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杂志简介:《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1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临床医学论著、基础医学论著/研究、综述与进展、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理论探索、经验交流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国际刊号:1672-1349
国内刊号:14-1312/R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08
复合影响因子:2.1
总发文量:11893
总被引量:78096
H指数:54
引用半衰期:5.1183
立即指数:0.0274
期刊他引率:0.9152
平均引文率:7.0438
  • 中西医学的思维模式

    作者:韩世范; 朱瑞芳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健康与疾病概念的界定都是不同的,这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而且也体现着意识观念上的差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现代的健康概念已冲破了“生物医学观”的束缚,超越出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仅...

  • 高血压病从痰瘀论治的理论研究

    作者:朱妍; 韩学杰 刊期:2006年第10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称为“眩晕”“冒眩”“郁冒”等,《杂病广要》云“眩者玄也,谓忽然眼见黑花昏乱,少顷方定。晕者运也,谓头目若坐舟车而旋转也,甚有至于卒倒而不知者”。对其病因病机的探讨,认为多为风、火、痰、瘀、虚。现试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其发病基础,以寻找其理论根源。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脑缺血的关系

    作者:莫国焕; 曾祥发 刊期:2006年第10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属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是一种与组织代谢和细胞分化、增殖有关的细胞因子。它来源于体内许多细胞,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机制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IGF-1对维持神经细胞生存、生长和损伤后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认为与缺血性脑损害修复密切相关。

  • 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机制

    作者:陈成; 陈金水 刊期:2006年第10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重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中主要的、最敏感的炎症因子,通过各种途径,直接参与或者通过影响动脉粥样...

  • 脑钠肽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中西医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宋业琳; 孙兰军 刊期:2006年第10期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家族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排钠利尿、松弛血管平滑肌及抑制醛固酮分泌等作用,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学全过程。目前BNP在临床的诊断、鉴别和治疗都有广泛的应用,现就BNP的生物活性、生理作用和在心力衰竭方面的最新中西医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结合现代医学进展分析传统中医中的若干思维模式

    作者:张晓梅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中医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日积月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从系统的、宏观的方面来把握生命科学的典型特征。而现代医学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步伐,从微观方面揭示人体科学的本质特征。但在西方医学已经由过去的经验医学进入现在的循证医学时代之际,从中又看到了若干传统中医学的思维模式。

  • 非睡眠状态房室传导阻滞22例临床分析

    作者:袁琳; 黄赛银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睡眠状态间歇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在非睡眠状态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其中5例晚上睡眠加重,大多数于站立或活动(婴儿在哭闹后)或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后减轻。结论 非睡眠状态下出现AVB...

  • 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84例

    作者:倪海涛; 茅健辉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参麦注射液,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显著,症状缓解期显著延长。

  • 生脉饮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作者:李法祥; 李书义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生脉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心功能Ⅲ级及病情稳定的心功能Ⅳ级病人从小剂量应用β-受体阻滞剂,心功能Ⅳ级病人常规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液20mL,每日3次,口服,15d...

  • 脑梗死与冠心病病人血脂及血黏度水平的比较分析

    作者:麻志恒; 张汉新; 施志琴; 高志生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冠心病病人血脂水平及血黏度指标的变化,进一步阐明血脂、血黏度与脑梗死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72例脑梗死病人、67例冠心病病人和62名健康人的血脂水平及血黏度指标。结果 脑梗死、冠心病病人的大部分血脂指标、血黏度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冠心病组比较,其血脂、血黏度的部分指标也有...

  • 应用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作者:杨晓东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100U静脉输注,两组治疗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 冠心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50例

    作者:陈燕 刊期:2006年第10期

    冠心丹参滴丸是丹参片的改良剂型,是丹参滴丸的换代产品,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例

    作者:白雁明; 张湘玲; 王海阳; 张志平 刊期:2006年第10期

    2005年9月-2006年2月,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25例

    作者:刘双英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口服美西律(慢心律)150mg加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慢心律1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的87.00%(P〈0.05),且在起效时间、复发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舍用治疗室性早搏...

  • 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60例

    作者:王月环 刊期: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