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15:32:36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1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使广大大学生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入、更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积淀,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价值,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现在世界日益开放,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广泛而激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成一定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传统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因,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中,凝聚着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是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环境和重要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传统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渊源,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注重“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处在转型之中,经济利益、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我国传统文化及其教育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当前,一些大学生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扭曲、诚信淡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根本不重视。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疑惑、偏差甚至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往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所忽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以致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完整、整体性不连贯,教师队伍自身传统文化素质也不高。

(二)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贫乏

现在不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很差,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哲学思想知识了解掌握得更少。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美国访问交流时曾感叹,我们去留学的一些学生对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说不出个道道,不知《论语》《中庸》[2]。随着各国交往交流影响的扩大,不少大学生只重视外语的功利性,轻视母语。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对中国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很差。当代大学生大多难以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境,不能亲密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正确理解文化精髓,难以直接阅读古文和传统经典,更不用说能写作古体诗词、对联了。

(三)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淡然漠然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思想是巨大而宝贵的历史遗产和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德为先,而现在有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我国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如只顾自己享受乱花钱,不顾父母艰辛,无节制地向父母要钱甚至骗取父母血汗钱等。现代化的发展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统一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腾飞的历史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著名史学家张岂之教授说,作为中国的学生,“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唯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3]

(四)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干扰和破坏

当今时代,全球力量对比正在深度化调整,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国社会在加速变革,各社会群体的分化,各种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我国,网络媒体上各种不良和有害信息的大量传播,大学生很易受到影响,一些大学生容易对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产生盲目地崇拜。西方国家一直在竭力向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兜售他们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现在西方的文化产品充斥中国大学校园,大学生很容易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影响,进而怀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如美剧《纸牌屋》,2014年在中国播出,一些大学生看后即对爱情与权利等产生“新”的认识,冲击和冲淡着中华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和加强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关键,起主导作用。一是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教师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充分解读传统文化及其时代意义价值并且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水平。高校具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与优势。三是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四门必修课是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找到切入点、共鸣点,使大学生能够更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教材和读物,开设相关选修课。课堂理论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贵州大学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7月贵州大学成立了阳明学院,以“以生为本,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知行合一”为价值观,开展本科通识教育,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纳入正规教学计划,这也是一种教学与实践改革。

(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文化资源特别是利用好网络媒体资源,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呈现。建设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校园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拓宽适合大学生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线上教育平台。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重要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功能。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使大学生更好更充分接触、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四)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学习和认识

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如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大学生对学校及其周边的纪念馆、博物馆、伟人、名人故居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等生动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参观考察,并建立相关教学与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与贵阳孔学堂联合制定了《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花溪片区高校大学生到贵阳孔学堂听讲座学分认定工作方案》(试行)。方案规定,贵安新区大学城、花溪片区高校的大学生,到贵阳孔学堂听满6次讲座,可以获得1学分。贵阳孔学堂是以“学研”为主的传播、交流、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机构。这是贵州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孔学堂合作,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新举措。

在科技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不断完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2016-07-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2篇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争相“破译”本国传统文化对本国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可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文化基因”,从而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本国的文化优势。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炎黄子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这一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的落实需要以各学科课程教材为载体,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旨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及政治核心素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其重要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与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一致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思想理论课,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着力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品德高尚、政治素养过硬的青少年。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同宗同源,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

2.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阵地

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德育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目标高度一致。

3.与传统文化的互补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完备,贴近学生生活,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丰富、意境广远可以形成高度契合的互补效应。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润物细无声”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使青少年学生在全面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从而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难点在于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选择适当的策略来收集、选择、加工及应用相关素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关键。

1.素材收集策略

收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时要处理好“学生需要”和“学生想要”的关系,即选择学生需要的内容要以学生想要的角度来选取。在宏观上需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依照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顺序来收集素材,在具体处理上则要更加注意选材的角度,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来选取对学生有所帮助的素材,在素材收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由己及人”的认知规律,依此教导青少年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自己、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入,收集相应的素材,如“谨守本心是智慧”、“百善孝为先,人首先要尽孝”、“珍惜盘中餐是爱自然也是爱国”等等。这样以小见大的解读,不会使学生觉得教师说的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假、大、空”。从学生举手之劳能做到的事情出发,一步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育人的效果。

2)从学生的关注角度收集素材

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猎奇喜新,要对他们的“胃口”似乎很难。实际上,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调整我们的选材角度会获得意外之喜。以北京2014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为例,如果是语文教师来讲解这篇作文的写作技法,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如果在思想政治课上,由思想政治教师“错位”地讲解我们生活中的老规矩,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必修3《文化生活》中,“老规矩”这样的素材既可以用来导入课程,也可以作为案例详细讲解,都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选择“学生有所关注,但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作为素材

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都有所关注。但有一些问题他们不曾深入了解和思考,这样的问题恰恰是最有价值、最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让学生既有所思又有所得的问题。例如,在必修2《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授课过程中,有一个小活动是让同学辨别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将其省略而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但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拿出口袋中的钞票观察并和同桌讨论。实际上,这一课“食之无味”的“民族文字”正是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反复强调的“文化的基本载体”,而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学习的表现也正是教师求之不得的理想学习状态。只要教师能关注到教学中这些被忽略的细节,选择这样的问题作为素材,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就能成为既受学生喜欢,又能在无形当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赢课程”。

2.因材施教的选择、加工策略

素材的收集是前提,而对其选择、加工的过程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不可忽视。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线索,选择和加工素材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要因“材”(教材)施教。思想政治教 师既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编排逻辑和重难点知识,又要明确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关联程度,综合考虑并确定选择和加工素材的具体方式方法。

以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文化生活”的内容“易学难精”,重在文化现象背后的精神内涵,贵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课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高度相关。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重点则在于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这样的章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以“面”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需要选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辅助教学。

与之相反,必修4《哲学生活》中虽然也须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教学的重点在于阐释哲理,教材编排也不允许教师大篇幅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两者关联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以“点”的方式进行,不能过分占用课堂时间,影响正常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进程。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侧重、点面结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思想政治教材当中。

不论是素材的收集还是选择和加工,最终的目的是要运用,这是赋予素材活力和生机的途径,也是完善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对于素材的运用,不可盲目,要要遵循一定的策略。

3.素材应用策略

1)结合教师特点和学生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具体应用必须结合教师自身特点与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与文化特长对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但课堂并非是教师一人的“秀场”,教师同样需要考虑自己的应用策略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

2)教师的“画龙点睛”

“画龙”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整合相关素材,根据每个班同学上课的特点制定每节课特有的应用素材策略。“点睛”则是指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现场生成最富针对性的“临场发挥”,通过少而精的“生花妙笔”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教师的“独具匠心”。同样的素材在不同教师手中其应用方法千差万别,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师们只有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应用心得,才是最佳的素材应用之法。

三、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须突出重点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话可说,而是有太多的内容可以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最重要的内容。

1)人格修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教会学生处理“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以德立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养成之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青少年学生正心笃志、崇德弘毅。

2)社会关爱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教会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极具特色、行之有效、发人深思的“为人处世”之理:面对他人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面对社会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面对自然则要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中国古代先人富有哲理的思考,至今也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3)家国情怀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教会学生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磨难与外侮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是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深刻爱国情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成为爱祖国、懂自尊、有自信的中国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想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1)明确思想政治课所具备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提高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要性的认识,要明确思想政治课不仅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也能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平台。在思想政治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还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的精准阐释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极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功底。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知识面本就很广,既需教师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需紧密关注时事,时刻更新教学内容。如今,还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中国古代的历史史实、历史故事、风俗习惯、名人轶事、名言警句、传统文艺等方面的内容,这需要思政教师持续不懈的努力。

3)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合作交流,通过现代教师交流手段在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当中产生新的灵感和创意,共同探索在思想政治课上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之道。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形成“学科合力”

思想政治课、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平台。各个学科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互动、互助、互补可以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从可行性来看,首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各学科教师共同需要完成的工作,各学科共同协作、相互交流对完成这一工作大有裨益。其次,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教师交流更加直接、更加频繁,这样的环境对跨学科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次,共同的教学安排和校园文化有利于统筹一致,整体安排。

从有效性来看,第一,跨学科的交流可 以形成“美第奇效应”,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第二,打破学科的藩篱能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知识的主人,能够真正的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来印证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第三,跨学科的学习体验,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值得我们为之终身奋斗。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3篇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指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 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①。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现实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

文化具有“化人”和“人化”的社会功能,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阶级或者集体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权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者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思想的教育,也就是意识形态的教育”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服务的思想教育。从历史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它所依托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更与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梳理, 挖掘传统文化精华,融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支撑。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无数伟大、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和谐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撑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爱国主义精神、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甚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内容都应积极挖掘,都可以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内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述有诸多精辟之处。我们不仅可以将传统经典中的精华借鉴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受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与特点,综合运用儒道释文化经典事例和经典文字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变无味的理论说教为生动且内涵深刻的经典教化。正如学者李大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道德感化、心理感化、自我教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路径创新可资借鉴的有效方法”③。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存在现状,笔者所在课题组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十余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其中男生35人,占19.13%,女生148人,占80.87%。调查者的专业涉及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农林类、法学类、文史类、艺术类、哲学类等。问卷设计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践行和接受渠道等方面展开调查。

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1.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38%的大学生普遍认同并肯定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62.84%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接受时要有所扬弃。只有0.55%的不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这说明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抱有高度信心。

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多局限在知识层面和艺术形式呈现层面,较多关注的是历史文学知识及传统艺术,64.48%的大学生对古典诗词赋、小说、民族音乐或舞蹈、戏曲感兴趣, 42%的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释道的三大思想精神能够了解和予以区分。同时,大学生对于传统哲学思想特别认可,超过70.49%的受访者认为特别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所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践行

受访大学生普遍能理性地认识传统文化,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衣冠服饰、民间工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并对此表现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强烈的使命感。同时有6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在实际生活中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49.73%的受访者认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应担负重要责任,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45.36%的表示会在平时适度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慢慢积累并积极影响别人,93%的愿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努力。

3.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接受渠道

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调研显示,影视作品、书籍报刊、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是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大学课堂传播传统文化功能的欠缺,也反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虽然不少高校均已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但因师资水平和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教育效果差别显著。不少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占学校课程总量比例不足;课堂教学整体覆盖面有限,课堂教学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

80%的受访者欢迎传统文化进校园,愿意选修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凝聚师生人心,丰富校园人文底蕴,有助于同学们修身养性、塑造健康人格。但不可否认,当前一些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和有效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品位有待提高、设施不完善、底蕴不够、建设缺乏整体性等一系列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明显呈现碎片化和表面化,侧重传统知识的传播,忽视精神内涵的传承和人文底蕴的培养,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可应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虽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互相融合与互相促进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出发,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已有理论进行完善,进行以“身体素质-人格修养-社会道德-家国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实践与探索。

具体来说,即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基本价值理念,引导其从个体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人格修养,逐级上升,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道德的养成并达到以国家民族使命为己任的内在共识,最终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的统一。

身体素质是对于个体而言的,作为承载国家梦想、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青年,具有强健的体魄是一切之根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气功、武术等很多都表达了对于身体的关注,体现了对于健康长寿的追求,例如:《庄子》的《养生主》提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的养生思想④,正契合我们当今所愈来愈重视的青少年身体素质。

人格修养主要指向个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心性论基础之上,强调道德修持是每一个人都所应当具有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方面内容可以通过中国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茶艺戏曲等作为代表陶冶当代青年的心性和情操,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

社会道德则从对个体的关注逐步上升到群体。中国哲学中的各家都对道德的概念和内容有着自己的论述,有为学为道的区别。如果说之前的身体素质和人格修养是通过增加积极的知识来实现为学的功用的话,那么社会道德方面的内容就是通过提高精神境界来达到道德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约束,体现为道的目的。

家国情怀主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教化之学,尤其强调合理把握个人与国家民族的辩证关系。《大学》强调儒者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与家、家与国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培育下,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可以说,家国情怀已经在千百年来“成圣”理念的教化之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中的核心要素,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也正是如今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之一

总之,关于身体素质-人格修养-社会道德-家国情怀的内容,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从个体到共同体逐级上升的内在联系。同时,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在梳理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脉络的基础上,以“身体素质―人格修养―社会道德―家国情怀”为主要内容,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媒体等手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研获得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在所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实验性的实践探索,即从大学生入校开始,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强调学生的内省教育,在培养、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强调将知识、能力等显性教育的东西,通过大学生的心灵感知,内化为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

首先,以内化于心为切入点,培养目标由知识填充转变为人格塑造与底蕴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理念。在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我们统筹布局传统文化教育,将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当中,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立足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积极营造乐善好学的文化氛围。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学习”等主题活动,通过促进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发挥其在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其次,以外化为行为着力点,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传统文化实践。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以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效性,注重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以历史事件来解释时事发展,用传统道德来诠释社会现象,将传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之中等。举办民俗文化节等同学们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吸引同学参与,在互动中使同学们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外化于行。

最后,以分层培养为生长点,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需求策划组织了“寻迹博物展馆,强化民族豪情 ”、“品味民俗国粹, 尽享非遗之美”、“亲历文化讲堂,结交文化友人”、“倡导博雅教育,培养博学才俊”、“构建实践基地,内化德行修养”五大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类分层育人社会实践活动,对理工类学生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的学习,旨在养成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类型、特征、价值等深层次问题开展研讨,增强大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送传统文化信息,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修己慎独、克己奉公、精忠爱国,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学习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更通过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自觉将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上升为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使命的高度,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顾冠华.中华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②王威威.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③李大伟.基础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江苏高教,2012(2).

④刘永.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机构视域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5(11):91-94.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华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2]王威威.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3]李大伟.基础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江苏高教,2012(2).

[4]刘永.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机构视域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5(11):91-94 .

[5]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6]罗双凤,罗平西,冷树青.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05).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4篇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指经过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从广义上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而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而其中的“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内容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具民族生命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中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精神意识越来越淡薄,缺乏内省之心和自我约束力,受挫心理承受力差,更重要的是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最后导致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文化底蕴,一个精神支柱。

实践证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搞好学科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经典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礼义廉耻、文明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能有效陶冶少年儿童的心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健全其人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崇高的人生信念,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1. 从阅读经典文化名著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针对青少年阅读的误区,学校要营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创造让学生亲近经典书籍,阅读文化名著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和途经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名著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从而丰富知识,提升修养。

从2011年开始,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认真开展了《未成年人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内容研究》课题实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把“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设置为校本课程,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老子》、《论语》、《大学》、《中庸》和优秀古诗词等经典文化内容作为阅读教材,通过精心编排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和阅读辅导校本教材,结合平时学科课堂教学,有意识、有创造性地渗透中华经典文化理念,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经典的魅力,接受文化经典的熏陶。在辅导教材编写方面,以“忠”、“孝”、“诚”、“信”、“礼”、“仪”、“廉”、“ 耻”等内容为主线编写成 “忠孝篇”、“礼仪篇”、“诚信篇”、“廉耻篇”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精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典名句、故事,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通过阅读指导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比如“诚信篇”共有15课,分别按“自我认识”、“对晚辈诚信”、“对朋友诚信”、“对顾客诚信”、“国家君王对大臣(百姓)诚信”、“对陌生人讲诚信”等顺序进行编排。每一课都分别从“导入、感悟、心灵驿站、名言欣赏、探究践行”五个方面进行设计,通过故事教育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阅读指导方法方面,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反复接触、熟读成诵,不求理解、只求记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对开展经典诵读指导的最好诠释。所以,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外,还根据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放经典诵读CD,或举办以经典文化为主题的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或开展校园“小百灵”古文新唱比赛,或反复放映经久不衰的经典影片等,让学生始终沐浴于神秘的文化天地,产生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把经典文化的反复影响自觉转化为言行的规范、文明、得体和优雅,从而实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2、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多途经挖掘德育优质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除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之外,一些健康向上的图书报刊、戏剧电影、历史文物、风土人情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教材。所以学校要多途经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及时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多组织学生参加观看优秀电影、戏剧、歌舞以及剧评、影评、书评等活动,使他们在阅读、观赏、娱乐等活动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地方青少年宫不应该成为文化实习学校,图书馆不只是摆设,学校要充分发挥这些场馆和设施的育人作用,让这些地方文化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未成年人开拓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自己的精神园地。

网络是时展的产物,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工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有健康的,也有消极颓废的,因此,学校在做好网络优质资源推荐的基础上,要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教育,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同时与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构成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学校要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加强网络和网络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律自控,从根本上防止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学校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网络资源下载把关工作,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要严格过滤,预防不良网址进入校园网;要鼓励学生多在校园上网,建立“家长课堂”向家长培训网络知识、青少年心理知识及家教成功经验,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积极有效,有的放矢。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5篇

关键字:传统文化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耸逗捅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作为培养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就我国美术专业院校来说,相关教育者应结合美术专业大学生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偏低的实际,积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夯实思想教育基础,以确保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事实上,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美术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根据我国在2008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所得,在普通高校,学生对问卷的正确率只有62.27,而在美术类高校中,正确率只有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相对较低。此外,我国还进行了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占了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教学的则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1.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年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点,“天人合一”更是被视为了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在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今天,美术院校的学生思想也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其实作用。倘若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引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兼备道德、尊重、顺其自然规律的素质型艺术人才。

1.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历年来也有无数的诗词作者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歌颂和阐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资源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1.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随着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学生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日趋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冲击,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人际和社会的态度。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代高校大学生当中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不断滋生。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时展实际,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资源,并把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三)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作贯穿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美术院校传播和贯彻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6篇

【关键词】中华节日文化 构建 原则 思路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课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在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既要传承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精华,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内容、途径方法、载体的创新。当前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教育上。对待传统节日文化不能全盘吸收,必须是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的过程中还得合理地加以改造、创新,找出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益的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既要保留节日的传统气息,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对传统节日进行创新和包装,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赋予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要推进传统节日与现代网络技术的结合,利用移动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和数字娱乐产品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借鉴和吸收西方节日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节日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深入挖掘这些节日、纪念日的内涵,辅之以有效现代化传播形式,必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插上传统的翅膀,焕发无穷的人文力量。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更能发挥其凝聚力功能、行为约束功能、关系调节功能和宣泄功能,使受教育者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在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坚持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既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又能锻炼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开展活动的能力。通过课内讲授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课外实践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中华节日文化的名篇,节日期间,在校园内组织一些相关节日文化沙龙活动,并鼓励学生加入到节日诗文的创作中,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将德育寓于节日活动中,营造浓厚的校园节日文化。

联动与互动结合原则。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在传统节日教育中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努力探索各种途径将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开创合理而有效的教育形式,使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提高了现代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高校建立联动机制,调动领导、教师、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才可持续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形成师生交往互动观。课堂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课外实践活动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全员参与和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

知与行相结合原则。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要大学生知道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大学生在行动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必须克服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弊端,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上来,把学生的自觉实践作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让学生结合实践认真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获得深刻体验和理解,使之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认识以至信念。要组织学生通过校内外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接触,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社会调查导航计划、自主学习导航计划、服务社会导航计划、社团导航计划、文化育人导航计划为引导,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路

以课程化的思路构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体系。所谓课程化就是开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五项标准:“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教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建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开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可以规定2~3个学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原有的传统节日名目繁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五光十色。因此,在构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内容时要精心选择,可按照2个学分的课时,精选九方面构成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春节文化、元宵节文化、清明节文化、端午节文化、七夕节文化、中秋节文化、重阳节文化、其他重要节日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并都按照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进行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节日起源、传说、习俗和文化内涵。课外实践教学分为自主学习和节日文化活动两部分。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名篇赏析和推荐阅读诗词篇目;节日文化活动包括活动设计、案例及其点评等。以上内容编写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程》中。

二是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外实践教学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实践课进行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规定为3~4学分,专科本科每年一个学分,这门课贯穿大学全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包括五个实践成才导航计划:和谐之家实践成才导航计划、社会调查实践成才导航计划、服务社会实践成才导航计划、社团活动实践成才导航计划和自主学习实践成才导航计划。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以贯穿在五个实践成才导航计划之中,但主要是以自主学习和节日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写下心得体会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学校还以讲座、故事会、文艺演出、社区服务、主题演讲、征文等多种方式开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文化沙龙活动,组织策划或参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

建立三位一体联动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组织运行体系。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要让全程化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多种资源,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联动育人机制:第一,学校党委和行政制定文化建设规划。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牵头,主办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第二,建立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由从事文化教育的教师组成,负责节日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课外节日文化活动的设计,制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大纲,编写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教材,承担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教学任务,还要承办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外实践活动。第三,成立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教研室。教研室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学工部、团委负责人为正副主任。明确教研室的职责:选拔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师并负责排课;制定每学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组织实践课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考核督察实践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负责开展实践课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实践课教师考核学生实践课成绩。同时,组建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团委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织和考核学生参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情况。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践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历程中,可以引以为鉴,做到优良文化的传承,明白在文化背后所产生的对朝展的意义。在中华发展的历史浩程中,每个朝代在历史长河行程中都留下了辉煌的足迹。而对于文化的遗留也从史鉴中可以知晓,放眼天下,睥睨众生,我们在历史长河的畅游中可以修其身、养其性、正其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显现得极为突出、耀眼。当下情形下,教育部门相应地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艺术类高职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也做着万全的准备。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教育工作者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完善落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从传统文化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世界各国、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传习至今。中华的传统文化汇集了各个朝代的文化,而在传统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影响了中华近千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各个派家所主倡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形态,而在这些思想背后的表现形式有(我们对文化学习的来源):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曲剧、国画、书法、对联等。在古代文化思想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对中华传统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数千年在历史的洗礼下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古代人智慧上的结晶,对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举足轻重。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第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族凝聚力的理解;第三,发展都是相互约束、相互互补的,都有其相通之处。5000年历史所凝结的文化结晶,是古人数千年思想和行为的演变过程,以史为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及广度。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汇集之处,体现了该民族在当今社会到未来发展前景中的价值取向、发展过程中的思想面貌以及最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华夏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完全断流的文明,中华文明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摸索前行的以生活实践为引向的过程中凝聚出来的一种传统文化的汇总,通过对中华民族生息的记录,为后世的华夏子孙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五千年的文明结晶在中华历史史谱上熠熠生辉,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独有标志。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朝代更迭的生活形式,以至于提取出了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及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因子。在对文化因子的学习、研究、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因子的理解以及传承,我们意识到古人的智慧也可以用于现代社会的建立,中华的历史进程下凝聚出的优良品格用于现在也是可以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阐述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而这些优良的品格用于现在发展中的我们也是通用的,中华历史长河中的守时尊位的观念可以使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让守时的观念深入人心。“知常达变”更是我们对自身修养的重视程度,也是我们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在文化的教育工作中,知常达变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从而明是非、知对错。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一观念更多的是对于领导人来说的,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其中的修身之道也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文化传承。而对于国家领导者来说“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就是“修身”,无可厚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和运用达到了最高点。建功立业的观念,则更多的是用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有效背景下,发挥自己的优势之处为国家做出相应的贡献,是我们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好比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了国家对于当今的群众来说是最基本、最根本的依靠,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容身之所,所以对这些文化因子的学习,让我们在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的基础上,学习“知常达变”的文化,从而以一种“建功立业”不遗余力的心态为“治国”做出我们相应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所有的智慧上、行为上的结晶,而我们在这个统一了五千年的文化上进行思想上的畅游,正视中华五千年的“根”与“魂”,华夏之地就是我们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魂,他们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力臂点,我们在这方面必须做到“根”与“魂”的结合运用,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在当代人身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魔力。所以,在新时代,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修自身之身,养自身之德,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相结合,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与文明。

二、统统文化教学下面临的问题

1.文化断层的现象中华历史,世代相传,但是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在某些时段有过断层,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断层的文化往往不能考究到历史的真相,从而出现空白的、不了的文化背景。就好比夏朝的历史文化记载基本在古史上得不到考究,只能通过文人笔下描绘进行探究。2.文化被曲解文化被曲解在发展史中屡见不鲜,以《三国演义》为例,作者站在汉代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弘扬汉邦制度为中心思想,事实上的三国在《三国志》上得到更为深层的认知。3.文化普及的难点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上述其实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文化普及中遇到的人为因素,比如学生的兴趣不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外界的诱惑太大,学生本来就不喜欢被约束,只会在意自己是不是爱好,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作为自己的思考侧重点,往往会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古语曾言“趋利避害”也是阐述了这一道理。而当下最为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做到顺水推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地方

1.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中,往往因为设备的问题会对教学质量、教学进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学设备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相较于教学本身,我们只是有效地利用设备辅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工作质量。2.校企文化的重视高职学院的学习更多的是文化融入校企,在文化与校企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而当下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在校企的核心思想为前提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普及教育和思想的推广。所以在校企文化的建立和重视程度上,高职院校应当给予极大的重视。3.推广力度的扩大在当下社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文化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容易偏离重心,一味地只重视学生相关专业的学习,而对于文化的忽略也是必然的,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思想上的启蒙往往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所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是至为重要的内容。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于高校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对于泱泱五千年中华历史,而我们可以通过几本书就能掌握其精髓,所以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要达到最基本的职能。结合当前教育形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民心,为修学生之身、养学生之德,从而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进程中,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起始点,以高职院校的教学为发枪令,在这没有终点的行程中充分地让学生认识到古人的智慧、理解古人的思想,从而对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出审视,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得自身的涵养、自身的眼界不仅局限在校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