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杂志简介:《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07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药物与临床、儿童保健、误诊分析、专家论坛、讲座与综述、小儿外科、病例(理)讨论、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新乡医学院
国际刊号:2095-428X
国内刊号:10-1070/R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5
复合影响因子:1.5
总发文量:6617
总被引量:66555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2.3148
立即指数:0.145
期刊他引率:0.6563
平均引文率:10.7374
  • 哮喘治疗的演变与哮喘能否控制

    作者:盛锦云 刊期:2004年第10期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特别是支气管镜对呼吸道组织活检、病理、病理生理、细胞生物学科对哮喘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使我们对其认识得到不断修正、提高,随其治疗亦在不断修正完善中.40年代前仅认识到哮喘有平滑肌痉挛,因此治疗就是解痉.当支气管平滑肌发生痉挛,临床上表现有喘息时,就给予解痉药物,经典的有麻黄素、氨茶碱及β2受...

  • 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重塑

    作者:陈强 刊期:2004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的、以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1],哮喘时呼吸道重塑与哮喘症状的持续存在、严重程度及呼吸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重度哮喘是呼吸道重塑引起的不可逆性气流阻塞.重塑是指人体器官受到损伤后的修复,是一种自然反应.哮喘时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初始时可引起呼吸道功能性改变,由...

  • 难治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农光民 刊期:2004年第10期

    尽管重症哮喘/难治性哮喘(severe asthma/refractory asthma)仅占哮喘病人中少数,但他们的医疗费用占哮喘支出的绝大多数,并且对目前应用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其发病机制也尚未明了[1,2].目前,对轻至中度哮喘认识,大多建立在T淋巴细胞极化与Th2表型反应基础上,然而这一机制在重症哮喘/难治性哮喘中是如何发挥作用?是否有其他机制参与?因重症哮喘/...

  •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

    作者:刘建梅 刊期:2004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在"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中哮喘的概念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这种呼吸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呼吸道缩窄.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sponsiveness,BHR)和可逆性阻塞是其特点.它是当今世界威...

  • 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形成及细胞骨架蛋白降解影响

    作者:朱长连; 王小阳; 李同川; 徐发林; 王迎红; 邱林; 程秀永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温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硝基酪氨酸形成及细胞骨架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和胞衬蛋白)降解影响.方法结扎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7.8%氧气60 min制成HI模型,随机分成低温组(30℃,n=18)和常温组(36℃,n=18),均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10 h.每组8只,在HI后24 h处死,脑组织匀浆用于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余每组10只在HI后72 h处死...

  • 新生儿胃穿孔5例

    作者:潘风林; 石晓伟 刊期:2004年第10期

    1997~2003年我科诊断新生儿胃穿孔5例;男4例,女1例;早产儿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例;生后6 h 4例生后24 h 1例.入院后2例早产儿在暖箱内保暖、补充液体及能量,间断吸氧.另3例按HIE予综合治疗,病情好转后开始喂奶.4例d3加量进奶1 h后出现腹胀、呼吸急促、神萎,3例出现呕吐,2例带咖啡样物,面色灰暗或苍白,出现休克表现.腹部皮肤发亮、充血,叩诊...

  •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吴本清; YOUNG; You-choi; CHANG; Yee-cho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ELBW和2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的并发症[肺透明膜病(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未闲(PDA)、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进行分析.结果ELBW并NRDS、BPD、PDA、IVH、PVL、ROP发生率分别为81%、81%、25%、50%、13%、63%...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动态变化

    作者:罗荣华; 刘同菊; 李晓伟; 李秀梅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极期和恢复初期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及其在HIE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1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为对照组,对36例HIE患儿极期、恢复初期血清sICAM-1水平进行观察.血清sICAM-1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HIE患儿36例极期血清sICAM-1[(2...

  • 播散性隐球菌病5例

    作者:江鹏; 曹励之; 张国源; 尹红玲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及诊断.方法对1993~2003年经淋巴结活检确诊小儿播散性隐球菌病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均不能确诊,最后经淋巴结活检明确为播散性隐球菌病,予抗真菌治疗,死亡1例,临床治愈1例,好转出院3例.结论播散性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而淋巴结活检对该病有确诊意义.

  • 窒息新生儿脐血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严争; 林敦彬; 李慧贞; 黄秀琼; 成辉; 刘凡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窒息缺氧缺血后的变化.方法对32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用放免法测定ET、硝酸根还原酶法测定NO稳定代谢产物NO2-/NO3-.结果窒息组脐血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NO也较对照组高,但升高程度不如ET.结论ET、NO增高参与新生儿窒息的病理损害过程.

  •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

    作者:翁景文; 刘红; 李克华; 刘靖媛; 李云娟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特点,指导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对新生儿ARDS 3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新生儿ARDS的基础疾病以新生儿休克和围生期缺氧为主.均需呼吸支持治疗,8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补充,疗效肯定.随访24例中20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生长发育落后,3例死亡.结论新生儿休克是引起新生儿ARDS的主要因素,...

  • 新生儿撤药综合征9例

    作者:吴慧; 柳国胜; 罗先琼; 吕回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撤药综合征的流行趋势及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撤药综合征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母亲中5例明确有滥用海洛因,1例滥用可待因,3例具体不详;患儿给予苯巴比妥治疗,6例治愈出院,3例症状控制出院.结论我国近年孕妇滥用药物有增多趋势,最常用药物为海洛因;本病治疗常用药物为苯巴比妥,效果良好.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钠、钙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杨; 王琍琍; 宣桂华; 鹿玲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钠、钙离子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7例HIE患儿行血清钠、钙检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非HIE患儿32例为对照组.结果HIE病情程度越重,血清钠、钙越低;CT分度越重,血清钠、钙越低;血清钠、钙于疾病初期降低非常显著,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治疗1周后均显著升高.结论血清钠、钙变化对HIE病情判断有一定...

  • 简易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作者:赵振芹; 张雪梅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简易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的疗效.方法呼衰新生儿58例,其中Ⅰ型呼衰21例,Ⅱ型呼衰37例;观察患儿在用简易CPAP 6 h后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比较pa(OX)及pa(CO2)变化.结果用简易CPAP后53例呼吸困难及缺氧征好转,血气pa(O2)明显提高(P<0.01),pa(CO2)显著下降(P<0.01).结论简易CPAP可改善氧合,对轻中度呼衰...

  • 全胃肠道外营养在新生儿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蒋婧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在新生儿围术期应用.方法对73例新生儿围术期应用TPN支持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均痊愈出院,发生静脉炎3例,胆汁淤积1例.结论TPN可改善新生儿围术期营养不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