当中,影响了工作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分别找问题学生谈话,了解事情原委,再把这些情况通报全体同学,要求大家互相关心、树立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对聚众聊天、不起床吃饭、上班迟到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请企业派车带身体不适的同学对医院看病,同时对这些同学进行亲情化管理,请企业开通无线上网,可以让学生与家长视频,邀请家长进入企业看望学生,请企业协助召开各种业余活动,缓解学生想家心理。带队教师通过定期给学生开会,通告同学们各阶段的表现,来触发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即使带队老师不在企业时,也要通过电话、QQ等方式及时与企业负责人、和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企业的表现情况,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学长家长取得联系并积极地解决问题。在本次实践活动进入七十时,教师再次下企业并发现如下问题:学生虽然已经能够适应环境,适应工作,但学会了耍滑头,在企业负责人在的时候努力工作,反之则偷懒休息。对于有些较难服务的客人有为难情绪。部分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仍有小摩擦。与企业工作人员有矛盾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如下解决办法:对学生们强调如何做人、做好人,做一个诚信的人,对工作中出现耍滑头的现象正面指出,并警告批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们的服务意识,把较难服务的客人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解决办法,并请企业经理提出参考意见。由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又是第一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出现矛盾在所难免,教师要是耐心调解,强调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要求同学们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二、总结

社会专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政法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毕业实践 司法社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85-03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学历层次结构中,社会工作已经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层次,甚至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后,如北京大学等。在全国200多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同。当然,不同的学校类别开设的社会工作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如综合性院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往往倾向于培养综合性社会工作人才,民族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医学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政法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无论是培养层次的不同,还是培养院校的不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都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教学阶段来分,包括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大的行业来分,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企业等几大行业的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具体的领域或者说按照课程设置来分,包括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实践。因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不仅重要,而且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研究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践问题。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一)法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因为这个“法”字,使得其各方面披上了“法”的外衣。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的学生以法学类专业学生居多,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法学类专业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纯粹的法学类专业如法律事务、贸易法律、东盟法律、律师助理等专业就占差不多40%,法学类相关专业如法律文秘、司法信息技术、司法警察、刑事执行等专业占了近60%。其次,政法院校往往比非政法院校的非法学类专业开设了更多的法学类课程,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非法学类专业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均开设了法学类专业。最后,非法学类专业学生生活在以法学类专业学生为主的校园,非法学类专业学生耳濡目染往往也“法律化”。正因为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多了“法律性”这一层外衣。

(二)政治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如因为“法”字而披上“法”的外衣一样,也因为“政”字而披上了“政”的外衣,即政治性。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历史的原因,即政法院校产生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法干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就是在原来的广西政法干校的基础上成立,进而与广西司法学校合并而成。政法院校的历史性证明了政府院校的政治性。其次,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现实的原因,即政法院校较非政法院校而言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生手册明文规定,每周二下午各班分别召开主体班会,并且由学校学生处、团委统一拟定班会的主题。最后,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综上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又多了“政治性”这一层外衣。

(三)组织纪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因为其特有的“法律性”和较强的“政治性”,使得其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首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所有学生均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具体来说,每天早上实行早操制度,阻止学生睡懒觉的行为。每天晚上10点以后开始晚检,杜绝学生深夜外出或夜不归宿的行为。其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警察类专业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即早、中、晚均要出勤,而且早上要拉练,下午或晚上要进行军事训练。最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学生(包括警察类专业学生和非警察类专业学生)经常外派执行执勤、安保等警务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表现其更强组织纪律性的一面。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当然也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般特点。这些特点综合影响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内容:专业实践偏少。在各专业的毕业实践中,专业实践偏少,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通病。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实践中也难以避免专业实践偏少这个通病。对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调查发现,他们最多的是类似“我们没有实习到什么,根本没有专业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回答。造成这种专业实践偏少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领域方面的问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领域首选应该是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其次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再次是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非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这直接影响专业实践的专业性。第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身的问题。即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进行毕业实践,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其难以融入工作。第三,毕业实践的时间偏短。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为三到六个月,实践单位往往因为其时间太短而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实习生身上。当然,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社会认可度偏低,除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之外,其他领域对社会工作的了解甚少。这些综合因素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实践偏少。

(二)实践领域:多数在政法部门。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及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来看,他们大都倾向于选择政法部门,即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即使不选择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大多数学生也选择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践。每届只有一到两个学生选择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毕业实践,毕业后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的每届也就一两个学生。之所以选择在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笔者认为是由前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法律性”所影响的。其他的选择在企业进行实习,笔者认为他们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待遇方面的考虑。而真正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践的学生,则是真正出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

(三)实践指导:缺乏专门的指导机制。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包含了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毕业实践是社会工作所有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总结提升的阶段。就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来看,首先缺乏的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机制,尤其是毕业实践的指导机制。具体体现在:指导老师如何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毕业实践如何计算酬劳、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评价机制等。其次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10年开设,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则开设有近十年的历史,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教师仅有一人,专业教师极其缺乏,严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四)与毕业论文关系:脱离毕业论文。现在对于大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到底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一直是高职学校及教师们所讨论的问题。其实,不管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毕业论文应该与毕业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如前所述,首先,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都在非专业领域实践。其次,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进行毕业实践,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未能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很好的结合。最后,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多的是被动选择学校给予的参考选题,而不是主动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等进行选题。就笔者近几年所指导的30余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情况来看,真正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结合的学生不超过10%。

三、促进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对策

(一)实践机制:符合实情的毕业实践机制。良好的机制是社会工作各类实践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首先,应根据政法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一整套实践机制,并且要将毕业实践作为这一整套实践机制的重点内容。社会工作专业这一整套机制应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以明确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其次,要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经费支持机制。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特征要求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再次,要制定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对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只建不用的状态。第四,实行弹性的毕业实践机制。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情况来看,毕业实践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应根据实情进行调整,建议不低于半年的毕业实践。此外,实践机制应体现政法院校的特色。我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都体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规定的最低专业标准,但是专业特色与优势科目的发展并不突出。

(二)实践指导:专业的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虽然进入毕业实践,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况且毕业实践是学生诸多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下进行。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指导教师来说,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从学校层面来考虑,二是要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来考虑。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践指导老师的专业化、专职化。不过,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可考虑从相近专业或其他专业培养专业化最好是专职化的毕业实践教师。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实践指导教师评价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层面来看,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长,认真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指导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专业层面的指导,还要包括思想层面的指导。其次,实践指导教师要积极处理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为当前正在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及未来将要参加毕业实践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实践领域:司法社工和常规社工并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一般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共性,也有如民族院校、医学院校、工科类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一样的特殊性,因此其毕业实践领域应包括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和特殊的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当然,考虑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可偏重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这姑且不论,主要探讨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具体来说,第一,社区矫正。从社区矫正的有关分析中可以看出,社区矫正的方法应是以法律规定的方法为主,辅之以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工作方法。第二,法院人民调解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较为符合法院人民调解员职位需求。第三,禁毒、戒毒社会工作。禁毒、戒毒社会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也需要禁毒、戒毒的法律知识。此外,司法社会工作还包括安置帮教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实践更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

(四)实践形式:关联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一样,应将毕业实践与论文撰写和未来就业联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完成毕业实践,也可以促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就业,这也是当下诸多高校比较提倡的做法。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当前用人需求量大,政法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加强学生毕业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尤其是重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好的选题,撰写更具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杨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2)

[2]苏香菊.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研究[J].传承,2015(3)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442)

社会专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课堂实践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李晓阳,杨娟,王鑫鑫,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711班学生,湖北襄樊441053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214-04

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是在众多新兴专业的产生与实践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问题。所谓社会工作,是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各高校中已逐渐产生。但是由于此专业在我国教育史上发展历程尚短,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研究较少。而对于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否在这种模式下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就成为能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然而,现今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

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现状

(一)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缺乏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文科教学领域中,如社会工作专业,不仅过多地重视了学科的科学性和理论性,而且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教师中心主义倾向。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和主宰,学生参与严重缺乏。这不仅使学生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着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师的课堂实践模式固定、单一

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单的,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透过抽象、晦涩的语言文字和符号图表,掌握它所代表的实际的理论、方法及原则。可是从各学校的普遍情况看,讲授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虽然经过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在专业理论知识上基本可以把握,但在实践技术上还是有欠缺的。且讲授该专业的经验也略显不足。现在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或者简单地让学生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三)学校的软硬件设备不足

由于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验室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刚刚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中,还有将近六成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正在筹建中。有些学校由于没有专业实验室,教师只能在普通教室中简单模拟场景。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无法体会出技术要求的实质,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在综合实习中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而束手无策。

(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社会工作教育是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是专业知识、技巧的传递过程。社会工作教育以实践为目标,其理论要致力于应用,社会工作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全人教育。”…但高校当前以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论文为考核标准,并且以文章数量为基本考核指标,这无疑对社会工作这样的行为社会科学来说是一种制约。

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现状原因的分析

面对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课堂实践模式出现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现状,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深入的探讨,如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主观因素及教育体制体系等客观因素,从而促进此专业的发展。

(一)固有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深刻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它并不注重提供纯粹的理论性知识,而是注重提供服务的技巧,政策、资源的运用、转化与管理,以及对知识的吸收和分化。相对于高等学校中设置的其他课程,它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一是实践运用性强。虽然它是文科科目,但是它和许多理科课程一样,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内在的知识和精髓。二是综合性要求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该体系所设置的专业理论课程,而且要学习与其体系相关的其他科目的课程。因此,此课程的教授模式应该有别于其他的专业。但是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各个高校开展的情况看,此新型专业被束缚于固有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其困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被过多地强调要多多吸收老师所教的知识,着重理论知识学习;二是众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模式安排均没有跳出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的框架,尽管理论教育也很重要,但能力培养始终无法突出。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才能学习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在精神和精髓。

(二)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

从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目前我国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的,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较少,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实务训练。“无论是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体认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知识结构的拓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很大的矛盾。沿用其他科目的教学模式,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被忽视,影响了该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实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有关的实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传授有效的实务知识和技巧。

(三)对新兴专业的重视度过弱

新兴专业是为了应对世界及社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需求而出现的,但社会各界、学生和学校等主体对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这表现在:首先,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看,社会工作还不是一个职业化的岗位,社会上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职业认同感。其次,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重视。很多学生本身对此专业就缺乏兴趣具有抵触心理,加之教师的传统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不了学生们的兴趣,这样就使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最后,学校硬件建设滞后。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同步进行的课程实训,主要是依靠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进行。“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许多主干课程中的技术性理论的教学都需在实验室中的特定场景中进行,但就目前情况看,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于理论教学还是滞后的。”实验室缺乏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模式单一化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未来的发展前景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模式的思考

面对社会工作专业课堂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依靠单一的力量难以实现课堂实践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笔者将提出五种不同的课堂模式,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教师讲授模式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应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顺利、高效地沟通;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应掌握一定的活动策划、组织、监督和人事管理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能掌握、利用资源,介入和协调矛盾;写作能力,应掌握日常应用文、基本公文及其他常用文体的写作;调查研究能力,能对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专业服务的能力,具有运用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首先,实践性、实务性是社会工作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功底,也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并把实践经验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就能借助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才不会觉得理论太空洞,也会积极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其次,“要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口授’为标志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劣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

(二)情境模拟模式

“树立专业价值观首先要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最好办法自然不是教师的空洞说教,而是生动的实践。”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内在的价值观等,可以在课堂上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开展情境模拟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和“教师与学生”互动模拟。情境模拟中的案例可以由教师根据上次课堂所学的知识技巧提供与之紧密结合的案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学生与学生”互动模拟时,可以将班级划分成几个人组成的若干小组,由某一小组学生扮演社会工作者和案主进行社会工作情景模拟,而其他学生观摩。在观摩结束后,首先由模拟的小组谈个人的心得,然后全班再根据本次模拟情况和案例进行讨论。而在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模拟时,教师与学生互换督导、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角色模拟案例,在与教师的情境互动中,更能锻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以充分展示他们的经验、知识、技能和技巧等,学生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鉴于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没有充实、恰当的实践内容,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等于纸上谈兵,形成不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可借鉴基础理论课进行课堂实践的具体做法,也可以设计不同的案主,开展模拟助人服务活动。这样既突出了此专业的特性,也创新了传统式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生主讲模式

学生主讲模式,即学生选取教材或者自身熟知的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在课堂中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主讲。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及所涉及的案例,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备课。此时,教师则扮演学生的角色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在讲授完毕后,由其余学生结合这部分知识给予评论,教师给予关键点的澄清和评价,以加深主讲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同时对其他的学生有启发性的作用以辅助对社会工作中一些知识的认识。在选取此种模式时,各班可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轮流式的主讲或者随机式的主讲。

学生主讲模式,一方面可以延伸学生对此专业的了解,起补充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出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见解。

(四)讨论分享模式

进行分组讨论和思想交流不仅是交流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法。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要求在课堂实践模式的选择中,要适当地加入讨论分享环节,让不同的方法为大家所用。这是因为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讲授或模拟所有的问题和情景。不同的学生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中,会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如果大家能有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方法。

在讨论分享的具体操作中,首先是要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以3―5人为宜,每组有各自的组长负责。其次,要确定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有时候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问题,例如可以就最近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专业课程的课后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是方向性的,比如对现存社会问题的看法。这样每个组选择的可能是不同的社会问题,也会用不同的分析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分享各组的成果,便会成为大家共同的知识。最后,对于讨论分享的频率,应该选择2―3周一次,每次为10―15分钟。

(五)课堂延伸模式

社会专业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地方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有125所,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培养该专业的人才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 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造成这种结果是地方院校对该专业设置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进而造成设置体系盲目仿照研究性大学的课程设置, 培养的人才与地方劳动社会保障事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大问题,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技能培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宗旨的要求。然而,目前,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较强,忽略了实用性的课程;必修课比重过大,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没有围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设计实用性、政策性强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足。

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共160学分。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 学分)五大模块组成。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开设的实践课,如,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是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实践课。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开设的,具体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校统一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有: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10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也是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全校统一开设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由学生自由选择,如影视欣赏、珠宝鉴定、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

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5个学分)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模块二(23 学分)除了毕业实习(3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外,是由各专业根据需要自己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4学分)、社会保障业务实习(2学分)、行政管理业务实习(1学分)、社会救济业务实习(1学分)、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2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己去调查。

从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实用性和政策性的课程较少,没有围绕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障改革中遇到的前沿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现在企业用工不太规范,劳动纠纷较多,可以开设劳动争议仲裁实验课等。另外,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三项学分比重达到了62.50%,而专业选修课较少,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更少,选修课的比重仅占13.75%,容易造成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 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交际能力, 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 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适应性比较差,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

(二)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首先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向着先进性方向发展的优质教材,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当前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有些盲目追求重点院校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内容枯燥,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前沿问题、业务操作过程的介绍很少,未能与基本技能、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可操作性的太少。同时,《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和《社会保险》课程教材的内容重复太多, 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课堂教学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在实践教学方面, 尽管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也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但由于客观原因,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另外,学校与当地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保障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也很少,实践教学没有与业务部门和企业接轨,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政策性较强的专业,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从该校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并不太乐观,主要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基础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导致了很多课程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老师在授课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不强。

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各院校应该适当改革原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各模块及各课程置顺序,应以专业主干课为轴心来确立, 即先确立专业主干课, 然后根据专业主干课的前后关联状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最后, 根据各专业的共性统一指定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完善教材体系

当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重复、理论性强、缺乏实践、逻辑性不够。以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该专业 21世纪教材为例, 其中的《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而且大部分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未能与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针对这种情况,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业务操作编写一些政策性、操作性强,能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沿问题的辅助教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辅助教材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如新医改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政策。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各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材建设都不太完善,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少,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践课程只有社会保障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有教材,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习都还没有教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完善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实习、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

课程实习是以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本课题应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险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实习教材。

模拟实训,通过建立校内劳动争议仲裁庭,举办劳动争议出现后劳动者权益的求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办理相关业务、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操作流程和政策法规。

社会专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自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74-02

一、当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征

1.生产化

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之一部分,本应有社会定力的作用,应当培养完整意义的人,但与后物欲时代对应的当今大学教育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日渐地成为服务站,成为服务于生产的工具,并以此作为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的教育也有偏离人文教育的取向的迹象,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也丧失了其培养完整意义人的目标和使命,成为生产的工具。

2.科学化

社会工作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学科。1959年,剑桥大学的施诺指出,学术文化已经形成两个壁垒森严,互不沟通的世界,一个是人文的,一个是科学的。在今天,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社会工作在社会科学整体科学化的背景下已经日益地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学科。作为科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更加重视的是教育及专业本身的科学性,因此也更为重视将之在学科设置、教育取向上更大程度上看起来“更科学”,实证、量化等这些特征充分地体现出来。在研究和方法取向上更加重视的是作为科学体系的东西,而不是学科性的东西。技术取向代替了人文取向,因此,这种导向更多地将社会工作引致为一种技术和方法,剥离了其人文学科的本质取向。

3.实务化

科学化的主要直接后果之一是社会工作的实践挂帅。这一特征当然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西方社会工作缘起于实践领域,实务性可以说是其第一性。具体到中国,由于缺少了实践环节的实践背景,直接作为专业设置在了高校,因此,多少有些先天不足,这使得在美国得以大力发展的社会工作到了我们国家更加的突显出实践实务的重要性。结果就是,在当今的大学里,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甚至超越了纯理论教育的位置,或者至少等量齐观了。这使得大量学子、专业人士的理论基础极为薄弱,无法适应实际生活中的专业价值冲突应对,忽视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价值实践、道德实践的本质含义,重视了实践,但因为一味的重视实践而忽视了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的本土化理论发展的困境可能因此而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解决,受此教育理念影响的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事实上也已经失去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本来意味,沦为纯粹的技术手段。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已经明显表现出职业教育的强烈取向,不能不令人担忧。

4.专业化

忽视通识教育,专业化口径狭窄。今天的大学在知识爆炸与学术专门化下,学科与学系越来越精细。在这个意义上很多高校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定性与定位偏向于专科教育。一个突出的例子在于,当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主修仍然是主要的修学取向,主修课程占到全部课程的至少一半,通识课程所占的比例通常不到40%,甚至更少。更重要的是,这些通识课程中,又以国家规定的政治必修课程为绝对主导。但是当今的社会工作领域工作对综合素养及专业修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通识课程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跳出狭窄的一技一能的专家式的思维与观点,而能养成一种多知识角度的观点,也能更使得学生在培养独立判断,选择重要价值并爱之、好之、乐之,坚持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

二、现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后果

1.大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大学是时代的一种表征。这虽然不是说大学要跟随时尚,但却要求大学有时要基于所信的价值,成为社会风尚的定力,成为文化的指针。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日渐地成为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场地,失去了社会风尚定力的作用,使得个体难以应对后物欲时代所带来的多重考验。大学到底出什么问题了呢?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

2.专业社会工作本身的异化

专业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学科。重视的是价值及价值的实践。要求专业工作者具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在比较宽泛的知识视野里寻求理解和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它本质上是人文取向而不是技术取向的。当前高校存在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几种特征逐渐成为一种主导,这样的结果是使得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没有目标和价值的异化体。

3.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异化

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后物欲时代。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理性成为人们生活抉择重要的依据,工作将不再是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物质不再是人们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身份的识别。同时,由于生活的舒适安逸,空虚、无聊必然成为未来人们遭遇的精神危机。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生产化、专业化和非人文化的取向使得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都无法应对休闲与工作的平衡,更多的精神上的困顿将使得其日渐丧失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在后物欲时代的价值体系下沉沦或逐渐消解,成为被消费和符号所操纵的工具人。当然也日渐成为马尔库赛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后物欲时代的这一特征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日益被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符号所殖民,生活世界也日益体现出符号化的特征,个体难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成长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试图通过专业自律来解决社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的助人工作,应当围绕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和“学理化”展开工作。

首先,规范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设置的依据、内容、层次、逻辑、评估等一套规范性的程序。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应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工作教育首先是一个人的培养问题,然后才是专业知识的技能和训练。第二,基本知识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主体部分。专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和手段的。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实现专业目标。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者,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专业理论的发展,研究新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以实现专业的发展。第三,训练基本思维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的课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有赖于工作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而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或事。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程式化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创造性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的一项基本要求。

其次,通过教材建设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和督促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奠基性的工作。在确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使师生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知识,成为教育者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许多教育者把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来抓。翻译教材和编写教材相结合。注重课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大纲建设,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写作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写进教材。为实现教材建设的预期目标,许多系科要求各位教师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研究需要,预选课程,并统一安排,尽可能实现授课的连续性,保证教材建设的连续性和科学性。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材虽仍显落后,但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但是在本土专业性教材上仍然有很大的空白,抓住这个机遇,对于许多开设此专业和课程的院校来说,无疑是专业和师资发展的良机。

再次,特色专业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即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的实践性。这就为许多专业建设者提出了如何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办学院校及地区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进行教学的问题,最终实现回馈社会的预期。

最后,实现体验式教学也很重要,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流学习中自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比较成熟地区体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真实感。

2.重视人文取向和理论实践结合研究

同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社会科学不同的是,作为应用性学科,社会工作更不仅应重视社会学相关原理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理论和学理层面的研究;更要重视应用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注重理论的效度,完成对实务操作的经验性研究,拓宽社会工作研究的广度深度,形成自己的学科研究载体和阵地,同时又能合理地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社会工作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创新成果。完整的社会工作专业应当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专业系统。

3.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

社会工作教育要真正走出当前异化的误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制度化建设才是关键和根本。国家和区域应当基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而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推动者,教育界人士应当通过社会实习路径不断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完善,推动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社会专业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 文革”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社会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场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6001306

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探索性发展。2002年5月,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浦东38所学校开始试行“一校一社工”制度,由学校教职人员承担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与职责,并将学校社工纳入到德育工作体系中。[1]深圳市自2007年在“1+7”文件的推动下也开始试点探索不同于上海的驻校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派驻一名社会工作者进入学校开展工作。[2]然而,无论是上海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还是深圳的派驻型发展模式,学校社会工作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入场困境,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效用的发挥。本研究主要是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进入到学校系统后遭遇到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入场困境

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出现了学业负担过重、人际交往日趋淡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则可以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同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等人员一起,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并非取学校教育而代之,相反却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功能拓展,是创新学校现有工作体制以及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3-5]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经验也表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在预防、补救青少年问题和促进青少年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者在进入到自成体系的学校教育系统开展服务时,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角色模糊不清,地位边缘化

虽然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内地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地区也已经开启了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探索,但是社会工作并未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他们对于“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等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学校社会工作者处于何种角色地位,是在他们进入到学校后才被赋予的,取决于他们在学校中所承担的工作与所发挥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学校社会工作者会被安排承担德育处、团委的学生工作或者教务和后勤等行政性工作,扮演与专业角色相冲突的其他工作角色。[6]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模糊不清,不仅使校方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还造成了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原有体系中的德育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之间的角色混淆,面临着是否属于重复设置、是否会取而代之等尴尬境地。[7]此外,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社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与家长等不同主体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并不一致,他们对此都有着各自的认知与期待。[8]而在实践中,学校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角色冲突、角色混淆以及角色定位不统一等困境,又进一步导致他们在学校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即学校并未将其视作学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难以融入学校原有的圈子;甚至有的学校还会认为社会工作者只能作为学校原有教师的帮手,配合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专业作用无法发挥,专业性遭受质疑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在我国内地起步较晚,社会工作者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日益发展的需求。[9]与此同时,学校的主体工作是教育教学,“应试教育、升学为本”是当前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饱受诟病却又难以改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抓教学、抓分数、抓考试、抓升学自然就构成了校园生活的主流,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否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是否善于与人共处等深层次发展内涵,学校则无暇给予更多关注。[10]而学校社会工作旨在减少管理、增加服务,锻炼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等,以刺激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挥。[11]两者在工作重心上的差别势必导致社会工作者难以进入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其专业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在实践中,他们往往从较为容易开展服务的领域入手,服务形式也多限于简单欢快的活动。这虽然有利于拉近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打开社会工作服务的局面;但是,游戏化、表面化、轻松化的活动形式难以体现服务的专业性,造成服务对象及相关群体对社会工作的负面认知。而且,在面对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如学生矛盾、学生自杀,或者因学生伤亡引起的家属与校方冲突时,又常常由于专业技能不足及相关制度的限制,使社会工作者介入其中的效果难以得到凸显。

(三)实践资源难以获取,自主性缺乏

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过程与技术,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有赖于各种类型的资源。然而,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的推进却在资源获取上受到了多种制约,其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获得服务对象与服务时间方面,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这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学校又有着沉重的教学任务,不会轻易地让渡时间给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里都有寒暑假,社会工作者作为机构员工却不可能同时放假;而如果他们在假期内依然召集学生开展活动,则不仅需要获得校方同意,还必须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其次,在获得活动场地与其他物质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作为独自面对学校教育系统的个体,常常面临着难以调度场地、物资、经费等资源的困难;当他们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借用学校的场地与物资时,“寄人篱下”和“欠人情”等负面心理愈加严重,使得他们感觉无力与学校系统抗衡,被迫接受学校方面行政性事务的安排。最后,在获得实践的自主性方面,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时间、场地、方案和经费预算等都需要事先通过校方的审核;然而,由于校方的观念不同,就可能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自主性受损。

二、从场域理论看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逻辑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其反思社会学的重要分析模式,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为场域、惯习和资本。[12]借鉴其核心概念,构成了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所遭遇困境及其成因的概念工具。

(一)场域的空间性与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

场域作为行动者的“实践空间”,布迪厄将其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12]。这表明,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同主体对空间中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植根于他在空间中的位置。在我国内地,社会工作进入学校场域是政府应对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问题而快速、强力推动的结果。快速,意味着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并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一项空降的制度安排;强力,则意味着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忽视了校方的意愿,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他们并不能及时对自上而下强势进入的社会工作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布迪厄还指出,“每个场域都是具备一定自主性和规定性的客观关系空间,能够发挥相应的制约作用。” [13]学校空间作为一个独立自主、拥有自身规范性的场域,占据不同位置和资本的主体,往往会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或者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展开对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实践效用的争议;他们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为己所用,或者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和工作要求来开展相关工作。

(二)场域的时间性与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

场域的时间性是对场域的历时性分析,在布迪厄的理论框架内,正是“惯习”使得不同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可能。所谓惯习,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长期内在化的结果,尤其是特定社会中教育制度在个人意识中积淀下来的生存经验,从而形成稳固持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14]据此,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惯习主要是指他们在个人成长经历尤其是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对象和实践环境等的知觉与评价,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实践行动。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本土实践场域与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差别:一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可跨越的鸿沟,[15]尤其是在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学内容缺乏对本土实践经验的总结,教育与实践成为两个分割的领域;[16]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学校原有教育体制的核心追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惯习与新的场域遭遇,新的场域与惯习最初被内化的环境之间的“配套”程度,决定了惯习能否顺利适应现实环境。[17]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往往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心中有着与现实相冲突的关于“何为专业”的情怀,期待所学专业知识与理论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当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学校系统时,专业惯习与实践场域之间出现严重“脱节”,使得他们在专业教育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工作的期望难以实现。

(三)场域的内部权力关系与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种生成性的劳动,并以物质化和身体化的形式积累下来,主要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形态。[18]这三种资本形成了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场域中赖以凭借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资本的总量以及运用资本进行再生产能力的不足造成了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场域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中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 [12]具体到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场域,政府在其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专业社会工作不仅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的方式与手段,其在我国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权力场域从纵向上对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行为产生着各种影响,例如,政府在对服务效果量化强调以及期待在短期内看到显著改变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话语权,这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及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选择。而校方主体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场域中占据着“守门员”的地位,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成为专业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19]学校社会工作者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学校系统内的所有组织部门,通过与学校领导、老师搞好关系获得开展服务的许可令,制度化的社会资本积累尚未形成;同时还面临着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充分的自我怀疑,文化资本的“缺场”现象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使得社会工作者容易被行政化,被迫接受学校方面行政性事务的安排;行政影响渗透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过程之中,导致服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应对学生个人的问题层面,对环境和结构层面所进行的干预并不常见。

三、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21世纪以来,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有了鼓舞人心的发展,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制度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学校社会工作所遭遇的入场困境却表明,我国社会工作者普遍面临着具体的专业实践场域中结构与资源的限制,需要想办法获得掌握外在资源和话语权的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可与支持;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教育或培训累积内化而成的专业惯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行为,他们需要努力地对自身专业惯习进行调适以使之符合现实工作所需。在双重作用的限制之下,社会工作者既没有完全自主的实践空间,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进行专业服务上的探索;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成效。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效和作用发挥成为摆在社会工作者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限制之下,学校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帮助学校解决“重注生”(重点关注学生)的辅导工作、筹备和主持大型晚会等展示个人能力的策略,或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班主任将班会课、考前减压等教学任务做得有特色、有效果,以此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同时添加理念、方法与技巧等专业元素,致力于寻求校方需求与专业服务目标之间的结合点,获得更广泛的实践权和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关系。这一实践策略不同于排斥学校体系一切工作要求的盲目构造专业壁垒,也不同于在日常经验、传统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间出现张力时选择原有工作方式的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方式,[20]更不同于完全缺乏专业自主性和专业追求的“被行政化”;而是在我国社会工作仍然处于专业弱自主嵌入的背景下,获得广泛认可和拓展专业服务空间的有效途径,这恰恰是社会工作者的策略性调适。

(二)讨论

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本土实践场域中普遍遭遇入场困境,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既有体制结构的制约因素,也与我国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形态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1.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结构制约问题

在我国,由于文化背景与社会体制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除了提供直接服务,还经常需要处理与用人单位领导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行政性工作及相应的关系处理往往占据了社会工作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他们需要懂得如何获取关键人物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取得更为广泛的专业实践空间。这表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这种支持主要还是停留在宏观方面,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相对较少;这种发展现状并不利于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场域中相对位置的提升和相关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配套制度,在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争取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清晰界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以及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和功能,并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增加伙伴关系的支持、减少行政管理层面的限制。

2.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对本土实践智慧的忽视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不够、实务技能不强,但同时他们又都对自己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往往容易出现生搬硬套西方专业理论的问题,缺乏基于服务对象问题本身的反思。此外,学校社会工作者需要独自应对自成体系的学校教育系统,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与校领导、老师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行政性工作对于专业服务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却是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无法应对的。因此,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本土性社会工作理论缺乏所导致的“反理论”倾向[21]非常明显;社会工作者并不知道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服务的提供相应地也就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因此,只有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现实的本土理论和服务模式,才能够减小专业教育场域与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之间的差异,增进专业理论知识在本土现实处境中的适应性。

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对文化因素的忽视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而言,学校社会工作者嵌入到学校系统复杂的组织架构中,与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协调共存,需要其自身能够回应本土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及学校背景所提出的需求。[22]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却由于专业教育过程中对理论运用有主观上的强调,并且专业实践过程中对理论运用有客观上的要求,因此过于信守和抱持专业知识而导致了“文化识盲”问题[23]普遍存在,反倒忽略了服务对象本身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同时,在处理校方需求与专业服务目标之间的冲突时,很容易就产生对前者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实际上也阻碍了专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因此,推进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到我国学校教育体制中提供服务,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教育制度的现实处境保持敏感。

[1]蔡屹.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9.

[2]葛俊,施碧钰.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困境初探――以深圳市学校社工试点为例[J].传承,2010(21):93-95.

[3]方礼刚.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海南省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2):8.

[4]易钢.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辅导员功能拓展与角色重塑[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63-66.

[5]陈爱如,张洁.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社会工作视角[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4):14.

[6]胡艳红.角色冲突下的学校社会工作者[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1):42-43.

[7]苗艳梅,杨倩.浅析当前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5):129-131.

[8]陈天柱,苏祥.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15):76-77.

[9]刘宏森.上海市驻校、联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122-123.

[10]田国秀,李冬卉.两种学校团体辅导方式的整合探索――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

[11]张书明,李莉丽,徐法寅.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79.

[1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

[13]刘拥华.布迪厄的终生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69.

[14]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1-122.

[15]陈高凌,陈丽云.中国文化及研究:在社会工作教育及实践中的应用[M]//曾家达,王思斌,殷妙仲. 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5-47.

[16]梁祖彬.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对于社会工作教育的影响[M]//曾家达,王思斌,殷妙仲. 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

[17]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59.

[18]吴立保.论对教育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3.

[19]洪佩,费梅苹.“场域―惯习”视角下我国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策略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3-24.

[20]张昱.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社会科学,2008(5):81-84.

[21]文军,何威.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4(7):65-78.

[22]许莉娅.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J].学海,2012(1):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