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

杂志简介:《中国稀土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365/T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稀土催化、磁学和磁性材料、稀土新材料、稀土金属学与火法冶金、稀土应用、稀土地矿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稀土学会;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4343
国内刊号:11-2365/TG
全年订价:¥ 90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
复合影响因子:1.16
总发文量:1273
总被引量:13755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5.3563
立即指数:0.0446
期刊他引率:0.8475
平均引文率:15.8471
  • 我国稀土湿法冶金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

    作者:黄小卫; 李红卫; 薛向欣; 张国成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介绍了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这3类主要稀土工业资源的特点及研究开发的一系列先进稀土冶炼提取工艺技术,并就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冶炼分离工艺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我国稀土湿法冶金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开发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为: 稀土矿高效绿色冶炼分离工艺,研究解决三废污染问题,降...

  • P507体系反萃取条件对平衡负载稀土量的研究

    作者:吴声; 廖春生; 贾江涛; 严纯华 刊期:2006年第02期

    P507-盐酸体系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稀土萃取分离体系.在用P507-盐酸体系分离含中重稀土的原料时,由于重稀土元素(Tm,Yb,Lu)难于完全反萃,使得长期使用后的空白萃取剂中仍负载一定量的重稀土(称为平衡负载).在重稀土元素分离时,平衡负载甚至高达有机相正常负载的10%以上,严重影响了相关分离工艺的运行和实际分离效果.根据多组分萃取分离体系...

  • 2:17型Sm(Co,Fe,Cu,Zr)z磁体微磁结构的磁力显微镜研究

    作者:夏爱林; 韩宝善; 郭朝晖; 李卫 刊期:2006年第02期

    用磁力显微镜(MFM)研究了2:17型Sm(Co,Fe,Cu,Zr)z磁体的微磁结构。通过对镀和不镀Ta高温退火前后样品的微磁结构的比较。研究表明:20nm厚度的Ta膜保护层能有效抑制高温下Sm的挥发;对于2:17型Sm-Co磁体,样品制备过程中介入的应力只能对磁畴结构产生局域的影响;不镀Ta膜高温退火后,由于Sm严重挥发,样品表面微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 邻香兰素缩对甲苯胺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分解动力学机制

    作者:赵国良; 冯云龙; 温一航 刊期:2006年第02期

    合成了2-甲氧基-6-[(4-甲基苯基)亚胺甲基]-苯酚Schiff碱(C15H15NO2,简写为HL)的3个稀土配合物[Pr(NO3)3(HL)2](1),[Nd(NO3)3(HL)2](2),[Er(NO3)3(HL)2]·0.5H2O(3),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 IR、 1HNMR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化合物1~3中,Schiff碱作为二齿配体与中心离子发生配位,稀土...

  • 对称吡啶双酰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的研究

    作者:常毓巍; 杨敬军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及核磁进行表征了配体及其五种稀土(La^3+,Eu^3+,Tb^3+,Gd^3+,Yb^3+)配合物,确定了其组成,研究了部分配合物的固态荧光.同时以低温磷光光谱确定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为22989 cm^-1,研究了配体与稀土离子的能级匹配情况,详细讨论了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结果发现,铽配合物能发出很强的特有荧光,而铕配合物所发荧光很...

  • 烧结钕铁硼在不同酸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作者:郑精武; 姜力强; 陈巧玲 刊期:2006年第02期

    研究了烧结钕铁硼磁体在硝酸、盐酸、硫酸、磷酸及草酸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烧结钕铁硼在不同酸介质中的阴极极化曲线及腐蚀速率随浸泡时间变化的关系被测定,采用AFM和SEM观察了酸腐蚀后的NdFeB表面微观形貌,通过EDS分析了不同酸腐蚀后的烧结钕铁硼晶界处的钕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强酸介质中近似的氢离子浓度下,钕铁硼烧结磁体在介质中...

  • 水热法合成YLiF4∶Er^3+的上转换发光

    作者:赵谡玲; 侯延冰; 裴晓将; 徐征 刊期:2006年第02期

    用水热法合成了YLiF4∶Er^3+,Er^3+浓度变化范围为 0%~5%.在室温下,测试了所有样品在200~1200 nm间的吸收光谱.当 Er^3+浓度为2%(Er-2样品)时,由吸收光谱计算得到的J-O参数为Ω2=1.05×10^-20 cm^2,Ω4=1.25×10^-20 cm^2和Ω6=1.35×10^-20 cm^2.在980 nm激发下,测试了所有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发光强度随Er^3+ 浓度增加而增长.当Er^3+ 浓...

  • Tb(1-x)PrxFe1.96(x=0…0.7)化合物的磁性能与物相组成

    作者:张绍强; 张茂才; 高学绪; 乔祎; 周寿增 刊期:2006年第02期

    利用振动样品磁强度(VSM),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了成分为Tb(1-x)PrxFe1.96(x=0…0.7)化合物的磁性能及其物相组成。研究发现,随着Pr含量的上升,化合物在易磁化方向的饱和磁化强度先下降后上升,从x=0的77.24Am^2·kg^-1,下降到x=5的最低的11.84Am^2·kg^-1,再回复到x=0.7的37.14Am^2·kg^-1;在x=0.2时化...

  • 纳米Ca0.8Zn0.2TiO3∶Pr^3+, Na^+荧光粉的合成和红色发光性质

    作者:廉世勋; 左成钢; 尹笃林; 李承志; 张华京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Ca0.8Zn0.2TiO3∶Pr^3+,Na^+纳米荧光粉.金属离子预先分散在溶有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中.通过TG-DSC,XRD和SEM对前驱物的分解、晶化和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TG-DSC和XRD表明材料的组成随灼烧温度而变化;SEM表明1000 ℃合成材料的粒径在100 nm以下.与高温固相法合成的材料相比,激发光谱主峰发生蓝移,红色发射峰61...

  • 铽配合物TbY(o-MBA)6(phen)2与PVK掺杂体系的发光性质研究

    作者:张元元; 邓振波; 梁春军; 程宝妹; 肖静; 徐登辉; 王瑞芬 刊期:2006年第02期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铽配合物材料TbY(o-MBA)6(phen)2,把它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中.把铽配合物掺杂在导电聚合物PVK中采用旋涂法制得发光层,并利用AlQ作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多种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A,ITO/PVK∶TbY (o-MBA)6(phen)2/LiF/Al;器件B,ITO/PVK∶TbY (o-MBA)6(phen)2/AlQ/LiF/Al;器件C,ITO/PVK∶TbY (o-M...

  • 层状光催化材料H2La2Ti3O10/CdS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作者:张莉莉; 刘冠鹏; 张维光;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刊期:2006年第02期

    通过改善酸交换过程,用分步柱撑法制备了一种新的层柱材料H2La2Ti3O10/Cd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比表面(BET)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光催化降解苯胺为探针对材料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柱撑CdS,H2La2Ti3O10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催化反应条件.

  • 复合氧化物CeO2-Co3O4催化氧化CO的性能

    作者:许秀艳; 李进军; 郝郑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以共沉淀法制备CeO2-Co3O4复合氧化物,研究复合氧化物CeO2-Co3O4低温催化氧化CO的性能。通过采用热重分析(TG)、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程序升温还原(TPR)以及原位红外漫反射(FT-IR)等表征手段,详细探讨了铈含量对于复合氧化物CeO2-Co3O4低温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CeO2-Co3O4催化氧化CO的性...

  • CeO2-ZrO2-Y2O3对Pt-Rh型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作者:郭家秀; 袁书华; 龚茂初; 沈美; 钟俊波; 陈耀强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采用共沉淀法技术制备了Ce0.35Zr0.55Y0.10固溶体,并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储氧量的测试和XRD的表征.将其用于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的制备,考察了CeO2-ZrO2-Y2O3对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0.35Zr0.55Y0.10具有与Ce0.50Zr0.50O2相似的立方结构和相近的储氧量,经高温(1000 ℃)后仍能保持较大的比表面积(38.66 m^2·g^-1).和含Ce0....

  • 纳米LaF3块体材料常温离子电导率的研究

    作者:吴大雄; 吴希俊; 吕燕飞; 王晖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采用水溶液直接沉淀法成功制备了LaF3纳米粉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粒子形貌及粒度,粒子呈球形,粒径范围在10~20 nm之间,粉体单分散性良好.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到的平均粒径16.7 nm.采用真空高压固结法在真空度10^-4 Pa条件下常温加压至1GPa制备了纳米LaF3块体材料.采用交流阻抗谱研究了纳米LaF3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发现纳米LaF3...

  •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Ti-Ce,Ti-Si二元和Ti-Ce-Si三元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

    作者:张敬畅; 高玲玲; 曹维良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以无机盐TiCl4,Na2SiO3·9H2O和Ce(NO3)3·6H2O为前驱体,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制备了Ti-Ce,Ti-Si二元和Ti-Ce-Si三元纳米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用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技术是在无表面张力的条件下抽提溶剂,避免了干燥过程中粒子团聚的现象。与普通干燥法相比,SCFD技术制备...