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文明

道德与文明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杂志简介:《道德与文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29/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国共产党百年道德建设专题、道德绑架研究专题、当代中国伦理思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外国伦理思想、伦理学前沿、探索与争鸣

主管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7-1539
国内刊号:12-1029/B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9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1888
总被引量:8673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5.5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15
平均引文率:10.5059
  • 为何要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作者:徐宗良 刊期:2005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人与自然具有事实和价值的双重关系,并从生态学的理论背景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述了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生态伦理学的权利观

    作者:刘湘溶 刊期:2005年第06期

    生态伦理学将权利界定为主体享有一定利益与待遇的资格,并指出权利主体的两次拓展反映了文明与道德的进步.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只有人类才能言权利,其理由不能成立,生物的种族特征表明生物有其内在的存在权利.人类必须破除占有与主宰自然的权利欲望,合理行使对自然的享用权利.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应当得到切实的尊重与维护.

  • 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

    作者:邹顺康 刊期:2005年第06期

    当前社会上出现一股思潮,认为道德的约束使人性中很多自然、正常的东西得不到应有的释放与满足,道德压抑了人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认为应当将人们从道德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打倒一切违背人性、压抑人性、摧残人性的东西.本文通过对人性本质的揭示认为:道德本然的定位并不是要压抑人性,恰恰相反,道德自始至终都是立...

  • 休谟论道德的基础

    作者:刘时工 刊期:2005年第06期

    休谟的道德哲学主要致力于对道德基础的研究.他通过对理性和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的分析,得出道德决定于情感的结论,这一结论可以看作理性在道德领域的自我限制,它对元伦理和规范伦理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 中国古代亲子观的多维视角与整合

    作者:张俊相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在以往对中国古代亲子观的讨论中,人们多讲儒家.实际上,墨、道、法等诸家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亲子观.中国古代多元并峙的亲子观,可互补相成,潜存着广阔的科学整合与创新的空间.

  • 中国近代启蒙的伦理向度

    作者:徐嘉 刊期:2005年第06期

    启蒙既有其因相似的时代大背景而形成的共性,又有其与具体的文化、历史、民族相联系而产生的个性.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与西方的启蒙运动相似,都是以理性思考启迪民智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专制主义.但是,中国的启蒙需要摆脱的枷锁来自封建伦理的桎梏,其特征是"伦理启蒙".它始于明末清初对德性主义人性论的批判,其锋芒触及了封建...

  • 走出“伪君子”与“真小人”的怪圈

    作者:刘传广 刊期:2005年第06期

    中国古代儒家崇尚人的德性,本想以德性约束强权;但儒家与君主专制的结合与相互利用,在扩张了德性之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虚伪的流行.道家对虚伪道德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主张回归本真.但具有真诚之德性的,正是儒家的真君子,而非道家的'真人'.在中国历史上,虚伪与赤裸裸的恶、伪君子与真小人相生相伴,形成一个个怪圈.要走出这一怪圈,当从确立真诚...

  •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吴潜涛; 杨丽坤 刊期:200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对如何增强大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并提出从目前大学德育的实际出发,应高度重视对隐性教育法、新的价值澄清法和网络教育法的研究.

  • 德育良性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新路径

    作者:陈延斌; 史经伟 刊期:2005年第06期

    当前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效益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道德互动不足,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力凝聚不够.道德教育的良性互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此,要充分发挥三大德育领域中的施教和受教双方的"互动"机制,并做到与"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整体"联动"的有机结合;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以营造和优化道德互动的舆论环境;...

  • 高校网络德育的实践与创新

    作者:华道云; 李义丹 刊期:2005年第06期

    高校德育工作进网络是信息时展的需要,通过网络德育可以解决传统德育工作过程中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进网络突破了德育工作的时空界限,拓宽了道德教育的空间,解决了德育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文化和谐与文化建设

    作者:姜晓梅 刊期:2005年第06期

    本文从当代文化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渗透日益明显的现实出发,提出并初步论证了文化和谐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简要指出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 浅议青年文化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王东 刊期:2005年第06期

    本文以分析青年群体的基本特点为起点,集中阐释了青年群体在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过程中,青年文化对其社会角色的塑造以及青年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

  • 论崇高美与高尚道德的统一关系

    作者:王新红 刊期:2005年第06期

    崇高是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崇高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在抗争中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尊严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是崇高与高尚道德统一关系的核心.

  • 农业转基因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预防原则及其伦理学解读

    作者:苏金乐 刊期:2005年第06期

    转基因食物作为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其安全性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通过对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实施安全预防并进行伦理评价、规范和指导,可以防止转基因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使转基因食物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 网络功能设计的伦理学反思

    作者:王前; 刘文宇; 李良敏 刊期:2005年第06期

    网络功能设计的功利价值导向导致网络用户不同程度的感知异化、能力异化和社会角色异化,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伦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是加强伦理因素在网络功能设计的评估和控制中的作用,以此来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网络的社会管理和相应的伦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