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20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法律、管理·经济、历史·文化、语言·译学、文学·艺术、专栏:0~12岁儿童教育发展研究、教育·教学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8-6390
国内刊号:50-1209/G4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38
总发文量:2688
总被引量:4314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5.1369
立即指数:0.0239
期刊他引率:0.9833
平均引文率:7.041
  • 阿Q精神新论

    作者:罗良平 刊期:2004年第01期

    阿Q身为奴隶,却梦想成为奴役一切人的"人上人".这是阿Q性格里最根本的、核心的东西,他的一切思想行为,包括精神胜利法,都与此有密切关系.阿Q的基本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主义等级制度下,自己被人凌虐、被人吃,但也要凌虐别人、吃别人的人际关系的实质.这也是国民性的根本问题.只要封建等级制度的"鬼魂"还存在,阿Q就会存在.

  • 灵魂在暮色中前行——从《过客》看鲁迅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莉 刊期:2004年第01期

  • 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及对策

    作者:刘朝阳 刊期:2004年第01期

    重庆市城口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结合该县的实际状况,分析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和难点,提出具体建议,具有普遍意义.要全面推进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就应该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好不平衡问题;突破体制束缚,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 试论单位犯罪的分类及意义

    作者:江海; 唐代虎 刊期:2004年第01期

    相对于自然人犯罪来说,单位犯罪是在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另一类主体犯罪.从犯罪单位的性质、单位犯罪的纯正性等方面对单位犯罪进行分类研究,深化对单位犯罪这种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的认识,正确解读、认定和适用刑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 有机论自然观的生态伦理学意蕴

    作者:孙道进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自然观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持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论宇宙整体观,即所谓的"人天同构"、"人道与天道同理"、"人与天地参"、"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其生态伦理学意蕴可以归纳为:"和实生物"的普遍联系论、"物无贵贱"的生态平等论(道家)、"仁民爱物"的天人和谐论(儒家)以及"民胞物与"的终极价值论.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今...

  • 体验及其在学生主动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陈家耀 刊期:2004年第01期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部分新颁课程标准出发,提出了体验的概念、构成和分类,分析了它在学生主动发展中的动力作用、积淀作用和切入作用,为加强体验教育提出了理论基础.

  • 论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谭凤娥 刊期:2004年第01期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因人施教、身体力行等等.今天我们应当以辩证的眼光,客观分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之所在,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然后再作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的结论.

  • 自主学习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析

    作者:肖啸空 刊期:2004年第01期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下自我作主、自我决定、自我监控和调节的学习策略,该策略以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自觉的态度、有效的创造性的学习去促进学习者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自主学习的有关问题作了探析.

  •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中国人民的“保钓”斗争

    作者:张世均 刊期:2004年第01期

    钓鱼列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钓鱼列岛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而去,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钓鱼岛主权之争从此就变得错综复杂起来.但是钓鱼列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也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立场.

  • 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

    作者:钟汝贤; 何静 刊期:2004年第01期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领导的文化统战工作,同党的其它战线一样,在民族危亡之际,高举抗日大旗,揭露投降阴谋;坚持共同对敌,反对破坏抗战;教育亿万民众,认清国家前路,为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纵论方言剧

    作者:李敬敏 刊期:2004年第01期

    方言的正确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是必要的.方言剧创作的成功由戏剧艺术的成功与出色运用方言塑造人物、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两方面构成.方言剧创作不应一哄而上,也不可无端扼杀.剧作家应该从题材需要出发,通过恰当的方言形式,努力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较高艺术品位的方言剧艺术精品.

  • 仙游、楼观及盩厔的文化环境对《长恨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张中宇 刊期:2004年第01期

  • 唐以前“美人”意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李朝芬 刊期:2004年第01期

    '美人'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蕴涵极丰富的意象.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文'美人'意象中可以发现,自屈原以来文人们或用'美人'以自比,或用'美人'喻君,其中有着深层的文化原因,和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背景、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先辈文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 略论辛弃疾的角色转换及其心灵负重

    作者:易小松 刊期:2004年第01期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英雄文人.稼轩词中表现的情感有广泛恒久的可体验性特征,如果我们了解一个英雄文人的心灵历程、壮烈情怀,尤其是辛弃疾一生经历多次角色转换,以及由此而来的词人独特的情感和心态,就会对其作品的深邃博大的主题意蕴、沉郁悲壮的风格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

  • 中西礼貌差异论略

    作者:谢丹 刊期:2004年第01期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最早对礼貌和面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总结了六条礼貌准则.他们均强调其理论的普遍性,这是他们受到指责的众多原因之一.其实在承认礼貌的普遍性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礼貌的相对性;在探讨礼貌问题时,必须考虑礼貌的文化特征.本文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探讨英汉礼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