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社会科学辑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Social Science Journal

杂志简介:《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12/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重思哲学经典问题、中国阐释学研究、大众传媒的社会学理论解读、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人工智能与法治研究、刑法热点问题研究、经济理...

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6198
国内刊号:21-1012/C
全年订价:¥ 304.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2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2503
总被引量:12556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7.1087
立即指数:0.0597
期刊他引率:0.9917
平均引文率:12.801
  • 构形与构序:现象学表象的秘密——海德格尔《形式化与形式显示》的构境论解读

    作者:张一兵 刊期:2011年第05期

    海德格尔的《形式化与形式显示》文本,时常被作为他仍然受到胡塞尔现象学方法支配的典型例证。其实,在这一文本中,海德格尔已经将胡塞尔的现象学架上了证伪的审判台:现象学“形式显示”中隐匿着的构序原则,以及由构序到构形再到表象的形而上学机制被直接暴露出来。

  • 历史主义与历史性

    作者:宋友文 刊期:2011年第05期

    20世纪以来,历史主义的困境成了德国哲学研究的一项主题。为克服历史主义内在的困境,哲学家主要是从两条路径来思考的:胡塞尔等人诉诸超验的形上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历史性”。历史主义和历史性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历史性作为本体论的原则,是作为克服历史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困境而提出来的。尤其是,“历史性”的解释学原则解决了历...

  • 论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历史观

    作者:吴海龙; 许恒兵 刊期:2011年第05期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当中,作为根本前提的自立性“自我”具有“本原行动”的力量,它能自我追求其最高的实现。这决定了费希特哲学体系在总体上的目的论解释方式。通过将哲学原则中的目的论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费希特构筑了一个先验目的论的历史哲学体系,即从逻辑上为人类历史筹划了一幅先验性的“宇宙蓝图”。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哲学有其积极...

  • 从财富到幸福:实践推理的意义扩展

    作者:晏辉 刊期:2011年第05期

    作为一种基本的理性能力,推理是人对必然事物和可能事物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人作为面向未来事情的存在物,是必然要进行推理活动的。对必然事物的判断构成事实推理,对所愿事物的判断构成价值推理,即实践推理。事实推理以万物循以产生的规律为基础,实践推理以万物应该循以产生的规律为前提。而在实践推理的限域...

  • 可、信、能:休谟问题的三重解读

    作者:倪荫林 刊期:2011年第05期

    世界自组织演化中的相对稳定性和重复循环运演使事物变异具有必然性和可把握性,因而使世界可归纳,使入形成归纳信念、欲求和归纳能力,以致人必然且必须进行归纳。这是世界客观的格向入的观念世界的格的映射过程,且在本质上一定会达于两种格的吻合。

  • 康德与罗尔斯:从先验道德到经验政治

    作者:王华 刊期:2011年第05期

    康德的政治哲学与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具有极为紧密的理论传承关系。康德把政治共同体奠基于先验伦理学之上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无法使其现实化,政治共同体变成了空中楼阁。罗尔斯承继了康德的问题,其理论意图是要把康德的先验哲学经验化进而把政治共同体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作为公平的正义”自身的理论缺陷不仅消解了理性,也...

  • 论生态文明的历史进步意义

    作者:毛世英 刊期:2011年第05期

    生态文明是面对当代生态危机而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较之工业文明,它在观念和实践等方面都有着后者无可比拟的进步意义。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对工业文明错误价值观的彻底纠正,是对作为工业文明本质特征的物本主义的有力克服,是对工业文明造成的各种异化现象的揭示和消除,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否定、对社会主义的要求和肯定。...

  • 异化劳动与理想社会——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技文化观

    作者:程宏燕; 杨怀中 刊期:2011年第05期

    现代科技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且引发了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范式转换。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惯常认识范式,在“科技文化-社会制度-人类未来社会”系统内建构了科技文化观:本体论是社会现实的人与感性自然物的息息相关性,其具体内容是自然科技文化、人文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其实现途径是在...

  • 《逻辑哲学论》的后因果观

    作者:王英 刊期:2011年第05期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通过自身对世界观的重新诠释形成新的因果观。“后因果观”对于世界的解释并不立足于事件,而是立足于对象、实体,因为在逻辑空间中事件是相互独立、毫无关系的;它否定因果联系的必然性,将其理解为规律的形式而不是规律本身,由此破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因果认识论,消解其原有的客观性、必然性、确定性;进而将其看...

  • 批判的批判:困境中的超越,超越中的困境——评昂格尔“意识形态理论”

    作者:马金芳 刊期:2011年第05期

    昂格尔在批判传统社会理论之时试图超越其固有之困境:以社会共同体的普遍建立彻底解决和超越“意识形态”问题。这种“困境中的超越”必然遭遇“超越中的困境”,因为法律异化为政治统治与意识形态的工具是法自身资源稀缺性的必然结果,其物质根基在于社会资源配置状况,不改变现有的社会资源结构就无法触动意识形态的根本,故而必须优化社会资...

  • 电子政府内涵的演进及其界定

    作者:张锐昕 刊期:2011年第05期

    从1993年电子政府概念首次被提出至今,其内涵一直在不断丰富发展。虽然人们对其理解各异,但依循认知范围和深度递进的顺序将不同观点归纳整理会发现,从工具说、系统说、能力说、机制说、模式说、形态说、服务说、改革说、过程说到政府说,看似强调重点不尽相同,整体却表现出要点的交叉重复或彼此近似,认知成果的递进态势亦有高度的同向性,...

  • 农村“留守妇女”维系婚姻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钟春华 刊期:2011年第05期

    离散的生活现状会加速婚姻家庭的解体,但在我国农村并没有因为离散现实的存在而导致大量家庭婚姻关系的结束。经济因素在维系农村“留守妇女”的离散家庭婚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建构主义视阈中的仿真教育技术研究

    作者:杨明 刊期:2011年第05期

    仿真技术与建构主义认识论在认知领域中的融合,不但具有可能性,而且成为必然,且将产生较大的教学生命力,甚或颠覆传统认知方式。两者发生关联,当可迈向融合共生之路,仿真教育技术由此发挥出技术知识获得、创新的中介作用,获得技术知识与技能一体化培养的功能,并客观上呈现出仿真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 传统工业区改造中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为例

    作者:董经政 刊期:2011年第05期

    城市社会空间主要通过对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和其在空间上的表现进行分析,揭示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在城市中的时空过程和时空特征,揭示城市的社会分化。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中,单位制的解体、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的重组和搬迁、旧城区改造等都塑造出了独具特殊印记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模式。

  • 诠释学与法律科学的内在逻辑

    作者:徐亚文; 伍德志 刊期:2011年第05期

    作为实证主义在法学中的理论形态,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和社会实证主义法学都要求在观察法律现象过程中秉持价值中立和排除主观预断。而语言哲学的诠释学转向证明,对法律文本和法律实践的理解无可避免地带有解释者的前见,前见中包含着传统、权威等因素。解释既是一种创造,也受被解释的文本约束。法律是阐释性概念,法律的确定性是因为前见的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