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论坛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 省级期刊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229/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人文探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文史纵横、法学视界、学术评论、学科新探·侨易学、学人随笔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8-2026
国内刊号:13-1229/C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16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3546
总被引量:5376
H指数:25
立即指数:0.0218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3775
  • “老三篇”的修辞艺术

    作者:李春阳 刊期:2014年第07期

    “老三篇”是的三篇短文,写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几乎人人能背诵。其思想内容、道德倾向和表述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人和汉语写作,至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字表述中仍有强烈的烙印。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试图以修辞批评的方法,探讨这一经典文本的形成、传播方式、思想影响和文化意义。本文特...

  • “野蛮社会”“农业革命”和三分期理论的修正

    作者:陈明远 金岷彬 刊期:2014年第07期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对于“石器一青铜器一铁器三分期”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三分期理论”必须修正,并提出与此不同的、更进一步的分期法。半个世纪以后,考古学家柴尔德和布雷伍德阐述了“农业革命”的观点。学术界公认:“农业革命是文明之母。”但在“新石器”与“农业革命”两个不同的重大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 现代性文学的“主体”诗学传统

    作者:杨新立 刊期:2014年第07期

    在现代性场景下,人必须压抑实在界的意义叩问,拥抱现代性语言秩序,才能完成主体化过程。“主体”就是被文化建构起的大他者伪像,而真实的“人”则被湮没于现代性的喧嚣之中。主体化就是以对人的真实性的否定为代价。主体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性经验,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符号性账目”,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体诗学传统。因此,现代性文学就是现...

  • 诗何以“观”而不“听”——孔子“诗可以观”补释

    作者:余群 刊期:2014年第07期

    对于孔子“诗可以观”,以往的解释主要在“观”的价值和意义上,集中探讨诗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之关系,而比较忽视从诗歌自身入手研究。孔子何以不曰“诗可以‘听”’?究其原因,还有两点值得补充。那就是,在春秋时期礼乐文化制度下,一是诗乐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日常的弦歌吟诵、外交的赋诗言志,还是集体的乐悬演奏,都主要是表演性、观赏性...

  • 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艺术特色——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作者:赵永平 刊期:2014年第07期

    《老学庵笔记》语言丰富、简洁、明确,富于表现力,那些叙事类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老学庵笔记》中叙事类内容的人物和事件保留了“浑然天成”的自然味道,绝没有一点匠气,十足地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最真实的感觉、更高级、更浑厚的感觉。

  • 生生之美——论老庄美学与海德格尔现象学之会通

    作者:肖朗 刊期:2014年第07期

    老子和庄子认为万物随着时间演进而变化,“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庄子·知北游》)。一切都在当下发生,即故即新,重视当下的鲜活自由,这一点亦成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精髓。海德格尔在其思想的中期开始转向了艺术诗歌等领域,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指出,真理是在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中产生的,因此真理是发生的;到了晚期则是天...

  • 本土微电影中“梦想叙事”图景的构建

    作者:贾雯霞 刊期:2014年第07期

    本土微电影通过呈现主人公所处的空间环境,包括对城市地理景观的展示和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关注,为“去精英化”的叙事主体构筑了一幅“美梦成真”的愿景,并在其“追梦圆梦”的叙事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传播正面能量并倡导主流价值观。无数草根个体梦想汇聚成宏大的民族梦想,从而构建出崭新的具有历史观照和现实审视意义的“梦想叙事”图景,这...

  • 莎士比亚的经典化及其挑战

    作者:文辉 李小均 刊期:2014年第07期

    经典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莎士比亚也不例外。在进入经典的堂奥、成为西方文学甚至文明的经典之前,莎士比亚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在成为经典之后,莎士比亚的经典地位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该文回溯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化历程及其挑战,以管窥经典建构背后的复杂运行机制。

  • 试论艾略特的文化传播观

    作者:李兆前 刊期:2014年第07期

    T.S.艾略特认为,文化传播的首要渠道是家庭,没有了家庭传播,文化将会变质,而学校教育主要承担传播自觉文化的作用,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等文化传播者有机结合,否则,教育将以“背叛文化”收场。关于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播.艾略特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论以及‘l教育使人幸福”‘墩育机会平等”等教育观点,并提出有利于个体、文化...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的路径与发展状况

    作者:杜爱玲 刊期:2014年第07期

    社会科学本土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经历了引进、模仿和创新的学科主动建构过程并取得重大的成果,初步发挥了对中国社会实践的批评、预测和指导的功能。

  • 重提“李约瑟问题”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工 刊期:2014年第07期

    重提“李约瑟问题——何以现代科学出现在西方而非中国”,对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热很有警示意义,至少可以使我们在人类近现代科学的映照下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缺陷,唯这些缺陷才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深层原因。认清这些缺陷,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必须正视的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 张仲礼对太平天国前后绅士估算的表述及适用性

    作者:沈登苗 刊期:2014年第07期

    长期来,《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一书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其中关于19世纪中国绅士总数的估算及其一系列数据,作为权威的资料广为学界引用。但是,由于捐监资料收集的困难,作者对太平天国后各类绅士的估算中,忽略了太平天国后学额等增加的过程和生员等累积的周期这两个细节,使他对太平天国前后各类绅士数量...

  • “亚财政”与历史周期律

    作者:洪振快 刊期:2014年第07期

    如果说财政是关于财富的政治。那么,“亚财政”就是关于非正当财富的政治。《亚财政:制度性腐败与中国历史弈局》是《炎黄春秋》执行主编洪振快先生的潜心力作,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真实而生动的历史故事,细致地勾画了中国历史上奇特而诡异的政治现象——“亚财政”制度。“亚财政”亚生于国家正式财政,所起的作用却不亚于国家正式...

  • 李锐先生

    作者:周实 刊期:2014年第07期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听到李锐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初期。那时,我在《湖南日报》编辑“湘江文学”副刊。那时,我约二十六七,正在走向三十而立,心里装了不少憧憬。

  • 由“西欧的教堂真多”所想到的

    作者:刘瑞芳 刊期:2014年第07期

    在西欧旅行,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教堂。不少游客都发出相同的感叹:“西欧的教堂真多。”所到之处,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必有教堂,即便是位处偏僻山野的乡村,也有教堂。在罗马、米兰、伦敦、慕尼黑、阿姆斯特丹、巴黎这样的大都市里,教堂之多可谓林立。而且座座教堂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且不说像圣比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巴黎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