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20 21:49:25

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第1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方便,也非常重要,它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完成小学德育任务的需求。

(一)层次分明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则要让学生学习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二)渗透性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诚实、善思、笃行等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感。

(三)共鸣性高在语文课文中,好的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度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还要充分挖掘出渗透在词语中的真实感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语言解析进行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是一项基本内容,而这也正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需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渗透,而忽略了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通过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深刻含义以及深厚情感,从而达到基础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三)利用情境感染进行道德教育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尽力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制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道德教育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实现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真实的感受中提升道德品质。并且这些活动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道德教育论文第2篇

一、德育应在“践行”上下功夫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全集》第3卷,第29、30页)然而,对“知”与“行”的关系及其教育的问题,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过争议,可概括为“知先于行、知先后行”、“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和“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三种观点;对于知行难易问题有“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和“知行亦难亦易”看法。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会吗?”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那么,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前者是一种知识(事实)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后者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时值今日,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流派中,有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威尔逊理性功利主义理论、贝克的反省道德教育理论等。可见,有倾向于认知模式,有倾向于行为模式。

事实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把道德本质看作实践。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习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参考价值。清代教育家颜之终身以“实学”、“习行”为教,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懈”的过程,因此,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事实物。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中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陶行知论师范教育》第42、43页)。卢梭认为知善不等于行善,他反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儿童灌输道德成规戒律,反对让儿童记忆空洞抽象的道德概念,以免把儿童训练成伪善的口头谈道德而行为则不道德的人,建议从小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可模仿别人善良的行为。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杜威在批判传统道德教育时提出:“在道德方面,学校教育中最令人遗憾的缺点是:试图在极端缺乏社会精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制度的成员。”(《学校与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

与认识结合

行为习惯─────道德信念

渗透情感

由此看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高一级程度。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愿和体验无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为虚伪的道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文字上或口头上去检验他所受的德育效果,他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游泳(教学)的目的是学会游泳,能游泳并且游得又快又好,这主要通过亲身的学习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实质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中的为人处事,当然它也是由一种动机所激励和指引的。

总之,道德行为养成先于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经验证明。忽略中小学生行为的养成,而只注重讲知识,讲道理,练习书面判断,容易塑造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二、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设置

如果说认知性道德教育是主体通过观念协调、思想斗争、内省、慎独等进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活动,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无形道德”,那么,实践性道德教育则是按照这种修养所达到的信念、境界、理想来发展完善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道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过去,思想品德教材变动频繁,德育内容无定性。在德育中,有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即抽象大道理大观念内容较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德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不够,德育未能对学生尤其年龄较小学生直接进行行为指导。导致学生对道德观念可信度降低。

实践性道德教育课程以品德经验为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参与,并从中发现和获取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德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某种统一的道德认知,而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爱劳动,通过实践体验,明确劳动的辛苦及其收获,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继而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这种活动课程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儿童游戏场”,强调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音乐、歌唱等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非常注重“直接经验”,强调“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1896年,杜威在美国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是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工作者合作的一个团体,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的,称为实验课程。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品德素质的要求,即依据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相统一的法则,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与其新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原则,研究社会现实生活,培养自律精神,发挥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1)日常学习生活中品德践行。如待人接物,遵守作息制度,卫生值日,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参加公益活动等;(2)行为训练,形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拟定“道德习惯纲要”:①把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做到底;②做工作只能认真,不能马虎;③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也不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④帮助老、弱、孤、寡;⑤绝对不容许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而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或增加许多困难;⑥既要考虑自己的快乐、满足和欢娱,同时也必须顾及别人的需要;⑦不隐瞒自己不体面的行为,要有勇气把这些行为直言不讳地告诉你认为需要告诉的人。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类型。(1)社交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如夏令营、冬令营、访问参观等,在活动中与不同角色地位的成员交往,形成社交意识,掌握人际关系准则,培养社交能力。(2)社会实践。这里主要指道德实践,即人类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的一切实际的行为活动,它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领域,是个人施之他人和社会,社会施之于个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且具有价值意义的活动总和。(3)军训。目的在于增强国防意识,军民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维护大局等观念。(4)志愿者行动。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劳动,维护交通秩序,文化市场监督,维护消费者权利,社会治安、扶贫帮困、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助残送暖、抢险救灾。(5)校传统活动。班队活动、晨会(夕会)、演讲辩论、专题讨论、校园文化节。此外,还有勤工俭学、宣传纪念活动、角色扮演、岗位见习、咨询服务等。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运作。(1)设立道德问题情境,即由一定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这是进行实践性德育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联系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学生急待关心的问题,联系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2)操作体验。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从中进行教育(自我教育),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健康成长,其行为练习过程为:懂得道理——明确要求——模仿学习——自我检查——反复练习——形成习惯。(3)分析评价。德育活动指标的拟定应便于测评,直观明了,易于掌握,分为他评和自评。(4)结果验证。①道德活动以服从为特征,处于他律水平,②以“仿效”为特征上升为一种有追求的活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以自主为特征,把道德化为内心律令,同义务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学校德育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又将学生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那么,实践性德育课程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掌握、运用、深化也都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品德践行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虽离不开个体主观学习,但更多离不开实践,社会活动和交往给品德提供一个验证和深化的机会,客观物质生活与主观个人认知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一致性历史地、辩证地理解为品德践行。

个体价值。实践的道德可使个体不断改变自身的品德知识结构,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坚定道德意志,表现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认知作用。只有在行中,通过行,人才能形成和发展知的能力,获得真理性的标准,使自己原有思想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一道理。为此,德育必须用现实社会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到社会上亲眼去看看,亲耳去听听,再用心去思考,不应与复杂而沸腾的社会绝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会怎样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最终成为“社会化的人”。

(二)调控作用。是对自己的品德结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的主动干预和影响,它是以良心、义务、舆论等为手段,自觉地调控各种道德关系的主体自身活动。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调控。如孟子所说:“见孺子入井而知恻隐”这便是情感调控作用。

(三)评价作用。道德活动主体的自觉、自主、自控,是评价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它分为正确地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其表现:(1)建议——劝告;(2)命令——规定,如助人为乐是你的责任,要求你去助人,遣责那些不愿帮助别人的人等;(3)指导行动。美国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锻炼和提高,学校制定校外教育大纲,指导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自立精神和尊重他人,平衡人际关系的品德修养。

(四)修身作用,也指自律精神。它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需要与规律为基础的,也是现代社会对于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义务(责任)和能力参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事务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速人的现代化。

社会价值。学生实践性品德教育与社会服务需要相结合,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性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体道德社会化。人只有将自身具有的理想、信念外化到客观的活动过程、环境因素中,才具有道德意义,它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手拉手”互助活动,“少年志愿者行动”,在活动中少年儿童懂得了作为一个还不富裕国家的孩子,从小就应学会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感受到祖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助人中体验到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养友爱情趣。实践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彼此交往增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实践是学生学习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的课堂。“青年志愿者服务”、“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都以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生存与发展意识和技能训练为内容。其宗旨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素质。这些活动是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和立志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好转的途径。

道德教育论文第3篇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可谓是突飞猛进,无论是职业院校数量的规模递增还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是显而易见的,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春夏秋冬式的历史变迁,在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部分院校为求经济效益,只图数量,不求质量,盲目扩大招生,取消入校门槛;专业设置不符合实际情况;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管理不规范,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对学生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训练要求,在社会就业岗位供需中出现“高不就低不成”的矛盾局面。一方面是一些岗位招不够人,而另一方面是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好多大中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许多企业反馈出的信息不仅仅是一些毕业生专业素质及动手能力低,而更多的是职业院校部分毕业生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没有吃苦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可塑性太低,无法胜任岗位基本能力要求。面对社会岗位竞争的压力,部分职业院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味地以追求学校经济效益为主,不纠正以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无疑是在饮鸩止渴。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受欢迎,那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职业院校又如何寻求长足发展?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出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上,我们不能一方面大讲特讲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另一个方面又缺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急需人才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楚社会需要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育?这才是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最基本的措施就是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问题入手,从点滴抓起,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先不着急教会他们什么技艺,而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不是只顾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而忘记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基本能力。注重学生基本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让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诚实守信,踏实做人。努力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素质,不断掌握现代化职业技术,一定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所以,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2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将是今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

历史的车轮推动着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重任,特别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在重视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在人们的精神文明方面得到同步发展,相反,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许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环境因素,都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桎梏。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任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转移或偏移。完全有必要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某一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重点,这样做不仅不会偏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反而正是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的真正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努力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做起,教育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学会基本生活能力、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承担责任;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坦诚处世、快乐生活;培养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品质、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优良思维品质,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工作重心。事实上,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什么时代,都会有不同时代的育人观,但其基本内核却大同小异。从古人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孔融让梨的佳话、六尺巷的故事到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人而达人”的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道德光芒,即使今天这些仍然是我们做事做人应该努力恪守的道德信条。只不过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之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职业道德要求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做人的基本条件、是非判断标准是基本一致的:明理、诚信、谦让、孝顺、勤俭、质朴、劳作等美德是不变的,只是在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时代价值追求色彩而已。所以,育人者育己,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严于律己、勤于劳作、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职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合格人才,从重视自身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入手,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3充分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统一性的认识

在强调重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强调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两者不可偏颇。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育人的标准,对德与才辩证统一关系的充分认识是处理好育人与用人之间关系的节点,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回答了,德才兼备的用人目标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建立在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反过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又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只有将两者之间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育人目标。一个有德无才的人最终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反过来,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也是要被社会所唾弃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认识到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关乎职业教育成败之大事,是每个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都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重要问题。许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易走偏,要么只强调学生学好专业技术,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要么就是只强调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不提倡重视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教育。时刻铭记职业教育的神圣职责,不忘职业教育失败的例子,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明确育人目标和工作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培养职业道德基本素质的过程中练就出色的职业技术本领,在职业技术技能学习和实践中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哪个方面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而掌控这一活动的引领者正是我们从事一线教育的工作者。所以,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而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背后一定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在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统一性的认识过程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了,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障碍之一。重视和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统一性的认识,不仅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任之一,也是职业院校上层管理者必须重视的理论问题之一。

4职业院校更有利于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去

道德教育论文第4篇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的价值引领与道德判断。在中小学中,班会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应用更多的就是主题班会。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策划,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活动。主题鲜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讨论思想品德问题,也可以讨论班级工作,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思想,开展表扬与批评。形式多样,主题报告会、演讲和竞赛、座谈和辩论、文艺表演、经验介绍等。让每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道德素质。然而在班会课现状中,却违背了初衷。要不就是班主任一言堂。从思想动态到纪律,从考勤到学习,从卫生到作业,拉拉杂杂说一大堆,结果学生什么也没听进去,什么作用都不起。要不就是场面热闹,却无内涵。如一节《自信伴我行》的班会。内容有:小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发言《你自信吗》、配乐诗朗诵《自信之桥》、小品《自信才美丽》;全班宣读《自信》宣言书。最后就成了,班干部应付差事,同学无聊撑场面。

2心理教育涵义及形式

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理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其目标为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各类学校积极挖掘本地资源,采用各种形式开展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完善人格。心理辅导课是心理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它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下,心理辅导课的课时极其有限,而且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整合。班主任则是心理教育强大的支持力量,而班主任的心育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心理—道德教育涵义及形式

3.1心理—道德教育

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分析学生问题的时候,总是可以发现心理原因和道德原因共同存在。如一起青少年团伙抢劫、案,罪犯均为初、高中生,从这一案件的表层原因分析无疑是道德沦丧,但深层追究会发现,在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爱寻找刺激的心理特点之上,再加上道德认识模糊时就有可能走上“街头拦路行凶”。而现在很多中学生自杀案例背后,除了自身的认知偏差、耐挫力差等心理原因,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悲剧发生的根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更好地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于是提出了以心理教育为基础,道德教育为导向的“心理—道德教育”。这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教育过程。

3.2心理———班会课

在“心理—道德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并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笔者尝试将这两大教育的实施形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心理———班会课”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心理辅导课与班会课相结合的探索。调动班主任的力量,利用班会的形式,融入心理辅导课的理念,实现更好的教育功能。比较来看,其有以下特点:

1)从主题来看,在道德目标的引导下,更加细化心理目标。

在传统班会课的目标中,更加明确主题,并将主题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挖掘在此道德目标之下,与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从而培养、训练,在完善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实现道德目标。什么主题最能感动学生?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能引起兴趣,这是前提;二是具体可感,越是感性的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就越大,空洞、苍白、抽象的理性信息对人的情感的刺激度是很小的;三是越原始、越真实越好;四是能吸引人的多种感官参与;五是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净化人的心灵。否则就没有德育价值。

2)从形式来看,更注重活动性、体验性和全体性。

从传统的班会形式看,虽然活动较多,但较浮于表面,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其中。心理———班会课是以活动为中介的,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舞台。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活动的设计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活动起来;活动的设计要便于学生的真情流露,让学生在活动中敞开心扉;活动的内容要有相当的内涵,有一定的深度,耐人寻味,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启发;活动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提供一定的时空,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价值检验、行动体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应用于其中,如热身活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心理自述、游戏活动等等。但并不是活动形式越多越好,有时一个活动贯穿始终,获得的效果会更出人意料。

3)从参与角度来看,心理———班会课与传统的形式一样,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但其又有些不同,教师需要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坦诚相待,这样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情感的相容,才更易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最佳的“心理场”,才会实现最初的目标。

4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心理—道德教育新探索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认为,并不是在问题产生之后,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在问题产生之前,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之中,就去挖掘积极的力量源泉,培养积极心态。新理念的融入,让心理———班会课又有了新意:

1)主题更为积极。

相对来说,以前的主题更多的是在班主任发现班级最近的共性问题,或是某种社会背景的契机之后而形成的。简言之,更像是“就问题论问题”。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之下,主题可以与问题无关,只是与学生的积极的经验、品质和环境有关就可以成立。

2)过程更为积极。

积极心理学注重在过程之中,个体的对于自己的认知,积极的思维角度、鼓励的运用以及最终目标的扩大与生活化。于是,积极的故事激励、事件的真实再现、表扬与被表扬更多地应于课程之中。

3)目标更为积极。

道德教育论文第5篇

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却是与个人日后的成功有着密切关联的。那么这些是什么因素呢?最近,有人提出这些与个人成功有密切联系的是一种被称为“情感才能”或称为“情感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te)的心理因素。最初,这一词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和新汉普郡大学的约翰·迈耶在1989年提出的,随后这一概念又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戈尔曼进一步推广,并在其编写的《情感才能》一书中,初步形成了该理论的体系和核心观点。

情感才能的理论内涵

关于情感才能,戈尔曼在其《情感才能》一书中提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核心观点,其理论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情感才能界定的问题上,萨洛维和戈尔曼等人员然提出这一概念,却未给“情感才能”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们在描述这一概念时,一致认为“情感才能主要指那些基于社会阶层、神经系统等经历了漫长人类进化过程的因子。主要表现为对自我情感的理解、对他人的同情以及旨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心理调节机能。”按这种表述,情感才能因素多为先天的,并且是由种族文化积淀所造成的一种“获得性遗传”,而且情感才能是在对情绪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情绪的自我控制来实现对个人心理调节的才能综合。实际上,就其表现来说,就是曾被我们称之为“品质”的性格结构中的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以及部分的态度特征所组成的表现。

第二,在情感产生的机制问题上,戈尔曼等人引用了传统心理学关于情感机制的理论,认为情感活动产生于脑内的边缘系统区域,并在与大脑皮层中枢协同活动下形成的。欲望产生于边缘系统,而爱则产生于大脑皮层。两者联系的越多,情绪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戈尔曼等人还认为情感才能是依赖成熟的,虽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他们脑内就有一扇“神经病学意义上通向机遇的窗口”,即脑内的额前通路,它控制我们对情绪的意识。而这一额前通路需要到青春期才能充分发展起来,这也说明了产生于大脑皮层的自我意识实现着对情绪的控制作用。

第三,自我意识是情感才能的重要基石。该理论认为情感才能对人成功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就是,人能否通过自己的情感才能实现对自己情绪的有效控制,而这些控制得以实现又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们能否对情绪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要能够敏锐地领悟到自己的“感觉”。这里的“感觉”也就是我们的情绪反应。戈尔曼等入延袭了阿德勒和萨特关于意识对情感作用的观点,认为一旦情感反应进入了意识领域,或从生理角度讲,通过大脑皮层的处理,那么恰当处置情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当人能从消极情绪状态中恢复过来,首先就要对这一消极情绪有充分的自我意识,进而才能产生妥善处理问题的心理讥制。如可以采劝转换到另一种心态,打破主导情绪的消极循环”的心理机制来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

第四,情感才能的突出表现是对情感机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情感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因为人们控制自己情绪的水平决定他们发挥自己智力能力的效度。如果一个人能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而非自我压抑,并且能在有适宜对象的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被人所接受的恰当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人所爱戴,敬仰,也更易从逆境中昂起头,充满乐观,自信,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无疑成功的机率就大大增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果汁软糖效应,其结果证明,那些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情感非凡控制力的儿童,长大后往往显得较能适应环境,受大家欢迎,有冒险精神、自信、可靠。相反,缺乏控制能力的孩子成人后,易受挫折、固执、孤僻、受不了压力、逃避挑战,当然也就多半与成功无缘了。

情感才能理论的意义

戈尔曼等人不仅详尽地阐述了情感才能理论的中心主旨,而且还列举了大量的成功人士来验证他的理论,其中有科学巨人、商业领袖、政府要员,以及各行各业小有成就的人士等等,发现他们都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易情感共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控制冲动以及其它一些品质。换句话说,这些人都具有高度的情感智商(EQ)。如果说高度的情感才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先决条件,那么智力(IQ)是否对成功就毫无作用呢?实际上,情感才能理论认为EQ并不是IQ的对立面,EQ与IQ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是互补的。同时认为在获得成功的诸因素中,IQ仅占20%,取决于社会阶层、运气和情感因素,其中大多数是情感才能因素。在处理问题情境时,人们运用“情感才能”判断事情,调解心态,同时能运用智力来聚精会神地处理事情。而智力在处理问题时效能如何,又受到情感才能的控制调解。

情感才能与道德教育

综上所述,情感智商的高低与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一个关键因素,如同智商一样,“EQ”也是个中性词,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评判标准。

一个高智商的天才能够运用其才华为他入治好绝症,同样他也可以制造出某种致人死命的病毒;一个具有非凡领导才能的人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成为世界的罪人。由于缺乏必要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们,情感才能就可以不加选择地应用于正邪两方面,这就使得我们在培养学生情感才能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我们知道,人们之所以非常重视孩子的情感才能的培养,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使之成为祖国的栋梁,能用其才华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成为人民的敌人。因此,如何在情感才能培养中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那么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呢?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等人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模式,为我们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情感才能培养中的道德教育

具体讲,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目的在于使学生将获得的道德观念系统化,确立道德信念,成为一个自己所向往的具有道德理想的人。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只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对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教育,可以从查询学生对社会道德问题的看法入手,因为在他们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非完全相同的,而且与成人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只有弄清楚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还可以通过学生反醒自己的道德经验,使之能把当前的道德情境与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相联系。道德教育工作不可能超越学生道德发展内在规律的制约,只有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基础上进行辨析与内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把自我观念的各个方面抽象概括成为一个内部一致性的整合系统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善于洞察他们的价值观念发展的特征,采用适合的价值观辨析策略,通过典型人物的人生历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其中道德价值观的作用尤为突出,有人发现学校中的许多问题行为,绝大多数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所致。因此,了解学生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如何冲突的,以及如何去辨析它们,将有利于学生在面临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人们不难看到,人的行为确实是受他的价值观念所支配的,人总是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中行动,这样情感才能的表现也就是在价值观支配下来实现的,从而使情感才能的表现符合正常道德行为规范。

第三,利用情感智力来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情感共鸣,也就是移情。移情能力的培养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面临大量的关于他人情感状态的特定情境,面对这些情境,个体能否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这就依赖于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意识,并能分享对方情感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前面阐述的情感才能。如果一个人有较高的情感智商,他就能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待其所处的情境,了解当事人的情绪所表达的意义,并做出与此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移情体验作用下,个体更易于做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可见情感才能与道德教育既是相互促进,又是互补互益的。

道德教育论文第6篇

道德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过程中长期积攒的优秀文化元素的结晶体,是约束社会民众个人行为的重要指标。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就青少年群体而言,道德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基础教育工作的成效。

1.1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很清楚地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并且通过众多的教育实例以及理论分析,可以让青少年透彻地理解,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量变促成质变的过程,只有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2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时期,古语有云:幼学如漆。古时有孟母三迁,可见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现代教育十分重要。德道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不断教育、不断感染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1.3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美情趣的形成审美情趣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在长期的观察、判别、思考过程中形成的审美鉴赏能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十分重要,若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偏离主流审美,就很容易“变态”,进而形成不正确的、畸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人性美、社会美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只有正确地看美、审美、品美,才能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1.4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群体;相反的,群体的行为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面对整个青少年群体,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所有人的共同成长的结果就是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发达,充斥各类不良信息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上健康信息、不良信息鱼龙混杂。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分辨不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迷恋网络,并在垃圾咨询、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校园环境复杂,不良社会人员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校园也不例外。几乎每个学校校园中都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人群。很多青少年在社会不良人员诱导下,逐渐认同他们的做事行为准则,道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3青少年思想前卫当前,九零后、零零后已经“崛起”,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八零后、七零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所不一。很多青少年觉得道德教育工作讲述的都是老古董,“不入流”,不认同道德教育工作的内容。

2.4传统文化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凝合剂,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开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3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措施。

3.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不能丢,要深入研究历史,要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正面的文化因素,摒弃文化糟粕,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在文化上形成高度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3.2强化道德教育师资力量道德教育工作专业性、正对性很强,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要加强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要从专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入手,着重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同时要着力于研究新时达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当前青少年都喜爱网络,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增长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网络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坚决扫清不良信息,还青少年一个纯洁的网络世界。另外一方面,校园网,校园FTP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各个院校如果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自身的信息量,也是构建良好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3.4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个十分重要。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认同什么样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当前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时期无所事事,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有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有力执行才能够做好。

4结束语

道德教育论文第7篇

1.我省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各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向、学段特征、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校际差异(重点与一般)、表现及其内在规律性。

2.社区环境、传播媒介、学校、家庭诸因素在学生道德发展中各自不同的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不成功、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4.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诸因素(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

这个调查研究仅是我们整个道德教育研究中的第一阶段,第二步的工作将是根据道德教育理论和调查结果,拟定一套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拟订一套适合于我省中小学生特点的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和方法技术),选定学校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总体概述

应该说,我省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有80%左右的学生,在许多项目测量中,显示出良好的品德素养。这说明,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比如:对“我们国家太穷了,有机会我一定争取出国不再回来”持否定态度的占95%;对“如果能出国赚钱,任何下贱的事我都干”表示不同意的占94.5%。这虽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诚实问题,在我们设计的一个测验学生是否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弊的项目中,有60%的学生显示出不诚实的倾向,其中学段愈高这种情况愈严重。联系到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环境影响有关。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运作尚未完全进入理性化、法制化阶段,在不发达、不规范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且多能得逞,这就难免对中小学生产生恶劣影响。此外,学校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对诚实正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

其次是勤劳俭朴问题。有5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干过家务;有25%的学生很不情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事实上,近年来学校对劳动教育抓得比较紧,许多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但由于结合社会实际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作用和意义不够,以及许多家长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为未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使其收效甚微。因此,教育学生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对个人、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自觉性,是今后学校教育中应当加以重视的。

第三是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有26%的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承受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打击。这自然与当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学校和家庭过多的呵护,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艰苦的生活锻炼。这种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来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是孝敬父母问题。虽然有90%的学生存有报答父母之心,但他们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或不知道怎么表示。37%的学生很少与父母交谈,更多的人没有帮父母干家务。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却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观念偏颇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把孝道视为封建伦理道德避而不谈。事实上,孝敬父母是爱国主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谦恭礼让、责任感等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五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品质较差。只有75%的学生表示,当好友与人发生纠纷时会站在有理的一边;而有26%的人则表示偏袒好友或干脆躲开。这26%的人中还仅仅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可以推断,当危及自己安全时,表示偏袒或干脆躲开的就远不只26%了。联系到社会上见义勇为者少、明哲保身者多的现象,更使我们感到在中小学加强正义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六是集体观念淡薄。只有69%的学生很喜欢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学校中集体主义教育少了;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个人冒尖、个人奋斗成功的现象较多,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使人际关系趋于冷漠,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之相呼应的是,学生的宽容精神也比较差,如表示与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与之和好的学生仅为66%。实际上,现代化的大生产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在生产方面,更需要团结协作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外界作用的程度是我们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有39%的中小学生认为对他们为人处事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父母;32%认为是学校、教师;29%认为是社会文化媒体。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一种多维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文化媒体、社会生活现象对青少年产生的作用日益上升,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家庭教育这一个重要环节。

各学段学生道德品质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的道德品质现状值得忧虑。如我们在一项测量作弊倾向的测验中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的不诚实倾向分别为53%、66%和74%。联系到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公民,是我们今后道德教育应突出强调的一个方面。在勤劳俭朴方面,很爱参加学校劳动的人数比例在三个学段逐步递减(82%、76%、57%);高中生中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情况从小学和初中的16%左右猛然增加到31%。随着年龄增长,消费上有一定的自或更注重外在形象是自然的,但必须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高中阶段,要适当进行消费教育。

学习上的勤奋进取精神在高中阶段也有衰退。根据调查,争取好成绩的高中生仅为63%,大大低于小学的81%和初中的83%;力求独立克服学习上困难的高中生为70%,而小学生为84%,初中生为86%;愿意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进取的高中生为77%,而小学和初中生则为85%左右。这里反映出的问题可能与当前社会上知识和收益失衡及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不适应有关。如何使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继续进取,提高学习积极性,是社会和学校应加以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对家乡很有感情的人数比例从小学到高中呈递减趋势(90%、79%、69%),这种现象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心态在初、高中学生中颇为严重。其数字也预示了今后我省人口外向流动增强的潜在性和建设农村的艰巨性。

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明显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表示很喜欢班集体和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1%、65%、49%;高中生表示乐意完成班集体分配的难事的仅为65%,低于小学的87%和初中的82%;表示愿意尽力帮助同学的为76%,低于小学的85%和初中的89%。由此可见,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自制自律和谦恭礼让的品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反常的现象也在几道道德规范理解程度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在提倡节约的三项原因(①因为父母希望子女节俭;②因为平时节俭便不致于有求于人;③勤俭是一种美德)中,选择③的比例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85%、82%和71%。

从正常的道德认知发展来看,中小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总体上应是不断提高的。上面这些反常的情况说明,中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如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部停滞和下降);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性(如崇尚实惠、拜金主义等一些社会现象,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甚至出现一些道德认识障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片面性(如过去只强调说教,现在又过分偏于他律)等等。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之内化,值得深思。

不同学段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途径也不同。高中生虽然外表上与父母不那么亲近,但父母的言行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因而道德教育不能没有家庭的协助。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例大致保持在1/3左右,如果方法得当,作用还会增大。而对小学生而言,则取决于道德规范和行为本身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系的紧密程度。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规范认知水平表现为:对较远离其生活的理解力低,对贴近其生活并具体实践的则理解力高些。为此,对这些“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我们应注意适当地通过与他们生活、学习较贴近的电影、电视、广播和图书之类直观形象的媒体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沿海地区和内地山区学生的比较

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总体上讲,内陆地区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低于沿海地区,但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则高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环境更为开放,初、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而内地山区由于环境比较封闭,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比较迟缓,相对沿海地区更稳定、淳朴一些。比如,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中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内地山区初中生比例为83%,沿海地区仅为68%;内地山区高中生的学习进取心强于沿海地区(分别为69%和57%);有66%的内地初中生经常和父母交谈,而沿海只有55%。此外,诸如同情心、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在调查的样本中,内地山区有86%的初中生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而沿海地区则只有70%,这可能是因为沿海地区与国外各方面交流较多,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反映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对其道德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地比较国内外的生活与发展,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沿海地区学校德育应重视的工作;同时应探讨在商品经济竞争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宽宏大量的品质。

近几年,沿海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小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比如不少地区小学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等。而内地山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似乎有放松的迹象。如在勤劳俭朴方面,沿海地区小学生经常干家务事和从未干过的分别为42%和11%,而内陆地区学生则为35%和20%;不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沿海为14%,内陆为23%;喜欢在消费上攀比的,沿海为14%,内陆为21%。因此,应该在内地山区的小学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在勤奋进取方面,内陆地区的小学生也不如沿海地区。在学习中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沿海高达90%,而内陆仅为69%;学习中遇到困难、自己设法解决的,沿海为91%,内陆为77%。两地区初中差距不大。而内地山区高中生的进取精神又强于沿海地区。这可能由于沿海地区的家庭对幼小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较高,而到高中阶段,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学生减弱了在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内地山区的家长对能上高中的子女升学期望值较高,并不断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心理欲求。因而,沿海地区的中学应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上的竞争与进取意识,当升学无望时,应使这种品质转移到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上;而内地山区学校应注意从小就鼓励学生竞争进取,同时教育学生立志开发山区,建设山区。

总体上看,内地山区的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认知的发展水平上低于沿海地区的学生,道德发展未摆脱他律状态的比沿海地区多。

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儿童只有在许多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逐渐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沿海地区的儿童相对于内陆地区的儿童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频繁,获得的信息量多,实践活动量也大,因此在道德认知水平上高于内陆地区的学生。

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去看,过去我们的德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过分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考试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生存能力、竞争意识、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近几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需要反而促进学校重视加强道德教育。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学校的升学率负担相对低于内陆地区,这也为沿海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总之,扩大儿童的活动与实践领域,在活动和实践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内地山区学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的。这种情况也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教育虽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社会影响,对消极因素不必害怕,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总是会有成效的。

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重点小学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反不如一般学校。如在勇于承认错误、干家务事,守信用、喜欢集体活动、关心他人、宽容心和责任感等方面,重点小学学生的良好比率均低于非重点小学10个百分点左右。一般说来,重点小学的学生与非重点小学的学生起始的智力相差并不大。能进入重点小学,有的是因属于片内,相当多的是由于走了各种途径。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寄予厚望,在功课上抓得紧。重点小学的功课也相对繁重。因此,对于重点小学来说,应该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尽管重点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父母对小学生的成绩如此重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重点小学学生的学习进取精神却不如非重点小学:表示要在学习上争取好成绩的,重点小学和非重点小学分别为79%和93%;表示在学习中碰到难题努力自己想出来的,重点小学学生只有80%,而非重点小学学生却有92%;表示在事业方面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二者之比为80%和89%。这种情况说明,重点小学可能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另外,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很多恨铁不成钢,或“陪读”,或请“家教”,学生承受较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比例较大(重点校44%,一般校38%),但他们对学习可能会感到厌烦,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意识。而在非重点小学读书的学生,要求将来进入重点中学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就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主动性和进取心。

上述观点,可以从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调查中得到佐证。重点小学学生中,认为家庭和父母对自己作用较大的有31%,而非重点小学仅为14%;认为电视、电影、广播等传播媒体对自己影响较大的,重点小学有37%,而非重点小学多达56%。这里说明了重点小学学生的父母对子女看电视等活动的限制。而过多的限制和他律,使学生在品质发展上自律程度降低,重点小学学生的自律程度就低于非重点小学学生。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品质发展状况和小学有所不同。首先,重点中学学生自尊自爱的品质略强于一般校。如在“为了出国或赚钱,任何下贱的事都干”的回答中,重点校肯定的只有2%,一般校有6%;重点校从未参加之类活动的学生为91%,一般校为85%。在诚实倾向的测验中差异更为显著,重点中学不诚实倾向的有48%,一般校高达76%。在谦恭礼让和宽容心方面,重点中学也略强于一般校。另一个差异表现在重视集体荣誉方面,重点中学占92%,一般校占84%。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可能是由于重点中学学生起点较高,学校校风一般比较严谨,良好的班集体较多,学校德育工作条件较好。

两类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勤奋进取品质方面差异不大(在事业上力求奋斗不息的重点校为80%,一般校为82%;在学习上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前者为75%,后者为74%),但他们的差异主要在学习的意志和毅力上,如“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重点校为86%,一般校为77%。因此,对于一般校来说,须在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和毅力上下工夫。

一般中学学生的品质发展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在劳动方面,经常干家务事的占46%,而重点校只有26%;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一般校为68%,重点校为65%。这是由于重点校学生在学习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有所放松所致。因此,重点校应当要求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增加集体劳动锻炼,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学习成绩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比较

在小学阶段,一些与学习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明显优于差生,如勤奋进取、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责任心等等。但一些与学习不那么直接有关的品质,好生也大多好于差生。如勤劳俭朴,自制自律、谦恭礼让、孝敬父母、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公平正义、宽容与同情心、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等。在三个道德自律测量题中,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选择自律回答的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道德认识理性化的人数比例越大。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学习成绩好不等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就必然毫无问题。比如,成绩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小学生的不诚实倾向比例几乎相同(54%左右)。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好、中、差生的比例分别为42%、40%、43%。因此,对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这两方面品质的培养。

在中学阶段,情况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诚实正直的比例较大;而在勤奋进取、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品质好的人数比例也从学习差生到好生递增。

但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少品质发展不一定与学习的好、中、差正相关。如:尊敬师长方面,比例分别为91%、97%、93%;关心他人方面为92%、96%、86%;宽宏大量方面为62%、70%、59%;乐于奉献方面为80%、90%、86%。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看不起别人;平时过于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对其他人和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大关心;由于学习上竞争的影响,有时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情绪化,宽容心不够。这样的品质必然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还有一个应引起充分注意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较差,当问到“在生活中如碰到严重的挫折或打击”时,回答“会很长时间提不起劲”的,学习好的为25%,学习中等的为21%,学习差的为19%。这是由于成绩好的学生,平时在精神中总是处于顺心的状态,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和宠爱使他们自视甚高,一旦受到打击就接受不了。一些中学中的优等生在大学成了中等生后,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的例子,提示我们在中学中应该重视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如果与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对位、不适应,那就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会取得什么成功。

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在个性品质上与其他人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勤奋进取的精神方面,比如,选择“一定要争取好成绩”的仅为58%,大大低于好生的92%和中等生的80%;“学习中碰到困难努力自己解决”的为77%,而学习好与中等的学生均为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另外,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迁移。从调查看,总体上说,学习差生的自信心并不差,在“遇事总有自己的见解”和“虽然有的同学在许多方面比我强,但我也有自己的长处”的回答中,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差异并不显著,差生主要是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差。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引导或激励他们把自信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对德育形式和方法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学生对效果良好的德育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有几种比较集中的反映:

首先是理论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如经常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到生产、生活和市场第一线去进行社会调查;到部队去实地接受国防教育,参加军训;利用自己的本领切实开展学雷锋助人活动等。

其次是校内德育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如主题班会、各种竞赛活动、文艺活动、野外游览或考察活动等。当然,在组织这些活动中,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和内在的德育因素,不要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忘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三是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中就有相当多的人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有的中学生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对最差劲的德育形式和方法,学生也有几种比较集中的意见:

首先是开会,尤其是听枯燥乏味而又冗长的报告;即缺乏生动事例又没有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形式主义的宣传。

其次是批评,特别是粗暴的批评和有损自尊心的讥讽,这些只能激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和抵触情绪。

第三是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劳动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但如果和惩罚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从而逃避劳动,看不起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教育也就完全失败。相当多的学生对“做好事”也有意见,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觉性,而且许多活动本身并没有实际效用,更谈不上教育作用。

对于游览活动、野炊、观看电视和录像片甚至读书活动等,学生中有不同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以及看什么样的电影、录像。比如,有的中学生认为看教育影片没有意义,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应该看一些娱乐片”。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片子对于她来说,太浅或看过多次;看完后没有组织必要的讨论;影片对于她太深了,看不大懂。因此,即使是看教育影片,学校也要精心组织,根据对象掌握时机,方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多样化,求新求变意识较强。因此,要力求活动的多变性,挖掘活动中的趣味性,做到适人、适时、适地。对于过去的和现在正在采取的德育形式和方法也不能全盘否定。有的应保留发扬,有的应摒弃更新,有的应注入新的因素和内容。我们应该寻求既适应时代潮流又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德育方式方法,以达到教育的宏伟目标。

道德教育论文第8篇

人们爱悦欣赏什么,不爱悦欣赏什么,经常总是与人们各自的品德、素养、操守、志趣等息息相关。一方面,人们的审美爱好不能不受到人们的道德理想所支配;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情感也往往会由于审美兴趣的潜移默化而改变。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它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就语文课本中作品的内容而言,真是气象万千应有尽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其实质主要是社会美,包括人物美、事件美、劳动美、奋斗美等。

学生通过阅读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的过程。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凭借对文字形象的感知、想象获得感性的情感信息;阅读议论文,通过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方式获得理性的情感信息。所以,语文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

单靠明白一个道理,单是接受了一种教育模式还远远不够,如何在审美教育中来贯穿道德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这才是审美教育的宗旨所在。这就必须从审美教育的特殊性上入手。教师通过对审美教育特殊性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审美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第一,研究对象。美学是人类从审美关系把握世界的一门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以具有审美特征的对象与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所构成的,二者缺一都不可能形成现实的具体的审美活动。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描写了自然景物.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学理想。细细地分析这些自然美,,对于激发学生从对自然美的感受发展到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是具有深刻的美学教育的意义的。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在教师的风范中注入审美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大美育观,以爱为核心,用自己和谐的形象美当好学生的审美客体,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美以身示范,用自己的语言美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美的视听享受。教师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观钻研教学大纲,驾驭教材,提高对学科教材内容美的感知力,确切地发掘教材美的因素。日常教学中才能以“情”激发学生的激情,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

第二,社会作用。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现在,有的学生对美的理解片面化,认为美就是时髦,就是衣着华丽,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忽视了道德情操的培养,忘却了“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品德,要从小培养”。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知识,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要实现这个愿望,当然要有家庭与社会相配合,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但是,美学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的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就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德教育入手,使人从小就懂得美与丑。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文学作品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通过对社会生活美的分析,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四化建设的壮丽图景,提高他们的社会觉悟,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励他们前进.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语文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促成美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互动。

第三,表现形式。美是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通过形象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格塑造。语文课程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诵读精美课文,让学生在领略“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的同时,感受善恶人性的强烈冲击;欣赏课本剧,既可以欣赏到“美”的形体,又可以感受到“美”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观赏名胜风光,一方面感叹祖国山河或壮丽、或深秀、或别致、或幽雅的美,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会让他们油然而生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它们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愿。

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正视人生的烦恼,开放自我、丰富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在具备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完成对自己的人格塑造。“美能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美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具备了美好的情操与性格,才会有完善的人格与心理,而担负着育人功能的语文教育,更应该在美的教育中发掘、创造人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