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区域地理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3 17:47:54

区域地理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 高考地理教学 基础知识 地理图表 综合能力

地理高考命题的根本价值取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考查适应时展、现实需求的地理学科能力和价值观的功能不断增强。”地理学科能力首先要建立在地理基础知识之上,其最基本的内涵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图表技能等。据此,在高考地理教学中,我就此谈几点认识。

1.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要落到实处,对主干知识的学习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要引导学生主动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进而学会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问题。如对于重要的地理数据、地名等知识点,该记的一定要记,能用图记的尽量用思维地图记忆;对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要抓本质,少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可运用以下方法学习地理概念:第一,要运用分析比较方法,辨析学习易混淆的概念,抓本质属性;第二,要学会抓关键词对概念加以剖析,综合掌握其内涵。地理原理学习的主要方法有:理清知识体系,类化地理规律;针对学生的认知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运用纲要信号图示,展示知识体系;应用范例解析归纳,促进融会贯通;应用因果关系推理,认识本质属性。

2.加强识图及填绘图表等技能的训练

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是掌握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关键;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东西半球及大洲、大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政区图”等重要的思维地图,熟悉中国分区图、世界各大洲图和经纬线与大洲和中国的关系,这是分析问题的重要基础。以地图知识为基础,可广泛联系多项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验证地理原理、说明地理问题;注意地图、图表、数据等资料的判读和所提供信息的应用,重视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在掌握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表转换、文表转换的训练。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地理图表,精心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且有一定思维量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图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形成良好地理思维品质。

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地理统计计算、地理实验与地理观测等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多数文科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地理计算题的失分率很高,因而尤其要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学生加以统计计算的技能训练。

3.提高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旋律。地理图像可广泛联系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便于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验证地理原理和说明地理问题。因而,对地图、图表、数据等地理图像的判读和所提供信息的运用,是学习地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在地理高考复习中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地理图像的判读方法,掌握一些地理图像的绘制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对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对新颖图像、变式图像的应变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尽量运用逻辑推理、地理图像分析等方法让其理解透彻,在对地理信息材料的提取、分析和评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以区域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向来以区域地理为基础,以系统地理为重点。因此高三地理教学要高度重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教学,同时也可为分析历史、政治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度重视以区域为载体,提高对区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学习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怎么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特征;怎么阐述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不足;怎么归纳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等。不宜将初中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与高中地理分开复习,要尽量融为一体。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策略

G613.7

传统的主题性教学活动通常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由教师掌握教学时间、材料和场所,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与自主性,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活动特长。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方式、发展潜力、能力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生施教,从而使每一位幼儿都可以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因此,幼儿园必须倡导探索性教学,而主题性区域活动正好满足这一要求。所谓“主题性区域活动”,就是指幼师根据主题活动目标,针对性地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区域活动情境,让幼儿们在区域范围内按照个人意愿及能力,以独立操作为主要方式来进行学习,并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自主性学习活动。

一、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必要性

1.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愉悦幼儿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结构理论”,并认为儿童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操作而获得的。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因其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特色等,深受幼儿们的喜爱,他们自由学习、快乐游戏、解放天性和提高能力,因此每一位幼儿都可以在自己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新主题下达后,幼儿们会立即自发分成多个小组,并在幼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区域活动有哪些?如何创设区域环境?主题材料有哪些?……在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幼儿们能积极地、快速地投入到游戏之中,让他们乐于探索不同等级的主题材料,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幼儿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探究并快乐着。

2.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满意家长

开展多样的主题性区域活动,可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有所化,并逐渐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社会修养、道德品质等非智力营养在课堂学习中无法进行汲取和开发的。只有通过参与主题性区域活动,才能实现尊老爱幼、保护同伴等诸多情感目标。幼儿通过表演或模仿方式获取到的直接经验往往要比课堂说教中的间接经验更有效,而且更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长们也由刚开始的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参与,进而使主题活动顺利实施。此外,对于这种新领域的开发、组织和引导,家长们也纷纷各抒己见。

3.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激励幼师

在区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师都表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无法适用于主题性区域教学,无论从《教学纲要》还是各类教学辅导书籍,他们总能找到理论参考,但实际操作与经验却只能依赖于教师的自我摸索。首先,幼师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观察者、指导者和学习者,结合具体的主题材料制定出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接着,创设活动区域,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和发展情况,并作出及时的调整;最后,在这一过程中应不断激励幼师严格审视、纠正教育行为,才能寻找出其优缺点,提高教研能力和职业成就感。

二、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的具体策略

1.合理地设定并解读主题

要想充分发挥主题性区域活动的效能,就必须合理地设定主题。任何主题都具有中心思想,只有活动主旨具有“承载量”,才能将与主题有关的内容汇聚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开放性,能够获得一些生活经验,才能符合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倘若不具上述条件,是难以进行实施的。此外,在解读主题内涵时,我们不能只侧重主题名称,还需要解读隐藏于主题背后的信息,这是因为有些主题名称仅仅是主题的切入点。待确定主题后,我们应寻找并构建主题拓展链,进而细化主题。

2.以材料投放与环境创设共同促进主题发展

材料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载体,幼师在实施区域活动前应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以此满足每位幼儿的学习需求。皮亚杰认为:操作是儿童一切智慧的源泉。而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就在于通过不同难易程度的操作材料来达成教学目标。另外,环境作为一种静态的教育资源,其对幼儿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主题性区域活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幼儿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师通过自主设计教学方案,为每位幼儿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尤其是各类活动材料,从而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

3.利用幼儿反馈来推动主题发展

幼儿是主题性区域活动的主体。幼师通常会费劲心思地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幼儿,但有时达到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倘若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探索,当他们集中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时,那将是接下来主题的一个分支。这样形成的主题内容不仅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而且也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解决了幼师们长期苦恼的问题。每一位幼儿都是主题教学中的“活点子”,幼师应将注意力放置于他们身上,细致观察并记录,进而找到解决的答案。

4.积极反思与总结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施之后,必须进行积极地反思与总结。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一切无反思的经验都是狭隘的,是不存在生命的。”因此,必须采用自我反思及集体总结的方式来增强区域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侧重区域活动过程来决策教学行为、凸显幼儿活动成果等。反思主题是否恰当,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幼儿兴趣何在等问题成为决定下一步的发展导向。

三、结束语

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丰富的实施价值。实践证明:主题性区域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认知水平和增强求知欲,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传情达意,从而争做活动的小主人。幼师、家长在活动教学过程中也能加强交流与合作,并最终推动着幼儿园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静. 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环境、材料与指导[J]. 学周刊. 2015(04)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教师 角色 定位

一、教师是区域的策划者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各个活动区有清楚的认识,准确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兴趣、水平、需要。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教师是环境的策划者,从区域的布置、材料的提供到活动的安排,都需要精心地设计和安排。区域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来考虑和安排,每一个区域设置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促进幼儿某些方面的发展。区域设置要具有相对稳定性,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让幼儿掌握有规律的活动安排。要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区域设置,或者因一次特殊活动一时兴起而设置区域。区域活动的设置要能成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提供给幼儿机会来自主地决定和操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各个区域中材料的选择与提供,要与其特点、范围以及目标相符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要避免材料投放的随意性或无目的性,即某区域材料过少,某区域材料简单重复,缺乏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区分,不足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不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及材料投放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以其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而定。教师对于区域的划分以及各区域的标记方式上也要进行选择和设计,无论是区域还是材料都要有明确的标记。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独特的标记形式,也可以采用图形、美术字等来标记,但标记一定要规范、正确,易于幼儿理解。此外,各区域活动的规则也可以通过标记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如有的幼儿园采用小脚印的标记,有的则采用区域牌,无论哪一种,都要便于幼儿理解和使用。

二、教师应是区域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设计者,更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因为孩子因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在探索活动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作为教师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教师要主动了解孩子的活动过程,了解幼儿面临的各种困难,善于区分哪些困难可以孩子自己独立解决,哪些困难需要教师帮助。从而及时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给孩子一个心理与能力的支点。顺利的越过困难,沿既定方向继续探索前行。例如,区域活动中幼儿玩磁铁,教师提供了许多相关的区域材料,如各种大小的磁铁及多种磁性物和非磁性物,想让幼儿在操作和争论中获得一些对磁铁属性的感性认识。活动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用磁铁进行各种探索,兴奋的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和观点。幼儿获得感性经验后,教师又考虑在投放材料中如何设置一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属性。如:提供操作材料:筷子、镊子、调羹和磁铁以及还有一盘混有大头针的豆子,让幼儿探索用什么工具能够最快的把大头针取出来。当幼儿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又及时的为幼儿提供新的材料(回形针)并提出新的探索要求即怎样从矿泉水瓶中一下子取出所有的回形针。与前一个任务相比,这个任务更高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瓶中的回形针先要连成一体;而是用磁铁将连成一体的回形针一下子吸出。作为教师要想让区域活动真正有效,教师就必须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而不仅仅充当旁观者或维持纪律的角色。

三、教师应是区域活动的组织者

区域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形式都要由教师来统一筹划和安排。作为区域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安排一日区域活动的起止及持续的时间以及具体开放的区域。教师要能在相对的时段里给幼儿自行选择和决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安排活动,而非完全受教师控制。观察中常发现,有的幼儿园中虽然在进行区域活动,可是幼儿的活动却完全在教师的控制和操纵之下,幼儿没有自由活动的机会和可能,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操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实际条件来安排区域的开放,以及设定一些基本规则,但一定要让幼儿有自由选择区域和活动的机会。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活动,教师的介入和干涉一定要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去帮助和支持,而非简单直接地干涉、介人,更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来导演幼儿的活动和行为。

教师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来计划,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提供合理的建议。如果幼儿的决定和想法不太合适,教师可以不必急着纠正,不妨先接受幼儿的决定,让幼儿去进行,教师在暗中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过度控制与被动观望,以及简单打断幼儿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指导方式。相反,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观察幼儿是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与同伴互动,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必要时教师要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激励、扩展活动。没置一些问题情境与幼儿交流。

四、教师应是区域活动的评价者和反思者

第4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整合教学教学实践

一、明确问题,重整教材结构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和状况,结合当前新课程提倡的“学习对生活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地理课程的学习应该转变为“重能力方法迁移”的案例载体教学和长程两段式教学。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改变以往区域横向并列教学为地理要素结构专题教学,整合出学习区域地理需要优先掌握的要素及描述方法,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等方面掌握地理要素的学习方法,并探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提炼,提升地理视角,举一反三,迁移到不同的区域。

二、梳理方法,整合教学思路

下面以区域地形要素教学为例,展示整合教学的思路。

1.由浅入深,认识地形

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都完成于不同的地形之上,不同的地形在海拔髙度和地形起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研究区域地形特征之前,需要让学生回顾如何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区分不同的地形,突出把握不同地形的海拔和起伏程度的特征。以日本为例,从其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看,日本的地表颜色多为黄、棕色,对照高度表读出海拔髙度在500米以上。另外,不同地区之间的颜色变化明显,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海拔变化比较大,因而得出日本地形多山地的结论。

2、以图导学,探究特点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图中颜色、符号传递的地理信息,探究区域要素的特征,使学生有效建立起区域地理的空间概念。对于区域地形特征的探究,一般从地形图中先找到区域的主要地形区,根据主要地形区的面积大小排序,确定区域以哪一种或哪几种地形为主;结合方位,找到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进而描述区域地形的分布特征;通过地形所隐含的海拔高度,结合阅读地形剖面图,明确区域的地势特征,最后归纳概括出区域的地形特征。以亚洲为例,首先,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髙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髙原、蒙古髙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髙原等面积比较大的地形区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和一些平原。按照面积汇总,高原这种地形类型所占面积最大。此外,髙原之中夹杂着山脉,所占面积比重也较大。因而总结亚洲地形类型以髙原、山地为主。其次,结合方位,这些髙原、山地主要位于亚洲的中部,而四周大多是平原,因而得出亚洲中部是高原、山地,四周是平原的地形分布特点。最后,结合地形剖面图,读出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掌握方法,迁移运用

基于长程两段式教学思想进行迁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方法的训练以及新区域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有效认知过程。例如,对地形特征的研究,以“亚洲”为例进行授课,总结出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出示"北美洲的地形图”,学生分析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地势特征,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4.对比提升,综合思维

每个区域的地理要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区域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对地形和气候之间关系的分析,分析“北美洲和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存在形成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读图探究后,能够让学生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阅读“中国地形和地势图”,找到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能够了解到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23-02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区域地理,需要让学生学会整合地理要素,根据要素彼此间的关系、相互间的作用认知区域间的联系,发现区域差异与特征,习得有用的地理知识。为有效提高高中地理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区域地理的教学需要与有效教学模式相结合,而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教材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能改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国家教育方针、课改理念为指导探索出的,能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同时具备教师教案的功能和学生学案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以下特点:

(一)课内、课外相融合,重视知识的挖掘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多方面的课内外融合,首先是时间上的灵活性,能让教师与学生高效利用课内外时间学习;其次是教学资源多样性,能多方面收集、组合课内外的地理知识资源;第三是实现了课内固定知识与课外灵活知识的流通,充分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运用相结合。

(二)“教”与“学”合一,突出“学”的地位

该模式平衡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提倡“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并存。教师在教学中从“教好”过渡到“导好”,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自测与自省,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借助该模式,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把握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充分利用地理思维,通过自身思考与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三)学习过程与探究过程并行,重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素质教育,倡导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可将素质教育视为一种应用性教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发现-探究”式学习为主导,将教学内容包含于不同问题与案例中,让学生通过逐步探究才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的本质,由此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当前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逐渐摆脱过去教学中对地理事物名称、位置等要素的机械记忆,更注重加强地理区域要素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因这些要素而产生的区域差异,树立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有效提升学生区域地理素养

区域地理教学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基于此,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区域地理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方式。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以及认知水平与能力为前提,以区域地理事物、现象以及问题为跳板,通过过程性学习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二)广泛发挥学生进行区域分析的主动性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放到教师指导过程的前面,以地理区域中的问题或现象为背景,将结果寓于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互动学习来完成对区域知识的分析。

(三)充分激发学生区域地理学习兴趣

区域地理教学以导学案教学模式为依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协助者,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避免了传统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忽视,激活了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路径

不同的教学理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学习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效果上;教育心理学提出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地学习;教育学则认为教学应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我们从导学案的编写及其使用两个方面着手,对如何实现和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进行如下分析。

(一)设计与编制有效的导学案

首先,明确导学案设计理念与编写原则。导学案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实现师生教学的双赢,包括师生互动、教与学的进步、教学过程科学性与兴趣性的共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自主性原则,在时间和空间充分的条件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学习和发展任务;指导性原则,包含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指导,也包括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动机性原则,导学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异性原则,以有差异、有梯度的导学案的设计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与社会生产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紧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次,充分了解参与教学的各要素。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清晰认识课程标准、教材、习题册以及导学案相互关系,杜绝对他人的导学案进行简单复写,避免复述教材内容或以习题集代替导学案。教师应钻研课标,领会其精神;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了各教学要素的基本条件,教师再从这些条件与现状出发,编写出符合学生认知需要、顺应学生发展,并能最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导学案。

最后,教师需明确导学案的内容设置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导学案的构成没有硬性的规定,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在内容设置上各有侧重。以新授课为例,其导学案设置主要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课前预习、课堂导学、学习小结与评价、课后作业等。

1.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具有可测性和指导性,教师要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的把握,防止出现学习目标设计缺乏规范性、检测性与层次性等问题。

2.学习重难点是实现学生知识结构重组的关键,它的确立不仅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教材结构,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与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空间,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合理确定学习重难点,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

3.课堂导学是导学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教师编写时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利用思路清晰、具有梯度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要避免出现脱离教材、知识脱节、问题的选择缺乏典型性等。

4.学习小结与评价主要起总结与反馈作用,旨在通过对知识的梳理与反思使学生知识体系化、结构化、立体化,评价应避免以偏概全、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5.课后作业的设置应避免题海战术,而通过梯次和层次不同的习题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

(二)合理使用导学案

首先,正确认识导学案的作用。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辅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师生交流三个方面,其核心部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实施导学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借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完善学生知识与能力。教师要增加对学情的调查与了解,在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引导作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首先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生什么、注意什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答疑,还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实现组间交流,通过彼此间的质疑、答疑,激发学习兴趣;在总结反馈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自评与他评,教师还要及时做出补充,完善学习成果。

教师要改变过去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在编制导学案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加入,在师生间形成对学习方式、探究方法、客观规律的共性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平等的参与主体,与学生进行对等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明确使用导学案的主体。导学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导思、导学、导做”,在学生认知与知识学习之间架设的桥梁。导学案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案、学习材料和学习案例三者融合在一起的一个集合体,在操作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学习方案角度出发,教师要将学习自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如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在有效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在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理解和认知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机会拓展思维空间,提升学习能力。课中的学习和课后的总结反馈同课前预习一样,要突出学生借助导学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知识、建构知识、评价学习成果的过程。

将导学案作为学习材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在拥有更多的自,并在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分析和应用所获得的学习材料。

从学习案例角度出发,导学案将不同层次的问题寓于学习案例中,不仅可以提高问题实效性,还可以提高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案例作为学生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发掘和拓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并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完成知识从“习得”到“用得”的升华。

最后,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简单表示即学生自学、学生间合作学习、教师教学与反馈、巩固与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教师应提倡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困惑处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教师的精讲与点拨解决;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判定所获得知识准确性和科学性,巩固与检测学习成果完成教学活动,这一过程务必重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第6篇

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只重视教材中的文字系统,而忽视图像系统,只重视机械记忆而忽视运用图像能力培养的现象。笔者在此浅谈地理景观图的教学策略。

1 地理景观图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什么样的景观图,是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心思仔细琢磨的事情。首先,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识状况,选择有针对性的、能够反映突出地域特征的自然或人文的地理景观图。

其次,所选用的地理景观图应达到能很快切入主题,或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或能引发学生思考。

第三,所选用的地理景观图数量宜精不宜多。选择地理景观图尽量使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若仍不能说明问题,教师可以从其它渠道进行选择,但是要本着有针对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实效性的原则。

比如在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中《多样的地域文化》,教材中选用了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等景观图来反映地域文化的差异,教师就可以充分使用教材第13页中的景观图,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亚洲其他地区的地域文化景观图,来进一步说明多样的地域文化。

2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教师在使用地理景观图时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图中所表现出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对地理景观图进行有效的解读,关键在于教师要认真设置问题情境,通过提出由浅入深的不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积极思考,以便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来解决问题。判读地理景观图时应注意:

2.1 一幅地理景观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与主题相关的观察内容,帮助学生能够在众多的信息中排除干扰信息,知道观察的目的。也就是要解决看什么内容的问题。

2.2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观察抓住图中所呈现的主要地理要素。

2.3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归纳该景观图所反映出当地的什么区域地理特征。

2.4 在归纳该景观图所反映的区域地理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推断景观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在哪儿?

第7篇

论文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为此,幼儿园要建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加强园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家长的认识,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

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认识到发现问题与取得成绩一样重要。因为问题意味着探索和思考,意味着研究者正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问题也意味着今后工作的目标,它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工作更加明晰化了。

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008年3月,笔者对重庆市渝北区市级示范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从幼儿园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实施效果三个维度开展调研,强调“真实”、“过程”、“反思”,突出其导向作用。调研组通过看半日活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等形式,对示范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

目前,示范幼儿园的层级管理分明,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这是因为,近年来幼儿园业务管理制度调整较多,在以往基础上的补充往往只是口头传达内容并加以执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没有汇总整理到相关制度中,造成了“工作做了,资料呈现不出来”的现象。同时,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职责分工上的不均衡与漏洞,造成幼儿园层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对各类课程计划的审定流于形式,无实效性地跟进指导。从管理人员职责评估结果显示出各层级管理人员对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调控与调整。

(二)对课程计划拟订与落实不到位

1.课程实施计划中主、辅课程的容量失衡。尽管本区已对教师进行了“幼儿活动发展课程”的相关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主、辅课程比例失衡的现象。加之幼儿园开设了“思维游戏课程”、“分享阅读”、“幼儿英语”、“蒙氏教学”等特色课程,造成对主体课程的实施有所冲淡,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无法保证主体课程的有效实施。

2.周计划中各领域内容及类型失衡,缺乏规范性。从调研数据中反映出社会、艺术、健康三大领域的课程容量基本符合容量比;而科学、语言、数学领域的容量显得不足,在领域类型的安排上也存在失衡,教师填写周计划呈现出书写不规范、名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对课程领域与类型认识混淆,没能反映出核心目标,存在表述不统一的现象。

3.一周内各类游戏开展失衡。《细则》明确指出,应平衡一周各类型游戏,每周至少开展各类型游戏1次,保证每日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个小时。从统计数据显示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尤其是没能认真组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游戏。幼儿活动区活动的时间也没能得到保证。

4.教师日计划较普遍地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教师在缺乏创造性的同时,也缺少了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部分教师没有把日计划真正变为适合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内容,缺乏对教材进行再次筛选、加工和设计。在实施日计划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流于形式,对发现的问题缺乏有效分析和改进。部分教师将教学反思的重点放在了大多数孩子的需求与经验水平上,那些“吃不了”、“吃不饱”的少数孩子却很少被老师所关注;还有教师不知道该反思些什么、怎样全面透彻地反思、怎样多角度反思,反映出教师多角度思考分析的能力弱,即反思的广度不够。

(三)对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力度不够

课程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发展。从调研的数据中反映出,管理人员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课程实施效果重视不够,对课程实施中呈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尤其是对教师自我评价的指导远远不够。由于教师发展的不平衡,“自我评价”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内在需求,绝大多数教师能按课程要求客观评价自己,并抓住机会寻求发展中的问题,制订措施,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行为;但有些教师“自我感觉较好”,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方向。针对这一现象,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制订措施,以教师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反馈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作用,让“教师的自我评价”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地观测半日活动、日计划、周计划以及幼儿一日活动的检测情况,反映出教师在活动时间、活动目标、环境与材料、形式与方式等指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活动中存在隐性浪费时间和幼儿的无谓等待现象。在一日活动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强调统一和固定。由于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于是出现多数人等少数人的时间浪费现象。如集体排队取水、入厕,或者教师逐一分发玩具材料,这样便时常导致时间的隐性浪费和幼儿的无谓等待;从活动组织有序、无消极等待指标检测数据中也反映出较低的分值,这说明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存在时间的隐性浪费。

2.活动目标空泛,偏重认知、技能等方面的目标。查阅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反映出教师制订的教育活动目标空泛、笼统,且重点或核心目标凸显不够。对每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教师们都进行了大致相同的描述,如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学会合作等,类似于这种拟定、空泛化目标的现象在教师中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了幼儿学习无目的性和教师指导的盲目性。有的教师片面理解和随意设置教育目标,如偏重认知、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而对于情感、意识等目标的培养关注不够;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虽然设置了恰当的教学目标,但在组织和活动时不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存在过程与目标脱节的现象。

3.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不够。从教学组织中反映出教师预设的活动比较多,幼儿生成的活动相对比较少;教师干涉的比较多,幼儿自由自主探索的相对比较少;规定表达方式比较多,幼儿自我表达相对比较少;教学活动多以平面展开的活动多,而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少;教师随机调控教学的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4.教师对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指导策略的适宜性等方面缺乏深入思考。(1)区域设置的问题:一是区域设置形式化。教师对区域的设置缺乏对幼儿的意愿兴趣的考虑,形成了某些区域的创设只是一种摆设,出现没有人玩的现象。二是区域设置上追求形式花哨,忽视实质性的教育功能。三是区域的空间设置动静没分开。对区域空间位置设置时,只顾及内容丰富而对于一些干扰因素考虑不全。四是区角设置存在很盲目的现象。一学期开设固定的几个区域,材料很少,极少更换,缺乏层次性、适宜性,孩子们的兴趣渐渐淡化,缺乏探索的积极性,使得活动形同虚设。(2)材料投放的问题:一是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二是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不能引发孩子去想、去操作,限制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3)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一是教师缺乏观察幼儿、了解游戏进程的意识和举动,致使游戏中出现了“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二是观察的目的不明确,在游戏中漫无目的地“巡视”,或盲目穿梭于幼儿之间。因缺乏观察方法和反思策略而无法解释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意义,观察成了“看热闹”或“视而不见”,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削弱了游戏的教育功能。

二、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作为管理者,应将组织制度的制定权下放到员工,组织好制度的制定过程,通过制度的制定来调动员工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每一个课程管理制度的出台,都要广泛听取意见,力求不断完善。

1.建立三级(班级、组级、园级)课程管理制度,形成课程实施细则。让完善的管理制度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的实施,同时为不同的教师搭建和设置不同的成长台阶,满足不同层面的教师、不同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此外,还应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办法》、《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扶协议》、《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等。例如,园级课程管理责任制,园长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级课程管理责任制,班长为班级课程实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班长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和任职条件,规范和完善班长管理权限与奖惩办法;组级园本教研管理负责制,教研组长为园本教研管理的责任人。围绕课程实施,每周开展开放式园本教研实践研讨活动,由各教研组长轮番主持;实行园级课程实施培训制度,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2.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管理例会,加强管理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每月组织一次课程管理例会,遇到需求时,可增加例会次数;定期召开园务课程研究会、班务会,邀请有关人员参加。目的是疏通管理通道,加强协调,进行日常课程管理监控记录交流与互通情报,及时获取信息与反馈,进行有效调控和调整。

3.征询需求,建章立制,调动家长参与课程管理的内驱力。家长如何参与幼儿园的课程管理要制度先行。家长委员会共同制定园级家长委员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家委会制定家长问卷表,征询家长们想知晓的各类信息的定位、选择性课程的开发、特色课程的开设等,诸多内容让家、园之间加强了解,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作良好的铺垫。

(二)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整个教师群体的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而且还需要亟待解决教师个体在实践操作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难题。

1.转变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事实就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喊得最多的口号和提及的措施之一。然而,很多教师虽然口头上能说出一些《纲要》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观念,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切实转变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口头上讲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很容易,但是能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取决于教师对新观念的真正理解以及教育行为的实质性的转变,因而教师对新观念的“体验”、“感悟”也成为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师理清自己的固有观念,增强对自身教育观念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意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

2.创造性实施课程。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导向是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执行课程方案,而是要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实施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规定,相反,却强调应为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强调的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教本”,不应该把教材、参考资料作为选择教育内容的唯一依据,而是在这些基础上结合幼儿的需要,不断吸纳新理念、发展教材、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对教育活动内容尽量从不同层面进行挖掘和内容设计;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经验,设计出为幼儿所需要的活动内容。教师在研究每一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实际的基础上,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筹划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要根据自身对《纲要》要求的理解和幼儿的实际学习需要,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要从有多少幼儿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合理分配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思考和参与的时间;要高效率地管理教学活动的过渡环节,尽可能减少教学干扰,合理利用宝贵时间。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体现在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主题的产生及发展、人数的灵活增减、学习方式的丰富多样化等;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的自主参与,在重视幼儿主体参与基础上,有效调控活动的进程。

(三)注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活动区的创建要有课程意识。把材料变成适合儿童序列的活动,将区域活动的开展与课程的融合性活动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价值。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教师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低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的探索与创造,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权,并参与材料的收集,积极与材料产生互动;二是让孩子充分自主、自助选择材料、重组材料,将探索与发现融人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2.活动区应不断更新。环境应跟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以实现孩子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但要经常对环境进行修正,以回应幼儿的需要,而且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环境,使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成为建构的主角。

3.注重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要保证各类型游戏的均衡开展(每周至少一次)。

(四)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力度

从调研中发现幼儿园有园长、业务园长、年级组长等专人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课后反思,但没有把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联系起来作整体考评。这种孤立的检查评价制度价值不大。反思现有听课制度的不足并进行调整,可采取预约听课和随堂听课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师开展一对一的交流。预约听课的具体做法:管理者在听课前天中午通知被听课的老师,让她有一定的准备;在听课的当天中午该教师会把活动设计、课后反思的邮件发到听课者的邮箱,然后听课者会结合活动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与教师交流,分优点、缺点、建议三部分反馈给教师,尽量发现该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

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评价要做得更细,能量化的地方尽量量化。园长和业务园长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的方式下班检查工作。做到每周必查备课,有记录,有指导交流;每周必查听课,形式多样,有集中教育活动,有半日活动;定期检查环境,看是否有“师”、“幼”、“家”的共创,有家园栏的定期更新,有幼儿学习生活活动过程的反映等。每周利用业务工作小结会议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分析,结合本园实际,有重点、有要求、分阶段地对教师日常工作提出要求,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与老师的交流和指导,能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五)加强园本培训,实现家园共育,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

过去,家长在教师的心中只是一个支持者、配合者,不是消费者、监督者;而今,要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中。幼儿园应从管理上找差距、寻原因,依托园本培训,深入理解《纲要》、《细则》精神,增强课程意识,树立大课程观,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幼儿日生活有机融合,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让家长了解现代幼儿园管理制度与家园合作的有关信息,结合实际问题通过探讨达成共识,使教师、家长接受新的理念,在班级课程实施中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真正成为育儿的伙伴。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37-03

【作者简介】赵贵龙,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2)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

“十二五”时期,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雨花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工作意见》,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推动了雨花教育教学改革稳步前行。

2013年,区教育局在深入推进“反思性教学策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提出“让质量更有生命”的教学改革发展新目标,在小学教学改革方面聚焦创新、强化指导,引领小学发展的新常态。

一、引领与规划:奠定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石

1.顶层设计,思想引领。

教育教学说到底是培养生命的工作,是让儿童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谐地生长的事业。对应这一终极理想,我们所追求的质量也应具有生命的特质:健康的质量、和谐的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为此,我区小学教育顶层设计遵循“育人为本,特色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把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区教育局提出“五个关注”:关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堂;关注教研,让教研落地生根;关注教师,让教师心有所属;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眼中看到自己;关注家长,让家长成为合作者。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教学改革强化“四个改变”:一是常规管理改变,在思变中反思和检讨,做到“认真、坚持、激励”;二是课堂教学改变,突出以学生为本,大胆改革,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乐学、阳光;三是教育科研改变,变职称导向为问题导向,变问题为课题,寻找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四是质量评价改变,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2.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我区以全国“十二五”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策略的研究”为抓手,推进区域小学课程规划的制定和完善。指导学校完善课程规划与实施计划,建成小学课程基本框架,分步拓展课程内容。通过专家点评、样本示范和分享交流,让每一所学校形成自己的课程规划,使学生的每一段校园时光都找到存在的意义。在完善学校课程规划的同时,我区全力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突出课程计划实施的规范性、丰富性、学术性,在实践中完善对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改进和激励机制。

3.制度重建,管理提升。

要让顶层设计与规划付诸现实,就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基于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我区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学校自主管理,推进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区教育局重建学校考核制度,推动小学教学绩效发展性评估,为学校发展松绑;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平等对话”“合作共享”的工作机制,为教师减压。在教学管理上,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2015年,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管人员编印了雨花台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手册》,引领区域学校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全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实践与反思:在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全面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课堂教学改革便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区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围绕“雨花新课堂”的探索,开展了多学科、多层级、系列化、特色化的专题研讨,全区课堂教学改革从区域规划到校本实施再到学科推进,全面展开,呈现出勃勃生机。

1.区域规划。

(1)界定概念,统一认识

为统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及思路,区教育局提出“雨花新课堂”的概念。“新”:意味着改革和创新,即要有突破传统、契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生态和教学评价。“雨花”:意味着要注入本土特质,即要有基于雨花情态的文化继承和特色创新。“雨花新课堂”,在形式上从讲授为主走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融合雨花元素;在实质上蕴含雨花本色的、快乐的、美的课堂。要求各校能紧密依托校本实际,深入理解,大力推行,勇于创新,将践行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做到深处。这就进一步统一了对“雨花新课堂”内涵与理念的基本认识。

(2)制定方案,拟定计划

提出和研究“雨花新课堂”是雨花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教师研究力、学生学习力的需要,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区教育局的部署下,我们确定了“三级五段”推进策略。“三级”,即分三级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落实,区级层面制定《区域规划方案》,做好统领;校级层面设计校本实施方案,开展研究;组级层面制定实施细则并进行研讨。“五段”,即分五个阶段推进“雨花新课堂”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提出问题,2015年春季试点研究,2015年秋季正式研究,2016年应用推广,2018年汇集成果。

(3)强化研究,深入探索

围绕“雨花新课堂”建设,我区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基于课堂教学真问题开展研究。区教研室组织现场观摩和典型示范,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每学期,全区至少组织开展“雨花新课堂”大型观摩活动1场,至少邀请2位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就课堂教学改革作专题讲座;每学年,召开一次课堂教学反思推进会,汇编一本《教育教学论文集》。近两年,我们在“雨花新课堂”建设的区域层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雨花新课堂”的内涵,二是研究“雨花新课堂”的推进策略,三是研究“雨花新课堂”的场域和课堂教学评价,四是研究“雨花新课堂”建设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点。

2.校本实施。

(1)校本落实,稳步推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贯彻实施新课改理念的主要载体。区教育局启动“雨花新课堂”研究,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引领各校课堂教学改革。区实验小学推行“先学后教”,强化对前置性学习的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学”“议”“导”“练”模式;雨花外国语小学利用课前三分钟的“苹果讲坛”优化课堂结构;金地自在城小学打造“共享式课堂”,出台共享式课堂的十大标准;小行小学“乐行课堂”活动化的研究与实践喜结硕果,在“全国友好学校发展联盟第八次专题研讨会”上获得教研成果展示一等奖;古雄小学积极打造“和乐课堂”,倾力建设民族吹管乐队,学校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艺术成果交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板桥小学借百年校庆之机,充分挖掘“灵动课堂”的课程价值,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新成果;西善桥小学“生态课堂”导学单的研究与实践,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组本研究,形成特色

组本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最普遍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如,我区小行小学数学教研组深入践行小班化教育全纳性、个别化、差异化的理念,提出“ACE课堂教学策略”,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表现和与之相应的能力水平,构建了“乐行课堂”活动化教学范式。又如,共青团路小学语文教研组认真开展“三备课”活动,探索出“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异彩纷呈――群策群力,精彩展示――适时评价,激发热情――拓展延伸,巩固应用”的幸福课堂教学模式。

(3)深入反思,改进评价

“生命化课堂”“乐行课堂”“生态课堂”等好课标准的研制,促进了广大教师对于“高质量课堂”的科学审视和个性化表达,细化了对教学行为的描述。“课例研究”“课堂观察”“行为改进”等专题,注重对教师教学反思的操作性指导,帮助教师提高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区教研室提炼出“雨花新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即以生为本的人文性、学科素养的科学性和情智交融的艺术性,并对各维度赋予新的内涵,应用于区域课堂教学评价之中,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3.学科推进。

(1)聚焦热点,重点突破

区学科中心组围绕我区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逐项梳理,及时发现和确立了区域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组织研究共同体开展集体攻关,探索问题解决的路径。区名师工作室、“名特优”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采用“典型示范”“问题剖析”“课堂围观”“沙龙研讨”以及“专家引领”等方式,对学科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探讨,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

(2)合作共享,交流提升

我区积极推进跨区域教学交流,借助每年举办市联片教研、部分城区教研协作年会以及承办省级、国家级研训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教改经验,促进区域小学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区小学承办市级研训活动60余场,主办或协办部分城区教研协作年会5次,承办全国小语课堂教学竞赛、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共5场。这些高端教研活动为提高我区教育教学改革水平带来了资源,注入了活力。

三、总结与提升:探寻具有雨花特色的教改新路径

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直面机遇和挑战,加快改进和转变,更加关注教学管理与评价,更加着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注重学科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雨花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探索雨花教改新路径。

1.优化管理,完善评价。

我们追求有品质的教学,探索有品质的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实践,优化过程管理,追求科学发展。在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与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了质量监测中心,由教研室主任领衔,学科教研员担任负责人,学科中心组成员担任组员,制定学科质量标准,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发展性评价。质量监测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问卷、座谈等多种调研形式精准有效。

2.“三项工程”,发展教师。

“三项工程”是我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是推进区域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启航工程”课程化培训初见成效,在2014年全市职初教师专业基本素养考核与展示活动中,我区职初教师笔试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引航工程”主题化研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研员和部分学校领导赴上海、苏州等地,就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作业效能的监测评价体系,开展专题考察与跨区域交流。“远航工程”项目化专题研训有效推进,区域“名师工作室”“项目工作室”注重学术引领,一批省市级的学科名师与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同课异构、课堂观察等方式,积淀教育理论,淬炼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科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