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2 08:57:35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1篇

关键词: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语言相对论 军事标语 文化思维差异

1、引言

“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Sapir Whorf Hypothesis )[1]的一个重要理论,“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阐述了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语言相对论则认为, 语言差别反映思维差别。 人的语言不同,思维也不同。换言之,“语言”之差异, 即“世界”之差异。语言相对论,是初始假说的修正主义,即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有相关性,但是产生不同思维方式的跨文化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中西方军事标语及其反映的民族深层文化差异

2.1中西方军事标语

军事标语[2]是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政党或某一群体的政策、思想或要求。作为一种宣传的手段。在部队,军事标语影响了军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笔者通过网上和实地观察搜集到一些军事标语来作分析,可以看出,东西方军事标语的不同特征也反映出了东西方国家深层文化的差异。中国部队的征兵军事标语:为人民服务;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祖国安宁我光荣,人民富裕我幸福;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等。西方的军事征兵标语:Let me know just who I am;Do Something Amazing;Be All You Can Be;Get an Edge on Life;It’s Not just a job. It’s an Adventure; Full Speed Ahead;The Few. The Proud;We're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Aim High.;Be Part of the Action.。

2.2东方集体主义文化 VS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

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东西方军事标语映射出东西方深层文化的差异。中国的军事标语倡导的文化价值体系是“集体主义”,推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国家和集体的“大我”而牺牲“小我”的价值观。推崇的是“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英雄主义的精神;而美国等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军事标语倡导的文化价值体系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强调个人生存的价值、潜能、勇气和自信。

3、中西方军事标语反映的深层文化差异原因探析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扎根于文化土壤而开出的花朵。军事标语语言的差异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的根源,源于东方的儒家文化、农耕文化和西方的宗教文化和航海文化。

3.1儒家文化 VS 宗教文化

中国文化深受儒、道、佛教的影响。儒家文化倡导一个“仁”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团结关系。中国人按传统的仁义道德至上的思维定式, 主张“中庸”、“和谐”、“和为贵”、这种“和合”文化观念。所谓“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谐。在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社会,是以集体(整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古代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现代军事标语中,“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等都体现了这种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的“仁”文化观念。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体系,是受宗教影响的。美国人信仰的基督教,上帝的儿子,人类的拯救者-耶稣,就是一个个体英雄。西方宗教注重的是个体的生存意义、个体的价值,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派来的。每个个体都具有个体的潜能、生存的价值。因此,西方强调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的能力的实现,崇拜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从军事标语中可以看出,这种以自我价值实现为中心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观念,例如:Let me know just who I am; Be All You Can Be;Get an Edge on Life;It’s Not just a job. It’s an Adventure; The Few. The Proud;We're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等。

3.2农耕文化 VS 航海文化

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态环境来看,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因为特殊的地理心态环境,在古代传统的农业劳动中,会面临着各种来自大自然的威胁,人和人之间自然的形成了群居式的生活方式,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以团结的力量来抵御自然灾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形成的根源。美国的地域环境是三面环海。美国文化本源上,是一种航海文化。这种地理生态环境决定了航海文化不需要群居式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以个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征服自然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西方人主张天人相分,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人们讲“人的进取”精神。

4、结语

军事标语是语言使用的一个特殊的域,有其使用的特殊功能目的。从“萨丕尔- 沃尔夫假设”( Sapir - Whorf Hypothesis)的语言相对论看,语言是文化的镜子。东西方军事标语的不同特征透射出东西方国家,因地域生态环境及社会历史实践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通过分析军事标语的语料,体现出语言、思维、文化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2篇

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无疑会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经济发展的失衡与社会矛盾随之而来,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相悖。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后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四大区域相比,更多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从内生、外生、内外因素对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而区域开放程度加大反倒缩小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泰尔指数;市场化指数;外贸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0103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的不平衡性也由此显现,得到了学术界和政界的普遍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幅员辽阔,不同的经济事态和发展趋势在特区与非特区,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呈现。如何分析这些现象,必须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区域金融领域。与此同时,金融业也迅速发展,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成为国内外学者频繁讨论的经济问题,主要集中于区域金融差异的度量、影响及相应建议。

西方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区域利率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依据泰尔指数研究了中国区域金融成长的差异,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的一小部分。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而郑长德(2008)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之间。同时认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的相异程度、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及法律环境对地区的不同影响是形成差异的大部分原因。

由此可见,现存文献关于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常常结合经济增长,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来研究。后来,才逐渐出现基于某个或某几个指标对区域金融差异性进行直接计算,但是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常常局限于政策方面,实证较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基于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予以研究。与此同时,对差异性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从实证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金融协调发展及实证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金融差异的度量

我们可以借鉴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如阿特金森尺度、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指数及泰尔指数等不平等指标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基于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可挖掘总不平等的构成和原因,寻找相关政策以便减少不平等。于是,对我国金融发展差异性进行泰尔指数测算,具体说明四大区域及各地区之间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以及总差异中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间差异,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用E、N、M、W表示,相对应的泰尔指数指标为TAj(j=1,2,3,4),代表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TD表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TA表示各地区总体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以及公式,有:

其中,n表示第j个区域中的省份数,F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人口数,FAj表示第j个区域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Aj表示第j个区域的人口数,F表示全国存贷款余额之和,P表示全国人口数。

3中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变动轨迹:基于泰尔指数分解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樊纲市场化指数(1997-2010)。数据处理用Eviews7.2。

3.1区域金融发展总体与部分的差异及关系

本文依据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以全国各省数据(1997-2012)为基础,我们测算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及区间区内贡献率,将计算结果(表略)绘制为图1、图2。

从图1可以看出,1997―2012年,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呈倒U形曲线分布,而是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总体泰尔指数以及区间区内泰尔指数在2003年均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前,泰尔指数波动较大,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不稳定。可能原因是1997年中国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再经过1998-2002年国内4年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导致金融发展区域的不平衡及差异扩大。2003年以后,泰尔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在逐步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1998年及2002年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汲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对金融上已有问题不断解决(剥离不良贷款、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成立保监会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化,从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形势日益好转。

同时,不难发现,反映区内差异的泰尔指数与总体差异走势大致相当,而反映区内差异的泰尔指数在2009年之后走势平缓,波动较小,并且区内泰尔指数总是大于区间泰尔指数。

结合图2,可以看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总体差异中,区内差异贡献率要大于区间差异贡献率。甚至有些年份,区内差异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区间差异的贡献率不足40%。金融发展区域性的差异性,更主要的表现在各经济地带内部差异。其原因在于,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竞争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并未明显扩大,而各大区域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分化。由此,政府要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不仅要缩小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更要注意缩小四大区域内部的差距。

3.2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比较

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我们又可计算出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如图3。东部区域金融差异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与其金融资源的分布,以及市场内部深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西部区域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区域又要普遍高于东北区域。中部地区的金融增长差异与东北地区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1997-2012年金融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了大量倾斜性金融制度,而这些特殊金融制度安排正是造成我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制度根源。

4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体制和政策等外生性因素;二是市场化进程、经济增长快慢等内生性因素;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1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外生因素

研究外生性因素的文献中,潘文卿、张伟(2003)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主要是由金融体系的运行体制差异造成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非平衡,其原因在于区域差别发展政策,实行非均衡梯度推进战略―重点发展东南沿海(丁文丽,2005)。崔光庆和王景武(2006)指出,外生性因素是形成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主要方面,具体体现在中央政府的政策。王晓宇(2014)认为,现阶段制度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它一般包括经济体制、金融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单纯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引起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唯一因素,区域金融差异的产生还与外部制度的影响有关。

4.2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内生因素

在考虑内生性因素时,我们选取地区人均GDP(为保持数据相对应,与能取得的市场化指数时间年份保持一致)为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差异,选用樊纲和王小鲁构造的市场化指数(由于数据不全,不予考虑)来刻画市场化程度,分别用X1,X2表示,构造回归模型来解释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Y),我们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对模型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LOG(Y)=1.1756-0.3950LOG(X1)+05704LOG(X2)

(2.4560)(-4.7892)(3.1192)

调整后R2=0.8175,F=30.1099

上面回归方程均在5%水平上显著(括号数值为t检验量),调整后的R2在0.8以上,说明金融差异与经济增长和市场化进程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各项系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地区金融差异呈负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地区金融差异减小,因为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从而影响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大小。市场化进程与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正相关。平均而言,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金融差异要增大0.57个百分点。可见,市场化进程直接影响各地区金融差异,市场化步伐加快促进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

4.3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综合因素

研究内外因素时,我们利用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引入市场化指数和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额与GDP的比值)分别反映不同区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放程度。

4.3.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利用面板数据研究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序列是否平稳。若为平稳序列,才能进一步进行模型估计及确定,若为非平稳序列,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根据已整理的数据,通过Eviews7.2,得出表1。从中可以看出,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Levin-Lin-Chu)检验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Fisher-ADF检验的值均小于0.05,说明在两种检验中均拒绝原假设(存在单位根),则此序列是平稳的。

4.3.2面板数据模型的确定

在面板数据是平稳序列的前提下,我们估计、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在Eviews7.2中作出泰尔指数与外贸依存度、市场化指数的散点图(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呈一条直线,具有线性关系,说明四大区域的金融发展存在某种共性。

接下来,利用计量软件计算出面板数据三种可能的回归模型,我们通过F检验判断混合回归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优劣:

该统计量定义为:F=(SSEr-SSEu)/(N-1)SSEu/(NT-N-k)

其中,SSEr、SSEu分别表示混合估计模型、个体固定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表示截面数据个数,T表示时间序列个数,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得:

F=(0.01840-0.001998)/30.001998/(14*4-4-2)=136.8201>F0.05(3,50)=2.7900,拒绝原假设(真实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从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判定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得出表2。不难看出,概率小于0.05,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综上分析,1997-2010年,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泰尔指数与外贸依存度、市场化指数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解释变量系数看,在外贸依存度和市场化指数共同作用下,区域开放程度对地区金融发展差异作用更大。平均而言,外贸依存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泰尔指数就降低0.05个百分点。一般区域开放程度越大,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越小。区域开放程度越大使区域之中各部分联系密切,从而相互影响,相互同化,差异缩小。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1)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这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2)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性泰尔指数测算表明,区内贡献率大于区间贡献率。因此要缩小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首先要认识到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只有平衡好区域间与各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才能让金融发展更加持久,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最为明显,其余三大区域省份界限不明显。

东部区域金融差异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可能是金融资源的分布、市场内部深化的程度所导致的。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越性,非市场的金融资产不断涌入金融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金融不发达导致非正规金融融资困难重重。这可能是西部区域同中部和东北区域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

(4)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及区域开放程度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已有文献表明,制度因素是金融差异的主要外生

因素。经济增长作为区域金融差异的内生因素之一,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地区金融发展的内部差异受金融市场化影响很大。而在说明区域发展差异性的内外因素时,区域开放程度作用更为突出。

5.2政策建议

区域金融发展不可能出现绝对平均,只会有相对均衡,差异性始终会存在。于是,金融协调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即各地区金融的发展协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正是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政策建议的。

(1)政府适当干预金融。

市场的非理性容易加快金融资源向盈利更高的地区聚集,相比地区经济,地区金融的不平衡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对金融进行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向市场时,必须要适度。这样才能既维持原有的市场机制又能提高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以达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促进其金融发展。

四大区域金融差异说明,中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反倒呈现出一定劣势,这同实际的经济发展差异并不吻合。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但忽视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不足。因此,政府要全面平衡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使四大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3)充分发挥市场化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在分配资源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内部金融资源数量增加、流动的速度加快,各地区内部金融增长的差异也更为明显。由此说明,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是形成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合理利用市场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黄桂良.国内外区域金融差异研究综述与简评[J].区域金融研究,2010,(7).

[2]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8(1).

[3]吕勇斌,张琳,王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观察,2012,(19).

[4]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J].财政理论与实践,2008,(4).

[5]杨晓龙,伍艳.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3).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3篇

[关键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差异;泰尔指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068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教育保障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自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及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力度,2014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114%,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标。

虽然我国政府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方法分析来测算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区域间的差异和不平等度。

2基于泰尔指数测算方法的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现运用泰尔指数的测算方法,来研究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程度。设E、M、W分别表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IE、IM、IW分别为表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泰尔指数,代表三个地区的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及公式,得到:

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这三者总和即为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SX(]I2[]IT[SX)]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贡献率的大小表明了该因素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

根据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泰尔指数公式,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对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泰尔指数来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进行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各个省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作为相对指标衡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更合适一些。

地区内差异。2002―2013年中部地区内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整体趋于平稳。在东部地区内,2002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泰尔指数为02263,说明东部地区内的地方教育支出水平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到2004年泰尔指数下降4182%,说明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不均衡有所缓解,2006年同2004年相比,上升了1478%,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有所扩大。2006―2008年,东部地区内差异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2009年、2010年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出现短暂的上升,2011―2013年,东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尽管2013年相对2012年差异稍微有所上升。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02年的泰尔指数为02577,到2005年上升了2472%。2006年相比前一年下降了778%。2007―2009年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较小幅度的上升,2010―2013年西部地区内财政教育支出差异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上升了668%和下降了2556%。整体上分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西部地区内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内差异,中部地区内差异最小。

总体差异及差异分解。2002―2013年,地区内差异与地区间差异二者的泰尔指数趋势变化基本一致。其中2002―2005年,地区内差异呈上升变化,上升了16054%。2006―2008年,地区内差异下降,2008年同2002年相比,上升了11026%。2009―2013年间,地区内差异下降。2009―2013年,地区间差异逐渐在缩小,2013年同2002年相比,增长幅度为48767%。整体上分析,地区内的差异明显大于地区间的差异,说明全国地区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总体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的差异,同时从差异贡献率来看,地区内明显大于地区间。

3结论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测算方法,分析了2002―2013年间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区域差异,并对总体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得到了以下的基本结论:

第一,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作为衡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地区内部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显然大于地区间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地区间差异只构成总体差异的小部分。在地区内差异中,西部地区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差异最小。

第二,在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中,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远大于地区间的差异贡献率。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基本在90%以上,这也表明了全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来源于地区内部的差异。在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中,东部地区差异贡献率变化趋势与西部地区差异贡献率变化趋势呈相反的态势。中部地区差异贡献率最小,基本处于10%以下。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4篇

学习语言必须先去了解一种文化,去熟悉这种语言所植根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这种语言所存在的意义。小学英语教学也是一样,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东方含蓄、西方活泼,他们对语言的表达意义就有所不同,我们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经验和水平的限制,对这种文化差异了解甚浅,不能了解每一个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所以对英语的学习就倍感吃力,因而对小学生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去显得极其重要,让小学生去了解每个词汇所产生的根源,所表达的深层意义,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领会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对小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时期下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就对现代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堂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夸文化意识的培养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个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英语学习的环境,往往在课堂之上学习英语,课下则讲起了本国母语,两种文化的冲突极大,学习难以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习惯,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对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布置课堂环境,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出教室不出课堂,时刻受到英语环境的影响。具体在实践中可运用以下方式:课堂之上尽量用英语讲课,创设英语化的课堂环境,创设模式情景,给学生多一些交流训练的机会;同时善于利用周边的环境创造英语化的学校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影音和网络资源资料,给学生们呈现真实的英语世界,在学校报刊宣传栏创设英语角。同时根据小学阶段的年龄特征,编排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感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如,Bingo、填字游戏、猜谜等,总之这一切就是为了创设良好的学校英语环境,使学生一进学校就能进入到英语学习的环境,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英语学习中的很多错误,就是源于对东西放文化理解的差异,比如在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基本的交往方式上便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正视这些差异,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去进行文化比较,以文化比较去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以教授英语单词星期为例,通过老师的讲授小学生也会很快掌握星期一和星期天的英语单词为“Monday”和“Sunday”,在掌握了最基本的单词之后,就可以利用文化的差异来引导学生真正去掌握这两个单词的意思。首先老师可以减小提问“Monday”和“Sunday”一个周一、一个周日,哪一个为一周的第一天,这时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会选择星期一,这就是他们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里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去告诉学生这两个单词的真正含义,在英语世界中“Sunday”这一天英国人一般都会去教堂祷告,用来祈求一周的平安快乐,就如同中国的元旦和春节祈福一样,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学习单词过程中对英语世界的基督文化有所了解。经过解释,学生就会真正了解“Sunday”的真正含义,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就会避免出现混淆和误解。同时星期的说法东西方也存有差异,中国用星期加上二、三、四数字,记忆起来比较简单,英语单词中每个单词又有所不同,这些对学生来说甚难理解,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根据星期的由来帮助小学生进行理解,已达到记忆的目的。星期一源于巴比伦,后来传到英国,英国人用自己神的名字重新对他们进行了命名,这就是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星期各天,sunday在英语中意为太阳之神,monday意味月亮之神。通过对历史传统的讲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对英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应注意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以赞扬为例,中国人在受到赞扬时一般会谦虚以示礼貌,而英国人则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会用“Thank you very much”或者“I am glad to hear that”来面对别人的赞扬,这与中国人的含蓄会有差异,所以在讲授英语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去讲述这种差异,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其中的差异,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5篇

影视文化的题材多是来源于生活或是高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所在地方的独特文化习俗,如: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农业、民族等。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与之相关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且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时有冲突、时有并存、时有相融。如何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并存与发展的背景下,把文化内涵丰富的西方电影名翻译成更加易于我国观众接受、喜爱的中文片名,还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翻译的误解、歧义、双关、笑话,导致影片的不成功。相反,只有在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的翻译,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想观、道德观、生活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中国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价值观念中偏重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偏重集体的作用发挥,提倡个人谦虚谨慎,以“自我贬仰”为处世之道,反对过于自我表现;而西方文化则是充满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独立性与创造力),崇尚个人努力,不掩饰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崇拜英雄、强者,强调“个体”的作用和成就。这一点,在许多美国影片中都有反映,如:Hancock—《汉考克》、Superman—《超人》、Shane—《原野奇侠》等都是强调个体作用,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在翻译时候要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观众的思想观念,方能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及家庭关系方面,西方的“个体性”文化特征,偏重机会均等,平等意识强,崇尚自主自强自立,长辈与晚辈平等,而中国则重视辈分,等级分明。

二、西方“电影名”汉译的原则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于20世纪90年代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达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实现“文化对等”的目标,强调译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异化(Foreignization)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源语言文化),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同时具有丰富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方式,强调遵循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文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化”和“异化”可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有所区别。前者打破了“语言层面”因素的局限,翻译过程中,将视野拓展到文化、习俗、美学等方面,后者则是着重于“语言层面”处理的形式和意义。即“归化”和“异化”着重于文化层面的大语境下翻译的价值取向,而“直译和意译”着重于语言层面翻译的价值取向,对于电影名的翻译,有局限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拥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于以多种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影视作品,其电影名翻译的优劣,对于影片的吸引力及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有很大作用。此外,电影名的翻译还需遵循“目的原则”,这也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提出,是功能派理论翻译的重要内容,主张“目的法则”,即根据不同目的,其翻译策略也不同。电影名的翻译中,需要以观众效应为导向,以实现影片商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并尊重片商、观众、制片方(原作者)三方的利益,力求获得共识。

三、从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实例,看西方“电影名”汉译策略

(一)直译是电影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其翻译效果,简洁明了,能够体现出原电影名的特点,吻合原电影名的内容,保留其独创性。采用直译方式翻译的电影名,要求电影名能反映出影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和原英文片名相符,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如:APerfectWord—《完美的世界》、DawnRider—《黎明骑士》、WhenHarryMetSally—《当哈利碰上莎莉》、TheThreeStooges—《三个臭皮匠》、LightningStrikes—《闪电袭击》、BraveHeart—《勇敢的心》、Gladiator—《角斗士》、HurricaneStreet—《飓风街道》、Romeoand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BodyofLies—《谎言之躯》、SnakesonATrain—《毒蛇列车》、ThePearlHarbor—《珍珠港》、RainMan—《雨人》、TrueLies—《真实的谎言》等。(二)意译策略意译,指根据原文意义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主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存在较大文化差异,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应用,能达到体现特有文化特色、体现语言特征的目的。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实践中,有时候由于原英文电影名用词及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直译的方式不能较好表达出影片的内容,无法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甚至对影片的上映起到负面作用。这个时候,则可使用意译,即可把原英文电影名和影片内容相结合,超越字面的束缚,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如,大家耳熟能详的:GoneWiththeWind—《乱世佳人》、PrettyWoman—《风月俏佳人》、BraveHeart—《惊世未了缘)》、Next—《预见未来/先知先觉》、ReturntoMe—《爱归来》、SisterAct—《修女也疯狂》等。(三)音译策略音译,指根据读音来翻译,这种翻译方式简单、通俗、易于操作。翻译实践中,主要用于针对一些使用地名、专有名词等为电影名的翻译。如:Avatar—《阿凡达》、KingKong—《金刚》、Tess《苔丝》、HarryPotte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SoundofMusic—《音乐之声》、JaneEyre—《简?爱》、Aladdin—《阿拉丁》等。(四)增译策略增译,指根据英汉语言的不同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方式,翻译时采用巧妙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翻译策略。在西方电影名翻译的时候,结合影片内容和中文表达习惯,适当增加词汇,利于电影名更加易于被接受和充满吸引力。如:Ghost—《人鬼情未了》、Hancock—《全民超人汉考克》、BrokenArrow—《断箭行动》、TheSleepingDictionary—《字典情人》、WaterWorld—《未来水世界》、TheNet—《网络惊魂》、Speed—《生死时速》等。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影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迅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都极大提高和扩大,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其翻译法和策略也是灵活多样,如常用到:编译、换译、创新性翻译、补充翻译等策略。这些翻译策略,都为西方电影名的“成功”翻译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当然,翻译对于译者的翻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译者要与时俱进,积极钻研,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6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影响 文化教学

根据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从这一目标来看,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步受到了重视。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语言之间必然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学习这种文化的差异,才能够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巨大作用。

一、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双重影响:促进与干扰。

(一)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干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表扬学生“You oral English is great!”得到的回答往往不是“thank you!”而是“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从学生做出的回答,不难看出中西文化的价值观的不同。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各门派系在历史长河上流光溢彩。而其中属儒家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刻而久远。在儒家“中庸之道”的指导思想中,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以谦虚为荣,虚心为本,不赞同过度的自我表现显露自己。而西方价值观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人文主义崇尚个人主义,因此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注重自我意识,推崇自我表现。加之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宗教文化等的巨大差异,直接反映在生活习惯、语言习惯中,给语言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例如:中国人见面问候习惯问“吃饭了吗?”而西方却会谈论天气。在中国历史里,龙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的地位,而西方龙却是可怕凶恶的代表。西方的文化中的《圣经》及基督教中的各类传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类戏剧作品,日耳曼民族的传统故事这些构成了西方语言体系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内容非深入了解是难以理解全部的,单单学习单词,语法也不能了解真实语义。如同中国的俚语、成语之类。不是了解“背后的故事”想单从字面上来理解是不可能的。正是这种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往往有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怕背记了英语单词,学习了英语语法却也看不明白英文文章,更别说说出地道的英语句子。文化差异会给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带来障碍,使之由于缺乏成就感而没有了学习兴趣。

(二)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各种障碍的同时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正是这种不一样,使得英语学习者在枯燥的记背单词、学习语法中看到了乐趣。因此,作为教师尤可利用这种不一样,把乐趣转换为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文化的碰撞,让学生猜测,推断,从而调剂课堂氛围增加文化素养。比如中西方文化中对颜色词的不一样的理解。“he is a green hand”通过直译为“他是一个绿色的手”,学生难以理解。其中关键词“green hand”中 green 的中文含义为绿色。绿色在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是属于春天小草、嫩芽的颜色,是充满澎湃生机的颜色。那么根据中国文化习惯,“green hand”会被猜为一个褒义词。然而但凡看过美国电影“变相怪杰”“怪物史莱克”“绿巨人”的人都会发现,绿色在西方文化中似乎跟中国含义不同。“变相怪杰”史丹利戴上面具后,荒诞幼稚。“怪物史莱克”和“绿巨人”中的绿色的怪物或者变异种都让人觉得“丑”。因此,“green”这个词在西方似乎不是个那么“好”。实际上英文中的green表示幼稚、没有经验,相当于中文的“新手”。green hand意为“新手”。类似的词语还有:as green as grass(幼稚),a green horn(容易上当的糊涂虫)。同时西方用绿色象征妒忌,如:the green-eyed monster(妒忌),green with envy(充满妒嫉),a green eye(妒嫉的眼睛)。类似这样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学习乐趣数不胜数,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这种差异帮助学生学习,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二、英语文化教学

(一)课堂教学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融合英语语言教学及文化教学。在课堂中,将相关的文化背景内容进行充分的扩展,进行多形式比较,提高学生学习乐趣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英语言文化。比如每逢中西节日临近前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各个节日的起源、发展、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相关的中英文对比,学生在几天后的节日当天便会更有兴趣的参与节日,对课内的相关知识进行运用及回顾,并在一年后将中西节日文化对比以学年论文的方式提交。让学生在轻松、灵活的方式学习文化,意识文化并感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督促学生提高英语词汇量也是教学的关键,所谓词汇量乃高楼大厦之砖块。除了常用的几种记忆法,如:构词法,联想法等,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运用到课堂,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同时理解文化内涵,那就是字根词源讲解。刘洪波老师曾在其书《字根词源精讲》一开篇时就提出过“在词汇的学习中最能使人兴趣盎然的是词源学和单词所承载的文化。英语中80%是外来词汇,是一种典型的大杂烩语言,其中古希腊语和拉丁文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文化与单词的完全融合,会让学生感觉到单词居然可以这么生动,一单词一故事。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能利用文化的差异,引导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猜,甚至于猜错,最后再告之答案,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可以乐在其中,比之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drink like a fish”(牛饮),“as fat as a whale”(身肥如猪),在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测的时候,可以提示渔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对于英国和中国不同的影响,并且在语言上也有了相应的反应。英文中有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文中有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从词文的意境上可见,此“西风”非彼“西风”。根源在于中国与英语地理位置的关由。在英国“西风”为春风,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当然该歌颂。而中国“西风”却为萧瑟秋风,反倒是“东风唤醒梨花梦”。文化的差异所带来学习的欣喜,完全可以让教师把握课堂节奏,用以调节课堂,让学生感知文化之美,从而重视文化学习提高促进英语学习。

(二)课外活动

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问题。首先,课内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其次,课外活动应该能与课内教学内容呼应。换句话说,课外活动,要么是课内内容的延续。要么就要是课内内容的前奏。这样学生才有成就感,参与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课外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跟课内教学相关,同时关注校内近期英语社团动态,适当调整课堂内容。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真实直观的感受英美文化,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例如上文中提及的课内学习的各种中西节日内容,课外便能开展节日主题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经典的英美电影,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其中地道的口语,不同的文化等。英文歌曲演唱能发觉英文连读的美,英文诗歌赏析能发觉英文语言的魅力,从电影《教父》三部曲中反映出美国黑手党文化,《唐顿庄园》反映了英国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比如英国人的乡村情结,贵族精神,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并存。课外活动拥有者诸多丰富的素材,灵活多变的形式,轻松自在的氛围,在这种乐趣下,如果能再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那么何愁学生不会主动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外活动呢?

三、结语

文化的巨大差异无非是横亘在语言学习中的一大鸿沟。但是正是这种差异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文化之美,才能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惊喜,得到乐趣。如何克服文化障碍,驱弊扬利,利用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值得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 刘洪波.英文字根词源精讲[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7.

[5] 付淑霞.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J].校园英语旬刊,2014(12):15-15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7篇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因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因。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

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

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其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悉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rig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因此,在翻译这类相互问候的用语时,可采用“归化法”来翻译,用与之相近的目标语直接代替源语,不需根据字面来生硬地翻译。归化翻译法既能使译文完全表达源语的主要意思,又能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风俗习惯,使之易于接受。

2.思维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过去数百年的封建王朝里,“龙”与“凤”都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着权利、富贵,具有吉祥的涵义。所以,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人们在大喜的日子里喜欢张贴“龙凤呈祥”的喜联,“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都是广为人们喜爱的褒义词。而根据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龙”为一种体型似蛇,口中喷火的巨型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基于以上思维习惯的差异,在翻译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四小龙”时,如果简单地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则会让西方人感觉费解。而“虎”(tiger)则不同,在西方人的思维里,虎为百兽之王,是速度、力量、勇气的象征,把“亚洲四小龙”灵活译为“Four Asian Tigers”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该亚洲四国的经济发展之快、后劲之足,以及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地位。

3.的差异。,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西方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大部分英国人信奉基督教,圣经(Bible)对他们来讲耳熟能详,上帝(God)是他们信仰中的神。中国大部分的人士信奉佛教,佛祖(Budda)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翻译到与宗教相关的素材时,要将两种不同的考虑在内。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将“天”活译为“God”(上帝),而非“Budda”(佛祖),整句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译文句式规整,句意明确,让英国读者很容易理解。另外,具有明显佛教色彩的习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在翻译成英文时“和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boy(儿童),整句被译为“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这里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源语的句式结构,又回避了英国人对“和尚(monk)”的生活不太了解的问题,取而代之地采用了“顽皮的孩童”来将本意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 结语

文化差异是英汉互译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中英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应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有很多,例如直译法、意译法、归化翻译法、套译法、注释翻译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也都有各自的不足,选取何种方法来应对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往往取决于源语的文本类型、翻译的目的以及所服务的读者。只有综合考虑以上方方面面的因素并在其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才有可能将源语文本转换成最佳的译文。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第8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金融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1-0030-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1.07

近年来,由于广东省内的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资源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金融运行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新兴金融机构基于效益标准,主要按照经济合理性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布局主要在广东省的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如珠三角等地;而在金融活动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集中的同时,欠发达地区如西翼、山区等地区的金融运行呈现出相对的落后性,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金融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明显偏低。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与枢纽,过大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区域协调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形成巨大障碍。因此,为了实现广东省各地区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状况进行分析,探讨造成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比较的指标确定

(一)广东省区域的界定

区域是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区域有不同的界定方法。正如胡佛所说,“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为了对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根据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地理位置、人口素质、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广东省可划分为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市),东翼(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市),西翼(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三市),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四个区域[1]。

(二)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指标选取

1.金融深化程度指标――金融相关比率

金融相关比率(FIR),是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由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表示的是经济金融化程度,用以反映经济金融化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计算方法为: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含有重复计算部分)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由于我国缺乏各地区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所以国内学术界在计算金融相关比率时,一般采用银行的存贷款之和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这是因为我国的主要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是存款和贷款。所以,FI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其中GDP为各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2.储蓄投资转化率指标――贷款存款比

贷款存款比(LSR)是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静态指标,它描述的实际上是金融机构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属于金融中介效率,是反映资金聚集与辐射的重要指标。贷存比越高,即使发生不良贷款的风险加大,当期盈利能力仍然越强;反之,贷存比越低,在风险降低的同时,当期盈利能力仍会受到削弱。贷款存款比指标是一种静态分析指标,为了能更好的反映贷存比的变化,本文引入动态分析方法,计算出贷存比的变异系数指标,衡量地区贷存比的差异。贷存比变异系数=贷存比标准差/贷存比均值。

3.金融对经济拉动作用指标――信贷比率

金融机构信贷比率(FICR)是衡量金融发展的又一重要指标,用来反映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效率,可以用“贷款余额/GDP”来表示,即每一单位GDP的增长所需要的信贷支持。

4.金融业发展环境指标――泰尔指数

为了准确反映各经济区域之间及经济区域内部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程度,以及总差异中有多大份额是由珠三角经济区、东翼经济区、西翼经济区和山区经济区的区间差异产生的,有多大份额是由经济区内部差异产生的,本文借用泰尔指数来度量区域金融差异,它较之基尼系数、阿特金森尺度等描述地区间差异(或称不平等度)的指标更符合我们的要求。

1967年,泰尔(Theil)运用信息理论提出一个可以按照加法分解的不平等系数T,该系数满足达尔顿-庇古 (Dalton-Pigou)转移原理、收入零均质性和人口规模独立性等特点,用于计算收入不平等[2]。泰尔指数的大小表明所考察范围内各区域差异性的大小,取值范围为0~1,T越大,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越大;反之,T越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越小[3]。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泰尔指数可按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三)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

1.金融深化程度的比较

本文根据广东省的4个经济区2000―2008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算金融相关比率,对广东省金融深化程度进行统计描述。

由图1可看出,2000―2003年,伴随着广东省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货币化和金融资产一直在递增,反映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金融相关比率在2000―2003年出现递增趋势。但自2004年起,广东省及省内各经济区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前银行业基本上是金融业的代名词,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逐渐起步,证券市场也开始上路,两者的发展使其自身在金融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它们在量上的波动已对整个金融业增速和增量产生巨大影响。但保险业和证券业基数较低,尚难以撼动银行业在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2003年广东省证券业和保险业增加值合计109.53亿元,占金融业增加值的26.2%。

从表1的各个经济区域来看,2008年珠三角的金融相关比率为267.46%,东翼地区为148.06%,西翼地区为111.46%,山区为146.59%,全省为240.05%。可以看出,珠三角经济区的金融发展规模超过全省,这说明珠三角经济发展快,储蓄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投资回报大,由于资金的趋利性致使资金流入量大,在各区域的金融资源竞争中,珠三角地区稳操胜券。东翼、西翼和山区的金融深化程度明显低于全省,在金融资源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2004年起,东翼和山区金融深化程度逐步趋于相同,而西翼地区金融深化程度自2002年起降至全省的一半水平以下,且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2.储蓄投资转化率的比较

本文根据广东省的4个经济区2000―2008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算贷款存款比及其变异系数,对广东省金融发展的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统计描述。

由图2可看出,各区域与全省一样,贷款存款比均小于1,即贷款小于存款,此情况不能认为是储蓄转化贷款的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广东省外汇占款多,外汇顺差对贷款需求有着很大的替代效应,导致广东省贷存比低。

由表2可看出,珠三角的贷存比与全省接近,呈现水平趋势,变动不大。东翼、西翼和山区的贷存比较接近,呈下降趋势,低于全省和珠三角地区,且与珠三角的差距有逐步扩大趋势。2003年以前,东翼的贷存比略高于西翼和山区,但自2003年起,东翼的贷存比急剧下降,2008年下降幅度为27%。

贷存比越高,表明当期盈利能力越强;反之,贷存比越低,当期盈利能力会受到削弱。广东省各家银行的主要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虽然中间业务已得到重视和发展,但在其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尚未得到极大提升的情况下,贷存比的不断下降仍导致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缩小,不利于该地区金融发展。

动态的分析2000―2008年各地区存贷比的变异系数,如图3所示,贷存比的变异系数从2000年的2.72%增至2008年的32.13%,增加幅度达到11.8倍。2000―2008年贷存比的变异系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说明各地区贷存比的地区差异在扩大,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与其他三区的差异。

3.金融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比较

本文根据广东省的4个经济区2000―2008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算信贷比率,对广东省金融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进行统计描述。

信贷比率(FICR)用来反映每一单位GDP的增长所需要的信贷支持。由图4可看出,2000―2003年各地区信贷比率维持平衡,说明各地区GDP的增长与贷款增长基本相同。而自2003年起,各地区信贷比率开始下降,说明GDP的增长超过了贷款的增长,其中,珠三角地区的贷款比率处于高位,山区、东翼次之,西翼最低。由此可看出,珠三角地区贷款余额对GDP变化的解释程度比山区、东翼和西翼地区贷款余额对GDP的解释程度要高,发达地区利用贷款促进GDP的增长更有效,欠发达地区的GDP增长受贷款以外的原因影响多。

4.金融业发展环境的比较

本文根据广东省的4个经济区2000―2008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算各经济区泰尔指数及总体差异,对广东省金融发展环境进行统计描述。

其中:T为Theil系数,测度区域间差异;Fi为第i个区域的存贷款总额,Pi为第i个区域的人口;F为广东省的存贷款总额;P为广东省的总人口。根据泰尔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4个经济区域间差异Tj,并计算出珠三角区域内差异TA、东翼区域内差异TB、西翼区域内差异TC和山区区域内差异TD。

根据泰尔指数总体差异T的计算公式:T= TD,计算出总体差异T,并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即总体差异等于区域间差异加上区域内差异,计算出区域内差异Tn,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由图5可看出,广东省金融机构存贷款资源分布的总体差异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的差异始终高于区域内差异,且二者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动态地看,2005年是区域内差异的拐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区域间的差异先上升后下降,后又再次上升,表明广东省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呈动态变化。

在所考察的2000―2008年内,区域间的差异对泰尔指数的贡献率维持在35%左右,而区域内的差异对泰尔指数的贡献率维持在64%左右,明显高于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这表明广东省区域金融差异更主要表现在广东省各经济区间的差异上因此,研究广东省区域金融差异,基于各经济区的研究更能体现广东省区域金融差异的实质。

从图6的四大经济区来看,珠三角的差异要大于其他地区差异,西翼地区的差异最小。珠三角经济区和西翼经济区的差异呈上升趋势,其中珠三角经济区上升幅度较大;山区经济区和东翼经济区的差异呈下降趋势,其中山区经济区下降缓慢,东翼经济区下降较剧烈。

二、广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广东省金融发展不断增长,但各区域的金融发展存在差异:珠三角经济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比东翼经济区、西翼经济区和山区经济区的金融市场发展快;区域间和区域内的金融差异总体上表现得比较平稳,根据区域间和区域内金融差异贡献率分析,区域间金融差异占主导地位,即各经济区之间的金融差异占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广东省各经济区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理区位对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

珠三角经济区拥有有利的自然环境,作为珠江出口处,濒临南海,毗邻港澳,离东南亚不远;有珠江水道,天然海道良港,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对内有多条铁路、公路大动脉从此通过,内陆运输便利;除此之外,这里是全国较大的侨乡之一,有利于招商引资;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正辐射珠三角各地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这一区域获得东翼、西翼和山区经济区难以获得的附加利益,促进了本来基础较好、投资收益较高的珠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2.经济发展差异对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

经济决定金融,从需求导向看,广东省各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生了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差异,从而形成了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翼、西翼和山区经济区相比,金融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流向珠三角经济区,从而产生金融发展的分化。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主体不仅会扩大对原有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作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回应,区域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都会随之扩张和发展。珠三角经济区在这种经济不断增长的环境中,金融得以快速发展。不仅如此,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存在固定的进入费用,在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时,如东翼、西翼和山区等经济区,大多数经济主体往往无力支付固定的进入费,因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也极为缓慢。

3.金融机构对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

金融机构是金融发展中主要的金融主体,地区金融机构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地区金融发展。因为金融机构存在追求最大收益、成本外化的特性,当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机构投资收益率高,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将在该地区广设网点。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广,也能增强地区资金积累能力。珠三角地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数量明显多于金融机构较为单一的东翼、西翼和山区,这种金融机构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影响欠发达地区资本形成能力,进一步削弱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造成地区金融差距不断扩大。

4.政策环境为对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

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从供给角度看,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政府的区域金融政策不同,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就存在差异。由于中央政府对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和经济特区澳门的金融支持,促进了靠近港澳的珠三角经济区经济和金融得以发展。同时,由于珠三角经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广东省的70%以上,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港澳经济的辐射作用,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发展珠三角经济区,政策上也给予大力支持,其中包括了支持广州市和深圳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等措施。这些间接使珠三角经济区对东翼、西翼和山区经济区信用资金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和吸引力,使这三个经济区的资金更趋紧张,最终造成经济区之间的金融差距越来越大。

三、广东省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得知,广东省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制度因素等,如何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作为政府,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必然存在。但是,即使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差距,也应该引起广泛重视。因为差异长时间的存在或扩大,必然会影响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对广东省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带来不利的后果。因而,在进一步推进地区金融发展的同时,应寻求在适度差异中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提供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广东省政府出台的“腾笼换鸟”政策对欠发达地区东翼、西翼和山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东翼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产业结构较好,民营经济较发达,对外贸易基础较好,起步台阶高,可以利用此机遇进一步发展其特点和优势。西翼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农业和重化工业,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层次,即沿着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转变。山区利用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因此,大力发展东翼、西翼和山区经济,为金融资源的发展和丰富提供良好的环境。

2.促进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良性互动

珠三角中广州市、深圳市及佛山市的金融优势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但这三个金融中心区域不能仅仅立足于珠三角,更要成为广东省区域资金聚集地,为欠发达地区融资提供更周全更便捷的辐射路径。同时,欠发达地区也应积极探索能够从深圳市、广州市及佛山市金融中心融通资金进入欠发达地区的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东翼、西翼和山区的区域金融发展良性互动。

3.建立和健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额金融服务体系

欠发达地区在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劣势,如何在劣势中寻求生存空间与创新,提升欠发达地区东翼、西翼和山区经济区的金融资源竞争力,成为解决区域金融差异的一大难题。由于很多现有金融政策在珠三角地区的适应性强,而在欠发达地区的适应性差,因此,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改革,大力推进适应于欠发达地区的多种金融创新。应在欠发达地区规划金融试验区,筹建小额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发展和壮大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鼓励典当、担保公司创新发展,恢复原来融资公司、信托公司的运作,完善评估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配套金融服务体系[4]。

4.政府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宏观目标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和谐发展的要求和经济周期规律,引导资金合理流向,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广东省政府实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腾笼换鸟”政策,应统筹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安排,通过项目安排与政府财政配套的启动资金,积极通过项目带动资金合理流动,通过启动资金财务杠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一步培养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

参考文献:

[1]幸晓维,叶健夫等.广东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2-13.

[2]张慧芳,王言峰.区域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以陕西为例[J].经济地理,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