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8 10:17:1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1篇

1.1人口与经济整体空间格局与变化

本研究利用河南省各市县2000—2009年人口与GDP统计数据,依据全局Moran’sI的计算方程,计算河南省2000—2009年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总体特征及变化(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人口与经济整体上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2000—2009年全局Moran’sI指数均为正值,全局性空间相关关系检验系数都大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1.96,在正态分布假设之上,说明河南省各市县人口和GDP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各市县人口和经济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即人口密度高(低)的城市与其他人口密度相对高(低)的城市区域相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人口全局Moran’sI指数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一方面由于2000—2009年河南省各市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统计年鉴上各市县人口总数为常住人口,对人口的流动并未作统计。相对于人口数据,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GDP的Moran’sI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空间集聚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强,空间差距在日益拉大。

1.2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及变化

1.2.1人口空间集聚特征。由于全局Moran’sI并未对空间自相关的区域结构进行评价,不能反映出区域内部的空间集聚的特征,本研究选择Moran散点图和LISA对人口和经济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从而检测局部空间的聚集性及分析局部空间的不稳定性。利用河南省县域人口局部Moran散点图和LISA结果,并结合GIS软件进行作图,分析河南省2000,2005和2009年3个年份县域人口方面空间集聚特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市县人口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人口空间集聚的区域差异较大:河南省县域人口集聚的高高类型区主要集中在豫东平原地区,豫东平原作为传统的粮食主产区,集聚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人口HH型的城市占到全省HH型城市的80%以上;豫西山区由于耕地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人口数量也相对较少,城市人口分布以LL型为主;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的郑汴洛地区,HL和LH型基本是平分秋色,但郑州、开封、洛阳3个城市人口均呈现HL型分布,说明上述3个城市人口数量较多,但周边县市的人口数量较低;南阳盆地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人口数量较多,城市以HH和HL型分布为主,人口以南阳市为中心呈现明显的高高集聚。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集聚特征变化不大。2000年河南省人口HH,LL,HL和LH的城市分别为26,39,23和38个,P<0.05显著水平下分别为7,13,0和6个。到2009年,河南省人口HH,LL,HL和LH的城市分别为27,39,26和34个,仅有个别城市发生变化,一方面因为河南省各市县常住人口变化不大,另一方面由于统计年鉴中各市县对流动人口并未作统计。

1.2.2经济空间集聚特征。为了清晰把握和了解河南省各市县经济的各种空间关联模式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GIS软件,将河南省2000,2005和2009年的3个截面的各县域GDP的Moran散点图和LISA结果投影到省地图上,获取河南省各市县GDP空间集聚特征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县域间经济、技术交流明显增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全省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空间差异较小、区域经济呈现高高集聚发展(HH)的区域集中在郑汴洛地区。该区域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也是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带动周边地区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2)河南省有超过50%的县域位于低低类型区(LL),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区和豫西山地丘陵区。河南黄淮海平原区作为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虽给本区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工农业生产均有较快发展,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本区仍属于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豫西山地丘陵区由于农户收入严重依赖自然条件,近年来虽然由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经济本底较差,整体经济实力较低;(3)河南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要明显高于周边县域,多数位于高低类型区(HL);(4)豫北安阳、鹤壁等区域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呈现高高集聚发展。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呈现集聚发展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变大。HH区域由原来的12个发展到2009年的21个,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分布格局也由原先集中在郑州市、许昌市等周边县市,发展到郑州、洛阳、开封、焦作等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及安阳、鹤壁等区域;2009年LL区域分布格局在2000年的基础上有所扩展,由2000年的68个增加到2009年的74个,分布格局变化不大。2000—2009年河南省HH和LL区域数量均有所增加,说明河南省县域GDP的高值和低值集聚变得越来越显著,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明显的极化增长特征,即经济高水平地区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低水平地区经济依然落后。

1.3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差异及优化

1.3.1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差异。结合河南省2000,2005和2009年3个截面的人口和GDP空间集聚特征,对河南省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分类。首先,根据河南省县域人口Moran指数散点图,将4个象限的集群模式简化为人口发展高水平区域与人口发展低水平区域;同时依据各县市GDP空间集聚特征,将各县市经济水平划分为经济水平较高和经济水平较低两种类型,最终依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将河南省划分为4类地区(表2,图3)。从分类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市县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一类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郑汴洛及其豫北地区,该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具有较强的人口与经济集聚能力。2000年,郑州市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口增长相对缓慢,而洛阳市区、开封市区、平顶山市区、安阳市区和焦作市区则相反,6个城市都未处于发展的最佳态势,随着中原城市群的提出及河南省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市区经济发展加速,人口的集聚能力加强,2005和2009年上述市区的经济和人口发展均呈高高集聚特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市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位于郑汴洛地区的部分县市则由于县城人口向市区转移等原因,由一类地区转为三类地区。二类地区在河南省分布比例最高,主要集中于豫西山区,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及淮河山地丘陵区,上述区域多位于丘陵山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对协调,2000—2009年二类地区数量有所增加,但分布区域变化不大;三类地区主要集中于各个地级市及郑州和洛阳周边县市,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低低集聚,人口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000—2009年,随着该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人口向该区域集聚,促进三类地区向一类地区的转变,从而造成了三类地区数量的减少;四类地区主要分布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区域作为传统农区,也是河南省农业人口数量较多的区域,但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较差。

1.3.2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深,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不断重塑,提高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基本条件。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重点开发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仍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优化和功能重组显得尤为迫切。一类地区:区域发展的规律表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旋律。一类地区人口与经济高高集聚,发展相对协调,是中原经济区非均衡发展的核心带动区域。但目前该区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的首位度还较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因此,要强化郑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实现行政区域范围向大都市经济圈的转变。通过城市集群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从而增强区域的人口承载力,吸纳更多的外来人口和劳动力,通过人口的集聚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类地区:该区多位于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区,由于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人口和经济发展呈现低低集聚的特征。该区同时作为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功能区,应发展以生态优先的特色经济,从而形成中原经济区绿色的生态屏障;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从而缓解生态保护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三类地区:该区多集中在三门峡、鹤壁、濮阳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级市及郑汴洛周边县市。该区域作为一类地区的补充,目前人口的集聚特征尚未形成,应通过宜居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布局,吸引人口集聚,实现三类地区向一类地区转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一类地区的衔接与协作,形成“组团式集群化”发展的城市集群,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四类地区:该区域多位于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人口相对集中。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加快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改善经济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的局面,该区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方面保障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与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利用农业现代化释放农业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高高集聚的一类和三类地区转移,同时促进区内农业人口向农业内部各系统及其他行业的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在城镇中聚集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讨论与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2篇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属性,其产权类型表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呈现主体多元化、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让渡性、模糊性特征。

关键词:集群品牌 集群社区 俱乐部产品 产权

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大量关联企业(供应商、成品商、客商)及支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关于“区域产业集群整体/集体品牌”现象,国外学者多采用“集群声誉”概念术语称之,中国学者多采用“区域品牌”、“集群品牌”等概念术语描述和研究,其科学、严谨的规范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简称“集群品牌”)(吴传清,刘宏伟,2008),它是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所累积的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三度一率”声誉,一般采用“地名+产品通用名”词组表述(如“浏阳花炮”、“金华火腿”、“龙口粉丝”等)。“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开创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新领域和前沿理论论题,也是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产权等经济属性特征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一般性的界定、描述,尚缺乏学理上的分析、阐释。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

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学术界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说。中国学者普遍强调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夏曾玉等(2003)最早探讨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品牌”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经济属性特征。此种观点在学术界流传最广。

“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说。首倡“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的美国学者波特(1998)强调产业集群发展累积的集群声誉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宋永高等(2008)将“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折衷地表述为“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或准公共产品”、“集群品牌是(准)公共产品”。

“地方性公共产品”说。周云峰(2010)认为 “区域产业组织的整体品牌”(区域品牌)是“公共品牌”,对区域产业组织内的任何成员而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区域品牌”存在“私有性”元素,对区域产业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而言,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区域品牌是其所属集团的“私人产品”,从收益覆盖范围而言,属“区域的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将“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表述为“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等。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上述表述均显笼统、失之准确。

公共经济学根据产品是否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标准,将产品分为四类(表1)。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对应的“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准公共产品”又分为“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s)和“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俱乐部产品”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俱乐部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成,其成员必须具备某种资格,且遵守俱乐部规则。俱乐部产品仅供俱乐部成员共享,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斥非俱乐部成员共享,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产业集群社区”(简称“集群社区”)是产业集群研究者借鉴社会学视域中的“社区”概念(“社区”是指地域相对较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比较相似、社会功能相对完整的“共同体”)而倡导的一个新概念。郑广和陈雪梅(2006)根据日本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关于“社区是在加强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基础上引导社区成员进行自愿合作的组织”的论述,倡导将产业集群视为一种社区的“集群社区”概念。马斌和徐越倩(2006)采用“社区性产业集群”概念分析研究了民间商会组织在产业集群治理中的作用机制。陈文华(2007)从产业集群治理视角提出了“产业集群:一个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跨行政区划的产业社区”命题。产业集群社区理论强调,产业集群区域是相关联的集群企业组织、中介组织及居民(具有相关技能的劳动者等)所组成的地域性生产、生活共同体,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激励既是基于市场交易下的利益性互惠合作,也是源于地缘、血缘、业缘等因素以及习俗、信任、承诺等非正式制度安排。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视域中的产业集群社区理论,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进一步准确地表述为“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简称“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这种表述的优点表现在:一是精准地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准公共产品”之中的“俱乐部产品”属性特征;二是精准地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收益覆盖范围的空间特征―“产业集群社区”。

获得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资格的集群企业均可平等共享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任何成员企业无法排斥其他成员企业享用,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尽管集群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某一成员企业对集群品牌的使用并不影响或减少其他成员企业的享用,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特征。产业集群区域内未获得俱乐部成员资格的集群企业、产业集群区域外的非集群企业均为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无权共享集群品牌,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特征。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特征

(一)代表性观点

与企业品牌的产权归属单一主体―企业所有不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归属多元化的集群成员所有。学术界关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特征存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产权模糊说。张屈征等(2003)最早探讨了由某一地区厂商共享的“区享品牌”所具有的“产权模糊性”和“利益共享性”特征,强调为品牌所在地共有的“区享品牌”无明确的权利主体,共享企业不得独占,政府也无权注册。熊爱华(2009)借鉴上述“区享品牌的产权模糊”论表述,从区域产业集群视角探讨了“区域品牌”的产权特点,强调“区域品牌”为区域“公共权利”,产权模糊,区域内相关企业可免费共享品牌使用权和品牌收益,企业不可独占,政府也不可能拥有。从学理的严谨性视角而言,上述“产权模糊说”仅揭示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部分特征。

2.产权分类说。刘红艳和何慧爽(2009)借鉴产权理论,根据品牌主体性质的不同,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品牌”产权分为政府产权(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区域品牌)、社团产权(若干企业联盟组建的区域品牌)和私人产权(龙头企业主导的区域品牌)三类。实际上,后两类“区域品牌”实为企业联盟所形成的企业共同品牌,而非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政府产权(区域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区域品牌)”的表述也不尽科学、严谨。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分析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特征的重要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包含所有权(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处置权)、使用权等内容的“权利束”;产权根据归属主体不同分为“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两类(表2);产权的属性特征分析涉及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清晰性等方面。

(二)显著特征分析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属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在产权类型上表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产权由集群社区共享共有,其“共有”边界仅限于产业集群区域,排斥产业集群区域外的经济主体共享。因此,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具有一定的“私有性”,是一种“产业集群社区私有产权”,是一种“相对不完全的共有产权”。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产权主体的多元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归属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企业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等多元化集群成员。

产权的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群社区集体性专用权,仅供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企业平等共享,彼此不具排他性,但排斥集群社区内不符合集群社区俱乐部相关准入条件的集群成员企业(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以及产业集群区域外的经济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享。

产权占有的不可分割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是一种集群社区共享的集体产权,产权专属集群社区俱乐部成员组成的产业集群集体而不属于单个集群成员,符合集群社区俱乐部相关准入条件的集群企业均可享用集群品牌,但均无权独占、分割集群品牌产权;产权的不可让渡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而独立存在,具有极强的地域根植性和产业依附性,其产权既不能在地域间进行品牌资产交易,也不能在产业间进行品牌资产让渡。

产权的模糊性。尽管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产权的归属主体是确定的,但又是多元的,并非唯一,因而产权主体具有模糊性。

结论

概称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积累而成的“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最为科学、严谨的规范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可简称“区域集群品牌”或“集群品牌”。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表述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均失之精准。借鉴公共产品理论、产业集群社区理论,科学、严谨的表述应为“产业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 可简称“集群社区俱乐部产品”。借鉴产权理论,可将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产权属性表述为“产业集群社区共有产权”,其具有主体多元化、内部非排他性和外部排他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让渡性、模糊性五大特征。

参考文献:

1.吴传清,刘宏伟.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的名称术语规范探讨[J].中国经济评论,2008(1)

2.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

3.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ven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4.周云峰.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区域品牌供给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5)

5.郑广,陈雪梅.集群营销形成与发展探索[J].商业经济文荟,2006(1)

6.马斌,徐越倩.社区性产业集群与合作性激励的生成―对温州民间商会发生机制的社会经济学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6(7)

7.陈文华.产业集群治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3篇

[关键词] 特色产业 比较优势 专业化

一、前言

产品差异性是增强经济主体对经济主体对市场控制能力和收益的重要因素。特色产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色”,而这一特征正是产业差异性的来源,构筑了强势的产业竞争力。特色产业的选择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优势或特色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二、特色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特色产业的“特色”是产业差异性的表现,针对特色内涵的解读,路富裕(2001)认为:“所谓特色产业,是指在一个县、一个市或更大的范围内,以资源、技术、人才、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庞大的生产经营群体,其产业具有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具有较强的特色,较长的产业链,较高的知名度,较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特点。王芳(2004)对特色经济进行了研究,对于特色产业,根据其研究成果可以理解为:特色产业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以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建设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的比较优势产业。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特色产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地域性特征

指特色产业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区域的特色资源是特色产业形成的基础,离开一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而不复存在。同时独特的生产技术、工艺、及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是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2.规模性特征

特色产业要形成经济特色或优势,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具有资源储量大、生产能力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等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特色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

3.效率性特征

特色产业应是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目标体现特色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产业效益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成本效益较高,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使特色产业专属于某地区;产业关联效益较高,这是特色产业经济拉动性的标志。

三、特色产业的评价原则

评价特色产业,必须先确定评价标准。特色产业应是可把握、可测量和可比较的。因此,为了尽量准确科学地反映特色产业因具备的特征,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尽可能完整地反映各个因素的指标,但并不是说指标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必须从地域性特征,规模性特征和效率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因此,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既有绝对指标,又有相对指标;既有总量指标,又有结构指标;既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各种指标不是简单地组合,而是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比较合理、严密、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

2.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即选择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客观地揭示特色的本质特征,指标要采用大量的客观数据,数据的获得要有权威性和准确性,这样得出的结果才具有客观胜和一般性。

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基于对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所作的考虑,评价指标的采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果指标过多,评价方法和程序又冗长繁琐,则势必造成评价方案因数据采集难度大,评价方法过于复杂而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所以,可行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能在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能通过对统计资料数据进行整理而间接获得,保证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纵向对比,以把握发展的规模和趋势。评价指标体系应适用于所有的评价方案,对每一个产业都必须一致,使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可比性。

5.变动性原则。特色产业的相对性特征决定了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指标体系应作相应的调整,因此,特色的指标体系也必然是根据时展的要求而设立的。

6.层次险原则。由于构成特色的要素较多,应按照其层次的高低及作用的大小加以归类、细分。再对每一个层次进行细分,逐级对各个层次进行评价,评价各个层次对特色的影响和作用。

四、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我们把反映产业的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和竞争优势的指标作为评价地区特色产业的基本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地域性、规模性和效率性特征优势的产业必然在区域产业中表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具备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1.比较优势指标:反映比较优势大小

(1)比较劳动生产率:其公式为: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 某产业的劳动者相对比重通过对某一时问段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测算,可以看出其变动趋势,如果某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且呈上升趋势,则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2)增加值贡献率:反映某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在区域GDP中所占份额大小,是反映未来水平、经济效益和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公式为:增加值贡献率=(某产业期末增加值-初期增加值)÷(本地区期末GDP-期初GDP)。

(3)利税占有率:反映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及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其公式为:利税占有率=某产业利税总额/本地区利税总额。

(4)相对投资效果系数:为了量化特色产业的效率,可引入相对投资效果系数的概念,它指区域内某产业的投资收益与全国全部产业平均投资收益的比例,其公式为:,式中,表示j区域i产业的相对投资效果系数分别表示j区域i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量和投资增量, 表示全国各产业平均单位投资所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1时表示该产业具备区域优势。且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增加值有率:反映某产业增加值本地区GDP的关系,其公式为: 增加值占有率=某产业增加值本地/本地区GDP。

(5)产品输出指标:比较输出率系数计算公式为:;式中,为第i区域第k产业产品的输出量。表示全国k产业产品的区域交换量,表示第i区域第k产业的产品的生产总量,X表示全国k产业产品生产总量。一般的特色产业的比较输出率系数都大于1,数值越大反映区际商品率越高。

2.产业专业化指标:反映产业专业化程度

(1)区位熵:又称区域专业化率,是指一个地区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在全国该产业或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地区某项指标在全国该项指标的比重之比,其计算公式表述为:;式中,表示域i产业的区域专业化率,为j区域i产业的经济水平如产值,为j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总水平如总产值,为全国i产业的经济水平,Ej为全国经济总水平。当>1时,则说j区域i产业有一部分是为区外服务,表示j区域i产业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较强,越大,则表明生产的区域化程度越低;当=1时,则说明区域i产业居于均势,或说明该产业在区域内优势还不明显;当然

(2)集中系数:集中系数是区域某产业的人均产值或产量与全国相应产的人均产值或产量之比。计算公式为:,式中,为j区域中i产业集中系数;为j区域i产业的产值;i产业的产值;为j区域的人口;为全国i产业的产值;为全国总人口。若>1则说明j区域i产业比较集中。

3.产业竟争力指标

(1)市场竟争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产业的市场竟争力强但用产值比重大小来计算市场占有率,难以全面说明产业的市场竟争力的大小,可以采用市场竟争优势指数反映产业市场竟争力的强弱,其计算公式为:某市场竟争优势指数=某产业销售收入全国同产业销售收入)÷(某产业总产值 全国同产业总产值),指数大于1,说明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竟争力。

(2)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在产品价格不变情况下,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引起某产业增长的百分比,用来反映某产业的社会需求量的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其计算公式为:某产业需求收入弹性=该产品需求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

当需求弹性1时,表明该产品有较大市场容量。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特色产业,必须以其产品有市场需求为前提。

(3)反映成本效益的指标:成本费用利税率=利税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五、特色产业评价指标的合成与应用

上述大量的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特色产业的特征。但这些指标数量太多,且所包含的信息重叠使指标体系在决策中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和简洁性。因此,需要对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处理。我们常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来对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筛选,并对结果进行合成。

应用主成份分析方法评价特色产业应遵循如下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整理原始数据;分别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各一级指标的发展状况。计算特色产业评价综合值。最后,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值并结合其他定性方法合理选择地区特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路富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J].探索与求是,2001,(11)227~229

[2]陈四辉梁少华:地方特色产业内涵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科学,2007,35(20)6319~6320

[3]汪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8~175

[4]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5]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4月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4篇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试题评价

1.命题角度与难度分析

本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要求考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体现了地理学科重视对知识的融合。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镇形成与发展条件、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等主干知识,难度适中。

2.信息呈现方式

图文结合是目前区域地理试题信息的主要呈现方式。本题材料一以区域地图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其中包括了诸如图名、图例、注记、经纬网、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等;材料二以文字的方式呈现,介绍了M、N城发展的历史背景。另外,本题还给出了M城地形、水系及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应该说,本题所给的信息量较大,考生需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以确定当地的地理位置、区域特征等。

3.知识层面的考查

本题在知识层面主要考查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原因等内容。气候特征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该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得出,该地城镇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该地气候优势不明显),这些信息大多可以通过读图获得。第3、4小题则需要考生充分调用有关区域地理知识,在掌握有关交通发展的条件、铁路运输的优势、目前促进N城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等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科学地回答。

4.能力层面的考查

(1)有效提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有效提取和运用信息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根本保障,其中区域定位是前提,根据问题提取区域背景信息是关键,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目的。例如,本题首先需要考生通过分析示意图中的经纬度和国界线、沙漠等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确定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M、N城分别为敦煌与喀什,然后根据第2小题中所提出的“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的要求,充分提取图文信息和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解决第2小题中的问题;根据第1小题中所提出的“描述M城气候特征”的要求,考生应充分提取M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的信息,从而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

(2)对空间概念、空间联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试题的空间性较强,考生需要通过对经纬度、空间距离、区域面积、事物分布规律等信息的分析,把握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与基本地理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回答试题中的一些设问。此类试题也常以此过程来考查考生对空间概念、空间联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图中已经充分展示了诸如经纬度、国界线轮廓、河流等图像信息和M、N城历史发展简介的文字信息,需要考生对诸多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充分掌握影响M城形成的自然条件与影响N城经济特区设立的社会经济条件。

(3)对知识的迁移、整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各区域的分析方法往往具有相互的借鉴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考生不可能穷尽所有区域的分析,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即先分析区域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分布特征,再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具体某个区域的问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第3小题中提出“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掌握分析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原因、影响等的一般方法。

5.命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1)区域地理试题的一般命题思路有以下几种。

①展示区域经纬网图,考查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②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判断地理事物名称。本题需要考生准确判断图示区域的位置与M、N城的名称。

③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要求分析地理特征,阐述分布规律,剖析地理成因。第1小题,需通过分析M城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来判断M城的气候特征;第2小题,需根据图中M城的地形、水文、土壤等特征来判断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④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反思人类的行为。第2小题,需要评价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M城形成的有利影响;第4小题,需要评价人文地理环境对N城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影响。

(2)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①审题。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与试题要求(遇到陌生的试题要找联系,遇到熟悉的试题要找差异)。

②信息获取及解读。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考生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中的各类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隐藏的间接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要顺畅、敏捷。

③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型。

将试题内容与已储备知识、课本知识建立联系,并运用地理的方法和思维将其重新组合、迁移转化,从而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型,认识和说明问题。

第1小题,需要考生掌握描述某地气候特征的“模型”――两季节(冬季与夏季)、两要素(气温与降水);第2小题,需要考生掌握分析城镇形成的自然条件的“模型”――从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分析;第4小题,需要考生掌握分析影响某地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模型”――从位置、人口、资源、农业、工业、交通、政策、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在分析某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时一定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完全套用“模型”。

④解决问题。

遵循已形成的思维模型和探究思路,根据试题的设问指向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从而做出正确解答。另外,考生在表述答案时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特别是关键词),要讲究层次性、逻辑性、序号化,不要遗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事物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境、下垫面);资源问题对策(开源、节流);评价、影响(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

三、常见失分原因分析

1.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不扎实

对区域空间定位方法、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区域地图的读图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不高;对区域地理中的规律、原理等内容整合不到位;不善于联系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综合。如在回答第3小题时由于有些考生对目前影响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2.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空间位置不明,对区位要素的认识不清晰;地理概念不清,问题解答错位;对基本原理掌握得不牢固,应用得不灵活;审题时丢三落四,信息提取不全。如第1小题要求回答“M城气候特征”,而有些考生由于定位不准,对气候类型判断错误,从而导致对气候特征判断错误;第2小题要求说明M城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而有些考生在区位因素上有遗漏,或回答社会经济条件,造成答非所问。

3.答案表述不规范,答案有效性差

思路混乱、盲目堆砌、缺乏逻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表述随意,缺少术语或有错字。由于有些考生运用地理语言组织答案的能力较差,在答题时常条理不清,口语化现象严重,甚至有语句不通的现象。因此考生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应尽可能做到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抓住有效得分点。如解答第4小题时有些考生笼统地回答“地理位置优越”,而没有把具体的优越性写清楚;有些考生只罗列一些事实,只写N城的地理位置、能源、农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却并没有把这些特点带来的有利影响写出来,从而使答案不全面、不充分。

四、复习与备考策略

1.构建知识网络,有效整合初中、高中地理知识

考生应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宏观上控制,微观上深入的目的,进而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区域的基本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时,考生也可以设计区域地理复习模板,从而整合区域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突出区域差异 [HJ1.5mm]

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必须突出的重点,阅读相关文本有助于考生提取某区域的区域特征(如东北地区“冷湿”、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等)。

得出某区域的区域特征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而区域特征的差异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类似的地理事物比较差异性,不同的地理事物归纳相似性。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考生可以把中国与世界的某一个区域进行比较,也可以把某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中国的某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进行比较。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鲁尔区改造的比较,东北商品粮基地与南方商品粮基地的比较。通过比较,[JP3]既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突出区域差异,也可以培养考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既可以升华考生对区域特征的认识,也可以使考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JP]

3.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及事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电力消费 聚类分析 关联分析

相关文献综述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从而可以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研究人员和学者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结论。相关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时序序列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林伯强(2003)、朱天星等(2010)应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电力消费到GDP单向因果关系,而王海鹏等(2005)的研究则认为,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相关的研究方面,林卫斌、苏剑(2010)研究了我国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经济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特殊背离现象,并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的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背离程度无法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到完全的解释。潘雄锋、李良玉(2009)研究表明,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产业电力使用效率的提供,其中工业电力消费强度的下降是总体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也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张琳等(2008)应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对我国2001~ 2006 年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力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份,其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上述研究中,对我国经济总量GDP与电力消费总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时,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双向因果关系的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回归分析可选取的样本数据量过小,估计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同时在长期内,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也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产生影响。因此,从总量上研究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一定的局限性。

当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的局限性,但仍不能有效处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周期差异及宏观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能较好的解释二者的关联关系。Squalli J(2007)对OPEC 的11个成员国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得出二者类似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该研究指出应按各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特质分别进行研究,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统一的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不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周期也各不相同,张珍花、刘安琪(2011)通过研究指出了泛珠江三角洲九省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白雪梅、赵峰(2011)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论指出1997-2008 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考虑我国各地区的自身经济发展特点。

方法设计与指标选取

(一)方法设计

数据挖掘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以便发现有意义的模式和规则的过程。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功能,分析时不需要传统计量分析模型所依赖的各种假设,对复杂、多样化的样本数据有较高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分二个步骤综合应用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功能和关联分析功能,设计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聚类分析识别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基本特征。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的模式发现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只是按照某种相似性的度量,将样本数据划为多个分组,每一组表示一个类。并要求同一个类中样本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中样本间的差异较大,即相似的样本划为一类,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聚类分析结果中的每一类代表了一种模式。

本文假设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状况在每年均表现为某一个具体特征;一个地区可逐年表现为相同或不同特征,也可间隔、反复出现同一特征;不同地区在同一年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特征。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地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出其特有经济发展规律的特征序列模式;地区间的特征序列在时间上可能会出现重叠或滞后,这也更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各地区每一年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均作为一个样本,若有m个地区,时间期限为n年,则可由m×n个样本构成聚类分析的数据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就代表了一种具体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典型特征。

应用关联分析发现特征的序列周期性。关联分析是寻找在同一个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是为了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间的关联规则。比如在购物篮应用中,应用关联分析获得顾客在一次购买活动中所买不同商品的相关性。如果同一事件中各个项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则称为时序关联分析。

根据步骤1识别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各个地区在n年内按年表现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特征序列。有m个地区,则对应m个特征序列。每一个序列表示一个事件,序列中的一个特征表示一个项。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具有强时序相关性的特征序列,这些特征序列就表示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变动规律和趋势。根据相应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可以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综体状况,也可以预测某地区未来的变化趋向。

(二)指标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指标变量应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电力消费等方面,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所使用的指标,本文选取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耗共三个指标,由于电力消费水平与地区的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围绕GDP设计相关指标。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的阶段,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该指标表现为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GDP占比指标体现了经济结构状况,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动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在地区经济发展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变化过程中,该指标一般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单位GDP电耗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了GDP产出的用电效率,该指标可以直接体现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在近几年的实施效果,该指标的高低也能够从侧面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阶段。

关联模式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相关数据,其中我国各地区的GDP、第一产业GDP等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各地区各年的电力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宏产业数据库”。

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因此在样本中剔除该地区,保留了我国其它所有的省及直辖市,共30个地区。其中,海南省1999年的GDP数据不完整,只保留该省2000~2009年数据,其它地区数据区间仍为1999~2009年,由此导致的数据区间不一致,对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不会产生影响。关联模式分析中使用的指标数据包括人均GDP(aveGDP)、第一产业GDP占比(wiGDP)、单位GDP电耗(eleGDP),这三个指标全部可以由上面的数据计算得到。

(二)聚类分析识别典型特征

样本数据集包含30个地区、11年的329个样(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自动分为10类,每类包含的样本数、地区数、年限数如表1所示。根据SAS聚类分析结果,三个变量aveGDP、wiGDP和eleGDP在聚类分析中的贡献度(Importance)分别为0.784、1.00和0.756,表明变量选取合理,聚类结果理想。

表1显示出11年间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可以划分为10类,每一类代表了一种特征。其中1、2、5、6、10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多(不少于26个样本),每一类所涵盖的地区也比较多(不少于6地区),并分布到各个年份中(均为11个年份),3、4、7、8、9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少(最大为14个样本),涵盖的地区比较少(最多为3个地区),也只包含部分年限。

表2详细列出了各地区各年度在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所属的类别特征。如1999年共29个地区(不含海南)总体表现为9个特征,特征9在本年度中未出现;2009年30个地区表现为7个特征,特征3、7、8未出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多样性。

同时,根据表2的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自1999~2009年间,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区先后经历了6、2、9三个特征阶段。尽管在同步性上不完全一致,但阶段先后和特征趋向是相近的,这说明了三个直辖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其区域发展的个性特点,也具有发展进程及阶段的共性。同理,宁夏、青海、山西表现为相近的模式;甘肃、贵州也相似。海南地区较最为特殊,前9年的特征均为8,该特征也是海南独有的,其它地区未出现过此特征,到了最后一年表现为5,这一结果体现了海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关联方面的特殊性。黑龙江地区在研究期内其特征保持不变,其特征始终为1,表现出其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聚类结果较好的解释和呈现了我国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区滞后的特点。

(三)关联分析发现特征序列模式

根据表2所列出的各地区特征变化序列,文本将采用关联分析方法继续研究其中蕴含的序列模式。表2中一个地区(一行)表示关联分析的一个事件,所有事件包含的项种类只有10类,即特征1~特征10。每一事件是由多个项按时间先后组成的特征序列。

根据SAS时序关联分析的数据要求,需要把表2的数据重新整理,一个样本表示一个地区某一年度的特征值,分别用area、year、class表示地区、年度、特征值,样本数为329。在进行时序关联分析时,area设置为id变量,year设置为sequence变量,class设置为target变量。

关联分析的部分结果如表3所示。为了简略,表3只列出了支持度大于30%的关联规则。例如,关联规则“5 ==> 1”拥有36.67%的支持度和91.67%的置信度,说明该规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由于关联分析实验的数据量较小(共30地区表示事件、10个特征表示事项),同时各地区特征序列中连续重复出现相同特征的情形比较多(详见表2),在研究期间内,有1个地区(黑龙江)的特征序列仅由1种特征(特征1)组成,22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2种特征组成,6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3种特征组成,1个地区(内蒙古)的特征序列由5种特征组成,各地区在时序上没有形成明显的阶段变化特点。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关联分析无法发现更长的关联规则链。因此,本文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分析,试图对潜在的变化规律进行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图1显示了链接分析建立的有向链接路径。图中10个结点表示了10种特征,边及边的方向表示了两个特征的先后关联顺序,边的粗细表示了链接次数的多少。表4具体列出了前、后结点及链接次数。

根据图1和表4,可以得到51629或5129等链接路径,并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部分关联模式,用于判断和预测某些地区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例如,参照这一链接路径和表2显示的特征序列,则可以预测河南、湖南、吉林、江西、四川等地区在未来的几年内存在向特征6变化的可能。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开发前,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亦呈收敛态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也纷纷呈现出与地区实际相匹配的经济发展历程。

由于地区差异及发展战略重心不同,各区域在横向上表现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及特征,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水平不同;在纵向上又表现为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历程的趋同性,从第一、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电力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在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阶段性,以及按时间先后形成的前后阶段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近而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电力消费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强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搜集了包含我国30个省、市行政地区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329个样本数据(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样本中不包含地区),这些样本包含了30个地区、11个年份的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力消耗等指标数据。其次,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按10类进行归类识别,把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状态划分为10类,三个指标变量均达到了较高的聚类贡献度,说明聚类结果较好地识别了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特征;聚类分析的实际结果也显示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符合论文分析的基本假设。再次,应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序列模式,选择地区、年度、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值作为分析变量,建立329个样本,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建立了关联规则,确定地区经济的前后阶段关联情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衔接,建立了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有向链接图,使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得到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及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2.朱天星等.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0)

3.王海鹏等.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3)

4.林卫斌,苏剑.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为什么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

5.潘雄锋,李良玉.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

6.张琳等.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7.Squalli J.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Bounds and Causality Analyses of OPEC Members [J]. Energy Economics,2007,29(6)

8.张珍花,刘安琪.我国泛珠江三角洲内地九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岭回归分析法[J].经济问题, 201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6篇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特征与交通

1.1 珠江三角洲城镇与交通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2001年末,珠江三角洲户籍人口2336.8万。按照"五普"统计,2000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达4150万,有5个城市人口达到700万(包括香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1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8363.94亿元,比2000年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4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310元。三产业比重为5.3:49.5:45.2。

2001年珠江三角洲有设市城市23个,建制镇369个,城镇密度达到94个/平方公里。设市城市中有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7个,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与香港、澳门联系紧密,城乡一体、类型完备的城市群。2001年,按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计算,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达48.7%,按"五普"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已达72.7%。

在城市空间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城镇连绵发展,城市经济活动一体化初具规模的都市地区,行政界限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只是管理上的界限。

同时,珠江三角洲也是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沟通广东省和全国的综合运输交通网络(见图)。

2001年珠三角经济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为71.45km/百km2,高出广东省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广州至深圳、广州至开平、广州至三水、广州至清远、惠州至深圳等。

京广、京九铁路是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内陆省份客货运输最重要的南北通道,区内铁路运营里程514km,其中干线里程466km,主要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广三线。珠三角的主要港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黄浦港)、深圳(盐田港、蛇口港、妈湾港、赤湾港等)、珠海高栏等,是全区重要的对外口岸。

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运输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珠海三灶机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年完成客运量10.49亿人次,其中铁路4281.4万人次,公路98266.5万人次,水运1447.5万人次,民航921.9万人次。

尽管已经在空间上形成连绵的城市发展带,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各城市独立为政,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从区域全局看,区域内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策略和行政界限的割裂,与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矛盾随着城市化程度和区域城市的联系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制约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各地争上机场、港口、火车站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而跨城市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发展与共享,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以协调,难以实现合理高效的区域资源配置,同时也降低了已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与经营效率。

1.2 珠三角城镇化的特征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人口的迅速聚集,城市范围迅速扩大,在我国沿海大城市集中和城镇集中的地区形成了城镇密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国沿海城镇带的三个核心都市地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密度大,经济发达,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出现了沿公路绵延百多公里的城市连绵带。

由于城镇密集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上各异,形成了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两种模式:一是以大城市人口扩散为主的城镇化,另一是以工业聚集吸引人口聚集为特征的城镇化。

大城市人口扩散为主的城镇化,主要以大城市中心区或其他功能区的职能疏散和密度降低为动力,通过中心区的分散和人口居住区郊区化来实现,但疏散的居民和城市职能在社会、经济、文化、就业等方面与老的城市中心区联系密切。

而以城镇工业聚集为特征的城镇化则不同,城镇化以工业聚集而形成的工业就业聚集为特征,严格意义上说,在职能上与一般的城市相差很远,以完成工业产出为主,城市服务的职能与其拥有的人口来讲十分薄弱。

珠三角初期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大部分以城镇工业聚集吸引人口为主要特征。从发展历程看,珠三角的快速城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自下而上"发展政策下形成的。在香港产业迅速北移时,珠三角的中小城镇根据土地管理的特点,以村镇为单位吸纳香港产业和招商、创业表现出来的特定形式,因而珠三角各城镇的城镇化水平和特征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珠江东岸地区由于受香港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大,外来人口流入较多,各城镇之间已连绵发展;而西岸地区受港资的影响相对较小,城镇化的特征表现与东岸迥异,显示出组团化的发展模式,从空间发展模式上看,工业聚集的城镇化由于对城镇服务要求很低,以村镇为生长单元在空间上扩大(见东莞的发展形势图),与由于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城市职能向外拓展而引起人口向外疏散的城镇化截然不同。

这种城镇化是在外源发展动力的推动下迅速形成,包括资金、人口、技术等,由此造成的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城镇工业用地迅速膨胀,就地工业化严重,城镇服务聚集不高,城镇人口对工业发展依存度高,而且以外来劳动力为主。从东莞市1990、1995和2002年的用地开发情况大致可看出这一趋向。

而以大城市职能和疏散为特征的城镇扩展则完全不同,城镇拓展的动力大部分来自城镇内部,城市在已有中心区基础上向外拓展,拓展过程中政府在引导上发挥的作用也比较大,城市空间拓展中规划的痕迹浓厚,城镇的拓展与服务的拓展几乎同步进行,人口的构成也主要以城市本地的人口疏散为主,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发展趋势(见下图--广州城市拓展图)。

2. 城镇发展特征与交通特征

外向性高的产业特征与对外交通

珠三角是我国各大经济区中产业外向性最高,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地区。珠三角的出口加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外贸出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珠三角在发展中得益于毗邻香港的区位,较早地融入了全球经济循环,实现了工业化。目前珠三角的外向性经济很大程度上仍然得益于香港在国际金融、商贸、航运领域的地位和制度优势。

外向型的产业结构使香港在珠三角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珠三角制造》(Made in PRD)的调查,香港是珠三角最大的外资投资者,而且香港约有50万人直接为珠三角制造进出口公司工作,另外有100万人间接服务于跨境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珠三角受雇于港资企业的工人也超过1000万人;同样,珠三角加工生产的产品也大部分通过香港出口海外。香港与珠三角之间在服务和制造也发展上的分工越来越体现各自的优势,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同时,外向的产业特征使珠三角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生成地,也使港口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设施,香港和珠三角成为世界上大型港口最密集的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

外向的产业结构使香港成为珠三角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造就了香港与珠三角跨境交通的繁忙景象。2002年车辆达到1242.32万辆次,跨境客流2003年上半年总人数6151万人次,最高峰期一天就有34万多人过罗湖关,香港与深圳之间的口岸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口岸。

轻加工产业特征导致大量的公路货运

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第一个特色是扁平化的空间分布,产业链短,多数产品直接出口,货运交通指向港口的方向性很强。而且分布上明显受到与香港陆路交通距离的约束,空间范围不大。出口加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岸深圳-东莞的各个城镇,西岸各城镇也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化聚集,大部分加工业的市场操作放在香港,形成以香港为中心的商务交通;其次,珠三角的工业结构以轻加工业为主,本地区并未形成以大城市为主要金字塔形的产业-空间结构,而且工业规模均比较小,决定了货运以中高价值,小批量、分散需求为主,灵活、即时、快速的卡车运输是主导运输方式。

工业聚集与城市扩散形成城镇连绵带使城市间交通的特征变化

珠三角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的城镇连绵区,各城市的市区与"郊区",城镇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连绵成片,相互间已经没有明显的自然界限。但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郊区化历程不同,本地区城镇连绵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在乡镇地区的聚集、扩张,城镇人口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城镇虽然连绵但在交通上联系不很紧密,连绵的城镇之间的通勤交通与人口不成比例,但城镇间经济联系决定的货运交通已经很频繁。此外居住郊区化的进程在大城市已经出现,郊区化形式的城镇化在交通出行上与工业化聚集的城镇有很大区别,交通出行以向心的通勤为主,城市的服务职能相对完善。作为郊区化的推动因素,本地区机动化进程也是全国最快的地区之一。可以预见,随着城市经济和都市地区空间的拓展,珠三角地区以工业和劳动力分布为主的区域连绵区将向更加成熟的大都市连绵地区演化,区域交通将向城市交通转化。

人口及收入的两极分化使交通需求特征差异大

珠三角是我国流动人口和劳动力最最集中的地区。流动人口不仅对城市服务产生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城市和区域交通出行的特征。首先,本地区的城镇人口聚集度虽然很高,但实现流动劳动力及人口的真正城镇化和本地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流动人口的出行少,出行距离短,随着流动人口的城市化和本地化,居民工作、生活出行量、距离和方式都会大幅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人口结构、生活居住及消费方式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出行的特征。第二,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形成了二元化社会,珠三角既聚集全国最庞大的高收入人群,包括中高收入的城市居民、工商业经营者、农村原住居民和高收入的流动就业人口,同时也聚集了最庞大的低收入务工群体(是珠三角一些地区城镇人口的主体),根据珠三角工业调查,该地区劳动工人的工资从90年代初至今变化很小,工人工资根据熟练程度从400-2000元/月不等。收入的巨大差距导致出行的差异大,使区域内交通出行在交通成本的考虑上差异巨大,这直接将影响到交通方式的差别性供给。此外,珠三角流动人口对工业产业的依存度很高,本地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也决定了本地区以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市在交通设施建设上与大城市有很大的差别,高标准和引导型的公共交通在这些地区难有大城市的效果。

3. 珠三角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发展研究框架

区域交通设施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区域资源共享服务的,政府在区域交通设施的建设上作用明显,也必须明确。因此,在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特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资源的共享、以及政府协调机制。在可利用的协调机制的前提下,提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协调机制和政策建议。

4. 珠三角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发展探讨

4.1 区域交通设施协调的体制

区域交通设施的协调一直是我国基础设施体系中协调比较薄弱的环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区域交通设施具有协调区域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但目前区域交通设施发展决策和建设的体制决定了交通设施与城市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

目前区域交通设施协调主要通过四个层次进行,即国家、省政府、城市政府和财团(参与投资和经营)。

对于珠三角,除广东省内的经济特区城市和一般城市外,还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远比其他地区复杂。此外,区域内城市间经济水平差距巨大,城市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不一致,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运作的模式和体制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都使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难度增加。

广东省与港澳的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如下:

目前粤港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存在多种协调渠道,但运作的方式和协调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即协调过程中责任不明确,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执行协调的手段。

因此,必须明确政府间协调机制建立的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上的作用,既要维护区域利益和公共利益,又不损害商业化和市场的发展。即要以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达到区域基础设施的共享,避免开发无序与恶性竞争,维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协调上,应成立珠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协调机构,以及粤港澳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协调机构,并建立有利于引导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建设基金。这些机构和基金均要以粤港澳充分融合为基础,达到区域之间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一体化、经营与管理一体化,充分发挥港澳对珠江三角洲的带动作用,发挥政府、民间、财团的作用,促进珠三角经济、社会合作走向新的高度。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上也是区域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粤港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可以作为两地合作体制建立的助推器。

4.2 交通方式间协调

不同类型的区域基础设施在协调机制和程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导致难以建设与需求特征相吻合的区域性交通设施。而且,不同的区域交通方式目前在规划、建设、投资、管理、经营上仍各自为政,且国家和地方的政府机构中,还没有哪一个为区域多方式交通设施的协调负责,这限制了区域多模式交通设施之间的联合协作,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

目前,综合交通网络的综合计划由计委制定,但综合交通规划主要限于各行业规划的综合,对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从整体交通运输特征上的协调较弱,对于交通设施与区域空间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更弱。同时,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跨方式补贴难以实现,导致目前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上部分设施不足,难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调节。

针对这种情况,广东省采取了通过政府下属的企业集团公司之间相互的股份渗透来达到建设和经营上的跨方式协调与投资,省交通厅投资成立的省交通建设集团和下设的省铁路集团之间的股份渗透,促进了跨方式建设、经营和多模式联运的发展,但这种模式对规划的影响仍然有限。

随着政府越来越关注行业管理和政策制定,当投资、建设和经营采取政府参股的市场化方式进行时,既可以保证对区域交通设施承担的公共利益的导向,也可以使跨行业的建设和经营成为可能。

同时该地区已经出现港口经营业主与铁路经营的联合,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以及铁路与港口联合运输的现象,政府应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此促进向内陆地区的经济辐射。

在政府有倾向性的鼓励政策下,采取政府导向和市场经营结合的模式,鼓励跨交通方式的经营和多方式联运,从而实现区域交通系统一体化,并按照区域交通的特征和需求提供交通设施和服务。

4.3 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营协调

目前不同交通设施的建设存在不同的投资体制,且差别较大。公路有养路费作为建设、维护的专项基金,铁路也有相对封闭的投资体系,城市交通有少量的公用事业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而其它交通设施的建设尚无专项基金保证。

例如,目前珠三角区域铁路由两部分组成--国铁与地方铁路,分别由广铁集团和省铁集团负责。广铁集团主要负责区域内国家铁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经营;而省铁集团是由多方参股成立的一个股份公司,负责地方铁路、省内区域交通设施和珠江三角洲快速轨道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在投资的体制上,广铁集团的投资主要来自国家,而省铁集团项目投资主要来自项目的筹资(包括地方政府、银行和集团的融资等)。两者的建设、投资和运营各成体系。

在交通设施的运营上,目前珠三角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基本市场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政府调节和引导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应在市场化建设推进中保留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势管理,监督经营商服务提供的水平和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以避免因为市场化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大,政府缺乏引导,而导致政府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能力减弱。但在快速发展的珠三角,以及在国家相关部门市场化策略的指导下,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调控管理手段正在逐步丧失。

为了达到区域交通设施一体化和基础设施的共享,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使两者围绕一个目标进行。

港口实施"抓大放小"的策略。对于区域性的战略资源--区域性枢纽港口,要由省政府制定开发计划,并且由区域内的城市政府一同参与决策,在枢纽港口的利益分配上要采取地方和省收益分成,并将省内的收益投入枢纽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上。对于地方性的支线喂给港采取"放"的策略,完全由地方进行管理,并在建设和经营上采取市场化的模式。 在港口的建设上要与港口的市场化经营相适应。在现行港口建设管理机制下,政府要退出港口建设,使港口建设和运营完全市场化,利用市场选择实现区域性港口为区域性服务的目标,战略性港口资源的共享目标。 机场作为区域性的交通设施在选址规划上要由省政府负责,建设模式根据机场的服务范围采取服务区域内多城市共同投资(如拟议中的潮汕机场),经营利益分成进行。 铁路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发挥香港和珠三角城市向外辐射的重要基础设施,一方面要发展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的区域高速客运轨道交通系统,利于香港和广州在科技、管理、信息、金融等方面向整个珠江三角洲辐射,促进大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发展与南中国广大经济腹地联系的铁路线,利用珠三角港口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的优势,发展多方式联运,摆脱目前港口货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内部的局面(特别是集装箱),以及扩大珠三角枢纽机场等战略性资源的服务范围。发挥珠三角和香港对南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 珠三角高速公路的密度已经和世界上的发达的大都市地区相差不多,消除高速公路经营和管理上的差距是未来一段时间珠三角地区公路发展的重点。高速公路的收费在初期促进了高速公路在短短的十几年就达到现在的规模,但收费站林立,高速公路建设业主分散,影响了高速公路效率的发挥,也给高速公路一体化的维护、管理带来困难。成立高速公路统一的业主管理机构,实行统一收费、统一维护、统一管理,是今后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协调的主要方面。

4.4 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设施协调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由城市政府负责,特别是客运交通设施,如轨道、公共汽车、出租等需要补贴的设施,当区域设施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时,两者之间的协调比较容易,但当两者的目标有差异时,在目前地方占有和开发资源的体制下,协调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在规划上,城市交通网络由地方政府负责,报省政府和中央政府批准,协调主要在规划层面进行,省政府主要根据不同城市上报的规划进行协调,在规划过程中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协调比较少。

目前珠三角各城市政府从其自身的资源和利益出发考虑城市的投资和协调,所有的决策、政策实施均以行政界线为界,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及管理只能从行政区的范围内考虑,不能充分考虑区域城市化和城市连绵发展的现实,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化只能靠行政区划的调整实现,缺乏城市间协调的手段。

而且,不同城市间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难以考虑实际的经济联系,供给与需求脱节严重,没有相应的协调机制保障。主要表现为:城市交通设施经营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低,协调中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城市之间的交通政策差异大,交通设施和经营上的衔接困难;城市交通建设中,交通系统封闭,不能从区域发展上考虑交通设施的建设。

要形成交通一体化的都市区,首先必须有交通政策的一体化。目前城市已连绵发展,再单独考虑一个城市的车辆管理、交通政策等来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已经越来越不现实,必须首先从区域的角度考虑城市干线网络的规划,综合协调区域内城市交通的定价,才能反映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

城市快速路以上的骨干道路须作为城市与区域交通融合的主要网络,规划和建设上以区域交通为背景,在建设上利用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基金作为引导,建设程序与计划要协调一致。城市在边界附近的次要等级城市道路规划上规定必要的衔接协调程序。 区域机动车车辆管理、交通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以珠三角都市区为背景,制定一体化的交通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保证不同城市在城市交通和环境目标上基本一致。 利用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的机会,构建区域一体的公共交通网络,打破行政界限进行经营,在公共交通的管理上采取区域统一的交通政策,公共交通的定价在区域内采取统一的规则,城市公共交通主要设施的建设采取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同时,公共交通还要考虑该地区大量低收入人群的跨行政区流动。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区域快速轨道网络要以区域发展为背景制定,并规划与城市轨道网络的衔接。城市轨道网络在规划和建设上要通过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委员会的协调程序。对于跨行政界限的线路,双方共建,统一运营,利益和风险共享。

4.5 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与空间、经济发展的一致性

区域交通设施的网络布局必须与区域空间、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才能发挥区域交通设施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背离市场需求的在行政干预下建立的区域交通设施网络对区域的经济发展难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使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根据分析,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运行、空间结构和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与规划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区域交通网络布局并没有反映地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联系。

香港作为世界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证券、金融、管理、市场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是珠江三角洲未来走向世界,并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深圳作为我国建设最成功的经济特区,在体制、管理、金融、市场等方面在全国都有相当的示范作用。

从目前区域经济、交通(陆路与水路)联系看,香港-深圳与广州作为地区中心的地位不容质疑,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大的外贸基地,香港对珠江三角洲东岸产业结构和对珠江三角洲外贸的影响巨大,可以说,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和国外市场操作仍然在香港。

从目前珠江三角洲客货流动的情况看,也是指向香港-深圳的区域流动为主导,这反映了大珠三角地区社会和经济的空间布局结构与影响联系上,香港-深圳的地位不容忽视。这与目前已经建设和形成的以广州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陆路交通网络(公路、铁路)有很大差距。

在现有交通网络的建设与规划中,香港-深圳在珠江三角洲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显示出来,在粤港双方的规划中仍然将对方视为口岸衔接,并非将其作为一个对自身未来发展影响巨大的因素考虑。在珠江三角洲,甚至深圳的交通规划中,香港的交通网络状况并不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仅主要考虑深圳境内的口岸如何与城市交通或区域交通的衔接。而香港在规划中对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交通发展,以及香港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也没有详细考虑,也只是考虑香港境内的交通网络如何与口岸的衔接。

为使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必须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网络进行调整,协调交通网络与经济、社会联系之间的关系。按照未来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经济联系,在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中要加强以香港、深圳为核心的辐射网络,在加强穗港之间联系的同时,重视东西向跨珠江交通线路(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使深圳和香港成为重要的交通结点。形成以香港+深圳、广州为中心,香港与广州密切联系,向粤东和粤西沿海辐射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香港-深圳在整个地区中的经济作用。

4.6 加强区域性交通设施资源的管理

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些对该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资源,交通设施也不例外,如优良港口、机场、重要铁路的天然选址等。区域性战略资源的开发要随区域发展阶段来评估其实际的开发时序。

但战略性资源往往位于某一城市的行政区内,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辖区。在目前区域交通设施越来越地方化和市场化的情况下,拥有这些资源的城市试图利用它们增强自身在区域内的竞争能力,导致这部分资源被超前开发违反区域利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但是,区域资源服务的范围涉及整个区域,或者更大的范围。如果在管理和建设上均采取完全的地方化管理,由地方政府主导规划和建设,将不可避免导致区域资源在开发利用、经营上与服务目标的矛盾。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管理机构的成立,以及区域管理基金的设立,区域资源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宜采取区域管理、区域共建、多城市参与决策等模式,以保障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

4.7 发挥区域交通设施综合规划协调作用

确定区域规划的法定地位,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内保护的设施资源等通过区域规划确定布局、走向和发展时序。

区域规划应充分研究区域经济和社会运行特征,避免以行政区为界限的规划,处理好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应将港澳纳入区域规划的组成部分,通过协调,使区域规划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能承载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区域规划中研究区域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形成系统运行成本低、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

对于大型的区域交通设施,在区域规划中要对其布局、路权等做出规划,并且要提出下一层次交通网络衔接与规划的原则,使地方城市交通规划服从区域规划,以保障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性服务。

通过区域规划研究区域交通设施对区域内不同城市或地区的影响,提出区域内城市在交通设施建设和经营上的利益、风险分担框架。

5.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和壮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对于这些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空间的合理布局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是协调和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合作,引导和促进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区域交通发展的研究必然会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研究的一个重点。

在区域交通设施的发展上,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经济、人口和空间特征,既要适应当前的人口流动频繁的要求,也要适应流动人口本地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交通要求。要考虑如何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承受的交通服务系统,为高、中、低收入的人群提供不同方式与不同服务档次交通的选择性。同时要保障多种运输方式协作的最优化,以保证货物运输的通畅和成本保持在较低的合理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7篇

【关键词】乡镇经济 竞争力 评价理论 评价方法

乡是国家设立在农业区域的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一般有集镇。镇是国家设置在具有一定工商业基础、文化教育条件比较好、人口比较集中的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乡镇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和经济单元,乡镇是个行政地域概念。乡镇在我国存在面广量大,是中国行政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经济代表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代表中国行政区划经济板块的基本特征。对乡镇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理论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DM)的定义是,一国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模型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方面,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关键是可持续性。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定义是,一国能获得经济(以人均GDP衡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波特在其《国家竞争力》一书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波特认为国家经济竞争力是指该国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四大要素是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企业群体内竞争对手及该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1998年波特又进一步指出: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区域争力是指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竞争中,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而形成的能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竞争优势(周群艳等,2008)。区域竞争力为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芦岩等,2006)。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在国内经济竞争中形成并表现出来和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是利益主体之间比较生产力的竞争,是该区域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其主体和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同时受辅助或潜在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过程,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包含对核心竞争力、辅助(基础、潜在)竞争力、现实综合竞争力以及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徐承红,2007)。区域竞争力是指在系统分析区域现状的基础上,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在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通过比较所具有吸引、争夺、转化资源和控制、占领市场的能力,亦即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功能的能力(高志刚,2006)。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研究一个地区,主要是行政区域范围内,通过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相比较其他地区更有优势的经济实力。

(二)行政区域经济

1.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国外有一些学者也在关注中国的行政区经济,如澳大利亚学者奥德丽・唐尼索恩于1972年用“蜂窝状经济”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分割化趋势。美国学者托马斯・P・莱昂斯从体制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分割化,但他们没有提出关于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的科学范畴和系统理论。在中国最早对行政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君德教授。刘君德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行政区经济(即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还有一些学者如鲁勇(2002)、朱舜(2003)、舒庆,周克渝(2003)等也提出了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由此可以把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简单概括为:受行政划分及政府经济行为的直接影响的特殊经济区域经济类型。对于行政区域经济理论的认识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拓展了区域经济理论研究领域。行政区域经济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类型,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提出的一个新范畴和新理论思维。在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分为四个等级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乡镇经济。

2.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许多学者对行政区域经济研究时,都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进行描述,如刘君德(1996),朱舜(2002),鲁勇(2002),舒庆,周克渝(2003)等学者,他们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由此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第一是行政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行政区划板块的特征。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具有明晰界面特征的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行政区划体制的规定性。行政区划以政治因素为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所以一旦行政区划确定下来,行政区域经济的界面也就非常明显的确定下来。

第二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着行政区域经济的运行。行政区域经济是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的区域经济。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都会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且这种政府行为也强烈地渗透到企业的竞争中,重复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竞争的一种表现,但政府的参与往往扰乱了市场信号,各地竞相追逐价高、利大、税收高的产业。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的企业实施地方保护主义措施,这极大地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公平性,某种程度上维护了重复建设的原有格局,难以实现市场竞争下的规模经济。

第三是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高度一致性。各行政区域经济的中心大都与行政中心是一致的,行政中心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则是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中心。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的社会里,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发生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内的偏离现象。商品经济越发达,两个中心的偏离程度也越大。这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在中国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却表现为高度的重合性。

第四是行政区边界经济的衰竭性。我国的省会乡镇一般都相对处于行政区偏中心地位,非省会的大乡镇、特大乡镇也大多远离边界地区,按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和行政区经济运行下经济中心跨行政区作用的摩擦力原理,中心乡镇“经济能量”在辐射到边界地区时,已被大大削弱,边界地区往往成为区域经济的衰竭带;再加上边界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因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或者是与经济中心的差距很大。

(三)乡镇经济竞争力

乡镇竞争力是指一个乡镇在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具有的与其他乡镇相比更强的创造财富、提高人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单位,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实况,把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镇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作为乡镇竞争力研究的应用领域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关注。它可以发现与乡镇竞争力关联性最强、贡献度最大的因素,从而为乡镇规划者和管理者提高乡镇经济竞争力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

二、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构建

(一)构建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原则

构建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时,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设计必须从乡镇经济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出发,科学而又系统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能力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明乡镇经济运行的特点和乡镇经济的运行规律,即指标能够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内涵。而且同时,要指标概念准确、计算范围明确、计算方法科学、操作过程方便,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面揭示对乡镇经济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即要求指标设置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尽量少而精。科学性和客观性相结合。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乡镇经济发展规律,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乡镇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在设计乡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指标的客观性,要选取那些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且对乡镇经济发展研究具有实用价值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之间相互重叠;又不能过少过简,使指标信息遗漏。同时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客观地反映待评价乡镇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潜力,以及演变趋势,揭示内在发展规律。

2.可操作性原则。各评价指标应信息集中数据容易获得,计算方法简明易懂。要求指标体系要以现实统计数据作为基础,要容易获取,易于分析计算。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同时尽可能选择可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应尽量少用,对于在评价分析中确实有重要性的定性指标应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赋值,保证其可信度,以减少主观臆断中的误差。

3.可比性原则。指标能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乡镇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可比性和适用性相结合评价,指标要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就没有适用性。如果指标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可比性,就无法对乡镇经济进行比较。可比性要求有三个涵义,一是在不同乡镇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如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标(GDP、人均收入等)必须扣除价格因素;二是在不同乡镇之间进行比较时,除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外,一般用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三是在进行具体评价时,为了防止大数“吞噬”小数的现象发生,有时必须进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归一化和极大化或极小化等方面的处理,使数据在无量纲的条件下可比。可比性要求评价结果在时间上能保持现状与过去的可比性,通过纵向比较反映各乡镇经济发展的演进轨迹;可比性还要求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能保持不同乡镇之间可比性,通过比较反映各乡镇之间的优势与缺陷,因地制宜提出对策措施。

4.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在指标体系内部各个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因此,对乡镇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握乡镇经济竞争力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性能,以期对乡镇经济竞争力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价。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构建乡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标体系应能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不应有任何游离于系统之外的孤立指标,必须全面真实反映各乡镇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各个侧面的基本特征。同时,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实施。设置具体指标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各个系统、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独立,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乡镇经济竞争力体系。

5.目的性原则。指标必须与建立乡镇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目的相一致。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设置的指标体系是不同的。研究乡镇经济竞争力目的在于了解乡镇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以及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研究,衡量乡镇经济竞争力的状况,找出乡镇经济竞争力弱的原因所在,指出改善乡镇经济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增强乡镇经济的竞争实力。

(二)主要内容

乡镇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学的分支,是和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概念。乡镇竞争力主要包括乡村经济实力和乡镇社会环境。乡镇经济应既包括乡镇中的主要经济支柱――乡镇企业,也包括乡镇中的农业及服务业。乡村经济实力主要包括人口、居民收入、乡镇可持续发展、财政收入等内容。乡镇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乡镇的教育、治安和生活等方面。

三、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一)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

目前,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每种评价方法各具特点。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如主观权数法、特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一类是客观赋权,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分析法等。

(二)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单位,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实况,把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目的性5项原则,参照“十二五”规划要求,选取一系列相应的指标,构建了乡镇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6个一级子系统、21个二级子系统、40个评价主指标构成,具体见表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指标数据的获得以及处理数据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比较能够体现乡镇竞争力的指标是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各项储蓄存款余额;出口产品交货额;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

参考文献

[1]杨道建等.我国乡镇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2]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特征、种类与演化[J].经济学动态,2004(5).

[3]叶琪.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4]韩申山.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J].新西部,2012(35-36)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第8篇

【关键词】指标体系 主导产业 工业化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定量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指标体系,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指标的选择好坏对定量分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指标并不是选取得越多就越好,太多了,会有重复性的指标,会有干扰。太少了,可能所选取的指标缺乏足够的代表性,会产生片面性。因此,本文根据河南省的现状,在选取指标体系是采取以下原则。

1、直接性原则。指标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指标过多,很容易出现指标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数据抵消或者放大,使测度数值失真,影响效果;关键在于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

2、独立性原则。每个指标要内涵清晰、相对独立;同一层次的各指标间应尽量不相互重叠,相互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指标体系要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整个指标体系的构成必须紧紧围绕着河南主导产业选择目的层层展开,使最后的选择确定反映选择意图。

3、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代表性,能很好地反映研究对象某方面的特性。指标间也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也就是具有可比性。指标的制定要客观实际,便于比较。

4、客观性原则。即力求所有指标都可量化,尤其是以统计数据来支持。在数据的搜集上,有稳定的数据来源,在实证分析中以河南省统计数据为主,以全国数据为辅,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权威,可信度高,也保证了指标口径统一性;

5、可获取性原则。指标应可行,符合客观实际水平,易于获取,也就是应具有可测性。评价指标含义要明确,数据要规范,口径要一致,资料收集要简便易行。不然选取的指标再贴切,数据不能获取,也是枉然。

6、动态性原则。对区主导产业选择来说,在指标选取时,仅仅以报告期的数据不能反映主导产业的一些特征,例如主导产业的高增长性,需要用动态性指标表征,数据采集至少连续三年的数据。

二、河南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成

根据确立的河南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本研究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基准层、次基准层和方案层的四层指标体系。其中,目标层:指河南主导产业选择目标,它代表着河南产业中具有主导产业特征的表征程度。基准层: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也就是河南主导产业选择的三大基准,决定了多指标准则层一共由3个部分组成:特征基准、约束基准、区域基准。次基准层:在河南主导产业选择的次准则层为对应特征基准、约束基准、区域基准下的高增长性基准、高关联性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就业基准、区域比较优势基准五大子基准。方案层:在体系内部各次准则层基础上形成的指标,它们能够从本质上代表和反映次准则层的特征,其中每个具体的指标都代表着一定的基础变量。具体包括工业增加值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量,单位工业产值废物排量,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量,单位工业产值从业人数,区位商,专门化率。

三、指标分析

1、特征基准

特征基准包括:高增长性指标(工业增加值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和高关联性指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建立这两项指标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高增长性基准的建立是因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某一特定阶段的产业结构中客观地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推动和带动一大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产业。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我们可以了解经济总产出与劳动、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其具体公式的基本形式为:

经实证研究,肯德里克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决定的全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与库兹涅茨、索洛等人的结论一致)。其后,尼尔森(Nelson)以美国为例根详细地研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测出了和以上相同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主导产业具有高增长性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创新决定和影响着主导产业竞争能力,也是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依据。采取非平衡增长手段,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主导产业的发展,必将有力地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

(2)关联基准的建立是考虑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在于它自身发展的高增长性,而且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高增长率并不能说明主导产业的特有作用,因为其它非主导产业也能保持高增长,只有少数兼备关联性产业,才构成主导产业。罗托斯把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分为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和前瞻影响三种形式这三种影响如图1所示。

图1区域产业结构更替过程中的煤炭主导产业部门的影响(略)

从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关联效应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主导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主导产业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系数,它们身边往往聚集着许多相关产业,因而主导产业对其相关产业具有强有力的拉动和推动作用。通过前向联系,为一系列产业提供了生产投入品;通过后向联系,为一系列产业部门创造了需求,因此,其生产增长会带动整个经济共同增长。它们一般都会直接影响和制约今天与未来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全局性,是现代化经济建设正常进行和迅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动力。

2、约束基准

约束基准的建立主要是基于新型工业化对河南主导产业选择约束的考虑。新型工业化要求,第一,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发展。河南正面临国际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背景,继续推进河南的工业化进程,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信息化必然带来产业生产率的提升,显示出高增长性,符合主导产业特征基准,可归为特征基准。第二,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均占有的资源比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就要充分考虑目前中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国情,不断提高工业化的技术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走一条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河南省人力资源丰富是河南省的突出优势,也是河南省工业化的重要负担。由于河南省教育和科技比较落后,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偏低,非农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非农劳动力的转移,真正做到“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继续发挥河南省人力资源的优势。河南省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新型工业化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约束的就业基准。

3、区域基准。区域基准主要包括区位比较优势基准(区位商、专门化率)。区域基准主要是考虑区域经济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紧密的经济关联性特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资源条件、人口条件、资本条件、制度条件、技术条件等,区域因素必然影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忽视了区域要素,就容易造成国家主导产业选择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选择基准混同,在确立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区域层面不能直接套用国家层面的主导产业的基准。

地域分工理论(Regional Division Theory)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根本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讲,各地区的主导产业是地域分工的结果,作为一个国家需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一个区域则不需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需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行地域分工,做到非均衡增长,更快地发展区域经济。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行地域分工,通过区域分工,各区域都可获得区域分工利益,又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配置,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如何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笔者认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即可以是分工之后的产物,即考虑区域的资源条件、人口条件、资本条件、制度条件、技术条件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又可以按照传统分工理论认为的那样,比较优势存在于分工之前,即充分考虑区域原有的工业基础,在此基础上选择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会议提出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利用区域优势,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互通有无,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从国家的区域政策导向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因此,理论和现实的要求,确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必须考虑区域基准,即比较优势基准。

参考文献

[1]杨树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