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社会科学辑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杂志简介:《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1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重思哲学经典问题、中国阐释学研究、大众传媒的社会学理论解读、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人工智能与法治研究、刑法热点问题研究、经济理...

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6198
国内刊号:21-1012/C
全年订价:¥ 304.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2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2503
总被引量:12556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7.1087
立即指数:0.0597
期刊他引率:0.9917
平均引文率:12.801
  • 认识论中的四肢交互结构--广松涉《存在与意义》解读

    作者:张一兵 刊期:2019年第03期

    广松涉的认识论哲学基本范畴包括了经验感受中显相所与和意义所识、认知的个人能知和理性能识,这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感知和建构意义的整体。能知,总发生于个人的感性经验,是显相的所与和意义的所识关系的共轭同体。认知中的能识的缘起则是一种并不属于身体的抽象主体理性结构,理念性的能识则是一种不属于任何个体的"某人"。这个"某人"不是外在的...

  • 话语哲学与意志表达

    作者:晏辉 刊期:2019年第03期

    话语哲学所探讨的是话语者借助语言形式所欲表达的意志是怎样的,以及言说者表达其意志的正当性基础为何的问题。表达其意志是话语哲学得以建构的人性基础,正当地表达其意志是话语哲学得以存续的道德哲学基础。当社会安排给予每个人更多地表达其意志的机会时,如何正确而正当地表达其意志就成为了话语哲学所必须探讨的问题。每个个体获得表达其意...

  • 比较哲学的时代内涵与创新愿景

    作者:臧峰宇 刊期:2019年第03期

    比较哲学研究试图把握不同哲学史语境的交互主体性,贯通哲学互释和相互理解的空间,体现出一种世界哲学气质。这项研究将"他者"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我与你"的关系,在"我与你"的对话中形成破壁之思。这种贡献是我们时代需要的思想创造,从概念、问题、方法、对象化等多重维度明确体现了创新意识,在哲学史深处与文明交融关节点上展现了我们时代应有的...

  •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城市和市民社会的建构

    作者:张文喜 刊期:2019年第03期

    城市和市民社会生活的关系绝非清楚而单纯的。马克思认为,城市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梦幻和革命的中心。由此,我们原来对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那种熟知便显得不够充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城市与历史主体、城市与乡村分离或结合的关系。因为现代城市(主要是区别于东方的西方城市)是资本积聚与社会分配、国家控制与市民自主性冲突的焦点,所以一旦...

  •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

    作者:谭顺 刊期:2019年第03期

    除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人的自由程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等分析视角之外,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据此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第Ⅰ时段,生产力落后于消费力,生产力制约消费力的发展;第Ⅱ时段,生产力超越消费力,消费力制约生产力的发展;第Ⅲ时段,生产力与消费力均衡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 基于“他者”问题思考的资本主义伦理--政治批判--论伊格尔顿的“伦理学转向”

    作者:方珏 刊期:2019年第03期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面对21世纪这一全新时代景观所出现的诸多问题,通过聚焦伦理学研究,试图回应当下"左派如何思考与行动"这一严峻问题。伊格尔顿的伦理学研究主要借用拉康精神分析的语境与框架,以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三个基本范畴来厘清并重新审视西方伦理学的演变,通过对自我与他者关系问题的研究思考了新主体与社会主义...

  •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

    作者:朱寿桐 刊期:2019年第03期

    澳门文学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地理状貌、经济结构、人文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下所表现的漂动感、无定感和悬置感等后现代人生体验都属于澳门经验,是中国经验中非常特别的一类。澳门经验成为汉语新文学领域不可忽略而且也不可取代的经验表达,这也是澳门文学对于汉语新文学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澳门诗歌和澳门戏剧在这方面收获颇丰,成为汉语新文学界...

  • 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

    作者:赵稀方 刊期:2019年第03期

    抗战初期,内地作家南下香港,把香港建立成了全国文坛的中心之一,令人瞩目。与此同时,原有的香港新文学作家的创作却被遮蔽了,而由《文艺青年》代表的香港本地青年作家力量也为人所忽略。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事实上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由茅盾、许地山、萧红等内地南来作家所构成的左翼文坛;二是黄天石、平可、张吻冰、龙秀实等本港作家的写作;三是...

  • 骡马曳车:吴宓的悲悯情怀及身份认同

    作者:王本朝 刊期:2019年第03期

    吴宓时常提及骡马曳车景象,他以简净而愤激的笔墨记录其负重受抶的生活场景,并赋予其悲悯之感。骡马曳车也被作为吴宓的生活写照,在物我同感中,他拥有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并深切地体验到生活的悲哀和无奈。实际上,吴宓青少年时代就对骡马之美及曳车的辛苦和劳累,有着独特的情感经历和感受,深受传统文化仁民爱物的影响,相似的现实体验激活了他的历...

  • 礼乐制度作为儒家实际生活形态的时机、时态与身体履践--论颜元的礼乐美学

    作者:刘彦顺 刊期:2019年第03期

    颜元立志继承与发扬周孔原始儒家实际践行礼乐制度、经世致用的礼乐美学立场,反对自汉代以来,尤其是激烈地反对自宋明理学以来仅仅沉湎于儒家经典文献的注疏、训诂、讲诵、清谈、静观的知识化倾向与沉溺于静坐、孤行的心性化倾向,更以儒家的"家哲学""家美学"反对佛教的"离家"原则。他认为,礼乐制度作为儒家的实际生活形态的"时机"源自亲子之爱的...

  • 《淮南子》与儒道礼乐美学的会通与融贯

    作者:祁海文 刊期:2019年第03期

    作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前最后一部重要学术典籍,《淮南子》对探讨礼乐美学的确立有重要的价值。《淮南子》兼摄先秦诸家学说,以专题探讨的形式致力于思想的统一。儒道思想在礼乐问题上的对峙交锋、融合贯通、凝聚转化,构成了《淮南子》礼乐美学的基本理路。《淮南子》继承、发展了以道家为主的礼乐批判;儒道思想通过无为论、自然情性论等"边...

  • 儒家制度美学要义

    作者:程勇 刊期:2019年第03期

    儒家制度美学脱胎于礼乐美学,发展自儒家外王的思想方向,要求通过审美生活的制度建构实现审美化的政治图景。儒家认为,礼乐不仅是与天地运行完美适应而且又切合人性、人情的制度,而且在践行方式与结构、形式上也体现了审美的考虑。审美生活可以为政治规定、政治权力提供真实而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基础,本身也是政治生活的文化表征;但并非所有的审美...

  • 关于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思考--以1871年、1978年条约为视角

    作者:臧运祜 刊期:2019年第03期

    自1990年代以来至今的20多年间,中日两国史学界关注与讨论的近代中日关系史,在总体认识上,其共通之处是都承认了对立、对抗关系乃至于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以及在一定阶段(主要是甲午到抗日战争的半个世纪)中日关系所呈现的侵略与反侵略(或加害与被害)的历史主题;其分歧点主要是在较长时段(近百年)、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上,是否还...

  • 从慕容燕政权看所谓“五胡乱华”之说

    作者:黄寿成 刊期:2019年第03期

    早在唐代就有人认为十六国时期曾出现过"五胡乱华"的现象,这似乎已成为定论,可是事实未必如此。因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政权的鲜卑慕容氏等少数族首领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有的甚至还有著述。前燕、后燕、南燕各政权又多以汉魏旧制为职官制度,至于前燕、后燕政权虽然曾一度实施"一国两制",但这只是一项权宜之计,其职官制度仍然是以汉魏旧制为...

  • 论吴简“吏民”问题研究学术新体系

    作者:李文才 刊期:2019年第03期

    黎虎所建立起的吴简"吏民"问题研究学术新体系,一是以"吏户"作为整个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对传统"吏户"论的质疑奠基于确凿的数据和充分的文献与简牍资料之上,从根本上推翻传统"吏户"论的基本论点和学术体系;二是全面系统地阐明"吏民"的涵义、性质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吏民"作为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