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0:56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1篇

一、确定区位,夯实基础

确定区域位置是我们解答地理问题首要的、关键的一步,是基础。如果学生把区域位置判断错误了,那么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尤其在高考中的“串题”和综合题,会造成严重的失分。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区域位置,努力做到“心中有图”。 如何掌握区域的位置?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经纬度确定区域位置。例如要掌握中国地图:首先,画出中国政区图。最好动手去画,而不是描图,同时掌握中国的“四至”(最北、最南、最东、最西),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及相关位置。这样,一方面加深了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绘图技能。其次,说出20°N、23°26′N、30°N、40°N、50°N、80°E、90°E、100°E、110°E、120°E这十条经纬线穿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后,找一个水平相当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互相问答、互相测试。学习中按上述方法反复训练,必须进入“心中有图”的境界,准确判断出区域位置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2、根据地理事物确定区域位置。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识记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然后以它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例如知道了南美洲的经纬度范围,就可以根据相对位置推算巴西的大致经纬度。

3、根据轮廓特征确定区域位置。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湾、国家、省区、主要山脉和河流等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如意大利半岛像一个长筒高跟靴踢足球、黄河像个“几”字、内蒙古自治区像雄鹰展翅、台湾省像萝卜等,看到这些轮廓就可以判断大致是哪个区域。

4、根据地理数据确定区域位置。某些地理数据具有特定性或唯一性,如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面海拔为-155m,我国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最低处艾尔湖面为-16m,死海湖面为-400m等。看到这些特殊的数据就可以判断大致是哪个区域。

通过以上复习过程,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清晰而完整的“脑图”,迅速解决区域定位难题。

二、整合知识,构建框架

如世界地理中的“十三个区域和八个国家”以及中国地理中的“四大分区和重要省份”的复习,通过分析可以归纳出知识框架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方面,自然特征又包括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形(类型和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河湖和自然资源等,人文特征包括居民(人口、人种、语言、民族和宗教)、工农业(包括分布、特点、区位)、交通和城市(分布和区位)等。因此,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区域地理知识框架,尤其是世界地理涉及到的各个区域,均可按照特定的思路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复习每一个区域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维方向,知道什么是需要掌握的要点,就不会感觉知识又多又杂、难以识记。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过两个区域以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形成,可以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析特征,比较差异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必须突出的重点。

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很难掌握。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区域特征,我把这种复习方法概括为“定点、连线、结网”六个字。

(1)定点:即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如干旱是我国新疆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2)连线:即抓住知识联系,形成多条“知识链”。例如美国的气候分布与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之间的关系,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布局之间的关系,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等等。

(3)结网:即在牢固掌握上述知识“节点”和“链条”的基础上,点线相连,线线交织,形成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比较法是总结区域地理特征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比如日本和英国的比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农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等)、南北美洲地形和气候的比较等等。

四、图文转换,加深记忆

学生复习地理的最大弱项就是地理知识的空间概念差,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填充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尽量转换成图的形式。这种复习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用图、填图、绘图、图文互换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利用填充图进行单元知识总结的能力。

五、联系热点,注重应用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而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涉及到热点、焦点,但要记住,热点、焦点问题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能力,学生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将地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从地理学的角度去发现、解决这些问题。我在复习时尽可能地把热点、焦点具体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伊拉克热点,学生应弄清:伊拉克首都是巴格达,地跨底格里斯河,位于印度洋板块上,那里曾经是巴比伦王国的发祥地,美索不达尼亚平原以灌溉农业为主,白种人,阿拉伯民族,还有附近海区的密度流、石油的成因和出口路线以及石油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

六、精选习题,规范培养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还要做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2篇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中国地理概况、区域可持续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分析等。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三、结语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3篇

一、2014年真题简析与启示

例1.(2014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4题)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析: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简述地理位置的特点。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因而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表明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表明相对位置;等温线表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表明干湿带的过渡。

答案:甘肃省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份,并与蒙古国接壤;地处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解析:分析农业区位优势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入手。自然方面,可联系第(1)题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提供的中药材生长条件的信息,分析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社会经济方面,可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方面入手,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借工业区位的分析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方面:延长产业链,带动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2.(2014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解析:通过分析图中西非的位置、时令河、沙漠等信息可知,该地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从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富塔贾隆高原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区,且地势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答案: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解析:通过分析河流流经地区可知,河流含沙量大,西侧有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动,泥沙淤积阻塞航道,长长的沙洲像是该港与大西洋之间的一道屏障。

答案: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所以应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一般都涉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耐旱作物、节水灌溉、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

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例3.(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解析:此问较简单,答出工业区位的优势条件即可。

答案: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解析:可从气候、劳动力、工业基础、交通等方面作答。

答案: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答案: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二、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步骤与方法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答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进行综合运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区域地理综合题考查内容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以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必须纵观全题,审清题意,确定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

首先要认真审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注记、图形等。区域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材料,所以只有先读懂地图,才能联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去组织答案。审题要注重层次性:先根据背景材料确定地理位置,再根据试题设问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

其次要认真审试题设问。区域地理综合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而审题时要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限制性条件等,准确领悟试题考查的意图,思考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材料与设问的内在联系中找寻突破口。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认真分析,获取有效信息。

2.理清思路。

在认真审题并获取了解题的有效信息后,解题的关键就在于理清解题思路。理清思路就是将自己储备的知识与试题设问进行“对接”,从而解答试题。解答问题时要把握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

3.注意层次。

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时要根据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知识储备,科学、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答案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切合题意。

4.组织答案。

答案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性,确保与试题设问准确“对接”,体现出试题所涉及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其次要有逻辑性,能够与已知条件和试题设问组成一条“知识链”,“知识链”的起点是背景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知识链”中涉及的知识点前后要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最后要有全面性,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问题进行阐述。

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的区域地理内容相当多,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规律变化等都是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最好解释和说明;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原理、现象、规律等又要在区域地理中得到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如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可在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复习中进行。

1.从生活经验和熟悉的地理事物出发,进行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如经纬网定位、地理事物轮廓定位、地理特征定位等。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综合题的关键,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其中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最难的,因为每一条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都很复杂,难以全面掌握。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加深印象。例如,在对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事物进行定位时,可利用“世界地形图”找出北回归线经过的重要地形区,并将其总结为“一湾两岛三半岛”,这样就把复杂难记的地理事物用数字概括了出来,简单易记。

2.学会读图、画图、析图。

读图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区域地理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读图的基础上还要画图,从而进一步熟悉地理事物。画图的方法有多种,可摹图、临图,也可在白纸上默画。析图是对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过程,能够促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

3.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

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是受多种地理要素共同影响的。在复习中,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有利于我们理解各地理要素的联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复习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时,由于我国作物的分布与我国的热量状况、降水分布、地形变化密切相关,我们可结合我国热量、降水、地形的差异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4.及时整理,归纳概括。

地理知识繁杂,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我们全面透彻地认识地理事物。因此,在加强多种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点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概括,找出规律,化繁为简,从而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例如,对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我们可先从某一气候的分布入手,然后概括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5.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我们可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地理分区,每一分区的地理概况可由地形和矿产图、气候类型图、物产图等表现出来,利用各区域概况理解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要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然后分析区域人文特征,最后归纳总结。分析各种地理因素时,要分析出其中的主要因素、优势及限制性因素。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综合应尽量采用文字形式,这样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强化对区域特征的理解,培养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区域地理综合题的类型与解答技巧

(一)读图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读图分析型综合题是以图形的形式将试题的背景材料呈现出来,设问与地图联系紧密,地图在试题中起到以图释文、以图引文、以图代文、以图补文的作用。从考查图形来看,主要有区域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知识;从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有填充题、简答题、绘图题、探究题等。

2.解题技巧。

解答读图分析型综合题的关键是观察图像、审清题意、明确目的、把握关键。首先,要认真观察图像的名称、图例、注记等要素,把握图像的核心和关键信息,根据问题明确分析的目的和对象;其次,要以综合性为基础,形成对地理事物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仔细观察图像中地理事物及地理要素的特点,掌握其基本特征;最后,要在读图的基础上分析地理事物及其与要素的联系,对整体性的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二)材料分析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该类试题是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把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推断得出地理结论。该类型综合题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引入式材料,一般只作为试题的背景,只提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与试题解答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另一类是涵盖式材料,即试题的答案隐含在材料中,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出答案。

2.解题技巧。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特别要注意涵盖式材料,其问题的答案往往隐含在材料中。对材料要进行详细的综合分析,抓住材料的中心问题,理清材料与相关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的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出主导性的、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考生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拓展思维,将材料内容、所学知识与问题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另外,有一些材料中隐含着试题答案的提示,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时,要做到有层次、有条理,使之符合试题的要求。

(三)数据信息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数据信息型综合题的材料主要是各种统计图表,大致可以分为地理资料表格、坐标统计图和结构统计图三类。地理资料表格是以分类列表的形式来呈现地理信息并表示地理事物形成与变化状态的;坐标统计图是以数字坐标的形式来呈现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常见的有平面直角坐标图和三角形坐标统计图两大类;结构统计图是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可分为扇状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等。

2.解题技巧。

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要素,因为主要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的意图。其次要对统计资料中各种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掌握地理事物的共性,深刻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发展状态等。最后要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答问题。另外,如果试题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

(四)联系结构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联系结构型综合题通常借助线段,特别是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地理要素组合成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规律。

2.解题技巧。

要根据图名和背景材料弄清图的类型,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联系的基础。联系结构型综合题重在因果关系,所以必须分清“因”和“果”,尤其是“因”中的主要因素,理清关系,寻找突破口。

(五)特征原理型综合题

1.题型特点。

特征原理型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试题中最基本的题型。解答该类试题时,要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并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解题技巧。

解答特征原理型综合题的关键是抓住试题中的核心信息,发现隐含在其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而以地理原理和规律为依据,深入分析试题情境材料,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题的具体步骤有:感知情境,抓住核心,通过归纳概括,明确解答试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核心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拓展,发现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引导下,综合分析试题情境,将复杂的情境分解,还原到基本模式;针对问题,选择、优化解题方法,组织材料,完成答题。

五、能力提升训练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读图乙,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冻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

2.根据下图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西宁是一座具有2 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年份山东省青海省1990年8 439万446万2000年9 079万518万 (4)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__________(较大、较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条件。

3.读我国部分湿地类型面积变化图,回答问题。

(1)简述1975―2007年我国上述湿地面积和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

(2)我国青藏高原新增湿地1.3万多平方千米,分析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国务院在批复中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希望天津市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1)海洋化工是环渤海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下页图反映了海洋化工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请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及所需要的资源产区补充完整。

E:_____ _____;F:_____ _____;G:_____ _____。

(2)简要评价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3)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天津市的意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岷山山脉贯穿全境,与四川省南坪县接壤,处在汶川地震活跃带上。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长约5000米,宽约500米。泥石流涌入县城,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材料二 舟曲县城泥石流流域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2)简述该地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1)总体特征:北早南晚;海拔高的地区早,海拔低的地区晚(西早东晚)。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

(2)关系:初霜冻日期越早,产量越低。主要措施:地膜覆盖;培育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品种;营造防护林;人工施放烟幕。

2.(1)特点: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

(2)特征: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区位因素:位于河谷,地形平坦;河流供水;政治中心;历史悠久;交通要道;军事重镇。发展变化: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周边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4)较大 主要影响因素: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居民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

(5)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不利条件: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落后、人口压力较大。

3.(1)变化特点: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均持续减少;河流湿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在减少;人工湿地增长迅速;湿地总面积在减少。

(2)自然原因: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冻土和常年积雪消融量增加;气候异常,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增强,降水增多。

4.(1)电力 钢铁 长芦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4篇

根据新课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我将区域地理复习的导学案设计分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基础部分的复习、利用主干知识探究和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反馈练习和总结反思几个环节。现结合南亚地区的学习具体阐述。

一、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计

在新课程中目标的设计需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知识模块的使用,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目的地,还要明白怎么达到目的的,并要注意目标达成的可测性。具体到区域地理学习中,目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明确通过什么手段熟练把握区域主要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提高区域定位的能力;对于问题的探究,学生需要明确所运用的知识、所使用的技能和所达到的程度。

南亚地区学习目标的设定:

1.通过填图练习,能结合地图描述南亚主要半岛、岛屿和其他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印度半岛的地形特征。

2.能够结合地图描述印度工业区的空间分布,能够利用区位因素理论去解释工业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

3.能够利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释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二、导学案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

这一块有的导学案上更多的是以学习重点和难点来呈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多的是针对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在呈现相关的重难点基础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形成地理学习的方法,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南亚地区学习方法建议:

1.重视填图练习,画经纬线时,注意经纬线与所填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用铅笔填)。

2.在分析恒河三角洲的洪涝灾害时,注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3.注意原料因素在学习印度工业分布当中的应用。

4.全心投入,体验点滴的成功,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三、学习过程的设计

区域地理在高中的复习中分为基础部分的自学和能力部分的探究两个知识块。

(一)基础部分学习过程设计

基础部分分为填图训练和区域要素的基础学习。填图训练中必须是空白的图,而且没有经纬网,要求学生能在空白图上填充基本的地形区,并画出该区域重要的经纬线。在区域要素的学习中,通过表格或者文字的设计将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条理化,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能对零碎的要素特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南亚地区基础部分学案设计:

1.填图练习:在图中填充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斯里兰卡岛;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东高止山、西高止山;在图中填充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画出70°E、80°E、90°E、30°N、北回归线、10°N。

2.区域要素特征。

①自然要素特征。

②人文要素特征(印度)。

人口: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类型及特征,说出印度人口迁移特征并解释原因。

农业: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及其分布,说出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资源:结合地图说出印度主要的铁矿、锰矿和能源矿产的类型及其分布。

工业和城市:结合印度资源分布说出印度主要的传统工业的类型、分布的地区和主要工业城市,结合地图说出印度新兴工业的分布及典型城市。

(二)区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看,区域地理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自然要素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特征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分析区域农业和工业的分布以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区域城市化的特征以及影响。

从世界主要的地理分区和中国地区来说,上述的主干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学习思路上的相似性和具体区域的差异性。从高考重点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的角度考虑,在各个分区导学案的设计上应该重点注重区域问题分析方法的培养。

结合南亚地区的具体特征,我分别设计了两个问题重点讨论。

问题一:印度工业。

1.加尔各答成为印度钢铁工业中心和麻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

2.孟买成为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原因。

问题二: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原因。

利用自然地理的整体性理论,并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解释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的自然原因。

提示:区域自然地理包括哪些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反馈练习和课后反思的设计

反馈练习与导学案开始的目标要一致,这样可测试目标的达成度。练习的选取注意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的比例,可适当增加主观题,强调区域综合性的考察。

总结反思往往放在导学案设计的最后,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和呈现针对自己的重点和难点。

南亚地区课后反思的设计:

1.我的知识框图。

2.我的难点和疑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5篇

1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性

1.1区域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学阶段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都是在区域地理知识学习中逐步完成的。高中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的案例也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另外,从地理学科的特点来看,无论是地理的综合性、地域性还是地理的实践性,都必须以区域地理作为基础,高中地理原理的应用也是建立在对具体区域地理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不论从体现地理学科特征还是解决地理现实问题,区域地理的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缩点,在地理学科占有重要地位。

1.2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

教育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通常情况下,高考试题的组成是以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来作为素材或背景材料的,其中,世界地理主要用经纬线来限定区域范围或使用小比例尺的大区域图给出区域范围,中国地理则主要提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重点问题,然后让考生运用高中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说明,纯粹的“就区域考区域”的题目已不存在了。这种类型的题目比重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不仅出现在综合题,而且在选择题中也经常碰到。考生若不能根据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题目也就无法作答,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如一些专家所谈“文综高考的陷井在地理,地理高考的陷井在区域”、“得区域者得天下”,很显然,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1.3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学阶段区域地理部分的内容很多,从教材本身特点来看内容简单、枯燥乏味,老师讲解若照本宣科,是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许乡学生学过之后都记不清、理不透,翻开书懂而离开课本就忘,做练习时边看题目边找地图的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初中阶段完成,师生普遍都不重视,老师没能认真教,学生没能认真学,结果导致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普遍非常薄弱。另外,从七年级到高三时间间隔太久,一些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淡忘。综上所述,学生这种知识现状,无形中给高三区域地理的复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如何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果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已学过的初中课本, 也不是简单的冷饭重炒,而应该是对旧知识进行深化加工、整合升华,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同时还要注意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1了解知识系统,理清知识结构。

区域地理知识系统一般是从总论到分论。研究区域地理往往从自然条件到人类活动, 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则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交通、人口、城市等几个方面,因此区域地理每一章节的知识系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知识结构是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复习时一般要先了解区域地理的 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它们的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结构示意图表。绘制知识结构示意图表时可把各组咸要素列在方框内,然后根据各要素间的因果、主次、并列、包含关系,用符号把它们联系起来。这种做法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了解,为区域地理进一步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注重空间分布,狠抓区域定位。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联想、拓宽思路、建立联系、形成网络。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关键一步。区域定位归纳起来有三种方法:①经纬线定位法,利用经纬进行定位是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在区域地理复习时,要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绘主要的经纬线,并在填绘的过程中着重记忆主要经纬线穿过或其附近的地理事物。利用主要经纬线构成的经纬线网络,就可以对地理事物进行粗略的定位。②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不可能也没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识记一些主要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相对位置进行定位。③典型特征定位法,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海陆轮廊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湖泊、人文建筑等。

2.3加强思维训练,建立心理地图。

准确的区域定位无疑是解题的先决条件,如何才能准确定位,关键是要让每位学生建立起心理地图。心理地图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即使是地图不在眼前也可以凭借心理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地图需要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需要平时的积累,不可急于求成。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传授给学生一些识图、记图的基本方法和诀窍,并运用一些典型例题加强空间思维训练;一方面可让学生自行练习,利用各个区域的经纬网空白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工农业分布图等进行专题训练、覆盖训练、拆分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各种心理地图。

2.4对比区域差异,掌握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复习区域地理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所以能否准确把握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及其与其他区域间的差异是复习区域地理成败的关键,而学会使用比较法是学结区域地理特征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例如,在复习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时,可指导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其他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传统工业区,英格羔中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京滓唐工业区等,而后横向比较这些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或不利的区位因素、主要工业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比较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特征以及与其他工业区的区域差异,而且让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5关注社会热点,加强学科联系。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6篇

我们在对学生平常考试的阅卷分析中发现,学生综合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基础知识掌握不窂,基本规律和原理混淆不清;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不善于用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要点。如何提高这类题型的复习效果呢?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在这方面应做好指导,力争高考时学生有所突破。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的能力。同时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也暴露出,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时因语言表述不清使本来非常熟悉的知识内容却得不到高分。

1.激励学生敢于叙述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以权威者自居,而应对学生予以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坚持语言表达“无过错”原则,学生只要表达出来就予以肯定。上课时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自由说。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自己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就不必争着发问;凡是学生能相互讨论的问题,教师就不必讲解;凡是学生自己可以概括的内容,教师就不必争着总结,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

2.让学生加强总结,并写出来

让学生回顾、归纳、总结所学阶段性内容,使所学内容系统化、清晰化,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有好处。每复习完一章或一个专题,要求学生对之加以概括总结,写出本章或专题的知识体系或知识要点。

3.语言表达模式化

让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概括,提纲挈领,抓住本质,提炼概念、短语或纲要。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让学生表达对概念、短语、纲要性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日常复习中想尽办法将其付诸行动,在策略上予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才会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在做综合类题型时自然会游刃有余。

二、切实把握好高中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

1.认真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来分析解决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问题,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学习地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因此考前复习中仍然要以高中课本的知识体系为依托,把精力投入到结合本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方面,保证“双基”教学的传统优势,教给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2.强化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地理知识基础上的地理原理和地理思想的学习,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的地理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到具体应用,离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从近些年高考试题的综合题型看,以区域地理的地图、图表、数据为材料,运用系统的地理原理分析、判断、评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地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占的分值很大,但往往因为学生不能判断区域,从而失去得分的机会 。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把高、初中知识结合起来进行一轮系统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地理主要应加强地图及相关知识的复习,可有的同学看见区域地理就觉得枯燥,难以记忆。这时不如教学生“画”、“说”结合,把区域地理教材中的知识浓缩到地图上,进而形成“心理地图”。例如很多学生觉得区域地理知识杂乱无章,翻开课本什么都知道,合上书本什么也回忆不起来。我们不如教学生把该区域的大体轮廓画下来,并在上面标注应重点掌握的地理事物和经纬度,然后依据一定的知识结构“说”区域位置、地形、河流与湖泊、工业与农业、交通与城市、区域问题与国土整治等;也可以把多个单独的地理位置综合在一起,画一幅完整的中国或世界地图加以巩固,在脑海中构建“数字化地球”。

三、熟练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

地理规律和原理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了对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在做综合类型题时才谈得上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引导学生复习时应加强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运用。

1.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和整理教材中的地理规律与原理

归纳和整理教材中的地理规律与原理是梳理地理主干知识的过程,也是理解记忆地理基本知识的过程,是灵活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前提。

2.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应用地理规律和原理

对一些地理规律和原理,尽管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要求他们学会应用,但学生在解释回答实际问题时,往往是教材中已有的举例能回答,而对新情境中的地理现象的特点和成因却不知从何着手。其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更多地满足于规律和原理的记忆,没有运用的习惯。因此,在地理练习中强化规律和原理的运用是引导学生正确解题的有效方法。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7篇

【关键词】新课标 区域地理 复习策略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高考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考查的主导方向,把地理表述能力作为能力考查的压轴大餐。在多年的高考中,常常以背景材料、图文资料的形式作为考题的切入点,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因此掌握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区域地理的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强化区域定位

(一)根据地理位置定位

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如在世界分区地理复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第一节的政区图加强区域定位。

(二)根据地理事物典型的轮廓或形状来定位

许多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轮廓或形状,可以作为确定地理事物的重要标志。如山东省的轮廓像个骆驼,意大利的轮廓像个马靴,墨西哥湾的半圆形状外加西侧的中美地峡及东侧的佛罗里达半岛,黑海的三角形状内嵌北部的克里木半岛,湘江从洞庭湖的西侧注入,赣江从鄱阳湖的东侧注入等特征,都可以准确对上述地理事物进行定位。

(三)根据区域的典型地理特征定位

从区域划分的角度分析,每个区域都有其典型特征,这是区域差异形成的基础。因此分析某个区域的典型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对该区域进行定位。如中国的某个地形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即可确定该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再如某国的农业现代化、专业化程度很高,形成明显的区域专业化,即可确定该地形区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另外在平时的地理训练中,要经常查阅地图,对一些专业经纬线所穿过的知名地理事物及重要城市等控制点的区域定位,日积月累,区域地图就好像粘贴在脑海里了。

二、构建区域空间图像

地图是构建区域空间概念的重要工具,它把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空间分布规律、相互联系以及人地关系较为直观地表达出来,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地理课堂应善于利用这一载体,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区,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立体空间图像。在判读区域地图时,就能从经纬度和海陆分布特征、轮廓、形状、主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及特点,快速扫描思维图像的信息,对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依托图像,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推断区域地理特征及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初中地理(即区域地理),侧重于让学生认识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和人口、劳动力、技术、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特征,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高中区域地理(即系统地理)则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因此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让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难度加大。所以有必要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联系,用高中地理的理论引领初中地理的知识,把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

四、注重区域共性,掌握区域的个性差异

区域地理中涉及许多概念、原理和规律,需要我们理解、掌握并通过归类整理,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如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分析该气候的成因来掌握分布规律,并归纳试题中出现概率较大的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马赛、罗马、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珀斯、开普敦等),由此来掌握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又如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则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入手去总结归纳,找出它们的“共性”。当然,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还应强调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如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东北平原与德干高原的黑土的区别、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差异等。

五、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凸显区域地理特征,分辨地域差异是区域地理教学的目标。因为区域地理环境是各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所以对区域的分析,必须从整体出发,对各组成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归纳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让学生对整个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成因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而分析的过程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

由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基本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所以不同的地区地理要素组合特征及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必然存在着差异。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这种地域性,可以通过对有着某些共同属性的两个或多个区域、容易混淆的地理事项进行比较,明确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共性与差异,找出共同的规律,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特征,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第8篇

1.分析特征

对于每一个区域,都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其特征,这是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首先要从区域的位置开始,按地形、气候、河流、农业、人口、资源等要素逐层分析,然后概括出区域特征。

地形、河流、气候、土壤、动植物、资源、农业、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和落差,而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则表现在流速大的地方,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地形影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则降水稀少。气候对地形的影响,主要是在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在气候高温多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河流受气候的影响较大,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气候与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大气环流的形势不一样,所受到的地形、洋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不同,降水特征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动植物分布不同。气候和地形又影响到人口的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的区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反之,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区域人口稀少,工农业落后。

在分析任何一个区域时,都要总结出区域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系。例如:当判断出某区域为澳大利亚时,下面要做的就是对这个区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我们首先从澳大利亚的位置开始分析。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四面临海的海陆位置,地形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缓高原。地形和位置对澳大利亚的气候产生了影响,由于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东部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澳大利亚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周围临海的海陆位置,以及受到大陆东岸和西岸不同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再加上东部山地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形成了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形和湿润气候又对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产生了影响,使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大自流盆地地形及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牧草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羊肉和羊毛出口国。但是,由于东部大分水岭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在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缺少降水,这又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只有认真分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对区域的知识灵活掌握,为进一步和其他区域对比总结奠定基础。

2.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排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教材中列举了关于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各种事实,以及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从区域持续发展观点来看,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与地共同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跨世纪公民可持续发展参与能力的培养。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地理必修3)。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内容,并列举了一系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新课标提出,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诸方面的协调,重点在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是注重探究,明确探究的方向。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基础上,剖析一系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同课题学习和研究,让学生学会将地理基础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综合研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案例中一些示范性的材料,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

3.强化地理学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区域地理教学时以能力立意,把握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习题中建立点、线、网的知识结构,总结规律,形成技能,并把这种技能迁移到相关的生产生活中去。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强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3.1讨论: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讨论。在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不同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言论自由了,学生的能力就更能凸显:敢于挑战、勇于批判,从而不断地超越,在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放思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