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0 15:58:29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1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县域发展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重头戏”。近几年,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迫切需要推进县域政治发展与之相适应。

1.推进县域政治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实施。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相比较,全面小康不仅是较高标准较高水平的小康,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加快经济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但是,经济发展不能等同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也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推进县域政治发展,扩大基层民主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路,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推进县域政治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政治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是人的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生活方式的正向变迁,其终极目的是人的解放与发展。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政治发展将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政治发展意味着从宪法和法律方面赋予民众广泛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民主监督等等。这些权利的法律化、制度化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的实现,使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更大的行动自由,从而获得政治上的发展和解放。另一方面,政治发展将促进人的管理国家事务能力的提高。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通过为人们提供参与的条件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参与国家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积极推进县域政治发展,有助于使生活在广大乡村地区的占全国70%以上的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广大乡村地区民众的全面发展。

二、县域政治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治国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极其恶劣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本着快速、有效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本着快速建成高度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此相应的政治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实施对于度过战后初期的困难和迅速集中全国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与新时期的建设不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传统的治国理念逐步发生了变化,国家逐步简政放权,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重塑管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优化管理方式,创新管理制度,推动县级政府管理创新,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提升了县级政府的能力。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实践探索 发展视觉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37-02

[DOI]CNKI:22-1010/C.20111011.1333.001

自秦置郡县以来,“县”就是我国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基本单元,成为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因此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目前已成为政府和理论界的重要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一、县域经济的提出及其实践探索

(一)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90年代后半期,县域经济的研究逐渐走热,开始出现许多县域经济的专著。1998年12月,有“中国县域经济研究第一所”之称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成立。1999年《经济日报》开设“县域经济”专版,同时还成立了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除此之外,2002年7月6日,《经济日报》专门创办《中国县域经济报》,极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宣传和研究。全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知名的高校此时也陆续创建了区域经济研究类机构,其中大多涉及到县域经济的研究。从此,研究县域经济步入规范化、应用化的重要阶段。

虽然十六大以前,文件中一直也在使用“县级经济”这一概念,但直到十六大,“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才首次被写进党的正式文献中。之后历次人大重要会议,都曾在其报告中提及县域经济发展,这从政策面来说,极大推动了大众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关注。

(二)县域经济的实践探索

8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使农村经济获得了短暂的较快发展。中后期开始将城市纳入改革的视野。从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城市改革开放经历了从试点到全面展开,从重点发展到城市集群推进的多层次改革发展步伐,经济能量蓬勃凸显。相对而言,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发展却缓慢了,拉大了城乡差距。最近十年,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三大背景:一是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剧;二是政府“服务型功能”强化;三是经济“生态型特征”凸显。

在管理体制上,许多省,如辽宁、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均实行了“强县扩权”的改革尝试,主要是将其中原本权属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力直接下放给县级政府。同时,一些省份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缓解日益突出的市县矛盾,为县域经济发展突破体制障碍,突破80年代以来的“市管县”体制,实行“直管县”,这意味着“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将逐渐实现转向,县域经济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伴随着2004年9月总书记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号召,以及中央政府做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农村经济发展获得了更大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资金投入,迎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县域经济的新阶段。

二、县域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县域经济”的内涵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20世纪80年代关于县域经济常见提法很多、很乱,不够统一,有诸如农村经济、县经济的提法,也有县区域经济和县级经济的提法。胡福明与孙学文是最早出专著研究县域经济的学者,他们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国家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乡镇私营企业为载体。[1]刘志澄、余汉新(1988)指出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这一大系统之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因此认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为前提,遵循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分工规律,重视资源的基础地位,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以提升科技含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使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得以优化,同时各系统相互协作,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2]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后,县域经济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王长远(1993)、王怀岳(2001)把县域经济定位为区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是县域的各个部门以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一系列运行机制所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是国民经济结构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3]谢自奋、凌耀初(1996)从多角度界定了县域经济的涵义:从政治方面看,县在我国行政建制上属于最基本的政治单元;从经济方面看,县域经济存在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系统之中,属于一个囊括县城经济、集镇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区域性经济子系统,是按行政区划认定的区域经济,并依靠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所凝聚的内在张力向外部区域扩展、渗透。[4]张金山(1997)则将县域经济界定为一种具有开放性的、自具特色的、不平衡发展的行政区划经济,并且认为县域经济具有“系统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5]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000)撰文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且具有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6]朱舜(2001)也撰文指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经济单元,和其他经济单元区别在于,其运行相对独立,且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征。[7]陈锡文(2001)把县域经济界定为一个复合的概念。他认为,从县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情况看,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复合体;从县域经济所囊括的产业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有包含;从县域经济的所有制性质看,既涉及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也涉及大量混合所有制经济。[8]刘福刚、孟宪江(2002)认为县域经济是功能比较完备且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9]李小三、徐鸣等(2000)从县域经济的运行范围、运行机制和结构维度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内涵,认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作为其区域运行范围,独立财政运作,县城、集镇等各层级市场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具有了整体的经济系统。[10]陈清(2004)立足于国民经济大系统,认为县域经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演变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县级行政区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细胞。[11]刘俊杰(2005)从县域经济运行空间角度界定县域经济,认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县为空间运行场域的空间经济体,它的内涵涵盖“行政区经济”和“市场区经济”,具有复合经济空间的特点。[12]

闫恩虎(2005)从县域经济的特征出发界定县域经济的内涵,认为目前我国县域经济首先要体现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即城市经济、乡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三元并存;其次要体现传统中国社会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即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再次要体现县域经济的核心是“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13]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县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它既有经济结构功能,又有行政结构功能。县级政府在我国行政序列中不仅直接面对治下之民,代表着基层国家威权,而且由于县级政府组织完善,权力完备,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干预”能力,因此,其行为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福明.中国县域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1;孙学文.中国县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7.

[2]刘志澄,余汉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认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88(9).

[3]王长远.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人民出版社,2001.

[4]谢之奋,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5]张金山.县域经济导论[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2).

[6]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03.

[7]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8]陈锡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EB/OL].省略.

[9]刘福刚,孟宪江.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4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10]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3).

[11]陈清.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04.1.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3篇

关键词 复合治理 复合行政 地方政府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行政区划、行政运行制度以及由其派生的地方保护主义越来越成为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冲突。

针对这一矛盾冲突,一批学者基于目前我国既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又处于传统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型期的现实,提出了要在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之间走出一条“管理+服务”的“复合行政”新模式①,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改革,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复合行政”存在着“条件缺失”和“操作性缺陷”两方面的缺陷②。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缺陷,有学者提出了“复合治理”的模式,并积极探索其在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行政区经济矛盾过程中的效用。

(二)研究现状。

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如撤县设区、撤县改市、撤乡并镇、实行省管县等。但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建立起来的,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会产生较高的调整成本,并且容易陷入“行政区划调整――新的行政区经济――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划的冲突――行政区划再调整”的恶性循环怪圈(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2004)。

但是造成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冲突的根本原因既不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也不在于政府权力的重新分割,为切实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一些学者提出了“复合行政”的理念。

“复合行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经济的矛盾冲突,但其在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本文将从条件缺失和操作性缺陷两个方面来分析复合行政理念的不足,进而提出“复合治理”模式的理念。

二、复合行政模式的概念与缺陷

(一)复合行政模式的概念。

复合行政是本土理念,最早由我国学者王健、鲍静等人受到“复合共和制”这一术语的启发,结合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的多中心理论,最终提出复合行政这一概念。

王健等人给“复合行政”下了定义,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复合行政的核心思想有三个:多中心、交叠与嵌套、自主治理。多中心强调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要通过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形成的多中心来提供,而非传统的行政方式集中提供。交叠与嵌套强调多层次合作,即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上下左右交叠与嵌套形成的合作网络。自主治理强调要更多地依靠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发动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

(二)复合行政模式的缺陷。

1、条件缺失。

条件缺失是指在理念的引入或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原有理念或者是基础理念的基本条件,从而使所设计的理念缺乏科学性。通过考察“复合行政”,我们不难发现其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涉及范围的各级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这一点首先不符合政治经验的个人主义假设。此外,“复合行政”理念也不符合政治设计中其他几项理念。

2、操作性缺陷。

操作性缺陷主要是指所设计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上存在操作。首先,交叠与嵌套过程中,复合行政难以处理各个中心的地位平等问题,尤其是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地位关系。其次,复合行政无法解决作为主体参与的各个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核心问题,即是最高级别的政府组织处于核心,还是所有参与主体都可以作为核心。最后,对于如何处理行政区内部与跨行政区公共事务的问题、如何处理主体进入和退出问题等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三、复合治理模式的构想

(一)概念引入。

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对于“复合治理”的概念适用范围,不同的学者理论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是它是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行政区经济矛盾”③的手段,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条“城市公共事务管理”④的新路径。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研究思路。

“复合治理”的提法最初可见于杨雪冬的《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一文。范巧、郭爱军等人给“复合治理”直接下了定义,即 “复合治理”是指在小政府的善政和大市场的自由化基础上,将政府公共服务等职能通过转包、招标等形式让渡给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公民社会的良好运行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从而达到政府、公民社会、市场的和谐发展。根据定义,复合治理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小政府的善政、大市场的自由化、公民社会的良好运行以及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和谐关系的实现等四个方面⑤。

1、善政的小政府。

政府的规模是一直都在争论的话题,不同的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政府职能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进而说明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政府职能范围不断缩小。即便是政府的规模很小,也仍然存在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要建立一个“善政的小政府”。

2、自由化的大市场。

要在“善政的小政府”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自由化的大市场。市场相对于政府更加的灵活,能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3、良好运行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概念是指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与市场经济组织的公民结社和活动领域,包括个人领域、非政府组织、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等四个基本要素。良好运行的公民社会是复合治理有效实现的基础。

4、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和谐关系。

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的和谐是整个复合治理理论的关键。政府与公民社会通过委托关系达到和谐,政府与市场通过政府维护共有意识和民众拥护达到和谐,公民社会与市场通过公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公众认同感的形成达到和谐。

用“复合治理”理念来指导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其必要性在于:它为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有助于为中国地方政府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解决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过程提供有效的制度路径。

(二)“复合行政”与“复合治理”。

“复合行政”与“复合治理”在某一程度上讲,均强调治理,但是二者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首先,复合行政与复合治理的重点和核心不同;其次,复合治理则比较好的协调了条件缺失,其对政府主体的行为内在化的承认以及大市场自由化思想解决了政治经验的个人主义假设。同时,复合治理也解决了复合行政的操作性缺陷,他主要通过有约束的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公民社会主体的和谐解决了多中心交叠与嵌套问题,避免了角色定位问题以及行政区内的事务与跨行政区公共服务的协调问题的产生;也通过公民社会统一提供社会服务消除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加入和退出的壁垒。

(三)复合治理模式实现途径。

对于实现复合治理模式的途径,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总结起来主要途径有三点:

1、树立管理与服务双重理念。

不仅要重视新公共管理的效率原则,同时要注重新公共服务的服务原则,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树立管理与服务双重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也要体现在政府工作人员身上。从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培养下手,树立管理与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掌舵而非划桨。

2、引入竞争机制。

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在奥斯本看来,政府之所以没有商界那样富有效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缺乏竞争机制。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展开竞争,以提高公共服务的管理效率。

3、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现代化。

要实现多中心治理和自主治理模式,就需要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上引入法制、经济、高新技术等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理手段,尤其是在扩大公众参与渠道和实施电子政务方面。要体现民主原则就要切实保证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中,通过电话渠道、邮件渠道以及网络渠道等加强公众参与,同时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

四、结语

虽然复合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复合行政的缺陷,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实行复合治理障碍重重,它的实践基础尚浅,具体理论还需验证。复合治理模式中提到的打造小规模政府、自由化大市场以及公民社会的极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韩蔚.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模式探析――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山东:山东大学,2008

[2]范巧,郭爱君. 从“复合行政"到“复合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矛盾解决的新视角.南方经济.2009(6).

[3]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3).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4篇

关键词:社会治理;精细化;重庆;实践

一、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概念

(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2004 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 年十七大强调要构建“社会管理的新格局”,2012 年十提出要确立 “社会管理的新体制”,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管理色彩很浓,呈长期高压的维稳态势,但这种思维和做法无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无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矛盾挤压,增强了社会的风险,这种风险集中表现在曾经一度攀升的数量。这种态势也要求必然要进行改革,借鉴国际的经验,社会治理呼之欲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革。

(二)社会治理的概念

1.社会治理的涵义。从词源来看,英语的“治理”一词有操控的意思。治理一词开始广泛传播于1989年世界银行提出非洲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于“治理危机”后。美国学者罗西瑙认为治理是一种在共同目标和规则支持下的行为,但主体可能不是政府。库依曼和范・弗利埃特则强调治理中多种行为主体的互动。比较权威的治理涵义是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研究报告中的界定,它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在管理共同事务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调和冲突和利益的联系行为。同时,报告认为治理有以下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和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在国内,毛寿龙的研究强调治理与统治和管理的区别,他认为治理介于统治和管理之间。俞可平认为治理是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并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在我国,社会治理是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主导,调动社会组织等诸多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其目的是“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

2.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在治理主体、治理目标和治理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主体来看,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且以政府为权力中心,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社会治理的主体较多,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等。从目标来看,社会管理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社会治理突出不同利益主体的有效互动,实现多种价值和利益追求。从方法来看,在社会管理常用到政府的权威,而社会治理等多的是突出有序的协商。

(三)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涵义和特征

1.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涵义。“精细化”最早来自于由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后广泛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逐步深入到社会治理领域。目前,对于社会治理精细化没有统一的概念,刘军汉认为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在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引入精细化理念与原则,利用专业的治理方式、标准化的手段、更科学的监测评估方法、更低的成本,实现更优质、更关注细节和更加人性化的治理效果。

2.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特征。除了主体多元、成本精算和效果精益求精外,社会治理精细化有以下特征:从资源集中程度来看,社会治理精细化打破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社会治理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系统化整合。从治理流程来看,社会治理精细化重视优化治理过程,强调各环节顺利有效运行。从方式来看,社会治理精细化出现了更多的专业化队伍及专业化技术手段。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庆探索与实践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2015年提出的,但此前很多地方的社会治理创新在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重庆渝北和云阳在社会治理精细化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5篇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内容之一。随着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在即将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之际,社会对地方文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地方文献的鲜明的区域性、实用性和信息的多样性,使它在公共图书馆的整个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市级公共图书馆如何认识和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以加强走向21世纪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本文将结合我馆及我市区县馆工作实际作如下探讨。

1 地方文献概念的把握

国内外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多达50多种,仅举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列于下:一是美国图书馆学者爱德华·G·伍尔夫:“地方文献是包含某一地区生态变化的文献,这些生态变化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人与变化中的环境和人与一些政治行政集团权力范围互相影响及人与自然域的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二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是指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记等。”爱德华·G·伍尔夫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代表了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哲理性的描述,是对事物根本性的、本质性的界定;杜先生的概念代表了从内容到范围的描述,是较具形象和感性的界说。以上两种无论侧重哪方面的论述都是广义性的,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与地区有关的文献都是地方文献,即不仅包括内容涉及本地区的文献,也包括文献内容不涉及本地区而是本地区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而狭义性的地方文献概念以中山大学骆伟的较有代表性:“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这一概念强调了“在内容上涉及该地区”的文献才为地方文献,从而排除了内容不涉及本地区的地方人士著述和本地出版物。国内有些地方文献工作搞得较好的馆如甘肃省馆、湖南省馆、首都图书馆均遵循这一原则。

我馆采用广义性的地方文献概念,其简洁表述为:“凡与成都有关的文献,不问其学科、装帧、载体、文种、发行方式、是否成书成册均属地方文献范畴”(《成都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暂行规定》)我馆地方文献工作遵循以上原则基于以下考虑:

(1)我馆当初确定在工作中采用广义还是狭义的地方文献概念时,占主导的意见是采用狭义的,认为广义地方文献概念的“凡与地方有关的”不等于是有价值的,如本地著者所著、本地出版社所出版的文献,这类文献中相当大部份内容不涉及本地事物,没有地方文献应有的区域性特征或区域性特征不明显,故作为地方文献收藏价值不大。但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一些问题却不便处理,如我市著名作家艾芜一些次要著作内容涉及成都,而代表作《南行记》涉及云南;巴金小说代表作中的地域背景倒在成都,但有些作品的地域背景在当时十里洋场的上海。如按狭义的地方文献定义,这两位享誉海内外的我市文学家的作品在我馆地方文献库得不到统一完整的集中收藏,这样不便于不利于研究者的研究。而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使用文献,以此作为我们确定业务规则的重要标准,所以我馆最终选择了广义性地方文献概念。结合我馆所确定的地方文献采访原则,我们又可针对不同对象灵活处理,对著名地方人士著述尽行收藏,如上所举巴金、艾芜等,对地位次之的有选择性收藏,再次之的只收藏其内容直接涉及本市的文献著作,这样来保证收藏的价值。

(2)我国相当一部份市、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研究的学科范围相对单一狭小,重社会科学,轻自然科学;重人文方面的学科,轻经济、技术方面的学科。如我馆七、八十年代的地方文献的收藏,70%都为文学、艺术类,我市区、县馆更甚。这种馆藏的缺陷和弊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知识经济在我国初露端倪的今天尤为突出:社会对地方文献信息的需求更多的是有关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产业状况、各行业情况。投资环境、投资状况、新技术新工艺、市场信息及劳动力需求信息等等。我馆在地方文献定义中明确提出:“不问学科”,强调其学科的广泛性,目的就是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业务规则上作出规定,以改革这种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落后状况。

(3)关于事物的概念,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高度概括,对事物本质的界定,不宜在概念中列举事物具体的形式。如在地方文献概念中列举了具体的载体形式,今天出现的各种电子出版物就会被排斥在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日新月异,不知还会出现多少新的文献载体和形式,故我馆对地方文献定义的第二层意思这样表述:“……,不问其学科、装帧、载体、文种、发行方式,均为地方文献。”

2 要重视灰色文献

图书馆所要收集的地方文献一是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物,即常规出版物;一是非出版社出版、编印的内部刊物,各种资料,即灰色文献。在我市、特别是在区、县,前一种是少量的,大量的是后一种。

灰色文献又称非传统型文献、非常规文献、非定型文献。指通过正规售书途径得不到的,介于常规出版和保密文献之间的一种文献。这类文献的特征是无计划或根据特定安排出版的,印刷量少,很少公开发行,出版周期短,不便进行书目控制,图书馆难于获得。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灰色文献的价值。灰色文献有实用和独特的价值:其一,灰色文献具有信息的情报原始性,很多是事物原始记录,确凿、真实。这些记录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文件汇编等的原始资料成了图书馆用户从事地方历史和现状研究所赖以进行的最直接的资料基础。其二,灰色文献非正式发行,且发行范围小,一般的资料室和个人难以获得,这对于需要这些“第一手”材料的研究型读者用户就特别珍贵。所以,对灰色文献的收集整理及研究,正是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在地方文献工作中予以特别关注的。

根据我馆工作实践的总结,这类文献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a.各级地方志(区、乡村通志)、专志(革命史、党史)、行业志、部门志(厂志、校志等)。

b.

党政部门出版物。包括会议文件、公报、决议、简报等,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资料汇编。 c,各级机关团体出版物。这类文献以资料汇编、调查报告、统计资料及有关刊物为主,如各级政府统计局、农业局、工业局、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印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农业资源报告、人口普查资料汇编等。

d.企业出版物。企业的一切宣传自身的宣传品、包括广告、产品指南、使用手册。

e.学校、科研、文化单位出版物。

f.未刊文献。包括未经刊印的名人手迹、信札、书画、稿本等。

充分认识到灰色文献的价值,克服因嫌其琐碎,不易收集完整、系统、不便整序而放松这一工作的惰性,是提高地方文献馆藏质量的重要一环。

3 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搞好地方文献工作对于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有很大的意义。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库,就是一个地方信息总汇,地方信息的源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公众对了解当地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我馆为例,近几年来,查阅各种地方文献、其别是地方报纸的读者、用户越来越多,以致我馆除地方文献库接待读者外,又另增加了地方报纸查阅室来满足读者和用户的需求。

地方文献能为当地的党政领导机关在本地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方面、制定其发展的近期、远期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研究、开发本地自然资源、地理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重要的作用体现在诸如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掘、恢复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名牌产品;大型生产、能源、交通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及在科研方面,当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气候变迁、演变规律、文化建设方面的修史、修志、文化研究等等方面。

例如我市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陈友山承担《府南河综合治理与建设环古城垣文化风景线研究》课题研究,查阅了我馆《成都县志》、《蜀中广记》等5种地方文献,不但圆满地完成了课题,还又向工程指挥部撰写提出了有关府南河环保的专题报告,可见地方文献在我市1号工程、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府南河改造工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市著名剧作家徐芬利用我馆三百多万字的地方文献和其它文献资料创作了若干获奖剧作,其中爱国主义主题的反映四川、成都辛亥保路运动的近代史话剧《辛亥潮》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95年中国文化部新剧目文华奖”、“95年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为繁荣我市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再如从新疆铺设输油管入川修建大型炼油厂这个项目,我市彭州市能够击败全川各地竞争者,争取到这一个国家数十亿元重大投资和投产后带来丰厚地方税收、解决劳动就业、启动消费市场的工业项目,是成都市和彭州市充分利用地方文献所提供的地理、水文、交通、物产等各方面详尽资料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经过考查后确定的。

在大的方面,事关国家、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地方文献能够提供涉及当时国土疆界、行政区划、行使的记载及许多旁证资料,为我国在外交斗争中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起到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如抗战胜利后,对我国收回西沙、南沙群岛,当时的法国政府提出异议。杜定友先生收集整理南海诸岛的地方史料五百余篇,编撰出《东、西、南沙群岛资料目录》,这些文献以丰富确凿的记录,无可辩驳地证明这些岛屿是我国固有的领土,现在对于驳斥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对我国南沙群岛提出的无理的领土要求,仍是有力的武器。

另外,地方文献作为藏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办出特色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经费拮据,使我们不能通过正规销售渠道获得多少图书,即使有了一定的购书费,各馆所采购的出版物都同是各出版社出版的,你有我也有,没有特色。搞好地方文献工作,在少花或不花经费的情况下,既能丰富我们的馆藏,又能使各馆办出特色。

4 怎样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1)争取当地党政领导机关的支持,就地方文献征集专门行文,也即是将图书馆工作转化为政府行为,通过政令,让图书馆掌有“尚方宝剑”,为收集地方文献铺平道路。我馆早在1989年通过市文化局报请市政府,市政府以办公厅文件“成办发[1989]年63号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成都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办法〉的通知》下发,为我馆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2)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作出工作规划,要有计划性、目的性。

①地方志应是近几年各级公共馆收藏的重心。地方志作为一种地方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几乎涵盖了地方信息的各个方面,其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时代性、传承性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决定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我馆已将市属各区县志收集齐全,市各行业志正在收集之中。从1998年起,我馆开始搜求、补遗、复制我馆所缺解放前的县志,以图最终形成系统完整的地方志馆藏。

②依据本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文、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特色,确定收藏研究重点,如我市都江堰市的旅游资料、都江堰资料;龙泉驿区的示范农业、水果基地资料;本市高新区开发、建设资料;双流县、新津县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资料;温江县、郸县的部级生态示范区资料等。我馆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所有颁发的政策法规作为收藏重点之一。

③确定本地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或有影响的人物作专题资料的收藏。如我馆确定的是对本市四十年代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任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的著作和相关文献资料作专题收藏。

从以上等方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作出近期和远期的工作规划,克服其盲目性,使地方文献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

(3)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编辑出版二、三次文献的工作。

重视收藏而轻视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编辑出版工作的情况在我市各级公共馆普遍存在。要达到藏为所用、藏便于用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国有些公共馆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如甘肃省馆数年来编撰出版了30多种地方文献书目、索引、专题资料,成果卓著,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地方文献中心。再如台湾省的“中国地方文献学会”除出版年刊外,还编辑出版了《四川文献》、《湖南文献》、《山东文献》、《中国地方文献社团会要》等著述。我馆此项工作较薄弱,但也重印了清宣统时期的《成都通览》、民国时期的《蜀海丛谈》,编辑出版了《馆藏川剧传统剧目览》、《郭沫若著译及研究资料》、《成都市古籍联合目录》、《成都市图书馆馆藏善本目录》等。

(4)重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电子化,建立地方文献机读数据库。

在公共馆的数据库建设中,应把地方文献数据库作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来进行规划和实施。如果说全馆的数据库建设首先是书目数据库,那么就可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解决的同时率先进行地方文献的全文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建设,这是由于地方文献较其它馆藏量小又有特色而为之。

总之,地方文献工作是市级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衡量当今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既要注重收藏的“强本”和结累,更要加强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从这个方向努力,才能使市级馆的整个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马澄宇 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97(1)

②王宗芳 地方文献中的地方人士著作 山东图书馆季刊 1994(2)

③卢一民 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96(3)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6篇

(一)县域经济与县域旅游经济

县域旅游是旅游从大城市向县域深化的产物,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动向,是在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内,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的各种社会与经济活动的集合,是较小尺度、特定的区域旅游,是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县域旅游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发挥旅游业的比较优势,以旅游带动或配合联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开放的、功能完备的特色区域经济。旅游业作为一种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产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加县域居民收入、改善县域人居环境和促进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用突出,旅游业也因其高贡献率在县域地方政府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二)民族县域旅游经济

民族县域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并与周围地区在民族构成上有较大差别的行政区域。广义的民族县域经济是指民族自治县经济及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自治区或自治州内少数民族人数占所在县域总人口数的30%以上的县域)经济。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则是以民族县域为区域范围的旅游经济系统。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言,目前最亟待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整体县域经济的进步程度。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抑制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就促使民族县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由于大部分民族县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创造了较佳的条件。因此,基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先天不足的情况,旅游业常常被民族县域作为“活县”、“兴县”的重要手段。自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旅游业逐步成长为民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已被各方广泛关注。

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发展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肃南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整个区域横跨河西五市,由三块不连片的地域构成,同甘肃、青海两省15个市县区接壤,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族风情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较明显。该县旅游业起步于1992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将“旅游活县”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培育。该县依托祁连山风光、石窟艺术、丹霞地貌、民族风情四大优势旅游资源,加大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产业融合,精心打造县域旅游精品。“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接待国外游客2.1万人次,国内游客221.67万人次,与“十五”期间相比,旅游综合收入与旅游人次分别增长了6.6%与7.3%。“十二五”期间该县将以建设旅游文化特色县为目标,继续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扶持。

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旅游市场营销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速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擎。虽然肃南县域旅游经济不论是在管理水平、旅游市场拓展,还是在项目建设、产业规模上,都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目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旅游市场营销层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肃南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旅游营销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肃南县近年来已认识到旅游市场营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以往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方式从不同程度营销四大县域旅游精品,尝试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在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对肃南县域旅游业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该水平较以往有较大进步,但客源市场依然培育不足,与丝绸之路、兰州及全国旅游大市场的旅游市场联动不够,在外界缺少知名度,与已形成的旅游产品品质应发挥的效应相比,仍处于较低营销水平。且与邻近区县市营销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个张掖市乃至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较低。

(二)县域旅游市场细分、定位欠佳

任何一个旅游地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细分市场的规模与发展潜力。就肃南县而言,部分景区(点)资源品位相对较高,但多处于祁连山腹地,交通不便、“旅长游短”,加之受到配套设施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肃南县旅游营销缺乏对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需求的认真研究,不能很好地从旅游市场需求中细分出各级旅游目标市场,对旅游市场的准确定位欠缺,因此较难把握对旅游市场采取适销对路的营销,难以取得卓有成效的营销效益。

(三)旅游促销手段与力度有限

目前,肃南县已强化了新闻媒体宣传,已在《张掖日报》、酒泉和嘉峪关电视台等媒体定期刊登、播放旅游宣传信息,并更新制作了《魅力肃南•裕固花乡》旅游专题宣传片,修编了《肃南旅游景区导游词》,形成一定的媒体造势。同时,整合资金扩大广告宣传力度,印制发放了旅游宣传画册、折页,并在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大型广告宣传牌。同时借助“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会平台推介肃南旅游。但是,肃南县网络促销工作比较滞后,虽然设有旅游门户网,但管理水平不高,网站内容相对单一,虽然将旅游六要素融入在内,但未能及时更新与管理,且无电子商店、旅游网络互动等新兴系统;虽然举办或承办了一些节事活动,但活动规模较小,组织水平有待大幅提升,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促销力度。

(四)旅游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功能要素不配套

目前,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肃南县旅游资源仍然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县域旅游正在转型升级。精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地将肃南独有的山川、河流、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与民族特色、历史遗存等人文景观有机整合。产品间缺乏紧密联系,难以形成合力。如对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境内主要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挖掘不深,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较少等。同时,各大旅游生产要素配套不足,尚未形成高效能的产业结构与高延伸度的产业链,未能延伸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与相配套的旅游功能,致使人均消费低,对推动农牧区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益效果不明显。综合而言,旅游产品、产业结构有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五)缺乏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理念

由于肃南县旅游开发时间较短,旅游发展不成熟,且受到交通、信息等资源的限制,对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不能与时俱进,甚至出现短视行为,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仍停留在传统营销理念上,对随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催生的现念理解不透彻,不能贯穿于实际营销之中。例如旅游生态营销理念、绿色营销理念、旅游服务营销理念、旅游关系营销理念、旅游知识营销理念等。因此,目前肃南县在县域旅游市场营销中思维不开阔、手段不灵活,不能很好地适应商品经济与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民族县域旅游视野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市场营销对策

针对肃南县域旅游市场营销现状,笔者认为应以民族县域旅游经济为突破口,结合该县县域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县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期促进该县县域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县域旅游特色品牌

旅游产品是旅游营销的基础,其设计与开发关系到营销的成败。合力整合并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产品,打造品牌旅游产品是肃南县域旅游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基于肃南县域旅市场分析及旅游产品现状,该县应积极探索特色化、精品化的产品开发之路,实施多元化、有重点的开发战略。培育和形成一批有特色、互补性强、高质量的民族县域旅游精品,以精品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最终打造“山水肃南•裕固家园”这一县域旅游品牌,凸显县域生态地位,宣传中国裕固族,借助品牌效应,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具体而言,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丝绸之路文化、裕固文化、祁连玉文化等三大文化主题,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觐、科考、探险等旅游形式于一体,包装一批独具肃南民族特色与县域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积极筹划节、会、赛、展、演等特色旅游活动,打造一系列精品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并整合提升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文殊寺风景区等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景区。二要借助祁连雪山、沙漠、丹霞地貌奇观、绿洲草原等能够代表地域景观特色及具有垄断性的自然资源,整合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红色旅游等特种旅游形态,融入并突出体验性,设计开发具有肃南县域特色的集生态、民俗风情、体育、探险于一体的体验旅游项目,如积极探索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漂流、沙漠探密、祁连主峰探险、峡谷攀岩、自行车越野、野外骑马骑牛、山地滑雪、滑草、滑翔等活动,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体验旅游转型升级,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二)做精市场细分,准确市场定位

旅游市场特别是细分市场是旅游业的生命力,开展肃南县域旅游市场细分调查、做好目标市场选择、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在旅游市场营销中颇具重要性。就肃南县域旅游发展现状而言,目前其国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玉门、张掖、武威、酒泉等省内周边城市,主要为河西走廊所在县市;二级客源市场为省内其他地区及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周边省份、西部地区;三级客源市场为省外其他城市与地区,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入境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为香港、澳门、台湾、匈牙利;二级客源市场为日本、韩国、欧美国家;三级客源市场为东南亚国家。肃南县应综合考虑县域旅游自身实力及整个河西走廊的市场定位,重点巩固与发展一级市场,积极开发与保持二级市场,逐步拓展三级市场。应突出祁连山美景、裕固风情与石窟艺术三位一体的独特资源优势,以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的石窟绝品,肃南独有的裕固风情大力拓展日、韩、美文化旅游市场;将匈牙利、中亚作为突破口以带动欧洲旅游市场;依托壮美的祁连山风光、草原美景、丹霞地貌激活兰州、金昌、武威、嘉峪关、玉门、酒泉、张掖等周边区域的度假避暑和冬季市场;省际过境市场则可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补充。此外,还需认真分析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宗教朝觐、生态宜居等专项市场需求,同时加大对份额不断扩大的自驾游市场的关注度。

(三)加强宣传促销,促进旅游形象对外传播

就目前旅游营销态势而言,宣传、促销依然是让大众了解旅游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目前肃南县域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受众面狭窄、客源市场不足,强有力的宣传促销不可或缺,但需要在传统促销方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采用电视、电台、报纸、宣教资料、广告牌等传统方式开展促销外,肃南县亟需拓展并强化如下促销方式:一是节事促销。一方面,要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兰洽会、深圳文博会、西安旅交会、甘肃省旅游纪念品展销会等大型节会活动,借助大平台推介肃南县域旅游;另一方面,要办好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国际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各类宗教文化节会以及各乡镇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各类节会,以节事活动促进旅游宣传推介。二是网络促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善肃南旅游门户网,并与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对接,推进资源共享与效益优化。三是人员促销。每一位肃南本地居民以及到过肃南的旅游者均是肃南县域旅游最生动的促销者,要高度重视口碑营销。总之,要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的思路,整合新闻宣传、广告投放、展览推介、节事活动、电子商务等宣传促销手段,联合县域旅游各行业、各部门,强化集约营销力度,建立并形成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机制,扩大市场覆盖面。

(四)构建县域旅游营销信息平台,全方位服务于受众

旅游营销信息平台是建立旅游业各组成要素联系的桥梁,是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形象宣传和产品促销有效的现代化手段。肃南县要在智慧旅游大背景下,构建一体化的市场营销系统,以互联网为平台、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宣传、咨询服务、交易等营销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咨询系统、网上预订服务系统、电子货币交易系统、可视图文系统、救援系统、网上广告宣传、旅游电子商店、网上旅游推介会、网上招商、旅游微博(博客)互动系统等。要尽快统一营销系统,以科技的力量提升县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全国性的旅游信息化营销网络,形成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肃南县域旅游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综合运用各类营销理念,顺应转型需求

在转型时期的旅游市场营销过程中,肃南县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旅游营销理念及方式。要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综合考虑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特点,从营销1.0、2.0层次向更高层次升级,引入新的各级营销理念。诸如,引入旅游关系营销,县域旅游企业要强调尽力满足旅游者需求,并与之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跟踪策略,建立完善及时的市场反馈机制,提高旅游者忠诚度;引入旅游体验营销,通过塑造感官及思维、情感体验,吸引旅游者注意力,引起其共鸣与思维认同,为旅游者创造全面的体验,为旅游产品找到新的附加值与生存空间;引入旅游生态营销,旅游企业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努力创建县域旅游绿色品牌,树立绿色形象,实施绿色服务等,同时积极引导员工创造绿色企业与社会。

(六)加强区域联合,发挥联动效应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7篇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金融抑制

由于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域经济的金融抑制现象十分明显,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以及农民贷款难的现状都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十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县域金融机构,有效遏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积极动员县域居民储蓄并促进其向投资的转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同时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发挥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支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1中国自古便有“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的说法,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近9亿是农村人口,基本上居住在县域经济范围之内,因此,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

(二)县域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县域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关于县域金融的功能,有这样的表述:“金融的最主要功能是将社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获得金融支持的前提之一是具有投资回报的潜力……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应主要依靠财政资源,金融资源的使用必须坚持回报性和可持续性,前提是市场化运行……所以对‘三农’的支持或‘反哺’从根本上讲必须依赖财政力量,其他人力、物力、金融的支持都需要财政的补偿……我国农村目前虽然仍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但和城市一样,也需要所有家庭都具有创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力,都需要金融支持。”2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货币金融变量在实体经济中只充当“面纱”角色,经济增长完全由实物部门决定;现代经济学派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关系,或是促进或是阻碍,在二者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上存在分歧。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并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产生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面对的是高度开放的环境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因而很少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来研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外没有县域金融的概念,但对可以构成县域金融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研究较多。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基本上无区分,因此,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弗农・拉坦认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是逐渐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生存能力,导致信贷机构活力衰退。苏布拉塔・加塔克认为,发展中国家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活动的正规性、乡村银行数量的不足以及营运成本等使其一般不会把农民视为有信誉的顾客,致使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特色,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同时研究成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

二、当前我国县域金融的基本情况

目前,认清我国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找寻金融支持的新思路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农业大国,而县域经济又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是一种弱势经济,要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找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用不到全球3%的GDP生产能力解决占全球1/9的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任重道远。

(一)资金制约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资本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或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解决资本约束的最有效途径都必须重视和发挥金融的调节作用。在中国,偏颇保守的金融管理制度使县域经济发展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使“三农”发展全面搁浅,加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危机。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贷款占银行总贷款额的比例1995年为7.10%、1996年为2.90%、1997年为4.40%、1998年为5.10%、1999年为4.90%、2000年为5.10%,这同农业15%的GDP贡献以及62%的人口、66%的劳动力和90%以上的国土维持面积不相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目前,不仅县域企业融资困难,而且县域‘资本失血’和‘资金倒流’现象非常严重……县域内的某些自有资金由于趋利性流向大中城市……财政出资太少,自我积累太慢,银行贷款太难,社会集资太险,唯一的途径是外力突破-招商引资,但是县域招商引资的环境无法同市辖区相比。”3资本准备不充分、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抑制现象明显

农村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到城市,造成“失血”,使县域资金供给的来源短缺,并且长期不能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导致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一方面和我国金融管理系统长期以来在资源配置上重城市经济、轻农村经济的思想偏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县域的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县级政府财政单薄、金融抑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在广大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着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收缩涉农业务的现象。例如,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不再承担县级以下农业贷款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在流通环节支持粮食收购;截至2010年10月,邮政储蓄银行仅在全国29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办小额贷款业务,县域覆盖面积微乎其微。

三、现行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马克思说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高度融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没有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的经济不可能有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竞争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我国县域金融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行金融运行体系和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金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县域经济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功能金融机构设置与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单一的矛盾;县域经济发展所需多样化金融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供给的矛盾;国家对县域经济的政策倾斜与金融操作歧视的矛盾。

形成目前县域金融运行体系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局面的原因既有经济、金融方面的,也有社会、政策方面的,还有体制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宏观发展战略上国家对县域金融重视不够。在我国近几年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对县域经济这一层次重视不够,政策扶持不力,使县域经济及其结构调整在金融支持上遇到了障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二是金融企业本身素质限制。我国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远高于国际正常水平,而国际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使我国金融业疲于应付,没有精力来认真研究县域金融服务问题。加之目前县域金融机构信贷

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差,导致政府、银行和企业关系紧张,阻碍了县域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部分金融体制改革措施给县域金融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五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受产业政策的限制,金融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无法作为,一些较好的项目因规模较小而批不下来,一些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因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而前景黯淡。

综上所述,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发展是共生、共存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金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筹集资金,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目的。要解决金融抑制问题,如何“开源节流”很重要,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县域资金的回流机制并扩大渗透力度,综合治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促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议国家财政、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中长期农业发展债券,对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等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3,(07).

[2]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韩守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对河南、安徽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2,(09).

[4]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6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6]许桂红.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杨荫凯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脚注: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县域社会治理概念第8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部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对立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体制;其次,多了“市”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县域间的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市管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必须清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管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或行政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战略高度、从国家宏观体制完善的高度进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据“缩省强县、创新市制、市县分治、省县直辖、乡镇自治”的思路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