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医临床论文

中西医临床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20 05:53:58

中西医临床论文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1篇

随着传统医学研究的深入与普及,国内外对中医临床研究的关注日益增加,中医学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理论和方药,中医学所采用的医学模式有利于应对西方医学缺乏显著疗效的重大疾病和疑难病。由于重大疾病和疑难病具有病死率和病残率高且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特点,在制定干预和救治方案时,既要求救治措施的恰当可行,又必须疗效显著。因而,在近年内,国内外中医临床研究的项目与课题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传统医学地位上升的发展趋势。利用Google趋势图显示,自2004年后中医的关注曲线图呈现上升现象,除中国大陆地区排首位外,海外依次排序为新加坡、中国香港、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与地区。

1 研究背景

数千年来,中医以其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整体观、重视人体平衡调节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及基于具体矛盾具体解决的辨证论治思维方式对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方文化及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的质疑不断产生,其焦点之一是中医学能否符合现代科学的标准,尤其是其临床效应的评价标准能否符合现代科学的标准。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基于西方医学临床效应检验标准设计的中医临床效应的评价研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大生产的需求,中成药的生产及应用越来越普及,使中医的临床研究可以类似西医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而且其结果也能够符合统计学评价的需求。在中医临床研究进步的同时,中医的整体观、个体化诊疗模式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却有些淡化,因为无论是整体观、个体化诊疗模式,还是辨证论治都无法满足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的需要。我们的研究,是希望能够在保持整体观、个体化诊疗模式、辨证论治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评价中医临床效应,包括评价中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案、中医临床疗效及中医临床的安全性等。

2 研究思路

笔者认为,目前开展中医临床效应的评价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临床疗效的验证、专家与名老中医的意见及中医临床文献数据的支撑,其中最后一点是国内外临床评价与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目前开展的评价研究往往缺少中医临床文献数据的支撑,主要是缺少文献数据分析与利用的方法。此外,由于数据资源分布广泛,种类多样化,使得有效地收集、整理信息与数据,总结出中医个体化诊疗效应的共性规律极为困难。以2004年发表在国内的中医临床文献为例,相关文献约22 000篇,治疗病例数达1 939 822例,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获得可信的结果,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仅由经验评价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科学性显然是不足的。利用既往国内、外研究成果,整合现有资源,在浩如烟海的大量文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中医临床效应评价提供科学、充分、翔实的数据,是具有很大价值的。

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循证医学在临床文献的评价利用方面总结了大量的经验,而且也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如果能够有效地借鉴循证医学思路对中医临床文献进行证据发现的研究,有效评价中医临床疗效、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安全性,将对中医临床效应的评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开展此项研究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这种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目前中医的临床研究,特别是能够充分体现中医特点的临床研究很难符合西医临床研究设计的规范;其二,如果完全用西医的方法和手段验证中医临床效应,是很难真正反应中医临床效应的实际情况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的思路,依据中医临床文献的特点,寻找解决中医疗效、治疗方案与安全性证据提取与发现的方法,在中医药临床文献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证据的有效发现,最终提供一整套方法与应用工具,应用于中医临床效应评价·中医文献与西医文献不尽相同,中医理论体系也有别于西医理论体系,中医临床的有效信息在文献中的存在方式与在西医文献中存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提取中医文献中的有效信息,必须建立起中医学独特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我们将通过研究影响文献质量的因素,来评价中医文献的质量,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系统,这是建立高质量的临床文献数据库的重要保障,是深化分析中医临床文献数据的前提,也是完善中医临床效应评价体系的基础工作。

目前,已经建成的中医临床文献数据库,其中所包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数据的参考价值并不尽相同。为了评价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规范。我们将根据临床效应评价的需要及要求,针对临床数据库本身的特点,对临床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细化评价。

到目前为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展的中医临床文献评价研究,多限于平面研究,这将影响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二维之间的关系展示,很难发现不同疾病同一阶段出现的相同病势·病位·病因组合等多种关系,也很难确立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发病部位间和不同发病阶段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间的共性因素,因而很难发现中医临床的共性技术,更难进行相应的信息归类与统计分析,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深入开展。基于结构型数据库中的临床文献数据,利用协同工作软件及相应的应用程序有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方法,发现临床文献数据的动态演变规律,依据证据要素进行归类,形成不同维度,以便发现病证之间、诊断与疗效之间、疗效与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

3 研究方法

3.1 建设中医临床疾病数据库系统

中医临床疾病数据库系统由中医临床疾病结构型数据库、中医临床文献数据库、中医临床个案病例数据库、中医诊疗标准与技术规范数据库等4个主体数据库组成,并包括1个中医临床数据平台。

3.1.1 中医临床疾病结构型数据库

按照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以及计算机可理解的语言模式设计数据库结构,对应用自然语言表述的中医临床疾病数据库及相关临床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和加工,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3.1.2 中医临床文献数据库

整合50年来已经公开发表的临床文献研究数据,围绕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中医干预有疗效优势的重大疾病和疑难病主题进行相关诊断方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数据的采集。

3.1.3 中医临床个案病例数据库

以期刊及相关医案书籍中的个案病例为基础,设计个案病例数据库结构,用于存储现有中医临床文献中有关个案治疗的相关信息。

3.1.4 中医诊疗标准与技术规范数据库

建立各类重大疾病和疑难病的标准、技术规范及临床救治方案等文献数据库。

3.1.5 中医临床数据平台

①临床疾病应用平台:提供最简明与清晰的治疗方案。通过本平台,可以全面了解临床对于各类疾病和疑难病的救治方法与需要观察的指标。提示医务人员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与检测项目。②诊疗规范平台:按疾病专科分类,提示疾病的处理原则与诊断方法,临床用药与护理要点。根据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的需求,提供相关信息。按照不同的临床工作范围,提供相应的查询入口,便于数据的直接利用。③临床知识平台:临床用药(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特点、用药方法、注意事项、药理学与常见疾病发病原理与预防、治疗方法等按不同需求提供给临床医务人员。④多功能数据检索与数据查询平台:建立相关数据的关联通道,便于用户按照导航系统的指示,查询与浏览数据。⑤网络链接数据查询平台:与国内外相关疾病诊疗网站建立查询链接,进行最新技术信息查询。

3.2 文献质量的评价研究

包括期刊、文献及数据质量评价研究。期刊评价在参考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自引总引比等一般性期刊评价指标外,还将参考其他一些与中医临床关系密切的指标。文献评价在参考期刊来源、作者、单位、地区、发表年限、科研立项、自然增长规律等一般文献评价指标外,还将参考中医临床自身特有规律所关联的指标。数据评价在参考循证医学数据评价指标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医临床数据的特点,形成相关指标。

3.3 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价研究

针对所有期刊、文献和数据进行影响因素评价,评判不同文献及数据的应用价值及参考价值。主要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对文献和数据进行评价,评价诊断方案设计、疗效判定设计、治疗方案设计、安全性设计等因素。按照中医临床特点进行高频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的设计,注意解决文献中的高频数据不一定能够发现中医诊疗要素、统计结果显示有效率高的也不一定是最佳治疗方案等问题。同时,依据中医临床诊疗特点,研制制约条件下的关联规则分析,对于影响中医临床效应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疾病的发病率、地区、年龄、性别、研究方法、症状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诊断与观察指标、治疗方案、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有效率与有效指标的相关关系。

建立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案分析系统,利用Business Objects和Birt软件,将抽取的各种疾病数据,进行统计与归类。包括临床研究方法统计、各种疾病报导频次与病例数统计、中医诊疗方案统计、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统计、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医治疗统计、中医证候频次统计、地区统计等。最终发现发病率、地区、年龄、性别、研究方法、症状与证候、观察指标、中医治疗方案、用药与配伍、有效率等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起的数据分析系统将提供数据分析的核心服务,根据分析方法的类别,又可分为如下3个子系统。高频分析系统:提供高频分析服务,将高频分析的结果展现给用户,供用户进一步分析数据,将用户认为有价值的结论保存,留待以后参考或者提交到服务器,由相关的专家系统讨论;关联规则分析系统:提供各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将关联规则分析的结论展现给用户;聚类/分类分析系统:提供的聚类/分类分析,可以按照治法治则、功效等相关属性采用各种聚类/分类方法分析,提供聚类/分类分析前的数据过滤转换服务。

研究海量信息处理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实现海量数据统计分析、超大规模、高复杂性优化问题求解以及复杂离散系统的建模,从而形成软件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确立基于网格计算的海量信息处理的形式化理论与方法。

3.4 中医安全性评价研究

通过分析50年来文献中报道的中药毒副作用与中医临床治疗失误的数据,客观评价中医临床效应的安全性,完成中医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揭示部分中药毒副作用及其产生原因,探索中医方剂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建立不同类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提出影响中医临床效应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提供评价中医临床安全性的方法。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2篇

关键词:名老中医;师承方式;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266-03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政策的不断推出,全国中医药发展以北京为代表日益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不少医学院校设立了中医药学院或中西医结合学系,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将一些医院作为部级或地市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对各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进行审批和认证,多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也逐渐强化了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一些医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的下达,标志着各级政府部门把落实中医药政策提到常规议事日程。

1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绩

正如在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教授所指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近些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也的确朝着积极蓬勃的方向发展而去,前景乐观。主要可概括成如下四个方面。

1.1 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成果显著 科研方面,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临床方面,确立了“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中医学规范化、客观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挖掘抢救”式保留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研究经验,为中医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法及经验。

1.2 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中西医结合理论精华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念,并编著成书,为相关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在各省市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队伍的显著壮大。

1.3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组织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这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为世界首创。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理论及经验。在学术组织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随之成立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术及分支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的发展建设。

1.4 中西医结合医学观念深入群众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观念深入各级医院及普通老百姓之中。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渗透,疗效显著,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树立了良好形象,对明确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丰富的经验,为科研思路提供了新方向,使中西医结合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3]。

2 当代中医类专业与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西方医学以近现代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基础,尤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容易重复、精确定量的辅助检验、检查手段,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回顾中医药的教育,我国古代推崇官办学校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方式共存的医学教学体系,方式上以师承教育为主。晚清时期,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遭到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传统医学在医疗系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医几经存废之争。在以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领导下,我国首创高等传统医学教学制度,为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反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以及所谓“韩医”“汉方医学”等传统民族医学均退出正式公立医疗领域,唯有中医学凭借其博大的文化渊源、深厚完整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论著等卓越特点,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应当正视的是: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与西医类专业学生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几个问题。

2.1 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 随着医学院近年来不断扩招,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很大的影响。从96级起,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已从100%逐渐下降到79%。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中医七年制专业在不断扩大,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在随之加大[4]。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相比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较好,这些优势在就业中本应有很大优势,但毕业生就业形势况且如此严峻,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国内中医院床位比西医院少,医院规模比西医院小,对中医医师的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另外,中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限制了就业面,中医院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怪现象,即使中医专业毕业生成功就职于西医院,从事的也是中医之外的工作[5]。此类因素均加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 高等中医教育与就业单位需求部分脱节 高等中医药教育制度还需改进。针对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医类毕业生所持证书最看重的是专业操作技能证书(占75.44%),79.84%的从业人员建议在校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活动应开始于大二或大三。而现实情况确是见习基地不足,带教教师人员短缺,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考核形式单一,尤其是在实习后期,又涉及找工作和考研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安心投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功底不扎实[6]。由此可见,在各项技能中,医疗类就业机构对临床能力最为看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就业单位所需要脱节,中医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所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明显,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重复设置专业,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之间专业雷同性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课程设置雷同[7]。

2.3 医学专业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及择业焦虑 医学专业类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福建省一项包括中医、西医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临床类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等因素均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8]。另一项针对中医专业的就业调查表明:就业焦虑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且中医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分数相比其余3个专业程度较高。因此,提高医学类专业就业能力、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化专业设置以及针对医学类学生心理指导有利于消除医学生就业焦虑倾向,创造就业岗位[5]。

3 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优越性

从当代中医类专业就业遇到的难题与困境中不难看出,提高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安排尤为关键,其中,名老中药专家师承制度不失为一种高效且成熟可行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直接提出:“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9]。

首先,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通过对其个体临床经验,思考过程、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以及成才之路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方式,是对中华传统医学宝藏的抢救性发掘手段。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传承研究继而发展名老中药专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能更好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精髓,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诊疗水平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展的需要[10]。

其次,祖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便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等一对一的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口口相传、谆谆教导的方式,保留下了许多祖国医学的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治疗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从临床出发,将理论寓于临床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的理解。将临床中的大量感性认识,升华成理论,有利于初学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前辈的用药特点,有利于前人经验的传承和研究。

第三,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通过西学中方式我国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理论大家,活跃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科研成果。西学中是对世界传统医学精华的开发发掘方法中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对于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在学习了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再通过西学中的方式,接受传统中医学的熏陶,较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更容易在临床中发现现象、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科研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老中医师承制度行得通、成果显著。

第四,师承方式在现今医学生中有良好群众基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笔者就曾观察到,在该校国医堂门诊部出诊的名老中医专家身边,不乏自发前来跟诊的各年级中医专业学生。这显示出高等中医教育在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师承制度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约66.67%)认为:大学教育与师带徒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此外,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之中,在西医学教育中也强调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医学生多实践,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6]。由此可见,师承制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师生、从业人员的欢迎。

第五,科研是传承名老中药专家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一条捷径[11]。传统名医的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师承制度是传承宝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科研则是转化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催化剂,有利于其推广和发扬光大,科研还能促进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提高和创新。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表明,总览几十年的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走过了从起步到繁荣,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运用传统方法到尝试各种新方法的道路。1993年至今,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2]。

4 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展望及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看出,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现代化中医教育制度。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中医药专业本科生教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弥补中医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能总体提高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符合广大中医药学者的实际需求。此外,师承制度作为传统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法,自“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临床成果,有利于抢救挖掘一大批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向借助于基础实验、循证推广等先进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发掘中医药瑰宝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师承制度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西医出身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在达到了西医主治医师级别,有了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的较深认识以后,若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便能对中医药对于疾病的显著疗效产生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激发出科学研究中医中药的热情,如此以往,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4.

[2] 马晓昌,陈士奎.建国50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暨199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2):531.

[3] 危北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2(5):28-30.

[4] 吴荫梅.中医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9-40.

[5] 方楠.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倾向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63-64.

[6] 余晓辉,漆慧,赵凤,等.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本科医学教育评价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4-15.

[7] 李雪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8] 张艺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9] 王永炎.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10] 白桦,徐春波,顾晓静,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世界中医药,2012,7(2):96-98.

[11] 杨宁,伊凡.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世界中医药,2009,4(1):3-4.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3篇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4]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教学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日益在临床医疗中显示出其优势。作为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我们承担着西医院校护理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向临床一线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西医院校护理学生在中西医护理中的临床教学已引起高度重视。

1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1.1 将“辨证施护”融入“整体护理”,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这种将患者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中通盘考虑的护理理念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进行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1]。而其中“辨证施护”又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其通过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患者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护理评估,进而辨病辨证,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措施。因此,“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为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近年来有人提出将辨证施护融入现代护理的新观点[2],认为中医“辨证施护”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有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继承祖国医学基本学术思想如整体观、辨证论治观等基础上,吸收现代护理理论及工作模式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工作中逐渐成为防治疾病,解除病痛的重要护理手段。因此,对此加以发展巩固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1.2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使学生具有中西医护理双向技能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但课程设置时间较短,往往只着重于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学、针灸经络学等基本理论,对针灸学等在临床上更有实践意义的内容则浅尝辄止[3]。而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穴位按摩、拔火罐、刮痧、熏洗疗法、敷脐疗法、捏脊等,至今在临床护理上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因此,西医护理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将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的临床护理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掌握中西医护理的双向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相结合,从而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

2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教学方法

2.1 重视临床师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带教老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目前临床教师都是西医护理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中西医兼通的护理人才,中西医护理方法和手段也未能真正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而且普遍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和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认识各自优势和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实践。为此,我们组织西医护理专业的带教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中医护理理论,并组织所有带教教师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集中培训,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带教流程和方法,鼓励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科研。最后,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才授予带教资格,提高带教教师的中医护理操作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将中西医护理操作紧密结合,为临床实习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2 探索有效教学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在临床教学中,首先,建立科学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安排临床理论授课、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及时听取带教教师及护生之间的相互反馈,进行经验总结,改进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到位。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带一”临床教学模式,安排一名带教老师带一位学生,分管4~8个病人,运用护理程序对所管辖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开展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护理,运用“望、闻、问、切”采集病史评估资料,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确立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并完成健康指导、医护患的沟通、中西医结合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工作。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一对一随师带教,并注意结合PBL教学法,带领学生到床边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实地讲解、手把手操作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随时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及时整改。并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提高和巩固临床所学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理论及技能。

2.3 结合中医护理基本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技能培训

通过改革带教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随时与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相联系。在相关项目的基础操作练习中增加中医操作方面的知识,如在注射练习中结合中医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在大量不保留灌肠练习中结合示教中药保留灌肠,护理肿瘤化疗病人时采用药物止吐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耳穴敷贴等方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中医的护理操作技能较多,而实习课时有限,并且有些项目在带教中也不能由护生直接在病人身上练习,对于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我们便通过开展强化训练完成,让学生和师生之间相互操作共同提高。操作训练时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医生查房、典型病例讨论等,着重培养其临床分析判断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把现代护理理念与传统中医护理方法相结合,创建出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模式,是中西医护理同仁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路径和临床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培养出适合新形势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护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 黄君,毛喜莲,秦锋,等.临床护理教学中融入“辨证施护”的探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5):85-87.

3 Tanner CA. Nursing education: current themes, puzzles and paradoxes .Community Nursing Research,2007,(40):3-14.

3 陶衔玥,区鸿斌,李华锋.临床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 892-893.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46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100-01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教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对继承弘扬传统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中西医是有着不同认知方法的不同医学体系,在西医院校讲授中医课程,授课对象为西医院校的学生,他们自入学以来就一直接受西方医学的教育,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无不受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西医院校做好中医教学工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使之在较少理论授课时数的情况下,接受并理解中医理论,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1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对中医理论理解

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基础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如中医整体观的辨证方法根源于古代中国朴素的辩证法,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生克”理论。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带有中国古代哲学的印记,进而产生了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并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治则学说等理论。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现代信息不断充斥年轻人的思想,他们很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学习和思考。西医院校的学生更多接受的是西方哲学思想和现代科学教育,大多数学生缺乏中华文化的底蕴,影响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因此,在中医授课中注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因素,适当增加中医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思想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2 贴近现代临床应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西医知识相互渗透,药物更新换代,尤其是中药剂型改革后出现的片剂、注射剂等在临床上被西医广泛接受和运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临床常用的参麦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但西医大夫往往只关注“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适应症,而忽略其“气阴两虚证”的前提,结果对一些冠心病合并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使用时,临床效果不佳,进而对中药的功效产生怀疑。因此,在中医教学中结合临床增加常用中成药主治功效的讲解,不仅可以增加西医院校学生今后临床应用中成药的信心,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意识到临床应用中药须辨证明确,才能手到病除。

3 采用灵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的中医教学模式对于西医院校的学生来讲往往枯燥乏味,长期接受西医教育的他们很难对中医产生兴趣,更不用说用心思考中医学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因此,课堂教学宜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敦促他们真正用心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掌握中医知识。

如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讨论式教学是近40年来各国高等院校普遍重视的教学模式,可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在中医课堂教学中,我们大量引入C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把老中医的医疗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案例讲授其中蕴含的中医知识,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择老中医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由5~6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启发学生运用所学中医知识点阐释医案记载的各种临床现象,解释其中蕴含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解开中医诊病的奥秘,使学生既兴奋又好奇,经过1~2次课堂讨论即可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头脑风暴”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启发他们的临证灵感都十分有帮助。

4 结语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6篇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标准参差不齐

尽管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时间较长,但是从培养现状来看,以研究生为主要对象,本科阶段依然将中医与西医完全分离开来,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由于本科阶段缺乏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导致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阶段完全脱节。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本科阶段并未学习到中西医结合知识,传统的思维观念模式影响至深,并没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

(二)课程设置欠科学

通过研究得知,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未将中医与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将二者完全孤立开来,这样的课程设置,势必无法培养出专业化、技能型、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同时,中西医结合教学过程中,倘若仅仅将中医与西医简单的联系在一起,必然起不到中西医结合教育的作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依然存在偏科现象,在临床医学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将中医与西医有机关联起来,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1]。

(三)教材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医学类高校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并不完全统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百花齐放。从大纲结构和教材内容设置方面来看,可谓是杂乱无序,一些高校分别进行了中医、西医两门课程的设计,也有一些高校将中西医结合起来,进行了一本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编写质量层次不齐,基本上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教学用书体系。

(四)师资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优秀教师队伍的有力支撑。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西医结合院校缺乏专业化、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尽管一些教师的文化程度较高,也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教学能力,但是其知识体系过于单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无法完成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另外,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同,对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的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专业、系统化认知,极大影响和阻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设置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

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必须加大本科阶段教育力度,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中统一,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统一标准的设定。同时,要重视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均衡,重点以本科阶段教育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另外,逐步由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过渡,确保两个特殊阶段的连贯、有序,積极研究和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可行依据。

(二)课程设置的科学规范化

传统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通常由中医和西医两部分构成,也就是将中医与西医简单的组合起来,这种简单的结合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因此,要注重研究和探索中医、西医之间的衔接性,通过理论、实践等知识的有机关联,形成互补优势,以此为切入点来实现突破。同时,通过运用中医、西医等知识,分析各类常见疾病的属性、机制、症状和特征,进而提出科学、可行的预防、治疗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掌握中西医结合实践操作方法,进而能够达到准确分析病因、诊断病情、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科学、可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的目的。总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符合实情、结合实际、突出科学规范性,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三)教材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教材内容编写与市场人才专业性完全相符,将中医、西医两大医学知识、临床医学技巧有机关联起来,确保教材内容能够开拓思维、教学大纲符合预期、内容简单、减少冗余,课程安排科学、合理,理论与实践比例设置适中[2]。同时,注重融入中医、西医之间的联系理论课程,也就是能够起到密切联系和纽带桥梁的作用,进而实现中西结合,达到中西医临床医学资源合理分配、有机整合的目的。

一套系统、全面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体系,与精简、优秀和高质量的教材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只有确保教材内容编写的科学、可行,方可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对于我国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校来讲,要将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设置放在核心位置,尽可能多的编写有针对性、高质量教材,并邀请国内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家、学者参与课程内容的编写和大纲的制定。另外,教材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环节比例适中,不但要丰富学生理论学识体系,而且要为学生中西医临床医学实践操作提供有力依据。

(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来讲,在创新、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注重专业化、高素质、技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通过研究认为,首先,各大院校要结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状,进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相关培训机构的建立,让学生接受国内外知名中西医结合院校讲师、教授的系统、全面讲解,通过中西结合的有机关联培训,达到更新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化技能的目的;其次,高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和科研能力,掌握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再次,中西医院校要定期组织专业化知识和技能鉴定大赛、知识竞赛,通过组织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专业化操作技能;最后,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鼓励在职年轻教师参与学术交流、专业讲座,以此来增广见识、拓宽视野,学习和掌握核心技术,吸取先进经验,更新知识体系,最终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3]。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师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根本问题是医学教育未能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长、变化和医疗卫生人才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如何抓住机遇,开创临床医学教育新局面已经成为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顺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是以学科为基础、与职业相适应的知识专门化领域,是高等学校教与学的活动基本依托和特定实体[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设置的目的和根据。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农村“医改”的全面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保健要求的提高,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陕西省现有人口3700余万人,根据陕西省卫生厅网站公布,2010年全省卫生机构9008个(不包括村卫生室26724个),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较上年共增加3213人,而医师退休5076人,我省需要的医学人才人数之多远远超出陕西省医学院校培养能力。今年在我校举行的医疗卫生类人才招聘会上,仅80余家单位就需要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岗位450余个,说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潜力巨大。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合并以后,位居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医学院专业以7年制的硕士生为主,整体数量大幅度下降。由于以上巨大的医疗和陕西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现实,2001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原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医学院,同年开始招生。尽管如此,亦难以适应陕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近5年陕西医药院校在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计划见下表。

二、满足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

陕西省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交通、经济、信息发展较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滞后,但是陕西省历来重视医疗保健和医学教育工作。我校作为全国成立较早、西部地区实力较强的一所中医药普通高等学校,具有长期的教学资源积累。我校具有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完善,完全满足了本专业实验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百名学生达到93.33座,计算机百名学生配备数为15.5台。

基础课部所属五个实验中心及一个研究室拥有超纯水机、超低温冰箱、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定量PCR仪、四道生理记录仪、八道生理记录仪、小鼠跳台仪、morris水迷宫、微循环观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普通切片机、冷冻切片机、数码显微镜等多种实验仪器。计算机实验中心拥有主流配置的台式计算机300多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满足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教学需要。

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2005年学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和“数码互动显微室”,其中“临床模拟实训中心”融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技能操作空间于一体,并设有中央控制室和多功能厅。本实训中心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全天候开放,旨在通过临床模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及动手能力。学校拥有可供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和实习所用的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教学医院。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的现代化信息特点,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为本专业建设了专门网站,大大提高了现代化信息资源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条件的充分利用是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学和普通话能力;建立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和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探讨教育评价监督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拘一格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人才来校工作。经过近50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基础课部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讲师24人,助教9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9人,助理实验师2人)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硕士学位者34人,学士25人;硕士生导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占到3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拥有内科、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教研室,分别由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等担任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主讲均由多年从事教学、临床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教授任教。

四、良好、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曾说:“教育工作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一是硬件,一是软件。而与教育质量软件关系最密切者,出了师资以外,莫过于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我校为中医院校,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开始就完全遵循了该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符合社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

(一)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及保健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师。

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从医疗卫生类人才招聘会就可以看出,80%以上的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所以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提出两个更为明确的培养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考研上线率,二是提高执业医师考试一次通过率。在这两个目标的指引和鼓舞下,临床医学院领导和老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管理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下足功夫。学生的学生考研上线率年年上升,今年2006级学生考研上线率更是达到了67%,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毕业学生的执业医师考试一次通过率也到了80%以上。成绩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滚动发展,素质与能力共同提高,构建起能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课程体系。

1、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适时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2、课程宏观结构应同未来医学人才智能结构趋于一致,并向德、智、体、美多维结构发展。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强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课程。

4、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加强方法论课程,开设医学学习技巧、临床技能训练、科研思维训练、循证医学等选修课和技术性课程,电脑、外语必须十分重视。

5、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核心,要在明确各层次课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并像抓科研成果那样发动教师对课程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改革试验,设立专题、专项改革项目和基金。

6、打破按一般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设置课程的传统医学教学板块结构,组建新的课程体系,设计综合课程,甚至将临床理论课改为临床讲座,使见习、实习一体化[3]。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自2001年招生以来,经过几年努力,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名牌专业”,其中妇产科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我校成功申报了临床医学硕士点,将在2012年开始招生。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与社会加快发展的时代,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机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以及继续教育制度。临床医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更要注重临床综合技能,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我校在《决定》的强劲东风带动下,要进一步加大卫生、医学教育的投入,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重视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优秀医学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为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骨干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5-79.

[2]国际医学教育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5.

[3]曹志强.面向未来,加快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步伐[J].卫生职业教育,2004,5(1):8-9.

中西医临床论文第8篇

藏医药临床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研究报告显示,自治区藏医院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胆疾病、风湿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按严格的科学要求做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其疗效显著,大大降低了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不愈而发展为胃癌的发病率。这项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这也是卫生战线上首次获得的最高部级奖励。不少藏草药及藏成药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由青海金诃藏药集团和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攻关课题——“七十味珍珠丸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传统经典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是藏医临床治疗各种肝胆疾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的必备药品[2]。二十五味珍珠丸也是一种传统的藏药,对多年的中风、偏瘫、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极佳,不但被藏民誉为溶解血栓的“疏通机”,而且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此外,还有很多传统藏成药的药理和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研究。如仁青常觉、仁青芒觉、二十五味珊瑚丸、坐珠达西、九味牛黄丸、智托洁白丸、藏汴宝补肾丸、七味散、冰片九味散、檀香八味散、诃子十味散、熊胆七味散、石榴八味散等。当前,还有大量药方散落在寺院和民间,既无标准也不规范。很多藏药研究开发机构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远赴牧区、民间、寺院,搜集挖掘、整理藏药秘方、验方、组方,积极抢救保护传统藏药的民间宝藏,但仍有许多未发现的药方,值得进一步发掘。

存在的问题

临床研究基础薄弱,名词、术语缺乏规范从现有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藏医药的名词、术语、诊断等缺乏规范,导致沟通、交流的困难和研究结果的公信度较低。研究层次和水平偏低藏医药的疗效显著,凝结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对藏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藏药浴疗法、尿诊法、高原藏药等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作用显著,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藏医药形成的文化背景、区域环境等的复杂性,藏医药临床研究基础薄弱,藏医药临床研究论文很大一部分属于个案报道或未进行随机对照研究[3-4];部分设随机对照的文献没有记载具体的随机方法和组间基线的情况,即使个别有记载也过于简单,甚至将随机、半随机和随意混淆。多数没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甚至部分没有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疗程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样本含量小、可控因素差、缺乏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等问题的存在,常干扰藏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结论,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提供最佳证据,阻碍了藏医药临床医学治疗性研究水平的提高。临床特色技术缺乏规范藏医特色医疗技术作为藏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藏族人民群众乃至一些特殊人群的欢迎,确实解决了一些难治性疾病,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解决了现代医学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火灸、油脂擦涂、放血、金针、药浴、敷缚、藏医熨敷、药蒸等疗法,这些藏医特色核心技术为藏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中不少技术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其推广应用存在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藏医药走出藏区,服务海内外。现行的临床指导原则有悖藏医药理论特性目前,藏药尚无基于藏医药理论制定的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只能参考现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制定藏药成方临床试验方案,而这种做法在藏药研究实践中造成了诸多矛盾。①藏医在长期的医药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在药物认识和用药习惯上与中医药存在很大的差异;②藏药的药性理论及功效主治与中药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一些药物的独特效用与中医药认识完全不同;③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计的研究方案和套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藏药临床疗效严重违背了藏医理论体系,也无法完全用所得的试验数据验证藏药临床的治疗作用。没有藏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藏药的发展只能削足适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藏医药研究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