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杂志简介:《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5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理论经纬、考试与评价、调查与分析、决策咨询、信息搜索、心理探索、科研方法、教改前沿、学校管理、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7-2020
国内刊号:31-1059/G4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7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4045
总被引量:17067
H指数:50
引用半衰期:5.1625
立即指数:0.057
期刊他引率:0.9704
平均引文率:4.3846
  • 理性地学习、批判和借鉴国际教育理论

    作者:刘德华 刊期:2017年第10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改革和开放的国家积极地学习、分析性地批判和合理地借鉴国际教育理论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却很成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虽说教育通过培养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教育活动的展开却受制于社会诸因素。人们在追寻古老文化之根、发现民族文化记忆之际,容易忽...

  • 试论恩斯特·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曹玉娜; 余小茅 刊期:2017年第10期

    《希望的原理》是恩斯特·布洛赫的重要代表作。该书从一个小小的白日梦开始写起,描述了包罗万象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提出并充分诠释了“希望”“尚未”等著名哲学命题。尽管布洛赫并未直接论及教育问题,但他的希望哲学却深刻地指向教育现实。从教育哲学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是人类乌托邦思想的寄托:教育就是“希望”,...

  • 基于哈格里夫斯教师文化理论的教师归属感分析

    作者:谷亚 刊期:2017年第10期

    教师归属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受个体所在文化环境影响。哈格里夫斯将教师文化划分为个体主义教师文化、派别主义教师文化、人工合作教师文化、自然合作教师文化和后现代教师文化五个类型。处于不同类型教师文化中的教师归属感因其自身特性而表现各异。由个体主义教师文化依次到后现代教师文化,处于其中的教师归属感总体表现出愈高、愈稳定状态。...

  • 框架理论:教师个体认识论情境性的一个解释框架

    作者:牛丹 刊期:2017年第10期

    应用源自社会学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框架理论,来解释课堂中教师个体认识论与教学行为情境转换的机制。研究发现:教师经验中积累的多种认识论资源在不同课堂情境中可以形成多种认识论框架;教师的认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情境转换性;教师的传统认识论框架具有持久稳固性,而先进认识论框架具有脆弱易变性;教师的认识论框架与教学行为相互作用影响...

  • 课堂教学道德失范与教学伦理的思考

    作者:王清平 刊期:2017年第10期

    课堂教学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表现为课程窄化、教学专制与课堂冷暴力。教学伦理的提出与发展为解决课堂教学道德失范问题提供了出路。一方面,我们需要根除传统教学道德观与工具理性教学观以更新教学伦理观;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教学伦理研究以深化教学伦理理论的导向价值。

  • 为什么它是21世纪孩子的必备技能

    作者:Bryson; Payne 刊期:2017年第10期

    电脑编程在21世纪已经是一项必备技能,就像以前的阅读和算术一样。从社会趋势来看,教会孩子编程可能会改变他的未来,不仅益于他的职业生涯,还有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 初中生团队科学创造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研究

    作者:马跃; 韦小满 刊期:2017年第10期

    选取23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情境测验,考察初中生团队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团队科学创造力呈显著性差异,且初二年级学生分数显著最低;在所有3~8人的学生合作团队中,7人团队的团队科学创造力分数显著最高;个体科学创造力、学业成绩、任务动机、团队创新氛围和互动过程均为影响团队科学创造力的显著因素;个体...

  • 想象性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创造性想象发展的干预研究

    作者:张佳佳; 张大均 刊期:2017年第10期

    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及干预后一个月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利用想象性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对40名不同创造性想象发展水平的初中生进行干预,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表明,想象性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促进初中生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想象性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对促进低等水平和中等水平初中生的创造性想象发展效果更佳。

  • 基于“表象加工”的学习心理分析及教学行为——以初中数学“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的设计与实施为例

    作者:孙朝仁 刊期:2017年第10期

    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行为的真正发生,需要通过表象加工来实现。基于“表象加工”的课堂,表象是对感知觉的重组和加工,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初中数学“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直观行为是表象得以缓存的心理前提,概括行为是表象得以保持的心理基础...

  • 中学生教育惩罚态度调查研究

    作者:杨润东; 姚志强 刊期:2017年第10期

    运用自编《中学生教育惩罚态度问卷》对99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学生对教育惩罚有中等偏高水平的赞同倾向,而其教育惩罚情感有较轻微的消极体验;②与男生相比,女生对教育惩罚有更高水平的赞同倾向,在行为反应上更认同教育惩罚;③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对教育惩罚有更积极的态度;④中学生对教育惩罚的赞同倾向...

  • 好的教育改变阶层,更好的教育超越阶层

    作者:兰兰妈 刊期:2017年第10期

    底层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为了让他们。以后能得到一个饭碗,所以重视规则、技术与服从。中层的孩子接受的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沟通与表达、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精英阶层的教育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的,培养孩子的审美、决策、领导能力。

  • 幼儿园教师幼儿发展评价实践的调查研究

    作者:高敬; 汪光珩; 王梳园; 张煜莹 刊期:2017年第10期

    对上海市60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有关教师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较为全面,与评价目的保持一致;评价主体为带班教师和幼儿;评价方法和工具以观察法与轶事记录为主;评价途径多为一日活动自然情境;评价类型兼顾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现实的发展水平,结果能经常得到反馈利用;评价效果总体较好。但实践中存在评价...

  • 工程设计:STEM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玉琴; 倪娟 刊期:2017年第10期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关键是四门学科的整合,而工程设计的跨学科性特征,使其自然成为STEM课程整合的有效路径。其核心是以解决来源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为主线,以工程问题的解决支持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概念的学习和应用,并且促进学生的系统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课程形式主要有作为独立课程和融入其...

  • 农村小班化教育课堂讨论环节的问题研究

    作者:曹少华 刊期:2017年第10期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小班化教学的“课堂讨论”环节存在着“任务”观点、讨论的预设痕迹严重、教师的“深度介入”较少、师生对讨论的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这与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对教学内容及学情研究不够等有关。应从加强研学以明确讨论的教育意义、深度介入以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优化形式以提升讨论的品质等方面加以改进。

  • 串班逃课:小学“个性化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解析

    作者:杜友锦; 贾丽君 刊期:2017年第10期

    对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31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个性化课程”学习兴趣浓厚、态度认真且参与“个性化课程”学习,行为得到改善。少数学生出现“串班逃课”现象,主要源自“好奇心”“喜新厌旧”等心理状态,学校应针对“隐性逃课”现象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