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4 16:32:02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1篇

(一)强县不强,弱县还弱,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2012年,淄博市张店区、临淄区两个强区GDP均突破600亿元,超过潍坊市寿光、诸城(两个强市GDP均为500多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30亿元,低于潍坊两个强市的40余亿元。与排名山东省前列的龙口、邹平相比差距明显,两市(县)GDP分别完成778亿元和6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7.6亿元和44.6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与先进地区财政收入总量差距较大。八个区县中仍有两个GDP不到200亿元,五个区县地方财政收入略高于10亿元。从小城镇实力看,有八个乡镇进入全国千强镇,但综合实力仍然不强,地方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一家,过3亿元的五家,与省内外先进小城镇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偏小。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比较明显,内部竞争激烈;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以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特征较突出,缺少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兴产业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服务业总量还比较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2012年八个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2%,仍分别低于全省、全国6.6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服务业仍占很大比重,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小城镇承载了全市县域约80%以上的中小工业,但小城镇建设缓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相当突出,制约着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建设。

(三)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项目资金落实难。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但融资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操作性不强,融资存在较大困难。淄博市大部分区县属于吃饭财政,可用财力不足。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引进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大,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资金筹措困难,许多已开工项目放慢建设进度、调整建设方案。受土地指标约束,部分项目难以落地。特别是国家加强了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督查力度,严控项目用地,致使部分项目不能及时办理土地手续,企业发展出现瓶颈,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明显增大。

(四)县域财力不足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一是财源结构单一,增收能力不足。地方财政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成为财政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当前,经济发展放缓,企业效益有所下降,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县级财政普遍缺乏后续税源。二是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县乡收支矛盾加剧。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历史遗留债务较多,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居高不下。近年来,中央、省高度重视“三农”和民生问题,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和改善民生政策,基层财政保障范围越来越广、支出标准越来越高,刚性增支需求超出可用财力正常增长,县乡财政收支矛盾再次呈现逐步加剧的态势。

二、统筹城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促进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招大引新,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围绕基地建设和集群发展,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省市空白项目、配套产业链延伸、新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积极争取环渤海产业圈、长江三角产业带、珠三角产业带的优势资源向淄博市转移。抓住“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实施机遇,探索联动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鼓励区县实行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并举,加强标准引领、品牌带动、管理创新,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农业六大工程专项资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人才专项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向县域倾斜,由市直部门按照职能分工,重点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县。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县域产业转移,发展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引导城区搬迁企业、行业技改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园区特别是十二个省以上经济园区,特别是两个化工园区增加项目投资密度,加快建成“千亿级”园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争取国债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省级经济开发区争创部级开发区,对成功创建的给予奖励。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统一考核力度,对土地利用率、投产率和产出率达到一定强度的,给予奖励。建立产业转移引导奖励机制,鼓励县域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对强区县企业投资落户薄弱县工业园区的,在项目报批、土地供应、能源保障、信贷投入和担保、利用国内外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引导商业银行每年选择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实行“飞地”财政收入互惠政策,允许项目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协商确定地方税收分享办法。把促进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在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健全中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逐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壮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孵化器等创新企业载体的扶持。

(三)建立财政激励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市财政设立区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及对县域经济在全国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位次前移和薄弱县发展给予奖励扶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经济欠发达县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能力。市级专项建设资金、涉农资金和争取国家、省补助的资金重点向薄弱县倾斜。深化政银企战略合作,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规模,区县金融分支机构可用资金原则上应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支持各商业银行向区县支行下放业务权限,在中心镇设立营业场所。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以市区县财政为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市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直接融资方式创新,支持县域企业在发行股票、债券基础上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开启新篇章

[中图分类号]i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070-07

周金堂(1956—),男,

第二,抓住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的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发挥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重要就业“蓄水池”和经济增长引擎、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重要支撑的作用,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新形势,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敢于承接国际服务转移,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水平。要因县制宜,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要把握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重大机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价值链关键服务环节,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与工业联动发展新格局。”[3]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县域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增强县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注重研发、营销、物流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营销网络和物流体系的效率,使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知名品牌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抓好县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并不断壮大绿色和低碳产业,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缓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据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统计,农业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了总量的43.7%,农村地区每年生产的7亿多吨秸秆、30多亿吨畜禽粪便、28亿多吨生活垃圾、90多亿吨生活污水,大多数未能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要根据建立清洁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解决县域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在建设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工业园区的同时,实施“蓝天工程”、“青山工程”、“绿水工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绿色消费,拉动绿色生产,推广资源再生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努力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第五,加速县域人力资本的积累。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使推进县域工业化的过程成为扩大就业的过程。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缩小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量上的差距。发挥人才资源的引擎作用,切实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工作技能培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进而使教育和职业培训对县域经济发展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加大开发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县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县域人才结构,使县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阶段,着力优化城乡结构,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民进城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也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加快转变方式的有效途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由城镇化而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和持久动力。

壮大县域经济,坚持走

要使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联结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在用足用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的过程中,把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中央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在农村电网改造、沼气建设、安全饮水、清洁工程等项目建设上筹措更多的资金,采取更有效的实施措施,为拉动农村需求,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要根据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保障耕地红线和统筹城乡发展“三位一体”的中长期战略,因地制宜,分县推进以“空心村”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

要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要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健全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稳定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来展开。要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抓好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特别是产粮大县、养猪养牛大县要用足用好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种养业的大发展。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要认真组织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上中下游贯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品商品化率,不断为农民就业创业和多渠道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门类。

要根据统筹协调、配套联动运作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能更好融入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使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能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动力源之一。

六、积极扩大县域开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加快县域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来推进开放,以更实的措施来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要在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的过程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林业和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的水平。与此同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县域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根据市场化、全球化、股份化、证券化的新发展,按照中央扩大开放领域,加速资本市场形成,不断优化外资结构的要求,坚持以理性、绿色、科学的招商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消除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瓶颈制约。要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整合生产要素为重点,以项目为基础,以存量引增量,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县域工业化建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县级党政部门、企业、民间团体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建立与发达地区、企业和民间各种层次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接大中城市的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做强大企业,做“特”小企业。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县域特色优势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拓展县域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要根据搞好县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应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县域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是认真总结“省直管县(市)”的改革经验,创新县域管理体制。目前,“强县扩权”、“扩权强县”、“财政省直管”、“行政省直管”等改革已在全国24个省818个县先后试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县域管理体制机制,要根据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思路,凡是县级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级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级更大的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县级政府要合理定位,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改进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加大省级财政对县级的支持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财力情况逐步提高转移支付标准,配套相应的奖励机制,缩小县域之间财政发展差距,为县域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改进建设用地管理,采取省统筹、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等办法,确保县域项目的用地需要,优先保证县城及中心城镇、县域重点加工型项目和产业集群、农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

三是要围绕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工夫。要根据各县实际,切实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围绕“三农”做好农村金融工作,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破解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要完善政策法规,统筹城乡就业。要着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效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实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合理科学地设立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到达乡镇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为各种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等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建立包括县域农村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保事业的协调发展。

整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0-02-04.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政策推进的重点。在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弱化等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

县域经济的内涵理解为:“1、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具有二重性;2、县域经济史典型的区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3、县域经济以农业、农村经济为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发展方向。”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县域金融机构功能萎缩,数量大幅减少。

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加效益目的而大规模撤并了县域金融机构。同时,实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模式,严格授信管理制度,使得县(市)级支行基本丧失了实质贷款权。

县域资金短缺,信贷资金外流。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每年吸收的资金运用到县域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少。县域金融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忽略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的认识,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对接不够, 协调发展方面不足。而且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划资金等渠道陆续被抽走, 使资金不断由农村等落后地区流向城市发达地区,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信用环境不佳,制约信贷投放。

县域中很多企业信用度不高,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本息被悬空和逃废,这严重挫伤了银行信贷再投入的积极性。 转制后,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的不规范和不真实,使得银行很难把握贷款企业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防范,导致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

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发展起步晚,相对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着较高的信贷风险,制约了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的发挥。银行金融机构,认为县域经济存在弱质性, 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很低,在遵守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导致了信贷在县域地区的集中投入。

2.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其运行效果不佳,加剧了县域金融市场的供给抑制状况。他认为主要原因是:1、商业性金融供给缺失;2、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3、合作金融支农乏力;4、邮政储蓄分流, 加剧县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5、民间金融的“非合法化” 难以填补县域资金供给缺口。

3.信贷投向集中,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由于县域经济中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不高,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比较困难。其表现为一是县域企业的发展不规范;二是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缺乏稳定的经营;三是不规范的内部管理,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不透明度的监督;四是县域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弱,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

四、推进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县域金融支持问题,应从县域经济中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以满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

应加大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提高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建设县域金融配套设施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

2.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配合,将各种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金融扶持制度;改良现有的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县域金融方式;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好“三个统筹”;稳步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兼顾各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台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扶持政策。

3.健立信用担保机制,创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各种互助基金,来分散信贷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贷款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加强支持央行整合跨部门信用信息工作,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4.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平衡发展

央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使商业银行的有效信贷投入增加。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利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企业融资方式;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共同、平衡发展;制定合理的县域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3]曹洪军、马雯,《关于县域金融姜缩若干问题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

[4]徐云香,《金融支持江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8期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4篇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以特色经济为主导、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县城经济为主角的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和与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配套衔接的产业,搞好产业分工协作。”不难看出,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国外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方面。介绍如下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于1954年和1955年先后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两本著作中指出,在落后国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牧业部门并存形成社会的二元经济结构,农牧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假如农牧业部门的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不仅为农牧业的隐蔽性失业人口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工业部门也得到了自身发展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对两个部门都有利。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农牧业中的这种剩余劳动力最终将被全部吸收。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理论是将农村牧区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不存在失业,工资水平与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等假设作为分析基础的,而且它只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忽视了传统农牧业的发展,故既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也使理论的合理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发展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们与刘易斯在主要观点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其强调现代工业与农牧业部门的平衡,以使农牧业部门所提供的农牧业剩余刚好能满足工业部门对于农牧产品的要求。不但如此,拉尼斯和费景汉还将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作为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必要条件,并且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技术进步与资本同样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根本途径。

(二)速水佑次郎的借用技术理论主要观点及评价

该理论认为发展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之中,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目标。自然资源禀赋不是经济增长无法逾越的障碍,甚至不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关键是技术的引进和消化。但在自然资源禀赋构成实质性的制约阶段,要特别关注通过更多的劳动和资本来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力。一个国家开始工业化的时间越晚,所积累的可以供它借用的技术就越多,它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比先行国家更快。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沿着由发达国家积累的科学和工程知识扩展的创新可能性边界,采用适合它们资源禀赋的新技术,就能在成本节约方面获得巨大的收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上的差距正是其加快增长的潜力。开发这种潜力的关键是在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劳动管理和研究、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制度创新,使其适应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避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发生灾难性的冲突。

(三)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以赫希曼和威廉姆森为代表。该理论认为:由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因此,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该增长点集中。这种增长极的出现,必然形成区域间的不平等,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增长级一方面不断地吸引周围落后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地区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增长极向周边地区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周边地区向发达地区的移民,提高了落后地区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长期,由于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发达地区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促进产业向周边扩散。因而,地域上的扩散效应将超过极化效应,逐步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集聚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四)梯度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决定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以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的阶段,无论在经济或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因此,新兴产业和高技术生产部门适宜于在较发达地区布局,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适宜于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素质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或低梯度地区布局。科技进步引致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管理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地区发展和集中。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秩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梯度推进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区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逐步演变的过程。在初期,经济发展要素一定是向高梯度地区积聚,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阶段。在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随着要素的边际报酬的逐步下降,高梯度地区的要素开始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阶段。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准确的概念,是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其1981年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他并没有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外延做出明确的规定。1983年,在联合国主持下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它成立后,就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报告的关键概念使用,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认为,县域科学发展一要统筹县域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做好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二要做好兴工促农,以城带乡等工作;三要突破县域经济概念,打破一般“县域经济=县域”的工作思维,统筹县域经济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生态、县域政治等“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的发展;四要将科学发展基本理论与县情相结合,进行实践创新,走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实践创新构成县域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辜胜阻、李华认为,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扩权强县的关键环节。强县的关键在于建立坚实的产业基础。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介组织为纽带,立足于地方特色,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运输和贸易,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要引导产业集中,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基于市场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根据县情,选择农业服务牵引型、工业催生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等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技术水平比较高、发展基础比较好的现代加工型乡镇工业和服务面广的第三产业要向县城集中,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战略,真正实现强县的目的。

张晓山认为,当前,各地都在提倡如何适应城乡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拓展农业增收功能。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就要发展工业园区;农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家乐、现代新村、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形成一产与三产的融合,这必然要改变耕地的用途,要害是土地变性,这必然与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发生矛盾。这是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困境,这个领域也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交汇点。

许经勇教授认为,壮大县域经济经济的新思路,要跳出“三农”与立足“三农”相结合,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王怀岳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近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远期内实现 三、二、一的战略目标。

迟福林 、夏锋认为, 扩权强县要有利于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十分引人注目,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一个亮点。这个潜力的释放,将对我国新阶段扩大内需战略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前,推进农村改革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重要的出发点。我国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严重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为此,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要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个大战略来全盘考虑。未来几年,努力争取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件大事情做好,不仅可以在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还可以从整体上破解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的难题,把统筹城乡发展全盘搞活。

黄敏认为,全国的县域经济大体上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保障。在应对危机中,要立足资源、区位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保障农产品销售市场。二是以基地建设为推动,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三是产业化始终密切联系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宋亚平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状态的相对封闭性,折射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性。随着市场的融合和扩展,县域经济最终还是要在开放中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态势。因此,县域经济的建设者决不能简单地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搞地方经济保护主义,而是要在政府的悉心照料下促进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5篇

【关键词】西部经济;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亦是微观经济之首,其具有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双重特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衔接点,是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西部县域经济是全国县域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城乡二元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偏少、收入水平较低等特点,也是西部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动力源和引擎。探索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求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实现西部省份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西部县域普遍既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又有基础条件较差、主导产业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等基本特征。

西部县域具有丰富的农林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县域面积是52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的54.7%。全国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西部,此外,西部还有丰富的风能和地热资源。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45种。西部地区有高原湖泊、冰川雪山、岩溶地貌、森林草原、戈壁大漠等自然风景,西部有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不同的信仰和习俗,这些都是为西部旅游提供的资源。

西部县域大多处于山区或高原地区,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够便利。其中有些县域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一些地区高寒阴冷,自然灾害频发。西部县域资源相对贫乏,如煤炭、石油等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源性资源相对较少,不少县域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可耕种面积少。

西部县域经济中支柱性主导产业较少。主导产业是拉动县域经济的主要引擎,其具有经济总量大、消化就业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等特点。不少县域工业布局分散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较低等,缺乏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突出。多数县域探索特色经济,但大多特色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特色产品的深入加工和其品牌营销等。

在西部县域劳动者普遍素质不高。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等多方面软硬件资源的缺乏,大部分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多数家庭教育水平落后、生活质量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等等这些也制约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西部县域城镇功能有待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在西部地区GDP排名中最高的重庆市在全国排名仅列第六位。西部地区成渝、关中城市集群效率不高,区域协调能力不强。超大、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相对不足,这使得各类城市的潜力和辐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形成了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等特点。

二、西部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西部县域普遍存在着环境建设滞后、产业结构滞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民营经济弱小等问题。

近些年,西部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大部分县域仍在环境城市建设和发展上滞后,某些地区脏、乱、差现象严重,行政效率低下、社会治安差也普遍存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滞后制约着县域的招商引资,导致县域竞争能力不强。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偏重第一产业严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比重较大。近些年,生态农业等现代化高效农业有所发展,但其经济总量还是相对较小。第二产业中,由于西部县域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工业和高科技企业较少等等,导致西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中,仍以传统服务也为主,以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还未形成。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一是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较少;二是投资总量少,新添动力不足。基建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等招商引资受限,吸引社会投资能力差;三是西部县域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未能得到改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不强。

西部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不可或缺的动力源。但在西部县域,民营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这与当地市场建设、投融资环境、法制环境及市场主体自身素质有关。

西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一贯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结构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使得西部地区人口要素与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全国建成区绿化率排名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陕西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不仅影响到西部地区人居生态环境,而且威胁着城镇生存发展的生态基础,严重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西部县域经济落后的原因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主要有着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

西部县域长期受粗放式增长方式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缺乏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善于抓住市场机遇,不善于参与市场竞争,不善于规避市场风险。此外,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不善于接受和掌握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思路、新观念、新办法,以致跟不上形势,错过发展机遇。

大部分西部县域经济体远离沿海城市群经济圈,远离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且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域连片成群。其既缺乏经济增长级的辐射,又缺乏经济中心城市的拉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知识型劳动力离乡远赴沿海城市就职打工、三留守问题严重等,造成西部县域城镇化水平低的原因。县域所辖乡镇多为农业为主,在乡居民多从事涉农产业,这又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高晓燕,杜金向,马丽.我国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47个县域的数据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6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熵权模糊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为区划单位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腾飞的基石。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广泛的运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是指导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理论。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大而化之,不能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二是 一些指标分类标准的界定较为模糊,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类别较多,没有考虑统计实践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数据支持的可行性;三是许多评价方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多,比如理论分析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等。为了克服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出现的上述不足,本文采用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尽可能全面的内容,并充分挖掘已获得数据信息,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地对苏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

一、评价模型的建立

1.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模糊性的界定

中国学者(胡涛 1994)提出辨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准则是递增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结合苏北实际情况,根据各县可持续发展与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区域系统分为强持续发展系统、中持续发展系统、弱持续发展系统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4种类型。

(1)递增性指标

用区域发展速度(a)来衡量递增性,通常用GDP增长率来反映这一指标。据研究,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以7%~10%为宜(陈锡康 1994),a取值过低固然不行,但过高也不合适,根据苏北各县情况,这里取9%,用Γ型隶属度函数(贺仲雄 1983)来进行模拟,表达式为

可以看出,a=9时,μa=1,强持续发展系统;当a≤0时,μa=0;当a趋于无穷大时,μa趋于0,这都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可见a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适度。

(2)协调性指标

协调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系统各组分(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是协调发展的。根据苏北各县实际情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用以下4种协调度指标。

①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的协调度(b),b=粮食年增长率b1/人口年增长率b2,b与区域持续发展系统的关系是当b1<b2时,区域系统不能持续发展;只有当b1≥b2时,区域系统才能持续发展;而且b值愈大,愈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据此,b的隶属度函数可以采用以下线形模式:

②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度(c),c=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c1)/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c2),据研究(韩湘玲等 1994),人均GDP在300美元~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发展速度比以不超过3∶1较为协调,据此,可采用对称梯形模式来构造工农业协调度的隶属函数

由(3)式可以看出,当c值为200~300时,μc=1,为强持续发展;当c值超出以上范围,μc与c为线性关系;当c值小于200时,μc随c值的增大而增大;当c值大于300时,μc随c值的增大而减小。

③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协调度(d),d=第三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d1)/第一、二产业产值之和的年增长率(d2),从苏北地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只有当d>1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b指标类似,可以构造d的隶属函数

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度(e),e=GDP增长率(e1)/生产过程物质消耗增长率(e2),e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当e1>e2时,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是建立在高消耗、低收益的的基础上,区域系统将不能持续发展;当e1>e2时,表明物质消耗少,效益高,区域系统持续发展,且e愈大,愈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据此,e的隶属函数可表示为

(3)稳定性指标

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度(f),f=GDP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的年绝对差值(f1)/区域平均值(f2),构造f的隶属函数(贺仲雄1983)由(6)式可以看出,f值越小,稳定度越大,区域越能持续发展。

2.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使指标权重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符合客观实际,我们从数据的本身来挖掘信息,权重的确定采用熵值法,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2)对决策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并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的比重,得:

(3)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其中,

3.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选择因素集(X)X={x1,x2,…,x6};

(2)设定评价集(Y)Y={y1,y2,y3,y4};

(3)确定各因素的权重(WX),记为WX=(w1,w2,…,w6);

(4)给出单因素评价矩阵(R);

(5)模糊综合评价(B)B=WoR,采用模糊集的最大最小运算法计算B,取隶属函数最大的等级作为评判的结果。

二、实证分析

1.这里因素集采用X={x1,x2,…,x6}={a,b,c,d,e,f };评价集采用 ={强持续发展,中持续发展,弱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选择2003年~2004年苏北地区24个县(县级市)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计算,根据上述所建模型计算出因素集(X)中各因素的权重WX=(0.1236,0.06,0.0564,0.0776,0.606,0.0764)。

2.求单因素评价矩阵。为了提高辨识效果,用辨识指标a、b、c、d、e、f的频率(rij)表示,采用1994年~2004年共11年资料计算rij,各辨识指标按隶属函数分为强持续发展、中持续发展、弱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组进行频率统计。采用河南大学秦耀辰教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结果作为辨识指标的分级数据,如表1所示:

3.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如盐城市响水县的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中最大元素为0.606,与它对应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系统。

对结果作如下处理,令B’=(B1’,B2’,B3’,B4’)=(B1×90,B2×80,B3×70,B4×60),则B和B’会有不同甚至相反,采用折中处理。通过计算得出运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三、 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苏北地区有10个县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系统,占县域总数的41.6%,接近一半,有6个县属于强持续发展系统,占县域总数的25%,分别有4个县属于中持续发展系统和弱持续发展系统,各占16.7%。这就说明,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部分地区只是弱持续发展,这与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不相吻合的。对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地区,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找出主导障碍因素。

所谓障碍因素是指在单因素矩阵第四列(不可持续发展列)频率在该行为最大的因素。以响水县为例,根据评价结果,主导障碍因素有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不协调,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不协调。说明该县粮食产量增长太慢或是人口增长太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推进城市化战略,增强城市集聚效应。为此,当地政府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延伸农产品的产业价值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要矢志不俞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聚过程,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节约大量的土地、水、交通、通信等资源,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最后,当地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城市建设和工业突破的同时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本着资源节约和资金集约的原则,优化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学林出版社,2005.1 47-48

[2]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37-248

[3]孙瑛刘呈庆:可持续发展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56-58

[4]龙如银: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89-202

[5]马锐:模糊数学模型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6]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05年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7篇

关键词:新常态;兰考;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切实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也愈来愈成为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的重要引擎。如何保证兰考这一政治大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找到一条适合兰考县域发展的路子也逐渐提上日程。

一、兰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

上表是近三年兰考县GDP总值、人均GDP以及与河南省、全国人均GDP的一些经济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不难得出,兰考县近些年GDP、人均GDP均有很大增长,但是与河南省的许多县相比,放在全国这个位置上,经济发展尚比较慢,人均生产总值仍比较小。

2014年兰考县三大产业比是17.4:47.1:35.5,结构不甚合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兰考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经济的洼地,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质量来看都不容乐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仍需要提高,离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建设的路程还很艰巨,也很遥远。

二、兰考县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

1.m考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交通运输便利。兰考县位于豫东平原,处于开封、商丘、菏泽三角地带的中心部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兰考往西半小时可达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开封,一小时可达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繁华商都郑州,往东一小时可达陇海、京九两大铁路交汇城市商丘,往东北一小时可达鲁西南重要门户、著名牡丹之乡菏泽,距新郑机场有高速公路相通,仅需1小时即可到达。

(2)人文优势明显。兰考县地处中原华夏文明的腹地,历代文风蔚然,英贤辈出。兰考县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境内现存历史遗迹包有仪封请见书院、汉留张良墓、视察黄河纪念亭、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焦桐五彩园、刘岘纪念馆、黄河湾风景区等等。兰考县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四位国家领导人曾到此调研考察。

2.兰考县域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1)自然条件恶劣。兰考县历史“三害”所带来的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对兰考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黄河下游河流地质作用以沉积为主,由于强烈的河流堆积作用,河流淤积严重,致使黄河下游河段发育成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历史上有2/3黄河决堤决溢发生在河南这一境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2)整体竞争力弱。全县经济结构不甚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产业内部沟通协调机制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低,名牌产品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影响力不广,市场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差,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和现代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兰考县域经济发展机遇分析

(1)中原崛起和中原城市群战略。中原崛起和中原城市群战略给兰考县的发展带来了福音。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中部六省都在紧锣密鼓的积极酝酿促进本省经济发展的策略,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中原城市群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必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空间。郑汴合一,兰考无疑成了两市对接的后花园,意义非凡。

(2)“省直管”发展新起点。从2014年1月1日起兰考县全面实行由省直管县的体制,“省直管”使兰考县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省直管”使兰考在新年伊始就开启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纪元,注定要成为兰考发展史上被镌刻下的重重一笔。全面实行'省直管'标志着兰考县的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使兰考有多了一张名片,使兰考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4.兰考县域经济发展威胁分析

(1)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面对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呈现放缓的态势。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临着“三去、一降、一补”五大繁重任务。我国经济出现“四降一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现象,我国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兰考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2)周边地区竞争激烈。周边地区的严酷竞争带来了严峻挑战。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机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造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条件,谋求在“十三五”期间有所作为。与兰考县毗邻的河南长垣县和山东曹县近些年来抢占先机,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它们不仅是省直管县,而且位列400强县之列,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整体竞争力,对兰考县域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威胁。

三、兰考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滞后

首先,兰考县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不足,县政府每年投入的资金有限,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始终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办学条件十分落后,筹措资金难度大,办学投入不足,校舍条件,教学基础设施也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其次,学校难以吸收大量的优秀教师。教师待遇偏低,优秀教师跑进城市,教师学历文凭低,老中青出现断层。青年教师占比少,势必会影响新兴的教学方法以及与飞速发展的时代接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成为低中招升学率和低高招升学率的重要因素。

2.居民生活、福利成本增加

兰考县域居民特别是在外务工人员福利成本的增加是其必须直视的问题之一。兰考县城镇化率仅33.06%,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总人口的1/3。一方面,其子女异地上学和异地高考面临艰难险阻,迫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选择让子女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在外务工的子女也无暇顾及自己的空巢老人,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频繁的来往于家乡和工作地之间。大量的农民工候鸟式迁徙的务工方式增加了异地务工的福利成本,降低了幸福指数。

3.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

政府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当以及硬件设施差等原因,致使兰考县委、县政府在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服务方面不尽人意,服务型政府建设滞后,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乡村居民点布局松散凌乱,缺少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普遍不配套,农村居住和生活环境差,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1.4火灾”事件的发生更加突显了这些问题。

4.招商引资举步维艰

首先,兰考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都比较低,这就造成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它县域相比差距甚远。兰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外商担忧条件恶劣,不敢轻易投资。

其次,“急功近利”成为阻碍这座农业县城崛起的重要障碍。由于不少项目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论证,最终造成被迫处于半停产状态,百昱光电和福临银基服装城项目,便成为其中的失败典型。

四、兰考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国中部在经济建设中,要避免和东部、西部相同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具体的经济成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实行错位发展是兰考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1.l展教育,吸引和培养人才

首先,充分发挥县财政部门的作用,向教育诸如更多专项资金,加大对一些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利用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科学使用,充分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其次,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关注教师成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招聘机制,增加教师编制,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收入。

再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这种现代教育方式在教育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2.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首先,增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并对小支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办法。不定期检查、日常管理实行考勤,对队员奖罚分明,充分调动相关单位及干部的积极性。

其次,积极推动“三位一体”(政府主导、银行支持、上市公司)金融扶贫模式。引导上市公司投资落户兰考,在促就业、调结构、活金融、转观念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加快兰考脱贫致富的步伐。增加金融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3.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首先,旅游资源仍需进一步整合,进一步开发与之相配套的住宿、餐饮、娱乐,提高服务水平与档次,围绕吃、住、行、游、购和娱六大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其次,立足兰考县人文景观的优势,按照打造旅游精品和挖掘文化底蕴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打好“焦裕禄精神牌”,同时兼顾生态游和历史文化游。

再次,汴、洛通过大力举办节、牡丹节不仅吸金无数,同时为扩展了其影响力做了很好的宣传。兰考县应借鉴其经验,是否能够举办以纪念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题的“桐花节”进而带动经济一定发展值得一试。

4.做大、做强泡桐产业

首先,对相关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在税收、财政及融资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解放当地多余农业生产劳动力。不仅培训农民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农民的商业意识,是指不受传统小农思想的禁锢。

其次,应大力建设产业园区,实现集聚效应,同时推动品牌宣传,吸引各类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解决中小企业缺乏各类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

再次,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重塑银企关系,拓展融资渠道,分散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自我积累能力。

5.全力扩大招商引资

首先,要突出项目建设。项目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有效载体,也是招商之本,要增强项目对外商的吸引力,提高引资的成功率,必须认真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进一步完善系列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再次,进一步推进异地商会建设。异地兰考商会的成立加速了兰考城镇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建立异地兰考商会,不仅有利于在外兰考人抱团发展,而且有利于招商引资以及引导他们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1]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县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赵湛蓝.省直管背景下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以兰考县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2.

[3]马威.兰考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初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4]王献亭.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26-27,43.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第8篇

关键词:县域 循环经济 鹤壁市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循环经济的构建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主要还是单一以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途径,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县域循环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范围内,通过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梯次使用,实现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视角:鹤壁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下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淇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境内已发现3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开发的规模最大,其次为水泥灰岩、白云岩、玄武岩等。鹤壁是典型的以煤立市的资源型城市,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鹤壁自2005年划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以来,先后规划实施了总投资102亿元的77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3亿元。2009年,鹤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8.93%,降幅位居全省首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5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并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鹤壁市淇、浚两县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1%,两县面积占全市的72.5%,县域经济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2009年,县域生产总值达180.3亿元(其中浚县78.4亿元, 淇县101.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77亿元的47.82%,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逐年增长,表明两县社会经济处在不断上升良好趋势。两县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e)原则,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间相互衔接、围绕废弃物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等措施,科学构建了煤电化材、金属镁、食品加工等循环产业链。同时,借鉴卡伦堡生态园区工业模式―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了浚县黎阳工业园区、淇县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区、鹤淇产业集聚区等,使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间、工业与农业等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2009年,两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微观层面:鹤壁市县域循环经济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围绕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推进项目建设

1.煤电化材产业方面。煤电化材产业重点发展煤变电、煤化工和煤电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循环产业链,围绕煤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矿井水等废弃物利用拉长产业链(见图1)。

第一,“原煤―煤泥、劣质煤―发电―灰渣―陶粒砂―制陶业”循环产业链。如淇县建设的2x13.5万千瓦综合利用热电厂,每年可消耗煤泥、劣质煤70万吨,该电厂所产生的21万吨灰渣全部制成陶粒砂及砌块,可减少灰场占地300亩。

第二,“原煤―煤矸石、粉煤灰、瓦斯气―标砖、发电”循环产业链。目前浚县已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禁黏”,全部使用煤矸石砖和粉煤灰砖。

第三,“煤―甲醇―尾气、余热回收利用―发电―甲醇生产”循环产业链。如宏达化工公司投资4600万元建成的“三废”综合利用工程,采用了国内先进工艺,对造气、合成车间进行技改,把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回收再利用,使每吨甲醇生产成本降低了400元,每年可新增利润2000万元。

2.金属镁产业方面。金属镁产业以主攻发展高品质镁合金生产为主导方向,构建起了“四个再利用链、一个精深加工链”(见图2)。“四个再利用链”,即“工业废水―水煤浆―金属镁冶炼、工业余热―发电―金属镁冶炼、金属镁―金属镁废渣―建材(制砖、水泥)、工业废气―纯碱”;“一个精深加工链”,即“白云岩―金属镁―精镁―镁合金―镁合金铸件―镁合金板材―各种专用产品” 。

如淇县宏光镁业有限公司利用新型水煤浆冶炼法和蓄热式还原炉技术改革传统工艺,使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2倍,吨镁成本降低2500元,能耗和环保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利用金属镁废渣和煤矸石等废料生产耐火材料和新型陶瓷滤料,使金属镁产业循环链条得到进一步完善。

3.食品加工产业方面。食品加工产业循环链条见图3。淇、浚两县作为河南省农业大县,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循环链、实施生态农业,围绕畜牧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产生的粪便、下脚料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共建设起19家有机肥厂,2个大型沼气站和7座沼气发电站,年产有机肥40万吨,沼气1200万立方米,年发电2200万度,实现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产业的再利用、清洁化、产品无害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生态循环链。以畜禽养殖加工工业为龙头,向上带动种植业发展,向下带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而畜禽加工产业的废弃物,又成为其他关联企业的原料,形成较完整的循环链。如以大用、永达公司为龙头的“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动物粪便、内脏、血水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蛋白饲料”循环产业链条,利用鸡血生产血源性生物活性蛋白项目,综合利用鸡血2万吨,可消化周围150公里范围内屠宰生产线产生的鸡血。

第二,“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通过发展沼气制成有机肥料,使大量畜禽粪便转化为新能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条件。如裕丰果业公司建立了“养殖―动物粪便―有机肥、沼气―果业和立体高效农业”循环产业链,年处理6万吨猪粪便,年产20万吨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线(利用生物发酵菌种发酵畜禽粪便,配以秸杆制成有机复合肥),形成了农、林、牧相结合,“猪、沼、果”集一体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区。

第三,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秸秆发电,形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如以瑞洲纸业公司为龙头的“商品浆―造纸―黑液―提取磺化木质素―饲料添加剂、建材强度促进剂”循环产业链,围绕种植业废弃物利用,从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分别提取醣清、低聚木糖,开发环保型造纸原料、新型有机肥。此外,作为河南首家秸秆发电循环经济项目的浚县国能生物发电厂,采用混合上料系统,每年发电可消耗40万亩农作物产生的秸秆25万吨,2009年发电量突破1.8亿千瓦时,在省同行业同期发电量位居第一。

(二)强化政府责任以优化政策环境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鹤壁市政府出台了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如每年从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用于循环经济项目贴息和奖励,并在《鹤壁市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中对于纳入“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按照所投节能、环保产品的金额占投标项目总金额的比例,给予一定幅度优惠。二是扶持重点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突破循环关键链接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鹤壁市科技局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科技三项费用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且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鹤壁市目前已全部关闭了“新五小、十五小”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或关闭;对进行强制性清洁审核的企业,列出明细表,以责任目标的形式下达各县区政府和有关单位;取缔集中供热区燃煤锅炉、窑炉、茶炉,改用气、电等清洁能源燃料。同时,制订《鹤壁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关闭污染严重金属镁、化工助剂生产企业专项实施方案》,关闭了年生产能力1000吨以下的金属镁生产企业和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淘汰了小水泥立窑生产线和草类制浆生产线,对17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四)制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且建立标准化信息平台

鹤壁市围绕煤电化材、食品加工、金属镁三大产业链制定和组织实施符合地方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收集标准1000多项,参与制定了《镁冶炼企业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9项,组织制定了《秸秆氨化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4项;制定了《鹤壁市主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循环经济标准化实施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另外,鹤壁市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协会等专业单位合作,建立循环经济标准化专家数据库,及时跟踪三大产业链的技术标准研制,整合鹤壁市质监、科技、环保、农业、畜牧等10多个部门的资源,建立了多元参与的循环经济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平台建立以来,开展标准查询、研制、培训等服务5000多次,提高了企业的标准化能力和水平,推动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鹤壁市一方面成立了循环经济协会和循环经济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加强与省内外专家和企业的交流,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支持鼓励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积极与清华、上海交大、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联姻”,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目前,鹤壁市已拥有“上海交通大学轻金属研究中心鹤壁分中心”、“河南省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等一系列研发中心,这为加快金属镁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工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搭建了平台。

(六)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中水回用、地热利用等工程,并规定建筑工程新型墙体材料设计使用量不低于70%,严格按照建筑节能65%的标准建设节约型住宅小区,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同时,出台了《浚县卫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淇河生态保护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的意见》,实施了淇县污水处理厂、“淇水春天”节约型居住小区等项目。

(七)鼓励发展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一种利用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结合农林渔牧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在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体验活动的农业经营模式。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山、浮丘山、浚县古庙会每年吸引游客400多万,淇县则以其云蒙山、朝歌古都和鬼谷、女娲、殷商文化独具魅力,这都为发展观光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两县按照“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效益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了多个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如“淇县高村镇浮山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金山观光农业生态园”等,其中“淇县太行无核枣观光园”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淇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八)注重宣传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建设需要社会、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参与、主动参与,为此,鹤壁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鹤壁市多次邀请专家举办循环经济讲座,在《鹤壁日报》开辟循环经济专栏,编印了《鹤壁市循环经济知识读本》,创办了“鹤壁市循环经济网”等,并多次举办了学习《循环经济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电视大赛,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循环型城市体系建设发展相对薄弱。相对于在生产营利性行业取得的成效而言,鹤壁市县域循环经济在社会公益性事业上发展不足。对照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鹤壁市县域生活污水再生率较低,县区生活垃圾处理还处在无害化填埋阶段,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尚未完善,缺少专业化的、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进行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和再利用的专门企业。

产业规划和布局缺乏循环经济理念。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循环利用其自身产生的废弃物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与利用新的资源相比缺乏成本优势,使得其独立的循环利用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因此只有积极搭建相互之间的产业生态链,形成规模效应,在企业间建立起“工业代谢”和“共生共存”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的循环运作。而目前受一些实际因素的影响,鹤壁市产业规划部门多习惯于依据地理区位、产业内容等传统因素来进行产业规划和管理。

金融支持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力度不足。目前鹤壁市两县超过90%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短期经济效益较小的循环经济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难,只有个别获得政府支持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少量贷款;融资渠道窄,多数靠企业之间相互拆借、通过民间贷款和从融资担保公司贷款;融资成本高,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和从融资担保公司贷款月利率多在20‰左右。

公众基础尚未形成。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尚未真正形成,多数市民对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节地和环保工作意识不强,缺乏绿色消费意识和“谁污染谁付费”的基本理念。同时,循环经济缺乏民间环保组织等非营利机构的介入。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循环经济政策顺利实施

首先,政府应科学制定产业规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注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其次,政府应在现有财政能力下,积极建立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如对于企业无力承担的研发项目,政府出资引进或与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研发攻关,聘任技术专家为企业清洁生产和园区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第三,政府可通过征收“庇古税”、严格执行废物排放标准等措施促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根据科斯关于市场失灵造成外部性问题的理论,政府应构建或鼓励建立某种特殊领域(如二氧化硫排放)的产权市场,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解决局部的环境问题。

(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且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现行的GDP核算体系未考虑环境因素,只扣除了治理环境所发生的费用,而未将环境污染的损失和环境收益计入在内,这在客观上鼓励了政府、企业和个人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相应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而绿色GDP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现行GDP中予以扣除,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核算。因此,有必要将政绩考核制度由“灰色指标”过渡到“绿色指标”,即创造每单位GDP所耗资源与所释放的污染物越低越好,本地区每个劳动者的全负荷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国土面积所承载的经济总量越高越好。

(三)积极发挥金融支持在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银行要不断创新多元化担保方式,降低担保机构准入门槛。同时由政府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也应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政府应综合运用规划、投资、农业、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个良性、面向市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对绿色贷款项目可实行优惠利率,加大金融对绿色信贷和低碳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力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节能减排工作。

(四)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一是通过广泛宣传、普及有关环境和法律知识,定期鹤壁市环境现状公告等方式,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二是从学校教育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如在经济、管理、环境等专业高等教育中,设置循环经济相关课程。三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根据知识经济学原理,消费决定生产,公众的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综上,鹤壁市两县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模式,并已初见成效。国家发改委2011年1月决定,将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典型向全国推介,并称之为“鹤壁模式”。“鹤壁模式”可以概括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传统产业,打造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以煤电化材、金属镁等为主的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种养殖、农畜产品深加工、畜牧产品下脚料高值利用、粪便生化处理生产有机肥、秸秆发电、沼气发电等为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形成煤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共生耦合的循环型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型产业向资源效益型产业、资源型工业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鹤壁市人民政府.鹤壁市循环经济工作总结[Z].2010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