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Fujian Education Institute

杂志简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298/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专家访谈、热点跟踪、课改调研

主管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国际刊号:1674-5582
国内刊号:35-1298/G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8758
总被引量:3100
H指数:18
  •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作者:胥文玲 刊期:2019年第09期

    传统家训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蕴含“孝悌忠信、尚中贵和、励志勉学、崇尚勤俭,力戒骄奢、清正廉洁”等价值取向,对儿童道德人格的塑造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构建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模式,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融入儿童生活、注重家校合作等路径实现。

  • 小学多学科渗透儿童哲学的教育实践

    作者:赖艳梅 刊期:2019年第09期

    国际儿童哲学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儿童哲学教育能呵护儿童好学、好思、好问的天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读写和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多学科渗透儿童哲学教育实践是将儿童哲学与小学科教学相结合,全员参与,全学科渗透;把儿童哲学教育研究延伸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德育实践活动...

  • 小学语文渗透儿童哲学教育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作者:王妤娜 刊期:2019年第09期

    当前儿童哲学课多以谈话、讨论或引入辩论为主,囿于“言说”的层面,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孩子的多重感官和知觉去探究儿童哲学。儿童哲学应该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整个生活。儿童哲学课堂不仅应着眼于对教学内容的甄选和思想深度的挖掘,还应着眼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开展多模态教学。文章从多模态教学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着眼,探讨多模态教学对小...

  •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作者:黄联治 刊期:2019年第09期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课程中尝试从儿童哲学角度引入思辨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用思辨的眼光从多种角度观察、认知、分析身边的社会事件和现象,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事件、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笔者从“挖掘教材资源”“捕捉生成资源”“创设两难情境”“关注时...

  •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作者:孙园园 刊期:2019年第09期

    注释是文言文教与学的重要参考,注释的数量、内容、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数据统计,对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进行对比。两岸教材注释项数量差异较大,即使相同选篇,在注释的有无、多寡上也存在较多不同。在注释内容上,存在较多共性,但在相同篇目注释项的选取上却差异较多。在注释方式上,都较能运用恰当方式实现注释功能。两岸...

  •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作者:苏伟毅 刊期:2019年第09期

    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应以学校的核心价值统领校本课程建设,开展课程活动,培养具有校本特性与综合素质的学生。笔者尝试运用价值导向进行校本课程的建构,把学校的核心价值贯穿渗透在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中,并结合“兰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例述之。

  •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作者:李斌 刊期:2019年第09期

    教育有道,博大精深,教育之道,不可不察。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闽派教育方兴未艾,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名校长、名师当以舍我其谁的勇气与担当挺立潮头,逆水行舟,迎风而舞,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造福于八闽大地。

  •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作者:叶五洲; 黄婷婷 刊期:2019年第09期

    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要强调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高尚品德的养成。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品德教育工作,重在培养体系的构建,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品德教育有效融合,实现高效的德育教育。

  • 道德银行积分机制构建与学生德育教育——以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为例

    作者:林晨 刊期:2019年第09期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一种更具灵活性与创新性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道德银行积分制,是一种模拟银行存兑机制,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用积分量化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实现更及时、更具体、更全面的评价反馈模式。这一平台的运用,是学校品德教育与促进...

  •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作者:陈小娜 刊期:2019年第09期

    家校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需要两者进行对话和合作。文章主要阐述家校沟通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改善家校沟通的模式与方法,以促进家校理解,形成教育合力。

  • 博约教育:育大情怀的少年——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博约教育”实践探索

    作者:许慧心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为推动学校由规范发展走向内涵发展,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进行“博约教育”探索与实践。文章从“博约教育”办学主张的理论基础和“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教师”“育大情怀的少年”的三层概念内涵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少年成长”“教师培养”“博约课程建构”“博约管理实施”四大策略十二个举措进行介绍。

  •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作者:陈志清 刊期:2019年第09期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对于当今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课程改革倡导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全面观察和深入了解,针对学生不同的禀性和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最终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又具个性...

  • “寓德于邮”:校园集藏文化德育功能探究

    作者:林芝 刊期:2019年第09期

    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普及集邮知识,培养集邮兴趣,传播集邮文化的进程中,学校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集邮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充分挖掘集藏文化的德育功能,不断探索校园集邮的创新模式,在寓德于邮中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

  • 用“语文”的方式传承与理解文化——以统编版二年级教材为例

    作者:黄国才 刊期:2019年第09期

    文化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统编版教材以文化人,传递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至善至美的品格,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通过以下方法培育文化:根据汉字特点,彰显汉字文化;搭建支架,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课外阅读课程化,传承与理解优秀文化,从而发展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渗透汉字文化丰盈识字教学

    作者:曾桂花 刊期:2019年第09期

    汉字,从甲骨文算起,迄今有3600年左右的历史,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汉字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是记录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着漠视汉字文化价值的扭曲教学、死记硬背,忽视汉字文化底蕴渗透等现象。而渗透汉字文化的识字课,对掌握汉字的意义和作用,接受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