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02 07:47:55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特色办学;安徽建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1104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同济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到2015年5月,我国设有城市(乡)规划本科专业的学校有207所,其中通过评估的高校有42所①。可以看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迅速,但水平差异较大,大城市、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发展良好,地方性、新办专业的高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2]。为此,2013年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等进行了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和定位增加有关教学内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3]。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要求。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凝练特色,将是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 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地方高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以安徽省为例,目前有8所高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除合肥工业大学属于部属院校,其他7所高校均为省属地方高校(表1)。从办学时间看,除了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外,其他高校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开办时间均小于15年。从办学背景看,5所高校是依托建筑学的工学专业,1所高校是依托地理学的工学专业,2所高校是依托农林学的工学专业。从招生数量看,年招生数量普遍在50~70人。这些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大部分依托原有相近专业开设,不同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自身特色,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表1安徽省高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简表高校名称专业名称开办时间学制专业类型招生数量/年是否通过评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19835工学60是合肥工业大学城乡规划20005工学50否安徽农业大学城乡规划20025工学60否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20085工学70否黄山学院城乡规划20114工学70否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20124工学30否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20075工学60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城乡规划20045工学100否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顾康康,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城乡规划行业市场需求火热,毕业生就业面不断拓宽。但是随着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城乡规划设计企业需求日趋饱和,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许多的困难。由图1可以看出数据由安徽建筑大学就业办公室统计。,2011―2015年,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整体高于90%,但2015年降到7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城市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中小城市及乡镇选择较少。从就业方向来看(图2),35%的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25%的毕业生读研,这2个方向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0%。进入建设单位、考取公务员以及出国的毕业生分别占21%、7%和9%。就业方向以大中型规划设计企业为主导,就业区域以省内大城市和省外大中城市为主,就业选择仍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率的提升。

二、 国内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案例探讨

(一)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唯一一所土建类高等学校。其城乡规划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一向注重实践,实践教学共计6分(课内实验120学时,折合实践教学7.5学分),占总学分33.5%,加之所在地域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将专业实践与城市发展互动,形成了共赢局面。该校的课程设置以设计课为核心,从本科低年级到毕业设计各个环节以学生创造力培养为侧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下的六个研究方向,在学校的大平台课程基础上,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设计课、专业核心理论课,同时辅以宽基础、宽知识面的基础课与选修课程,构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性强,学生除理论与设计类课程学习外,还应参加多项专业实践环节。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良好的就业前景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良好的声誉又吸引了良好的生源,形成了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历史长,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三所开办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学科基于地方院校的特点,立足地域城乡发展,在山东半岛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半岛蓝色经济区村庄建设研究、浅水层城市有轨交通研究、城市洪水防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其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特色是土地使用,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城市核心功能要素配置和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测度和分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山东省区域类型多样,城市发展各异,为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与样本。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技术服务方面,为地方城市建设做出较大贡献,业已成为山东省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

(一)特色凝练

1.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创造交叉方向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因此,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寻找城乡规划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向,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科特色凝练的途径之一。

2.依托地方合作资源优势,创新实践教学

落实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4]。“产、学、研”相结合是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传统,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把面向市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锻炼学生。由城市规划系、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及研究所(教授工作室)等单位共同形成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互相支持的体系,在省内外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创新研究领域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体现了徽州工匠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县西递、宏村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5]。近年来,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学院下设的徽派建筑研究所,以及学校和世界遗产地宏村同时设立的徽派建筑陈列馆,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与课程设计中,设置了地方建筑或古村落及古建筑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课程作业,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徽派建筑,为弘扬徽派建筑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夯实基础。我国新型城镇化政策更加重视乡村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提出通过振兴乡村和农业来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社会矛盾[6]。安徽省农村人口多,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开展大量乡村规划与研究(表2),乡村规划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比重日益增大,乡村规划教学与实践已成为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大特色。表2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实践项目时间地点人员成果委托单位萧县新农村规划2011年7月至8月萧县20个村庄教师2人,本科生20人编制《萧县新农村规划》萧县人民政府皖北美好乡村调研2012年8月皖北6市12村教师3人,本科生6人编写《皖北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2013年3月皖北地区教师6人

本科生28人编写《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2013年11月岳西县

水畈村教师2人,本科生4人编制《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水畈村荣膺“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岳西县人民政府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2014年4月岳西县6村教师6人,本科生12人编制《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岳西县人民政府宁国市美好乡村规划调研2014年7月宁国市2村教师3人,本科生12人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宁国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2015年7月安徽省5县30村教师5人,本科生10人编写《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报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寨县村庄布点规划2015年8月金寨县教师2人,研究生5名村庄布点规划(文本、图纸、说明书)金寨县人民政府海门市海州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竞赛2015年8月至12月海门市

海州乡教师4人,本科生8人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同济大学(二)课程优化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既注重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工程教育理念的落实,同时又要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社会性与政策性发展趋势,与我国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接轨,注重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7-9]。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规划设计与城乡规划管理两大方向为核心构筑系列课程群,其中规划设计类课程以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及城镇化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进行区域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设计能力,城乡规划管理类人才培养在设计表达类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规划政策、规划管理及规划实务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体系设置围绕规划专业“双主线、三阶段”教育过程,按专业认知规律要求分阶段设置城市认识与体验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城市建设史实习、系列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三)就业导向

据统计,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以规划设计单位为主,且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面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的规划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中小城市及乡镇将成为未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就业市场。此外,除了规划设计单位,拓宽就业方向将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安徽建筑大学近年来组织的“创业之星”活动,多名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扩宽了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对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由于种种限制因素不可能延续985、211高校的发展模式,只有凝练特色、错位发展才能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创造特色化发展道路,依靠学科和地域特色凝练教学、实践和研究内容,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侯丽, 赵民. 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回溯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60-70.

[2]方程.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发展道路探索[J]. 规划师, 2013, 11(29):101-104.

[3]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53-59.

[4]唐春媛. 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4): 15-18.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J]. 地理研究, 2004, 23(5): 686-694.

[6]周岚, 于春.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6):1-7.

[7]徐岚, 段德罡.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J]. 城市规划, 2010, 34(9):28-31.

[8]吕飞, 戴锏, 路郑冉.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4): 85-89.

[9]白淑军, 许峰.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调研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2): 129-133.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schoolrun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university under new situation:

tak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 Kangkanga, CHU Jinlonga, ZHANG Hongyab

( 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 b. Graduate Faculty,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022, P. R. China)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2篇

具体说就是要抓住一个中心(新课程改革),突出两个重点(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规范三大行为(教学视导、区域教研、教育科研),协调四方力量(学校、培研中心、教育行政、上级教研部门)、破解五大难题(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规范、新课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课堂教学评价),全面提高质量。

二、工作措施:

1、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责任。强化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学任何时候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花大力气抓教学永远没有错的观念。学校校长要精确定位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校本教学管理规范,为教务主任开展教学工作创立良好人文环境,指导、支持教务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育干事对本区域教学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2、建校本培训基地,抓实校本师资培训工作。各学校要按照《兴山县2005--2008年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落实培训规划,并按各自的规划组织好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做好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和相关的送培工作。要继续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课程培训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结合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掀起一个新的学习高潮。培研中心要将培训阵地前移到区域和学校,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并照顾到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3、各位校长和教育干事要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今年六月下旬将举办一期“校长论坛”,中心话题就是“新课程与校本化”。要求所有中学校长,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乡镇教育干事,人人参与,个个发言。

4、规范教学视导行为。要重新定位培研中心的工作的性质,强化服务,淡化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本年度要以求实效为主要目标,从视导模式改革做起,开展定单式服务与挂点式帮扶为主要方式的视导模式改革,促进工作方式转变。中心要向全县学校公布所有培研员的业务资料,包括研究学科、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个人资料,供学校选择,实现定单式服务。采用由服务对象确认为主要特点的管理办法,落实过程管理。上半年在部分乡镇和县直学校试点,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县推开。同时由培研员自主联系并申报挂点学校的教研组(非县直薄弱学科,可结合区域教研组安排),以挂点帮扶的办法开展工作,要求将挂点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教育科研的进步作为培研员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加以考评。

5、规范区域教研行为,促进校本教学研究。我县区域教研组建设是宜昌市在全省课改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介绍的成功举措,要进一步落实。针对前段时间区域教研组工作随意性过大,流于形式的情况,要尽快出台《兴山县中小学区域教研活动规范》,抓区域教研的规范运作,区域教研组指导成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每次活动的协调与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区域教研活动有效有序,从而促进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证。本学年要继续开展先进教研组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十佳教研组长和十佳教务主任,要进一步完善评选办法,以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6、抓课改骨干教师评选与教学大检查。本学期结合课改骨干教师评选的程序,在3--4月要开展一次教学大检查活动,检查组要确保到达所有校点,查看相关材料,听一定量的课,并与学校教师做较为深入的交流。检查的重点是课程计划落实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业辅导情况、校本培训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目前教学与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寻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路,获取第一手材料。同时通过检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在规范化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7、发挥兴山教育学会的研究与协调作用。一是要继续办好“一刊一网”。要在办好《兴山课改通讯》,提高刊物采编质量和印刷质量的同时,提高向上级刊物推荐作品的命中率。要在办好“兴山教育信息网”的同时开办“兴山教育培研网”。以更丰富的内容吸引全县教师,学生参与网站建设。结合湖北省农村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创建工作,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开通因特网,开辟起网上教学研究阵地。乡镇中心小学以下校点在开通KU波段后要加强资源利用研究,推广南阳小学的经验,走教育信息化之路。要以兴山教育培研网为县级平台,加强学科教学艺术交流,课程改革经验推介,并通过这一平台推出各校的校级名师。二是教育学会要在区域性教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可以组织一定范围的教学研究沙龙,也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课题研究、教学比武、成果评选活动,以推动校本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三是以教育学会为龙头规范县内教育科研行为。进一步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立项,清理“六无”课题,按《兴山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实各课题的研究过程,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年内要组织一次全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选展示和奖励活动。

8、以教学评价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一是本年度以小学师生发展性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为研究重点,组织部分学校作为试点校,以培研中心小学组为龙头,开展专题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各乡镇要认真组织有关学校开展专题研究,拿出本乡镇的评价办法。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评价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促进师生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各位校长要和教师一起做校本资源分析,设计校级规划,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培研中心要组织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工作交流活动,召开专题研讨会,到课题试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邀请省市专家视导,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3篇

延庆县将队伍建设作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来抓,成立了延庆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工作站和监督站三站合一的综合部门。县水土保持部门主要负责全县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全县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水土流失监测,定期监测公报等。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水务站,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镇域范围内的相关水土保持工作。

2规划先行,统筹推进

始终将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从延庆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均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先后编制了延庆县水土保持中长期规划,《延庆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延庆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延庆县妫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延庆县白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延庆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划》,延庆县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等一批水土保持综合及专项规划。对水利、林业、农业、国土、环保、市政、交通等部门承担的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工作进行了统筹,有效地整合了各方面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建设、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水土保持部门统一规划、多部门协作、广大群众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长效机制。

3部门联动,政策集成

认真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水土保持各项政策,形成部门联动、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1)围绕贯彻水土保持法,出台了《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延庆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实施细则》。2)围绕水源保护,出台了《关于禁止放牧家畜实施办法》、《关于生态作物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关于退稻还旱的补贴政策》。3)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施意见》、《关于退耕还林重点区域扶持政策》。4)围绕社会参与,出台了《延庆县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方案》、《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

4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严格前期工作、计划管理、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出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4.1前期工作

严格执行《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前期工作大纲》、《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概估算编制规定》、《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制图手册》等相关规定和办法。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初步设计单位资质管理,明确规定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必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初步设计必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4.2计划管理

根据每年下达的生态建设任务,各实施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每年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编报项目投资明细,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4.3工程管理

参照基本建设程序,依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北京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管理。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等“四制”。坚持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工程监理考核工程质量,建立起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4.4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在工程建设中实行县级报账制。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制度,“一支笔”管到底,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4.5建后管护

工程竣工后,按照“谁治理、谁受益,谁所有、谁维护”的原则,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签订管护责任书,交由当地政府、村委会或直接受益人管理。根据各工程情况设置具体的管护细则,并安排必要的管护经费,由各村的生态管护员和水管员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确保人员、资金、责任三到位,保证工程的正常效益发挥,解决了工程重建轻管的矛盾。

5公众参与,民主决策

延庆县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纳入到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纲要和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中,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鼓励公众参与,通过设立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文明个人等荣誉,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公众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参与热情。为了使生态清洁小流域更好的服务农民,贴近民生,延庆县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强化了农民参与机制。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农民参与指导意见》,明确农民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受益主体,促进农民从“项目前期、工程实施、后期管护”三个环节全过程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实现了水土保持工作“零距离”服务农民。工程设计时,先请专家讲解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具体知识,然后采用一事一议、群众举手表决的形式确定措施,既宣传了水保,也使项目实施更能贴近群众的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程实施中,鼓励农民参与实施小而分散、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工程建成后,选聘农民作为管护员对工程进行维护管理,为农民增加就业和增收的机会。

6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把科技作为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支撑。从1980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支撑项目,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1)围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东三岔、汉家川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示范研究、水土流失区干旱阳坡造林技术研究、生态袋护坡技术示范研究、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示范研究等方面工作。2)围绕水土流失监测,先后开展了小流域综合防治动态监测体系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工作。建成了全国种类最齐全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区,成为延庆水土保持科技的重要支撑。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技对外合作工作,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同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共取得省部级成果10项。同时接待欧盟、美国、非洲等同行交流200余人次。

7严格执法,提供保障

批准成立了延庆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专职负责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并从办公场所、执法人员、配套设备、专项经费等方面保障日常执法。全县建立部门联动贯彻水土保持法规的机制,规划部门在颁发“两证一书”时要求建设单位编制水保方案;发改部门在批准项目投资概算时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列支水土流失防治费用;环保部门将水保方案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建设部门要求生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做好水土保持“三同时”验收。全县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均为100%。

8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4篇

根据县域内各项规划和学校布局,结合学校的位置、服务范围,占地面积等,确定布局调整后该校未来建设发展的职能、性质和规模。考虑到学校发展的弹性机制,制定出分期发展计划,明确近、远期目标。

二、校舍空间计划类型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县域中小学校的调研与分析,根据中心学校、普通学校、教学点三种类型,分别提出对于校舍空间的计划,探讨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校舍空间后续利用与发展建设等问题。

1.中心学校校舍空间计划

中心学校是进行义务教育的骨干学校,一般全乡(镇)只有一所,涵盖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在某些人口密集,教育事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大乡(镇),也可根据需要设立2~3所。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中心学校的校舍空间体现为短缺和不足双重特征。以铜川市印台区学校为例,其内各镇(社区)中心小学普遍存在原有校舍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严重不足,而各镇及社区内所辖初级中学,虽建设质量良好,但由于生源严重不足。中心学校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校园环境,齐全的教学设施,较大的服务范围和广泛的影响力,是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需保留,且需重点发展建设的学校。由于县(镇)域中心学校接受了被撤并学校的生源,必然面临扩建或者选址新建。与此同时,布局调整中所在乡镇也撤并了一些初级中学,此时可以将中心小学迁址到被撤并的初级中学里继续办学,原有的中心小学校舍可以改建为幼儿园。因此,以合理、有效利用教育建筑资源为目标,以学校职能性质灵活置换为原则,对中心学校校舍空间计划可采取原址改扩建和择址新建两种方式。

2.普通学校校舍空间计划

普通学校是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体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指非城市建制的乡(镇)以及以下包括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在内的普通中小学校。黄土高原县域中小学普通学校的校舍空间体现为:一是功能构成简单,仅能满足传统讲授式教学;二是校舍空间配备不足,专业教室(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缺乏,设备简陋。普通学校由于其学校规模、教育投入等方面与中心学校存在明显差距,且生源不足、办学能力有限,在黄土高原地区各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虽有小部分保留,但大多面临撤并。其中,保留的普通学校,其服务半径、学校规模等虽不像中心学校产生急剧膨胀,但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以铜川市印台区学校布局为例,大多数普通学校,布局调整前基本不提供学生住宿,但随着布局调整后学校服务范围的扩大,部分学生不得不在学校住宿,原有的校舍空间不能满足学生基本的住宿需求。因此,对于保留性的普通学校校舍空间计划以改造为主,包括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空间构成,改善专业教室的空间配备。

3.教学点校舍空间计划

教学点是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小学阶段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通常以村为单位设置1~3年级,且学生人数较少,配备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有限,一般从属于区域中心学校。黄土高原县域教学点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一般每校生源小于20人,教师不足5人。其校舍空间特征体现为陈旧短缺,一方面空间功能单调,布局形式单一,各功能构成及组合尚处于自发形成状态;另一方面室内环境差,相关设备设施有限或简陋。教学点受制于教育投入和教育人才的严重匾乏,一师一校、复式班等教学状况,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各县域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是撤销、合并的重点。而实际调研发现,教学点因覆盖面广、服务半径小、深入农村基层等特点,在黄土高原各县域的农村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基于此,对于教学点的空间计划以形成现代化教学空间为主兼多功能、复合化的文化设施空间,丰富原有农村教学点的功能构成,形成文化、教育、社区服务多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文化综合体。

三、结语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分数大幅提升,达到60分以上,排名提高至少10位(含),力争提高15位(含),跃升至B类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县域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1.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县级财政要继续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确保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只增不减。到2020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以上。设立县域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和校企合作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发改局、县发改局(工信)、县财政局)

2.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普惠税收政策落实力度,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到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信)、县税务局)

(二)培育壮大县域创新主体

1.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地,调动企业申报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千家工商注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市场监管局、各园区、各乡镇)

2.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千家工商注册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市场监管局、各园区、各乡镇)

(三)完善县域创新条件建设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加强与大学、农业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大产业,采取“高校院所+行业+企业”共建模式,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创省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新增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2个以上。支持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协、各园区、各乡镇)

2.加强创新园区、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中国成立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产业园区与国内外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共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协、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园区、各乡镇)

3.开展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标行动。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认定标准和流程,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项目”的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持续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数量和覆盖率。加强对企业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的政策支持,引导已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实施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力争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30%。(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信)、各园区、各乡镇)

(四)加快县域产业创新产出

1.加强专利创造运用,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加大发明专利授权资助力度,调动全县企业、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0.4件,达到1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各园区、各乡镇)

2.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特色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将竞争着力点和转型突破点聚焦到质量提升、品牌效益、绿色生态和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精密轴承、液压传动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立足产业制高点、聚集轴承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为轴承企业的科技研发及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为省轴承产业发展方向做出研判,核心技术做出探索。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加快培育规上高新技术产业,确保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年递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工信)、县科协、各园区、各乡镇)

3.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好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技术创新,培育转化示范小麦、谷子等新品种。到202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园区、各乡镇)

(五)建立县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1.加强科技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科技、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谋划、协调和督导。(责任单位:县科协、各园区、各乡镇)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与奖励。抢抓国家、省、市奖励政策机遇,鼓励企业打破固有思维,强化创新意识,瞄准市场需求,采取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的形式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鼓励他们加强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在本企业进行转化。(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发改局、县发改局(工信)、各园区、各乡镇)

3.推动科学普及。加强科普基地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普条件。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科普活动、科技扶贫活动,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依托各级学会、企业科协、农技协组织开展科学普及和信息服务,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责任单位:县科协、县农业农村局、各园区、各乡镇)

4.推动科技金融深入融合。组织开展“政、银、企、保”对接活动,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项目,努力解决企业运行和发展资金问题,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责任单位:县科协、县金融办、各园区、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推动全县科技创新重大战略研究、重大政策安排、重大工作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6篇

【关键词】国培;常态;研修;培训模式

根据国培精神,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引导教师常态化研修。一般采用的方针策略为,思想重视(省级政策宣传到位,领导督促到位,个人思想认识到位,有利于调薪,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未来教育)、方法对点(抓准热点,找准痛点,发展重点,攻克难点)、行动有力(读准政策,整合团队,四级协同,课程准确,经费保障,机制得力)。

一、项目整合设计,培训下行走向

认识:骨干研修(置换研修、种子教师培训、提升工程)

全员研修(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

校本研修(省级送教到县达到名师示范,县级送教下乡指导校本研修)

研修一体是前提,初期由教师管理股牵头,教研室仪器站继教中心三部门共同编制培训规划,共同制定年度计划,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组织活动开展。团队建设是关键,建立团队资源库,选聘首批培训库,依据文件制订切实培训管理方法。课程体系是核心,以制度引领,优选途径,依据标准要求,形成课程体系。县级经费是保障。

行动:实行省县镇校四级联动,层次化管理团队,切实做好培训下行。落地为支持提升校本研修,直击课堂教学问题,一线教师协同研究,县级主责学校主修,诊断示范研课磨课,培养区域团队校级骨干。

通过“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等项目,选择县直学校――乡村片区进行横向对接试点,实施创新教、学、研组织形式、三级教师(入职型、合格性、成熟型)培养项目、丰富“试点项目”五大培训项目的资源建构和优配方式的实践形态。

通过“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充分发挥省、县两级培训师的引领作用,在各乡镇进行纵向“教、学、研、做”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同时,通过两级培训师的传带,引导乡村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学案等系统性学习。

二、机构支持体系,服务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学校研修社区成为团队骨干再跨校研修成为优秀培训者。

借力国培,立足区县,整合资源,培养队伍,创新机制搭建体系育县域指导团队,聚外部资源,抓全体研修,带团队业绩。实行海陆空的全面支持体系。建立36 个县站,120个校站。按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0:1比例遴选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选派对象为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培训团队要紧紧围绕承担网络研修、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等培训任务,积极参加院校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的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用两年时间为我县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三、统筹三类培训,引领常态研修

规划二三年培训持续性培训,用置换育种子,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促常态,通过访名校校园长培训抓重点,统筹送培送教,协同机构高效,探索成熟方案,精细研磨过程,注重资源建设。

以“助力教师常态研修,服务学生有效学习”为宗旨,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网络与校本研修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建立高校+研修网+县教师发展中心+县教师培训骨干团队+县优秀中小学的培训体系,构建通城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年预设主题:

第一年主题――工作触发学习 尝试解决策略

聚焦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遴选团队成员,并组织成员参加脱产置换培训、名师培养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打造培训团队。围绕一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难点问题,触发教师的兴趣,由教师选择基于自身工作场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等)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自身的解决策略,形成优化课堂教学课例资源包和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包。在名师工作坊中通过梳理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提供示范解决策略、设计研修活动计划等培养全县学科坊主研修领导和指导力,并在县级学科坊中进行实践,引领全县学科教师重点开发微课资源包。

第二年主题――互联网聚智慧 汇聚解决策略

聚焦重难点,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主体作用,通过国培建立的网络研修社区,采取任务驱动、示范引领、成果导向等模式,汇聚一线教师智慧,继持续引导参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并能就不同层次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积极参入全国优化课堂课例资源库与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库建设,实现跨县、市、省的资源共享,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具体到单元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持。

第三年主题――创新改变课堂 形成解决策略

以优化课堂教学与转变学习方式为目标,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以学校为单位,推广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过去汇聚而成的优质课例与微课资源,在乡村,特别是村小与教学点普遍实践适应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我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四、提供组合资源,促进混合学习

组合资源(视频案例研修),理论引领,行动导向,实践给与,跨镇校,跨学科,跨年级,基于问题解决,“三备两磨”,精心及时生成课程资源。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7篇

民进中央课题组在全国5省、12个区县的调研中发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实施效果尚未显现,且在执行中出现偏差。主要问题有:第一,配套措施缺位。部分区县执行政策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或宣传层面,甚至抵制或架空政策。第二,部分城镇学校选择表现不佳或新任教师交流轮岗。93.4%的受访者反映城镇学校派出教师质量不高,部分学校甚至将支教或交流作为惩罚手段,强制执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第三,流入学校对交流轮岗教师管理乏力。63.4%的交流轮岗教师工作态度消极,甚至存在利用社会关系不到岗现象,对学校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第四,交流轮岗周期一般为一年,时间过短,使教师、学生难以适应,且增加学校行政管理负担。

为此,建议:

1.有效结合教师的初次配置与二次配置政策。优先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强调均衡,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同时逐步推行教师资源的二次配置政策,即教师就职后,有机会到不同的学校交流轮岗、入职等。试行全员双向交流制度,作为每个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使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到城市学校和优质学校任教、学习、提高,有渠道、有序流动到城市学校,有效避免区县政府和学校存在的滥用权力行为。

2.将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与业绩考核挂钩。采用职业生涯考核“积分制”,把教师交流轮岗的过程换算为积分,累计到教师业务档案中,与教师评职、晋级、奖惩和工资收入等联系起来。在实施“积分制”过程中,根据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工作条件,对学校分类划片,合理赋值,程序公开透明,使教师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发展节奏,使“要我轮岗”成为“我要轮岗”。

3.注重交流轮岗评价,强化流入校管理权限。明确校长、教师交流期间的工作内容、绩效标准及流入校的评价和管理权,将流入校的评价结果作为其绩效考核、农村任教经历认定的重要依据,杜绝交流轮岗期间的消极怠工现象。在有条件的地区试行交流轮岗教师与流入校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期内流入校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主体地位,聘期结束后教师可选择留任或返回原校。

4.依据教师层次、学科特点,丰富交流轮岗形式。首先,将交流轮岗教师分为两类:一类为县(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负责指导流入校教研、教学,充分发挥优质师资的辐射作用;一类为普通教师,主要承担教学任务,弥补流入校教师数量的短缺。其次,试行、推广“巡回走教”交流轮岗形式,即周课时少的科目的教师以及某些特殊专长的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在县区内部若干学校流动上课,同时建立健全“巡回走教”教师考核制度,使教师有集体归属感,合理评价教师的履职状况。以此,有效解决学校编制少与教学科目多的矛盾,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提高薄弱、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县域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第8篇

关键词:三通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城乡共同体;在线资源推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71-03

近年来,临沭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中心,以机制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保障,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重点,抓好了落实,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一、加强组织管理,有力保障县域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

临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算经济账、民生账、发展账“三笔账”,提升了对“三通工程”建设的再认识,由此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平台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实施。2012年底,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明确职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多层次召开会议学习研究,邀请有关领导专家作报告、开讲座;县领导多次召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并经常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按照国家及省市规划要求,制定了《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暨“三通两平台”工作的通知》(沭政办发6号)、《临沭县2013年-2015年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和建设标准。同时,要求各镇街、各学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规划和标准要求,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建设。在财力上,县政府建立了教育费附加、公益金、土地出让收益计提以及学校公用专项经费列支等教育经费项目逐步投入、梯次投入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投资机制。同时,在教育系统内部,从教干到教师,认识上、行动上迅速行动,制定出台了空间建设评价、规范、评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召开各层面的培训会,全面推进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推进“三通工程”建设进程,促进教育信息化驶入发展快车道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临沭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资金筹措体系,有效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2008年至2011年投资2300多万元,实施了全县信息中心设备升级改造,完成了所有农村小学的教育城域网接入,使教育城域网延伸到全县每一所学校,同时也实现了县域内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自2012年以来,临沭县共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以“四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一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工程,采购电子白板1992套,实现所有班级都配有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教学中,摆脱了传统黑板的限制,方便了信息化手段的教学。二是教师机、学生机建设工程,更新学生机4704台,教师用机2879台,全县包括农村小学在内,学生上课均人手一机,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三是录播室和视频会议建设工程,建成智能录播教室33间,并依托录播室建立了能容纳500个点的教育视频会议系统,中心小学的优质课堂实录实时传送到农村学校,为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校园网更新工程,为全县各学校配备了110台三层交换机,300台可网管二层交换机,并提供了国标网线,为镇街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了服务器,保障了校园网的畅通。2013年完成了千兆光纤到镇街,百兆光纤到学校的传输网改造,目前,县教体局信息中心使用的中国联通网宽带出口已达2.5G。提前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宽带中国”进校园的战略部署,全县实现了“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实现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推进。

三、实践探索同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初步成效

1.注重资源优化,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

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觉司长调研中指出,要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总结梳理资源建设经验,有目的有系统的建设一套精品课程资源,以达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一是突出加强教师空间资源建设。为促进教师资源建设,一方面县教体局规定教师以教学常规为突破口,按照教学进度上传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实践活动,对空间资源优化整理。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对上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做了统一要求,教师空间资源的质量得到提升,浏览学习更方便。二是突出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县教体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录像活动的通知》,借此活动集中研发了一批学校精细化管理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同时,组织近千名教师参加全县“云空间建设与教学应用”说课等信息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目标、扎实落实集体备课成果,培养教师落实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整合的能力,提高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推广平台应用,实现扁平化教育管理

临沭县充分发挥各级云平台的管理优势,与教育管理相结合,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性。让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延伸到基层的学校,偏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的教育信息。利用云平台安排部署工作,各学校可随时掌握上级部门工作动态,并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学校结合实际运用云平台,分别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电子政务、处室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家长学校、校际交流等各种教育管理模块,实现了系统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同时,临沭县依托城乡共同体,充分应用空间平台,实现了城乡共同体进行联合教研。自活动开展以来,驻城学校和乡镇中小学依托云空间,联合开展的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平台构建、经验交流等活动就有了更便捷和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依托联动云平台、云空间开展的“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等活动,让处在偏远乡村的教师足不出户便可以与网上名师面对面。空间让教学的“主战场”内容更丰富、稀缺课程不再稀缺。

3.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

临沭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实用性,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师生沟通、家校互动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公平化、均衡化发展。充分利用 “人人通工程”,积极开展 “网上作文”、“网上绘画”、“网上动画”、“电子报刊”、“网页制作”、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教学与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每一位中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网上场所,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