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华文化的价值

中华文化的价值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2 17:09:21

中华文化的价值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1篇

【关键词】后奥运;武术文化;养生;和合

从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国际体育民族化和民族体育国际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已受到国人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接受和认同,正在融入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的发展及其历史教育传承特征,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后,中华武术的文化价值,进行现代武术运动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教育,实现“文化武术运动”的广泛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武术文化概念界定

武术文化是近些年才产生的词汇,随着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以及人们对武术内涵的不断挖掘,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对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国内学者在九十年代初才提出一些有关武术文化的观点与认识。武术文化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笔者只能将国内学者对武术文化定义所给出的一些观点作以梳理,并对武术文化概念作以辨析。

1990年旷文楠等人在《中国武术文化概论》中认为:“武术……是一个与外在的文化大环境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并以这种联系和交流为生存前提的系统结构。当我们将武术视为这样一个文化系统来加以研究和探讨时,我们便称之为武术文化。”

2001年学者张翠玲在《也论中国文化与中国武术》一文中谈到:“(武术文化)它是以武术具体的动作形态为载体,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形态。”

2005年学者刘景堂在《论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一文中对武术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武术文化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均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行为特征。……武术文化的涵义就是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在千变万化的人体动作中,反映出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美感与文明程度。”

2006年学者王岗在《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中认为:“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武术方面的综合反映。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学者王军在《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中对武术文化的认识是:“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并与世界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

2007年赵忠华在其《论武术文化的现实价值》一文中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为:“‘武文化’是特指关于武术的意识形态,包括武术在动作形态上的文化特征,设计动作形态的内在原则,以及武术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方式等。正如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武术文化不仅具有建构人的价值意识的直觉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逻辑性格;它一方而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对外部世界思维的肯定形式;另一方而,它又构成一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世界,构建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定势。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对武术、文化及武术文化的概念从逻辑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了论述,但对这些概念的界说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一方面因为武术文化体系较为纷杂与庞大;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一些学者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缺乏深入的学习与探讨;还有就是历史的车轮始终不会在原地打转,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些内容的变化使得武术文化绝非一个概念能够界定;再就是因为武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处于不断变更之中,任何静态文字的描述,都只能出现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因此,完整而比较准确地界定这些概念显得十分困难,也难免会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只能通过对概念的梳理来认识和掌握其内涵。

2中华武术对“生”的思考

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极其注重对“养生”的追求,谈“养”文化之前我们首先应了解武术对“生”的追求与价值观念,因为“养”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人对“生”的追求包括生命、生产、生活、生存(谋生、求生)等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同武术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类的本能所体现出的对“生”的本能追求产生了武术,形成了武术攻防的特点与价值功能,人类通过武术实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与追求,但随着人类私欲的不断膨胀,武术同样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然而,武术产生的初衷却是为使人类获得更好的生存资格与条件。〔1〕

从人类生命起源到远古时代“人少而兽众”,原始先民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和获得更好的生存必须要通过武力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用武力手段获得食物作为“生产”资料,以满足长期“生存”的需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快就进入了人类社会文明阶段,此时战乱四起,人们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而求得生存,一个部落或一个民族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借助武术训练来增加将士的战斗能力。武术成为整个冷兵器时代“安生”立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后来武术又成为从古至今中国社会中一类人群重要的“谋生”手段和技能,习武之人在古代战乱时期可以充当保家卫国的“将士”;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习武之人依人做客成为“侠士”或“刺客”;古代私学、馆社组织、民间团体、教会帮派等组织机构的武术教头;宋朝武举制的出现,使习武之人可以高中“状元”,成为高官;清朝时期习武之人又出现在替人看家护院的家丁,给达官贵人充当私人保卫的保镖,还有就是收人钱财为人包运财物的镖局镖师等等。这类人群的谋生手段都是依靠武术这项技能而获得的。

对“生”的追求是人类一种伟大的奋斗目标,生存欲望是一切生命的本能,无论是征服自然,还是征服敌人。人类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由“生”开始的,包括生产、生活、生存(谋生、求生)都离不开武术的存在,而运用武术获得长期生存资格是满足人类生存欲望的基本手段和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是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中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2〕

3中华武术对“养”的追问

美籍学者孙隆基在其《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一书中提到:“中国人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意向,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养’字,每一个人都几乎将全副心思放在‘养’自己的身体(亦即是“揾食”、“补身”),‘养’老婆,‘养’孩子(亦即是安身立命,生男育女),‘养’上一代(亦即是“孝”)。”中国自古代开始就认为解决大众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可以获得“天下太平”,这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最低生存保障条件。“太平盛世”可以体现中国人对“养”价值的终极追求。中国人眼中的“养”文化大都表现在“养护身体”、“养家糊口”、“修身养性”等价值观念上,这些内容都与武术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人们通过习武可以使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满足生命的需要,体现出“养护身体”的价值功效;习武者在武德的教化下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陶冶情操,改变了自己的性情与性格,满足了人们“修身养性”的需要;人们还通过习武获得了谋生手段,保证了自己和家人的长期生存资格,体现出“养家糊口”的作用。“养”是建立在“生”的基础上,同时又是一种对“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超越与升华。“养”是为了使人更好的“生”(即存在),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生命观”的深刻认识,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尊重以及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3〕

前些年有学者曾提出,“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国内学者对此观点颇有争议。笔者认为武术运动具备了体育的健身、娱乐、竞技等方面价值,但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养生价值,这个内容成为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体育的观点是“生命在于运动”,以“身体运动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而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运动文化是武术,而武术所体现出的内涵则是以“运动养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内容,集中反映出中国儒、释、道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处世原则,还表现出一种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追求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思想。

4中华武术对“和”的追寻

中华武术长期以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蕴化了武术“和”文化的思想与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焦点也在于对“和”文化的追求及“和而不同”思想探讨。武术本身所反映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尚和中庸”、“和为贵”、“和谐”的思想以及对“和平”的不懈追求,而武术本身则具备的“争斗”、“攻击”的实质,可以说武术文化将“和”与“争”的文化精神与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武术本身可以说是“和”与“争”对立统一的产物,武术的追求是“和”,而表现形式则为“争”,武术的自身功能特点与“和”文化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又相互制衡,对立统一,协调发展。西汉刘向在《说苑》有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晋束哲在《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指的都是“以文教化”之意,文武对举,主张无论对内、对外都要以文教化,对不能接受文化的将要实施武力去征服。人类私欲的膨胀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导致了战争的出现,而动用武力则是平息战争和稳定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手段,武力是解决文治以外最有效的方法,以武力的征服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新世界。〔4〕

学者鲍振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和平主义思想,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处理国家和民族关系的最高准则,而是包含着天人之和、身心之和、人伦之和、社会秩序之和、协和万邦五层意思。这五层意思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以和为贵”,把“和”视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成为自古以来人们为人处事的重要准则和信条。佛家也有句名言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家的主张则是“不争”、“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思想。墨家所倡导的是“非攻”、“兼爱”。兵家的至上境界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说武术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儒、释、道、墨、兵家中无论是提倡入世还是主张出世的思想都是期望天下太平而无争,愿世界和平。“和平”体现了武术与奥运,中西文化的共同追求,从奥运的“神圣休战”到武术的“止戈为武”的无处不体现出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人类的渴望赋予了奥运与武术共同的神圣追求。

中国追求和平文弱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不尚征伐,而尚和中庸的民族个性,所追寻的是在和平中求发展、谋进步、倡和谐。因此,中国历史重大战争都是出现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性格同时决定了武术的价值取向,所体现出的是追求人类和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秩序文化。西方的民族性格主张尚力、尚强,西方人视竞争为生存之本,在竞争中谋发展、求生存。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说:中国常于“和平”中求发展,立思想;欧洲常于“斗争”中求进步,著精神。人性的弱点和本能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原始攻击性本能。因此,西方人希望通过奥运的“神圣休战”来抑制人性的贪婪及展现对和平追求的美好渴望,在和平中寻求公平、公正的竞争。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意境。〔5〕

5中华武术对“合”的追想

中国武术中“合”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合一”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入与思考。

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无论是儒、道、墨、佛,任何一家学派都在“天合一”这个观点上有所认同,宋人邵雍有云:“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见古人对天人思想的重视。因此武术在历史发展中必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所融入与发展,同时也赋予了武术文化深刻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起初所表现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认为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逆的,人要生存就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渴望达到人与自然的调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具有较强的现实感,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是造物主并主宰着万物,是宇宙并拥有强大的力量。《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出古人一种积极把握人生的处世态度。而“人”只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如果想要更好的生存,就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古人始终渴望探寻自然规律,拉近“天道”与“人道”的距离,并拥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神奇力量。“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一种恒古不变的精神追求。后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和事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刻,“天人合一”逐渐变成了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对自然规律的探寻,希望可以使“天道”为“人道”服务的一种追求。天人的追求决定了武术的和谐发展。

“知行合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认知观点,在武术传承与实践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知行合一”的含义是“知”代表知识、认知;“行”代表行为、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的矛盾。古代武术谚语有云:“既学艺,必试敌”,体现出古代习武之人对学习认知与实践价值的重视程度,反映了中国古人重视实用价值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形成了武术传承中“学以致用”的思想特点。“知行合一”的价值对武术传承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武术的传承与实践提供了思想保障。

“形神合一”是构成武术文化的基本要素。“形”指的是人的外部形态,也可以说是由外部形态变化而构成的武术动作与姿态;“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思想,也可以看作是人内涵的反映。“形神合一”是形体与精神在武术行为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通过武术行为反映出武术文化内涵的外延,举手投足间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武术文化。“阴阳合一”是武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说之一。“阴阳”可以说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的过程。因为阴有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等特点。《易传》中曾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平衡与调和可以体现“道”的存在。在《太极图说》中曾提到:“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体现出阴阳的相生相克、虚实变换的特点。“阴阳合一”辨证之道和对立统一的思想在武术演练与技击对抗中应用广泛,如武术中经常出现虚实、动静、攻防、刚柔、奇正等变换,无不体现出阴阳调和、多变的意识形态,丰富了武术文化理论体系。同时为武术流派的产生,如:阴阳八卦掌、阴阳五行拳、太极拳等拳种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参考。

6结束语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以及结束之后,中华武术对“养”、“生”、“和”、“合”文化的追求反映了武术的文化本质。这些内容也反映出了中国武术的人文追求集中体现出的是对“和合”文化的追求,其中“和”指的是和平、和谐,“合”相合、融合。在“和合”中求进步,谋发展,这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思想本源。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反映出的则是“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而武术的追求并非局限在对“养”、“生”、“和”、“合”等文化方面的追求,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侧面了解到武术的价值追求本身始终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为人的和谐发展与满足需要而提供服务,其主要价值功能就是为人类服务。

通过武术运动使人自身以及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达到和谐完善的目的。若想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就必须要深度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使更多的人通过武术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在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的同时从中受益。通过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以及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使人们在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的社会的发展现状,从而真正的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王玉德.文化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3.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4〕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

〔5〕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6.

〔6〕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7〕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8〕刘振堂.中国武术奥运之旅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

播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6-118.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2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文化走出去;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国内外局势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核心战略。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不仅有利于我国不断增强与沿线国家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市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经济动力,而且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平台。

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华文化“走出去”,一是指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二是指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

(一)文化走出去是扩大我国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内在要求。文化走出去,是文化生存的必然要求,是扩展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必然举措。中国文化要走出国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主动投入世界文化发展和竞争的潮流中,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在传承中创新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的跌宕中获得新生机,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扩展民族文化生存空间。

(二)文化走出去是振兴我国文化产业的客观需要。文化走出去战略是近几年来我国关于文化发展最突出的主题之一,这是面临文化产业开始深度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提出来的。一方面,它是我国经济“走出去”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必然延伸,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克服中国全方面对外开放以后文化产业被动挨打的局面,变消极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积极扩大国际文化贸易、克服巨大文化贸易逆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先天文化资源富足,但后天关注度不足,导致了中国在世界文化交往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历史印证。“一带一路”战略并不是凭空臆测出来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他国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延伸,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它的历史发展成功地奠定了人们的情感基础,这一情感基础会助力中国文化经由“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

(二)“一带一路”为中华文化价值观念提供了对外传播平台。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使得世界历史上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文化不断走出去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合、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但是,过往的文化走出去,并与他国文化进行交流融合的条件是非常艰难的。“一带一路”是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并提供价值引领和支撑。这就为向外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一带一路”为中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之林占得一席之地,必须以强有力的文化产业作支撑。”一带一路”沿线拥有许多“文化商机”,这就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提供了契机:一是提供了丰富题材。一带一路承载着历史记忆,“一带一路”途径中国两大走廊,沿线的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处在两大文明的交汇地,本身就有许多融汇了多个国度的文化资源。二是提供了广阔文化市场。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广阔的市场,市场越大,文化传播就越广泛,文化走出去的对外影响力就越大。

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巨大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时机,有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大力培育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1、翻译人才。我国早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很多人同时掌握了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两种语言在生活中可以自由转换,是天然的翻译人才,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翻译提供有效供给。此外要加大教育翻译人才的投入,增加高校小语种开课数目,为语言翻译储备人才。2、熟悉宗教风俗的人才。我们必须要有一大批深谙宗教,特别是穆斯林社会生活状况的人才,通过他们为我国家解读宗教教义,寻找宗教文化之间的切合点。要对这些人才进行系统宗教知识培训,丰富我国宗教社会人才。此外可以派出交流生到别国进行宗教文化考察,以更好的掌握宗教事务。

(二)努力树立文化认同感“求同存异”本来是中国提出的用于国家之间交往的准则.在当今同样也适用于文化的交流。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懂得“求同”,即树立文化认同感。“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唤醒和延续,通过“一带一路”,世界将感受到更加立体、鲜活、充满历史底蕴又与时代同步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让沿线国家清楚的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到中国文化传递出来的善意。

(三)多方面借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走出去,必须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国内要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并照顾多样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全力配合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其次,借助孔子学院已在其他地区发展起来的根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设学院,借助其办学的地域和吸引人力资源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此外,还要借组民间文化组织、团体等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和文化项目的承接。

参考文献

[1].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11-09.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4篇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其时代精神和内涵非常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在现阶段的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今青少年基本都是“吃薯片、看大片、用芯片”的一代,接触的都是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即便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往往也是知之甚少。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挖掘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品格修养,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升华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硕的精神资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盛的营养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炼提取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推崇,充分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又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的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紧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需要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撑”[3],这关乎民族与国家未来成长。面对复杂多元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和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厘定方向、制定规则。

为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开放学习外国文明的同时,要坚持批判的态度,避免西方的文化陷阱。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学习和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据实际情况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创新和融入新内容、新思想和新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新宣传教育载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需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将我国的优秀古典文籍制作成微信,或者制作成电子书上传到云端、APP 中,吸引更多同学进行阅读和下载,提高大学生使用手机阅读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注重把传统文化打造成大学生喜欢的流行文化,让大学生在消遣娱乐时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高校需优化网络传播内容,营造正确的传统文化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抵制一些不良的网络恶搞现象,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让大学生在一个优质的网络文化和氛围中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帮助。

(三)注重文化环境熏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品牌,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觉

高校需依托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提升文化认同感。定期举办文化类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讲堂、学习竞赛等形式,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独特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师生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塑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传统节日论坛、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学生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5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重视这一命题,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新的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从唯物史观来看,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汲取了中国古代丰厚的文化资源,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民族印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成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折射着中国古代文人贤士一生向往的理想境界,既是对历经漫长岁月、千辛万苦确立的价值理念的总结概括,同时又结合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根基和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底,没有继承的思想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牢固的根基,有断流的危险。这里面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这就要求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传统文化加以区分,借鉴其中蕴含的优秀价值理念和道德思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一系列有机组织起来的价值观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只有抓住了价值观,才是抓住了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悠久历史通过一代代延续下来,汇集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优秀的思想观点,凝结了那一时代的时代精神,蕴含着那一时代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人们共同的精神追求,为一代代中华儿女实现理想、勇往前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古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一脉相承,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道德准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华儿女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是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儿女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记忆。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是中华儿女继往开来、创造辉煌的不竭精神动力。这些力量的来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才能经久不衰,几千年不断延续一直发展壮大。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忽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调,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汲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内化为价值标准,外化为自觉行动。

(一)教育引导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之本源和根基。”教育具有培育人、塑造人的功能,能够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能够纠正人们错误的价值观,接受并认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就学校教育而言,必须把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的始终,形成一整套从课堂到课外,从学科专业课到思政理论课的完整教学体系,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融入学校,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使学生时刻接受到价值观的力量,自觉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在价值观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凭借特有的感染力、号召力,成为照亮人心中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在教育的过程中传递着中华文化蕴含的传统美德,明确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力图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二)文化熏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人们思想情感的最终归宿,通过一定的文化设置,使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意识之中,成为人们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发掘历史文化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超越时空的界限向人们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发挥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通过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觉接受文化活动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制度保障

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为了贯彻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定的。与其它软措施相比,制度是硬性要求,更具有约束性、强制性,更能体现规范性。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要在制度中得到具体体现,努力在制度中营造精神文化氛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其中,在制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告诉人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念,肯定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对于那些越过底线的行为做法给予警示,督促人们向善向上。人们在长时间内遵循制度规范,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制度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经确立,轻易不会改变。用制度巩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用制度保障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润物无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2][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4.

[5][6].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6篇

一、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概述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包括了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则包括了传统文化和当前发展和实践的新文化,即文化自信包括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理想、信念或学说等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自身文化当前的国际地位、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坚定的自信和远大的追求。 

因此,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而言,其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传承、理解和弘扬的心态和力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建设当前和展望未来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世界和信念力量。一般来说,有文化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往往能正确的理解自身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继承,充满自信的建设当前社会文化,促使自身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文化自信从国家民族层面下放至个人,则表现出社会个体行为、心理的文明和自觉。 

(二)价值观自信 

所谓价值观自信即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个人或社会群体对自身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定,是对自身价值观取向从内心深处的认同。而价值观则是指人对社会、事物、人包括自身行为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其总体上是对社会和世界万物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总的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认同,如历史上西方国家对法制的认识和东方国家对法制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在不同价值观影响下的典型分别。价值观的形成受社会文化背景想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影响不同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对价值观的认同是会发生变化的。价值观的自信则是对价值观的深度认同,在中国,价值观自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和认可,愿意用这一价值观作为自身了解、观察和评价社会和世界的原则,甚至愿意为维护这一价值观而不懈努力甚至牺牲自我。 

(三)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 

文化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不同的价值观都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的结果,是对不同文化内涵的不同程度反映;最终价值观通过影响个人行为和心理,又反向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内涵。中国近代史上,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价值观影响了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无数中国共产党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而浴血奋战;同样,在这样的价值观选择背景下,所形成的新的的文化是革命文化,最后形成的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文化自信则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石,是价值观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为价值观自信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渊源,为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坚定的精神动力,正是文化自信,让人民能在积极高昂的精神生活中,找到正确的精神力量,坚定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积极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造和谐的精神文明生活。 

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主要的文化自信来源之一是我们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从最初的原始文明到炎黄部落文明,从夏商周开始的国家建制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高峰。正是诸子百家的不同流派,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与融合,造就了中华文化深入灵魂的包容和兼收并蓄,通过不断的优秀文化吸收和发展,中华文明不断向前。随后的唐宋元明,中华文明一直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指引着方向。中华民族能在清朝之前一直保持了先进的发展地位,靠的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华文明。 

我们应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辉煌而自豪,我们是炎黄子孙,是四大古国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我们的祖先曾在这一广沃的土地上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辉煌,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创造新的辉煌和新的的奇迹。我们传承了我们自身辉煌的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祖先对世界、人生、事物和人际等方面的思想结晶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正所谓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近代以来,正因为文化的守旧,我们进入到了民族的生死关头;也正因为已融入骨子里的不屈的中华文明让我们重新站了起来。近代无数革命先辈,在民族国家的生死关头,放弃了个人生死和得失,担起了民族大义;无数中国共产党员为推翻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而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我,为革命开辟道路,为人民寻求生死。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并为此不断实践和创新,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总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抚今追昔,无数革命先辈在革命年代的不屈不饶、艰苦奋斗;共产党人在中国出路的探索中的理性和热血;共产党人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实事求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又一根源。因为有无数先辈们用血和汗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有着最先进文化的指导。 

三、提升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繼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精神文明才不是空中阁楼,我们才有足够的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对中华文化进行扬弃,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其次,则是努力学习中华文化中精华,认真学习中华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注重国学教育,把国学教育放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国学,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良好氛围;再次,则是根据时展的现实需求,不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不断结合实际国情,在继承中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陈出新。 

(二)积极实践和创新社会主义理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积极实践和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没有更多的建设经验可以借鉴,更多是需要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的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优秀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国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实践和创新社会主义理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又一强大根源。 

(三)倡导社会文明理念和文明行为 

提升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是要落到实处,是要通过人们的文明行为和文明心理不断的展现。人作为有羞耻心的生物,良好的社会评价会提升自信。因此,文化自信的提升,还需要倡导社会文明理论和文明行为,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国家政府需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在社会中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通过不断出台文明规范和文明守则,规范和约束公民行为、行业规范、市场准则,强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实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从而彰显文明行为和文明心理,提升文化自信,从而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 

(四)加强文化宣传提升国际影响力 

提升文化自信,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自身的认同,全球和全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赞同也会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当前世界是一个多元融合和交流的世界,开放和不断的交流能促进文明的发展,提升民族的自信;而封闭只会让文明落后或狂妄。当前中华文明要加强宣传,不断的引导中华文化走出国门,通过在全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世界认同,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到提高。文化自信的提高则是让国民更有动力和更有激情的去创造和创新,也能让中华民族在不断的创造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提升文化自信需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实践和创新社会主义理论,需要纠正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参考文献] 

[1]项久雨,吴海燕.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18-24. 

[2]陈一收.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7):51-54.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7篇

关键词: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1010505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1]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的滋养。党的十报告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建立了价值坐标。大学作为文化承袭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发源地,应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十精神,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任。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一)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生态环境

价值、价值观始终被人们认为是文化最核心的要素,由文化世界凝练、培育、发展而来。一个社会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文化总是在其中全方位地发挥着强大的制约、引导和催化等作用,深刻地渗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形成。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正统与非正统等观念的交融碰撞,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生态环境。[2]一方面,多元文化为中国文化繁荣和大学生个性丰富与思想解放带来了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西方民主浪潮的冲击、“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蚀、西方社会思潮的干扰,均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得以传播,直接削减、弱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影响力,[3]使得社会主流文化的权威受到挑战。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混乱,为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带来了困扰,也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在如今社会上各种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嘻哈文化、星座文化、消费文化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不断遭受着挤压和解构,人们原有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追求被颠覆,使得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可变性以及在当下社会应塑造何种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各种文化与思潮,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淡忘、国家和民族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不足等,面对多元价值观难以作出理性的抉择,出现了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享乐、轻奉献等价值倾向。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使高校教育的整体社会和文化氛围日益趋向复杂、多变,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勇敢地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从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中挖掘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文育人”的功能。

(二)传承、创新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方面。[4]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本就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生存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果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那就是缺乏文化根基和实践精神的教育。我们只有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地审视、提炼、挖掘传统文化,牢牢抓住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尽快实现其现代化转型,才能在多元文化的博弈中站稳脚跟,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站在全球化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多元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和价值态度来开展教育,以高度的使命感,有鉴别地对待传统文化,有扬弃地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才能固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二、文化交融与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吸纳借鉴了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精髓,彰显了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现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怀、大视野、大境界,理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关系,让大学生在人类共有的文化精髓的滋养下成长。

(一)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渊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的立场出发,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并主动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中,用唯物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逐渐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蕴含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几十年来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将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提升到了价值层面,树立了明确的价值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二字,表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所有价值观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其12个词汇的表达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旨,体现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12个词汇的表达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其他价值观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对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亿人民统一目标,明确志向,必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二)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时展需要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基础上的重新阐释和改造,其内涵更彰显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例如,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情怀。《战国策・西周策》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书》说“亲民如子、爱国如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国始终被视为一种“大节”。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决心以及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气概等,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胸怀天下的信念。而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表现出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更是对这一精神的精辟概括和阐释。可见,爱国主义,这种对祖国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在此基础上又有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内涵,除了继承传统爱国情怀外,还表现为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阻碍祖国统一的行为,要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动、和谐,敢于同民族分裂活动作斗争。要忠于国家利益,坚持个人和集体的一切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献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达方式上富有时代气息,更具时代特色。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一个具体展开的“中国梦”,或者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的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维度的表达。[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化为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次的追求,这与《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诉求是一致的,其表述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理念,又符合时展需求,贴近实践、指导实践,更易让普通大众理解、接受。

(三)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融产生的思想结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交融的结果,它拓展和升华了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如,民主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和政治理想。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实行公民直接治理国家的模式,被誉为西方民主的起源。到20世纪,民主制度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政治制度。英国是在君主制基础上通过改良方式发展君主立宪制,美国是在移民文化基础上通过革命形式建立起以联邦制为基础的总统共和制,等等,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是根据自身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选择和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政治道路和民主模式。中华民族也有追求民主政治的传统。早在《尚书》中就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的记载,这里的“民主”即“民之主”,有为民做主之意。而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华民族朴素的民主理念的集中体现。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也表明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追求着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民主是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积极价值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是保证国家机关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的民主。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世界文化的整合,发挥了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活力,提升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三、文化自信与自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经久不息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著。[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8]。“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9]对于当今中国来说,五千年来从未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世界先进文化的兼容并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制胜法宝;党的领导和丰富的中国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的繁荣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肯定,教育大学生要坚信中华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能哺育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1.要引导大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文化的母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通过各种手段,让那些沉寂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图书馆里的古籍都活起来,向大学生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魅力。同时,也要讲清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基本走向、独特贡献和时代价值,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通过文化育人,延续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信念,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互学互鉴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与世界文化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气度,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认可,远ㄗ咧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要教育大学生珍视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传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中国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海洋深潜精神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坚信中国革命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断再生再造,是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源泉。

4.要充分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用事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文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很好地认识和坚持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才能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

5.要体现中国文化赢得“他信”的信心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自己的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历史有多久,块头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还在于人家是否信服,有没有“他信”。[10]正如现在不断涌现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印象”……,中国文化正在努力地“走出去”。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正在用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的独特思维,勇敢地肩负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大学生看到在经济建设的巨大浪潮中,我们正迎来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华文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正努力掌握主动权,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对在文化上赢得“他信”充满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继承、发展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1]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置身于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明冲突论等的世界文化大熔炉,我们只有通过文化的自我觉醒、反省,认清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在文化融合和冲突中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和方向,创新自身文化,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而要实现文化自觉,就要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对中华文化高度自信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自觉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其传承和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意识和自觉性;鼓励大学生自觉了解世界先进文化,培养其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教育大学生要以辩证取舍的态度,自觉地对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进行批判反思,成为优秀文化的自觉践行者和低俗文化的坚决抵制者,发挥其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道德素养,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使中华文化更具创造力和活力。

总之,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厚底蕴,离开文化阐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变得苍白o力。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阐释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才能充分展示党和国家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724(1).

[2] 刘艳萍.文化自觉视阈下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2830.

[3] 张果,崔健,黄蓉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4145.

[4] 曹文彪.文的内化与外化的循环系统――关于文化本义的新阐释[J].学术研究,2009(6):1924.

[5]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N].人民日报,20091014(1).

[6] 钟永圣.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2.

[7]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48.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702(2).

[9] 汪建新.“七一”讲话为何强调“文化自信”?[N].宜春日报,20160716(3).

中华文化的价值第8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社会生产实践而提炼和浓缩出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以“讲仁爱、重民本”为核心的政治治理观、以“守诚信、崇正义”为代表的道德情操观、以“尚和合、求大同”为特征的社会理想观是其主要内容。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超越,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操、信仰追求,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远景和高度行为自觉的规范。红色文化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始终。时代精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思想状态。时代精神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精神支撑。

二、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坚定高职院校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指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要弘扬中国精神,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红色文化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精神保障,时代精神是中国道路不断拓宽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源,红色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素材,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当代注解。中国力量中最具意义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大支柱。通过学习中华优秀文化,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梦是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有文化上的原因。因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中国梦又具有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恰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学生通过认识和理解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之,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加深了高职学生对中国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和凝聚中国力量必要性的理解,进而增强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的精神追求和?r值标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诚信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因此,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在学生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道德营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体现的精神和价值,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资源,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时代精神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弘扬时代精神的归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目标。改革实践中形成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连接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重要纽带,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