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海外投资的优势

海外投资的优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2 16:32:11

海外投资的优势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1篇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对海西的战略定位:一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二是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三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多年来,福建省始终坚持在安排资金、立项、贷款等方面,把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更加合理的位置,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福建省积极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灵活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海西实际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伴随《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福建的优势、潜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吸引央企、民企、外企纷纷入闽布局。2011年福建对接中央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侨外资企业项目(简称“三维”对接)1779项,投资规模达2.5万亿元人民币。福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的优势,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海西吸引FDI的优势与福建省的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市场战略、技术战略等因素有重要的关系。外国直接投资在海西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和海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

二、海西经济区吸引服务业FDI的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大地发展,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高于GDP的年增长,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福建省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1.国际优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活跃,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将创造出更多的跨国投资机会,有利于海西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

2.国内优势。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取得显著成效,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治社会稳定、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较为完备、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依然存在,将继续保持对外资较强的吸引力。

3.省内优势。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国家政策的优势。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创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国家支持福建省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有利于提升利用台资和对台投资的规模、领域、质量、水平。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国家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在许多地方都兴建了台商投资区和外商投资区。②经济优势。福建的厦门成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海西经济的飞跃,以至于后来的泉州、漳州都成为引进外资的重要城市。福建省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③对台优势。福建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东亚地区与南亚、西亚、非洲的最短航线,海运交通便利。这些都为福建省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具有对台贸易优势,促进了外商来闽投资。福建现在的台资企业总数虽然不如广东、浙江等省,但福建依然是全国四个吸引台资企业最多的省之一。漳州是全国最大的台资农业投资城市,厦门的高新台资企业很多,而且福建还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这些都直接地促进着福建经济的发展,未来台湾很多企业都将在福建扩大投资。④海陆空交通优势。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福建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福建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886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65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8499公里,形成了“四小时交通经济圈”和“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福建港口迅速崛起,围绕“两集两散”建设目标,着力建设厦门港、福州港、江阴港区和罗源湾、湄州湾进港航道,提高通航标准。港口航道基本满足大型船舶到港要求,与公路、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有效衔接。目前,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枢纽港,大中小泊位相结合,集装箱、散货、石化液体等专业化码头泊位相配套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的海西港口群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底,福建省生产性泊位达477个,其中海港391个。福建是太平洋东岸重要的海上必经之地,因为有台湾海峡,每一年由福建沿海取道马六甲海峡去西亚欧洲的海船不计其数。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成跻角之势,加上其他城市的机场,空港优势也非常明显。 ⑤旅游资源优势。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其环境优势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福建省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截止2012年1月,福建省A级景区数量达到96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52家,3A级景区17家,2A级景区23家。全省还有16个部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8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交通条件持续改善,温福、福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多条高速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民航航线航班不断增加,厦门建成邮轮中心,开通邮轮航线。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极大改善了福建旅游可进入条件。⑥客家文化优势。福建省内多客家人聚居,作为服务业当中的文化产业,客家文化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必然存在着重要性。东南亚国家有很多客家人,许多国外厂商出于此种情结,都会比较倾向于向福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海西经济区吸引FDI存在的问题

1.外商投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海西外商投资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以平均投资额、平均注册资本额和外方平均注册资本三项比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吸引的直接投资主要来自港、澳、台地区,来自发达国家的则较少。由于地缘、人缘等方面的原因,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资本一直是海西外商投资的主体。外商只占到16.2%。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的资本总计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4.8%。从总体上看,海西外商投资来源结构仍未摆脱过度依赖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局面,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数量少、规模小,未形成气候,尚大有潜力可挖。

3.各地市吸引外商投资额差距较大。福建省9地市吸引FDI的金额差距较大,与各地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幅员大小、拥有的资源、投资环境等有关。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4市实际吸引FDI之和在全省总额中所占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其余5地市所占比重则偏小。

4.福建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结构上与全国情况相比尚存在差距。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内容从初期的加工制造逐渐地发展到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机构、技术和社会服务机构,尤其是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这对投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的积极影响,带动更多的投资。而目前福建省与全国总体情况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偏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加入WTO的承诺,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对外开放,成为外商投资的新增长点,但福建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下滑势头。福建作为吸收外资大省虽然保持了合同外资与实际到资的双增长,但同全国及周边省市相比,差距日益拉大。

四、结论与建议

尽管海西服务业吸收外资受国内外各因素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吸收外资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现在外国投资者十分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前景,投资信心增强,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投资软环境,提高海西服务业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1.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科学布局项目”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中、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

2.扩大开放领域,加快服务业引资步伐。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福建省目前服务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国外同行业,因此,要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加快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完善服务领域的法律规范,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改善福建服务业结构。

3.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五缘”优势,积极进一步引进海峡东岸—台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有的放矢承接其现代服务业转移。台湾服务业成熟度较高,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随着台湾制造业生产基地向祖国大陆转移,台湾岛内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向祖国大陆市场延伸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从而推动海西服务业整体向前推进。

4.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跨国公司来闽投资。跨国公司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要认真分析当今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特点和新动向,积极研究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有关政策,结合海西经济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国际上购并的经验和做法,加紧完善和制定外商以购并方式投资的可操作性政策规定。

5.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吸收外资发展后劲。大力调整优化吸收外资结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调整优化引资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大力引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和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新技术产业大项目、核心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2篇

关键词:FDI 产业结构 招商引资

海南建省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海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海南省在招商引资方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海南省的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新、更高的要求。然而,海南招商引资战略的选择中缺乏从产业选择和区域选择方面对外资投入的方向性引导,研究海南省招商引资战略方向问题和外商投资项目评价体系问题对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三次产业结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外部资金的投放、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正的溢出效应,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海南省产业发展和升级,同时,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方式和效益。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流向受制于外资吸收地产业结构因素,即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

本论文在产业结构因素方面选取1988-2009海南省三次产业(分别记做PI、TI、SI)的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通过Granger(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在短期内,第一产业(PI)及第三产业总产值(SI)是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和外长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在以上因果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数量分析,得到:lnFDI=0.322847-1.566542*lnPI+2.140983*lnTI

即: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情况下,FDI自然增长0.322847;第一产业每增加1%,海南省吸引外资下降1.566542%,第三产业每增加1%,海南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加2.140983%。这个结论符合海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也迅猛增加的客观事实。

二、招商引资的产业方向选择

近些年,海南招商引资的发展迅速,卓有成效,开放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的进行,第三产业的开放也在逐步推进,在新时期海南做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吸收外资的产业规划、区域规划,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外资的投资效益。

(一)坚持把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作为长期的战备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海南发展第三产业具有五大优势,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体制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海南省现阶段第三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外资第三产业中的很多领域都有着明显优势,海南在法理发展对第三产业的招商引资的同时,应对第三产业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层次要求,充分利用外资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来发展海南较为薄弱的生产行业。海南招商引资围绕建设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产业发展方针进行开发建设,使海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将海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经济行政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产品互动、体制创新的全省第三产业一体化。

(二)对房地产业的招商引资注重质量,进行适度引导

海南的房地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保持高涨态势,在海南省经济增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房地产业在保持现在招商引资方针的同时,不能对其过度依赖,应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质量取胜。开发应顺应海南形成旅游岛的形势,加大发展旅游度假的产品,主要的发展与旅游、与体育等产业相关的房地产相关的产品,配置地方稳定税源,并适度控制普通商品房的开发。

(三)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的招商引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海南农业是地方经济中的弱质产业,突出表现在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加大对农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加快对农业先进技术和项目的引进,加大政策倾斜度,对农业投资进行合理布局,着重引导资本流向独具海南特色的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吸引外资投入到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产业,培育一批热带果蔬、水产品、畜产品、橡胶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此外,进一步鼓励和落实大型农产品贮藏集散物流中心建设,在此基础上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控制和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使海南农产品走上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

三、招商引资的投资方式选择

海南省的招商引资初期以合作方式为主;90年代中期以前合资企业成为首选;9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独资方式占绝对优势地位。步入“十二五”,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在招商引资的投资方式选择上,应顺应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趋势,根据不同的产业性质和区域的不同特点,合理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式,积极引入跨国并购、产业外包等新兴投资方式。

(一)坚持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

海南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资金缺口,但更大的缺口则是技术、管理缺口。经过了10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推动本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策略的成效并不理想。外商投资企业多采用独资方式,省内企业一般无法从中获得和享用外商拥有的先进技术,对产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没有和合作经营和合作经营所起的作用较小。

在外资投资方式选择上,海南应该注意充分掌握自身的特有资源,防止外方获得该资源后谋求控股甚至独占,坚持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新开放的领域,外商为了迅速打开市场,仍然会积极寻求合资,在合资过程中,我方应该对自己的权利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一味满足对方的要求而减少自己的合理条件。在一些关键资源领域,建议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程度限制。

(二)鼓励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1、积极承接外包业务

业务外包是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方式。一般来说,业务外包主要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外包。海南省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积极对不同的方式的业务外包进行承接,同时需灵活应对。

一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业务外包,海南省劳动力要素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有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业务外包的天然优势。在承接此类外包业务时,应考虑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在省内企业目前不具备竞争能力时,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至少引进两家跨国公司投资,形成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或者通过对同类产品进行关税补贴,使跨国公司的产品与进口商品形成竞争。

二是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外包,此种产业外包是外包企业充分利用承接地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产业专业,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海南省在对此类业务进行招商引资时,应对保持适度开放,并重要资源进行有条件控制,引导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实力,应进行科学引导,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三是重点承接服务业的业务外包。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是优化海南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的重点方向,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转变经济和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地位的战略选择。海南要大力培育本地有实力的服务供应商和外包承接商,逐步培育一大批专业化、国际化的本地服务供应商。

2、有条件鼓励跨国并购,实现直接利用外资与间接利用外资的有效结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入世后逐步的政策的消失,外商直接投资领域逐渐放宽,跨国并购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更加常用的方式。海南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金融领域会更加开放,跨国并购将成为海南利用外资新的增长亮点,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下,海南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并购市场。在招商引资时,应注意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融合,引入企业参股、收购或兼并模式,根据不同行业类型,进行适当的引导。

海南对大部分竞争性的工业行业,应放开对跨国并购的各种限制,包括股权比例、并购方式等。放开这些行业对跨国并购的限制,有利于行业提高集中度和竞争力,改善行业的组织企业将结构,从而增强企业实力。

对存在明显规模经济的工业行业,主要是重工业产业(汽车、重化工业等),由于这些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如果外商所占比重过大,将不利海南省的产业安全,并可能造成利润转移,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加大,所以应有步骤的放开对跨国并购的限制。

对服务业的跨国并购,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服务业开放程度较小,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省内企业难以承受国外服务业的冲击。且目前大部分服务业存在的高额“租金”,利润较高,如果允许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很大一部分利润将被转移出去。因此,服务业跨国并购应对外资的股权比重进行限制,同时在审批环节上从严把关。

3、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因此,海南省在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可扩大产品市场,降低经济风险,获取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并可获取技术和生产性资源。

近些年来,海南省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也建立起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海南航空、海马汽车等。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高科技支撑”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对东盟的产业比较优势开始形成,对东盟资源类的需求迅速增长。因此,期间内海南可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以越南为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对外投资。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杨建龙,关于外商投资与外资政策的博弈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赖明勇,包群.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2(6)

[5]张骁,杨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借鉴――来自日韩经验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6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3篇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外商直接投资;对策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个城市,地处我国沿海、沿江、陇兰三大经济带的交汇处。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低谷”,也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成长的“断裂带”。江苏沿海的“洼地”经济成为江苏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2004年,江苏省政府提出“要重新认识沿海的优势和加快沿海开发的战略意义,以加快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沿海开发,把沿海建设成新兴的基础产业基地、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良好的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加速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发展重心将转移到沿海和沿东陇海线。江苏沿海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一、现状及问题

(一)江苏沿海经济带引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沿海三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长足发展。2002年以前,沿海三市利用外资的规模相对较小,均处于低水平引资状态。1999—2001年连云港引资合计2.68亿美元,盐城为5.76亿美元,南通为6.25亿美元。2002年以后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均有所增长,其中,南通利用外资出现大幅增长趋势。2003—2007年南通市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07.14%、39.53%、49.02%、68.08%和21.05%。2007年利用外资达到31.17亿美元,是2002年引资额的13倍。1999—2005年间盐城和连云港利用外资则处于相对较为平稳的低水平增长阶段。2005年后二市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和2007年盐城利用外资达3.25亿美元和8.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倍和1.5倍。连云港2006年和2007年利用外资也达3.46亿美元和7.3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82%和113.30%。尽管江苏沿海三市在引资规模上取得较大发展,但从全省角度看,沿海三市的利用外资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盐城和连云港在全省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中所占比重都在4%以下,南通2006年利用外资额最高水平也不过近全省fdi总额的15%,而仅苏州一市1999~2007年间利用外资竟高达全省fdi总额的近33%~45%。由此说明,江苏沿海三市在利用外资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江苏沿海三市与苏州、无锡、常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

1,沿海三市与苏锡常实际利用fdi数量比较。从利用外资角度来看,苏南地区苏锡常(苏州、无锡和常州)与沿海三市(南通、盐城和连云港)引进和利用外资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999年至2002年间沿海三市引资相对趋稳,而2002年以后沿海三市引资增长态势比较明显,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反映江苏沿海三市在引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苏锡常利用外资规模比南连盐三市要大得多,尤其是苏州市利用外资的规模更为突出,引资额占苏锡常三市总引资额的六成以上。1999年到2003年苏锡常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有所回落,从2003年的103.6l亿美元下滑到71.32亿美元。2005年到2007年间又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趋势更为显著。2007年苏锡常引资额达到117.7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3.62%,是1999年引资额的近三倍。由此可见苏锡常三市的引资势头是相当迅猛的。

2,江苏沿海三市与苏锡常利用fdi投资质量比较。利用外资的质量通常可从单项投资规模和资金到位率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单项投资规模可用“单位项目合同金额”指标来反映。资金到位率可用“实际利用外资与协议利用外资之比”来表示。从利用fdi单项投资规模来看,南通、盐城和连云港单项投资规模在2003年以前基本相当,2003年以后则出现较大变化。其中,南通的单项投资规模增长趋势较显著。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总体上外资利用质量都在呈现上升态势。盐城的单项投资规模增长比较平稳,连云港单项投资规模2004年前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2004年以后则发展较快,超过盐城。2007年与盐城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达813万美元,说明连云港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显著提高。南通在利用外资方面发展步伐一直较快,2003年以前与盐城和连云港相比单项投资规模基本相当,但2003年以后,南通利用外资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居江苏沿海三市之首,且增长较快。2006年南通单项投资规模达到719.8万美元,超过了苏州698.1万美元和常州652.7万美元的水平。说明南通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质量2003年以后有了较大的提高。从利用fdi资金到位率比较分析,江苏沿海三市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资金到位量在不断下降。盐城2004年后资金到位有下降趋势,2006年又开始平稳发展,但趋势平缓。南通和连云港的资金到位质量与盐城相比,则不甚理想。南通除1999年达到88%,1999~2007年资金到位率在29.2%~48.2%之间,未突破50%。连云港2001年和2002年资金到位率为57.4%和50.8%,2003—2007年资金到位率亦未超过50%。而苏州、无锡和常州的资金到位率2001年以前都在50%以上,2002~2003年基本都在50%左右徘徊,除常州2007年达到50.9%以外,苏州、无锡和常州从2003年以后资金到位率都低于50%。这说明尽管苏锡常在引进外资方面数量较大,但资金到位率相对来说偏低。

(三)思路和对策

1,产业结构不合理,吸纳外资能力低。2007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比为12.7:52.3,3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例有所降低,减少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幅最小,仅增长0.6个百分点。由此说明,江苏沿海地区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且有逐渐加快趋势。农业的产业化程度有所下降,且降幅较大。第三产业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说明第三产业在江苏沿海地区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2007年沿江地区同期产业结构比3.2:57.8:39.1来看,沿江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与上年同期相比,沿江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均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说明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由此可以看出,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明显高于江苏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低层次,阻碍了外资的大量注入,难以吸纳更多的外资。

2,利用外资规模小,外资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从1999年到2007年利用外资情况来看,沿海三市利用外资总量不但远低于苏州一市,且不及无锡一市的引资量。1999—2007年间江苏沿海三市占全省实际利用fdi的比重最高仅达21.31%,最低为4.86%。而苏锡常三市引资总量占比重最高达到70.44%,最低为53.77%。可见,江苏沿海地区目前的引资状况与苏锡常相比,差距很大。

3,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从总体上看,江苏沿海地区基础建设仍显薄弱和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利用更高层次的引资需要。江苏沿海地区,虽然港口众多,但规模层次不高。除连云港和南通港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其他港口规模较小。高速公路比重小,沿海铁路和航空建设才刚刚起步;通信和电力设施建设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在投资软环境建设方面,亦需有待改善;部门办事效率较低,服务层次需进一步提高;各项引资政策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滞后,制约了沿海地区外资的引进和产业的承接。

二、思路和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引资水平

沿海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的发展。由于沿海工业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因此沿海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培植海洋特色产业发展。要提升服务业层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因此,江苏沿海地区在第二产业大量引资的基础上,要通过相应的外资产业结构导向政策,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外资输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

(二)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

江苏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中部,是我国沿江、沿海和陇兰三大经济带的交汇地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有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综合区位优势。南通作为长三角北向拓展的枢纽,具有“承南启北”的作用。江苏沿海北部拥有新欧亚大陆桥东大桥头堡的连云港,是陇兰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并与环渤海经济圈紧紧相连。连云港可借助其港口优势加快接轨长三角,同时在联动山东半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江苏沿海东部与一海之隔的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距釜山港、长崎港只有400多海里。沿海西部的扬州和泰州经济发展步伐迅速。很显然,江苏沿海经济带具有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中的优越区位条件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三)加强投资环境建设,为吸引外资打好基础

投资环境建设是外资注入的重要平台。环境建设包括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是外资引进和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由于多种原因,沿海地区硬环境与苏南地区相比较落后。近几年,江苏沿海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沿海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和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打通了沿海通道,提升了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价值,促进了沿海地区融入长三角的进程。江苏沿海地区还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通信、水利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层次,为引进外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4篇

《走向世界》:威海市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威海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其延伸地带和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目前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态势是怎样的?

张建军:威海市地处中国山东半岛最东端,是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城市。威海作为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沿海和胶东半岛最具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10多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内生产总值、财政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用了第一批部级开发区一半的时间,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开发区的中游水平,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43个部级开发区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质量最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开发区之一。

《走向世界》: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投资环境上有哪些独特优势?

张建军:建区以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自然条件,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完善环境,投资环境方面呈现出诸多特点。一是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威海市处于亚太地区西环带、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日韩投资的首选地和密集区。二是适宜人居的生态优势。威海在生态环境方面拥有一批世界级、部级的荣誉称号,是公认的人居胜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皇冠花园生活区是外来投资者生活最为方便、舒适和安全的居住小区。三是功能齐全的配套优势。威海市政府和开发区已在区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0亿元,建成了电厂、煤气厂、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四是高效诚信的服务优势。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享有地市级的综合经济审批权限。为突出亲商、安商的宗旨和要求,开发区设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客商提供从项目审批、注册,直到开工生产的全程式、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真正履行“项目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服务理念,努力追求“零障碍、零距离、零投诉”的服务标准。五是规范严细的管理优势。开发区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区域行政管理服务和综合环境维护的规范化、系统化及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六是让利于商的成本优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充足,保障有力。威海是全国极少数不限电的地区之一。在用电、供水、供热等价格上明显低于他区,并视入驻项目情况实行弹性收费标准。七是方便快捷的进出口优势。在威海开发区和威海出口加工区分设两个海关,进出口箱站和货港都在区内,享受通关“直通车”的便利。八是刻意营造的平台优势。

《走向世界》:优惠政策曾是构成开发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张王牌,目前而言,投资政策的影响是否依然存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建军:政策优势仍然是组成整体投资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威海开发区既可享受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又可享受部级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首先是审批权限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到开发区投资,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生产性项目,可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自行审批,只要材料齐全,综合审批时间不超过3天。其次是土地价格优惠。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视项目情况实行土地价格浮动。再一点是税收政策优惠。区内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此税率低于区外同类企业9个百分点。区内外商投资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企业出口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缴纳当年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兴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是出口加工区政策优惠。威海出口加工区内实行“规范、封闭式、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货物进出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方式;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海关不实行《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管理;加工产品及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行被动配额管理的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区内可开展非国家禁止的加工贸易业务;区内进口生产性项目的基建物资、机器、设备、模具及维修用零配件和区内企业自用的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免税;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口的料件予以保税。

《走向世界》: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定位及发展规划上有何构想?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5篇

【关键词】走出去 对外投资 理论

继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之后,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投资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企业国际化经营已从“产品国际化”过渡到“资本国际化”。在当前对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战略、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等方面。

一、理论研究

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表现为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学者也做了深入研究,有些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各行业中企业的一般性经营资源水平在国际的资源状况不同上的地位决定了企业进行FDI的状况。如果母国企业的一般性经营资源水平高于东道国企业,即处于优势状态,则优势企业侧重于利润攫取的行为。反之,如果母国的大多数企业处于劣势状态,则母国的大多数企业要从东道国获得经验。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般需要先向发达国家东道国进行获得经验的FDI,即经历第一阶段,占有当获得了足够的经验之后才能转向利润攫取的FDI.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综合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动机的多极化:二是差别优势的多元化;三是发展空间的多角化。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呈现出多极化和综合型;同时与被投资的东道国相比又具有多层次、综合性的差别优势:而且对外直接投资的各个阶段并存、技术结构多层次性,投资主体多元性以及投资空间全方位性,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动,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进而取得综合效益。

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于我国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知,只有拥有各种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当前我国企业并没有同时拥有各种垄断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例如区位优势,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营销策略等,以培育我国企业的各种竞争优势。再如,中国是世界矿产资源丰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因此,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实施资源开发类企业“走出去”战略,寻求和建立海外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就成为维护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存在问题

在我国企业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对等和不和谐,表现为海外投资和海外收购的规模远远不如吸引外商投资和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规模。一方面,我国对于外资并购缺乏产业政策、市场准入和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监管;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频频遭受国外经济安全审查等手段的阻击和干扰,个别国家和个别人士甚至把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视为“中国经济”的表现。因此,我国政府在规范外资并购监管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外交、宣传和经济交流等各种渠道消除国外对我国企业海外收购的误解,为企业海外收购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实际措施

中国可考虑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来统驭海外资源利用和开发和组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协调管理海外资源获取,统筹信息搜集与处理、调研、勘探及项目评估、开发、审批、协调、管理等各项工作。例如在面临多头对外时,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规范企业在海外的市场行为,确保中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要充分利用目前国际贸易发展与国际经济交流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政策,制定中国在海外开发资源的战略。

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国家应支持建立海外资源开发类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资源开发类企业在境外开发合作项目;搭建境外矿产勘查与开发的前期风险投入的金融、财政支撑平台,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持地勘企业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取得成效;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引导国内资源开发类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可以委托国有金融机构作为基金的管理者,可在确保基金投资导向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的资金,为促进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的服务。现阶段基金资金来源可以财政资金为主,其他募资对象包括社保基金、大型企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等等。

鼓励国内各商业银行对企业从事海外资源开发项目,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支持。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由国家财政为银行提供低贴息补偿进而使银行相应降低贷款利率;扩大优惠贷款的规模,取消对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的上限,对银行承办的国内急需海外资源投资贷款业务,可适当提高银行坏帐准备金率;在资本金比例和存贷比例设置上,适度考量商业银行因支持大型资源开发类走出去企业的因素;适当放松对资源开发类企业的金融管制和外汇管制;支持国内商业银行建立为资源开发类走出去企业提供全面服务的海外银行机构网络,并设计适应资源开发类走出去企业金融需求的服务产品,使这类企业海外的发展都能获得便捷的银行服务支持。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趋势日益增强,中国逐渐成为跨国并购的热门目标。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探索和选择适合我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途径。

关键词:跨国并购;问题;对策

一、当前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动作频频。在一系列收购行动中,虽有联想收购IBM、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等成功案例,但如中石油与尤尼科、中铝与力拓等联姻失败的案例更多。究其原因如下:

(一)体制因素制约,竞争效率不足。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我国多数大型企业仍有国有或国有控股,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结构上存在缺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

国内某些企业之所以在国内能够生存并且壮大,主要是靠行业垄断、国家保护、银行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呵护,到国外没有了这些因素,就变得举步维艰。如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的并购案中,许多美国议员指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的雪佛龙公司争夺优尼科公司并非一场公平竞争。他们认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国有企业,背后得到政府的支持,而雪佛龙公司则是在自由市场经营,政治因素和现代企业制度未完全建立是中海油在该并购案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资本市场制约,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优势,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

虽然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还未与国际接轨,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外汇惜贷现象,导致真正能得到扶持的企业很少。我国年对外投资流量及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例如,2005年海尔退出收购美泰克,除业务整合和管理难度外,主要是考虑到并购过程中除了直接并购成本之外,还需支付大量的间接成本。

(三)核心技术制约,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优势”。

从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技术、信息、无形资产以及技术诀窍上优势不明显,尤其是核心技术落后。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研发、创新不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1-2%,而全球500强美国上榜企业是5-20%,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四)国际经验制约,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组织管理优势”。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竞标经验以及法律程序适应性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风险管理与控制不足,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例如,在2005年6月竞购巴基斯坦电讯公司时,中国移动的报价比胜利方低出48%,,除去资金因素外,国际化竞标经验以及市场判断力的缺乏是关键原因。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前景与对策

尽管从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我们也应看到,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的是相对优势,而不一定总是绝对优势。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就要适应性地整合生产要素,使国内有效资本转变为国际性或全球性的有效资本,善于培养自己的相对优势,扬长补短。

(一)要扬己之长,度身选择适宜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类型。

应当说,许多中国企业具有善于在海外市场中寻找缝隙生存,又能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特征优势,因而可以选择大型跨国公司忽略的,或者不存在规模经济的生产领域和特殊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在行业选择上,优先考虑资源导向性项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冶炼、化工、医药、食品、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以及被欧美等国家征收反倾销税而使我丧失市场的产品领域。在区位选择上,可优先选择有资源、有市场、有优惠政策和双边关系友好的重点国家和地区。

(二)要补己之短,加强研发和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拓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

从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来看,投资行业的重点已由传统的资源开发业、初级产品加工业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保险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正成为海外公司的投资热点。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长远看,若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补上企业向外发展的“短板”,也就是要大力培育核心技术,提高对外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强化所有权优势。作为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作为政府则应进一步推动实施高精尖技术的产业化。

(三)要练好内功,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和风险控制,将内部化优势做强做大。

跨国公司要想长期生存,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科学地管理。我国或多或少带有家族特色的民营企业也更应借鉴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市场化操作,学会减少内耗,进一步降低管理和内部交易费用,同时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和审核控制风险成本。应通过培育独特的企业内部文化,培育和发挥好企业自身的内部化优势,进而提高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竞争和盈利能力。

(四)要强化外部支持,建立并完善支持、促进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发展初期,企业对国外环境不很熟悉,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资经验积累。政府一方面应加快政企分开,使得中国企业适应独立市场运作,同时更有责任针对目前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极不健全的状况,建立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和相关法律制度。促进服务力度,并进一步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外交、经贸交涉,维护我国企业的公平权益,减少和排除投资障碍,从而更好地配置有限资源,帮助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瑞兰.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应注意些什么[J].国际金融,2005,10

[2]徐立青,匡跃平.从技术视角分析企业并购的环境和动因[J].技术经济,2005,7

[3]蔡晓钰,,王明.我国企业实施成功海外跨国并购战略的三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武勇,谭力文.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经济问题探索,2004,8

[5]魏彩慧.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方式的选择[J].企业活力,2006,1

[6]余博.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企业管理,2005,10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7篇

关键词: 跨国进入模式;“本土化”经营;并购;战略联盟

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又称跨国进入模式。如特(Root,1994)认为,跨国进入模式是企业为将其产品、技术、人力、管理经验和其他资源转移到国外市场的一种机构性安排。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是跨国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它对企业的未来决策以及在海外市场的业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市场上跨国进入模式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出口式、契约式和投资式。跨国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控制程度、自愿承诺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结合的进入模式,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1、中国企业跨国进入模式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有三块领域,即对外贸易、对外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营的主体包括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等贸易型企业、中国石化等生产性企业、中国银行等服务性企业以及一些中小型企业。其中,大型的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结构不断调整,趋向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外投资主体由起初的贸易性企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生产性企业为主,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些优秀企业通过在海外进行战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销售网络,树立了民族品牌。

1.1 中国企业的跨国进入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中国企业的跨国进入模式是多元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呈现出多样性,是由其优势所决定的。企业跨国经营源于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三种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是企业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等。内部化优势是企业为避免不安全市场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一般认为,当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时,将选择技术转让;当企业既有所有权优势又有内部化优势时,将选择出口;只有企业同时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结合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及其发展优势,总体来说,中国企业的跨国进入模式中贸易模式仍占据着主要地位。同时,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近几年来发展迅猛,而契约模式运用相对较少。

1.2 出口贸易模式仍占据主要地位

目前,中国企业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是以出口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为主。当前,中国整体出口水准正在逐步提高,达到规模经济水平,出口产品档次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也开创了海外市场的新局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差额为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2004~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如图1所示。

1.3 契约模式发展相对滞后

契约式模式是目前许多跨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变通策略,但是中国企业运用契约模式中的许可证和特许经营方式进入外国市场的比较少。与出口模式明显不同的是,契约式模式输出的是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技术管理、工艺技能等工业产权和版权。虽然采用这种模式可以绕过进口限制与投资环境的障碍,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或突出的品牌,所以这种模式运用较少。

尽管如此,契约模式中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规模也在不断增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4%;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1亿美元,增长19.1%。例如,由中国铁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中铁十二局联合承建的以色列最大隧道项目――卡迈尔公路隧道项目,总价达12.5亿谢克尔(约3亿美元)。2009年7月份卡迈尔隧道的胜利竣工,为中国企业在以色列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为中铁十二局集团未来在更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发展迅猛

总体上,中国跨国经营企业还只是以少数股权参与海外市场。具体看来,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生产型项目绝大多数采取的是与东道国或者第三国企业合资的形式。贸易型企业主要采取的是独资方式,而海外资源开发型企业主要采用中外合作开发形式。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很大的提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6%。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中国企业一般倾向于与其他国家合资,尤其是与发达国家。通过合资,可以学习对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分散经营风险。新建投资也是中国企业的常用的进入方式,这种方式便于进行“本土化”生产,对市场的渗透率高。战略联盟也是中国企业较为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性高,便于有效地发挥各结盟盟友的比较优势。然而,并购是相对较少被中国企业所采用的方式,但近些年来,中国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增长(见表1)。例如,上汽收购通用大宇,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TCL收购德国施耐德,“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了并购方式,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新的并购时代。

2、中国企业跨国进入模式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对于出口贸易模式,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中国企业的资金、规模实力均比较薄弱,缺乏海外经营经验。此外,除了劳动成本低廉之外,在品牌、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均不占优势。

出口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受东道国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企业容易受到外国的进口限制,并且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采用反倾销等手段阻止中国产品的进入。加入WTO之后,有关发达国家在国际惯例许可的条件下设置了更严格的技术壁垒,这些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

契约进入模式对企业自身的技术或品牌要求特别高,中国企业在技术、品牌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具有很大程度的限制作用。而通过合同安排进入模式时,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控制度一般是比较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和经营难度。

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尚存一些明显的不足:投资领域依然集中在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和贸易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本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投资规模也相对偏小,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和资金实力,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中国企业跨国进入模式的选择

从目前情况看,几乎所有的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都是循序渐进式的,这符合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一般规律。最初,企业投入较少的资本进行少量产品的出口;随着海外信息的丰富和联系渠道的畅通,开始通过商大规模出口,利用商已有的销售渠道拓展海外市场;再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和自身实力的增强,开始建立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树立自身品牌;最后,随着跨国经营经验的累计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进行生产和销售。

跨国进入模式的选择对于跨国企业能否得以顺利开展业务具有关键性影响,关系到该企业跨国经营的成败。因此,进入模式的选择对于跨国企业来讲具有战略性意义。结合国际上现有的常用跨国经营进入模式,针对中国企业的自身情况,下面一些模式可以为中国企业所采用。

3.1 并购海外营销渠道模式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市场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讲,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制约之一是缺乏海外分销渠道和服务网络,对西方客户的偏好也了解甚少。通过并购海外企业,可以直接获取它们原有的营销渠道以及用其他方式很难获得的资源和技术,迅速进入目标市场,抢占市场先机。

并购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风险较大。因此,并购企业自身要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和并购时机,并对并购项目做出充分的评估。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于2002年1月18日宣布,以5.9186亿美元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资产的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此项收购为中海油带来每年4000万桶的工作权益产量,中海油成为印度尼西亚海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并且这次并购正值国际金融市场连续调低利率,原油价格处于低位,使得收购成本降到了最低,堪称一次完美的并购。

3.2 新建模式有利于企业进行“本土化”经营

在目标国当地直接建立生产企业,增加对国际市场资源的投入,能够使得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生产,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但是,新建模式对企业要求更高,投资更大,风险也更大,因此要求企业有很强的资源实力和知名度,并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但是这种进入方式对海外市场的渗透性强,控制力度强,有利于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执行。

海尔是目前中国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跨国企业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美国消费者快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1999年4月海尔第一个工业园在美国奠基,2000年3月,设在南卡州的美国海尔园建成投产。2001年4月,海尔第二个工业园在巴基斯坦奠基,2002年5月建成投产。目前,海尔已建成13个海外工厂,在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都将出现海尔的工厂与贸易中心。这些都为海尔竞争国际市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3跨国战略联盟模式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跨国经营

战略联盟以其自身独具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分摊风险。因此,对于大多数缺乏充足的资金、资源和人才和跨国经营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说,战略联盟无疑是实现跨国经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进入方式。通过联盟,可以快速的利用盟友的资源和优势,在富有竞争性的合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和技能。

中小企业如果选择构建跨国战略联盟,就不需要独自进行规模扩张和对市场的等级细化。这种技术和市场的合作可以在不影响原来企业的生产数量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双方利润的最大化,通过订立跨国和跨地区的经济协议,使中小企业和国外企业进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3.4合资模式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风险

采用合资方式进入,有利于减少企业过多的资金投入,降低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弥补企业独立进行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消除市场知识和其它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进入障碍,吸取和利用合伙方的其他资源,并且对企业培养从事跨国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采用合资方式不仅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而且也容易受到东道国的欢迎,进而享受东道国的各项优惠政策。

3.5 OEM模式有利于新生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在全球经济扩张形成的强劲需求的环境下,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规模生产优势逐步得到体现。近几年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始终占据50%以上,成为贸易顺差中最重要的贡献力量,在短期内这种势头还会愈演愈烈。目前中国加工贸易中主要以OEM贴牌生产为主。

参与OEM供给,意味着产出规模的扩大,不但增加了产品的销路,而且降低了成本。在合作过程中,OEM供应方可以在产品质量控制、风险控制、经营效率控制等的管理上按照购买方的要求组织生产,并“在干中学”,学习管理经验, 完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借用外国公司的销售力量,可以减少企业间运转时的摩擦,消减企业本应投入的大量销售资金。另外,该方式对买卖双方而言,除了共享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外,还具有一个最有特色的优势,那就是买卖双方进出市场的灵活性。只要买卖任何一方发现了更有利可图的途径,就可以随时终止合同。从这个角度而言,OEM市场是高度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潘素昆.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4)

[2]杨蕙馨,刘敬慧,栾光旭.中国企业与国际化经营[J].理论学刊,2009.3(2)

[3]孙晓云.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途径[J].改革与开放,2009(8)

海外投资的优势第8篇

【关键词】日本 投资 区位选择 中国 对策

一、日本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动机

一国进行海外投资不仅受到本国、东道国经济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制约因素的不同决定其拥有不同的投资动机,不同的动机决定了其投资的区位选择。一般说来,日本进行海外投资主要有成本优势型、市场竞争型、资源获取型、战略导向型等典型动机(见表1)。

资料来源:参考相关文献总结整理。

(一)利用成本优势

成本最小化是海外投资生产区位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传统的以杜能、韦伯、勒施等为代表的区位选择理论认为运输成本是制约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唯一成本要素已经世易时移。新形势下,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交易费用、风险成本和政策成本等综合成为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如日本在欧洲进行的制造业的投资,其区位一般选择在研发能力较强、工资成本较低、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日本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对成本十分看重,同等条件下,日企更倾向于向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区位进行投资。日本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海外生产,特别是对其周边亚洲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其将已失去成本优势的产业的生产转移到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获取成本优势的投资转移是在亚洲的主要类型,如日本企业对中国和东盟的食品业、纺织业的投资生产等均出于此动机。

(二)参与市场竞争型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萎靡不振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国内投资发展缓慢。因此,海外市场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边际产业,日本首先选择亚洲的近邻国家投资生产,一方面通过逆进口实现本国的该类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质量优势争取东道国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对亚洲的发展中新兴市场如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直接投资,从获取成本优势单一动机演变为以获取当地市场和成本优势双动机的局面。新世纪以后,这类产业随着成本优势的削弱,经济效益在不断下降,因而成本优势型直接投资比重在降低,市场竞争型投资转移占据主要地位。特别是日本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对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前景的要求更为严格,因而这类投资以参与市场竞争为主要目的,如日本汽车产业在亚洲的投资:日本目前在中国进行投资生产和技术合作的汽车企业就有12家,项目达20余项。这一是因为中国拥有较大市场规模、能够获取高额利润;二是为了与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争取中国的市场份额,在该产业强国中能拥有一席之地。

(三)获取海外资源

第一,自然资源的匮乏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获取自然资源是其海外生产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之一。除石油外,电子、国防产业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属、铁矿、铜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王安建,2002)。日本很早就建立了战略资源储备制度,自1975年开始实施《石油储备法》以后,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就将石油、煤炭、铁矿石、木材、有色金融、天然气及粮食都成为储备对象。在这种背景下,“变他国资源为自己资源”是一贯奉行的政策。为获取海外油田、矿山的开采,政府采取给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无偿给予国家研发的技术支持等措施鼓励海外投资。获取资源的方式也从以进口为主,向参与资源勘查、开发建设、海外投资生产等多元化方式发展,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限制降至最低。日本最大石油公司新日石油公司有四个主要获取石油资源的地区,分别是东南亚、大洋洲、英国北海和美国墨西哥湾。第二,日本投资的区位选择还受到人力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资源获取型直接投资在获取人力资源方面有两种战略。一是投资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劳动力。日本劳动力成本较高,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大约比美国高40%,是中国的18~43倍,韩国的3倍,新加坡的3~5倍,菲律宾的10~20倍,泰国的10~19倍(霄,2004)。因而,日本对低附加值的家用电器、汽车音响等制造业向海外低成本生产区域转移,对管理人员采用以母国为中心的集中管理,对生产人员实现当地化,以获取劳动力成本优势。二是投资发达国家获取高级人才。日本对这一区域的转移生产多是市场竞争型、战略导向型和资源获取型相结合,在获取技术和市场的同时,利用当地高科技人才实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四)实现战略布局

日本向海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利用全球资源,以确立国家和企业的长期战略优势。这类投资以技术获取为主要内容,以扩大市场势力和规避贸易壁垒为表现形式,以获取长期战略优势为主要目的。日本企业在经营上不仅只为自身生存,而是具有追求企业成长和注重长期战略发展的特征,也即投资时对长期利益更为重视。战后日本在电子、汽车等领域迅速成长,并逐渐与美国、欧洲抢占全球市场,“日本制造”延伸至全世界。日本一方面加大本国的研发技术,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世界先进技术,美国作为技术研发的世界高地吸引了大批日企的投资,出现了流向美国的技术获取型直接投资。在亚洲,“四小龙”的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高,也吸引了大量技术获取型的日资。随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贸易战的升级,日本通过出口中间产品,在亚洲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加工和组装,再转向其他发达国家进行销售,有力地缓解与竞争对手的贸易摩擦,同时低廉的成本让其获得了持久的贸易利益。总之,战略导向型直接投资是日本与竞争对手开展战略竞争、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获取长期战略优势的主要方式。

二、日本直接投资的区域布局与产业分布

自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之后,日本海外转移生产的步伐加快。随着世界经济形式的剧烈变动,各大洲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广泛存在于亚洲与其他洲际之间以及亚洲区域内的各国之间。在日本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投资的地域性差异更为明显,在空间上和产业上呈现出非均衡分布与集聚的特征。

(一)全球区位选择明显调整

第一,北美投资地位明显上升。北美是日本传统的投资大区。2014年,受美国经济复苏影响,日本对美投资416.1亿美元,占对全球总投资的35.2%,高居首位。第二,欧洲投资地位下降。日本对欧洲的投资在危机之初一度下降,但2010年触底后连年增长至2013年322.2亿美元的高位。但受欧债危机影响,2014年对欧洲的投资下降至247.7亿美元,降幅高达23.1%,占比21.0%。第三,对亚洲投资略有下降,区域内格局重塑。亚洲一直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外移的重点地区。至2008年,投资额达233.48亿美元,是2000年的近11倍。2014年,日本对亚洲投资352.2亿美元,同比下降13.0%,近两年超越欧洲为日本第二大投资区。但在亚洲内部,日本对中国投资出现了危机后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2013年和2014年降幅分别高达32.5%和26.4%,2014年投资额仅为67亿美元,不足2012年的一半。对东盟的投资在2014年同比也下降了13.7%,为203.5亿美元。但对NIES的投资却猛增至138.2亿美元,增幅高达54.3%,其中香港和台湾增幅分别为53.2%和42.7%。

(二)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

2012年,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5%,为492.5亿美元;2013年再次下滑至424.7亿美元,同比下滑14%。目前,制造业中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化学医药和电气机械位列投资前三位。截至2014年,这三大产业投资累计分别为13.3万亿日元、12.0万亿日元、10.8万亿日元,占制造业投资额比重分别为20.4%、18.4%和16.6%,合计占比达55.3%。与制造业疲弱态势相反,其非制造业投资比例近年来持续攀升。危机以后,制造业投资明显低于非制造业投资(2011年除外)。2013年非制造业投资额925.8亿美元,是制造业的2.2倍;2014年非制造业较制造业投资多50.6亿美元。非制造业投资以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和矿业为主要投资产业,三者合计占非制造业比重高达76.3%。

(三)投资产业布局集聚化

至2014年,上述三大制造业中交通运输机械业在亚洲、北美和欧洲的累计投资额分别为5.3万亿日元、3.7万亿日元和3.2万亿日元;电气机械投资分别为4.5万亿日元、3.4万亿日元和2.5万亿日元;华学医药分别为3.3万亿日元、4.6万亿日元和3.3万亿日元。非制造业中,金融保险和批发零售以北美为第一大投资区,亚洲和欧洲随后。金融保险业投资占全球投资比重分别为美洲35.7%、亚洲26.1%和欧洲22.3%;批发零售业分别为美洲49.2%、亚洲26.9%和欧洲17.4%。综合看,这类产业呈现出向发达国家、以大市场国家集聚的局面,OECD国家及欧盟、中国是集中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三、中国吸引日资的对策

(一)区分区位优势,对日资进行分流

我国地域辽阔,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日本以市场竞争和战略导向型的投资具备区位优势。可在该类地区引入和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制造业产业链高端环节、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日资,以获取其技术优势,发挥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本土此类产业的发展。我国东北临近日本,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齐全,对日本以成本优势型投资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可在该地区加大对成本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造船、汽车、机床、重型机械等传统重工业日资的引入,发挥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让日资助力东北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廉,煤炭、电力等资源丰富,交通网路建设日渐完善。因此,在我国东部众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正向中西部地区的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可大力引进日本资源型投资、成本优势型投资,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引导日资产业选择

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强外资引入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规范和健全。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为日资进入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除此之外,还需发挥政府对外资的引导作用,制定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通过制定和明确消除壁垒、扩大准入、土地政策、金融支持、外汇政策、税收优惠等外资产业政策,引导日资向有利于产业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投入。鼓励第三产业如日本优势产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通讯邮电、物流仓储业等资本的进入。另外,我国汽车、石油、机电和电气等主导产业还存在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竞争力差,特别是高能耗、低产出等问题。因此,可鼓励日企对此类产业进行投资,延长这类产业的主导期和产业链条,发挥拉动上下游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带动经济整体发展。

(三)重视投资合作新领域,助力我国产业升级

数据显示近两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量下降趋势明显。第一,劳动力成本、土地使用成本上升造成的成本整体上扬是日资流入减少的重要原因。第二,中国市场竞争激烈,日企一方面要面对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如家电业;另一方面要面对在中国其他跨国企业的竞争,如手机通讯业。第三,我国引资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收优惠产业覆盖面和优惠程度降低,这影响了重视成本的日本中小企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我国应该关注能占据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日资的进入。特别是日本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具有竞争力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求这些领域的合作,缩小我国和国际技术差距的同时,助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新一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14(11).

[2]沈明伟.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8).

[3]霄,吴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兼论东北三省吸引日资的对策[J].日本学论坛,2004(4).

[4]陶凌云.FDI的产业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