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2 16:32:10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地方政策等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多。不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对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且规模相对城市较小,从中看出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另外,农村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拖了农村经济的后腿。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均存在内部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即在同一乡镇,几个自然村之间,因为过多原因有着显著的经济差距,且产业特征也极不协调。

2、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的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农村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可持续型经济等众多挑战。

2.1农村区域经济整体落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总量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些农业经济当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来自于农村,而是来自于一些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实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区域[1]。农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导致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有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同时缺少专业化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等特点。同时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连接不够密切,产业链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脱节。另外,在农村因为受到生产力,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比例依然偏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困难。

2.2资金支持有限,人才资源不足。资金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业水平依然相当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量资金远远得不到满足。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在城市中,农村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支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比如,一个农民想要承包水塘,扩大生产经营,但无法贷到足够的钱款,就不能够购买扩大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各种人才。人才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稀少,人才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少,质量差,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极为缺乏,这极大限制了农村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途径。同时农村因条件限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农村自身还面临着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这使得农村地区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见肘,给农村经济的进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高新产业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本难以在农村发展。

2.3城镇化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基础建设及道路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着物资的运输与流通,同时对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是有着诸多不利,基础建设及道路交通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比如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便捷的运往各地,这会极大地影响产品销售。

3、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3.1城乡统筹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计划。选取部分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作为试点,尝试以城带动村,以点带动面,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另外要加速农村土地转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资金的农民创办企业并予以相应的帮助,从而解决农村区域大量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开发人才资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区域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与农村特点相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内金融产业应当相应的向农村倾斜;国家应推出对应的金融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服务网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还需增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给人才建立优秀的工作平台及发展空间,增强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镇化,加强优化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化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在基础设施设计规划方面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制造有利的环境[2]。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农村地区能够正确认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不怕挑战,抓住机遇。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建设等等方面入手,排除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为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杨国梁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2篇

一、地区间差距较大且不断扩大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首先,就其多样性而言,一方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看,四大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地区内部的发展看,各地区内部省际间经济发展也不同步,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各个省、自治区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指标上。正因如此,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促使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早在5.4运动期间,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在欧洲和美国的教育考察后指出,大学是社会的典范和文化的中心。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认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自21世纪初,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大学职能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仅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有塑造和引领未来变化的能力。根据国外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如美国社区学院、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法国短期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都不像科研型大学那样进行纯粹的理论研究、科学创造、知识创新,而是充分根据自身的特征服务企业、政府和社会服务,具体为职业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运用其自身专长直接支持个人和地方经济和技术提供有效的服务。

目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包装印刷实训基地、装备制造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也是中国高新区(现代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指定培养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以学院为主组织学生实训”的“中山火炬模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部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四大新兴产业、300余家企业,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方面大有可为,在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与政府、企业、社会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推进自身的发展,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只有为社会进步和企业的需求出发,建立起社会服务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行业、企业提供更丰富、实用、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这也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地实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区域经济有效融合,推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本课题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初步方案,以期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及中山市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山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山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制定科学可行策略,明确提出“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三个试点”的战略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珠三角大都市生活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功能,推进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珠江口西岸重要服务业基地建设,加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建设。

1、地缘优势产业。中山是连接深圳和广东省西部地区的一条黄金走廊,近年来广珠轻轨、西部沿海高速、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建设,以及周边有五大机场和四大外轮深水港,占据全国前十的港口集b箱吞吐量,天然的海运良港,75分钟抵达香港的便捷航线,为中山提供了便捷的对外贸易通道。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中山的重要产业,中山计划利用十年左右时间成为珠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2、“一镇一品”的互补性经济模式。中山是广东产业集群创新试点城市,现已成为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山拥有拥有浓厚的“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发展氛围,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已实现蓬勃发展,各镇错位发展,“一镇一品”已经成为中山独有的经济模式,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园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专业品类生产集散地,成为中山市最具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已形成独有的中山发展模式。

3、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1990年,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创办部级高新区,即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山火炬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山工业最发达的区域。现今,中山火炬开发区有20多个国家的知名企业,共计1000多家,规模以上的有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30家,有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中国装备制造基地和中国电子基地,拥有七块部级牌子,成为全国高新区之最。中山的火炬速度。“火炬模式”和“火炬现象”享誉全国,成为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4、文化名城。中山市历史悠久,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具有崇文重教、和谐博爱的精神特质。孕育了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人。中山本土的香山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了色彩,如今的“慈善万人行”和“全民修身行动”彰显了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城市精神。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力资源的成长、人的知识技能、人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依存共生,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高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T.w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在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美国农业产量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德国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是职业技术教育:日本“经济发展的柱石”也是职业教育。这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运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提高,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推动经济快速前进。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是现今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师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足中山火炬开发区,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支持,为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火炬模式。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山是广州、香港、珠海的交通枢纽,深中通道的建设更加强了中山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这一区域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产业结构升级最迅速的地区。这样的区域特征必然对高素质人才合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需求。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依托。园区呈现为几个突出的特点,即产业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充实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园区产业研究开发具有工程性研发的特征,这些因素对于推进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能力的提高,为学院办学水平和培养人才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要⒐愣建设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提出增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的战略目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广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这些举措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历史回顾

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一理念是源自于19世纪中叶美国赠地学院。1862年美国颁布了《莫雷尔法案》,其核心思想是“威斯康星思想”,这一思想是随着威斯康星大学建立之后得到赠地,继而发展起来的。1904年,范・海斯(VanHire)为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他指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大力推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得到广泛推广,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全州都是大学校园,高校成为州的“灵魂”和“智囊”。威斯康星打破了高校封闭的体制,开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河,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学校的潜力。”“开展社会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加以选择。”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此,我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得到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

(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04年4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现已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中山火炬模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园区建大学,已成为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代表,受到国家、广东省的高度重视。

1、军地共建培训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政府合作共建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和人防教育主题公园,政府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火炬职院提供人才与管理,并设立人防与应急管理专业,编写了《人防与突发事件安全防护教育》和《防空防灾知识与技能》教材,推进军地共建的培训基地建设。此外,火炬职院还与国家和省交通战备办公室联合共建广东省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并编写了《装配式公路钢桥构件图集》和《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与管理培训教程》的教材,联合开展培训。

2、校协共建培训学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合作,共同建设中山市现代服务业职业培训学校,为社会人员及在校学生提供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金融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装潢设计与制作等围绕现代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考试。

3、联合共建科技平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政府出资900多万元,成立了中山市首个光学工程技术中心,为中山火炬开发区光学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

4、回炉培训企业员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高校技术优势,积极面向社会展开资格鉴定和技能考试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回炉”培训,逐渐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培训服务。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农业区;经济转型;宁陵县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78-03

对于农业区经济而言,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是其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有助于顺利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1]。除了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外,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又是关联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对于河南省宁陵县而言,虽然其是典型的中原内陆地区,但同时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文化旅游业成为宁陵县近年来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本次调研以宁陵县文化产业为例,目的是探讨传统农业地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作用。

一、理论基础

关于经济转型,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推进的经济转型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即市场化;(2)发展阶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即现代化;(3)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型,即国际化[2]。具体表现为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导要素的农业经济向以机械力和地矿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再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要素的知识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向以文化和创意为主导要素的文创经济转型升级[3]。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中原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封闭农业区,具有浓厚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痕迹,所以,对其而言工业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4]。同时鉴于“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和更大的外在压力,文化产业也将承担更重要的产业角色,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和领域。

二、研究方法

以宁陵县作为案例地,以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宁陵县地处黄河下游豫东平原,总面积79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结合经济转型趋势,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方法为统计调查研究,具体资料搜集方法为文献调查法、问卷法和访问法。

访谈法采用无结构化的方式对县志办主任和葛天文化协会会员进行深入交流,访谈结果以SWOT分析法说明,分析现阶段宁陵县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及提出对策。

问卷调查用于当地居民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及建议,为根据SWOT分析提出建议的补充对策来源。选择县城天天鲜超市门口和石桥乡后周楼村两地作为调查地点,问卷现场发放,居民做完立刻收回。根据该县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两地分别发放15份和85份,共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宁陵文化产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1)历史文化厚重,葛天文化特色突出。自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建县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是“葛天氏之乐”中华乐舞文化的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封地;曹操在己吾起兵拉开三国序幕。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宁陵享有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宁陵县积极发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了葛天公园,葛天剧院,葛天艺术节等一系列以葛天文化为底蕴的工程和项目。(2)生态环境优越。宁陵县自古经济建设以传统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8万公顷。其中以白蜡杆和酥梨最为驰名。白蜡条作为制作少林棍、岳家枪的原材料,拥有大片生产基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酥梨之乡”,被誉为“花海果洋、天然氧吧”。宁陵县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以梨文化为主题,连续举办多届梨花节、梨果节,打造成了“万顷生态梨园旅游”文化品牌。今年梨花会上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和旅游推介活动,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金额达18.61亿元,“十二五”规划期间,预计年递增4亿元[5]。(3)交通便利。宁陵县是商丘市辖行政区,地处黄淮平原,境内交通便利。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325省道、327省道横纵交织,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干线公路为骨架内畅外联的交通公路网络。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础,方便游客往返。尤其每至清明时节梨花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每天的观花人数多至数万人。

2.劣势(Weaknesses)分析。(1)产业综合竞争力较低。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葛天遗址,万亩梨园等少量景点。目前只在商丘地区尚有知名度,文化旅游业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力较低。(2)高素质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宁陵县现有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多家技工培训机构,但缺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人力管理水平较低,创新规划能力不足,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建立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市场机制。(3)产业结构化较弱。除了当前宁陵县大力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以外,在与其相关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关联文化产业发展较弱。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1)消费需求增加。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2)政策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将对贫困地区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宁陵县作为部级贫困县,经济投资特别是文化产业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外部环境良好。近几年,按照全省对商丘“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定位,商丘地区各县文化品牌建设如火如荼。民权“庄子故里”文化研究、永城汉文化研究、睢县“中原水城”文化研究、夏邑“孔子故里”文化研究、柘城朱襄文化研究,都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宁陵县以葛天文化研究为基础,易与相邻县域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商丘地区文化之乡的品牌。

4.威胁(Threats)分析。(1)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家进一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税费,对宁陵今后文化的项目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宁陵县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都难以满足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发展的需要。(2)周边县域竞争激烈。正如上文所述,商丘各县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品牌,宁陵县作为起步较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地区,与相邻县域有着对生产要素的激烈竞争,面临资金分流的压力。(3)优化产业结构难度大。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小,项目少,产业配套协作和关联度低。(4)文化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区相比,当地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非常有限。根据调查宁陵县居民文化消费方式,除了上网外其他项目基本属于传统文化项目,文化消费方式较为单一,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表1 宁陵县文化产业SWOT分析小结

当前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但从总体上看优势和机遇远大于挑战。自从2005年葛天文化协会成立以来,县政府大力投资文化旅游业,人均GDP从2004年的3 874元增长为2010年的11 54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GDP年均增长15%,增幅高于全省各县平均水平,由此可看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宁陵县由于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只要能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契机,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就一定能打响葛天文化品牌,变农业强县为文化大县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宁陵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从宁陵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当地民生综合来看,要加速文化旅游业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现状,其“文化立县、旅游活县”战略重点应放在加快产业聚集、促进宣传推介、加快品牌创新三个环节上。

1.加强行政推动,加快产业聚集。根据居民问卷调查显示,有65%的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26%的人认为是发展生态旅游,仅有9%的人认为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由此可见,居民对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较大,农业区的经济转型势不可当。另外由于其中一个调查地点在农村,被调查者有很多是春节返乡的打工人员,考虑到其长期不在家乡的现状,因此9%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的调查结果仍有待考究。

对于这样一个民间现状,宁陵县政府今年颁布了《宁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积极落实,充分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另外积极制定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文化园区、葛天文化广场、葛天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参照优惠政策,吸引招商引资,尽快形成专业化市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2.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宣传推介。宁陵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围绕葛天文化打造相关的系列文化项目。于2005年成立了葛天文化研究会,但采访中得知,该协会仅由宁陵县文化界知名人士不足30人组成,从事着葛天氏及葛天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包括筹资修缮与维护葛天氏陵遗址墓冢、石器等。当地居民中基本了解葛天文化的人数仅为53%,非常了解的只有7%,只听说过不了解的为37%,甚至有11%表示没听说过葛天文化。足以证明葛天文化的发展研究只是县里少数知识分子参与,宣传力度不够。

宁陵县的文化产业现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子网站等载体,宣传推介宁陵文化旅游业。据问卷调查,有49%的人参加过相关文化活动,但参加者大多为单位组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县文化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应积极组织民众参加文化活动,了解家乡文化积淀,促进宁陵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3.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宁陵品牌。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宁陵县文化产业链条首先要向第一产业延伸,包括农家乐、农副产品的销售,其次向第二产业延伸,结合宁陵县传统刘腾龙笔庄,开发一批具有宁陵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同时积极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延伸,吸引更大范围游客,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境界应是景区追求“零门票”,将门票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6],因此,对宁陵而言,这就是要利用葛天文化和梨文化的旅游品牌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留住客源和财源,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特点,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点就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催生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升级。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不仅要带动一个产业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起相关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县域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形成合力。宁陵县在具体实施宣传推广中,通过“八个一”加快文化资源品牌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建一批历史文化网、编一批历史文化丛书、摄制一批电视纪录片、公布一批历史文化景点、打造一批标志性历史文化产品、培养一批本土的文化精英人才、规划一套翔实的旅游路线、制定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规划。

四、结语

传统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是从“一二三”向“二一三”,进而向“三二一”转变,即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河南省宁陵县仅是作为中原地区典型农业区的代表,从其例子可以看出,在现今文化大繁荣发展的条件下,具有文化积淀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加速其经济转型升级一条很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22).

[2] 洪银兴,郑江淮,孙宁华.经济转型和转型理论研究——洪银兴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4,(6).

[3] 左银宝.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4] 李燕燕.文化与经济转型:基于中原发展经验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专业设置;品牌专业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依存共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怎样才能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的数据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无锡市区域经济的特点,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一、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无锡市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2年,无锡市参加当年招生的高职院校共有11所,对照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无锡市2012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在19个一级专业大类中的15个,78个二级专业科类中的35个,291个专业中的98个。按照一级专业大类的设置数来进行排序,依次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12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10个、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10个、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9个、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9个、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8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7个、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7个、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7个、无锡科技职业学院6个、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5个。

1.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齐全

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了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19个专业大类的15个,覆盖率78.95%;78个二级专业类的35个覆盖率44.87%;291种专业98个覆盖率33.68%。从总体上看,无锡市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齐全,同时在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公安及法律等领域也存在较大的专业拓展空间。

2.专业优势比较突出,结果逐步优化

无锡作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老牌学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CAD/CAM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专业。从无锡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来看,其中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大五类的专业布点数占到总数的7O%以上,招生计划数占到7所高职学校79.8%。专业设置数量和招生规模显示出无锡地区高校在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优势,适应了无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为无锡地区的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补充,但从总体上看,在科学性、互补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没有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而全面的对接

无锡市从事制造业的职工约9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5%,而高职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不足1/3。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往往同类专业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校校开设,而无锡作为突出的日商投资商地,既懂相关专业技术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却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专业数增长过快,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

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专业设置没有完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近几年,由于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的增长,新增专业就成了一个捷径,无锡11所高职院校每年都增加10个以上的新专业。但一个新专业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师资、设备、投入等都需要较长时间来积累,新生专业过多,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外语、经贸、财会等热门专业,不考虑学习办学基本条件,不考虑市场需要情况,造成专业办学不够坚实,专业人才过多,出现学生就业质量差的情况。

三、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策

1.主动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基层一线所需要的各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考虑选择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时,首先应根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来选择并确定重点发展的专业。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确定学校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其次应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需求变化,积极推进专业改造,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2.结合自身实际,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选择学校专业建设时,应瞄准社会和市场对基层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思考我们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可能具备的办学条件和能力(现有的或可能取得的专业建设所必备的师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实训条件、财力经费等等)。根据这一原则,我们认为各高职院校选择重点建设专业时应对自身的办学历史和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及教学能力的特点进行分析,特别应注重传承长期办学在教学、实践、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已形成的特色与优势,并注意与同类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办学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寻找学科专业方向的空档(空缺)或在同类专业上寻找特色课程、特色实践方案、特色就业渠道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以区域产业需求为依据打造品牌专业

构建特色学校与树立品牌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考察目前我国各地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发现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因此借鉴这一成功经验,高职院校今后在谋划重点专业发展时,也应把品牌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品牌与特色是相联系的,应是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打造品牌,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使每个高职院校能有2-3个专业具有较强的竟争力和较高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也使某些职业学院在总体竞争格局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在某些品牌和特色专业上能取得相对强势。

4.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通过学科交叉、复合求新、渗透求异来设置专业

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就是针对社会某一个职业岗位(如营销员),或针对一组职业岗位(如旅游、物流等)来设置专业。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在基层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在选择专业设置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将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基层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随着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内涵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按交叉复合来选择设置专业可采取三种途径:(1)将不同的学科专业复合起来,如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与物流等;(2)将不同专业知识与技能复合起来,如广告设计与文化传播、社区与物业管理等;(3)将若干相近的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再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办学条件,分设若干专业方向,体现宽窄并举、快速适应当地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

5.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使专业紧密、能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最直接信息动态。无锡高职院校应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机制,加强政、校、企三方的沟通与联系,开展务实与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应重点加强高职院校与无锡企业的一些大型企业例如红豆集团、美的集团和新区的一些制造企业进行的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及时了解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剖析现有专业,论证未来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方向课程的岗位适应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切实提高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沈理.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分析与对策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张天瑜.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3]王永红.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3(2).

[4]夏桂松.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3).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6篇

一、主产区粮食产量和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从2007―2011年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发展了,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但在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即生产粮食越多,则地方财政的包袱越重,粮食生产与地方财政的这种反向效应,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之和分别为:278.8亿元、370.7亿元、459.6亿元、643.9亿元、727.2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0.4亿元、81.5亿元、110.7亿元、147.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之和分别为:280.7亿元、368.1亿元、443.3亿元、625亿元、704.6亿元,其中,县本级支出分别为267.9亿元、350.1亿元、417.1亿元、582.7亿元、659.1亿元。全省43个产粮大县(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全部为负数,各年度缺口分别为:215.5亿元、279.9亿元、335.7亿元、472亿元、511.9亿元。

综合县级财力计算口径的一般预算收入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上解支出等三项支出之差,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县级财力情况分别为:197.9亿元、238.3亿元、262.3亿元、346.5亿元、444.7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按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仅占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的42%;从全省范围来看,同样按照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也仅占全省平均财力水平的45%。

粮食产量和财力状况倒挂的现象还体现在省级层面。虽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00多亿斤,但全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情况却以每年下降1至2位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到2011年仅排名第22位。县(市)级也如此。以产粮大市尚志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不断攀升,从15.4亿斤一直增长到21.8亿斤,五年时间粮食增产6.4亿斤。但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该市经济特别是本级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收支缺口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该市本级财政收支缺口为5亿元,到2011年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则达到了13.2亿元,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怪圈。

二、“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原因分析

出现“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涉农税收。2007―2011年,黑龙江省的涉农税收情况如下: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没有直接的税收负担。现行税制中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4个税种。

从主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予以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以及远洋捕捞等予以免征。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予以免征。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予以免征。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予以免征。在印花税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予以免征。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在契税方面,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予以免征。

由于有上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增收主要依赖农业企业税收。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税收主要由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构成。但受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全省涉农税收年缴税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省产粮大市虎林市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涉农企业年平均实现税收564余万元,分别仅占当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左右,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免征,税负低的第一产业基本不提供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中涉及农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上,而由于目前国家实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上述几项税收占各地政府税收总量的比重都较小。即使能够征收的部分,按照现行的分税体制,粮食加工企业增值税收入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只获得25%;粮食加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60%上交中央,地方政府只获得40%。与此同时,按照现行政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开展粮深加工有诸多限制,导致涉农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形成了粮食主产区“贡献大反而受益小”的不合理局面。

于是,转移支付制度日益成为粮食主产省(县)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级对下实际转移支付规模年均递增43.3%,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主产省(县)财政的困境,解决了基本财力缺口问题。但与目前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相比较,目前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只是低水平的转移支付,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同步发展,使粮食主产省(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必须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促进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健全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按商品量给予主产省转移支付的奖励制度。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量,每年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人均财力水平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取消对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地方配套。

二是进一步充实农业产业税源。从目前税收体制情况看,农业产业的税源比较单一。建议国家放开对玉米、水稻加工限制,加大对粮食仓储物流行业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或扩大农业企业税种,并将这部分税收收入划为地方政府财力。

三是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和交易平台建设上,更应向农民倾斜;提高农业内部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产品加以集聚、整理和分类,并根据营销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采取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加工产业的重点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投资补助、原料成本补贴和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行有限的粮食价格管理,在价格调控方面进一步明确粮价保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粮食保护价格。同时,落实好粮食差价政策,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等。

四是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收入预期,建立健全农民卖粮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议扩大黑龙江省最低收购价粮食品种范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7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8篇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到2008年底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840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1%,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位居第5位。但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准确评价和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不仅对缩小河南省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借鉴意义。本文以18个省辖市为区域分析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较系统、客观地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差异程度,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仅要考察经济发展状况,还应考察社会发展状况,因为社会发展状况是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结果,社会发展状况反过来会影响经济发展状况。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另外,通过综合评价还有助于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总体发展水平的因素,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个地区的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上。为此,本文依据可获取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功能性原则、非重叠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取反映经济发展实力水平、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3大类共 17个单项指标, 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所用原始数据均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过程

整个分析过程借助 SPSS19.0 软件完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从略), 求 R 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根据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有3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5.776%。可见,选择的3个主成分,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同时,因子方差在0.785-0.989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较好地被3个主成分解释,选择3个主成分的信息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高低。

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在于找出主成分,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成分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在经济发展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等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第一主成分F1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其贡献率为47.446%;第二主成分在经济发展潜力指标X11、X12、X13、X14、X15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第二主成分F2命名为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其贡献率为30.739%;第三主成分在社会发展指标X16、X17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主成分F3命名为社会发展因子,其贡献率为7.591%。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的系数可以得出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F1=0.945X1+0.856X2+…………+0.161X11+0.421X12

F2=-0.184X1+0.462X2+………+0.198X11+0.474X12

F3=-0.0567X1-0.184X2-……… +0.935X11-0.652X12

由因子得分函数利用 SPSS19.0进行计算得到各市的3个因子变量得分。由于选取的3个主因子对各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所能解释的能力不同,即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贡献率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求得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分数,以其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建立描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F=F1*0.47446+F2*0.30739+F3*0.07591 转贴于

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 SPSS19.0计算得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得分结果 (见表2)。

(二)结论分析

综合得分值的意义,综合得分大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小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值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从综合评价表可以看到,综合得分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最后1位的周口市相差6.33。综合得分为正值的区域有郑州市(5.19)、洛阳市(1.16)、济源市(0.65)、焦作市(0.61)、安阳市(0.11)、新乡市(0.08)6个省辖市,这说明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区域不足一半。其中,这6个省辖市,也有很大的差异,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第2位的洛阳市相差4.03。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资

省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财政倾斜、社会资助等手段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投入,完善落后地区的管道、通信、交通、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落后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尽快与周围地区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特别是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同时,在落后地区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科技人员,发挥他们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设“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进行奖励,吸引在经济发达地区懂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鼓励学有成就的名牌高校毕业生和高学历高职称的科技人才回本地区工作。

(二)优化各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水平和投资率,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改变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和完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扫除行政壁垒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取消一切限制民间资本投资的不合理规定,给予各市场主体以均等的投资机会,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