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2 16:01:38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1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的研究 融合 战略与区域经济相融合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有了较大的改变,区域经济也从最初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了“统筹和谐化”的发展。而企业如何在短短几十年中良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策略的改变,如何将经济改革带来的应下降到最小,如何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跟上发展的步伐,这是几乎每一个想要做好做强的企业都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现如今信息、网络、科技为企业发展主导因素的情形下,企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战略和区域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是企业进行自身整体性规划的过程,它贯穿了整个公司,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指路牌。与此同时,企业战略又可以分为营销、职能、业务、产品、品牌等多个方面。它对公司的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有这指导性的意义作用。是企业健康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潞安矿业集团为例。对于潞安矿业集团来说,他们的企业战略在企业成立之初便已明确的建立――“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这是潞安矿业集团最基本的战略思想。而潞安矿业集团在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中,企业战略的主导思想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但是,潞安矿业集团却及时正确且因地制宜的建立了更加详细又符合时代潮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战略,这就是――“高端化、低碳化、国际化,循环型、创新型、效益型”。从潞安矿业集团在2008年12月产出全国第一桶钴基煤基合成油以来,该集团一直秉承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集团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以及由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转型。而也正是潞安矿业集团战略的正确性,才能够使潞安集团煤矿企业中独占鳌头,更是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由此可见,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与核心,一个企业想要更好更有效率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

(二)区域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时受到内部与外部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经济综合体。而由于受到区域和范围的限制与影响,区域经济往往要同时考虑到自然条件(如水分、光照、土地、地质、灾害、热量等)、社会条件(战争、政策等)、人文条件(宗教、习俗、传统节日等)、技术与人力条件(人力资源、高新技术发展)等的影响。当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往往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并不如它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易懂。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由于其变化多样且变化快速,企业的经营者常常需要花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及时的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向,而且,想要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无论是国外的企业想要进军国内的市场,还是中国本土企业想要在国外占有一席之地,最基本的区域经济调查是不可省略的。

再次以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例,在该集团建立之初,集团只是一个以煤矿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企业。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之下,其受到当地的区域经济和我国“对环境一再重视”政策的影响下,企业及时的改变了自身的经营方针,把单纯以煤矿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格局,转变成了以重点发展煤、油、硅、化、电等五大主导产业,同时进军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煤层气、物流贸易、金融服务五大辅助产业的多样化产业格局。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潞安矿业集团投巨资引进国外既环保又高效的设备,力图成为一个绿色环保企业。假如企业并没有及时的发现煤矿行业的经济走向,也没有重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那么潞安矿业集团的发展势必不会如现如今般这么让所有煤矿行业所倾羡。

二、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的分别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相辅相成、共生相生的关系。在一本经济学书上曾经指出,区域经济是企业进行个性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想要走区域战略发展的道路,“企业个性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而不注重区域经济,也不根据区域经济调整企业经济战略,不走“企业个性发展”道路的企业必定会被淘汰在经济发展进步的洪流之中。

山西的煤矿行业就是这个事情最好的证明例子。在我国经济制度尚未健全的时期,山西的煤矿行业曾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由于山西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矿资源,所以在我国初期,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纷纷加入“采煤大队”的行列之中。一时间,山西的煤矿行业的发展大跨步的前进,与此同时,山西煤矿行业的秩序也发生了混乱,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如此混乱的秩序下,许多人在这混乱的环境中大赚了一笔。然而,这样的“好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制度的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许多人在不规范的煤矿企业中丢去了性命,没有再次加工与清洁的煤矿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山西民众由于煤矿的过量开采与燃烧,纷纷得上了难以医治的病痛。于是,国家开始改革,山西甚至全国的煤矿行业管理办法纷纷出台,煤矿行业的区域经济战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有全局意识的人察觉到了这类变化,纷纷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企业的改革升级,希望更上国家煤矿行业的发展。部分心存侥幸的人不愿意花费资金在这看似“没有利益”的改革上面,所以在不久之后,这类企业便被无情的淘汰。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对企业战略的制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应该及时察觉到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变化之前,就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科学的预测将未来可能存在的情况,尽企业最大的可能性,使企业走在经济政策变化之前。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比竞争者更有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较量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企业战略的制定

战略制定需要具有前瞻性。俗话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企业想要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因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遵循“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旁人还未发现商机之时,明智的预测并判断市场未来而发展,在做出决定之时,果断的加大投资,努力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在企业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企业做到全方位发展,开创多条企业收入项目渠道。而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不断的壮大。这里同样在列举潞安矿业集团的例子。在这个煤矿方面发展势头良好时,企业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在其他行业,如物流贸易、金融服务、建筑建材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同时在煤矿这个老本行上,潞安矿业集团企业一边努力的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一边提高企业自身的科创水平。而也正是这一系列的举动,潞安矿业集团企业的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十二五”末,企业的资产总额一度达到了25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建成“双两千亿企业”。企业也从传统的煤矿企业,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源企业,该企业更是成为中国一个有实力进入全球500强企业的一员。

四、结束语

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想要在企业治理上面取得较高的成效和效益,那么便离不开一个科学的企业战略。而企业战略又是受区域经济影响的。所以,只有在企业战略建立与调整之时,是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融合,那么在战略制定与调整上,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减少“改变”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研究不可缺少。

参考文献:

[1]杨建梅.企业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9):2271-2279

[2]邵雪廷.企业文化特质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4):173-176

[3]肖健华,林健,刘晋等.区域经济中长期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6(4):97-103

[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12,(2):18-21

[5]罗志辉.区域经济调控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0(7):31-3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战略体系 盐城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3篇

关键词:区域;医药文化;旅游业;SWOT

一、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

交通区位。安国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北距北京250公里,南距石家庄113公里,东北距天津235公里,西距京深高速公路、京广铁路30公里。安国市对外交通便利,朔黄铁路从市区北部东西向穿过,省道河曲公路、保衡公路、安新公路及县道博望公路、安承公路贯穿市域东西南北,形成了以安国市区为中心放射状的公路网,构成了快捷便利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已列为省“十二五”前期项目的曲港、石津两条高速公路规划从市区南北两侧东西向通过,并在安国市设置三个出入口。项目建成后,将结束安国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将为安国带来全新的时空环境,促进人力、技术、资金的大流动和旅游业的大发展。

经济区位。安国市处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是京津冀一体化和环渤海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规划和构建,势必将安国融入环京津区域发展的格局当中。

2.资源优势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安国主要有以中药产业为主体的农业观光、特色购物、工业观光、养生保健资源,以地热为载体的温泉度假资源,以药文化、关汉卿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资源,以药王庙、关汉卿故居、贵妃桥、卜家北院、卜家南院、张家大院、张家货栈、安国古城等为主体的人文景观资源,其中祭祀朝拜、特色购物、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已在区域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应。二是药戏文化独一无二。在安国市发现的1914年木刻本《药绘图》涉及90余个人物,全部以中药拟人而命名,涵盖了中草药根基类、全草类等90余味中药材,是迄今为止中国首部完整的药戏剧本。这为安国创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提供了新颖的发展思路。三是资源知名度很高。安国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有“举步可得天下药”之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驰名中外。世界文化名人、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就诞生在安国市伍仁桥镇伍仁村。对药王庙、东方药城、关汉卿戏曲、药戏、药材种植基地、工业园、地热温泉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组合优势,将实现安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3.特色产业优势

“九五”以来,安国市把中药材生产作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场需求,突出地域特色,发挥品种优势的原则,采取措施推动中药材生产加快向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201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中药材产量占河北省总产量的70%以上,为此安国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药材之乡”、全国首批中药材种植无公害生产示范县、河北省首批中药材“出口基地县”。中药材市场不断繁荣壮大,经营品种齐全、规模庞大,销售的中药材品种多达3000多种,年成交额达1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被称为全国中药行业的价格“晴雨表“,是河北省农业专业化经营十大专业市场和部级“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安国药市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材经营触角遍及全国各地,日韩、东南亚、欧美、澳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共有62家饮片批发企业通过GSP认证。医药工业初具规模,全市通过GMP标准认证的制药和饮片加工企业25家,饮片认证企业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河北药都集团、金木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依托优势迅速发展,生产品种达1000多个,产品畅销海内外。安国良好的产业优势,将为其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环境优势

安国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观念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旅游业被安国市委、市政府列为安国第三产业的龙头,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全社会开发旅游、投资旅游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安国市旅游业迎来了历史上的最佳发展时期。北京-安国黄金保健旅游专线已经开通,安国市被省旅游局列为农业生态旅游观光(药材种植)示范点。药都制药集团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政府主导的加强基础建设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将促进安国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5.客源优势

安国中药材经营网络遍及全国各地,辐射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的三十多个地区和国家,年经销额100亿元。其中,仅东方药城日客流量就达到2万多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都在东方药城举行盛大的国际药材节及药材医药保健品交流大会。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增强市场营销,能够促进药商转变游客。安国庞大的药商资源为开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6.后发腾越优势

安国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且有不少垄断性的资源品牌,当前多数处于初步开发或待开发状态,可充分吸收、借鉴其它旅游区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少走弯路,保障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劣势

1.起步较晚,资源开发不到位

安国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匮乏,经营管理粗放,产品结构不丰富,仅以粗放式的文物观光为主,特色购物、养生保健、工业观光、农业观光等专项旅游开发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和鲜明的旅游形象,在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高;现有的核心产品如药王庙、关汉卿故里、伍仁桥等开发明显不到位。因此,对于今后快速实现完善的产品体系和鲜明的旅游形象的发展思路是个巨大的考验。

2.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开发难度较大

尽管安国具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妃桥、药王庙,河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汉卿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龙大王庙、卜家北院、卜家南院、张家大院、张家货栈、千碑桥等,其保护等级和品位较高,开发潜力也很大。但由于大部分文物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如老建筑、老院落等。另外,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也对部分文化遗存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开发难度加大,如城南的老宅院、老货栈、老街巷、老药市等,使这些堪称国宝的旅游资源“有说头,没看头”,不易体现出其旅游资源品牌的价值。

3.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安国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有“举步可得天下药”之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驰名中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文化遗址遗迹已不复存在,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商业文化也在逐渐流失。药市几经搬迁,老药市的市井风情已不复存在,仅剩一些零星分布于破旧胡同里的残败建筑。中医产业发展不足,许多中医无医师资格证,成为制约部分中医开展诊疗服务的一个瓶颈,影响了安国中医产业的发展壮大。另外,由于中药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药企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技术的不断革新,安国传统药市的发展也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4.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

由于安国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还未形成规模,许多基础性建设如交通、通讯、接待、服务设施、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标识、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不理想,如街道脏乱、尘土满天、交通拥堵等。

(三)机遇

1.旅游业发展政策稳步推进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扩大文化消费。文化部最近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使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撑”。201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环省会、太行山沿线等冀中南旅游业发展;拓展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组建并做大做强农业、旅游、物流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强载体建设,做大一批新兴产业示范区、科技成果孵化区和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安国旅游业发展步伐,提供了政策保障。

2.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

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千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京津两市人均GDP超过了10000美元,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按全球休闲度假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将进入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的阶段。我国旅游业在经历以观光旅游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度假旅游必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另一方面,从市场上旅游产品变化来看,当前,一些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始大量增加休闲旅游内容,迅速向观光休闲一体化转型。这为安国依托千年药市、药文化、药王庙、关汉卿文化、温泉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养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引发养生保健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产品和养生旅游服务需求日益高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保健产品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需求提供了保证。有关资料表明,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费占总支出2%以上,而我国只占0.07%。我国人的保健产品的消费平均每年31元,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我国保健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近20年来,美国的保健品销量增长了36倍,日本增长了32倍,欧共体各国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平均13%的增长率,养生保健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将促使我国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将为安国发展养生休闲旅游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

4.全国尚未出现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县区级旅游地

目前,全国许多具有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都在积极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如:山西平遥打造“全省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 ”;亳州市正在构建中医药、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三大产业体系的“养生之都”,打造集养生、度假、休闲、购物、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和国际著名的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但现在全国尚未出现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县区级旅游目的地,安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尽快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县区级旅游目的地。

5.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提供新契机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不断加快,行政区经济分割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强化,区域经济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跨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京津产业转移不断加速,将大力推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6.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国旅游业的发展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安国中医药文化列为保定休闲文化聚集区的重点发展内容,将安国中药材市场列为河北省大型旅游购物基地之一。多年来,河北省旅游局高度重视安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拨付专项资金启动了安国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安国、定州、曲阳、唐县、阜平五县(市)为主体,建设环省会休闲游憩带,重点开发历史文化、养生健身等以文化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建设环省会旅游产业聚集带。在《保定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安国列为保南养生健身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2012年1月26日保定市委书记许宁、市委常委、秘书长刘颖一行到安国市调研时强调“要依托医药文化资源,重点发展养生保健、旅游休闲等产业,切实搞好‘健康安国’建设”。有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国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必将推动安国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威胁

1.中药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药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中药行业的装备和工艺都相当落后,中药质量堪忧,其中具有三效(速效、长效、高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三便(储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符合国际标准的中成药品很少。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世界中医药界高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与世界先进的中医药产业水平相比有相当差距。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将会长期影响到安国药材种植、药市、医药工业等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而会影响到安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周边激烈的竞争环境

目前,安国市周边的石家庄、保定、北京以及邻近的县(市)开发了大量的旅游景点,虽然资源特色存在一定差异,但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休闲要素的内容日趋丰富,游客构成日渐多元,客源分流现象日趋显著,因此,对安国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大挑战。

3.旅游需求的不断变革

通过国内旅游需求研究发现,我国旅游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空间移动上有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生态旅游资源条件优越的地区移动的趋势,而且呈现快速变化的态势。

同时,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细分、灵活、专项、多样四大特点,消费者市场正趋向细分化,越来越多的小规模专门市场不断分化出来,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其一定的特点和与众不同需求,产品的细分趋势构成了总体市场的多样性和每个小市场的特殊化。

对于旅游业发展与周边地区比较相对滞后的安国,产业发展初级阶段要素难以高效完善配置、经营管理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在与周边市场竞争中将受到威胁。

(五)SWOT分析结论

安国市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历史性机遇,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面临着做大做强的重大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同时存在发展旅游业的内在劣势和外在威胁,但是总体来说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安国旅游业做大做强是现实的,极有可能的。

因此,安国亟需顺势而发,将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向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变,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立足市场需求,深入挖掘药都文化内涵,积极谋划开发复合性、特色性、体验性和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逐步完善城市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将安国建设成为保南、环省会休闲旅游城市,实现安国旅游跨越式发展。

二、战略构想与产品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谨遵“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原则,以全面分析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支撑,以创意项目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力量,深入挖掘资源,策划旅游市场的引爆点,打造安国旅游的龙头产品,塑造最根本、最持久、最稳固的旅游竞争优势,同时围绕核心产品配置完善的产业要素、优化人居环境、突出文化内涵,以核心带片区,构建全国一流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中药养生休闲度假基地,实现“游、养、购、居、业、娱”的协调发展,由“中药集散城”向“养生购物城”、“休闲人居城”的平稳过渡,推进安国市旅游产业的大融合、旅游服务的大提升、旅游经济的大跨越,全面提升旅游发展的综合实力,使安国市成为河北省特色产业改革的示范市和全国知名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战略定位

1.层级定位

国际:国际知名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内:中华养生第一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中国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现代中药与健康产业聚集区。

河北省:河北省最大的中医药养生休闲度假地、河北省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示范区。

保定市:保定市特色产业改革试验区。

2.产业定位

安国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安国市的活市产业、富市产业、旺市产业。

安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

3.形象定位

国药之都、曲圣故里。

休闲乐购、健康安国。

药戏之城、游乐安国。

(三)战略目标

以传统的中医国粹、悠久的曲艺传承为特色,以养生、休闲、度假、商贸、游乐、科普、会展为主题,搭建一体化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实现游客规模、停留时间、消费水平、游客满意度的整体提升,使安国市实现由中草药交易中转集散地向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全面盘活安国经济、塑造城市品牌、提升综合实力,弘扬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

(四)战略措施

包括强调文化融合、重视产业整合、打造龙头品牌、坚持精品带动、加强内联外和、完善要素设施、保障持续发展、积极改善民生等措施。

(五)战略框架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品特色等因素,全市旅游产业结构总体布局为1123工程,即一个核心项目——中国中医药文化乐园,一座千年药都——安国市区,两条微旅游发展轴——省道S231、S382-S233,三大文化旅游区——药王庙文化旅游区、东方药城商贸文化旅游区、关汉卿历史文化旅游区。

参考文献:

[1]王衍用,殷平.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安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国县志[M].方志出版社,1996.

[3]赵晋.药王崇拜与安国药都的形成和发展——对一种商业神崇拜现象的宗教社会学分析[J].昆明大学学报,2006(01).

[4]张博文,赵现军,周健.安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安国市中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4篇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战略

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工业园区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载体,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是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提升工业园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特点及优势: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由于集群内生产企业分工协作,可以减少消耗,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物流、金融担保、信息、技术、人才、外贸等市场中介服务业、统一的研发中心的发展,这些服务产业的兴起,又大大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实现集中治理污染,提高外部效应,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产业集群上述特点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一、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特征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国际上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一样,我国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具体表现在产业组织形式上呈现了两次比较明显的跨跃过程。

第一次跨跃: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这是企业在空间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应运而生、星罗棋布,成为工业化初期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依循的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随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布局分散带来的缺少规模经济、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暴露,再加之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竞争加剧,乡镇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经济规模、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而依村傍户的离散型空间布局无疑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于是乡镇企业开始自发地逐步集聚、集中布局,构成企业群落。

第二次跨跃: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这是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的阶段。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不必然带来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才能促进生产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企业集聚的最终目的,也就在于促进不同类型相互关联的企业在一定空间尺度上的集中,形成产业的集群。

二、县域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的途径

1.工业园区要进行产业调整,明确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制定一些针对性措施,尤其结合招商引资而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企业进驻,并补偿性地迁移出一些非相关企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2.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吸引外地关键性企业落户本地而逐步培育与发展。

3.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通过规划、引导、扶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在具有一定的企业基础但企业比较分散的地区,可围绕几个核心企业建立工业园,通过一些措施促使分散的企业逐步“移植”而培育出产业集群。

4.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通过市场的接近带来本地的生产,从而形成产业集群。这一方式是我国一些县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方式。

5.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与促进本地企业家创业而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全国有近3亿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或创业,他们是县域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可通过实施“回归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他们中的部分回乡创业,发展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

三、县域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

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参与国内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在我国各地已有一定发展基础,但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总体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产业集群化趋势较为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产业集聚化程度较弱。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1.强化规划引导。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园区,综合性开发园区可设立园中园,围绕不同的产业链做大做强。科学制定园区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增强产业链发展的合力和张力。

2.强化市场引导。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各地要创造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速产业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3.强化政策环境引导。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化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做法,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法规、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

4.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全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使之做强做大,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打造品牌,营造竞争优势。

5.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要引导园区企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大企业发展产品互补,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加工,构筑园区企业与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联系。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鼓励园区重点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河南省长垣县地处偏僻的传统农区,但是由于坚持了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起重机行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

起重机械是长垣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为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200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2005年5月被省政府命名为“民营科技园区”,是河南省首批4家民营科技园区之一,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是我省4个县办省级开发区之一。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发展,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分为“制造、物流、商务服务、居住”四个功能区,实现了建成区内的“九通一平”和亮化绿化。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主要经验做法:

1.坚持特色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模式。长垣起重工业园区坚持特色发展,走集群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把起重工业园区建成基础完备、主导产业突出、产业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打造部级起重机械制造中心。

2.创造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企业向园区集聚。通过经营城市的办法筹集园区建设资金,同时地方税收全额留归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立了加工区、贸易区和物流区,园区功能完备。同时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封闭式管理,杜绝非税收费。优越的投资软硬件环境不但吸引了本地企业如注,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者。

3.实施大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名牌带动战略。近几年,园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鼓励推动企业进行重组和资源整合,组建股份制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带动了大批中小企业的集聚,推动了园区快速发展。

4.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制定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和企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杨迅周阎官法: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文化出版社,2004

[2]陈秀山: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支树平: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研究出版社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5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流域经济;贫困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11-5

论文100paepr.com

一、流域概念与流域经济

流域(Drainage Basin)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它既是一个水文单元空间,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空间,更是一个经济体系空间。流域空间有可能会跨越不同的行政边界,可能形成跨越几种差别性地方发展政策的区域性空间。在当下中国超常规快速城市化的语境中,从流域的角度来整体性地思考流域流经地区的发展问题,可以弥补目前基于条块分割的规划和发展模式的不足。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它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流域内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开放互利的经济区域。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划经济,流域经济更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协作性和整体性。要搞好流域经济,必须做好流域的综合发展规划,从整个流域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开始,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空间综合管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控制。

二、流域综合发展规划

流域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是以江河流域为范围,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放和综合利用。狭义的流域规划是以江河本身的治理开发和流域的水利开发为目标,包括干、支流梯级布置、水库群规划、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工程、相关枢纽建筑配置、水资源利用、水土资源平衡、农林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内容。广义的流域规划是指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涵盖整个流域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布局、上下游产业动态关系、主体功能区划分、流域转移支付政策等内容。

流域综合发展规划需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整体与局部、干流与支流、上游与下游、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梳理好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渔业、旅游等产业之间的关系。科学的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是落实“五个统筹”的规划,在流域范围内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流域规划是反GDP崇拜的规划,是在公平的前提下兼顾效率的规划,是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增长的规划,是注重地域差异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约束的规划。

三、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流域规划理论

(一)流域共生理论

流域共生是指在流域范围内城乡不同系统的单元之间信息交流、物质交换、能量传导以及合作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城乡发展的阶段模式经历了依存(农业社会)、统治(工业社会)、融合(工业化中期)和一体化(后工业社会)四个阶段,由生产力向生产关系的范畴逐渐过渡,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的过渡过程。在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不再是剪刀差作用下的二元空间①,而是环境关联、产业联动、生态共生、上下游市场资源与要素互补的整体性流域空间。从流域共生理论出发,对流域流经的不同行政区域的城乡规划进行统筹和协调十分必要。以流域共生理论为指导,在流域城镇体系的建立、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上下游发展的时序等方面,皆需要进行长远的、全局的、整体的思考,避免就事论事、行政区划本位、任期本位地看待问题。流域公共资源需要共享,劳动力、资金、技术、政策诸要素需要统筹考虑,重大项目要避免重复性、同质性、竞争性建设,实现流域发展外部性的最大化。

(二)产业关联理论

依托流域空间体系,产业梯度势能差通过资本投资、技术传播和劳动力转移推动经济要素实现空间的转移与扩散,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产业的关联与集聚。通常情况下流域上游对下游的优势体现在水资源洁净度、能源充裕度、劳动力价格差异度、初级产品丰富程度方面,因而成为水资源、能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输出地。下游对上游的优势体现在技术资源、融资渠道、资金来源、产品加工能力等方面,因而成为技术、资本、次级产品或终端产品的输出地。自觉地重视上下游产业关联有助于流域产业的有效集聚和有序集聚,使城乡的各要素市场产生良性互动,流域内的就业问题、税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污染治理和排放问题都可以得到统筹考虑和解决。

在产业关联理论中,上下游之间关系的“半流域保护理论”和不同支流之间的“选择性流域保护理论”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前者是上游布局清洁产业,下游布局有排放限制的产业;后者是把有轻度污染的产业选择性地集中在某一支流上,有助于保护其他支流的水资源和提高该支流污水治理的效率。在流域产业布局中有的支流旅游资源丰富,那么休闲观光产业就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其他对该产业有负面影响的如采矿、化工、冶炼等就得让位。流域产业关联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有效有序集聚、做大做强和差异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效益补偿理论

理论上讲,流域的上下游具有同等发展的权利。然而,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角度来讲,上游的开发限制多,下游的开发限制小,下游的开发强度、产业多样性、产业开发密度、产业规模都要高于上游的相关指标。上游区域为了整个流域的发展必须自觉地做出让步和牺牲,而它的主动约束行为所带来的开发权损失应该从下游的开发权转移收益中得到补偿。流域发展的上下游之间的公平利益关系只有通过转移支付政策才能实现。同样情况也适用于选择性流域开发过程:污染重但GDP产出高的支流应该对排放少但GDP产出低的支流实现效益补偿和转移支付。

(四)流域可持续理论

流域的可持续理论是建立在流域的人一人关系、人一地关系、地一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人一人关系是流域内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的关系,人一地关系是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地一地关系是流域内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在流域范围内考虑基于人口有序流动和就业平衡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和谐的人一人关系的基础。在流域范围内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对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分布区进行强制性保护,对自然山地、水体、绿地的自觉维护,是建立永续的人一地关系的前提。在流域范围内协调不同行政区的利益,放弃自我本位的利己主义思想,站在流域的高度考虑科学发展的问题,是实现共生的地一地关系的条件。

流域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全面的、长远的、整体的发展,其中对弱势人群、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关注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来说,教育、技术、政策、观念和资金的帮助和支持是必要的。

四、贫困地区流域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

(一)政策驱动战略

贫困地区是市场要素不活跃、市场机制未发育的地区。因此该类地区的发展,显然政策驱动是首要战略。对于某些贫困地区,各种级别的优惠政策不少,比如对于大宁河流域的贫困地区可以享用的优惠政策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直辖政策、库区建设政策、移民政策、对口扶贫支援政策等。虽然优惠政策众多,光靠政策驱动的单一要素发展该地区是远远不够的。政策驱动是发动机和孵化器,关键是要发动市场要素和孵化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需要“看不见的手”的配合。要带动“看不见的手”介入大宁河流域的整体发展,流域规划的作用是巨大的。政策驱动下的流域综合发展规划,是贫困地区流域发展的行动愿景、技术支持和法制保障。在政策驱动下科学地规划、广泛地宣传、实效地服务、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协作是大宁河流域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资金的运用战略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政策性资金是不少的。比如包括巫溪在内的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每年各种财政拨款和政策资金都向它们倾斜,如库区环保资金、高山移民资金、退耕还林资金、防洪建设资金和部级市级的扶贫基金、教育资金等,然而该地区发展依然缓慢。贫困地区至上而下的拨款推动的城市建设,起点低、目的单一、复合效应差、操作粗放。这些扶贫帮助没有起到足够的边际效应放大作用和后续带动作用,也没有得到市场力量的配合和民间力量至下而上的跟进。战略上没有整体思路,空间上没有统筹布局,时间上没有有序安排。

中央政府也意识到原来的扶贫政策需加以改进。近年来,扶贫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包括:由过去单纯分散救济的扶贫方法向经济开发扶贫方式转变②;从单纯依靠政府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从资金单项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输入配套转变。

(三)其他思考

在观念方面,要认识到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做减法也是一种发展。在上游和支流减少人口数量(向下游和干流的发达地区转移人口),减少建设用地(退耕还林)也是一种发展。对于生态承载力和产业承载力弱的地区,减少其发展的压力,外迁人口、退耕还林、退厂进园、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精明的策略。

在教育方面,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要加大投入,从人一人关系来说,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要输在起点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让贫困地区的后代先在知识上先脱贫。

在基础设施方面,对贫困地区流域发展要先行。很多贫困地区公共财政匮乏,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可达性差,对外通勤时间成本太高。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贷款、国外长期低息援助基金、国债和地方债募集资金要向贫困地区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在城镇发展思路上,集约化有序发展很重要。该策略可以提高贫困地区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减少基础设施投入,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和解决就业问题。

五、案例研究:重庆巫溪大宁河流域贫困地区发展思考

重庆市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具有省域特征的直辖市。都市区发展条件和水平可与中国东部沿海相比,渝西地区与国家中部地区类似,库区与渝东南相当于中国西部的情况。重庆市委、市政府在此背景下针对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③。巫溪县属于“一圈两翼”中的渝东北翼,是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县,同时也是部级贫困县④。它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全县幅员4030平方公里,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其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太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落后;重点产业支撑作用乏力,兴县支柱产业尚未形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城镇就业再就业困难,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巫溪的发展受交通瓶颈的制约严重。目前境内无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大宁河航道的运力有限,标准太低。县城到重庆至少需8小时车程。

巫溪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红池坝森林公园为有国家4A级风景区),文化深厚(巫巴文化、盐文化、医药文化),生态环境良好(连同神农架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涵养源组成部分)。由于水运交通的衰落,受制于交通瓶颈和区位劣势,大宁河流域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庆主城和库区其他段的发展。然而近期规划中过境的奉溪高速公路、安常铁路、渝东北支线机场将给该区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在城乡统筹的政策背景下,从流域经济的角度思考该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流域经济作为巫溪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

与巫溪相关的流域体系从大到小分为三级:长江流域、大宁河流域、白杨河流域,也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级别的流域经济体系。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为部级,大宁河流域为地区级(二三峡库区),白杨河流域为县域级。流域空间的统筹实际上也是政策的统筹、经济的统筹、社会发展的统筹。流域流经不同的经济类型、开发模式、发展水平的行政区域,是很好的城乡统筹的思考对象。

巫溪的旅游业、生态林业、绿色农业、中药材产业、民俗文化产业、手工业、巫文化产业等都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借助参加巫溪马镇坝新区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机会,我们试图思考在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能否有全面促进巫溪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而发展该地区的流域经济是研究思考后的答案。

该思路是点线面流域一体化发展思路:即培养开发点、延伸发展线、扩展增长面。流域经济开发点由巫溪水城(旅游基础设施)和五个集镇(五多金花式的差异化小镇)共六个点组成;流域经济发展线为柏杨河流域为主体的流域产业链;流域经济增长面为依托流域往纵深腹地发展的整个带状山谷用地,从而复兴巫溪桃源峡郡的历史美名。

通过流域经济战略,统筹城市经济、集镇经济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即老城组团、马镇坝组团、赵家坝组团、凤凰组团的城市经济,五个集镇的集镇经济以及腹地的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区域发展,发挥生态休闲经济的优势,整合区域的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使县城、集镇、中心村、农村居民点纳入到流域产业链中来;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孵化,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区域发展信心和居民幸福指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目前经济尚落后但文明深厚地区进行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建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利用网络和媒体工具让世界了解巫溪源远流长的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神秘的神农架风光、秀美的大宁河风光、红池坝高山草甸风光,让巫溪走向世界。

(二)流域经济与渝东北贫困地区空间发展战略

结合项目调研对大宁河支流柏杨河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三个河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结果具有启发意义。上游凤凰段是农耕段,处在未城市化期;中游马镇坝段是待开发段,处在城市化预备期;下游

快接入大宁河的赵家坝段则是建成区,处在已城市化阶段。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的调查发现三减三增现象:生态当量递减,人工痕迹递增;物种多样性递减,热岛效应递增;亲水性递减,工程性递增。上游凤凰段体现的是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经济,下游赵家坝段体现的是高密度、粗放、低质量、赤裸裸的房地产经济,而中游马镇坝段基本上有大半还是处女地,如何策划和定位是规划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的思路是借未来5年交通大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整合县域现有的旅游资源,在马镇坝新区进行巫溪水城和休闲驿站建设,打造柏扬河流域城乡旅游的中心基础设施。

结合项目思考,笔者认为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流域经济的统筹功能:在空间上对流域沿线开放空间进行整体性利用,兼顾防洪、生态涵养、市民日常休闲和游客观光旅游的功能;在时间上注重近期建设规划项目的带动作用,孵化作用;在战术上必须结合高水平规划、地方自然资源利用、地方适用技术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发掘等综合手段相结合;充分用好每年各种财政拨款和政策资金,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配合;充分利用重点项目起到产业孵化和带动作用。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三个战略

重庆巫溪柏杨河流域在城市段流经四个组团:凤凰段、马镇坝段、赵家坝段和老城段。老城组团城区狭小,地势陡峭,房屋密集,人车混杂,具有交通瓶颈,发展策略为减容、增绿、留白;赵家坝组团已基本建设完成,具有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瓶颈,用地局限;马镇坝组团具有后发优势,总体规划规定的3,92平方公里,在13年集聚5万人;凤凰组团是丁业组团。近期建设主要进行城市化的区域是马镇坝新区组团。我们对地方政府提出的马镇坝新区战略包括三个部分:流域战略、新城战略、复合地产战略。

流域战略不是孤立看待马镇坝新区,而是把马镇坝放到整个柏杨河流域,把马镇坝打造成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的一个重要结点。通过马镇坝的建设带动柏杨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建设。

新城战略是利用马镇坝组团的建设进行县城空间结构的调整,交通结构的梳理,产业结构的更新,文化结构的创造,综合地经营城市。巫溪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分散,配套设施不全,需统筹县域旅游资源,整体推广。在马镇坝组团营建巫溪水城作为休闲驿站,携柏杨河滨河美食街、巫文化风情街、巫溪风情酒店、经济型民俗酒店、巫文化特色街坊,作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为统筹城乡发展打前战。

复合地产战略是希望统筹土地经济和产业经济。土地经济增长与固定人口增长相关,产业经济增长与流动人口增长相关。土地经济规模与固定人口规模相关,产业经济规模与流动人口规模相关。按照重庆“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巫溪县城人口要从6万人增加到12万人,县域人口从44万人减少到38万人。巫溪县城固定人口基数少,而且在“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规划中县城增加6万,县域人口减少6万,因此土地经济增长有限。相比在交通瓶颈突破后,旅游潜力大,流动人口增长潜力大,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好。土地经济是稀缺的、泡沫的、不可复制和再生的,旅游产业经济是长效的、可持续的、循环的。因此我们建议政府要根据巫溪的特殊情况预留一定比例的旅游产业用地,适当降低房地产开发的用地比例。

(四)基于流域经济理念的马镇坝新区建设规划

在明确了流域战略、新城战略、复合地产战略后,近期的工作为统筹土地经济和产业经济,打造开发点,培育发展线,形成增长面。开发点具体表现为巫风旅游度假水城项目,发展线具体表现为柏杨河流域旅游产品线示范段项目,增长面具体表现为峡郡人居环境样板项目。我们进行了巫溪城市化和产业化的战略研究,去四川平乐古镇进行了针对性调研,对渝东北的旅游、产业、文化、景观、流域进行了专项调查,对马镇坝新区开发强度、空间品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还对建筑风格、景观特征、场所精神,开发主体、盈利模式、永续发展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巫溪水城是项目规划的一个重点,希望开创一箭多雕的多赢局面。通过巫溪水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一个综合性的休闲驿站,建设一个生态绿岛和巫文化度假胜地,作为巫溪地方经济的助推器和特色产业的孵化器。水城的发展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主要以高档商务活动、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集散中转为市场目标,同时兼顾大众休闲旅游市场,使之成为巫溪经济增长的增长极,成为巫溪新城名片。实行分期建设,前期先行进行水城特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中期推动地产开发,市场力量跟进;后期倡导地产与旅游结合,旅游复合地产多赢,按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当地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发展的信心,实现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集体的自豪感。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认为,我们应该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将局部地段的发展放人更大的整体的区域中是很有必要的。流域的视野就是一种整体观的视野。城市和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和区域统筹是应对巨大不确定性的复杂性科学。选择准确的思考和研究的切入点很重要。针对以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为导向,以流域经济为切入点,通过类似巫溪水城这样的重点项目作为开发点,带动流域产业链作为发展线,并结合类似马镇坝样板段人居环境作为增长面,以点、线、面一体化的流域发展思路来统筹城乡的发展是笔者的核心观点。随着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深化,“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的落实与深入,衷心期盼巫溪大宁河流域及其柏杨河流域经济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马镇坝新区战略能够实现,渝东北连片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够早日跨入小康。

参考文献

[1]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2]黄天其。重庆近郊开发及有关问题的研讨[J],重庆城市科学,1986(3):10-13。

[3]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巫溪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汇报文本(2007—2020)[R].200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6篇

【关键词】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B

浙江省在3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拼搏发展,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符合浙江发展的路线。浙江省在这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其中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4位,这也再次表明了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的地位。

一、浙江省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浙江省的GDP总量处于我国的发展前列。2012年浙江省是大丰收的一年,生产总值达到了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6408.5亿元和34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更是突破了63266元。第三产业正逐渐转变为浙江省的主导经济,这对我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将会起到推动作用。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力争在五年内,即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左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5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55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37:1。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截至2012年,与浙江省有直接经济贸易关系的国家有250多个。这与浙江省的对外发展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省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涉外经济法规和相关政策,实现了外贸主体多元化,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多元化和贸易方式多元化。这四个多元化正是浙江省外贸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通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现对外贸易已初步形成外贸专业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仅2012年一年,全省的进出口额就达到了3122.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到了2245.7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进口额为876.6亿美元,相比上一年降低了近6个百分点。在对外贸易中,贸易顺差明显增大,对外贸易成绩显著。其中进出口值、出口值、进口值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二、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进入缓慢期

目前的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正向中速增长区间回落。由于传统的低成本优势红利逐渐衰退,浙江省经济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长的条件不复存在,经济增长正面临成本上升、市场疲软和技术落后三重制约。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以往几次调整不同,以当前的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和自身资源要素供应状况,浙江已很难再达到10%以上的经济增速,较为合理和理性的,可持续的增速在8%左右。

(二)能源供求关系矛盾增生

虽然近期工业库存、发电量等主要工业产品累计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企业面临的“去库存化”、“去产能化”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有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从低端到高端产能、从内需到外需产能、从传统到新兴产能均不同程度面临“二次”产能过剩问题。从深层次原因看,产能过剩既是由于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层次矛盾还未有效解决,也受有效需求不足,生产成本上升,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缺乏等因素叠加影响,且有常态化的趋势。

(三)出口增长速度下降

从当前浙江省产业结构看,以低端市场为主的生产结构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较小。以往浙江采取做大市场规模养大产业做大企业的扩张方式,在当前环境下难以持续。下阶段,要稳固出口市场规模必需依靠市场的升级。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不明显见好,出口增速将保持个位数。

(四)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结构失衡

从拉动经济的驱动力看,消费增长总体稳定,在外需持续疲软的情况下,投资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2012年浙江省投资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63%左右由民间投资提供,且投资规模也仅占GDP的45%左右。下阶段,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加快,需继续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势头,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质”的提高,重点引导全社会投资投向产业更新、人力资本以及战略性平台设施等方面,通过创新性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预计未来两三年投资增速年均可能保持在15%左右。消费的拉动作用有下降趋势,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

(一)浙江省的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前列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未来几十年当中,浙江省的经济水平将继续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2012年,浙江省的GDP排名全国第四为34606.3亿元,虽然从总量上看与广东、江苏、山东省份不占优势,但浙江省的地域特点比较明显,截至到2012年,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总量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连续9年超过60%,后劲非常强大,再加上浙商藏富于民的经济特色,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实施,浙江省的经济总量一定会稳中有升,经济地位也会不断提高,总体的经济形势向好。

(二)浙江省的人均GDP水平将会持续走高

对浙江省未来的人均GDP水平我们可以粗略作一个判断,2012年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63266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如果保持经济增长率在8%的水平,2013年,浙江省的人均GDP可以达到11000美元;以后如果保持经济增长率在6-7%的水平,到2020年,浙江省的人均GDP可以达到20000美元,将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三)浙江省的转型升级水平将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并处于1000-3000美元这个发展期被称作战略机遇期。回顾历史,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经济强国,在GDP超过1000美元后都经历了一个GDP飞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浙江省也正处于这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浙江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期,大力促进电商发展、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大力把投资指向转型升级,在这一轮调整中浙江省将继续在全国领跑。

四、浙江省战略转型升级对策

(一)通过解决能源问题来促进转型升级

以2012年电煤消耗地区分布情口看,排名前十的省区分口是江苏、山东、广东、口蒙古、河南、山西、浙江、河北、安徽和辽宁,累计消耗电煤12.01亿吨,约占全国电煤消耗量的64.75%。浙江省的水资源总量是955亿立方米,人均2070立方米,但人均实际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亿立方米。解决能源问题,主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市场竞争和政府调节双管齐下;提高资源的转化能力;依靠国家的资源发展战略;采取走出去的战略。

(二)促进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相结合

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是块状经济和集群经济模式的综合,主要市场是面向国内的粗放型生产,品牌小、数量大。相比之下,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依靠贸易加工,江苏省从乡镇企业开始接着发展外资经济,上海已经抛弃了以前的纺织等传统产业,走引进外资技术之路。而浙江省的民营经济仍然停留在本土经济阶段,应该将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相结合,开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于当前的民营经济,政府应该给予更多自由,让其能自己理性地选择发展模式,加大鼓励民营企业向外投资的力度,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对于向外投资的企业,政府应该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放开。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第三产业进步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比例是3.1:1,浙江省的城乡收入比例是2.4:1。之所以选择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问题是城乡差异的集中体现,也是城乡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可以解决其他相应问题。建议通过做大做强一批农村优势产业,吸纳剩余的劳动力在乡村内部就地发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根据浙江省的特点,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以及服务业。以创新为主,不断增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在搞好规划、选准项目上下功夫。对于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既要统筹城乡发展,又要在第三产业上重点着力,切记盲目的上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不要搞GDP形式主义,选准投资建设的方向,抓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高新产业的项目,为结构调整提供载体。对于那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有贡献的企业要充分给予税收的减免抵扣政策,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服务地位。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7篇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电子商务;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

一、广西北部湾旅游电子商务调查与分析

1.网站调查。当前,北部湾旅游网站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以北部湾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网站,如北部湾旅游网()是能够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北部湾旅游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该类网站数量极少,经笔者调查只发现5个;二是地方政府旅游网站,包括广西旅游局及南宁、钦州等六市旅游局官网共7个站点,如广西旅游在线(gxta

)主要针对广西旅游业提供政务公开、旅游资讯、导游培训、旅游企业监督与管理等信息服务;三是地方性旅游企业网站,该类网站数量较多,约有60余个,构成了北部湾旅游网站的主体,但其服务范围较小,一般局限于本地,如e北海旅游网()主要面向北海地区的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大型旅游门户网站,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40个旅游门户网站包含涉及北部湾旅游的网页,如去哪儿网的防城港旅游专题(/zt/fangchenggang)、乐途旅游网的钦州旅游指南(),该类网页是游戏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由于过于分散零碎,且缺乏深层次区域特色的旅游信息,因此较难满足游客的需求。

2.问题分析。经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站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水平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综合性大型旅游网站较少,缺乏公共性的广西北部湾旅游服务平台,而以地方、县市景点为主推的旅游网站居多。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以及在建设过程自身优势资源分析不足和定位不准,导致所有网站模式雷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很多网站只是简单的复制其它网站的信息,不同网站上获取的旅游信息基本相同,例如简单地将当地景点、宾馆酒店、交通运输等信息堆砌起来。(2)网站专业性不强,功能单一。以上调查的大部分网站都没有实现网上交易,而是采用“电话预定、线下付款、线下服务”的交易模式。在营销上,主要是静态的信息,与旅游者之间缺乏实时有效的双向互动,也不具备对用户信息自动收集、分析以及基于此的信息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等功能。另外,网站安全性不够也是以上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客户认证、电子支付和商业机密等方面问题缺乏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导致消费者对旅游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网站访问量和交易量有限。(3)旅游产业之间缺乏联动,未能实现有效融合。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和业务深层次合作是旅游电子商务发挥效用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政策法律法规支持不够以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薄弱以及部分企业电子化程度低等原因,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站之间缺乏基本的互动合作。(4)各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缺乏合作。由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普及程度都有所不同,广西北部湾区域内各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呈不平衡态势。从地区旅游网站数量上来看,北海地区旅游网站居首,其次是南宁,而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四个城市则都只有个别当地企业建有旅游网站。另外,从网站提供的旅游线路可以看出,涉及三个地区以上旅游景点的线路很少,大部分线路只包含一到两个地区旅游景点,这说明各地区之间还没有开展网上的旅游合作。

二、区域旅游合作及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1.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模式。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内不同旅游主体(政府、旅游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以旅游资源整合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关系,包括区域间旅游合作和区域内部地区旅游合作两个层面,涉及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两种参与主体。从内容上来看,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联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区域内旅游企业及地方主管部门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设计跨越多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并且整合对外进行形象宣传和产品推广。(2)旅游交通―设施―信息系统合作建设模式。作为支撑旅游业的三个重要因素,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建设效率、减少浪费和重复,实现统一规划;合作内容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湾、桥梁等交通项目;酒店、宾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公园等服务设施项目;旅游信息数据库、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项目。(3)旅游政策―制度―管理协作交流模式。区域旅游合作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部门等主体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不同合作主体的有机合作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保障。这一模式注重保证旅游业参与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均衡,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的合力下保证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及利益的最大化。

2.区域旅游合作对电子商务的影响。(1)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共享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需大量的旅游信息资源作保障。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这极大影响着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制约着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区域旅游信息资源的分散重复开发也带来大量浪费,从而降低了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效益,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经过统一规划、建立合理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旅游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区域旅游电子商务。(2)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进行网上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关键。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设计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是解决网上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提升旅游电子商务竞争力的根本。同时,随着旅游消费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网络旅游涌现出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移动服务、团购服务、社交服务等新兴旅游服务模式,而要实现这些旅游服务,首先必须实现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区域内优势资源有力掌控。(3)区域内各旅游主体的积极有效合作,是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的功能,提升电子商务公信力和整体形象的必需。旅游网站通过与旅行社、景区、宾馆、车船公司进行在线合作,才能提供网上查询、交易与在线订单处理等功能;与银行、网络服务商等合作才能实现网上支付;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提供担保支付、信用评级等安全认证服务,才能够提升网站的公信力,取得旅游客户的信任;通力合作打造区域性网络旅游品牌,才能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扩大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市场范围。

三、区域合作下的广西北部湾旅游电子商务战略选择

1.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也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宏观管理者和规划者,由政府主导来发展电子商务,既可以解决投资、维护、协调合作、认证服务等电子商务发展难题,又能在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上提供保障。由政府投资建立统一的区域旅游信息数据库,引导各旅游企业构建内部旅游信息网,并制定严格的信息标准;由南宁(单核辐射)或南宁、北海(双核联动)牵头建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广西北部湾旅游信息门户,其他各城市通过内部网将本地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后提供给区域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政府主导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可采取G2G、G2B、G2C、G2G2B、G2B2C等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提高旅游企业参与度,增强旅游者对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信任感。

2.产业联盟协同发展战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还可以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水平。旅游电子商务产业联盟一般通过旅游核心企业发起与相关旅游企业响应的方式组建,例如,由专注于信息流服务的大型网络平台(如北部湾旅游网)或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高的知名旅行社(如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发起,而景区、饭店宾馆、交通运输等相关企业加盟。产业联盟不是权力机构,但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到关联协作作用,通过信息共享、沟通协作、产品整合、统一营销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各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成本,提高了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加快整个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进程。

3.网络品牌整合传播战略。随着全球进入品牌国际化竞争时代,网络品牌作为电子商务整体形象的代表,对于提升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而区域网络品牌是由区域内众多关联旅游网站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分散、独立开发的旅游网站与信息系统以及参差不齐的网站质量与服务水平必然严重影响和损害着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络品牌的形象。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构建完整的区域电子商务体系、搭建区域旅游信息门户、重新规划整合区域旅游网站、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旅游产品与服务、组建区域网络营销联盟和统一的形象推广策略。

4.“服务本位”发展战略。旅游业的服务依托型和信息密集型特点使之成为最适合应用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从当前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站建设情况可以看出,其电子商务的战略核心主要还在于信息传播和网络营销,而忽略了旅游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服务。除基本信息服务外,旅游网站还应提供网络社区、电子交易、咨询洽谈、信用评价、个性化定制、网络中介、线上线下整合等深层次电子商务服务。特别是应基于区域合作对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在服务内容上通过区域数据共享和挖掘实现个人信息定制、智能推荐、促销优化和精准营销等,在服务模式上通过系统集成与外包的方式实现一站式服务、团购服务、服务、移动服务等,在服务平台上通过网络互联搭建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政府、企业与个人以及政务、商务和服务的融合。以服务为本位的发展战略,能够从各个层面提升电子商务的网络附加值,进而增强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竞争力。

作为典型的区域经济主体,广西北部湾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必须紧抓区域合作这条主线,从各方主体、各个层面入手,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民间团体之间的协作,深化旅游业各个环节、各项要素之间的衔接与融合,打造网络旅游品牌,开拓网络旅游市场,为广西北部湾旅游业开创一片美好前景。

参 考 文 献

[1]邢宝学,李亮.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7):28~31

[2]秦学.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4):697~703

[3]《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说明书(2009―2020).2009(9)

[4]周小勇,吴玉萍.基于电子商务的广西北部湾旅游服务模式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第8篇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G724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强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对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对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为沈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提供适应性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等培训与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方式,旨在全面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与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体系,促进生产力大幅度发展。随着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化,其培训内容、目标、专业设置等等与社会实际需求更加吻合,更好的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适应性人才。

(二) 为沈阳区域经济发展提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第一,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强强联合,共同进行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第二,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可以将自身的发明与科技进一步转移到企业,从而实现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积极结合企业科技创新力度,调整科研方面与学科专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四,继续教育能为沈阳当地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科技项目、战略决策等提供管理与决策咨询,从而,全面提高决策水平,推动沈阳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 为沈阳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成人继续教育,一方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成人继续教育,使人们在面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加理性化,有利于尊重自然、关心后人、尊重他人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成人继续教育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一) 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方向

首先,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目标,使继续教育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为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积极提供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与区域性。

其次,合理定位教育形式。随着成人继续教育,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变,需要结合国家人才强国、科技兴国战略,积极探索继续教育新的管理方式与办学模式,正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再次,准确定位教育模式。成人继续教育必须积极参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区中,紧盯企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进而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与当地多家企业的合作,积极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合作模式,促进两者双赢。

(二) 统筹优化沈阳经济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

首先,积极整合继续教育财力资源。政府需要合理调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继续教育分摊机制,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经济投入中政府、单位以及个人承担的比例,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为成人继续教育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积极整合成人继续教育人力资源。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资源顾问与学习协调者。一方面,积极鼓励成人教育教师深入到社会实践岗位中,更好的积累社会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验证理论知识,升华理论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与教学实践。与此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吸收社会岗位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成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体系中来,与此同时,加强其心理学、教育学、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成为具备系统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成人继续教育模式的开展。

(三) 建立与沈阳经济区相吻合的教育体系

首先,结合沈阳经济区人才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专业设置与科学设置。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特点、产业背景、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真正将专业改革积极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来,以市场为需求,促进继续教育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其次,创新成人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成人心理与认知特点,针对性编排、设计课程内容,提高知识的可操作性与新颖性,全面提高受教育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创业能力。

再次,创新教育方法。在成人继续教育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探究研讨教学方式、启发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等有效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扩大远程教育的开展力度,让更多人们能够接受成人再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对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方向,统筹优化沈阳经济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立与沈阳经济区相吻合的教育体系,详细论述了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江畅.充分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应有作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孙龙存.中国继续教育的领军之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转型的个案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