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5 16:54:26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第1篇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小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深入分析津市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津市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一、津市市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必要性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关注,学术界和各实践方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与实践。众所周知,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小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津市市为研究对象,借鉴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深刻剖析津市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找出津市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障碍,为津市市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献言献策,为津市市生态经济建设、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提供参考建议。

二、津市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津市市在立足自身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洞庭湖经济生态区建设、湖南的3+5城市群等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在把握发展规律中构建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跨越式变化。但是随着津市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资源存量的有限性与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支柱产业的刚性发展与多元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的愿望与社会发展的缓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已经或将成为制约津市市经济社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这些都是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正确认识津市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才能实现津市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借鉴津市市历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感受与认识,从以上方面提出津市市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津市市实施经济转型的具体对策措施

1.在产业发展方面。首先,构建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重点的更为明确稳健的产业结构。首先,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的思路,走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夯实农业基础。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等传统农业产业做优,形成品牌;将桑蚕、食用菌、特色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做强,形成规模。同时,大力推进环西湖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推广农作物秸秆—有机肥—农作物等循环农业模式的绿色农业。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将津市市打造为湘西北工业重镇。在工业上,着力构筑“5+2”产业体系,也即五大传统产业(汽配、盐化、纺织、造纸和食品)和两大新兴产业(新型建材和生物医药),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讲,扩大车桥生产规模,将汽配产业做大做强;改造提升盐化、纺织和造纸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培育做优食品产业,形成津市市特色品牌;大力发展高档建筑墙地砖、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积极发展酶制剂、医药制造等生物医药产业。同时,加强经济开发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引导企业向开发区集中,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总之,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优化布局,积极引导,突出重点,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有序发展,充满活力。

2.在城市建设方面。首先,突出强化城市建设开发的规划,以城市规划区域为主体,以交通干道为纽带,形成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城镇体系。以县城为基础,以其主干道为依托,实施县城的提质扩容,并将县城的功能分区,促进城区协调发展,将津市市县城建设成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市。同时,加强县城周边城镇的建设,实现与周边城镇经济发展联动。其次,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步伐,提升道路档次,完善城市路网体系,使城市道路更加美观、便捷通畅;加速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完善配套设施,确保管网水质达标,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建设好一批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等设施,对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全力推进城区公共经营场所、市政设施、住宅小区等地的夜景亮化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依托津市市历史文化底蕴、生态环境,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文化。

3.在财政政策方面。首先,建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奖励措施。中央、省市政府要出台加大力度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奖励政策,促进企业积极实施节能减排降耗进程,高效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津市市政府也要出台财政奖励扶持政策,从产业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厉行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发展工业企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产品升级与生态环境共赢。对津市市来说,重点鼓励引导对盐化、纺织、造纸三大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其次,设立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国家、省市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目录指引下,明确适应本地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范围和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可以设立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引进高科技新兴的企业和当地中小企业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合理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对其科技人员予以补助和奖励。同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4.保障措施。首先,加强领导,为津市市经济转型提供组织保障。津市市全市上下要从长远利益和未来出路来思考经济转型,将经济转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转型的方向、转型的重点及转型的政策,统一全市人民的思想认识,激发全市人民创造力,构筑经济转型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设立津市市转型发展专门机构,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负责经济转型的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筹措、组织协调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领导全市人民投入到经济转型发展的事业中来。其次,转变政府职能,为津市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在国家、省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津市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具体来说,政府减少直接管理经济,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建立起规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环境,建立起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为经济转型法制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再次,完善政绩考评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在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重点的基础上,坚持推行项目责任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重点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立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定期调度、专项督查机制,使项目落实到具体单位,责任到人。同时,要改变唯GDP论的政绩观,打破片面追求速度第一、增量至上的惯性思维,探索试行绿色GDP核算制度,严格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刘学敏.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J].求是.2003(04):8.

[2]张复明.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2(81):15-20.

县域发展研究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 问题 对策 青阳县

一、青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青阳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地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独特优势,坚持抓主抓重,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步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一)综合实力持续壮大

“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2倍左右增长,其中,GDP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工业产值、旅游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4倍、2.7倍。二、三产比重分别提升0.9、0.7个百分点,达51.4%、35.5%,工业、旅游双支撑更加有力。

(二)工业经济量增质升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原则,在县域东部沿318国道、103省道打造两条工业走廊,推进工业发展由“一主七辅”向“一区两园”集中,县开发区扩区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由10平方公里增加到16.22平方公里,建有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4家,逐步从传统资源开采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装备制造、精深加工转型,形成了机电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主导产业,工业主导产业贡献率达81%,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35%。

(三)农业农村稳步发展

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流转土地7万余亩。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以省级九华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龙头,建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优质米、名优茶等8大特色产业基地30余万亩,组建了池州市首家产业化联合体―九华黄精产业联合体,成功创建绿色品牌、地理标识和原产地品牌30个。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12196元、增长9.3%。

二、青阳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发展不足仍是青阳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

青阳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仍处中等靠后的水平,在刚刚的2015年安徽61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上,青阳GDP总量80亿元,排全省第54位。

(二)产业层次低、效益不高已成为当前加快跨越追赶的关键瓶颈

支撑跨越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较少,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较低,带动能力不强。在工业发展上,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粗放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任务艰巨。在旅游发展上,旅游品牌知晓度低,创建和营销力度不够。农业基础仍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

(三)城市规模小、配套滞后与皖南名城建设目标比仍有较大差距

规划统筹、管理统筹的水平仍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不高,老城区交通人流拥堵,功能配套不完善。新城区建设刚刚起步,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任务十分艰巨。文明创建意识不强、氛围不浓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城乡环境特别是“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仍需进一步着力。

三、青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突出项目引领开放发展,着力增强增长动能

树立开放思维谋划项目,着力谋划实施适应转型要求、符合青阳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在新一轮的开放发展中抢占先机、增创优势。注重实干实效引进项目。更加突出精准招商和责任招商,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要求,把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放在突出位置,精准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区域招商和以商招商。加强对产业政策、招商政策以及市场主体的研究与分析,综合研判项目投资效益、带动能力和发展潜力,着力提升招商效率和招商质量。

(二)增强机遇意识,推动更好更快发展

青阳县要立足“三区”大发展,充分把握产业转移、转型大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地谋划产业结构调整,稳定一产,在特色高效农业上求突破;提升二产,在提高产业集聚力和竞争力上求突破;做大三产,在打造旅游核心品牌上求突破。)充分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主动顺应大势,积极抢抓机遇,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成本低、效率高、突破时空局限等优势和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市场连接、激发市场活力等巨大作用,更加注重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培育,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三)突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建设美好城乡

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交通通达条件,积极对接谋划环九华山、丁桥-铜陵等畅通工程。有序规划实施地下管廊管网、防洪排涝以及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绿化提升、水系治理等工程。抓好特色中心集镇建设。分类打造区域中心集镇,提升集镇人口集聚能力,为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提供有效载体。完善市容市貌、卫生保洁、交通秩序等常态管理机制,积极争创园林、卫生集镇,提升集镇整体形象。持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美丽乡村示范点和生态产业布局,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五年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产业支撑、文化底蕴,丰富美好乡村建设内涵。加强村民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发展、村容整治、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强“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建立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特色村居,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

县域发展研究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当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有的县经过不断的发展构建了其他区域不具备的独特发展模式。目前,已有相关学者对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因为研究视角的不一,最后所得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内容上经常有重复情况,认识方面未达到统一。本文以下主要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每一区域中的地理与自然条件都各异,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各区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因此,各区域的主导产业就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有的属于农业主导型,有的属于工业主导型,还有的属于第三产业主导型等。魏秀芬、于战平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明确强调了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他们一致认为若所制定的发展措施是科学合理且可行的,那么,农业就会变为县域经济中的核心增长点。赵伟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中明确的强调了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何黎明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思考》中明确的强调了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而进行的专业化基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等。上述所述均属于农业主导型范畴。

工业主导型主要指的是部分县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将工业作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部分。肖军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与途径》中明确强调县域经济应适当的引入外资,大力构建开发区、工业园区,以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达到工业聚集目标,并且,对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深入调整与改革,从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姜保雨在《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明确强调应树立起工业主导观念,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朝着工业化方向快速迈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以此改变县域经济以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二)空间地域的发展模式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中,从空间地域视角的角度上看,具体可分为产业空间布局型、地域文化型等。其中,产业空间布局型中又涵盖了城镇化模式、园区化模式以及集群化模式。王一鸣在《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中明确强调城镇化十分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城镇化进程与县域经济的发展间息息相关。刘炜在《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中也指出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园区化模式认为工业园区现已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最具代表的成功形式,有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园区的构建十分的重视,积极的引入外资加快园区经济快速发展。贺耀敏在《集群式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中明确强调了集群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思路,并且,还指出了江阴市、绍兴市、晋江市都是集群化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效果的区域。

当前,以地域文化命名的模式特别多,以下具体讲述的是温州模式、珠江模式、苏南模式等。赵晓在《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的“中国经验”》中明确指出了苏州模式主要是依赖于集体力量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县域经济形式,在强势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兑换资金,扩大空间促进发展。比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都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基础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体表现在农民靠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发展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是乡镇企业中最显著的一大特色。温州模式主要是紧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而形成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李晓钟在《“温州模式”及其启示》中明确指出了温州模式的形成原因:温州这座城市中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温州的自然资源紧缺,人员数量多但土地面积少;宽松的制度给温州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等。珠江模式主要是以中外合资、国内集资经营为核心,全面调动海外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出口加工,加快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均应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一个省区要想参与到国际国内的竞争中来,就必须对区域内的经济进行一番整合,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与素质。唯有各省区内的经济达到了一体化目标,方可从整体上促进区域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实现彼此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如果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无法在短时间里解决,那么,应将区域经济发展放到鼓励各区域间强化经济联系上,从而为各区域间的经济依赖性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利的软硬条件。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各县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特色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所以,各县域应结合自身的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全面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延伸发展渠道,加快本地经济有效持续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常会发生变化,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前的具有显著成效的发展模式会在今后发展中被摒弃,所以,我们应加强探索、改进与完善,以将其的优势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全面发挥。另外,在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败与否进行评价时,应出于是否有利本地生产力发展为最终目标上考虑,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征,科学选择多种模式,综合运用其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

[2]杨丽丽.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化研究[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

县域发展研究第4篇

关键词:金华市 县域经济 发展差异 实证研究

一、金华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金华古称婺州。因地处“金星与婺女星争华之地”而得名,是李清照笔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四州”的江南重镇。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是“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辖婺城、金东两个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四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469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县域经济在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水平位列浙江前茅,已成为金华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金华正在建设金义都市新区,新区未来将与金华和义乌市区共同形成浙中城市群核心区,成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和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影响FDI区域选择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依据《金华市统计年鉴2012》中已有的县市社会统计数据,同时按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确定从总量指标、均量指标、存量指标等方面选择指标,这样构建了包含30个指标项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体系。

三、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子分析

在对金华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了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步骤方面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找出金华市县域经济指标的数据吗,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来求解各个变量的特征变量,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第三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根据载荷矩阵,来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

根据各个变量在正交旋转因子载荷阵上特征值的大小,我们把30个变量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因子:因子一:经济基础因子;因子二:社会发展因子;因子三:经济效益因子;因子四:产业结构因子。

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

借助SPSS14.0软件,可分别计算各个县域主因子F1、F2、F3、F4的得分Z1、Z2、Z3、Z4,以各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来计算各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分Z:

Z=(46.903Z1+17.662Z2+16.831Z3+13.231Z4)/94.628

即:Z=0.496Z1+0.187Z2+0. 178 Z3+0.139Z4

从总体上来看,义乌、市区和永康的因子总得分大约在0.2—1.2之间,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我们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这些都是金华市经济基础最发达和社会发展最完善的地区,他们的经济基础水平、社会发展的完善程度、经济效益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合理程度都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其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市各个县市处于领先地位。东阳、武义的因子得分大约在-0.2—0左右之间,他们的经济基础水平和社会发展完善程度相对较高,特别是武义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都获得很好的发展,因此对综合实力也加强,可以把他们归为第二类。浦江、兰溪、磐安的总得分都是在-0.3以下,可以把它们归为第三类,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属于经济基础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因此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处于落后水平。

单从经济基础因子来看,这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义乌市因子得分排名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可以归为一类。从社会发展因子来看,金华市区的因子得分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主要原因在于金华市区的人力资源、开放程度、教育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都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从经济效益因子来看,永康、兰溪、浦江、义乌、东阳的因子得分较高,说明这些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同时经历利润水平增长也十分显著。而磐安和武义排名靠后,这些反应了这两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企业盈利水平不高等困境。

从产业结构因子来看,武义和永康处于领先水平,说明两个地区的三大产业都得到了均衡的发展。而东阳市和磐安市的产业结构则处于落后水平。说明两个地区产业结合发展还不够平衡。

参考文献:

[1]贾静丽,孙文生.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J].2011(17)

县域发展研究第5篇

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间,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调整财政职能,制定有利于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是一个上下关注的问题。本课题报告以山东、新疆、重庆和湖北为例,从描述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5年以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入手,进而评介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得失,探讨21世纪初期中央、省、市州县(市)级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一、引言

郡县治,天下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县域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这是中央党政文件第一次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县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社会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县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0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除外),其中:市辖区830个,县级市381个,县1478个,自治县116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多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93%.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6%; 全国县域经济的GDP达5.7万亿元, 占全国GDP的54.5%.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县域经济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上与国家和省城经济相联,下与乡村经济相接,处于城乡结合点,承上启下的地位十分明显。再次,我国的改革发轫于县域经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县域经济中的农经济、乡镇企业率先进行了改革,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许多有益经验。 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这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县域经济》工作部:中国县域经济网)。

第二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对应,一般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是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中界性特征(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司:《加快发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 《中国经贸导刊》2004.4)。

第三种观点认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和乡镇企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是极化型区域经济。从地域总体和经济整体看,县域经济既有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的特点,又具有与城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类区域经济不同的特点(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2001)。

第四种观点与第三种观点在定义上相似,但是在特征上则认为县域经济是典型体现中国转轨经济的三元结构(城市、乡镇、农村)、典型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其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闫恩虎: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中国县域经济网,2004)。

本课题研究后认为,对县域经济内涵的界定第一种观点更具合理性。县域经济社会是在县域经济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县域经济社会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人均GDP、财政收入水平等传统的经济指标的提高,更要注重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社会指标的提高。它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勿须讳言,由于国情限制,建国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长期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被有意无意忽视了,县域经济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一次革命。

(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与评价标准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分工与协作原则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以统筹城乡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以实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济构成工业化、社会载体城镇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综合发展持续化、人口生育计划化、科技教育普及化、管理运行法制化、土地资源利用科学化、社会保险普遍化以及消费方向绿色化。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分为经济方面的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主要有GDP、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河南省调整县域经济考核体系, 南方农村报2004.8.10),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均GDP指数、 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数和人均财政支出指数。

县域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有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是人类发展成就的总括衡量。它衡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1)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来表示。(2)知识或教育,用成人识字率(占2/3的权重)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综合毛入学率(占1/3的权重)来表示。(3)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GDP(PPP美元)来表示(图1)。

基本指标 综合指标

(一) 体面的生活水平

1. 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指数

(二) 知识或教育

1. 成人识字率 成人识字率指数

2. 综合毛入学率 综合毛入学率指数 教育指数

(三) 健康长寿的生活

1. 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 预期寿命指数

图1 衡量城乡发展差别的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 参照《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P.246.

本课题采用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衡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为便于分析,仅选择其中人均纯收入,即收入指数作为研究重点。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途径与手段

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直接手段包括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来发展县域经济,间接手段是指运用经济杠杆等来调控县域经济,发挥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积极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的各类市场主体,为它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课题认为,在研究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中,要特别注重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重点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中央对县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办法,调整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在统一税政前提下,研究落实赋予县域适当的税政管理权。三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下财政体制。在合理划分省级以下各级政府支出和收入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域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由于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和几千年来自然经济体制传统的影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十分缓慢,主要表现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县域经济由男耕女织型小农经济集合体转变为集体合作农业组织、乡镇企业和地方国营及大集体工业三部分组成的特殊区域经济结构,可称为老三块结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主导下,为服从服务于重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的五小工业 (大都是地方国营工业及一部分大集体工业)成为老三块结构的主体和领头羊。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前期,即短缺市场尚未转向相对过剩经济以前,通过家庭经营改造的广大的新型双层经营农业单位,与适应短缺市场并填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所留下空间的乡镇企业,成为老三块结构中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尤其是乡镇工业几乎是无工不富,是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这个时期,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挥聚集诸种资源要素,生产力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由于千千万万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农户与广大乡镇企业这些新型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县域经济一时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基本细胞或基本单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由长期的短缺经济开始转变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后,支撑县域经济的上述两类市场主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乡镇工业企业失去了大部分原有的市场空间,已由过去的无工不富变为90年代的无工不亏,连异军突起代表的苏南模式也受到挑战,更不用说一部分以双层经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陷入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回顾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基本经验,不管是在全国极具代表性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还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山东、重庆、新疆和湖北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抢抓机遇,迅速发展壮大;二是依据本地特色(资源、地域及人文等)发展壮大;三是积极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四是主动争取上级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与中期,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是极其重要的。

(二)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一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县域众多,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分布情况一致,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目前我国的百强县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中部次之,西部落后。据2001年底的统计,有县域GDP超过400亿元的,也有不足1亿元的;有县域年财政收入超过80亿元的,也有几千万多一点的;有县域人均GDP近4万元的,也有才300元的。其中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市是最低的100个县市的14.3倍。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的评价结果: 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最强的A级中, 东部地区占78.5%、 中部占15.5%、 西部占6.0%; 在最弱的J级中, 东部占0.9%、 中部占8.0%、 西部占91.1%.二是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2002年的山东来看, 山东东部的青岛、 烟台、 威海、 潍坊四市的24个县市共完成GDP 2612亿元, 占山东省县域GDP总量的44.1%, 县均124.3亿元; 而西部的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四市的31县市完成GDP 1095.7亿元, 县均35.3亿元。2002年, 山东最强县人均GDP 32705元, 是最差县人均GDP(2137元)的15.3倍; 最强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4658元, 是最差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的2.2倍(《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从2003年的重庆来看, 最强县双桥区的人均GDP17349元, 是最差县酉阳县(2515元)的6.9倍(《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对策研究》)。从2003年湖北省来看, 最差的竹山县人均GDP 2289.4元,只有最强的潜江市人均GDP(9322.7元)的24.6%,不到1/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财政运行现状分析》)。

(2)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主导的产业。2002年,全国县域经济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4∶43∶33,而同期全国经济中的第一产业比重仅为14.55%.大多数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十分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2002年山东省情况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15.5亿元、 2789.5亿元和1913.0亿元, 比例分别为20.54∶47.14∶32.32(《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中的农业仍占相当高的比重。从2003年的重庆市来看, 县域经济一、 二、 三产业的比重为21.33∶39.3∶39.4, 二、 三产业不发达, 比重偏小(《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对策研究》)。从2003年湖北省来看, 全省县域一、 二、 三产业的比重为24.9∶41.8∶33.3, 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省同期水平10.1个百分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财政运行现状分析》。2003年新疆县域经济一、 二、 三产业比重为26.96∶37.50∶35.54, 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仍占较大比重, 比全国平均比重高12.3个百分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目前只有年龄大的和能力比较差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对务农的生产兴趣不大, 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据2003年山东的4200个农户调查, 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2.9%,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7%,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7.7%.

(3)县乡财政困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县乡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县乡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发工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欠发工资县分别达到779个和797个,出现欠发工资的县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典型情况看,1999年欠发工资县数较多的三个省(位于中西部地区),欠发工资县占本省总县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7%、96%和78%,欠发工资额较多的四个省(位于中西部地区),欠发额都在10亿元以上。县乡欠发工资问题不仅存在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也存在。二是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的能力非常有限。2000年,在全国2074个县级财政(包括县、县级市)中,有950个县属于财政补助县,占46%.三是县乡财政负债问题严重,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县级负债日益加重。西部某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到2000年底除拖欠工资2480万元外,还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欠世行贷款(财政负担部分)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各种欠款总计1.5亿元左右, 是该县年财政总收入的1.5倍。在沿海地区某省的一个县, 到2000年末有内债2.5亿元, 外债(世行贷款)1664万元, 全县负债总额达2.7亿元, 是当年该县财政总收入的1.39倍。在中部地区某省一个地级市, 所属各县财政债务到2000年累计达14.4亿元, 是所属各县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倍多。四是出现财政赤字的县乡的数量和赤字金额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1999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和广东5省、直辖市没有赤字县外,其余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存在赤字县。2002年,2070个县域单位财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515亿元,赤字县占全部县域的比重达73%,即2/3以上的县入不敷出,赤字总量占这些地方财政总量的77%.一些县虽账面无赤字,却普遍存在巨大的隐性赤字,即以当年应付未付的各种支出拖欠,或以负债、寅吃卯粮等形式存在的赤字。

(4)中央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够。一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尤其是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与工业的投入连年扩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建国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五五时期的10.5%下降到七五时期的3.36%,从1984年的6.21%下降到1999年的2.4%.与此相联系, 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由六五时期的9.6%下降到七五时期的8.28%, 由1992年的10.05%递减为1997年的8.3%.即使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对农业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基本滞留在吃学大寨的老本上。直到1998年特大洪水后,情况才有所改观,国债对农业的投入中,水利占大头,但很多水利如江河干堤整治和大型水库建设等。二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支持不够。目前,农业、县域经济发展迟缓,与国家的要素供给支持不够,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的供给不足。三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供给支持不够。我国农业及整个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已推进数年,但至今收效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结构供给对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四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制度供给不足。国家财政在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供给上配套性差、系统性不够。

(5)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落后。一是县域经济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经济整体水平。人均GDP是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为9073.3元,超过1000美元,即相当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水平。而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不够,即使是经济整体水平较高的东部县市,人均GDP也只有600美元左右,属于工业化初期水平。根据2002年底的数据,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农民的实物收入计算在内),全国约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二是县域社会的发展滞后。目前县域经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品缺乏,加之农村广大贫困地区,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活力严重不足。目前仅有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来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电话,95%的村虽通电但电价普遍是城镇的2倍以上,93%的村接收的电视信号相当微弱,全国尚有207个县无公共图书馆,67.9%的乡镇没有文化站,206个县没有律师。

2.造成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1)重城抑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估计,改革开放前30年,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就为工业贡献了7000亿元的资金(扣除支农资金)。长期对农产品的低价政策,严重损害了农业的积累能力。1990年与1952年相比,中国工业增长了近65倍,农业仅增长3倍。也就是说,农业以仅有的3倍增长格局支撑工业60多倍的增长幅度。长期的重工轻农政策取向,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收入增长,加之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广大县域区域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但我国改革迅速转向城市,实行了过分向城市、向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致使基础产业不基础,弱质产业得不到重点保护与扶植。

(2)对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认识不够。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掩盖了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严峻现实。一是以总量上的较快发展掩盖了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运行质量不高。如全部县域经济GDP达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2%,除京、津、沪和辽、吉等省市外的绝大多数省(市、区),县域经济GDP均占各省(市、区)GDP的50%左右,掩盖了大多数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佳,且呈两极分化的状况。二是以财政收入的年均快速增长掩盖了县域经济财政的日渐困难。尽管全国县市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967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2626亿元,年均增长18.2%,但全国约有一半的县级财政不能保证按月足额发放工资。三是以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掩盖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乡镇企业的全面衰退。在沿海发达地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主体,也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路子,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在经历短缺市场的发展机遇后,因改制迟缓和投入不足等原因而呈下滑态势。

(3)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至1994年以前,除少数贫困县外,大多数县(市)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二是中央放权让利政策实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宽松,县级调控能力有所加强。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旨在提高中央的财政收入及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致使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占比逐渐下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增幅及占比明显下降;加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职能划分并没有真正做到明晰、合理,地方政府事实上承担着许多本该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从而加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财政的困难。分述如下:一是县乡财政主体税种缺乏。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政府主体税种不足,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态势,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二是收入上移,财力层层集中。2002年中央本级财政收入10388.6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5.0%, 省、 地级财政收入5290.04亿元, 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8.0%, 县级收入3224.96亿元, 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1%.三是支出下移。在财权向上集中的同时, 存在事权下移的倾向, 即将部分应由上级财政负担的财政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 这在基础教育上表现特别突出。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明显不够, 省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更少,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乡镇财政农民负担。2002年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2644.98亿元中,中央支出210.25亿元,占8.0%;地方支出2434.73亿元, 占92.1%.以全国45%的财力来支付全国90%以上的教育支出 (教育支出占地方财力的28.6%),对于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来说负担明显过重。

(4)城市化推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误导。市管县+县改市=加快城市化。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市管县和一些县改市,是在第二、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进行的,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事实。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县改市及市带县进程过急过快,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不具备非农产业发展基础和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县匆忙改市,加之伴随着成千上万的乡改镇,造成了我国城市化的。全国县级市由1985年的158个上升到现在的400个。虽然这次城市化运动对改变传统的小城区、大农村、小工业、大农业的二元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主要表现为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基本评估

以改革开放为界,我国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可分为两大阶段:①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始;②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阶段虽然可分为若干小阶段,但就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和目的而言,主要是围绕国家重工业化+赶超战略服务的,其目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县域)为国家工业化战略提供资金积累、资源供给和消费市场。在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下,国家财政虽然为广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一些资金支持(诸如五小工业),但通过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国家从农村、小城镇集聚了约1万亿元用于国家工业化建设,致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县域工业化日渐势微。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启了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门。也可以说,我国县域经济工业化自改革开放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惊人成就,国家财政的支持功不可没。择其要而言之,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分为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亦可称之谓间接支持(投入)和直接支持(投入)。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主导时期的财政政策是以直接(资金)支持为主,经济体制转轨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成时期是以间接(政策)支持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国家财政职能随之不断调整,从财政直接投资支持县域经济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开始进入非竞争性领域,其分界线可以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为标志。

由于我国转轨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实施的是追赶战略,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核心任务与目标就是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包括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其直接成就是广大县域人口实现温饱,开始进入小康社会,人均GDP实现了1000美元;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东中西差距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由此引发的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尖锐。与公共财政职能调整滞缓,越位与缺位并存;其直接后果是,全国大多数县乡财政困难依然存在,且有加剧的态势,尤其是与经济发展形势相悖,由此引发出诸多新的民生矛盾;凸现出大多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或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二)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但是即使是经济整体水平较高的东部县市,人均GDP也只有600美元左右,中西部县域人均GDP则更低。如果说21世纪初期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就广大中西部县域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尤其县域工业化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不仅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而且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或模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或者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人民日报》2004年12月6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社会公平发展原则

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并不牺牲效率是现代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基本、最重大的经济社会选择。处理好这一问题有助于政府在财政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在政治上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法律体系的有效运行及在伦理上使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社会公平发展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就是制度公平和政策公平,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一是权利公平。即要求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权力是平等的,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职业的选择权等等不能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的限制和影响。二是效率公平。发展是最根本的问题,抛开效率而言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三是机会公平。针对市场经济中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占有不平等而导致人(或企业)的发展起点不平等、竞争不平等的客观实际,社会公平体系还必须提供机会均等。四是分配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最终必然体现在分配财富的占有上,因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分配是否公平,往往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2.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源于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哲学的人本论或民本论。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s,Humanitas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本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理论形态和特色。我国思想史中的人本论思想肯定了人在万物中的卓越和伟大,视人为天地之灵,表达了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关爱和尊重。孟子集民本论之大成,对以人为本作了全面阐发。马克思主义肯定人是历史的目的而不是手段,突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主张人的解放和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对马克思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运用和发展。为保证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度控制县域人口数量,提高县域人口质量,改善县域人口结构;缩小县域与城市、县域内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完善民主与法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同志在2004年12月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为此,国家财政必须探索新的支持手段,减轻县(市)财政困难,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财力支持,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和谐社会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是目标原则。和谐是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史的核心和精神特质。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思发展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中、和是整个宇宙中一个根本的和普遍的法则。孟子则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思想史也曾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然而,最为科学的当属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观。在其社会和谐思想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虽然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的产物,但自然也在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自然界。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同志在2004年12月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些论断深刻地指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和谐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主要是消除县域内外的贫富差距,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财政部门必须大力支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部长金人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支持经济发展责无旁贷,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作法。财政部门不能把建设公共财政与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不能简单地算财政账、收支账,还必须算经济账、政治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确定财政工作的位置,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和经济决定财政的理念,把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财政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突出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是:①调整财政职能,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农村;②创新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途径和手段,重整国家财政信用;③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重点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1.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中央对省市县、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保护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在现行政府体制架构下,财政体制设计是否合理和调整是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政策。本课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对保证中央政府财力的汲取、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勿庸讳言,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或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对此,本课题建议,一是取消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的老体制上交,实现真正的财政体制并轨运行;二是在现行税制框架内,调减增值税中各级政府的分成比例;三是确立中央、省、县各级政府(财政)中的主体税种;四是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和发债权,将地方税收征收机关隶属于各级财政管理,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尤其是税收征收管理成本。

2.强县虚乡,推广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发展的一种范式。人为地拼凑经济区域、行政式扩大城市规模的后果是相互掣肘,阻碍了我国广大县域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有区域、民族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本课题建议,一是在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逐步推广浙江特色的省直管县模式;二是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在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因地制宜地对乡镇财政实行分类管理,有条件的可开展安徽省的乡财县管体制试点。

3.按照社会公平发展原则,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实质上是我国广大农村、小城镇(县域)工业化道路选择和实现问题。本课题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伴随我国整个新型工业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完成。或者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或出路在工业化,而绝不是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源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恶果,根治其恶果的办法只能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适应广大县域实际的工业化道路。面对入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结合四省市区的实际,本课题建议,一是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等原则,中央财政应承担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等职责,以确保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农村区域人民分享全国经济发展成果;二是整合中央和省市支农资源,建立专项支农预算和国土与环境保护基金,重点支持农田、牧区建设、农村水土保持、环境维护与治污等,以确保我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规范一般性(均等化)转移支付方式和制度,确保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建立起新型的县乡行政体制。

4.改革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和调整其结构,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进一步加大中央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而省以下、尤其是县乡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县乡财政的困难与目前县乡政府自有财力太弱有直接关系;县乡自有财力弱小虽然与其经济发展不够有直接关系,但不能不说与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端和中央转移支付规模过小有其现实的关联。可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尤其是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其规模是现实选择。

(2)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快构建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借鉴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均等化转移支付指标设计与方式,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指标体系与方式。二是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降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尤其是要逐步减少专项类转移支付,以便调动地方政府、尤其是调动县乡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三是为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问题和促进中西部发展,应尽快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3)在中央加大对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省市级政府要按照缺口上移、财力下移的原则,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重点支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做强做实县级财政,以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4)尽快修订《预算法》,增加有关转移支付的条款,赋予财政转移支付相应的法律地位;制定有关转移支付的单行法规,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分配公式等做出具体的、权威的统一规定,确保公共财政下的转移支付有法可依。

课题指导:王朝才 王华新 孙 钢 张学诞 周友明

执 笔:周永松 吴晓玲 李灯强 吕晓红

参考书目:

1. 刘照明: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纵横[M]。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0

2. 朱舜: 县域经济学通论[M]。 人民出版社, 2001

3. 王怀岳: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 人民出版社, 2001

4. 张金山: 中国县域经济导论[M]。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

5. 王青云: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商务印书馆, 2003

7. 王海明: 新伦理学[M]。 商务印书馆, 2002

8. 王朝才, 傅志华: 三农问题: 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9.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财政改革探索[M]。 重庆出版社, 2003

10. 《中国财税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编写组: 中国财税改革热点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11. 金人庆: 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J]。 求是, 2004.12

12. 贾康, 白景明: 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 经济研究, 2002.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14. 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财政年鉴(2003)。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3

15. 陈文科: 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3.2

16. 温铁军: 县域经济的由来与发展[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员学报

17. 闫恩虎: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J]。 中国县域经济网, 2004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司: 加快发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J]。 中国经

贸导刊, 2004.4

19. 宋洪远, 马永良: 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J]。 经

县域发展研究第6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熵权模糊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为区划单位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石。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广泛的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是指导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理论。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大而化之,不能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二是 一些指标分类标准的界定较为模糊,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类别较多,没有考虑统计实践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数据支持的可行性;三是许多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多,比如理论分析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为了克服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出现的上述不足,本文采用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尽可能全面的内容,并充分挖掘已获得数据信息,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地对苏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

一、评价模型的建立

1.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模糊性的界定

中国学者(胡涛 1994)提出辨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准则是递增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结合苏北实际情况,根据各县可持续发展与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区域系统分为强持续发展系统、中持续发展系统、弱持续发展系统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4种类型。

(1)递增性指标

用区域发展速度(a)来衡量递增性,通常用GDP增长率来反映这一指标。据研究,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以7%~10%为宜(陈锡康 1994),a取值过低固然不行,但过高也不合适,根据苏北各县情况,这里取9%,用Γ型隶属度函数(贺仲雄 1983)来进行模拟,表达式为

可以看出,a=9时,μa=1,强持续发展系统;当a≤0时,μa=0;当a趋于无穷大时,μa趋于0,这都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可见a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适度。

(2)协调性指标

协调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系统各组分(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是协调发展的。根据苏北各县实际情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用以下4种协调度指标。

①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的协调度(b),b=粮食年增长率b1/人口年增长率b2,b与区域持续发展系统的关系是当b1<b2时,区域系统不能持续发展;只有当b1≥b2时,区域系统才能持续发展;而且b值愈大,愈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据此,b的隶属度函数可以采用以下线形模式:

②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度(c),c=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c1)/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c2),据研究(韩湘玲等 1994),人均GDP在300美元~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发展速度比以不超过3∶1较为协调,据此,可采用对称梯形模式来构造工农业协调度的隶属函数

由(3)式可以看出,当c值为200~300时,μc=1,为强持续发展;当c值超出以上范围,μc与c为线性关系;当c值小于200时,μc随c值的增大而增大;当c值大于300时,μc随c值的增大而减小。

③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协调度(d),d=第三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d1)/第一、二产业产值之和的年增长率(d2),从苏北地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只有当d>1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b指标类似,可以构造d的隶属函数

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度(e),e=GDP增长率(e1)/生产过程物质消耗增长率(e2),e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当e1>e2时,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是建立在高消耗、低收益的的基础上,区域系统将不能持续发展;当e1>e2时,表明物质消耗少,效益高,区域系统持续发展,且e愈大,愈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据此,e的隶属函数可表示为

(3)稳定性指标

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度(f),f=GDP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的年绝对差值(f1)/区域平均值(f2),构造f的隶属函数(贺仲雄1983)由(6)式可以看出,f值越小,稳定度越大,区域越能持续发展。

2.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使指标权重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符合客观实际,我们从数据的本身来挖掘信息,权重的确定采用熵值法,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2)对决策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并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的比重,得:

(3)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其中,

3.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选择因素集(X)X={x1,x2,…,x6};

(2)设定评价集(Y)Y={y1,y2,y3,y4};

(3)确定各因素的权重(WX),记为WX=(w1,w2,…,w6);

(4)给出单因素评价矩阵(R);

(5)模糊综合评价(B)B=WoR,采用模糊集的最大最小运算法计算B,取隶属函数最大的等级作为评判的结果。

二、实证分析

1.这里因素集采用X={x1,x2,…,x6}={a,b,c,d,e,f };评价集采用 ={强持续发展,中持续发展,弱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选择2003年~2004年苏北地区24个县(县级市)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计算,根据上述所建模型计算出因素集(X)中各因素的权重WX=(0.1236,0.06,0.0564,0.0776,0.606,0.0764)。

2.求单因素评价矩阵。为了提高辨识效果,用辨识指标a、b、c、d、e、f的频率(rij)表示,采用1994年~2004年共11年资料计算rij,各辨识指标按隶属函数分为强持续发展、中持续发展、弱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组进行频率统计。采用河南大学秦耀辰教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结果作为辨识指标的分级数据,如表1所示:

3.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如盐城市响水县的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中最大元素为0.606,与它对应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系统。

对结果作如下处理,令B’=(B1’,B2’,B3’,B4’)=(B1×90,B2×80,B3×70,B4×60),则B和B’会有不同甚至相反,采用折中处理。通过计算得出运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三、 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苏北地区有10个县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占县域总数的41.6%,接近一半,有6个县属于强持续发展系统,占县域总数的25%,分别有4个县属于中持续发展系统和弱持续发展系统,各占16.7%。这就说明,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部分地区只是弱持续发展,这与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不相吻合的。对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地区,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找出主导障碍因素。

所谓障碍因素是指在单因素矩阵第四列(不可持续发展列)频率在该行为最大的因素。以响水县为例,根据评价结果,主导障碍因素有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不协调,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不协调。说明该县粮食产量增长太慢或是人口增长太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推进城市化战略,增强城市集聚效应。为此,当地政府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延伸农产品的产业价值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要矢志不俞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聚过程,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节约大量的土地、水、交通、通信等资源,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最后,当地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城市建设和工业突破的同时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本着资源节约和资金集约的原则,优化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学林出版社,2005.1 47-48

[2]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37-248

[3]孙瑛刘呈庆: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56-58

[4]龙如银: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89-202

[5]马锐:模糊数学模型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6]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05年

县域发展研究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深化;持久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3-4161(2011)03-0030-04

城镇化同城市化是两个内涵不同概念,城市化是指城市要素职能的集聚、扩散与提升,而城镇化是指人口、生产、生活等在空间上的集聚,重点是生产职能和生活方式的转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但城镇未必就发展成为城市。因为我国现行体制,城市一般指地级以上建制的规划建设区域,而城镇指县城和乡镇,二者之间很难转化。因此,可以说,城镇化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概念。但广义地讲,城镇化属于城市化的一部分。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业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位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人口、地域、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等多维度聚变的系统。伴随这一转变的是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专业化、城乡社会逐步一体化,家庭、企业、政府相互联系的密切,技术创新和企业家才干的不断增强等。

一、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城镇化是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载体和持久推动力

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

“发展的观念常常被作为工业化过程的同义词看待”。“通过理论和经验的分析,发展经济学基本上形成了共识:没有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就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县域工业化经过了一个粗放式发展的阶段,“村村办厂、户户冒烟”,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城镇化是县域工业化的基本载体,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只有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集聚度提高,工业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县域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完善,既拓展城镇化,又推动新型工业化。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可以概括为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竞争国际化。其中,市场化是基础,城镇化直接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宽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促进利用新技术装备新产业,逐步将原有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再用知识化组合工业化,连通大中城市,突出比较优势,形成县域团状产业集群,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对竞争国际化。

(二)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持久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转变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就县域经济而言,要实现这三个转变,必须以城镇化发展作为持久推动力。首先,城镇化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刺激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需要投资,城镇化的投资实际上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人口在城镇集中,土地才可能在农村集中,农业产业化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城镇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完善,社会教育、技术培训才能普及,现代文明进一步深化,劳动者的素质才可能大幅度提高,科技应用得以推广,县域中小企业的管理随之而升级,从根本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最后,城镇化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为县域经济提供持久的推动力。正如世界银行在“第二届人居大会”的报告所言:“任何地方的城市都是财富的创造者,是吸引工业的磁场,是创新的发动机”。其实,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不断由山地走向平原,由平原走向城镇、城市。

(三)城镇化有效推动非农就业,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随着城市化的深度发展,大城市的要素职能越来越集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农民工将逐渐淡出,另外,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居住政策也使农民工难以长期从业。而城镇将从总体上承担生产职能,产业工人只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就可以上岗,而且城镇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吸纳大量的农民工。这样,城镇化的发展就地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不仅降低了对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压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最根本的是农民从业人数的减少,耕地才可以更好集约化开发,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必然从根本上促进新农村建设。

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7%,在此基准下,2010-2020年包括城镇自然增长的人口在内,我国城镇人口的总规模年均增长1650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6%左右,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据王青云的研究:非农就业方面,目前全国31个省会大城市有农民工2000万人(加家属约3000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0%。由于大城市产业升级和职能转变及生活要素的大幅度提升,预计5-10年,这个比重将下降到5%左右。地级以上非省会城市约260个,其中有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目前吸纳农民工2320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2.1%,由于区域中心城市要素的转变,这个比重预计在5-10年内将下降到15%左右。近两万个建制镇吸纳农民工近3000万,占总数的28%,预计在5-10年内将下降到15%左右。两千多个县城有农民工占总数的30%,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65%。这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80%的非农就业要依靠城镇化的发展来解决。只有非农就业的充分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有突破口。

(四)城镇化推动城市要素辐射与县域产业对接,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镇是城市文明和乡村对接的桥头堡。城镇化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的金融、技术、信息、市场、流通、教育培训等要素才能有效地同县域产业发展对接,有要素市场的充分支持,县域资源优势才可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就是通过城镇网络有效地把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联结起来,取得区域经济竞争发展的比较优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地区)的城镇化网络正在形成,联结作用初步发挥。城镇化发展,逐步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城镇网络,通过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体系,把几个行政区域内的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联结起来,形成城市一城镇网络,通过城市间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大中小城市及周边乡村的“同城化”。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更多提供要素服务和市场机会,中小城镇则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住房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乡村则成为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基地。人口在城镇集中,土地在农村集中,这样,合理的县域城乡专业化分工体系形成,从根本上促进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盲目的外延扩张,内涵式发展滞后,导致虚拟城镇化现象严重

城镇化不是楼房、道路、工厂和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地域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经济活动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等。目前我国城镇化扩张式现象严重,内涵发展不够,虚拟城镇化现象严重。首先,范围面积已规划,但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大量农田侵占闲置。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5月,全国共上报的土地闲置高达2815宗,面积达16.95万亩,其中闲置5年以下的地块1354宗,占闲置土地总数的48%,闲置时间5年以上的地块875宗,占31%,闲置时间较长,但合同中未约定具体开工时间的地块586宗,占21%。地域城镇化不充分深入,经济活动城镇化跟不上。其次,人口城镇化严重滞后,从统计数据上看,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6.6%。但在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包括1.5亿农民工在内,至少有2亿人并未享受市民的权利。目前我国许多地方仍实行农民进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人进城务工居住,承包的土地在农村荒芜或出租。因此,虽然中国城镇化率每年都在提高,但农民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城乡二元结构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镇化的效应远没有发挥。而且,盲目的扩张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带来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城镇人口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限制着服务业的发展,生活方式城镇化无法深入。正如邹德慈院士所言:“12年的高速城镇化,不但没有缩减贫富、城乡、地区差距,与之相反,这些差距还在扩大。中国今天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大部分是在农村”。

(二)县域财力薄弱导致城镇基础设施扣社会设施严重短缺

全国2052个县域中,除百强县等少数财力较强外,绝大多数县的财政收不抵支。2007年全国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约为2.4亿元,其中0.5亿元以下的县有429个,0.5亿-1亿元的县有368个,1亿-2亿元的县有522个,合计达l319个,占总数的66%,而县域的财政支出平均在5亿元以上。这就是说,绝大多数县域是靠国家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的,自身没有财力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县的城镇基础设施是通过土地出让换取资金建设的,至于城镇的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环境绿化以及学校、医院等设施建设,几乎没有资金来源。政府财力短缺,县域金融服务又严重缺失,社会资本形成乏力,造成城镇化发展的投入严重不足,内涵式城镇化滞后或搁浅。

(三)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第一,城乡二元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及农用土地转非农用地的行政垄断体制,导致城乡土地的使用效益和社会负担差距太大,给地方政府“以地换财”提供了操作空间和动力,不仅导致城镇化盲目扩张用地侵占农田,而且土地交易暗箱操作滋生腐败。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发现本期发生的违法用地5.3万件,涉及土地面积41.8万亩(其中耕地16.4万亩),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14.3%、上升1.1%(下降14.6%)。第二,偏颇的官员考核机制,导致城镇化建设中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繁多,攀比现象严重,不遵守市场规律和民生要求,以长官意志行事。第三,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县镇政府与上级政府权力交叉,上级部门的职能机构切割了县级政府的统筹权力,妨碍了城镇化的统一管理。第四,部分城镇行政建制与其规模不相适应,不利于城镇功能的发挥。有的城镇人口已达十多万,生产总值数十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但还是镇级建制,造成发展较快的城镇在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经济管理、金融衔接、社会服务、法制建设等方面遇到制约。第五,城镇内部区划与城镇化发展不适应。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村级区划一直延续农业经济时期的传统界线,生产要素难以按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土地、水、矿藏、林山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居民点建设等项目时,难以统筹规划、集中建设,阻碍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资源整合利用。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深化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统筹兼顾,就是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和人与自然统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突破区域分割式的城镇化规模,打破一切阻碍要素特别是阻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壁垒,促使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城镇集中;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规划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使人口向城镇聚集与城镇就业岗位的创造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城镇空间的扩展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结合起来。

稳步推进就是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密切结合县域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因地制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根据资源承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城镇在区域空间上的布局,提升城镇的人口和经济承载量,严格控制无序扩张;科学引导、合理规划,优化城镇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使城乡居民公平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要在城乡之间前瞻性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公共资源,即使继续留在农村的居民也能享受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又要根据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搞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避免出现公共设施闲置和公共资源的浪费。要把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直指人民的福祉,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力。

(二)把城镇化建设和转变县城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

深化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必须把城镇化建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的。我国县域自然条件差异巨大,文化传统各有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选择基于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城镇必须成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普遍滞后,要以城镇化发展为持久动力,以城镇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导向,健全生态经济运行机制,以高新装备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扶持有县域特色有竞争力且带动力强的新兴战略产业,做大做强先导产业,深化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以新型工业化全面带动农业产业化。由于县域经济发展肩负着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的重大职责,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城镇化的发展必须更加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利用,更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深化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充分赋予县镇政府必要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保证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充足资金。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对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非县城中心城镇,及时切块设市。探索试行县下设市的新模式。调整城镇内部区划,加快并村的步伐,促进资源系统开发,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创新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积极发挥企业的自建设作用;在完善政府主导、规划、监管职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参与建设作用;构建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以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健全城镇公共政策体系

积极鼓励新一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他们是未来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等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和廉租房制度改革。加快跨行政区域的城镇网络建设,加快规划和启动一批跨区域的公共建设工程,促进大城市和周边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才、劳动力等要素良性互动;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教育培训体系,让城乡孩子平等享受教育,经济资源人口接受应有的技术培训,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应有的人力需要。以环境资源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导向,完善城镇灾害及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持久动力的发挥。

(五)国家和省级财政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县域经济是我国的民生经济、国本经济、最根本的生态经济和工业化中期以后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大多数县域财政拮据,国家和省级财政应在投资、财政、融资等方面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一是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的投资支持力度;二是国家和省级财政建立城镇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将一定数量的资金转移给县里,由县里统一安排用于改造和提升城镇的社会基础设施,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培育人力资源的能力。三是国家应采取贴息、减免银行某些税费等办法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积极向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发放贷款,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广东省粤东县域经济集群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04GH79008)及梅州市社科联、嘉应学院2010年联合立项课题“广东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SKA705)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宪平,石涛,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3,(04)

[3]E.J.Hobswoawm,The Pelic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Vol.3.Industry and Empire(Baltimore:Johns Hspkin8 Press,1969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J],经济界,2009,(06)

[6]王青云,县城应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N],中国财经报,2010-2-23(4)

[7]梁捷,寻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N],光明日报,2010-01-29(11)

[8]夏,于猛,殷铭国土资源部通报去年土地违法违规形势[N],人民日报,2011-01-21(2)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10-02-01(1)

[10]闫恩虎,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04)

县域发展研究第8篇

关键词: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近年来,莱州市积极抢抓“蓝黄”叠加战略和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机遇,按照“突出优势,分类指导,产业引领,特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和风情小镇,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6年,莱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6.8亿元,同比增长8%,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3.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8%,城镇化率达到5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2.产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3:50.9:39.8,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390.2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305.4亿元、同比增长8.2%,服务业占比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3.重点镇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沙河镇列为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沙河镇、朱桥镇成功争取进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6年中心镇与重点镇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超过5000万元,财政收入过亿元镇街达到8个,占全部镇街的47.1%,镇域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

二、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莱州市与其它地区一样,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尽管全市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同时,新常态下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不断凸显。

1.空间利用集约度较低

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几乎各个镇街都在谋划发展工业,规划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业园区,不仅造成各镇街经济重复布局和过度竞争,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同时,由于镇域间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制约了集聚效应的发挥。

2.工业企业“山多峰少”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莱州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石材等产业虽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够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上下游密切配套的产业集群,制约质量效益的提高。

3.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

莱州虽地处蓝黄两区结合部,拥有黄三角龙头港,但疏港通道(特别是铁路)无法有效支撑日益增长的港口吞吐能力,制约了沿海镇街临港产业的规模扩大和区域的融合互动。同时,由于莱州缺乏高铁、机场等交通设施,对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形成了制约。

4.环保和安全生产等刚性指标对资源转型产业的约束不断增。夏邱镇、柞村镇、土山镇和金城镇的黄金、建材、盐及盐化工等资源依托型产业,具有能耗高、排放大的特点,资源环境约束对莱州产业发展的制约不断加大,这些镇街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逐步降低对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的依赖,又要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双重挑战。

三、加快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推进机制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将全市17个镇街划分为园区提升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转型升级、示范镇建设和高效生态经济6个类型,加大市级财政对镇街的转移支付力度,每年至少安排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镇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创优发展环境

在用地指标、园区配套、城镇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投资等方面,向镇街一线倾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集中运行。将县域经济发展纳入全市考核盘子,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指标进行考核,调动镇街工作的积极性,凝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合力。

3.抓牢招商引资

加大专题招商、定向招商力度,结合全国民营企业家莱州行、香港企业家莱州行等招商活动,促成一批项目落户镇街。建立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实施“三・二”工程,落实“一名市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包保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春季组织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对引进的重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使招商引资成效及早转化为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

4.突破滨海起步区建设

注重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打造临港产业、滨海旅游、高端制造、海洋文化、循环经济五大产业组团,促进滨海区域协同发展。加快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市级统筹、全市招商,属地管理、实体运行”的思路,把起步区作为各镇街招商引资的“飞地”,鼓励项目向起步区集中,将起步区打造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贾学锋.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袁达.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J].宏砚经济管理,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