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教育科研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杂志简介:《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5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理论经纬、考试与评价、调查与分析、决策咨询、信息搜索、心理探索、科研方法、教改前沿、学校管理、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7-2020
国内刊号:31-1059/G4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7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4045
总被引量:17067
H指数:50
引用半衰期:5.1625
立即指数:0.057
期刊他引率:0.9704
平均引文率:4.3846
  • 催动教师教育的创新转型

    作者:王厥轩 刊期:2011年第02期

    回顾上海近二十年来教师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对教师教育的内涵、方法和途径有一个逐步认识、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一,对教师教育内涵的认识。在一期课改期间(1988-1998年),主要做了两件事:教师学历达标,

  • 冲突与共生: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作者:王任梅 刊期:2011年第02期

    儿童文化是"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本文梳理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学说,主要有冲突关系、共生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提出关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的见解。

  • 谁定义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大众媒介的一次对话

    作者:钱洁 齐学红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以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和留守儿童的自我言说为切入点,前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大众媒介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得出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印象",后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结论。通过这两种视域的比较分析,旨在为留守儿童问题及其研究提供"另一扇窗"。

  • 国内教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述评

    作者:高维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我国研究者对隐喻的内涵、教育教学隐喻的分类、教育教学隐喻的价值和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教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不够。未来教育学中的隐喻研究在深化理论探索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隐喻的实践研究,进而实现隐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向互动。

  • 试析灌输隐喻

    作者:王晓芳 刊期:2011年第02期

    "灌输"曾与教育、德育等词通用,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的相似性是其成为教育隐喻、德育隐喻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在教育中盛行的原因。本文试图探析灌输隐喻的在教育和德育中的演变,并分析其最初的合理性和之后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将摒弃道德灌输进行到底。

  • 国外关于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研究综述

    作者:章婧 刊期:2011年第02期

    国外学者认为教师不当教学行为是一种潜在的课堂教学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满以及产生冲突矛盾的潜在根源。本文主要从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内涵、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分类、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归因及纠正策略五个方面,评述了国外关于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

  •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

    作者:郭继东 曹燕玲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以美国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为缩影,回顾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作梳理,将其划分为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期、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初期、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期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开创期四个阶段,并从发展地位、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 孟宪承和《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作者:文正东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是孟宪承等编的一本资料书,书中编有对屈原、司马迁、范缜等人作品的评价等内容,与教育史资料书的体例不符。文章对导致此现象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作了分析,指出是受《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中提出的"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影响的结果。

  • 政治脉络中的教育研究方法:美国的SBR及其影响

    作者:苏贵民 林克松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在所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公开提倡"科学为本的研究"(SBR),明确要求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教育研究项目必须提供科学的研究证据以证明其有效性,并表态只资助那些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SBR的推行引发了美国诸多教育研究组织及人员对它的争议性讨论,并对美国的教育研究趋势和方法产生了系列微妙的影响。

  • 课间休息:英美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作者:王祥 刊期:2011年第02期

    "课间休息",看似平常无奇,实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并且诸多方面显得似是而非而亟待厘清。文章试采用文献法对英美"课间休息"的含义、基本观点及主张、功能以及相关重要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我国的研究及实践有所启思。

  • 我国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

    作者:卢晓旭 赵媛 陆玉麒 袁宗金 尚正永 刊期:2011年第02期

    用2005~2008年各省区基础教育领域作者的研究性学习文献发表数量,计算每万教职工发表文献篇数,作为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绝对指标;用各省区2000~2004年基础教育水平的评分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提出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相对指标。论证选择上述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运用绝对指标展现各省区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及省际差异,运用相对指标评价各省区...

  • 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理念、举措、成效

    刊期:2011年第02期

    杨浦区在课改方案解读、区情分析以及区域生源走向预判的基础上,以小班化教育为抓手,历经预判、实验、抉择和推广几个阶段,探索了课程改革的区域推进模式。在政府决策的价值选择上充分体现了"生本"意识;在改革目标上直指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课程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等课改核心要素;在推进方式上,加强区域规划和专业引领,形成了点面结合、...

  • 农村初中“三园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宋林飞(执笔) 刊期:2011年第02期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崇明县的研究团队以促进农村初中生"一般素养"与"从事家乡建设素养"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三园教学"实践体系,进而开发了"三园课程"系列,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了师资实训的新经验,既达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又充分体现农村教育特点。

  • 从基础教育新课程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缺失

    作者:林相标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特点中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建立起了一套以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学习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支持性因素分析

    作者:张智青 范洁梅 刊期:2011年第02期

    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广义的自学,强调成人个体的自主学习,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体自行建立目标,寻找学习资源,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