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3 16:44:57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土地市场;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对土地需求量逐渐增大,而且国家在经济可能出现过热的时候开始尝试采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本文采用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土地市场通过土地财政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理分析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上收了大量财权,特别是将增值税的75%归为中央政府,并将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的税种。与中央政府采取上收财权同时进行的是下方事权,形成各级地方政府事权层层下放,而财权层层上移的情况。在这种事权和财权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履行自身职责,必然会寻求扩大财源,这样巨大的土地收益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巨额的土地出让为地方投资和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一是以低廉的土地出让费用招商引资,增加地区经济竞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和扩张;二是高价出让土地增加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为地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通过城市扩张促进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土地市场发展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和支出。土地财政、地方财政收入和投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关系。

(二)土地市场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三部门模型理论分析

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是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区域房地产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eniseDipasquale和WilliamC.Wheaton提出的。该模型将区域经济划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产出市场、区域劳动力市场和区域房地产市场(包括了土地市场和地上建筑物)。

1、区域经济均衡模型。一个区域的产出需求Qd是价格P的减函数,如图1所示。产出需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房地产,且它们之间不具有替代作用。单位产出成本C=a1r+a2w,其中r、w分别为租金和工资,a1、a2分别为单位产出需要的固定数量的房地产和劳动力。房地产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量分别为Kd=a1Q和Ld=a2Q,由于生产要素间不存在替代作用,所以需求量仅依赖于生产量Q,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如图2、图3所示。其中劳动力市场纵轴表示相对工资,即经过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工资。在图1中,如果产品的需求曲线已知,而工资和租金又决定了生产成本,通过图1可以求出总产出量。在图2、图3中产量又决定了要素需求,如果要素的供给已知,则可以求出要素的价格。如果这三个图相互符合,那么该区域经济就处于均衡状态。

2、土地供给量增加与经济增长。假设区域最初处于均衡状态,产出量、价格水平、劳动力数量、房地产数量、工资、租金分别为Q1、P1、L1、K1、w1、r1。当土地供给增加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将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租金下降,如图6所示。在劳动力市场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下降,产出增加,如图4所示。产出增加使得要素需求量增加,要素需求曲线均向右平移,要素价格上升,如图5、图6垂直虚线所示,使得生产成本略有上身,但是仍低于初始成本。因为如果此时的成本高于初始成本,产量就会下降从而要素价格也会下降,生产成本必将下降。从分析可以得出,土地供应量增加,生产成本将下降,最终使得区域的经济产出增加。再次调整到均衡状态时的产出量、价格水平、劳动力数量、房地产数量、工资、租金分别为Q2、P2、L2、K2、w2、r2。

(三)土地市场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内生增长模型理论分析

目前,根据关于内生经济增长的普遍研究方法,利用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伴随土地市场发展而来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Barro、Davoodi的研究,描述内生增长生产函数包括三个变量:人均产出y,公共支出g,私人资本k。函数关系描述为:

y=f(k,g)①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来源主要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主要是预算内的财政收入r,预算外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f,所以

g=g(r,f)②

①、②式联立后生产函数表示如下:

y=f(k,r) ③

把③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下式:

y=α+β1k+β2r+β3f④

式④中,y表示人均产出,k表示人均资本,r表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f表示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从④可以看出,人均产出的增长受人均资本、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影响,其中,后面两项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截面数据模型来描述上述分析如下:

yi=a+β1ki+β2γi+β3fi+εi⑤

三、实证检验和结论

(一)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现在做如下假设

一是土地市场发展和区域经济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二是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

实证检验中的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土地出让金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结果和分析

1、用2008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国有土地出让成交价款(土地出让金)代表区域土地市场发展水平,用各省和直辖市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我国区域土地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导致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需要土地供应的支持,包括生产用地、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需求都会催生地方土地市场的成长和发展;同样,由于土地市场的发展使得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从而带动地方基础建设和固定资产的增加并促进经济的增长。

2、各省和直辖市人均产出y、人均资本k、人均地方财政收入r、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f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代入上面的式⑤

yi=a+β1ki+β2γi+β3fi+εi

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截面数据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yi=2.457416+0.314275ki+0.138452ri+0.071486fi

t-value8.41694476.321623.7516 7.54150

AjustedR-squared:0.984405

从模型检验结果可以验证假设②的成立即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出让金的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有0.071,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使用而对经济产生推进作用的,所以现实中土地收入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会更大。

参考文献:

1、钱瑛瑛.房地产经济学[M].统计大学出版社,2004.

2、吴灿燕,陈多长.浙江省土地财政问题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9(3).

3、张昕.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9(8).

4、赵国玲.“土地财政”的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08(7).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在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两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据此,研究从理论基础、内涵、测度对国内外相关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发展过程论。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可云(200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二是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是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考虑的,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补,第四强调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中心理论、倒U型假说、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等。

1.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联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论”。

3.区域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雪(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即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要经历传统社会、为起飞准备条件、起飞、趋于成熟、大规模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演变

改革开放前,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的思想支配着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因此,使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形成了区域重点发展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夏禹龙、冯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论。后来,由于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缓解东西差距,学者们又陆续提出T字型发展理论、二型布局理论等所谓的“区域发展中性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又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魏后凯(1995)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协调;曾坤生(2000)的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发展中求协调,注意适时、适地、适度支持某些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以达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颜鹏飞、阙伟成(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是指导我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楷.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变动效益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

[2]张其仔,郭朝先,白玫.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3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为现代经济发展史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证明,而且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区域金融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研究视角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拓展。本文依次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最后突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证研究的新方向。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历来都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强烈关注。由于各国学者研究的角度、方法、深度都有所不同,自然也就造成得出收敛和发散两种不同的结论,这也成为如今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结为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两种。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Myrdal(1948)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各区域间的经济进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对等的,区域间的差距通过“积累性因果循环”,使得初始条件较好地区优势不断巩固,而落后地区则越加贫穷,这就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Perroux(1954)提出增长极理论,他强调的是那些拥有支配地位或者国家主导产业的部门成为增长极,进而联动的影响周围其他地区和产业部门进一步发展。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一)国外研究历程

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对于这一问题,学界尚处于争论的状态。从历史来看,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很早便开始了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他们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货币数量的变动并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一大批经济学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其中以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最为著名。他认为货币能够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因而它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一理论的提出,了之前古典经济学派统治多年的结论,为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Gurley和Shaw(1984)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指出,货币是影响产出水平和产出组成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指出了货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Goldsmith(1969)首次提出了金融结构论,并且他也是第一个运用实证方法来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家。他通过分析35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结构,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这个概念,并以此作为金融结构发展程度的度量衡,他认为“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平行关系,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它的金融结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会增大”,这项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点,但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肯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金融压抑论”,主要代表人物是Shaw和Mckinnon(1973)。这种理论认为,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现实条件下,利率和汇率价格的扭曲将会极大的阻碍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抑制”相对,Shaw还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放开过多的金融管制,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化体制,消除“金融抑制”,更好的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随着金融深化的展开,问题也随之而来,过渡的金融自由造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学者们开始寻找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金融与经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4篇

关键词:油地关系;区域经济理论;均衡发展理论

作者简介:王灵碧(1970―),女,山东沂南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石油工程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6-0050-03

收稿日期:2006-03-07

一、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区域经济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现代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从区域与经济两方面,研究在资源缺乏流动性的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区域科学或经济学。区域经济的概念可以描述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或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由于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理论派别,主要有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累积因果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等10种流派。

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50年代以企业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理论(LocationTheory)。其代表主要是李嘉图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勒施、胡佛(Hoover)、洛什(Losch)分别对区位理论的范围进行了扩展。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理论。这一时期出现了增长极理论、发展极理论、累积的循环因果关系理论、中心边缘理论、依附理论、收入趋同假说等重要理论成果。第三个阶段是1970年以后的新区域科学。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理论获得新发展,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其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il)、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人Venables)等。近年来区域经济理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学术界开始运用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广义熵指数等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2)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3)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4)对企业投资定位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评价的实证研究。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问题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二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均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方面的主要理论有:(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3)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论。其理论基础是三个“不可分性”,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指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需求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存在三个明显的不足:一是没有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初期,不发达区域不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很难做到均衡发展。二是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认为通过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事实上,市场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区域市场完善过程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三是采用静态分析方法看待问题过于简单化,与客观现实差距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所以均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冈纳・缨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并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由此指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

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尔鲁克斯(Penoux)首先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经济单元,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单元,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提出“支配效应”和“推进型产业”的概念,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4)点一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5)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论。将区域经济系统划分为中心和边缘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边缘界限会逐渐消失,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各部分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6)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周期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区域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7)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指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其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非均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具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区域经济理论对我国石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石油地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问题

1.我国石油企业和石油资源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石油企业与石油城市之间存在石油产业的强劲发展与石油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的矛盾。从经济发展阶段适用性的角度而言,油地区域经济适用非均衡发展理论。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从石油企业开始的,由于石油企业所具备的资源、资本等先天优势,使得石油企业比区域其他经济得以超前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单一的石油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在石油产业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累使得石油企业继续超前发展,进一步强化和加剧了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作为增长区域的石油企业和作为滞后区域的石油城市之间发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既有回流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向石油企业流动;又有扩散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从石油企业流向石油城市其他经济体,且长期表现为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石油的勘探开发为推进型产业,它自身的成长与创新诱导其他相关产业的成长,形成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中心的产业综合体,此产业综合体比其他产业以更快的步伐成长与创新。

2.石油地区区域经济研究的目标是解决油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当前制约油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观念不到位,市场整合资源的手段薄弱。受长期计划经济和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油地双方缺乏共同利益驱动,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思路下的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和战略,产业同构,难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多元化城市经济发展格局,造成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区域性组织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油地协调还停留在非制度化的对话式的交流协商阶段,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三是缺乏促进油地共融、有利于行业和产业链条发展的灵活的企业组织形式。四是开放统一的共同市场尚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石油企业在长期的自我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经济体系,缺少与地方产业互补的需求,使油地双方缺乏经济融合的基础。为保护自有产业,石油企业未对地方开放市场,阻碍了区域内社会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五是缺少促进油地区域经济整合的政策支持。党中央在十六大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先后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但具体政策还有待落实。

(二)促进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

根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产业或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距。基于此,主张促进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磨合和调适区域增长极与城市载体、区域支撑点与城市功能腹地的有机统一,调整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1)推进产业机构调整和一体化发展。地方政府应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刺激滞后区域和区域内滞后产业的发展,发展接续产业,在油地核心产业、关联产业的空间布局上既主动配伍又差别发展,相互承接外溢,彼此共生共荣。(2)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格局,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带动油城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市场机制是推动区域增长的基本力量,从战略性举措到具体建设项目布局、油地分工实现互补互动的功能耦合、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和自由配置、强化油地协调实现油地区域经济运行总效率、总效益的稳步提高等等,都需要高度开放、平等竞争的一体化市场作为运行平台,这样油地才可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得规模经济,降低资源的取得成本与交易成本。(3)采用油地共同参股的股份制等灵活的企业组织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油地共融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当前石油企业正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内部重组和改制分流,油地双方应着眼长远,尽快调整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快重组与融合的步伐,由油地经济单体各自为战的扩张式经营转向区域做强做优的协同式经营,以横向合作取代垂直依赖,合力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4)建立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理顺城市建设秩序和油地市场秩序,完善油地合作与协调机制。一要建立旨在寻找利益共同点的合作框架,二要创设油地共同组成的区域管治机构―协调委员会。在制度架构中,既有固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又有先进技术支持的共同信息平台,既有跟踪反馈机制又有监督机制,既有权威决策机制又有公正的补偿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5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53.9/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10 -02

一、前言

区域物流是空间范围建立在区域基础之上的一种宏观物流,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的物流活动。区域物流以地理区域划分为依据,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运输及管道输送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有机衔接。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以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并将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结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论述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作用的内在机理。

二、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基础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能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是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为基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认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来源。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过程完成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可以将生产的物质实体送达消费者手中,而分配和交换主要是通过物流来完成。因此,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只有物流的发展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正常运行。在一个区域内不同的地方展开社会专业化分工,必然引起生产产品在空间的位移,从而产生物流的需求。社会专业化分工越高,产品的集散在规模上就越大,需要更多的物流需求和供给之间来解决产品在时间性、空间性距离的问题,而通过物流这个纽带可以将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从而使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实现。综上,在一个区域内,完善的物流网络系统是保证本区域社会专业化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区域物流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起到前提保障的基础作用。

(二)区域物流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rancois Perroux) 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能够通过“极化效应”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其他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进而能够使这一地区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物流作为一个“关联效应”显著的复合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已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一方面,物流业本身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区域物流是区域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与带动效应。区域物流产业是一个经济区域的主导部门,但它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业务领域,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与带动效应。

(三)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除了对经济增长起支撑作用和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外,区域物流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区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找到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物流可以进一步深化分工,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中,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分工越深化,生产率就越高;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带来收益递增;当物流发展到现代阶段,出现了新的组织方式——物流联盟,这种新形式的组织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交易费用。

2、区域物流带来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亚当·斯密、马克思以及熊彼特等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区域物流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区域物流带来的技术进步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3、区域物流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一个可能源泉是投资,因此,当资本积累转化为投资时,投资就可以进一步带来经济的增长。随着区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管理水平高、能提供综合服务和效率高的物流供应商的成长,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到本区域来投资。

4、区域物流可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由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决定的,物流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的产业,也是劳动密集的产业。物流产业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来影响社会人力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任何一方的发展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作用和影响。区域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加深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分工,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区域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并形成反馈环。在适当的条件下,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促使两者协同发展,并向更高的水平演化。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图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作为区域经济系统一个组成部分的物流产业,其功能的提高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程度。区域物流是承担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生产要素和产品等空间位移的主要载体,因此,区域运输系统不仅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而且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

第二,运输系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功能的提高,能够加大区域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性。运输的功能提高后,不仅可以提高区域可达性,降低运输成本等直接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区域产品成本,扩大产品市场规模,增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等一系列良性的间接效果。随着一个区域运输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分工协作就会越来越明显和集中,其主导产业得到加强,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区域运输条件的完善,不仅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原有的联系,扩大区域主导产业的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同时,便捷的交通条件还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区域优势,不断增强投资的吸引力,这对于本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整体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区域内各部门以及园区紧密的联系,形成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区域经济活动的增强,而经济活力的增强,必然以原材料、产品以及人员流动增多为前提,随着物质和人员位移的不断增加,必然引起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增长,而需求量的增加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可以促进区域运输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个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说明这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也相应的提高,这必将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而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区域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增加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促进区域物流子系统的功能的进一步加强。

总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是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能以某种方式不断增加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区域经济与区域内物流产业相互推动,产生良性循环。这样,由两者构成一个多环正反馈的系统,子系统内每个环节功能的提高都会引起下一个环节的变化,促进其功能的不断增强,并依次传递,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网。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2,(11).

[2]毕建伟.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夏锦文.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J].江苏商论,2010,(09).

[4]刘南,赵成锋,陈远高.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53-02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却越来越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以来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也是贯彻落实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进产业集群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区域发展理论概述

(一)增长极发展理论

增长极发展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是难以实现的,社会经济的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极或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进行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增长极可以由大至小逐级进行传递。它强调的是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结构的差异性。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而是在不同时期,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由此波及到其他产业上。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这种战略坚持了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空间经济变量,丰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抽象的经济分析内容, 但有关增长极的数量、内部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与时间选择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二)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将工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发展中,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等都遵循由高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已得到实践证实, 因此我国学术界的学者常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看成三个不同的梯度区域,认为通过梯度推移,西部地带会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从静态上看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从动态上看,扩展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程效应之和,结果会不断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这种理论与我国倡导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战略背道而驰,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采用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需要国家一次性大规模的投资,是一种跃进式而不是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一般由核心类(生产综合体主导专业化部门中大型企业)、主体类(与核心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组成,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强的聚集效果。另外,虽然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但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更多考虑生产成本的模式。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生产普遍过剩,因此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为主上来。

二、产业集群定义及其理论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新型区域理论-产业集群,有时简称为集群,用来表示在某一特定领域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一方面,产业集群还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其成员企业包括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以及网络和客户;侧面还可以延伸到互补商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等相关的企业,以及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另一方面,产业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点,产业关联及其支撑性的企业、相应的支撑机构,如某些行业协会、一些地方政府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与金融部门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的生产综合体,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理论阐述

在一定程度上,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研究产业集群是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的,是如何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的。从世界经济地图上来看,集群的区域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竞争力,它的竞争力优势一定程度上来源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生产成本、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区域的营销力等方面。

其次,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主要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这两个方面,认为不同的企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并一定程度上会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这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会产生出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

最后,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主要着眼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主张人与人之间信任产生的经济关系网,具有相同的产业文化背景,可以起到维系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效果。

三、区域发展理论对比

(一)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相同点

1.作为区域发展理论两者都积极追求集聚规模经济,都强调集聚经济效应。运用集聚经济将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经济联系、在产业布局上有着共同指向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布局在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形成一个区域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会因与其相关企业业务相近,而不得不改变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并从中获取应得的利益,达到系统的总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另外,从理论方面讲,梯度推移理论强调大城市是高区位区域,因为大城市可以依靠集聚经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所需投资;另一方面,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结构的差异性,是考虑到了城市集聚经济的能力;而生产综合体理论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要追求集聚经济。但是,产业集群的理论不仅包括产业联系密切企业的大量集聚,而且还进一步地认为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获得集聚经济所带来的规模效应。

2.两者都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强调生产网络不是平等的,而是分等级的。从时间上来看,首先是古典分工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等),到现代区域分工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等),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分工来实现专业化生产,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分工是有等级的,不同区域会根据自己特定的条件,或是资源、或是资本在不同的等级系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同时,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存在着技术上的差异,它们会按照综合经济实力,选择与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产业,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促使区域经济共同向前不断发展;而增长极理论则侧重选择各自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强调经济发展的进程就是增长极由大到小的过程;同时,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则认为总体经济实力的平衡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基于自身的主导产业综合体上,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且产业集群理论也认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在世界范围的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一些地区迅速成为某个产业的创新中心,集聚了很多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掌握着一些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把握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另一区域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加工的生产基地,其技术则依靠创新中心。

(二)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不同点

产业集群理论积极吸取了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因素,摒弃了过去三种区域发展理论中所倡导的不合理性因素,与其他理论具有很多差异性。

在理论认识上的不同,增长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认为区域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集中所有具备的资源,首先发展增长极区域,然后由增长极区域逐渐地发展其他非核心的区域。这些理论认识上具有片面性,它们都静态地看待区域发展的条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地域差异较大的国家,常常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所倡导的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评价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平衡性,而是强调发挥该地区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该区域发展的道路;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则发展旅游产品行业;而城郊地区则可以发展花卉业等。例如:我国浙江温州地区,该地区矿产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但是,温州人依靠丰富的营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慢慢地实行“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战略,温州不仅是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而且还培育了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型企业,其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事实上,产业集群理论还强调技术的创新。而创新却来源于社会实践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性的因素。同时,产业集群的氛围可以培养出创新的敏感度,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工艺品制造业等,技艺的技术性与其具备的艺术性是难以严格进行区分的。集群的知识常常会以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政府大规模投资,以大量的生产制造为对象,很少涉及到创新;增长极则更多强调区域的不平衡性,而没有关注发展的原动力;梯度推移一定程度地强调高区位地区的创新,而常常忽视了低区位区域创新的能动性。一般意义上来讲,创新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语

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中,无论是传统产业群,还是高科技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浙江的嵊州的领带等。而高科技产业群:如美国的硅谷、德州的奥斯汀、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另外,技术与资本结合型的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等。一般意义上讲,这些产业群的竞争能力与其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关系,因为在高技术产业群里存在着一些低技术,而在低技术产业群里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高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要发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国国情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特征,集群对我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对适合采取产业集群战略的地区的几点思考:1.我国乡镇企业集聚的区域, 如何借鉴苏南、浙江乡镇企业的产业群模式;2.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企业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保持产业的升级换代;3.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如何进一步发展地方企业网络,形成产业集群;4.在一些智力密集区,如何利用教育机构等与企业联系网络,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5.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如何以大企业或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配套网络,将开发区的发展和本地经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12.

[2]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王缉慈,童 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意义[J].经济地理,2001(5).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7篇

【关键词】价值 劳动 分配 区域经济

一、劳动价值论简述

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也是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枢纽。马克思发现劳动价值论即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在继承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合理内核等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新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是劳动形成价值,确立了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指出价值量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社会分工,就不存在劳动者之间交换不同,劳动的产品的问题。如果把劳动的外在形式升华,进行生产活动的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是这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第三、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对于交换价值,马克思下的定义是:“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交换,是因为使用价值中存在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产品中都包含着人类的无差别的劳动,它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商品,实质上是交换人们的劳动,以投入的一般人类劳动作为双方按比例交换的根据。

第四、“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劳动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取得商品形式之后,“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二、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概念

(1)H.Siebert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一书中将区域作为一个中间性范畴描述,他认为一个区域概念介于无空间维的总量经济与定义为一系列空间点的高度分散的经济体系之间,它使得人们可对众多单个企业作某种程度的总量分析而无需对整个国民经济做全面的总量分析。然而这个说法十分晦涩,因此本文将采用陈秀山、张可云的定义,即区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地区,它同另外的地区之间不存在边界和相应的经济上的壁垒。

(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内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来衡量。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是并不确切的。准确的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3)区域增长理论流派甚多,相应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有演绎的和归纳的、单一决定论和多因决定论等集中流派观点。由于各个流派期望区域人均收入趋向接近、区域不平衡加剧、区域极化过程趋向转变,还是期望区域经济演进式发展或者循环发展等等假设不一,导致不同的理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时,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源动力、区域社会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因素。

三、劳动价值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

马克思指出是劳动形成价值,并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并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要进一步运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来解释劳动价值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必须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和价值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就越小,该商品的价值就越小。从社会商品总量来看,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生产力的发展与使用价值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直接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所以,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创造实质要说明的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是劳动,也说明了劳动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区域经济而言,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创造价值间的互动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区域产业发展和优化带来的,而产业发展又决定着劳动和就业发展,表明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实质是产业发展对劳动生产的影响。若从实证角度出发查阅相关文献能发现,考察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发展与劳动创造价值三者间的关联性,结果必然会呈现出区域产业结构即经济发展状况会制约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的产出结构调整,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理论的实践才会得以发挥。既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既制约了劳动创造价值,又是其限制了区域经济更快增长。

只有正确认识劳动在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时的地位,明确总体劳动者与个体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利益分配,才能更好的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促进生产和服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坏境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通常都是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角度展开,有牛盼强,谢富纪(2008)用灰色关联度论证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有显著正相关性,吴玉鸣,张燕(2008)认为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郭胜利(2011)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与水平的研究,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

二、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不协调是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的,强调在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来改善要素不均的状况,从而实现缩小经济差距,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区位、分工、资金、知识、技术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引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

2.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追求的目标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最大贡献之处。该理论认为,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生产要素,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扩大边际生产效率,并强调建立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区域竞争力理论。该理论实际就是研究几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主要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要素或相关要素,如基础设施、科学技术、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从而凸显区域在吸引外界技术、资金和资源等差异性,看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快与慢、优与劣,所以,可以说区域竞争力理论实质上研究的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将以郑州市为例来具体研究,检验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若存在,则建立短期动态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平稳性检验。分别用GDP和ENV来表示经济增长指标和经济发展环境指标。对GDP和ENV进行自然对数(ln)变换,以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并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分别用LGDP和LENV来表示GDP和ENV的自然对数。

时间序列数据很多都是非平稳的,为避免直接使用原数据产生的伪回归问题,在回归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最常用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方法―ADF检验法(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做出LGDP和LENR的水平序列趋势图以及一阶差分序列图。

从表中可看出,LGDP和LENV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序列有单位根的假设,说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LGDP)和(LENV)分别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证明LENVD都是一阶单整的,因此接下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本文使用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对LURI、LPGDP和LR组成的变量系统进行协整分析。首先令Xt=(LURI,LPGDP,LR),建立基准VAR模型,通过对残差项进行自相关检验,利用软件输出的结果为下表: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认为三者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根据经济理论,两者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估计结果为:

其中括号内是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值,由上可知经济意义:郑州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每改善1单位,将会带来2.65单位的经济增长。

3.误差修正模型。用均衡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和误差修正项两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对模型进行修正,令,建立LURI、LPGDP和LR的误差修正模型,其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内为对应系数的t统计量值,从估计结果看出,短期内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负交替的,但这些影响都存在多期滞后,最终的长期影响实际上是多期的短期影响的综合结果。也就是说,虽然理论上可以承认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但不能期望这种关系一直能够保持,短期的偏离不影响长期的结果。

最后我们通过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郑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会优化环境,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工作应该致力于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融资机制等措施实现。

参考文献:

[1]金风君.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14卷第4期

[2]牛盼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